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风速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风微专题
10.若该图表示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状况
,则D( )
A.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吹东南风
B.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昼夜温差大
C.甲地较乙地气压高、风力更强劲
D.乙地锋面符号方向可能朝向南
11.若该图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状况,
则乙地受力平衡状态下的风向为( C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北风
D.南风
一、风向判断:
(2)指出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使湖风增强,陆风减弱。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增强; 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二、风力判断
(2017年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 “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三、影响风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满分术语
温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 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大气 环流
风带 气压带 季风,距风源地 远近
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大。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下垫面 水域/植被/建筑 地形平坦开阔,风力大
地形 迎风坡/背风坡 位于迎风坡,风力大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C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探究一:利用已学知识,推测下图各地区风力发电时叶片可能 的朝向,并说出依据
甲 乙
丁
丙
大尺度
(2021·石家庄高三模拟)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其水汽含量与气温呈正 相关。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风向一 致。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1~3题。(特色专项P5)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气温因素
思维导图:气温因素【思维导图】[考点精析]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如冰川风)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典题精研】P岛分布大量火山,较多上地幔物质喷涌而出,沉积于此形成岩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纬度位置B.盛行风、地形C.洋流、地形D.海陆分布、纬度位置60°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B.P岛地热资源丰富C.挪威峡湾地貌的形成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D.该图为该区域夏季等温线分布状况图【答案】1.C2.B【解析】1.据图,甲地气温大于5℃,乙地气温则低于-5℃。
甲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乙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所以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地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北极的冷水交汇形成的,A错误;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B正确;峡湾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成过程是: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
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气候因子
思维导图:气候因子【思维导图】[考点精析]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海陆位置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比较多,内陆地区降水比较少。
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大气环流是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气候,同时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地势(1)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
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人类的活动对气候也是有影响的。
其中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因而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风沙问题
思维导图:风沙问题【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
(2)动力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
2风沙活动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3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
(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典题精研】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祁连山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其湖盆的形成与当地风沙作用强密切相关。
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水面蒸发量在3000~4000mm。
水中可溶性Ca(HCO3)2,在压力、温度作用下CO2逃逸,形成大量碳酸钙沉淀。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__风课件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所以对贵州省霜冻日数变化影响显著的关键地区是西伯 利亚,C正确;青藏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相比于西伯利亚而言,青 藏高原冷空气对贵州省影响相对较小,排除A;孟加拉湾会向贵州省输送一定 量暖湿空气(夏季风),对贵州省霜冻日数变化影响不大(影响霜冻的主要为冬 季风),B错误;与安第斯山脉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答案:4.D 5.B 6.C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考点2 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季风环流——风雨兴焉 考向1 热力环流
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 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 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下图为地处山东 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
A.青藏高原
B.孟加拉湾
C.西伯利亚
D.安第斯山脉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西部地区霜冻日数最多,结合中国 地形可知,贵州省西部地势高,气温低,易受霜冻影响,影响贵州霜冻日数 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D正确;如果受纬度因素影响,贵州省霜冻日数 分布应该整体呈现南部地区数值小,北部地区数值大的特点,与图示信息不 符。A错误;如果受距海远近的影响,贵州省霜冻日数整体应呈现自东向西增 加的特点,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东部有少部分地区霜冻日数相对较多, 说明不是受距海远近的影响,B错误;与水源数量关系不大,排除C。故选D。 第5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次结霜的时间向后推迟,春季出现的 最后一次结霜的时间提前,即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故选B。第6题,产 生霜冻的关键在于冷空气入侵的强度和时间,对于贵州省而言,冷空气主要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知识网络图
第一部分运动学(一)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直线运动(直线一维坐标)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路程和位移(标量、矢量与坐标与矢量运算初步)2、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方程法)、匀速直线运动 (斜率与位移—时间图像)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位移与速度—时间图像的转化)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斜率)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函数与图像)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与位移,位移与时间,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两两之间、一次与二次函数)(函数、微分、积分思想;规律、特殊推论专题。
)6、分类专题化——追及、相遇——方程组法、函数法与数形结合法;7、自由落体运动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的思想——主要、次要矛盾、近似、数学化、外推、等效、猜想、实验法)(二)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思想1、曲线运动与矢量运算——速度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速度、位移、加速度)3、一般曲线运动的几种特殊研究方法(分解)(2)特殊曲线运动的实例A、抛体运动(直线坐标))a平抛运动——有去无回、不可逆性1、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理论与实验)2、电场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b斜、直上下抛运动——斜抛运动B、周期运动——来回、往复1、特殊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极坐标与直线坐标)圆周运动的产生、描述(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加速度)与实验验证2、特殊的直线运动——简谐运动简谐振动的产生、描述(速度、振幅、周期、频率、加速度)与实验验证第二部分动力学(一)静力学1、三种常见的力——力(内力、外力、受力、施力)、重力、万有引力2、弹力、摩擦力、四种相互作用、流体阻力3、力的合成——实验、矢量运算的定则(数学——向量计算)4、力的分解——正弦定理(拉密定理)、余弦定理(二)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1、惯性——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与牛顿第二定律3、力学单位制与公式推导(量纲的应用——函数)4、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定理)5、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共点力的平衡的几何相似法与动态平衡的函数法;竖直上、下抛运动。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风能开发
思维导图:风能开发【思维导图】[考点精析]一、自然条件:1、风能资源:风力大小、大风日数等2、地形:地势平坦地区对风的摩擦力较小且土地数量多;峡谷地区可形成风力较强的峡谷风;平坦开阔便于建设;高大或起伏大的地形会削减风力等。
3、地广人稀:发展空间大--风力发电厂占地面积大4、地质地貌:不稳定,会增加施工难度、技术要求高5、自然灾害:如沙尘暴二、社会经济条件:1、地价:地广人稀地区,地价低--风力发电厂占地面积大2、市场(需求量、远近):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地区,电力需求大;若距离较远,需长距离输电会增加输电成本。
3、交通、基础设施:如果当地或附近基础设施差,需从更远处调运建设设备,增加运输成本。
4、建设者的资金、技术水平三、风力发电的优缺点:1、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污染小2、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3、占地面积大【典题精研】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大温室气体控制力度。
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
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
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
下图为三峡海上风电国6际产业园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
(1)依据气象和水文环境,列举兴化湾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可开展的主要试验项目。
(2)分析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
(3)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
【答案】(1)抗大风(台风);适应风向多变;耐海水腐蚀;抵御风浪。
(2)我国海岸线长,可开发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海上风能开发对大型风电设备需求量大,靠近港口,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
(3)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东南沿海接近东部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近,输电成本较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广阔,风电设备建在海上节约陆地土地资源。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天气特征
思维导图:天气特征【思维导图】[考点精析]命题方向满分术语天气特征描述天气特征气温(包括温差)、降水、风(风向和风速)、云量、气压、光照成因分析锋面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气旋、反气旋气旋: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锋面气旋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左侧形成冷锋,右侧形成暖锋。
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
【答案】天气特征: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理由: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风力弱;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分析】本大题以攀枝花的位置与地形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天气特征的描述和判断理由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描述天气状况应首先描述阴、晴、雨等天气现象,攀枝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1月份为冬季,总体为晴天,少云雨;由材料知该地气温较高。
从图a中可以看出攀枝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众多高大的山脉阻挡冷空气侵袭,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风力弱;从图b中可知攀枝花处于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城市位于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且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因此温度较高。
故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是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风
思维导图:风【思维导图】[考点精析]01 风的形成①高空风与近地面风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有一个30°~45°的夹角;试题如果没特别说明,一般当近地面的风来处理;各类等压线图中凡涉及风向问题,一般通过作图方法解决。
②海陆风与季风海陆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日变化;季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季节变化,都与海、陆两者的气温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有关。
成因都是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③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暖空气膨胀上升,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面较远,空气增温较少,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的气流导致山坡与山谷近地面和高空出现气压差,从而在近地面形成由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即谷风。
夜晚山坡降温快,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顺山坡流入谷底,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这种由山坡吹向谷底的风,称为山风。
④城市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导致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风。
城市风一直由郊区流向城市,它的强弱取决于城郊的气温差异大小。
⑤信风又称贸易风,是指低空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包括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
⑥台风形成于热带与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
盛行于夏秋季节,主要发生在太平洋。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热带风暴发生在印度洋。
⑦狭管风(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
城市狭管效应指城市高层建筑物间距小,导致风力增加。
因此建筑布局可加大楼间距或让楼间走廊与城市主导风向偏离一些。
⑧焚风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湿度减小。
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⑨龙卷风发生在陆地上叫陆龙卷,发生在海洋上叫海龙卷,又叫水龙卷。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盐湖的形成
思维导图:盐湖的形成【思维导图】[考点精析]盐湖是什么?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矿化度为大于1克/升,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则是盐湖。
盐湖是湖泊发展到老年期的产物,它富集着多种盐类,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盐湖里的天然盐不能直接吃,要经过复杂的工业操作才能成为“食用盐”。
盐湖是如何形成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历史演化1.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湖水中盐类物质达到饱和或者过饱和状态后,盐类物质被析出来,沉积于湖底和岸边。
例如海拔2600~3200米的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四周为绵延的山脉所屏障,又常年在中纬度西风环流影响之下,水汽的输送量和降水量都很稀少,空气干燥,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
位于盆地东北缘的茶卡盐池,年降水量约210毫米,盆地中心的察尔汗盐湖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
2.封闭的地形和一定盐分与水量的补给封闭的地形使流域内的径流向湖泊汇集,湖水不致外泄,盐分通过径流源源不断地从流域内向湖泊输送。
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越来越咸,盐分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盐湖。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盐湖不仅可以形成于大陆,也可由海湾演变而成。
浩瀚无垠的海洋,每升水中的平均含盐量为35克。
如果海湾因沿岸带沙坝的逐渐发展、扩大而与海洋隔离,成为封闭状态,兼之气候干燥炎热,水体在强烈地蒸发作用下,盐度将不断增高,最后也会形成盐湖,产生各种盐类沉积。
这种由海湾演变而成的盐湖,称为海成盐湖。
这种由海湾演变而成的盐湖,称为海盐湖。
在盐湖地区,常常可以看到环湖有一圈圈银白色的盐带,宛若戴在盐湖上的美丽项圈。
这种自然现象,是盐类物质自流域向盐湖迁移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3.因为溶解于水体中的各种盐类从流域向盐湖的迁移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浓度不断增大,一旦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就会产生沉淀作用。
但是由于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呈现出一定的沉淀顺序,从物质来源的上游到盐湖之间,各种盐类沉积物有明显的环带状分布规律。
2023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气温时间变化
思维导图:气温时间变化【思维导图】[考点精析](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1)一般规律: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2、气温的年变化(1)一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地面性质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射最弱月气温最低月年较差大陆6月7月(1月)12月1月(7月)大海洋6月8月(2月)12月2月(8月)小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
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
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太阳风”()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2.上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
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A.7时前后B.12时前后C.18时前后D.21时前后【答案】1.A2.D【解析】1.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分析,由于湖泊与陆地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湖泊,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吹湖风;夜晚吹陆风,据此分析,夏季晴朗的午后,由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太阳风”为湖风,且风由湖泊吹向陆地的过程中带来水汽,风较为湿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结合上题分析湖陆风转换取决于湖面与陆面的气温变化,当陆面气温高于湖面气温时吹湖风,反之为陆风,据图分析11点至21点期间陆面气温高于湖面,该时段吹湖风(即太阳风),21点至次日11点期间,陆面气温低于湖面气温,吹陆风,因此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为21时前后,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干旱、半干旱区的绿洲和荒漠的性质差异,引起气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风速【思维导图】[考点精析]一、风力的影响因素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是受三个力共同影响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而影响风力大小的只有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仅影响风向。
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因素。
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一般题目中可以通过等压线密集程度判断,等压线越密集代表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强,风力越强。
气压差异是因为地表受热不均引起,因而更完整的表述应该把地表的冷热不均的程度表述清楚。
例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压差异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冬季风势力较强。
还有欧洲冬季西风势力强盛也是因为冬季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气压梯度较大。
2、摩擦力一般来讲,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是风的阻力,摩擦力越大,风力就越小。
一般而言,海面比陆地风力更大;陆地地面越平坦开阔,风力越;建筑物越密集,风力较小(峡管效应除外),如城区的风一般比郊区或农村小。
3、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高,风力越小。
我国冬季风势力强,故在广阔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国家兴建了三北防护林来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恢复自然植被对环境的保护功能。
4、地形起伏大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峡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基本一致,风力大。
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
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
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
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典题精研】下图为北京市北郊8月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日变化统计图,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不同高度风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日月引力B.地面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2.不同高度平均风速白天差异小于夜晚,其原因是白天()A.空气对流运动显著B.大气保温作用弱C.大气削弱作用强D.人为热排放少【答案】1.B2.A【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风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致表现为变大,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地表建筑物等对风的摩擦力减小,导致风速加大,B选项正确;日月引力对风速的影响较小,A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C选项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高度的变化较小,D选项错误。
所以选B。
2.白天地面温度高,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导致不同高度平均风速白天差异小于夜晚,故A 选项正确;白天、黑夜大气的逆辐射都存在即保温作用都存在,故B选项错误;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再强,到达地面的辐射也比夜晚太阳辐射强,夜晚就没有太阳辐射,故C选项错误;自然界昼夜平均风速受人为热排放影响小,故D选项错误。
所以选A。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对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B.冬季,N地风速变大C.夏季,M地由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D.夏季,N地风速变小4.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图示地区气压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北移B.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南移C.高压中心北移、低压中心南移D.高压中心南移、低压中心北移【答案】3.A4.C【解析】3.根据等压线走向确定风向,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速。
图1中高压控制陆地,为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A正确;N地处等压线由密变为疏,N地风速变小,B错误;图2中低压控制陆地,为夏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偏东风,C错误;N地处等压线由疏变为密,N地风速变大,D错误。
故选A。
4.由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低压中心靠南移动,冬季高压中心向北移动,C正确。
故选C。
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河谷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均为高山。
下图示意某日绒布河谷内绒布寺站(86°48'E,28°12'N)地面至距离地面3500m高度内风向、风速的平均日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绒布河谷地面至距离地面1000m高度内的最大风速大约出现在()A.日出前后B.北京时间18时C.当地24时D.北京时间20时6.绒布河谷地面至距离地面1000m高度内的主导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答案】5.D6.B【解析】5.“绒布河谷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读图可知,绒布寺站附近离地面1000米以下,以偏南风为主,是下山风,下山风风速以当地18时为最大,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根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由此计算绒布寺站(28°12'N,86°48'E)比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晚两小时左右,为北京时间20:00左右,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选D。
6.根据图中风向标可知,绒布寺站附近离地面1000米以下,以偏南风为主,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故选B。
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
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
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
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A.位置偏北、风速偏大B.位置偏北、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风速偏大D.位置偏南、风速偏小8.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A.台风形成B.寒潮结束C.沙尘肆虐D.对流加剧【答案】7.C8.B【解析】7.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
图为北美大陆,与夏季相比,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南移,温带急流位置也应偏南;北半球冬季温带地区地面温差较大,根据图可知,高空气压梯度较大,温带急流风速也应偏大,故A、B、D错误,C正确。
综上,本题选C。
8.读图可知,图中温带急流偏南,应为冬季。
在图示区域中部,温带急流由东西向转为由北向南推进,根据材料可知,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因此地面天气系统也随之向南移动,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即冷气团南下,易导致寒潮爆发,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即又由西南向东北运动,冷气团南下运动被抑制,因此往往象征着寒潮结束,B符合题意。
台风集中在夏秋季节的太平洋西部,A错;图中移动路径由弯曲变为平直,结合材料可知大气运动由强烈变得平稳,对流减弱,沙尘减轻,C、D 错误。
综上,本题选B。
白天,海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幅增温,并在近表层形成较为稳定的“暖层”;夜晚,海表失去太阳短波辐射,海表温度持续降低直至次日日出,这种昼夜海表温差就是海表日增温。
通常海表日增温小于1℃,但是在低风速和强太阳短波辐射影响下,个别海域海表日增温会超过6℃。
下图分别示意孟加拉湾及其邻近海域海表日增温的分布、海表日增温与海面风速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孟加拉湾湾内海表日增温变化幅度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图示海面风速与海表日增温呈负相关,主要原因是风速影响()A.海表太阳辐射量B.表层海水蒸发量C.海水混合层深度D.海洋表面降水量【答案】9.A10.C【解析】9.材料显示,在低风速和强太阳短波辐射影响下,海表日增温大。
春季孟加拉湾湾内处于冬季东北季风向夏季西南季风过渡,风向转变,风力逐渐变小,风速逐渐变慢;春季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西南季风还没到来,晴天多,太阳辐射渐强,海表日增温变化幅度最大。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海面风速越小,海水混合层深度越浅,在海水近表层形成稳定的“暖层”,造成较大的海表日增温;反之,在海面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海水混合层更深,海水近表层“暖层”不稳定,造成海表日增温减小,甚至消失,C正确。
风速与太阳辐射量、降水量关系不大,AD错误。
风速影响海水蒸发,但蒸发不是海表日增温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
故选C。
白天,海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幅增温,并在近表层形成较为稳定的“暖层”;夜晚,失去太阳短波辐射,海表温度持续降低至次日日出,这种昼夜海表温差就是海表日增温。
最新研究表明,太阳短波辐射和海面风速是控制海表日增温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图1示意孟加拉湾地理位置,图2示意孟加拉湾及其邻近海域海表日增温与海面风速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孟加拉湾湾内海表日增温呈显著的半年周期变化,与其关联性最大的因素是()A.季风洋流B.海水盐度C.入海径流D.季风环流12.推测孟加拉湾湾内海表日增温变化幅度较大的季节是()A.春季、秋季B.夏季、冬季C.夏季、秋季D.春季、冬季13.海面风速导致孟加拉湾及其邻近海域海表日增温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因为海面风速影响()A.海表太阳辐射量B.表层海水蒸发量C.海水“暖层”深度D.海气间热量交换【答案】11.D12.A13.C【解析】11.根据材料“太阳短波辐射和海面风速是控制海表日增温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可知,孟加拉湾位于热带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风速对海表日增温影响显著,使得湾内海表日增温随季风风向呈显著的半年周期变化,D正确,季风洋流、海水盐度、入海径流对孟加拉湾湾内海表日增温呈显著的半年周期变化影响不大,ABC错误。
故选D。
12.孟加拉湾湾内春季、秋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大,(季风转换期)风速较小,“暖层”较薄,受太阳短波辐射和风速的双重影响,湾内海表日增温变化幅度最大,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根据图文信息,海面风速越小,海水混合层深度越浅,在海水近表层形成稳定的“暖层”,造成较大的海表日增温,反之在海面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海水“暖层”深度较大,热量在更深的混合层里面充分混合,造成海表日增温变小,甚至消失,C正确。
海面风速对海表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A错误。
海面风速大,海水蒸发量大,而海洋水蒸发时会吸收海表热量,对海表日增温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
海面风速越大,海水蒸发越快,海水因蒸发失去的热量越多,海气间热量交换越多,对海表日增温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故选C。
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很多被当地俗称“海子”的湖泊,太阳升起以后,海子周边常刮起“太阳风”。
下图为海子景观图。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4.推断海子周边“太阳风”风速最大的时段可能为()A.24点-1点B.11点-12点C.15点-16点D.19点-20点15.影响“太阳风”风向的因素包括()①沙粒粒径①沙山温度①海子位置①海子大小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16.受太阳风的影响,沙粒运动会使得()A.海子面积逐渐缩小B.海子面积持续扩大C.海子不被流沙掩埋D.海子水深不断变浅【答案】14.C15.B16.C【解析】14.海子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题干中提及在太阳升起之后,常会形成太阳风,故此风的形成因素与太阳辐射有关,应主要位于白天,排除A、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