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后花园》的时空特色
论萧红《后花园》的时空特色萧红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以其深刻的写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于世。
她的短篇小说《后花园》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时空的特色刻画,展现了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后花园》这个题目,首先让我联想到花园这个词,通常与美好、安宁、宁静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在这个作品中,萧红通过对时空的特色描写,传达了对家庭、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深刻意义。
首先,萧红通过对时空的特色表现了作品中主人公家庭的变迁。
小说以主人公李大爷口述的方式展开,他回忆起自己从年轻时的生活,一直到现在的境况。
这一手法使得读者可以透过李大爷的回忆,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家庭的变迁。
时空的变化使得主人公的家庭从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繁忙农庄,渐渐变成了冷清而寂寞的景象。
这种渐变的时空特色,追溯了一个人一生中家庭的兴衰起伏,使得作品更具有人生哲理的深度。
其次,萧红在《后花园》中运用时空特色,呈现了社会环境的变迁。
小说中,随着时空的变化,作者通过主人公家庭的转变,展现了农村从世袭制到合作社制度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制度上的变革,更是触动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通过对农村社会的描写,作品呈现了时代变迁下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的转变,使得读者对社会与人性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最后,萧红通过对时空特色的刻画,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动。
小说中,主人公李大爷经历多次家庭破裂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的内心历经沧桑,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通过回忆和对过去的思考,他渐渐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
时空特色成为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见证和推动力,使得作品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人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萧红的《后花园》通过对时空特色的刻画,展现了家庭、社会和人性的多重变迁和深刻思考。
通过对时空的描述,作品传达了对人生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现实与理想、人性与命运的思考。
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时空特色,以及融合了家庭、社会和人性的深远意义。
自成一曲的艺术悲歌——浅谈萧红小说创作艺术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自成一曲的艺术悲歌——浅谈萧红小说创作艺术沈润冰 中央财经大学摘 要:萧红,作为“东北作家群”中才情出众的女作家,以独特的社会位置与人文视角创作出大量出色的小说作品。
她的小说别于寻常,打破小说、散文、诗歌的界限,乡土的素描、细腻的描写、异样的语言、复杂多样的精神意蕴都是其艺术创作特色,形成了别开生面、自成一家的小说艺术创作特性,显现出卓尔不群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萧红;小说艺术;《呼兰河传》作者简介:沈润冰(1996-),男,汉族,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62-02在二十世纪时中国的文坛上,“东北作家群”代表——萧红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与艺术价值备受瞩目,并受到多位文人学者的赞叹与推崇。
最著名的莫过于鲁迅先生对其《生死场》的评价:“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的确,她以贫苦岁月里的女性视角去深刻观照中国现实情状下底层社会的劳苦大众,体现出较高的精神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真实纯朴的乡土素描出生于黑龙江地主家庭的萧红,对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把握得极为精妙准确。
在其小说创作中,明显可见对寻常场景风物的描写、刻画,带有一定的乡土气息,而这正是其小说独特性的一大彰显。
大昴星、火烧云、倭瓜花等自然意象早已化作了萧红笔下的一脉生机,而扎彩铺、黏糕、偏方土药等人文事物也成了她文思涌流里一片片独特神秘的景象。
这些朴实乡间的场面素描,或而构织成一幅幅真实纯朴的民俗风情画,或而呈现出自然恬静的乡间景物风貌,或而包涵着儿童视角下天真烂漫的自然景致。
萧红笔下场景的素描并非纯粹的环境描写,往往还会奠定情感基调,烘托行文氛围,显现社会面貌,对于展露广大农民的形象也有一定作用,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试论萧红《祖父的园子》的艺术特色
《试论萧红《祖父的园子》的艺术特色》摘要:《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讲述记忆中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精神家园艺术特色,”借用儿童语言朴素简短的形式,且用词浅显明白,“我”跟在祖父的后面模仿祖父的动作”戴帽、栽花、拔草”,字里行间传达了儿童可爱幼稚的个性,洋溢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摘要:《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讲述记忆中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小说萦绕着一种温暖自由的情感基调,描述了一个令人向往、清新明丽、自由温馨的意境。
小说在叙述视角、叙述话语都透露浓厚的儿童情趣,以及对那段短暂而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和对自由快乐童真精神家园的向往,具备特定的文化价值,在小学语文教材多次删减课文的情况下仍被保留至今。
关键词:萧红《祖父的园子》儿童视角精神家园艺术特色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被誉为“20世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萧红得到更多的关注。
语文教育界亦把目光投向萧红,是因为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显著的教育价值。
节选自《呼兰河传》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祖父的园子》,笔者试图从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自由温暖的情感基调和清新明丽的意境方面,解读其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感受作者对短暂的幸福多彩童年生活和对童真世界自由温暖精神家园的向往。
一、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儿童视角是指“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1]。
《祖父的院子》以回忆的方式,以在祖父园子的童年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回望自己的童年,塑造了活泼天真的儿童形象。
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不仅是萧红童年情结的表现,还原了她记忆中的童年生活,而且是她抵御无奈现实生活的情感出口。
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既尊重作者独特的童年生活体验,又使已经成人的萧红以成人视角,审视自我的生存状况,引发读者对自身的沉思,提升文学的表现力。
论萧红的长篇小说——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代表.
论萧红的长篇小说——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代表作家,萧红用自己的创作投入了当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写下了二部有力度的长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呼兰河传》(1941年),这二部小说共同表现的思想倾向之一是:杭日救亡,反帝侵略。
同时,她还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中深入地思索中华民族软弱受侮、落后挨打的自身原因,‘从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苦难中揭露封建主义统治的罪恶、她认为“现在或是过去,作家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4).她的后期作品着重挖掘了中华民族长期积弱的内部原因,因而显现更加深沉的特征.萧红小说创作的这种反帝和反封两种主题交织的特征,使她的作品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更具独特的魅力。
萧红在艺术上也有常新的追求。
她认为“在艺术上是没有什么高峰的,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
’,她的这二部长篇就充分显示她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不懈追求。
本文拟从萧红前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变化、小说主题的双重开掘和社会价值、小说独特的美学追求等三个方面探讨萧红长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一章萧红前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变化第一节萧红创作道路简述萧红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跋涉期一发展期一成熟期。
一九三二年底,萧红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创作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由此正式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从那时起到翌年底,构成了萧红创作的初期阶段—《跋涉》时期。
其间的创作可以1933年10月出版的她与萧军的短篇小说合集《跋涉》中她所作的五篇作品(《王阿嫂的死》、《广告副手》、《小黑狗》、《看风筝》、《夜风》)为代表。
这些作品,显示了萧红最初的创作特色。
她忠实于表达自己的生活遭遇与感受,她关注劳动人民的命运,着力表现他们的苦难不幸与觉醒反抗。
在艺术形式上,她不追求曲折动人的戏剧性情节,而以抒情的笔触和对日常生活的动人的描绘,吸引读者。
经过初期的“跋涉”之后,萧红的创作步入第二个时期一一《生死场》、《商市街》时期;时间大致为1934年至1936年上半年。
萧红赏析[精华]
不是在写幼年时代的回忆,而是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
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
作者给我的信息就是:作者是现实派的作家,虽然她没有鲁迅那一针见血的投枪,但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
作者是孤独的,在儿童时代虽然他们村庄有很多“有趣”风俗,但作者很少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
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
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
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由此而知:作者小时候是孤寂的,没有什么同龄玩伴。
幸好作者有个爽朗的爷爷,她的童年才不至于没有丁点儿美好的回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
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是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
萧红的著作
萧红的著作萧红,原名萧妮,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母亲”。
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
本文将从萧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代表作品以及其作品的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萧红的著作。
一、萧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萧红于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家境优渥,父亲是地主,祖父是清朝公卿。
由于女童的地位非常低下,她在家庭中遭受封建思想的压迫。
幼时,父亲曾经对她说:“女人可以嫁出去的时候不能太聪明,否则没人娶你。
”这一言论深深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和个性,成为她后来作品中探讨封建思想、女性地位和婚姻自由的重要主题。
萧红在上海中学读书期间,接触到了现代文学并深受影响,开始尝试写作。
1923年,她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文科系,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开始用笔名“萧红”发表作品。
二、代表作品萧红的作品风格独特,往往融合了她个人的经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她的代表作品如下:1、《呐喊》这是萧红的处女作,也是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小说集包括11篇作品,主题都涉及到现代城市的生存状态和失落感。
其中《烟草店》、《明天的祖国》、《一件小事》等作品表现了封建旧制度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生动地描绘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
2、《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该小说以“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种描绘不同性格的人物为主线,表现了当时社会上阶级矛盾和封建礼教造成的人性悲剧。
小说的结局令人深思,那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暖的社会,是如何让燕子翩翩飞去?是爱情还是信仰拯救了人性?3、《生死场》这是萧红的第三部小说集,也是她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之一。
小说围绕着“生死”的主题展开,涵盖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生命命运。
小说展现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萧红在这部著作中展现了极其丰富而高度的文化修养,同时摆脱了部分作家的社会现象关怀,全情赋予文字的感人肺腑和人生的深刻哲理。
论萧红的长篇小说——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代表.
论萧红的长篇小说——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代表作家,萧红用自己的创作投入了当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写下了二部有力度的长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呼兰河传》(1941年),这二部小说共同表现的思想倾向之一是:杭日救亡,反帝侵略。
同时,她还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中深入地思索中华民族软弱受侮、落后挨打的自身原因,‘从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苦难中揭露封建主义统治的罪恶、她认为“现在或是过去,作家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4).她的后期作品着重挖掘了中华民族长期积弱的内部原因,因而显现更加深沉的特征.萧红小说创作的这种反帝和反封两种主题交织的特征,使她的作品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更具独特的魅力。
萧红在艺术上也有常新的追求。
她认为“在艺术上是没有什么高峰的,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
’,她的这二部长篇就充分显示她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不懈追求。
本文拟从萧红前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变化、小说主题的双重开掘和社会价值、小说独特的美学追求等三个方面探讨萧红长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一章萧红前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变化第一节萧红创作道路简述萧红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跋涉期一发展期一成熟期。
一九三二年底,萧红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创作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由此正式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从那时起到翌年底,构成了萧红创作的初期阶段—《跋涉》时期。
其间的创作可以1933年10月出版的她与萧军的短篇小说合集《跋涉》中她所作的五篇作品(《王阿嫂的死》、《广告副手》、《小黑狗》、《看风筝》、《夜风》)为代表。
这些作品,显示了萧红最初的创作特色。
她忠实于表达自己的生活遭遇与感受,她关注劳动人民的命运,着力表现他们的苦难不幸与觉醒反抗。
在艺术形式上,她不追求曲折动人的戏剧性情节,而以抒情的笔触和对日常生活的动人的描绘,吸引读者。
经过初期的“跋涉”之后,萧红的创作步入第二个时期一一《生死场》、《商市街》时期;时间大致为1934年至1936年上半年。
萧红小说艺术特点
萧红小说艺术特点作者:朴春子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5期摘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中,萧红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特别是小说作品的创作特色鲜明,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萧红的小说和其他作家的小说非常不同,体现出语言清丽、淳朴的特点,小说多是散文结构,以诗化的手法进行叙事,体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也正是这种鲜明的个人创作特色成就了她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界对她创作的小说的艺术特点也进行了充分研究,以期从更多的角度来发现她的创作精华之处。
关键词:萧红;小说;创作特色引言: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现代女作家,萧红的一生多灾多难、命途多舛,情感上也受尽折磨,一生和孤独相伴,受尽感情的羁绊。
萧红的小说作品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是她自己悲惨人生的写照,表现了她的坎坷人生。
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表现在作品中,所以,她的作品充分凝聚了她的个人情感并融入了她跌宕起伏的遭遇。
生活的不顺遂使得她性格忧郁,最终也为她笔下的作品奠定了忧郁基调,她以自己的视角来描写她严重的世界、她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她用独具特色的艺术化语言来搭建小说的框架,为小说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散文化的小说结构萧红的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不仅没有固定模式的故事情节,甚至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她是以写散文的方式来写小说,整个内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跟着思绪下笔,并不会严格依照小说的逻辑来进行创作[1]。
她的小说好像并不打算向人们传达怎样的故事,而仅是轻描淡写地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她的叙事、写人,其实更像是在思考这些人和事背后的意蕴,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其中,更像以散文的方式在抒情而非以小说的方式在叙事,可以理解为,萧红的小说是被散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最终也促成了她与众不同的表达风格,使她的作品在现代文学界独树一帜。
她的行文风格和自身的经历、性格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情感热烈的女作家,她性格细腻、敏感、灵性强,她眼中的生活非常直观、美好,她不喜欢用固有的思维看待问题,用传统的思想来理解事物,而是有着很强的创新精神,表达真正的自己,写出自己的不同风格。
试论萧红小说的创作特色
试论萧红小说的创作特色作者:董敏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年第12期摘要:萧红是一位卓越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作品尤其是她小说的创作特色让我们惊羡。
本文试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谈萧红小说的创作特色,萧红小说的表现手法的现代意识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人类生命生存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使她的作品获得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萧红表现手法的现代意识混沌人生萧红(1911—1942)是一位卓越的现代女作家,也是东北作家群代表之一,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①,她以诗的笔致、散文的技巧将小说推向了一个抒情化的高峰。
尽管她的创作生涯不足十年,文学上的成就却十分引人注目。
她文思鲜活,笔气疏爽,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商市街》等近百万字为中国抗战文学、妇女解放运动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她的作品为什么能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呢?究其原因就是作者追求自由创作的特质,形成了其作品表现手法的现代意识及其作品的深层底蕴给人的思考。
一、表现手法的现代意识人生苦难的磨砺培育了萧红倔强、坚韧的反叛性,萧红在作品的表现手法上也充分地表现了她的反叛个性。
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要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②可见萧红对亦步亦趋的跟从传统或权威的作法是很不以为然的,她不墨守成规而努力创新,其核心就是追求自由创作的特质,正因为如此,她的表现手法有其独特之处:(一)叙述角度的多元化萧红的叙述角度是多样的,像《生死场》、《马伯乐》、《红的果园》等作品运用了全知全能的外在叙述视角,但为了便于感情的介入,她的《呼兰河传》、《后花园》《小城三月》等等多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但这种叙述角度是多元的,有时,话语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即叙述者等于人物的视角,以“我”的视野和感觉为中心的,便于主体心理情绪的宣泄,也便于作者对材料选择的自由,根据情感的需要进行剪裁取舍。
论萧红《小城三月》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小城三月》的艺术特色《小城三月》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殒的故事。
这是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纯熟的作品,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化笔调,以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将一个极其普通的爱情故事渲染得凄凉哀婉,穿过几十年的时光,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与反思。
本文以儿童视角的稚真进行原生态叙述,揭示悲剧实质。
儿童没有世俗观念的束缚,纯真无暇的天性使其所见皆是可见可感的表面事物。
选取儿童视角可以“透过儿童的眼睛来消除权威和神圣,揭开谎言和令人惊骇的暴力,由此也实现对真实生活的原生态显现。
”由于儿童不能看穿掩饰于成人笑容下的悲伤,无从探究事情发生的缘由,无法解读出事情背后隐藏着的本质,而解读不出的内在联系恰恰又是悲剧的根源,因此这种悖论似的的表述不仅留给读者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更能呈现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悲剧实质。
在《小城三月》里“我”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翠姨了。
藉由“我”的回忆,串联起翠姨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原生态的客观叙述。
“我”不谙世事,因而体会不出翠姨的痛苦、矛盾和挣扎,叙述的语气难免有些淡淡的,但正是这种匠心独运的平铺直叙,才使得读者更真实地了解了翠姨的故事,并思考故事的悲剧实质。
翠姨是一个爱美和追求美的少女。
她在新旧混杂的特定时代里,接受了矛盾的两种人生观,一方面她向往新的文明,渴望自由的爱情,在内心深深地爱着“我”的表哥,用自我的方式反抗着命运的安排;另一面她又受缚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自卑地认为自己配不上英俊潇洒、家道清白又有知识的表哥,只能将这种感情隐藏在心底,不敢有丝毫的表露。
被许给陌生男人后,她无力抗争也无路可走甚至无人诉说,只能决绝地选择以自我折磨直至肉体消亡的方式来求得解脱。
通过儿童视角,在“我”不带理性分析的直白叙述中,再现出亲友对翠姨一心求死的不解。
这反倒让读者对翠姨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并开始探究其背后的根源。
“爱”的多重奏——论萧红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摘要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东北女作家,她的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本文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的解读,从启蒙、女性、底层以及艺术构成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情怀,以求进一步感受萧红那颗悲悯、博爱的心。
首先,萧红师承了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传统,她站在启蒙的立场上去拯救人们,重塑国民的精神灵魂。
她在小说中,对乡土社会进行了一番深刻的精神批判。
她揭示了村民精神缺失的生物性存在状态,抨击了他们自我迷失的异化精神信仰,披露了乡土社会中阴郁的环境与阴暗的性格。
同时,萧红也剖视了知识分子的病态灵魂。
在长篇小说《马伯乐》中,萧红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在抗战乱世中一味逃避的知识分子马伯乐,揭露了他的病态思想和畸形灵魂。
其次,作为一个女性,萧红的生命体验是痛苦的,她对受苦受难的女性同胞投去了更多的关注目光。
她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性的生活之苦与生命之痛。
她笔下的女性,不仅饱受贫穷、疾病、生育的折磨,还要承受情爱缺失之痛。
同时,萧红也深刻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迫害。
再次,底层民众,始终是萧红关爱的对象。
一方面她看到底层百姓徘徊在苦难之中,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爱和同情。
另一方面她又看到底层人们能够勇敢地面对苦难,赞扬了他们具有的那种顽强生命力。
最后,在传达自己的人道主义情怀时,萧红采用了多种艺术方式,“含泪的微笑”,融情于景,自由无拘的语言,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关键词:萧红;人道主义;启蒙;女性;底层AbstractXiao Hong is an active northeast writer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circle in 1930s,her works are imbued with a profound humanitarian feelings.This paper analyses her novels from enlightenment,female,bottom and artistic composition,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her novel text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umanitarian feelings of her works and feel her universal love.First of all, Xiao Hong inherited LuXun's literary tradition of enlightenment,she saved the peple from enlightenment standpoint,in order to rebuild the pople's soul.In her novels, she criticized the rural area's spirit profoundly. She revealed the villagers' biological state of existence which lacking spirit, attacked their catabolized faith which was self-alienation,also, she revealed the gloomy environment and the somber character of rural area. Meanwhile, Xiao Hong had insight of the intellectual's sick soul.In the novel "Mabole", Xiao Hong shaped Mabole with humorous and ironical tone,a intellectual who escaped blindly in the turbulent environment of war,and exposed his morbid thoughts and deformed soul.Secondly, As a woman, Xiao Hong's life experience was painful, s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ainful women.She illustrated the female's pain thoroughly. The women in her novels not only suffered from poverty, sickness, maternity torture, but also endured the pain of lacking love. Meanwhile, Xiao Hong also criticized the male society which persecuted the women deeply.Again, The bottom people were always the object of Xiao Hong's love. On the one hand ,she saw the bottom people wandering in misery ,placed deep love and sympathy on them, On the other hand, she saw the bottom people can face up suffering bravely, praised the tenacious vitality they had.Finally, Xiao Hong used a variety of art forms to convey her humanitarian feelings. "tearful smile", expressing her feelings through the scene, free and unrestrained language, displaying unique art style and charm.Key words: Xiao Hong; humanism ; enlightenment; female; bottom引言引言萧红,这位来自东北黑土地上的女儿,是一位非常富有文学创作才华的女作家。
论文: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
论文: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浅析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摘要:著名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在香港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在小说形式上,开创了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体裁样式,本文从《呼兰河传》的文体、民俗文化、语言、风格特征和人物表现等方面入手,全面总结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一、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著名女作家,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
她出生于呼兰县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萧红于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萧军的出现,对萧红走上了文学道路有重要影响。
1940年12月,萧红在落寞,痛苦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作品以回忆性手法来对故乡追忆,文笔细腻柔美。
小说将童年时东北农村的封建,黑暗,以及落后愚昧真切的表达了出来,让读者深刻的感知到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东北农村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揭示出旧社会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人民的压迫与迫害,表达了萧红对家乡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1、小说的散文化、诗化《呼兰河传》整部作品文体独特新颖,题材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或者说更像是一篇散文诗,所以称其为小说的散文化、诗化。
童年生活的追忆为思想情感的主线,通过时间、空间的变化来串连在一起来看,便是一副生动的故事。
成为一种独特的散文形式的小说结构。
而这种散文化的结构却又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追求紧密联系着。
[1]任何一部小说中,主人公是其的灵魂所在,都会围绕着主人公展开来叙述描写。
而《呼兰河传》却恰恰背道而行。
它没有去刻意的渲染某个人物,也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人物总是简单的出现,又简单的离开。
比如说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去看;小团圆媳妇又生病了,大家又去出谋划策为她治病,后来小团圆媳妇死了。
“生”与“死”的纠葛——论萧红的《生死场》
“生”与“死”的纠葛——论萧红的《生死场》的语言艺术摘要萧红的《生死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描写了在东北沦陷以后日本殖民下的农村老百姓的贫苦生活,笔锋犀利的批判了日本惨绝人寰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贫苦百姓们不甘懦弱奋起反抗的坚强的民族精神。
“生”与“死”贯穿着整个作品的始终,死中求生的几个家庭挣扎的过程暗示着整个国家民族在历史的大潮流中不断进步的命运。
萧红的这部《生死场》主要是采用的白描的写作手法,个人特色鲜明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她独特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语言艺术目录摘要.................................................................Ⅰ引言................................................................1 一、《生死场》的语言描绘.....................................................1(一)、对话描写.................................................1 (二)、人物刻画....................................................21、患病的猫儿——月英......................................................22、米田上的稻草人——金枝.................................................33、兴奋的幽灵——王婆......................................................3(三)、景物描写.......................................................3 二、《生死场》的语言特色............................................................4(一)、用词精当....................................................................4 (二)、词句反复....................................................................4 (三)、运用修辞....................................................................5 三、《生死场》的发展贡献..............................................................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6 致谢.................................................................................... 7引言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在上海出版以后,立刻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巨大的波动。
从《生死场》看萧红写作风格
从《生死场》看萧红写作风格发布时间:2021-01-12T15:39:25.897Z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作者:王慧[导读]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
在这部作品中,萧红以散文化、抒情化、浅白式的语言,描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农村里,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
萧红用近乎童稚的心灵感受和文字,写成人物松散、风格动人的散文式小说《生死场》。
上海市医药学校王慧摘要:《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
在这部作品中,萧红以散文化、抒情化、浅白式的语言,描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农村里,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
萧红用近乎童稚的心灵感受和文字,写成人物松散、风格动人的散文式小说《生死场》。
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结构、言语使用以及题材等方面着重论述了《生死场》这部小说所体现的萧红式写作风格。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写作风格萧红的作品深受她个人的性格、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与许多同时代的女作家一样,萧红特别重视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并乐于将这些体验和感受通过作品真实地再现出来。
因此,萧红作品的写作模式显得不是那么传统和规范,形式结构也相对较为“松散”,这跟她本人所秉持的观念是一致的,她认为:“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而萧红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就是在这种观念下将小说散文化、诗化、绘画化,呈现出来的总体的叙事色调则是以悲凉为主。
“稚拙陌生而又清新灵动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绚丽的乡俗风景画,独特的叙述语言吹来了东北大地上浓烈酣醇的乡土气息……”,《生死场》就是萧红这种风格中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萧红以东北某一农村为背景,描写了十年跨度的东北农村生活景象的变化。
小说前九章主要描述了村民们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描写了他们跟动物一样在自然状态下毫无意义的生死。
从小说的第十章开始,侧重描写了当地人民在日军到来之后的生存状态,以及有了民族觉醒的农民斗争。
论萧红小说“散文化”形式中的深刻意蕴
作品评析论萧红小说“散文化”形式中的深刻意蕴张凤渝一、“散文化”的小说风格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一位大家,但却是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
她惜才如珠,并以开放的胸襟把艺术才华的生命更新建立在探索精神上,勇于打破艺术的陈规,她对文坛的贡献在于凭借出色的才情越出传统小说法规的轨道,以明丽新鲜的笔触、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将小说散文化、诗化和绘画化。
而其中“散文化”是其小说风格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稚拙清新的语言风格,场景式的结构方式与漫不经心的叙述方式三个方面。
首先进入读者的感官,触发读者感觉的是萧红的文字。
她作品中一切情绪、意念等等,无疑是借诸文字而诉诸读者的审美感情。
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赋予语言表达更大的自由,也更便于负载某些情感。
“散文”不只是情韵,不只是结构,也是一种语言形式。
萧红的文字,是一些用最简单,以至于稚拙的方式组织起来,因而常常显得不规范。
比如: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三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
祖父一过八十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1]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稚拙,单调又重复使用的句型,同义反复,在语言学家眼里似乎是费话,然而让人惊异地感到,这种最朴素俗白的文字,经萧红的灵性,而具有某种感人的情调,这也许就是鲁迅所说的“越轨的笔致”。
她的文字朴素、平淡,而又新鲜明丽,处处散发出萧红特有的醇厚美。
这种语言风格,并不像其他作家那样是刻苦追求提炼的结果,而似乎完全出自她天才般的艺术直觉,出自于她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一切都是自然流出。
她的语言绝对难称“精美”,它们只有构成整个句段篇时,才显示为美;它们不具备修辞学的典范性,甚至出于文法的规矩之外。
与稚拙的“文字”组织相适应的是作品“无结构的结构”。
论萧红创作的艺术个性
有被这些 传统 所束 缚 , 为 小说是 有多样 的 写法 的。 她在 认 次与 聂 蚶 驽 的 谈 话 中就 说 过 : -有 一 种 小 说 学 . 说 - 小
一
有一定的写法 , 定要具备某几 种东西 . 一 一定 写 得 象 巴 尔 扎 克 或 契诃 甫 的 作 品 那 样 我 不 相 信 这 一 套 . 各 式 各 样 的 有 作 者 , 各 式 各 样 的小 说 。 … ” 红 十 分 率 真 的 表现 了 她 有 萧 对 传统 的 反 叛 , 她是 这 样 说 的 , 真 的 是 如 此 地 宴 践 着 。 她 也 首 刨 了一 种 “ 红 的 写 法 ” 即不 重 视 全 面 突 出 地 展 示 人 l 萧 : 物 性 格 ; 重 视 连 贯 的故 事 情 节 , 小 篇 幅 的 作 品 多 是些 生 活 不 短 场景 , 活 片 断 , 生 而较 长 的 作 品则 是 一 些 场 景 、 断 的 连 缀 ; 片 不 重 视事 情 的来 龙 去脉 , 只 记 写 能 突 出 中 心 的 重 要 环 节 , 而 这种 “ 红 的 写 法 ” 经 时 间 的 冲 刷 , 以 一 种 独 特 的 文 体 萧 历 终 风 貌 立 足 于 文学 之林 。 小说 常 常 以 生机 勃 勃 的 艺 术 典 型作 为 支 柱 。 在 萧 红 的 小 说 里 , 依 然 是 描 写 的 主 体 , 她 并 没 有 很 着 力 于调 动 多 人 但 种 艺 术 手段 来 塑 造 人 物 , 将 一 些 她 认 识 或 听 说 过 的真 实 她 人 物 写 进作 品 , 人 物 置 身 于 一 种 特 定 的 环 境 之 中 , 人 物 将 让 自主 地 行 动 , 由此 揭 示 种 种 人 的 生 存 状 态 。 萧 红 创 作 的 目 的 , 乎并 不 在 于 展 示 某 种 典 型 的 性 格 , 物 在 她 的 作 品 中 似 人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刘晓梅 渤海大学文学院摘 要:被称为20世纪“文学洛神”的萧红,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书写着北方顽强的生命力和深邃的地域文化。
深沉的悲剧内涵和自由的诗性品格使她跻身于中国文学界名家之林。
她笔下的《呼兰河传》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基调,行云流水的笔尖描写,天真烂漫的儿童写作视角,这些艺术特色的应用使萧红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
萧红以朴实无华却灵动鲜活的笔调讲述了呼兰河畔的故事,其中许多人和事都是她耳闻目睹且深有感触的。
小说的叙事看似随意,却生动形象,仿佛一副引人入胜的风俗画,更是一首唱给故乡的赞美诗。
关键词:抒情化;散文化叙事;儿童视角作者简介:刘晓梅(1993-),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渤海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46-02引言:有“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洛神”之称的民国才女萧红是一名身不逢辰,才思卓著的传奇人物,其文风独具一格,自成“萧红体”,这是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游离的边缘文体。
《呼兰河传》通过作家对童年记忆里故乡的回想,文字带着朴实、平淡和细腻的色彩,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东北农村的单调生活和落伍愚昧的芸芸众生。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独树一帜的,文中虽没有繁多错乱的人物设定,也没有一个主人公贯穿小说始终,但是叙说故事却能有条不紊。
却没有主轴可压,但是章章分明,便于阅读和抒情。
小说总共七章,每章描写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却环环相扣,少一章都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萧红以她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抒情化的散文风格,率真的儿童叙述视角,刚柔并济的写作文笔,向世人呈现了一座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文学寰宇。
一、独具特色的语言语言是文学构建起艺术殿堂的沙石,缺少了对语言的润色文学便会丧失风采。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有闪光点,萧红的《呼兰河传》在语言的应用上,可谓是仅此一家。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论别具一格的“萧红体”,从《生死场》解读萧红小说艺术特色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萧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且充满爆发力的女作家,有着“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之称。
其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意义是不置可否的。
《生死场》可谓萧红早期作品的巅峰之作,由鲁迅为之作序,胡适为其写后记,使其不折不扣的延续了民族精神的血液,成为文学经典。
同时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同时萧红作为广大底层妇女的代言人,在《生死场》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对女性生存这一问题作了透彻、深邃的解读。
近年来,对于萧红的研究有大热之趋势,萧红小说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不可抗拒的。
作为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萧红的各种悲痛经历以及社会大背景,造就了萧红独特的艺术风格。
她的小说明显的带有女性悲剧意识,但同时又充满了民族情绪,奇特变幻的语言风格组成了“萧红体”。
她带有散文性质的小说语言值得各位文学爱好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读。
在21世纪,新的价值标准的评判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足以与巴金、矛盾等文学大家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萧红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或许这才是萧红研究热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是从《生死场》中语言的运用来剖析萧红的写作特色,从中启发现代文学该如何深度挖掘中国文学家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就是本文研究萧红小说的意义所在。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具体、深入、透彻的剖析萧红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萧红的成长过程,小说的创作背景。
然后是《生死场》中散文化特征的解读。
第三是从女性视角,民族批判性来进一步阐释萧红体。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萧红一直坚持用自我的表达手法去书写她对社会的认知。
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天地。
萧红研究开启于其成名作《生死场》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时鲁迅先生为之作序。
1949年之前的萧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评论,代表性成果是鲁迅的《萧红作〈生死场〉序》和茅盾的《呼兰河传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号专业层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二、正文(一) (1)正文(一) (2)正文(二) (2)正文(二) (3)正文(二) (4)正文(三) (4)正文(三) (5)正文(三) (6)结论 (6)结论 (7)参考文献 (7)一、绪论现代小说散文出现了“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中,从鲁迅始露端倪;经郁达夫、郭沫若、废名等人之首,到沈从文已成为一种美学追求。
萧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她继承了鲁迅等前辈开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出了在苦难中挣扎奋斗的人民的生活和憧憬,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小说为现代小说增添了光彩。
萧红的把散文的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功能引入到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和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脍炙人口的文字。
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有学者甚至把它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传”。
在2000年6月香港《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名列第九。
在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和沈从文、老舍、张爱玲、钱钟书、茅盾、巴金等人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萧红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对她的阐释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二)在某种程度上,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者的一个程度深浅不一的情结,特别是小说中呼兰以及哈尔滨地方风情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使用,刺激了太多外地读者对于黑龙江地方人情风俗的想象。
在某种意义上,萧红和她的众多作品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徽记。
萧红研究特别是对萧红小说研究的深入展开,毫无疑问对我省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彰显我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结论语言的独特性,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位女作家感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对鲁迅诗化小说的再现。
她注重打开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诗之间的新型样式。
因而她的小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上的完整性。
从这点上说萧红是“反小说”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家乡人的情感,捕捉家乡人的情调,展示东北土地上野性的力量。
萧红是独特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故乡,表现自我。
萧红是说不完的,只要有人想走近她,认识她,就要熟悉她的语言,她的语言正是读者解读作者及其小说的钥匙参考文献1、李重华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2、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月3、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1月4、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6、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书店印行1985年版7、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9、《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10、茅盾《<呼兰河传>序》见《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1、萧红《呼兰河传》《孤独的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12、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摘要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由于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促悲凉,她的小说有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萧红思想敏锐,敢于揭示新矛盾新问题,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最强音,她的小说富含爱国主义激情。
萧红正是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深沉的的悲剧意蕴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作简要论述。
关键字:萧红,文体,爱国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和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脍炙人口的文字。
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有学者甚至把它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传”。
在2000年6月香港《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名列第九。
在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和沈从文、老舍、张爱玲、钱钟书、茅盾、巴金等人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萧红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对她的阐释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在某种程度上,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者的一个程度深浅不一的情结,特别是小说中呼兰以及哈尔滨地方风情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使用,刺激了太多外地读者对于黑龙江地方人情风俗的想象。
在某种意义上,萧红和她的众多作品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徽记。
萧红研究特别是对萧红小说研究的深入展开,毫无疑问对我省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彰显我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萧红小说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十分显着。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她那个性鲜明的文体。
别林斯基曾说:“有文体,这本身说说明了有才华,并且是不平凡的才华。
”萧红正是有不平凡的才华,不为成规所拘,在小说创作上突出地体现了她向传统挑战的创新精神。
萧红创作始于三十年代初,这使她有可能借鉴前人和同时代的创作经验,因为现代小说散文出现了“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中,从鲁迅始露端倪;经郁达夫、郭沫若、废名等人之首,到沈从文已成为一种美学追求。
萧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她继承了鲁迅等前辈开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出了在苦难中挣扎奋斗的人民的生活和憧憬,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小说为现代小说增添了光彩。
萧红的把散文的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功能引入到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
其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萧红的小说和散文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即小说的散文化。
它没有曲折完整的情节,也不严格围绕人特性格组织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往往以感情的起伏脉络为主线贯穿事件的断片或生活场景,形成一种自然流动的小说结构。
她的《呼兰河传》,就没有严格意义的故事情节,而是一幅幅“多彩的风土画”的速写,信尾写来,娓娓而谈。
这种近似散文的结构,舒展自如,不拘一格,任感情的流泻,有如行云流水,行之所当行,止之不可不止。
萧红小说形虽散,但由于有强烈的激情贯串其间,成为全篇灵魂,所谓“情者文之经”因此在艺术上仍是完整的。
第二,萧红非常重视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使小说的抒情深化。
她的小说不但感情充沛,而且把感情升华为优美的诗情,并往往以极为蕴藉,清新的诗的笔调来抒写,从而把小说抒情诗化了。
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的”。
这里不仅有诗的意境,就连语言、韵律、节奏也都是诗化了的。
有时萧红写着写着索性径直用诗贯用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
如《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二节开头写:“我的家是荒凉的……”第三节是“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第四节又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第五节仍是“我的家是荒凉的……”借助“回环复沓”强化小说的诗的情感和氛围,读来感人肺腑,荡气回肠。
从她的许多作品,如《商市街》、《牛车上》、《桥》、《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都可以看到一颗美丽的诗魂。
她单纯善良、天真无邪、富于幻想、勇于追求,在漫漫的黑暗中挣扎着,憧憬着、奋斗着、呼唤着自由和美。
这呼唤的声音使人想起仿佛那真挚动人的诗情,都是从“我”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因而,萧红的小说,即是小说,又是真正的诗。
第三,诗情和画意,在优秀作品中总是融合在一起的。
使小说具有诗画化特征。
萧红虽最终没有成为画家,却把绘画才能充分在发挥在文学创作之中。
她以画家独特的目光去观照、摄取自然风光和社会人生图象,在小说中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面。
如《小城三月》那杨花飞舞,春意盎然的早春景色;《生死场》那“十二月严寒的夜”寒风、大雪、折树、怯月,构成一幅雄浑的图画;特别是《呼兰河传》描绘了跳大神、唱秧歌等一连串风土画;“在灰黯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其中尤为动人的是对“火烧云”的描写。
在其采笔下,大自然的宏伟气象,太空中肃穆深邃的神韵,晚霞云彩……都瞬息万变地呈现出来,使人心醉心迷;也使人感受到那小城中人们,刹那间从现实际的烦恼和忧愁中挣脱出来,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了。
尤令人叫绝的是,萧红在揭示人物心理状态时,竟然也常常呈现出色彩绚丽的画面。
《看风筝》中刘成的父亲听说儿子回来了,欣喜若狂地奔去。
“他心里生了无数的蝴蝶,……。
沿着旁边的大树,他在梦中走着,”这真切神业之笔,胜于千言万语。
象这样的例子,在其小说可谓俯拾皆是。
总之,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是萧红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
这些特点固然使得萧红小说“不象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但却“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更具有艺术魅力。
(二)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小说的又一艺术特色就是她具有深厚的悲剧意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萧红是带着沉重的人生枷锁走上文坛的。
她短暂的一生“尽遭白眼冷遇”,受尽了家庭、社会、个人的屈辱磨难。
这样的个人经历加剧了她的悲剧感和人生忧患,所以她笔下的故事大都是满含苦难的悲剧故事,表现了她对人生的总体感受。
萧红创作的伊始,便以先觉者的苦难焦灼姿态,没有重复她前一代和同时代女作家的创作老路,她严格回避了令她吃尽苦头的婚姻题材,也不想让文路囿于知识分子群的小世界,更没有效法某些青年左翼作家“革命﹢恋爱”的创作模式(如白薇),而是把忧郁的目光投向了底层劳动人民和现实的人生世界。
如第一篇小说《弃儿》抒写了在极端贫困的情形下忍痛弃子的苦痛,个人的悲苦直接促成了萧红的创作,但萧红并没有长久地沉浸于个人的苦涩而不能自拔。
从第二篇《王阿嫂的死》开始,她很快地调整了创作方向,开始观注周遭世界中同样不幸的受难者。
自《生死场》开始,萧红的小说则显现出对于“心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历史”的探索。
作家由单一的愤激和怜悯转向更深意义上对人的思考,对民族的、人的命运的重新审视,笔触开始深入到整个民族的灵魂深处,写出了我们民族历史文化坚厚的沉积层及其重压下普遍而久远的悲剧。
第二,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出自悲天悯人的天性,萧红在创作伊始就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遭际。
《生死场》怵目惊心地展现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封闭的乡村社会农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混沌、蒙昧的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生是动物性的生,死是动物性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