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
可爱的小动物教案
![可爱的小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57b3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0.png)
可爱的小动物教案教案一:目标:通过观察及学习了解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可爱小动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小动物的照片,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不同种类的小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种类,如狗、猫、兔子、乌龟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或实物。
3. 观察小动物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种类小动物的特征,如毛发颜色、体型大小、行动习性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种类小动物的区别。
4. 动物保护意识培养: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类与小动物的关系,强调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小动物正面临的危机,如栖息地破坏、盗猎等。
5. 制作小动物海报: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素材,设计并制作小动物海报。
海报内容可以包括小动物的特征、习性、生活环境等信息,同时鼓励学生在海报中强调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6.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完成海报后,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向其他同学分享所选择小动物的有趣之处及保护措施。
7.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要珍惜小动物,共同保护动物的家园。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海报制作等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海报内容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教案二:目标:通过观察和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温暖和快乐,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步骤: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一段关于小动物与人类之间温馨互动的视频,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种互动的感受和喜爱之情。
2. 学习小动物的特点: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可爱小动物种类,如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如毛发柔软、眼神温柔、动作灵活等。
3. 小动物的快乐与忠诚:通过故事和图书,让学生了解小动物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忠诚。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小动物故事,如《汪汪队立大功》和《小王子》等,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小动物的真诚和真实情感。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绘本阅读《可爱的小动物》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绘本阅读《可爱的小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4ae790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3.png)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绘本阅读《可爱的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启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幼儿的词汇量。
4.通过图片、文字的表达,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语文教学的主题为“可爱的小动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栖息地和食物等内容,以及绘本《可爱的小动物》的阅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幼儿了解并认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
教学难点则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感性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将其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老师与小朋友们亲切打招呼,进入本次教学。
老师:大家好呀!今天我们要谈谈什么话题呢?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小朋友们:(举手)老师,是关于小动物的。
老师:对呀,今天的主题就是“可爱的小动物”。
我们都喜欢小动物吧,那么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呢?2.导入环节老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小动物长得漂亮吗?(展示图片)他们是不是和咱们的小伙伴们一样,都生活在地球上?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习性吗?我们来看看这本破破的小书,它讲的就是这些小动物的生活。
3.阅读绘本老师:我们现在要看看书里面写了些什么,你们看,这是兔子,它耳朵长长的,毛茸茸的,是长耳朵兔子。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它了吗?那么,你们知道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吗?(请同学简单说一说)老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动物?(指出另一种动物)我来给你们读一读,这是猴子,它们喜欢吃香蕉,爬树非常厉害。
看,这个猴子在树上摘香蕉呢。
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个猴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问题和进行想象活动,激发幼儿的主动积极性和好奇心。
4.复述故事老师:看完书,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这些小动物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来说一说,这个故事是讲了什么?好,现在我们来一起把故事中的主要情节整理一下,你们准备好了吗?(让学生个别复述)好,借助大家复述的内容,老师帮助大家整理出故事大纲,再通过提问巩固幼儿的印象。
大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
![大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edcf9d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5.png)
大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1.能够认识并命名一些常见的小动物。
2.能够根据特定的描述识别出某一种小动物。
3.能够简单地描述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学重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能够简单地描述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难点是帮助学生能够根据特定的描述识别出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1.PPT教学课件2.物品:卡片、实物模型或图片等3.教学辅助工具: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卡片或图片等,以供学生观看和辨认。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使用PPT播放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图片,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老师可以多问学生一些简单问题,如:这是什么动物?动物从哪里来的?它们在哪里生活呢?2. 前置知识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老师应该先与学生们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如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常见的描述词汇。
3. 学习新内容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将一些小动物卡片(或图片或实物)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辨认并命名不同的小动物。
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描述,让学生们根据这些描述识别出相应的小动物。
4. 示例教学老师可以挑选一个简单的小动物,例如小猫,来示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老师可以出示小猫的图片或实物模型,然后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小猫的特征和习性的描述。
老师可以问学生们这些描述是否与小猫相符,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根据特定的描述识别出某一种小动物。
5. 操作练习针对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老师可以给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操作练习。
每个小组可以分配一些小动物卡片(或图片或实物)和一些特征和习性描述,然后让学生们尝试用这些描述正确辨认出相应的小动物。
6. 课堂小结在确定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本节课的总结。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回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醒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常常注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在理解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a31698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3.png)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通过讲述、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几种小动物的特点,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课件: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视频。
2.实物:小动物玩具。
3.教学卡片:小动物的名称、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特点。
2.新课展示教师播放小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3.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小动物的图片。
要求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小动物的特点,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邀请幼儿再次观察小动物,巩固所学知识。
5.游戏环节教师组织“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特点猜出小动物的名称。
6.作业布置教师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小动物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动物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游戏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
在讲解小动物特点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在游戏环节,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有益的学习机会。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的小动物实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动物识别教案:认识可爱的小动物
![幼儿园动物识别教案:认识可爱的小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4f9829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3.png)
幼儿园动物识别教案:认识可爱的小动物1. 前言在幼儿园阶段,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本教案将围绕着幼儿园动物识别展开,以帮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动物,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2. 介绍常见的动物我们将介绍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比如狗、猫、兔子、小鸟等,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互动去认识它们。
并通过图片、视瓶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主动地去认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3. 展示不常见的动物接下来,我们将引入一些不太常见但同样可爱的小动物,比如海豚、袋鼠、树袋熊等,激发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他们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种类的动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扩大孩子们的动物知识面,并增加他们的视野。
4. 与动物互动除了通过图片和视瓶进行认识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动物园、图书馆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身和动物接触,这样会让他们对动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观察小区或公园周围的动物,与他们建立更亲密的通联。
5. 总结回顾通过这个动物识别教案,孩子们不仅能够认识更多的动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也可以引导他们去保护动物,让他们懂得与动物和谐相处,尊重每一个生命。
6.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动物识别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
通过对动物的认识,孩子们可以培养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动物也是我们与自然亲密通联的一部分,通过了解不同的动物,孩子们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园动物识别教案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
我真诚地期待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在引入不太常见但同样可爱的小动物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孩子们对动物的认识,引入一些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动物,比如北极熊、非洲大象、澳洲考拉等。
《可爱的小猪》教案(精选7篇)
![《可爱的小猪》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40cf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2.png)
《可爱的小猪》教案(精选7篇)《可爱的小猪》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动手为小猪做面条,并学说:“小猪,请你吃。
”2、情愿和小猪一起嬉戏,体验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1、小猪教具一只。
羊角球10个。
2、黄色蜡光纸若干与宝宝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一、引起爱好:1、出示小猪教具引起宝宝爱好:宝宝看,谁来了呀?2、老师以小猪的口吻向宝宝问好3、家长鼓舞宝宝主动向小猪问好,并抱抱小猪。
二、小猪吃面条:1、“咕噜,咕噜。
”咦?什么声音呀?奥,原来是小猪肚子饿了。
2、小猪喜爱吃(依据宝宝回答来确定)。
我来给它做一碗吧!3、老师边动手做(撕纸)边讲解做(撕纸)的方法。
4、做好了。
我来喂小猪吃,一边喂一边说:“小猪,请你吃**条。
”一碗下肚了,可小猪一点也不饱。
怎么办呀?宝宝也来帮忙做好吗?5、宝宝做点心。
家长启发和鼓舞宝宝动手做点心。
6、宝宝喂小猪吃点心,并学说:“小猪,请你吃。
”三、嬉戏《小猪,小猪,叽里咕噜》1、小猪吃了这么多点心真快乐,它要和宝宝们做嬉戏了!哪个宝宝情愿和小猪一起做嬉戏啊?2、邀请一名宝宝上来和小猪做嬉戏。
嬉戏方法:宝宝趴在小猪(羊角球)身上,老师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轻轻地推动宝宝的身体,一边嬉戏,一边念儿歌:小猪,小猪,胖乎乎,小猪,小猪,叽里咕噜,小猪,小猪,你要吃什么?小猪,小猪,请你吃。
宝宝回答3、家长和宝宝一起做《小猪,小猪,叽里咕噜》的嬉戏。
4、每个宝宝和爸爸妈妈去请一位小猪伴侣来一起做嬉戏。
四、结束:1、时间不早了,小猪要回家了,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送小猪回家好吗?2、家长和宝宝一起送小猪说回家。
《可爱的小猪》教案篇2一、导入,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然后出示玩具猪)老师:噢!是小猪,还是一只胖乎乎的大肥猪。
二、引导幼儿观看猪,并观看老师的示范1.了解、熟悉大肥猪的形状特征。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外形的?(小小的圆圆的眼睛、象三角形一样的耳朵、圆圆的翘翘的鼻子。
幼儿园大班课文教案小动物
![幼儿园大班课文教案小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816ccb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幼儿园大班课文教案小动物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能够简单描述小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新课引入小动物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动物。
学习重点1.学习认识并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学习描述小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学习难点1.给新词汇找对应的动物图示。
2.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1.出示图片:老鼠、兔子和鸟。
2.询问幼儿认不认识这些小动物,是否知道它们的名称以及身上有什么特征。
3.温馨提示:如果幼儿说不出,老师可以给出提示,比如“老鼠是灰色的,会叽叽喳喳”、“兔子有长耳朵和白毛”、“鸟有嘴巴和翅膀”等。
游戏体验1.出示小动物图示,并说出相应的名称和特征。
2.让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老师可以用图示、玩具或幼儿自带的小动物模型。
3.带着幼儿模仿相应的小动物,比如用嘴巴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跳着蹦蹦跳跳像兔子一样跳跃。
4.编排小动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比如,蓝天白云下的鸟巢,教师抛出复合词,让幼儿根据鸟巢选择鸟在哪里生活。
总结回顾让幼儿回忆今天学习的小动物名称、特征及生活环境。
教学反思教学亮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不只是学习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还能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不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能需要对教学内容和难度作出适当调整,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存在差异。
实施方案根据幼儿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课程要求,可以对教学内容和难度作出合适的调整。
比如,对于普遍成绩较好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让他们自己制作简单的动物材料或动物书。
对于认知能力比较低的幼儿,可以在图片、图示等方面多作支持。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了解了不同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提高了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可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b8e5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5.png)
《可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之一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会认识可爱的小动物名称和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特征。
2.唤起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素材准备:1.PPT:展示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2.小动物玩具或图片卡片。
3.《可爱的小动物》故事书。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PPT上的可爱小动物图片,引出话题:“我们身边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呢?”第二步:呈现新知(15分钟)1.教师出示PPT上的可爱小动物图片,简单介绍每一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例如兔子、小狗、小猫等。
2.师生互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种小动物的特征,例如颜色、大小、动作等。
第三步:故事学习(2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可爱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跟随故事走进小动物们的生活。
2.学生讨论:故事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故事中小动物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步:游戏互动(15分钟)1.教师准备小动物玩具或图片卡片,让学生轮流选择一种小动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2.学生演示:让学生们可以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展示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种小动物,小组内学生围绕该小动物展开讨论,并绘制小动物的形象画。
2.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小动物形象画,并分享小组讨论的内容。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课堂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认识可爱小动物的重要性。
2.学生评价:让学生自评今天课程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对于小动物的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可爱的小动物兔子小猫小狗颜色、大小、特征小动物形象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观察、描述和比较可爱的小动物,培养了他们对于生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大班《小鸭子》教案(精选17篇)
![大班《小鸭子》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df77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7.png)
大班《小鸭子》教案(精选17篇)大班《小鸭子》篇1活动目标:1、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
2、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两份只有4种分法。
3、使幼儿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投影仪、实物图、贴绒数字1-5、特征标记图、幼儿作业纸、分合卡片、铅笔。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复习2-4的组成。
出示贴绒数字,师:"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老师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在一起要刚好是这个数。
"2、新授学习5的组成,学习按特征分解画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我们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小鸭子)"请小朋友数数看,一共有几只小鸭子?"(5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只小鸭子?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几只小鸭子都一样吗?它们什么地方不同?"幼儿自由回答。
"刚才小朋友一起找了这几只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我们把这些小鸭子的不同特征的事故量记录到记录表上,(出示5的分合式图片)教幼儿按照大小、颜色、动作、位置不同去记录。
"谁愿意来填放相应的数字?"(出示5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来摆放,其余幼儿帮助检查。
我们刚才记录的都是什么洋的事?5只鸭子中有几只什么样的鸭子和几只什么样的鸭子/,那么那这些鸭子的特征标记拿掉就变成了什么?"(5的分合式)出示5的分合式。
"小朋友这个分合式你们会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读5的分合式。
二、操作活动。
"刚才我们给小鸭子按不同的特征分了类,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片,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实物投影仪出示幼儿作业纸)"按照老师刚才讲解的要求给熊猫分类,看清楚上面的特征标记再去记录,记录好后再自己读一读。
关于可爱小动物幼儿教案
![关于可爱小动物幼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548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0.png)
关于可爱小动物幼儿教案可爱小动物幼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如兔子、小狗、小猫等。
2.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认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
2.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图片卡片,兔子、小狗、小猫等可爱小动物的图片。
2. 玩具小动物,兔子、小狗、小猫等。
3. 素描纸、彩色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幼儿展示可爱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如兔子、小狗、小猫等,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 学习小动物的名称。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并教会幼儿认识它们的名称,如兔子、小狗、小猫等。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玩具小动物进行教学,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摸索来认识这些小动物。
3. 认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师通过图片或图片卡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的小动物,然后向幼儿介绍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比如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小狗喜欢玩球等。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教师向幼儿讲解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告诉他们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要善待它们。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5. 制作可爱小动物手工。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制作可爱小动物的手工,如兔子、小狗、小猫等。
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可以使用素描纸、彩色笔、颜料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来制作可爱小动物手工。
6. 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并对小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进行强调。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活动案例《可爱的小动物》1
![幼儿园活动案例《可爱的小动物》1](https://img.taocdn.com/s3/m/3189c7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2.png)
幼儿园活动案例《可爱的小动物》活动案例:《可爱的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认识常见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4. 通过互动游戏,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鸟、小兔等。
2. 学习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创作小动物的手工艺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2. 准备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准备关于小动物的故事书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教师以故事或歌曲的形式引入小动物的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环节:教师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模型,讲解其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互动环节: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教师描述一种小动物的特征,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
4. 实践环节:引导幼儿制作小动物的手工艺术作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分享环节:幼儿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制作的小动物的特点。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小动物,进一步加深对小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2.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小动物的书籍,或者参观动物园,增强孩子的实践体验。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强调尊重和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学习。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如他们的注意力、好奇心、动手能力等。
2. 通过问答和讨论,评估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 评价幼儿的手工作品,看他们是否能准确表现出小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4. 收集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和行为变化。
可爱的动物教案(精选17篇)
![可爱的动物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5ca5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3.png)
可爱的动物教案(精选17篇)可爱的动物篇1活动目标:1.能围绕某个动物大胆想象,创编何绘画故事情节2.能与同伴合作、协商,完成动物故事书的制作。
重点难点:幼儿能围绕某个动物大胆想象,与同伴共同合作创编绘画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每组提供小鸟、小兔、小鸭、小猪、小牛等动物形象个一个。
2.纸张、油画棒、剪刀、糨糊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一、看图说话提供一两幅有关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学习创编故事,并写上页码。
二、制作故事书。
1.了解如何围绕一个动物想象,创编故事。
2.知道创编、添画的过程(鼓励幼儿分工合作)。
3.与同伴合作画故事情节。
4.给自己的故事书编页码。
三、在集体中展示、交流故事书。
鼓励幼儿推荐自己小组的故事书,大胆讲述故事内容。
延伸:1.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供幼儿继续创编、制作、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在语言区继续阅读、讲述同伴制作的动物故事书。
教后反思:一开始活动时,孩子们不太愿意上来创编故事。
后来,请孩子们自己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再来进行访编,这才引起活动兴趣。
在创编过程中,有的孩子添画地较有创意,其中有的孩子画了动物车,因为现在的动物怕人类伤害它们,不愿接近人类,所以孩子们通过画动画车让动物更友好地接近人类。
还有很多孩子喜欢模仿同伴的思想进行添画,没有自己的思想看来以后可以多一些这样创编的活动。
可爱的动物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形象。
能大胆用语言表达。
2、在理解音乐特征的基础上,能有创造性地模仿沉重、庞大和轻、敏捷的动物形态在教师启发下即兴创编游戏情节。
3、培养幼儿动作协调性,音乐感受能力及表现力。
4、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活动准备:录音、动物场景、动物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以教师身份带领幼儿参观动物村。
二、师生参观动物村,发现动物村的美丽。
认识和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
三、欣赏动物音乐会:(1)欣赏缓慢、沉重的音乐,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到笨重、庞大的动物,并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
2023年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
![2023年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d38be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4.png)
2023年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1活动目标:1.有学唱新歌的愿望,仿照原有儿童,尝试创编简洁的儿歌。
2.辨别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3.理解故事内容,能仔细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参加阅读与探讨,体验故事的奇妙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子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爱好。
活动打算:1.幼儿自带各种长毛绒小动物玩具(小猫、小羊、小鸭、小鸡)。
2.《可爱的小动物》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1.介绍动物玩具(1)激励幼儿大胆的声音洪亮地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玩具。
(2)集体仿照小动物的叫声。
2.嬉戏:猜猜来了哪位小客人(1)老师可仿照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快速的听辨来了哪位小客人?(2)老师用各种不同的节奏代表各种不同的小动物,请幼儿仿照学习打节奏,学叫声。
如: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3.观赏新歌曲(1)老师出示自己喜爱的小猫玩具,亲亲它、抱抱它,并示范演唱歌曲:“小猫是我最心爱的玩具,我可喜爱它了,我还会用歌声表达我对小猫的宠爱。
”“我喜爱我的小猫吗?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老师再次演唱歌曲4.学唱新歌曲(1)请幼儿学做小猫,老师唱“我爱我的小猫”,幼儿唱“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2)激励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节奏型表示小猫的叫声:“小猫除了用这样的节奏叫,还可以怎么叫呢?”(3)幼儿抱起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学唱歌曲,尝试创编简洁的儿歌。
(4)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习。
活动反思:1、在其次环节中,我供应了一些动物拼图,让幼儿拼拼找找,激励幼儿互动学习,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促进主动学习,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一个平台。
2、以嬉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动参加活动。
在“学学小动物”、“动物找家”的.嬉戏情景中,通过让幼儿仿照、扮演喜爱的动物角色,送它们回家,使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驾驭了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也满意了幼儿好仿照的天性,促使孩子主动地参加。
大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
![大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38c5b9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4.png)
大班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大班幼儿设计的一节语言课教案,主题为“可爱的小动物”。
通过这节课,旨在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通过观察和描述小动物,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一些描述小动物的词汇和句子。
教学准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关于小动物的简单故事或歌曲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与幼儿互相打招呼,营造课堂积极活跃的氛围。
2.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小动物的知识,你们喜欢小动物吗?”3.引发思考:教师展示一张小动物的图片,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并询问他们对该动物的感受。
学习词汇和句子(10分钟)1.教师出示几张小动物的图片,逐个引导幼儿说出该动物的名称,并进行重复。
2.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一张小动物的图片,幼儿说出该动物的名称后,教师再补充一些形容词来描述该动物(例如:可爱的、聪明的、快乐的)。
观察和描述小动物(15分钟)1.教师展示一系列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该动物的特点。
2.教师提问:这只小动物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只脚?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等等。
3.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学唱歌曲或讲故事(15分钟)1.教师准备一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或一个简单的小动物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或讲故事,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教师鼓励幼儿跟着节奏活动,表现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小组活动(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张小动物的图片。
2.每组的幼儿围绕图片展开讨论,描述该动物的特点,并与组内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3.教师定期巡视各组,帮助幼儿解答问题,提供建议和指导。
总结和评价(5分钟)1.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幼儿学习到的关于小动物的词汇和句子。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03f3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7.png)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听懂、说出本单元的生词和词组。
2.能正确理解本单元的故事内容,简单表述故事情节。
3.能理解、模仿、朗读和演绎文本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语音语调适宜的语音语调。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2.培养初步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意识。
3.能够通过对话与口头表达和小组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可爱的小动物的喜欢和保护意识,形成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生词和词组的听懂、说出。
2.理解故事情节并简单表述。
3.模仿、朗读和演绎文本中的语音、语调。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故事内容并表述出来。
2.正确模仿文本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和演绎。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等物实现教与学的整体性和情境学习。
2.游戏与竞争法:通过幼儿园典型活动,如角色扮演、玩游戏等,增强学生对语言直观性的感受,帮助孩子理解和学习语言。
教学资源1.教具:幻灯片、图片、绘本等。
2.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
教学流程导入环节1.教师打开幻灯片,向学生出示一张描绘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自由陈述并发表自己的情感。
2.提出主题:“可爱的小动物”,并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目的和内容。
学习环节1.教师向学生朗读小故事《小兔子和老爷爷》(故事内容在附录中),并讲解一些难词和短语的含义。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小组互动来理解、表述故事情节,强化语言思维能力,同时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在小组互动中,教师应注意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对孩子们正确、不正确的表述要及时纠正并予以及时表扬,为结果导向的教学打下基础。
4.通过游戏和竞争的方式,加深学生们的记忆。
如分小组进行语音竞赛、词义配对比赛等。
总结反思1.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记录,及时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将评估内容转化为后续教学的指导方向。
幼儿园《可爱的小动物》教案(精选2024)
![幼儿园《可爱的小动物》教案(精选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ec095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3.png)
06
教学效果总结与反思
分析本次教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够准确
部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存在困难,教案中涉及的知识点可能 过于复杂。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多样化
教案中主要采用讲解和图片展示的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 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营造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可能与课堂氛围的营造有关。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对于表现良好的孩子,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课堂上,老师要密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包括他们 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同伴的互 动等。
对于表现不够好的孩子,老师也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幼儿园《可爱的小动 物》教案(精选 2024)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步骤与过程 • 教学资源准备与利用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教学效果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背景
本次课程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 动,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 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成功经验二
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 策略,如对于较为内向的幼儿,可以采用鼓励、 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有效方法二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交流,培养他 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之间 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有效方 法,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大班绘本阅读《可爱的小蛇》教案
![大班绘本阅读《可爱的小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326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1.png)
大班绘本阅读《可爱的小蛇》教案教案:大班绘本阅读《可爱的小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可爱的小蛇》的内容;2.学生能够说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3.学生能够根据故事中的插画进行描述;4.学生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培养对文字和图像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绘本《可爱的小蛇》;2.教学PPT;3.小动物图片;4.教学道具:卡片、毛绒玩具蛇。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导入绘本故事(5分钟)出示绘本《可爱的小蛇》,简单向学生介绍故事的标题,并鼓励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3.绘本阅读(15分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观看图片讲述故事的内容。
老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提问学生,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
4.故事理解(10分钟)通过讨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例如,问学生“小蛇为什么想找到朋友?”“小蛇最后找到了几个朋友?”等等。
5.绘本分工(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幅故事插画,通过自由讨论和描述来理解图像中的细节和情节。
每个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描述他们所选择的图片。
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6.互动游戏(15分钟)老师将卡片上的关键词汇随机打乱,要求学生将卡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从而重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7.教材再创作(15分钟)学生将现有的故事进行改编,重新创作自己的故事。
可以改变细节、插图、角色等,使得故事更加有趣。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8.课堂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创作的故事。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绘本《可爱的小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对文字和图像的认知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合作、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可爱的小蛇》关键词:小蛇,朋友六、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学生能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通过描述插图和讲述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
![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c84f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a.png)
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教案:可爱的小动物一、目标1.学习认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如:兔子,小猫,小狗,小鸟等。
2.学习它们的英文单词,并能正确念出发音。
3.学习它们的一些特征和习性,加深对它们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名词:兔子,小猫,小狗,小鸟2. 形容词:可爱,聪明,活泼,友好3. 问句:What animal is it? What does it eat? What does it look like?三、教学过程1. 介绍小动物首先,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然后,依次介绍它们的名称,让学生重复跟读。
同时,教师可以教学它们的相关特征和习性,如:兔子沉默寡言,从不吵闹;小猫聪明灵敏,喜欢抓老鼠等。
2. 学习英语单词将每种小动物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读,熟悉其发音。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说出它们的英文名称,加强记忆与学习。
3. 学习相关问句教师可以用图片来呈现不同小动物的饮食,通过询问“它吃什么?”来让学生回答,从而巩固学习。
同样地,教师也可以通过问“它长什么样?”,让学生回答,以加深对小动物的了解。
四、教学评估1. 整理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们最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描述一下它们的外貌和特征。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找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可爱小动物的图片,带回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2. 练习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张不同的小动物图片,要求团队合作,用英语来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在小组展示中分享,来考验学生们对学习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学习到了可爱的小动物的英文单词和相关情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还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种类和习性等相关知识,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进行观察和实地体验。
大班语言教案 可爱的小动物
![大班语言教案 可爱的小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81dbec0cbe1e650e53ea9923.png)
语言教案可爱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咕、汪、喵、呷、叽、蹦”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
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背景图(画有草地、蓝天、白天)2.教具: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小鸽子。
3.汽车挂件1个,汽车方向盘1个。
4.小鸡、小鸭、小花猫、小黄狗、小白兔等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到我们班作客,看看谁来了?”2.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教具①小鸽子:是怎样来到我们班的?(飞来的)怎样飞呢?请个别幼儿表演,小鸽子的本领可大了,能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送信还能飞回来,不会迷失方向,小鸽子怎样叫?(咕咕咕)②小鸭: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嘴巴长的什么样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领?(游泳);它喜欢吃水里的什么?(小鱼和小虾),小鸭怎样叫?(呷呷呷)③小鸡:鸡的嘴巴和小鸭的嘴巴长的不一样,小鸭的嘴巴长的扁扁的,小鸡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它喜欢吃什么?(虫和米);它会怎样叫?(叽叽叽)④小花猫:它有什么本领?(捉老鼠);它是怎样叫的?(喵喵喵)⑤小黄狗:它喜欢吃什么?(肉骨头);它会怎样叫?(汪汪汪)⑥小白兔: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它们怎样走路?(蹦蹦跳跳)那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来作客,我们小朋友非常高兴、特别开心。
3.教幼儿学习儿歌《可爱的小动物》,知道小动物的名字、叫声和动作。
①教师师范儿歌,并配合动作,让幼儿仔细听和看。
②幼儿学习儿歌,并认读“咕、汪、喵、呷、叽”等字。
③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游戏儿歌《可爱的小动物》④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
待幼儿熟悉玩法后,适当加速,要求幼儿一定要老师说完后才能说和做。
⑤引导幼儿游戏,请个别幼儿上台做小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做动作,要求做小老师的小朋友说话声要响亮,吐字要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1一、活动生成: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
近阶段,我们班的孩子和小熊猫、乌龟、小鸟等这些可爱的动物交上了朋友,小动物不时地出现在好听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
小朋友对小动物浓厚的兴趣,促使我们开展了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听、讲、画、做)采用多种形式(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奇闻趣事,家长们也特意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看了小动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进一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喜爱之情的愿望。
综合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就是为了满足这一强烈的愿望而生成的。
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乐于交流。
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构思、创造、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将自己打扮成各种小动物。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创造和表现,充分展现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乐的愉悦。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同伴间合作互助,相互交流,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1、通过教室内的环境布置、父母提供的参观条件,幼儿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材料:广告纸、旧衣服、包装纸、雨披、树枝、吸管、无用的长布、雪碧瓶的盖子、软泡、果冻壳、毛线、一次性杯子、头箍、蛋糕盒、发夹、羊角球、独木桥等;工具: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强力胶。
3、环境:宽敞的活动室。
4、磁带《快乐的动物园》,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1、讨论孩子们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由于我们在前一阶段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所以幼儿对小动物的印象极深。
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幼儿回想、讨论各种小动物的特征,试想自己变成什么。
活动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大胆地畅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山羊;思思想变换成一头小猪;欣欣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惹人喜欢的小花猫……3、幼儿自主选择各种各样材料,装扮自己。
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用毛线贴在白色衣服上可以当作绵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画格子,就成了乌龟背上的壳了,果冻壳做梅花鹿的角……。
4、幼儿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制作,为他们出谋划策。
活动中,波波小朋友帮助文文把毛线贴在背上做羊毛,宇宇帮助思思装上了“猪鼻子”,菲菲和佳佳合作共同制作了贝壳装在了背上,珊珊撕下透明胶把果冻壳“安装”在希希头上,一头梅花鹿出现了……虽然幼儿是初次进行动物的装扮活动,可由于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此使他们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就是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表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5、对于同伴的装扮,进行彼此评价、相互欣赏。
波波通过装扮俨然成了一个“孙悟空”,他先是拿一块布围在身上,再拿一个女小朋友的头箍套在头上,眨眼间一个猴子显身了。
思思在一个雪碧瓶的盖子上挖了两个洞,然后装在鼻子上,一个猪鼻子出现了。
乐乐拿了两个一次性杯子,做成了山羊角。
欣欣用几根吸管分别装在脸上,装作了一只小花猫。
贝贝用两根开叉的树枝贴在头上,仿佛是一只梅花鹿的角。
……幼儿在互相欣赏别人的作品后,欢快地唱起了歌曲:快乐的动物园。
6、布置运动会比赛场地,并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从第一位幼儿开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兴地跳起来,手握紧手把向前跳动,穿越“山洞”,走过独木桥,拿到水果后,按原路返回。
这时幼儿情绪高涨、积极求上进的心情顿时被调动起来。
但随着一声“开始”,他们又纷纷投入到游戏中,紧接着的是一声声“加油!”、“加油!”。
7、幼儿进入游戏,教师作为裁判,指导幼儿游戏。
8、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儿、教师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抬的抬,将活动室场地收拾干净。
五、反思与分析:喜欢小动物是每个处在学龄阶段幼儿的共性,它们可爱、听话、讨人喜欢。
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基础上,开展的。
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试着用各种材料装扮自己。
但在实际地操作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
如班里出现的两头小鹿,它们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独特之处。
贝贝小朋友为了模仿真的梅花鹿,特意选了两根开叉的树枝,让人从远处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
而希希小朋友所用的是两个心形的果冻壳,我们得从他的头顶上往下看,才能联想到这是头“小鹿”,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头小小鹿,角还没长大呢!仔细想想,他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波波小朋友也不差,他居然想到用女小朋友的头箍(男孩子一般不愿意用女孩子的东西),再用一块布将自己伪装成“孙悟空”,他那大胆的创新和勇于创造的精神,被大伙儿一致认为是班里最可爱的小动物。
其余的小朋友在活动中也表现的不错,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动脑创作。
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本次活动中幼儿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他们不仅一改以往只顾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动去帮助他人,为别人取得荣誉而感到高心,真正实现了互帮互助。
而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帮助幼儿,引导幼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做中玩、玩中乐,注重了幼儿情感的交流,使整个幼儿真正地达到了教育目的。
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2目标:1、培养幼儿喜欢听说游戏,能大胆地与同伴一起愉快游戏的情感。
2、教会幼儿学习倾听教师的讲解,掌握游戏玩法,遵守游戏规则。
3、学会正确地说出小动物名称,叫声,并做相应的手势动作。
准备:1、课前学习儿歌《可爱的小动物》2、小动物住的房子个一座;大象、老虎、老鼠、猴子、小鱼的手偶各一个,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过程:1、教师出示小动物手偶,导入活动指导语:"小朋友,今天有许多的小动物要到我们小二班做客,我们学过了一首儿歌,里面就有许多的小动物,这是什么儿歌呢?把现在我们一起念这首《可爱的小动物》欢迎这些小动物到我们班上来,好吗?"幼儿念儿歌完儿歌后,教师提问:"儿歌中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孩子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小动物手偶。
2、学习创造小动物的动作指导语:"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这么热情的欢迎他们,可开心了,他们想给小朋友做很多漂亮的动作,你们能帮他们想想能做哪些漂亮的动作吗?""大象喜欢做什么动作?"请全班小朋友一起学习。
3、游戏—做客:布置游戏场景,讲解游戏玩法玩法:小朋友到了哪个小动物家里时,必须先敲门,并学习这种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这样小动物才会给你开门,让你进去。
玩一玩:1)先请全班小朋友学一句礼貌问句,如:"小鱼姐姐,请问,我能到你家做客吗?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分组游戏,请一组幼儿分组敲门3)把小动物的家搬到户外,让小朋友自由选择敲小动物家的门。
大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3描述:手指印画《可爱的小动物》,是在《我们的动物朋友》大主题下的一个活动,我们将这个活动放在了主题后期,以此让幼儿在调动原有经验,丰富认识,培养情感基础上进行这一艺术表现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对此课的研讨活动。
我觉得原活动中让幼儿任意创作的动物造型的设计,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基于我们班的小朋友对手指印画已有过接触,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我重点旨在让幼儿探索手指点画的表现技巧,初步有一些构图意识。
活动目标:1、初步大胆尝试用手指印画,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用记号笔进行添画的方法。
2、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想象和创造,并注意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范画一张在白纸上画一个放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水粉颜料记号笔抹布画纸分析:一、考虑到用手指印画出来的动物是有局限性的,只能进行粗地色块造型。
我选择了三种动物为主角来进行展示。
一是蝌蚪,二是兔子,三是孔雀。
选择这三种动物的原因如下: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我们班的孩子表现能力差距较大,有些已能很好的构图,而有的小朋友我们还尚在培养他对绘画的兴趣。
为了照顾各种水平的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都有所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根据难易程度进行了动物的选择。
从表现技能上来看:用手指直接点画是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最易掌握。
但要让幼儿更好地表现动物形体,更好的利用印画本来的特点来印画,就要对手指印画的方式进行思考。
我选择了兔子来达成这一重点。
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尾巴短短的,让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怎么用自己的手指来印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开始有的小朋友根据以往绘画经验在想办法的时候想用手指拖画,借此机会我提出了印画的基本要求:"要按一下,就画好的办法。
"(而不是直接用手来当笔使用)。
因为设置了这一环节,最后只有一位幼儿出现了拖画的现象,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改观。
说明幼儿已明白手指印画不等同于用手指蘸色画画。
在设想用大拇指印画身体的时候,一位小朋友想出了用食指与中指拼拢一起躺着印的方法。
不错哦,已经会将前面印画耳朵的经验梳理运用了。
我们兴奋的一试,但最后小朋友发现两个手指之间是会有一条缝的。
小朋友就在这想想,试试中,学习印画的技能技巧。
最终都想出了用手指躺着印的方法、用大拇指压印的方法及用手指竖着点的方法。
二、手指印画,是以色块构图为主,要表现动物,需辅以一些细节表现才显生动。
在一节课中如果又要让幼儿来着重印画技巧,又要进行构线笔的使用。
会分散幼儿的关注点,不利于上目标达成。
考虑到这一点,我精心设计了背景图,小河里的水流线(印好后就是蝌蚪的尾巴),小桥上的兔子头,孔雀的身体,让幼儿在这基础上进行添印。
并留有空场,以方便幼儿自由的创作。
想想还能印画什么动物,天上的,地上的,水中的,帮助幼儿进行类别归整,拓展幼儿思维。
改进措施:在教学示范中,我是以"边看边猜老师印什么"的形式展开的。
让幼儿以好奇的心态来观看我的示范。
在印孔雀时因为尾巴要印很多个手指印,发现太费时,完全可以调整成直接出示范画,以此让幼儿来观察孔雀尾巴是怎么印画的。
(一个跟着一个,排排队。
)也因为老师示范时和幼儿操作时的方式有所不同(老师并不是直接在背景图上操作的)。
造成两位幼儿不清楚在背景图上应该如何印画。
在示范时可以调整为将最后三种动物放置到幼儿前景图上,以方便幼儿理解在自己的背景图上是怎么样操作的。
活动反思:对于孩子来说,意愿绘画各种小动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动物的身体和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