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概述: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来源:张占录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历史:土地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一门社会科学。
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由于土地资源的多样化,有的学校,特别是一些财经、经贸类的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有细分到各种方向的专业。
例如有的学校设有房地产方向的专业,主要研究房地产用地资源和房地产开发的环节。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未来: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在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涌现,对加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过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无序等问题。
这就需要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来解决。
毕业要求:要求考生关注退耕还林的进晨情况,关注国家土地利用状况,常了解土地使用情况,收集地价良息,设想过城市土地的利用,关注国家土地资源政策,对土地价值评估感兴趣等等。
培养对象:本专业培养具备土地经济、地政管理、土地规划、土地测量等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制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以及较强的组织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熟练地应用英语,能从事城市及城郊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利用及地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导读: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共有4个,分别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农业资源利用专业方向、公共管理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代码:120405)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该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系统的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门只是;具有从事土地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土地管理理论和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地产开发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就业前景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般,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走俏,促使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房地产行业,有的从事测绘、土地整理、土地估价、地勘、施工现场指挥等。
此外,还有少量的毕业生留校任教。
相关职位土地拓展专员,土地复垦技术员,土地估价师,土地规划师,报建专员,前期规划师,开发报建员,投资咨询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2:(专业硕士)农业资源利用专业介绍此专业为专业硕士(学科代码:095103)。
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农业资源利用学科以土壤资源、土地资源、肥料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和农业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为技术核心,测绘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1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1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参见招生简章)(127-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207-劳动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20223-房地产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专业综合(含房地产经济、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投资与金融),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40106-高等教育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高等教育史、高等学校管理,外语040111-教育法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宪法学,外语120401-行政管理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社会学125200-公共管理01-北京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125200-公共管理02-苏州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一览表学科一级硕士专业代码、名称招生院系门类学科01 0101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院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10102中国哲学哲学院国学院010103外国哲学哲学院010104逻辑学哲学院010105伦理学哲学院010106美学哲学院010107宗教学哲学院010108科学技术哲学哲学院010120 管理哲学哲学院02 0201020101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20102经济思想史经济学院020103经济史经济学院020104西方经济学经济学院020105世界经济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020120网络经济学经济学院020121企业经济学经济学院0202 020201国民经济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020202区域经济学经济学院020203财政学财政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财政金融学院020205产业经济学商学院020206国际贸易学经济学院商学院020207劳动经济学劳动人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020208统计学统计学院020209数量经济学经济学院020210国防经济经济学院020220金融工程财政金融学院020221税务财政金融学院020222保险学财政金融学院020223房地产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院020224流通经济学商学院020225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统计学院020226城市经济学经济学院020228风险投资财政金融学院020229劳动关系学劳动人事学院03 0301 030101法学理论法学院法学法学030102法律史法学院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院030104刑法学法学院030105民商法学法学院030106诉讼法学法学院030107经济法学法学院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学院030109国际法学法学院030120知识产权法法学院0302 030201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030204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学院030206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院030207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学院030208外交学国际关系学院030220中国政治国际关系学院030221中国特色社会主马克思主义义理论学院030222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院0303 030301社会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030302人口学社会与人口学院030303人类学社会与人口学院030304民俗学社会与人口学院030320老年学社会与人口学院030321社会工作社会与人口学院0305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5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04 0401 040106 高等教育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教育学040111教育法学公共管理学院0402 040201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系心理学040203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系05 0501 050101文艺学文学院文学中国语言文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院050103汉语言文字学文学院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学院050105中国古代文学文学院国学院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院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院文学0502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050202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050204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050205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0503 050301新闻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050302传播学新闻学院050320传媒经济学新闻学院050321广播电视传播学新闻学院060601考古学060120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学院历史学0602中国史06022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学院060221历史地理学历史学院060222历史文献学历史学院060223专门史历史学院国学院060224中国古代史历史学院国学院060225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学院060226当代中国史马克思主义学院0603世界史060320世界史历史学院07 0701 070101基础数学信息学院理学数学070102计算数学信息学院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院信息学院070104应用数学信息学院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信息学院0702 070201理论物理物理系物理学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物理系070205凝聚态物理物理系0703 070301无机化学化学系化学070302分析化学化学系070303有机化学化学系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化学系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系0705 070502人文地理学环境学院地理学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学院0711071101系统理论信息学院系统科学0713生态学071320生态学环境学院08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学院工学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学院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学院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4应用化学化学系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1环境科学环境学院083002环境工程环境学院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食品科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学院10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统计学院医学社会与人口学院12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商学院管理学1202 120201会计学商学院工商管理120202企业管理商学院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20220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人事学院120221市场营销管理商学院120222财务管理商学院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20302林业经济管理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20320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学院120321农村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204 120401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管理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学院120404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院120420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院120421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公共管理学院120422公共财政管理公共管理学院120423城市规划管理公共管理学院120424 可持续发展管理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1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20502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20503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20520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31301艺术学理论130120艺术学艺术学院艺术学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220音乐学艺术学院1303戏剧与影130320戏剧戏曲学文学院130321电影学文学院视学1304美术学130420美术学艺术学院1305设计学130520设计艺术学艺术学院专业学位0251金融 025100金融财政金融学院0252应用统计025200应用统计统计学院0253税务025300税务财政金融学院0254国际商务025400国际商务经济学院商学院0255保险025500保险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0256资产评估025600资产评估商学院0351 035101法律(非法学)法学院法律035102法律(法学)0352 035200社会工作社会与人口社会工作学院0453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0552新闻与传播055200新闻与传播新闻学院0651文物与博物馆065100文物与博物馆历史学院0852 085212软件工程信息学院工程085239项目管理0951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推广1251125100工商管理商学院工商管理1252125200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1253125300会计商学院会计1255 125500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管图书情报理学院1351 艺术135101音乐艺术学院135107美术艺术学院135108艺术设计艺术学院135103戏曲文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说明:斜体字的专业是我校在一级学科授权范围内自主设置并上报教育部备案的学科点(专业代码第5位为“2”)。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简介一、学科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与研究生教育始于学校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开创了我国现代土地经济与土地利用教育与研究之先河。
我校于1985年开始招收土地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是我国第一个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目前为农业部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并在2005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
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学科之一,并被列为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本学科紧密结合国际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土地资源经济与政策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评价与资产管理、土地行政与土地法学、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
本学科点现有师资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24名。
“十五”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60多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
本学科已培养毕业博士60多名、硕士160余名,主要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其中有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重要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土地资源管理硕导:曲福田(点长)、欧名豪、吴群、陈利根、刘友兆、郭忠兴、石晓平、宋奇海、孙华、唐焱、王雷、王群、吴未、欧维新、徐梦洁、诸培新、冯淑怡、张笑寒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行政管理事业;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资料

620-学 科基础
620-学 科基础
620-学 科基础
620-学 科基础
科目四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2人
5人
7人
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
11 人
2人
11 人
2
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3人
0人
8人
3
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5人
5人
5人
4
劳动人事学院
社会保障
17 人
19 人
24 人
5
农业与农村发展 学院
可持续发展管理
4人
7人
8人
三、人大管理学专业近五年分数线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育明官网)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序号
院系
招考专业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行政管理(行管理论与实践 方向)
社会保障
10 人 3人
10 人 2人
11 人 4人
1
公共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 公财政与政策
6人
4人
5人
14 人
8人
10 人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2人
1人
2人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
4人
4人
4人
城乡发展与规划
序 年份
号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2020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最全院校排名及简介

公共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及简介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行政学等。
力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公共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制、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
以下是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新祥旭小编主要列举了5所,此次排名无先后之分,仅供参考: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高校,也是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和“2011计划(协同高校)”重点建设的高校,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2001年6月组建之初,就提出了“远见、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
学院的近期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公共管理领域学科布局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成果最显著、人才培养最出色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
该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育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财政研究所。
其中,行政管理学系是我国最早开展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的机构之一,土地管理系是全国第一家设立土地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
博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法学、行政管理(教育行政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劳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硕士(M P A),并招收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概况

中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TOP20(TOP3)No.1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A 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政策与法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地产咨询评估决策以及城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各级政府土地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地产咨询评估机构、各类银行等投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不动产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B 主要开设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
Ⅱ考研相关A 09年研究生招生一览表B 08硕士考试科目初试科目:科目一政治科目二英语或俄语日语或德语科目三专业综合(含土地经济、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估价)科目四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土地管理实务(案例分析)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No.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A 专业简介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成立于1988年,原名土地资源科学系。
全系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讲师4名。
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12位老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5%。
为国家学位办批准的土地资源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本科生毕业后可以在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地价评估、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方向继续深造。
B 主要开设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不动产估价、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
Ⅱ考研相关A 09年研究生招生一览表研究方向:01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02 土地利用规划03 乡村景观规划04 土地可持续利用05 土地行政管理06 土地经济与土地估价07 土地法学0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09 土地信息技术B 09硕士考试科目初试科目:科目一政治(含法律硕士)科目二英语(含法律硕士)科目三大学数学三科目四土地资源管理复试备注:综合测试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No.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暂无信息Ⅱ考研相关A 09年研究生招生方向1 土地市场与开发经营2 土地经济与利用规划3 房地产投资与决策4 房地产政策分析与评价B 09硕士考试科目初试科目:科目一政治理论科目二英语德语(任选)科目三大学数学三科目四管理学概论公共政策分析(任选)复试备注:《土地资源管理》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本帖最后由 leaf 于 2008-10-29 21:50 编辑]TOP免费获取银子leaf帮主UID40 热心155 银子421 两专业中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TOP20(TOP4-7)No.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A 专业简介要培养从事城乡土地管理、建设规划开发和地价评估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研究的高级人才。
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4,20(14)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路振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北京100192)摘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高校都设有学科点,并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该专业特色各不相同。
该文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校;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33-03Development Overview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ajor in China′s UniversitiesLu Zhenhua(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edia College,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Abstract: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after a long time of development,have a subject in most provinces of China's universities,and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universitie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This paper analyse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today,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uilding.Key words:Land resource management;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历史沿革建国初期,出于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与规划引导的考虑,一些农业类高校开设了相应的土地规划利用专业,也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学科代码:1204一、适用二级学科及专业●行政管理(120401)●土地资源管理(120405)●文化产业管理(1204Z1)●老年工程与老年保障(1204Z2)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达到: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系统的专门知识。
熟悉所从事科研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在专业领域内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文献资料,并具有外文写作的初步能力。
3.身体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1.公共政策分析2.行政理论与实践3.公共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4.土地经济与估价5.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6.文化产业项目管理7.文化产业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8.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与评价9.养老服务行业运营及管理10.养老设施项目策划与运营管理1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四、学制及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为2—3年,全部课程学习应在第1学年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位论文,符合学位答辩要求者,可以提前申请进行学位答辩,申请时间最早为入学后2学年,申请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半年提出,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有必要延长学习年限,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办理。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者,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结业与肄业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要求执行。
西安交通大学XXXX届毕业生信息-西安交通大学生源信息h

工商管理
14
工业工程
45
财务管理
16
注册会计师
24
ACCA
63
合计
162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29
社会保障
29
合计
58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17
信息与计算科学
48
应用物理
38
应用化学
28
光信息技术与科学
24
材料物理
32
合计
187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
25
社会学
23
平面设计
10
环境艺术设计
3
3
药理学
5
9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
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5
0
法医学
12
4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2
3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
1
1
内科学
56
13
临床检验诊断学
1
0
急诊医学
2
0
神经病学
6
0
皮肤病与性病学
11
4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5
0
神经病与精神卫生学
1
0
护理学
4
0
妇产科学
22
2
眼科学
11
0
耳鼻咽喉科学
4
0
肿瘤学
28
3
麻醉学
4
0
小计
15
0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
7
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土地资源管理学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且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研究、教育、规划与管理专家。
2.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或应用前景。
二、研究方向根据当前学科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和本系的强项方向,师资队伍与技术条件,研究生方向培养方向主要有: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IGBP研究领域之一,当前地球科学研究之前沿,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响应与模拟研究、GIS 与RS在LUCC研究中的技术应用、土地质量等。
2.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之纲要,具有龙头和引导的作用,对土地利用、城市化发展、耕地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
3.土地经济:土地作为基本的资源类型,基本的生产要素,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功能,涉及自然和经济等多个领域。
土地经济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三农”问题等,其主要内容有: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评价(城镇与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三、招生对象土地资源管理内容涉及面广泛,生源可来自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及相邻学科的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坚实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或拟深造的在职人员。
年龄限制同国家规定。
四、学习年限三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
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
土地资源管理推免面试题

土地资源管理推免面试题1. 基本概念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关注土地的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土地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前,需要对土地资源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
土地资源是指地壳上的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具备很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1.1 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可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保留用地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作为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功能与适宜利用方式,以便进行相应的规划和管理。
1.2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制定土地用途和布局的方案。
它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益。
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熟悉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1.3 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是指对土地的质量、适宜性和潜力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可以确定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评估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
1.4 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土地的自然生态功能和人类活动所需的土地资源。
通过土地资源保护,可以减少土地退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熟悉土地资源保护的原则和策略,能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监测其效果。
2. 专业知识土地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2.1 土地政策法规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到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土地政策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等,以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编号:MAGT3744
学时:32 (理论学时:30,试验学时:2)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公管学院本科生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刘黎明主编:《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濮励杰,彭补拙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王秋兵主编:《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4]王万茂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基础课
目的:本课程着眼于社会或政府如何确立和巩固现行社会经济基础制度相适应的土地占有方式,调整土地关系;如何采取经济、法律、行政与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实现土地资源既公平又有效的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
在吸收当代较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最新颁布的有关土地的政策、法规,以及土地管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土地管理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增加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以期学生在掌握土地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增强国土资源忧患意识是每个公共管理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
本课程在深入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地租理论,土地利用理论和土地经济理论等,详细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权利登记,统计等管理方法,全面介绍了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中各章节的基本概念;
2. 熟悉产权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 理解地籍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
4. 了解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的相关主题的理论知识;
5. 了解我国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基本特点,树立生态管理、可持续发展思想;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
1.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特点
2.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3. 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第二章产权管理
1. 土地产权
2. 土地权利登记
3. 土地所有制
4. 土地征用制度
5. 土地使用与改革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三章地籍管理
1. 地籍管理概述
2. 土地资源调查
3. 土地统计管理
4. 土地质量评价
5. 土地法律管理
6.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章建设用地管理
1. 建设用地分类
2. 建设用地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3. 建设用地的供应方式与政策
4.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5. 建设用地征用管理
6. 土地使用权划拨管理
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
第五章耕地保护管理
1. 耕地资源现状
2. 耕地保护措施
3. 农用地转用管理
4. 耕地补偿制度
5. 农用地开发整理复垦管理
6. 基本农田保护管理
第六章土地市场管理
1. 土地市场体系
2. 土地出让、转让、租赁和抵押管理
3.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管理
4. 土地市场中介服务管理
5. 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评估与资产处置管理
第七章土地利用与规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
3.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4. 土地经济管理
5. 土地地价管理
6. 土地规划管理
7. 土地生态管理
8. 土地可持续利用
五、实践环节
1.土地利用管理实习:16学时(课外)
六、课外学时分配
七、考核方式
闭卷;
闭卷考试成绩占 50 %,平时作业占20 %;实践作业成绩占30 %;
大纲制定者:杨东朗
大纲审核者:董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