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创作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创作特点

作者:安云美

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呼兰河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东北女作家萧红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主题上,它首先展现了东北大地的风土人情;其次从国民批判的角度揭示了那里人们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自欺欺人式的阿Q精神以及残忍的看客心理;最后还对悲凉的人生进行了呈现。创作艺术上,小说呈现了独到的散文化结构,语言表现为多样性,叙事视角别开生面,引人入胜,成为了我国文学长河中的一朵奇葩,一个经典,展现了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主题;艺术特点

文学史谈论女作家萧红,总是首提其成名作《生死场》,并视之为“代表作”重点评介。其实,从创作主题与艺术特点来看,萧红后期的《呼兰河传》则更能真正“代表”她小说创作的水平和风格。

一、别样的故园别样的主题

(一)东北大地风土人情的展现

《呼兰河传》以作者童年生活的记忆,描写了自己的故乡——中国东北的呼兰河小县城20世纪20年代的风土人情世态。萧红不愧是描绘乡土风俗画的高手,她以画家的目光去观照、摄取自然风光和社会人生图象。作品一开头,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北方严冬大地的一派景色。就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作者把我们导引到呼兰河的小城世界里去。这是一座不怎样繁华的小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要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店、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作品中的这些描写,萧红并未故意着色,只是依照生活本原一一叙来,却也把这些风俗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因而,在《呼兰河传》中,箫红写了东北大地的民风、民俗、民心等,但是她没有把本世纪初叶的东北写成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也没陶醉于田园牧歌的情调中流连忘返,而是通过民风、民俗、民心的描写揭示了呼兰劳动人民的大世界,写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麻木和抗争。因而说箫红在《呼兰河传》中把地方风土人情上升到了一个主题的地位。

(二)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思考

这个主题可以说是萧红师从鲁迅的最明显表现。《呼兰河传》与鲁迅的《阿Q正传》有明显的相通之处,那就是萧红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精髓。《呼兰河传》叙述了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情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揭示了他们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以及残忍的“看客”心理等,这便是小说的主题形态。

1.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萧红笔底下的许多人物都是让人感到可气和悲哀。萧红的作品继承了鲁迅的传统,正如她在谈到自己对鲁迅的作品的认识时说:“鲁迅的小说的调子是低沉的,那些人们,多是自在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动物性的,没有人的自觉”。其实这也可以用这段话来评价萧红的作品。“破草屋有上半间,买上二斗豆子煮一点盐豆下饭吃,就是一年。”在作者儿时的荒凉的深宅大院,院子西南角上三间破草房里,住着漏粉工人,他们明知这几间“碴碴”作响的房子随时会倒掉,但却麻木得“似乎这房子一旦倒了,也不会压倒他们,就像是压倒了,也不会压死似的。”作者一针见血地道出这些人生活的真谛——“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她从各种角度刻画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畸形的灵魂”,从而深刻地控诉和批判了黑暗的现实。

2.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所谓阿Q精神,就是通过自骗以求自慰,是从鲁迅先生的《阿Q 正传》中的阿Q得来的。鲁迅先生是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绘来表明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而萧红笔下的人物也存在着这种被扭曲了的阿Q精神,例如《呼兰河传》中的有二伯,这个和作者家同宗而又被称为“家族以外的人”,他三十多岁来到张家,六十多岁仍孑然一身。他曾为主子卖过命,在跑“老毛子”的年月,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主人看家护院,可过后他依旧是奴才。六十多岁了,还遭年轻主人的毒打。孤独、苦难的生活养成了他古怪的个性,他以偷主人家的东西进行反抗,发泄不满。但有二伯也和阿Q一样,盲目的自尊自负、愚昧、麻木。他喜欢别人称他为“二掌柜的”、“二东家”。这种阿Q式的奴性,萧红对此尤为痛心疾首。

3.残忍的“看客”心理。“看客”心理也是萧红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文中写到在给小团圆媳妇“治病”的时候,一群婆婆奶奶们煮了一大缸“滚烫的热水”,把拔光了衣服的小团圆置放于其中,“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儿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够挣扎了。”其间围观的,充当看客的人只是在发笑,有几次他们来看热闹时,听婆婆说怕小团圆坚持不住,要间隔几天再“治”时,乡民们只有带着失望的表情而归。而当小团圆媳妇活转过来,还有两次要洗的时候,看客们“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结果小团圆媳妇被活活烫死了。总之“看”成了这些乡民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古老的娱乐。而萧红正是用这种讽刺的笔法大胆而真实的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

(三)悲凉人生的陈述

《呼兰河传》展示了生命的荒凉。小说第四章第二节开头写:“我的家是荒凉的……”第三节是“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第四节又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呈现了一派荒凉的景象,其实这些正是萧红悲凉人生的暗示,从小家庭爱的缺失,母亲的冷漠、父亲的残暴以及外祖母的冷酷等深深地伤害了当时幼小的萧红的那颗稚嫩而又敏感的心,并且给她终生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郁积了浓厚的哀怨与悲愁,以致积淀为极其悲凉的文字记录。当然与前面两个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主题比较的话,这个主题则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因为《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已经脱离了战争的年代的束缚,开始探讨人类生存方式、人类命运,例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其实作者描写凄凉悲清的外部环境、生

不如死的生存状态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叹息、怜悯、沮丧、消沉,而是引发读者对人的生存价值的严肃思考和积极启蒙。因此这个主题的呈现,使萧红的《呼兰河传》具有了关照人的存在状态的较高立意。

二、整体艺术之美

(一)独到的散文化

萧红曾被鲁迅称之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显示出独特个性——以具有女性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深邃冷峻的理性思考。在创作中她勇于打破小说与散文间的壁垒,在小说中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特征。萧红小说的散文化最明显的特点是表现在结构上。《呼兰河传》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没有典型的人物塑造,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前后对应,没有高潮,没有主角,甚至没有必然连贯的章节。作者只是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打破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的写法,而以呼兰城的社会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七章,第一、二章描写了呼兰县城的风光、风物、风俗。第三、四章写出了后花园的繁茂与荒凉,老祖父的慈祥,童年的寂寞。以下各章分别写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等。但这里章与章、节与节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更形不成有机完整的故事情节。每章完全可以当作一篇散文来读,不论是自然景色,还是风土人情、人物事件,作者或集中描写,或随意穿插,都能写得挥洒自如,但又无不紧紧围绕小说的主旨。这里唯一有联系的是“我”,一切故事情节则随着我的心理情绪而随意拼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而萧红强烈的思乡恋乡情绪一直贯穿小说始终,将各个章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形散而神聚”的效果,这也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结构方式为抒情结构而非情节结构。

(二)语言的多样化

《呼兰河传》是萧红作品中语言表达最成熟、最自然的篇目之一。她不用藻饰的语言,不追求华丽绚烂的风格,而是选用简单通俗的口语,平淡自然而意蕴丰富。她的语言文字既不加以雕饰,亦不加以特别的约束,更多的是率意而言。例如:“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萧红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对这个诗意世界用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其次大量运用口语,使其语言清新自然,质朴素净,直白率性,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最后,《呼兰河传》中的语言还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萧红在描写严冬封锁大地情景时写到“人几乎被冻裂了,水缸被冻裂了……”,这一切都表现了北方的风土特点和气候。书中关于跳大神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这些民风民俗,也都描写得细腻传神。方言土语也运用的很生动,例如,“祖父领着我,到后园去,趟着露水去到包米丛中为我擗一穗包米来”等。总之,萧红的小说语言清纯童稚,拙朴天成,纯而多韵,拙而能巧;于浑朴中带有隽逸的色彩,在清纯中内蕴醇厚的意韵。

(三)叙事视角选择上别开生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