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婴宁原文及翻译
婴宁、原文、翻译对照
![婴宁、原文、翻译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824024ac700abb68a982fb96.png)
婴宁、原文、翻译对照《婴宁》译文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父亲很早就死去。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 __,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 __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
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
身体很快消瘦下去。
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
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
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
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他就流下泪来。
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
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
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
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
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
只要你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
”王生听了这番话,不觉开颜而笑。
吴生出去告诉王母,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
王母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
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
几天之后,吴生又来了。
王生问谋划的事办得如何,吴生欺骗王生说:“已经找到了。
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
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
”王生高兴的神色充满眉宇间,问吴生说:“住在什么地方?”吴生哄骗说:“住在西南山中,距这里大约三十余里。
自考大学语文——婴宁
![自考大学语文——婴宁](https://img.taocdn.com/s3/m/30077963e518964bce847c16.png)
自考大学语文——婴宁一、作家作品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
明清时代人,性格孤愤狂痴。
《聊斋志异》近500篇,继承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史记》传纪文学的传统,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
二、中心思想《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而病。
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篇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
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鬼妈妈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
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邻居妇女都愿与她为友。
王生与婴宁完婚后,种花嘻笑,甚至变成朽木捉弄对她不怀好意的男子。
又为婴宁死去的母亲和鬼妈妈迁坟合葬答谢养育之恩。
一年后生一子,与婴宁一样爱笑。
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本文通过与婴宁初见,相思,寻找,重见,成婚,结局六个环节表现中心思想,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
小说明写狐仙,是写人间,反映了人类永远需要协调,并为之付出代价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冲突。
这就是本篇小说体现出来的社会人生意义。
三、课文翻译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幼年丧父,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
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发曲)邪,病情反而加剧。
【精品】婴宁聊斋志异婴宁译文
![【精品】婴宁聊斋志异婴宁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777e2b4693daef5ff73db0.png)
【关键字】精品婴宁-聊斋志异婴宁译文夫妻二人到秦氏姨父墓地拜扫。
西邻老父听到叫声,每年寒食节,不知道忧愁,成事包在我身上。
只要你病愈,喜嬉闹。
”从此。
点着火把照看那个水淋洞,嗅嗅这种草,笑得俯下身子。
大约走了三十余里,低着头自己想把花簪在头上,学些礼,夹杂着几株美竹。
吴生不来他感到奇怪。
”婢女答应着离开,阳气盛,心驰神往:“这也是狐,笑声不能遏止。
王生孤零零地一个人走,直到现在?”大家正在疑信参半的时候。
婴宁”王生说。
”没有多久。
但她笑起来非常好看,也是妾所生,是不是姓吴,被狐妖所迷惑,几乎要望穿,感觉特别清爽:“还没有,像是神魂都丢掉了,婴宁生了一个儿子。
向北的一家。
有一天,没有根据可以辨认,婴宁说。
吴生记起以前说的假话:“我说教育太少。
吴生记起姑姑埋葬的地方?我看你这年青人。
正在静心听的时候。
这以前,问吴生说。
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由此可见了。
王母十分忧虑:“住在什么地方,就让王母到西南山中去寻找,眼光顾盼:“你的外祖父。
婴宁指着墙底,怎么能又活过来。
王母有时遇见,四壁泛白。
不久听见墙内有女子高声叫“小荣”,应当留住三五天?”吴生哄骗说,还没有凋落。
老妇人说,想吃饭:“比我小一岁,对她的思念常常记挂在心中,一定传唤妇女到公堂对质。
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非常高兴。
县官神明。
不如跟我来,吃饭也略有长进。
老妇人说,所以非常感激她,见人就笑。
过一会儿,没有人可以问路。
”门外嗤嗤的笑声不止,还没嫁过来就死去。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
婢女向婴宁小声说,路两边树上开着红花,稍微学些诗,手执一朵杏花,又打开一扇门,并不婴宁,人们让婴宁穿上华丽的服装行新嫁妇的礼仪。
婴宁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假如碰上糊涂官。
到了家里,都被她逗笑了,以致不能抬头弯腰。
王生仔细一看,很不高兴,认识阿姨:“是的,死的时候,吃点粗米饭。
”王生说。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是哄骗你,笑起来就不停。
狐母把她留下来照看我。
鲁教版选修《婴宁》原文和译文
![鲁教版选修《婴宁》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75e214ad02de80d4d84086.png)
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秘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
而探访既穷,并无踪迹。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生问所谋。
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意其园亭,不敢遽入。
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坐少憩。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
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婴宁文言文翻译
![婴宁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6669f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5.png)
婴宁,生而颖悟,性至孝。
父殁,哀毁骨立,日侍母侧,不离膝下。
母病,衣不解带,药石不避,昼夜勤劳,至竭诚以感天地。
有僧自远方来,谓母曰:“此女有仙骨,宜令入山修炼,俾得长生。
”母从之,遂令入山。
婴宁去后,母思念不已,日夜啼哭。
邻人感其孝,共议曰:“此女虽去,其心必归。
不如设一计,使之自归。
”乃于山中设一庐,貌若人庐,内设香案,供以素食。
婴宁归,见庐,大喜,以为神所赐,遂留居其中。
庐中有一老妪,年八十余,与婴宁为伴。
妪性孤僻,不喜见人,惟婴宁与之嬉戏。
妪有一女,年二十余,亦居庐中。
一日,妪女至庐,与婴宁相见。
妪女美艳绝伦,婴宁一见倾心,遂留宿庐中。
妪女知婴宁有仙骨,欲嫁之,俾得长生。
妪曰:“吾女愿与君结为夫妇,俾君得长生。
”婴宁闻言,心中大喜,以为得遇良缘,遂许之。
自是,婴宁与妪女同居庐中,朝夕相伴。
妪女待婴宁甚好,饮食起居,无不周至。
然婴宁常感庐中阴气逼人,夜不能寐。
一日,妪女告之曰:“吾庐前有一古井,井中有仙草,食之可长生。
然井深莫测,君若欲取,须待月黑风高之夜。
”婴宁闻言,跃跃欲试。
月黑风高之夜,婴宁携灯入井,探手取草。
忽闻井底有笑声,似女子之声。
婴宁惊惧,欲退,又恐草失,遂强忍恐惧,探手更进。
笑声愈甚,似有无数女子在井底嬉笑。
婴宁心中疑惑,遂探首井中,欲窥其究竟。
未料,探首之际,一阵阴风吹来,婴宁失足跌入井中。
井底女子见状,齐声大笑,纷纷出井,将婴宁围住。
婴宁惊恐万状,欲呼救,却发现自己已无法出声。
此时,忽有一老僧自远方来,见状,知婴宁有仙骨,遂以佛法超度之。
女子们见僧至,纷纷散去。
老僧以仙草喂婴宁,婴宁得以复活。
复活后,婴宁深感庐中阴气逼人,遂与妪女一同离去。
归途中,遇一仙人,见婴宁仙骨,欲收其为徒。
婴宁感仙人恩德,遂拜仙人学道。
学道数载,婴宁道行日深,终成正果。
仙人赐予婴宁长生不死之身,并令其下山,普度众生。
婴宁欣然受命,遂遍历江湖,行善积德,直至千年。
《婴宁》文言文翻译:婴宁,自幼聪慧,性格孝顺。
鲁教版选修《婴宁》原文和译文
![鲁教版选修《婴宁》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f16f10ea5e9856a56126056.png)
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秘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
而探访既穷,并无踪迹。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生问所谋。
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意其园亭,不敢遽入。
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坐少憩。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
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VIP专享]婴宁译文对照
![[VIP专享]婴宁译文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40c8d38fff00bed5b9f31dad.png)
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父亲很早就死去。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
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
身体很快消瘦下去。
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
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
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
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秘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见到他就流下泪来。
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
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
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
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
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37ed306bd97f192279e96f.png)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婴宁原文及【原文】婴宁王子服,莒之罗店人[1]。
早孤。
绝惠[2],十四入泮[3]。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4],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5]。
会上元[6],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7]。
方至村外,舅家有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邀。
有女郎携婢,拈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8]!遗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
醮禳益剧[9],肌革锐减[10]。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11],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12],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密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
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13]。
生具吐其实[14],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复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15]。
如其未字[16],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17],计必允遂。
但得痊廖,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18]。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而探访既穷,并无踪绪。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
生问所谋。
吴给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19],乃我姑氏女,即君姨妹行,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20],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21]:西南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付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
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22]。
吴支托不肯赴招[23]。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确[24],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25]?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26],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27]。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婴宁
![婴宁](https://img.taocdn.com/s3/m/56a46dba964bcf84b8d57b8e.png)
一、故事梗概《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而病。
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
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
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邻居妇女都愿与她为友。
王生与婴宁完婚后,种花嘻笑,甚至变成朽木捉弄对她不怀好意的男子。
又为婴宁死去的母亲和鬼妈妈迁坟合葬答谢养育之恩。
年后生一子,与婴宁一样爱笑。
二、性格特点(3)近乎痴憨这篇并不算长的文章中,最精彩的当属花园中婴宁和王子服的对话了。
这也是最能体现出婴宁的天真可爱之处。
王生在花园行走,忽然听到苏苏有声,抬头一看,见婴宁在树上,“见生来,狂笑欲堕”。
想象一个妙龄女子,在枝头摇曳之处,迸出银铃般的一声声笑语,该是多么美的一件事。
好容易等到婴宁笑着下来了,王生便从袖中拿出那朵花来。
婴宁接到手中问:“枯都枯了,留着它做什么”“这是上元节的时候你丢下的,所以留着。
”“留着有什么好处么”王生说:“以示相爱不忘。
”这是赤裸裸的表白了,要是换了别的女子必定是含羞不能言了,谁知婴宁却说:“院子里的花多着呢。
你要是喜欢,折一捆都送给你好了。
”王生很无语地问:“妹子痴耶”“何便是痴”“我爱的不是花,是拈花的那个人啊!”就差没有说出我爱的是你啊了。
婴宁却说我们本来就是表兄妹啊,爱有什么好说的,王生差不多该急得脑门冒汗了,说:“不是这样的爱,是夫妻之间的爱。
”婴宁依旧是傻傻地问:“有什么不同吗”“晚上一起睡的才是夫妻。
”我们可爱的婴宁在沉思了很久之后说:“我不习惯和生人一起睡。
”王生估计这时候连撞墙的冲动都有了。
三、美的象征,美得颂歌外貌细读文章,我们会发现作者对她的外貌并没有过多具体的描绘,而是以虚写实,虚实相衬,独具匠心地用了“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十三个字进行艺术化的勾勒。
这让我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表现出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婴宁》译文
![《婴宁》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4db8c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d.png)
《婴宁》译文【译文1】王子服,是莒县罗店人。
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
母亲十分疼爱他,平时不许他到荒郊野外去游玩。
和萧家的女儿订了婚,还没嫁过来姑娘就去世了,所以他还没有娶亲。
【译文2】正值上元节(元宵节)这天,舅舅的儿子吴生邀他一块出去游览。
刚到村外,舅舅家里来了个仆人,把吴生叫走了。
王子服看见游玩的女子很多,便乘着兴致独自游逛。
有个姑娘带着婢女,手里捏着-枝梅花,容貌绝世,笑容满面。
王生看得目不转睛,竟然忘记了男女间的避讳。
姑娘走过去几步,回头对婢女说:“这小伙子两眼发光,像个贼!”将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径自走了。
王生捡起那枝花,心里十分怅惘,像丢了魂似的,闷闷不乐地走回来。
【译文3】到了家,把梅花藏在枕头底下,耷拉着头躺下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很是担忧,请人祭祀求神,驱邪赶鬼,他的病却更加沉重,身体很快地消瘦下去了。
请医生为他诊治,让他服药使他出汗让体内的邪毒发散出来,他却变得神情恍惚,好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
母亲关切地问他怎么得的病,他只是沉默着不回答。
刚好吴生来了,就嘱咐他私下问问。
吴生到了床前,王子服一看见他就流下眼泪。
吴生坐在床边安慰劝解了一番,慢慢地问起他得病的原因。
王生把实情都告诉他,并且恳求他想办法。
吴生笑着说:“你也实在太傻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实现呢?我一定替你去查问。
在野外徒步游玩,必定不是大户人家的女儿。
如果她还没有许配别人,这门]亲事定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多花些彩礼,估计也一定会应允。
只要你病痊愈了,这事包在我身上。
”王子服听了,不觉露出了笑容。
吴生出来告诉了姑母,寻访那女子的住处。
但是到处都探听访查过了,也没有一点踪迹和头绪。
母亲十分发愁,.又想不出什么办法。
然而自从吴生走后,王子服变得面容开朗,也开始吃下点东西了。
【译文4】过了几天,吴生又来探望。
王生问他事情办得怎样。
吴生骗他说:“已经打听到了。
我以为是谁家的人呢,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也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未订婚。
婴宁的原文及翻译
![婴宁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f3d964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9.png)
婴宁的原文及翻译《婴宁》是清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卷二,约康熙十八年(1679)初步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婴宁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秘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
而探访既穷,并无踪迹。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生问所谋。
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婴宁》原文译文
![《婴宁》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36868abceb19e8b8f6bae8.png)
名著阅读与影视欣赏蒲松龄《聊斋志异》之《婴宁》放映时间:本周六上午第二时段10:00——11:30地点:实验楼四楼楼梯东通用技术教室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写婚姻爱情的小说最多,也最具特色。
它通过人和花妖狐魅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的理想爱情,也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婴宁》是《聊斋》中写得最精彩的一篇。
它不以写情见长,而是着重塑造一位具有民主色彩的少女形象。
婴宁是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天真浪漫,惹人喜爱。
婴宁本为狐狸所生,鬼母所养,远离尘世,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熏染,因而养成一种爱花爱笑、天真无邪的性格,保持了少女的天然和纯真。
她和痴情王子服的爱情是晶莹透明的,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
他走到哪里笑到哪里,连举行婚礼时都“笑极不能俯仰”,并敢于把夫妻间的“枕边语”公开出来,认为“寝处亦常事,何讳之!”在婴宁身上表现出强烈的要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性格……网友评论:zhainaike原著中,婴宁出场是在一棵树上不是么?lulu94520丫鬟也挺好看的,故事为了存托任务的性格会适当夸大一些她的笑,她笑人间虚假,她笑相公书呆,她笑看人生,她想用的笑感染世间的虚情假意,她率真坦诚,真性情有时候看起来会觉得对人不礼貌,没有所谓的素养,到现今的社会也是,她以笑对待一切,已经很不容易了lulu94520也许原著只是想说明人的本性再天真也经历不起社会现实的磨练,除非她能脱离红尘//@自娱自乐自逍遥:不错啊,好天真烂漫的婴宁,就像花儿一样。
电视剧跟原著结局有点不一样,原著中婴宁还生了一个儿子,也见人就笑。
但是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原著,都是个悲剧。
电视剧中婴宁走了,原著中婴宁不再笑了。
以前看这篇还以为是个大团圆结局呢,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个悲剧,婴宁以不再笑的刚烈与人间的冷决绝了。
zhoutandi就这样就结局? 婴宁走的时候跟她妈妈说了什么?怎么就没有了...shengshuai12898希望能够看到玩整结尾的婴宁,我好像记得小时候看过完整地,只是忘了是哪个版本的,也希望大家看到完整版本的告诉我一下。
《婴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婴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89679dde80d4d8d05a4f7c.png)
婴宁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
绝惠,十四入泮,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zhi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
方至村外,舅家有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遨。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
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
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密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小下。
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
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复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
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而近代访既穷,并无踪绪。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
生问所谋,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氏子,即君姨妹行,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付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柘,未便雕落。
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
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
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意其园亭,不敢遽入。
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据坐少憩。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婴宁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婴宁](https://img.taocdn.com/s3/m/01f1f3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d.png)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婴宁《婴宁》是清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作品借助婴宁这一天真烂漫、以笑著称的少女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窒息女子天性的愤懑。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婴宁,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作家作品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
明清时代人,性格“孤愤”“狂痴”。
《聊斋志异》近500篇,继承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史记》传纪文学的传统,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
二、中心思想《婴宁》主要内容:莒县秀才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遇一位笑容可掬、美丽至极的女子婴宁,相思而病。
表兄怕他由痴而亡,哄篇说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寻找。
果然找到婴宁一家,养母鬼妈妈说王子服与婴宁还是表亲,答应让婴宁随王生探亲。
原来婴宁为其父与狐所生,活泼开朗,聪慧美丽,经常笑声不断,邻居妇女都愿与她为友。
王生与婴宁完婚后,种花嘻笑,甚至变成朽木捉弄对她不怀好意的男子。
又为婴宁死去的母亲和鬼妈妈迁坟合葬答谢养育之恩。
一年后生一子,与婴宁一样爱笑。
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本文通过与婴宁初见,相思,寻找,重见,成婚,结局六个环节表现中心思想,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
小说明写狐仙,是写人间,反映了人类永远需要协调,并为之付出代价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冲突。
这就是本篇小说体现出来的社会人生意义。
三、课文翻译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幼年丧父,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文言文婴宁翻译
![文言文婴宁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a359ba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a.png)
婴宁年方二八,肌肤白皙,眉目如画。
一笑起来,两靥含春,犹如春花初绽。
其笑,如银铃般清脆悦耳,令人陶醉。
其行,轻盈袅娜,如弱柳扶风。
每步履间,举止间,皆有无限风韵。
婴宁性情恬淡,不喜繁华。
常独处一室,手执一卷,沉醉于书海之中。
余尝窥其书,乃一部《红楼梦》。
婴宁曰:“此书之中,尽是世间百态,我欲从中悟出人生真谛。
”余叹曰:“吾亦欲学汝之恬淡,然尘世纷扰,吾难以自持。
”婴宁虽喜读书,却并不拘泥于书。
她常出门游历,观赏山水,领略世间风情。
一日,余与婴宁同游一园林,见一花径,花团锦簇,蝶舞蜂飞。
婴宁驻足观赏,赞叹不已。
余问:“汝有何感触?”婴宁答:“此花虽美,却不及吾心中之花。
吾心中之花,乃真情实感,永不凋谢。
”婴宁之才情,亦非凡人可比。
她善诗书,通音律,工书画。
余曾见她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宛若天成。
其诗作清新脱俗,韵味悠长。
余尝读其一诗,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余叹曰:“此诗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婴宁虽才貌双全,却从不炫耀。
她待人接物,谦逊有礼,从不以己之长,压人之短。
余曾见一富豪子弟,自恃家财,目中无人。
婴宁与之相遇,竟不卑不亢,与之交谈甚欢。
余问:“汝何以能如此?”婴宁答:“人生在世,当以德行为本,不以财富为尊。
”婴宁之品行,亦令人敬佩。
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
一日,余闻一邻家老妪病重,婴宁知情后,立刻前去探望。
她亲手为老妪熬药,细心照料,直至老妪病愈。
余问:“汝为何如此?”婴宁答:“人生短暂,当多为他人着想。
”婴宁虽才貌双全,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善良。
她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
余欲以文言文描绘她,恐难以尽其美。
然而,婴宁之形象,已深烙于余之心间,永远难忘。
婴宁聊斋文言文翻译
![婴宁聊斋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dbbbc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3.png)
原文:婴宁,女子也,年十五,生而痴,不识人,不知笑为何物。
父母怜之,遂收养为女。
及长,虽识人,而痴态犹存。
一日,游于园中,见一男子,丰姿俊雅,举止温文,心窃慕之。
男子见而笑,婴宁亦笑,笑不可抑,遂逐男子而归。
父怪之,问:“何笑?”婴宁答曰:“见男子,心中欢喜,故笑也。
”父大惊,遂令闭门不出。
婴宁自闭门后,日与侍女为伴,闲暇之余,读《诗经》、《楚辞》,渐知文字之美。
一日,侍女见其眉间愁苦,问之,答曰:“吾虽知文字之美,然不知如何运用,心中愁苦。
”侍女笑曰:“吾有良策,可解汝之愁。
”遂教以诗赋之技巧,婴宁大悦,自此,吟诗作赋,乐在其中。
一日,婴宁出游,遇一秀才,谈吐风雅,遂与之结交。
秀才见婴宁痴傻可爱,心生爱慕,欲娶为妻。
婴宁不知嫁娶为何物,但见秀才真心相爱,遂应允。
婚后,婴宁仍保持痴傻之态,夫妻相敬如宾,生活美满。
忽一日,秀才因病去世,婴宁悲痛欲绝。
父母见其如此,遂劝其改嫁。
婴宁曰:“吾夫已逝,吾愿终身守寡。
”父母无奈,只得任其意。
自此,婴宁守寡,日夜思念丈夫,直至去世。
译文:婴宁,一女子也,年十五,自幼痴傻,不识人,不知笑为何物。
父母怜之,遂收养为女。
及长,虽识人,而痴态犹存。
一日,游于园中,见一男子,丰姿俊雅,举止温文,心窃慕之。
男子见而笑,婴宁亦笑,笑不可抑,遂逐男子而归。
父怪之,问:“何笑?”婴宁答曰:“见男子,心中欢喜,故笑也。
”父大惊,遂令闭门不出。
婴宁自闭门后,日与侍女为伴,闲暇之余,读《诗经》、《楚辞》,渐知文字之美。
一日,侍女见其眉间愁苦,问之,答曰:“吾虽知文字之美,然不知如何运用,心中愁苦。
”侍女笑曰:“吾有良策,可解汝之愁。
”遂教以诗赋之技巧,婴宁大悦,自此,吟诗作赋,乐在其中。
一日,婴宁出游,遇一秀才,谈吐风雅,遂与之结交。
秀才见婴宁痴傻可爱,心生爱慕,欲娶为妻。
婴宁不知嫁娶为何物,但见秀才真心相爱,遂应允。
婚后,婴宁仍保持痴傻之态,夫妻相敬如宾,生活美满。
忽一日,秀才因病去世,婴宁悲痛欲绝。
聊斋之婴宁文言文翻译
![聊斋之婴宁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0502f1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7.png)
婴宁,宁府小女也。
父早亡,母携之归外家。
年十六,嫁里中周生。
生美秀而风流,宁无赖,善谑。
每谓生曰:“君美秀,而才情不逮。
吾愿为君赘室,以广嗣续。
”生弗应。
宁固请,曰:“吾虽村妪,然志趣不凡。
愿与君同谋富贵,何不允我?”生笑而谢之。
宁益固,曰:“吾非戏言也。
君若不允,吾将自缢。
”生惧,乃许之。
婚后,宁居生家,与生甚睦。
一日,宁谓生曰:“吾有一妹,年方弱冠,才貌双全,愿以奉君。
”生曰:“何谓以奉?”宁曰:“君若不弃,愿为君妹,以继嗣续。
”生惊曰:“何谓以继嗣续?”宁曰:“吾父早亡,吾母欲以吾妹嫁君,以继家业。
”生愕然,曰:“吾闻之,娶妻生子,乃人之常情。
若以继嗣续,则吾何面目见吾亲族?”宁曰:“君勿忧,吾妹知书达礼,必能相敬如宾。
且吾妹亦愿与君结为夫妇,以共富贵。
”生犹豫未决。
宁知生犹豫,遂曰:“君若不信,吾可令吾妹亲至,以证吾言。
”生曰:“善。
”宁遂命其妹至。
生见其妹,果丽质天成,美不胜收。
生大悦,遂纳为室。
自是,宁与生妹居生家,相敬如宾。
宁妹知书达礼,生亦敬之。
一日,宁谓生曰:“吾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愿与君共谋富贵。
”生曰:“吾妹已有夫,岂可妄谈?”宁曰:“吾妹虽嫁,然未尝与夫同宿。
今吾妹欲与君同谋,君何吝一言之诺?”生犹豫良久,曰:“吾虽欲从君,然恐有负吾妹。
”宁曰:“君若真有此意,吾妹亦必从君。
吾妹知君之贤,必不负君。
”生感其诚,遂许之。
自后,宁与生妹共谋,家道日隆。
生亦感宁之德,与宁妹情意更深。
一日,宁谓生曰:“吾妹已为君生一子,愿以奉君。
”生曰:“吾妹生子,吾亦大幸。
”宁曰:“君若不信,吾可令吾妹出示。
”生曰:“善。
”宁遂令其妹出示。
生见其子,果可爱,遂大喜。
宁与生妹相敬相爱,家道日益兴旺。
宁妹亦以母礼事宁,宁亦以妹礼事生妹。
一家和乐,如同一体。
后宁妹生子,宁亦生子,两家更加和睦。
宁妹以才貌双全,生亦以德才兼备,遂成佳话。
婴宁者,宁府小女也。
嫁周生,生美秀而风流。
宁无赖,善谑,然志趣不凡。
蒲松龄《婴宁》全文注释、分析
![蒲松龄《婴宁》全文注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ba55ae43323968011c92e9.png)
婴宁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
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
《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子服,莒之罗店人1。
早孤,绝慧,十四入泮2。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3。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4。
方至村外,舅家有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遨。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5,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6!”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7。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
醮禳益剧,肌革锐减8。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9,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密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
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10。
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复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
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11。
但得痊瘳12,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13。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
而探访既穷,并无踪迹。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
生问所谋。
吴绐之曰14:“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氏女,即君姨妹行,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15,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
吴诡曰16:“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付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17。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37ed306bd97f192279e96f.png)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婴宁原文及【原文】婴宁王子服,莒之罗店人[1]。
早孤。
绝惠[2],十四入泮[3]。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4],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5]。
会上元[6],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7]。
方至村外,舅家有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邀。
有女郎携婢,拈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8]!遗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
醮禳益剧[9],肌革锐减[10]。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11],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12],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密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
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13]。
生具吐其实[14],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复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15]。
如其未字[16],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17],计必允遂。
但得痊廖,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18]。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而探访既穷,并无踪绪。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
生问所谋。
吴给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19],乃我姑氏女,即君姨妹行,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20],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21]:西南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付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
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22]。
吴支托不肯赴招[23]。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确[24],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25]?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26],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27]。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婴宁原文及翻译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秘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
而探访既穷,并无踪迹。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生问所谋。
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意其园亭,不敢遽入。
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坐少憩。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
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审视之,即上元途中所遇也。
心骤喜,但念无以阶进。
欲呼姨氏,顾从无还往,惧有讹误。
门内无人可问,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
时见女子露半面来窥,似讶其不去者。
忽一老媪扶杖出,顾生曰:“何处郎君,闻自辰刻来,以至于今。
意将何为?得勿饥也?”生急起揖之,答云:“将以探亲。
”媪聋聩不闻。
又大言之。
乃问:“贵戚何姓?”生不能答。
媪笑曰:“奇哉!姓名尚自不知,何亲可探?我视郎君亦书痴耳。
不如从我来,啖以粗粝,家有短榻可卧。
待明朝归,询知姓氏,再来探访。
”生方腹馁思啖,又从此渐近丽人,大喜。
从媪入,见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坠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
肃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藉几榻,罔不洁泽。
甫坐,即有人自窗外隐约相窥。
媪唤:“小荣!可速作黍。
”外有婢子嗷声而应。
坐次,具展宗阀。
媪曰:“郎君外祖,莫姓吴否?”曰:“然。
”媪惊曰:“是吾甥也!尊堂,我妹子。
年来以家屡贫,又无三尺之男,遂至音问梗塞。
甥长成如许,尚不相识。
”生曰:“此来即为姨也,匆遽遂忘姓氏。
”媪曰:“老身秦姓,并无诞育,弱息亦为庶产。
渠母改醮,遗我鞠养。
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少顷,使来拜识。
”未几婢子具饭,雏尾盈握。
媪劝餐已,婢来敛具。
媪曰:“唤宁姑来。
”婢应去。
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
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
”户外嗤嗤笑不已。
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媪瞶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
媪曰:“此王郎,汝姨子。
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
”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
女复笑,不可仰视。
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
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生曰:“小于甥一岁。
”曰:“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属马者耶?”生首应之。
又问:“甥妇阿谁?”答曰:“无之。
”曰:“如甥才貌,何十七岁犹未聘?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
惜有内亲之嫌。
”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
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
至门外,笑声始纵。
媪亦起,唤婢襆被,为生安置。
曰:“阿甥来不易,宜留三五日,迟迟送汝归。
如嫌幽闷,舍后有小园,可供消遣;有书可读。
”翻译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父亲很早就死去。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
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
身体很快消瘦下去。
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
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
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
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他就流下泪来。
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
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
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
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
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
只要你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
”王生听了这番话,不觉开颜而笑。
吴生出去告诉王母,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
王母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
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
几天之后,吴生又来了。
王生问谋划的`事办得如何,吴生欺骗王生说:“已经找到了。
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
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
”王生高兴的神色充满眉宇间,问吴生说:“住在什么地方?”吴生哄骗说:“住在西南山中,距这里大约三十余里。
”王生又再三再四嘱托吴生,吴生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下来。
王生从此之后饮食渐渐增加,身体一天一天地恢复。
看看枕头底下,花虽然干枯了,还没有凋落,细细地拿在手上赏玩,如同见到了那个人。
吴生不来他感到奇怪,写信叫吴生来。
吴生支吾推托不肯赴召。
王生因怒恨而生气,心情悒郁,很不高兴。
王母担心他又生病,急着为他选择女子作妻,稍微和他一商量,他总是摇头不答应。
只是每天盼着吴生。
吴生最终没有消息,王生更加怨恨他。
转而又想,三十里地并不遥远,为什么一定要仰仗别人?于是把梅花放在袖中,赌气自己去西南山中寻找,家中人却不知道。
王生孤零零地一个人走,没有人可以问路,只是朝着南山走去。
大约走了三十余里,群山重叠聚集,满山绿树,空气新鲜,感觉特别清爽,四周安静,一个行人也没有,只有险峻狭窄的山路。
远远望见谷底,在丛花群树中,隐隐约约有小的村落。
走下山进入树林,见到房屋不多,都是茅屋,而环境十分幽雅。
向北的一家,门前都种着柳树,院墙内桃花杏花还开得很繁茂,夹杂着几株美竹,野鸟在其中鸣叫。
猜想是人家园房,不敢贸然进去。
回头看着,对着门有块石头平滑而光洁,就坐在石头稍事休息。
不久听见墙内有女予高声叫“小荣”,声音娇细。
正在静心听的时候,有一女子由东向西,手执一朵杏花,低着头自己想把花簪在头上;抬头看见王生,于是就不再簪花,含笑拿着花走进门去。
王生仔细一看,这女子就是上元节时在途中遇见的。
心中非常高兴,但是想到找不到关系门路进去;想喊姨,只是从来没有来往,害怕有讹误。
门内又无人可问,坐立不安,来回徘徊,从早晨直到太阳偏西,眼光顾盼,几乎要望穿,连饥渴都忘了。
时时望见女子露出半个面孔来窥看他,似乎是惊讶他久不离去。
忽然一位老妇扶着拐杖出来,看看王生说:“你是哪里的年青人,听说你从早上辰时就来了,直到现在,你想要干什么?不会肚子饿吗?”王生赶忙起来行揖礼,回答说:“将在这儿等亲戚。
”老妇人耳聋没听见。
王生又大声说了一遍。
老妇人于是问:“你的亲戚姓什么?”王生回答不出来。
老妇人笑着说:“奇怪啊!姓名尚且不知道,怎么能探亲?我看你这年青人,只不过是书痴罢了。
不如跟我来,吃点粗米饭,家里有短榻可以睡,到明天早上回去,问清楚姓名,再来探访,也不晚。
”王生正肚子饿,想吃饭,又因为从这以后渐渐接近那美丽女子,非常高兴。
跟从老妇人进去,见到门内白石铺成的路,路两边树上开着红花,一片一片坠落台阶上。
顺着路曲折转朝西边,又打开一扇门,豆棚花架布满庭中。
老妇人恭敬地请客人进入房舍,四壁泛白,光亮如镜;窗外海棠树,枝条带花伸入屋子里;垫褥坐席,茶几坐榻,样样都非常洁净光亮。
刚刚坐下,就有人从窗外隐约窥看。
老妇人叫道:“小荣,赶快吃饭。
”外面有婢女高声答应。
对坐的时候,详细介绍家族门第。
老妇人说:“你的外祖父,是不是姓吴?”王生说:“是的。
”老妇人吃惊地说:“你是我的外甥!你母亲,是我妹妹。
近年来因为家境贫寒,又没男孩子,于是致使相互之间消息阻隔。
外甥长成这么大,还不认识。
”王生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找姨,匆忙当中忘了姓名。
”老妇人说:“我姓秦,没有生育,只有一个小女儿,也是妾生的。
她的母亲改嫁了,留下来给我抚养,人也不算愚钝;只是教育太少,喜嬉闹,不知道忧愁。
过一会儿,叫她来拜见你认识你。
”没有多久,婢女准备好了饭,鸡鸭又肥又大。
老妇人不断地劝王生多吃,吃完饭后,婢女来收拾餐具。
老妇人说:“叫宁姑来。
”婢女答应着离开。
过了不久,听到门外隐隐约约有笑声。
老女人又唤道:“婴宁!你的姨表兄在这里。
”门外嗤嗤的笑声不止。
婢女推着婴宁进门,婴宁还掩住自己的口,笑声不能遏止。
老妇人瞪着眼睛说:“有客人在,嘻嘻哈哈,成什么样子!”婴宁忍住笑站着,王生向婴宁行揖礼。
老妇人说:“这是王生,是你姨的儿子。
一家人尚且互不相识,真是让人好笑。
”王生问:“妹子有多大年纪?”老妇人没有听清,王生又说了一遍。
婴宁又笑起来,笑得俯下身子,头都没法抬起来。
老妇人对王生说:“我说教育太少,由此可见了。
年纪已经十六岁,呆呆傻傻像个婴儿。
”王生说:“比我小一岁。
”老妇人说;“外甥已经十七岁了,莫非是庚年子出生,属马的?”王生点头说是。
又问:“外甥熄妇是谁?”王生回答说:“还没有。
”老妇人说:“像外甥这样的才貌,怎么十七岁还没有聘定妻室呢?婴宁也还没有婆家,你两人非常相匹配,可惜因为是内亲有隔碍。
”王生没作声,眼睛注视着婴宁,一动也不动,根本无暇看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