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翻译题讲述讲解
2016.6.26专插本《大学语文》,第四讲:古文翻译有好办法吗?主讲:郭孔生(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郭孔生)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8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4年(A卷)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轻视。 2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语出《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5年(A卷)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6.精神专一,忘掉自我,似乎与万物相融合。 语出《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 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 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课本P.201)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4年(A卷)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3.且吾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语出《左传·秦晋崤之战·僖公33年》:晋原轸曰:“秦
——眼力障碍,比喻小过错。
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夏四月辛巳, 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 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 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4年(A卷)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5.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5.君子摈弃了爱,怎么能成名呢?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 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资料讲解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翻译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译: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4.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6.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译: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7.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译: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9.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译: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10.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译: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
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
最新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2、留—就仿。是文保档如留有不文当言之处文,请中联一系本些人基或网本站删词除汇。 、专有 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器 具、朝代名、政区名、典章制度以及度量衡名 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 翻译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 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 已经十二三岁了。
文4档、来源换于—网络仿—,。文(文档档单所如提音有供不、的当信之古息处仅今,供请异参联考义系之本、用人,或通不网能假站作删、为除科活。学依用据词,请,勿模 表示委婉的、避讳的、敬辞谦辞等)文言词语 要准确选用恰当词义,用现代词语代替。词类 活用必按较为固定的格式翻译,体现出词类活 用的特征来。
❖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翻译方法总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遇到疑难不要慌 最后一招猜猜看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意译—贯仿—。文—档如文有言不当文之中处,的请联比系喻本人、或网借站代删除、。用典、 讳饰、婉辞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使文 意通顺。
❖ 例8①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大学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方位解析和练习
译文朗诵
周厉王暴虐,老百姓都指责他 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 忍受不了暴政!”厉王发怒了,找来 卫国的巫师,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 王的人.按照卫巫的报告,厉王就 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 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路上相 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 谤矣[1],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之口,甚于防川。川壅(yōng) 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 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 使言[2]。 [1] 弭(mǐ):消除、制止。 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 壅(yōng):堵塞。 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决 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 除;导,疏通。 提问翻译 [2] 宣:引导、开放。
课文讲解
《召公谏厉王弭mǐ谤》 厉王虐[1],国人谤王[2]。召公告王曰:“民 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 [3],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标题注解: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 除。谤,背后议论他人过失,这个词后来一 般作贬义词。 [1] 厉王:周厉王姬胡。因暴虐无道,故恶 谥厉王。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2] 谤:诽谤,此处指批评。 [3] 以告:即“以之告王”,将批评的人报 告给厉王。莫:没有谁。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 不敢言。 提问翻译
译文朗诵
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 坏的,这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增多的办 法.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思 虑成熟,自然要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怎 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 的嘴,那赞许的人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 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把王放逐到彘 zhì .
财大夜大大学语文翻译简答解析题复习资料
翻译题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顺流而下(或跳入河中逆流而上)去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的小沙滩。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身已死亡啊精神不灭,您的魂魄啊是鬼中的英雄!3.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遇到危险(或站不住了)不去扶持,他摔倒了不去搀扶,哪里还用得着那个扶助盲人的人呢?4.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邻国的老百姓没有更少,我的老百姓也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或穷人吃猪狗食),而不知道加以约束;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6.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大叔修葺城池,聚集民众,修好铠甲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
7.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8.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有泉水的地方,在隧道里相见,难道谁会说你违背誓言呢?9.“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以烦劳大臣。
10.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当今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就非用武力不可!11.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往远处看那就是你的家,松柏丛中荒坟一个挨着一个。
12.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就象早晨的露水,逝去的日子苦于太多(或逝去的日子遗憾太多)。
13.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自己为什么能够这样?心远离世俗官场,所住之地自然就僻静了14. 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大学语文——《冯谖客孟尝君》翻译及课后习题答案
翻译: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
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
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
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
(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等(车客)出有车;中等(门下之客)食有鱼;下等(草具之客)食无鱼。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
”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外出没有车子。
”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车子,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
”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
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
”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
于是从那之后。
冯谖不再唱歌。
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正在做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万户食邑。
由于门下养有三千多食客。
封邑的收入不够奉养食客,于是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
但是放债一年多了,还没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将无着落。
孟尝君于是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
有人推荐冯谖:“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想请您帮助去收取息钱。
冯谖爽快地答应了。
他备好车辆,整理行装,装置着契约准备去薛邑收债。
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战国策·齐策》)冯谖辞别了孟尝君,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
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尚有多数债户交纳不出。
冯谖便用所得息钱置酒买牛,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
大学语文单句翻译技巧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翻译单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
2. 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 正确运用翻译技巧,使译文通顺、准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翻译好单句?二、讲解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1. 准确性: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偏离原文。
2. 通顺性: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
3. 简洁性: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讲解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技巧1. 直译法:将原文的词语、句子结构直接翻译成译文。
2. 意译法:根据原文的意思,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省略法:在保证译文准确的前提下,省略原文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词语或句子。
4. 增译法:在保证译文准确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或句子,使译文更完整、通顺。
5. 调序法: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调整原文的词语或句子顺序。
四、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语文单句,引导学生分析其翻译技巧。
2. 邀请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
五、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翻译一个大学语文单句。
2. 每组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翻译一篇大学语文文章中的单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了翻译单句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 在讲解翻译技巧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及时对学生的翻译成果进行点评,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提高翻译水平。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思维导图及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观句式、辨用法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节选自《元史·张昉传》;有删改译文:答案: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采分点:“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事觉逮捕”被动句;“诖误”;大意对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宗越;南阳叶人也..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①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②..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节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改注:①楯:盾牌..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1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译文:2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译文:答案:1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采分点:“无以”;固定结构;“市”“当”;“刀楯”;名词用作动词;大意对2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采分点:“逼”“略”“坐”;“系”;无标志的被动句;被囚禁;大意对参考译文:宗越;南阳叶人..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每一次取得胜利;郡中吏员就得到五千钱奖赏;宗越凭这钱才得以买马..臧质、鲁爽反叛;宗越率军驻守历阳..宗越率领步兵骑兵五百人在城西十余里处迎战;大破敌军;斩杨胡兴、刘蜀等人..鲁爽叛乱平息以后;宗越又率领自己统领的部队进军梁山迎战臧质;臧质败逃;宗越的战功居多..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不久就被宽宥;恢复原有官职;并追评以前的功劳;被封为筑阳县子爵;食邑四百户..辨用法——重点虚词要体现所谓重点虚词;是指《考试说明》所列的18个虚词;尤其是“以”“其”“之”“为”“于”等高频虚词..另外指在文意中有实在意义的常见副词及代词等..翻译中;应结合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用法;再把意义译出来..如“以”;首先要分清它在句中是作动词、连词还是介词;只要是动词、介词;必须译出意义;作连词时翻译可以虚化..“以”作介词时;表示工具、凭借的“用、拿”与表提宾作用的“把”容易混淆;需要用试译法来区分..根据翻译“字字落实”的原则;对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删去不译时应当慎重..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重点虚词的落实..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翁闭门力学;尽读先世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节选自王阳明《遁石先生传》;有改动译文:答案: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他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采分点:“或”“辄”“相”;大意对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重点虚词的落实..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县大水;亡稻麦;郡蠲租税至薄;迥白于府曰:“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徒存欠籍..”乃悉蠲之..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尝曰:“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节选自《宋史·程迥传》;有删改1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徒存欠籍..译文:2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译文:答案:1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采分点:“是……耳”“流徙”“徒存”“欠籍”2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采分点:“曾”“思”“其”参考译文: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县人..隆兴元年考中进士;担任扬州泰兴县尉..县里发了大水;庄稼没有收成;郡里免除百姓的租税极少;程迥向官府报告说:“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于是全部免除了百姓的租税..调任信州上饶县..上饶每年缴纳租税数万石;过去的做法加倍征收;官吏又巧取斛面米量米时用手段多征的米..程迥极力制止杜绝这种现象;曾经说:“县令和官吏所食用的;都是这地方老百姓的膏血..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州郡催讨经总钱宋代的一种附加杂税非常急迫;程迥说:“经总钱就是古代的除陌钱唐代的一种杂税;现在这钱征收的却是主要赋税的三倍;老百姓怎么能够承受得起”反复把这话说给执政者听..。
202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技巧讲解 课件
【答案】
(1)恶吏知道营私舞弊的祸害,外族将不会窥伺长城,边塞 没有候望侦查的忧患。 (2)车儿一心归向朝廷,他有什么罪过要罢黜他?还是把他 送回王庭。
【解析】
(1)得分点:“恶者”,恶吏;“胡马”,外族;“候望之 患”,候望侦查的忧患。
(2)得分点:“向化”,归向朝廷;“何罪而黜”,有什么 罪过要罢黜他;“其”,表希望语气,还是;“遣还”,送 回。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 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方法技巧】
2.“……有所……”“……无所……” 译: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3.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 的(人、事、物)是谁(什么)”。
【方法技巧】
4.“……之谓也”“其……之谓也” 此句式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之谓也”翻译为“说的就是 ……啊”,“其……之谓”中“其”表推断,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 5.“……有以……”“……无以……” 译为“有什么可拿来”或“有用来……的(办法)”,“没有什么可拿来” 或“没有用来……的(办法)”。
【方法技巧】
8.“不亦……乎” 译为:“不是(不也是) ……吗?”“难道不是(不也是) ……吗?” 9.“何(奚、恶、安)……为” “何以……为” 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哪里(为 什么)用得着……呢”。 10.“何乃……” 译为:为什么竟……
【方法技巧】
11.“如何(若何)”“奈何”, 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12.“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 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或 “有什么……的呢”。
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9第6讲文言文翻译题课件
(1)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夺”,抢夺; “裁”,裁断;“为”,担任;“行”,实行。“改”,改官;“务”,致力于; “汲引”,吸引;“登进”,考中;“擢”,提拔。除这些动词外,还有古今异义 词的判断。“无不”,没有不,古今相同。“文选”,官职名,古今意思不同。 “破格”,古今意思相同。还有一些人名和官职名,在翻译中也要引起注意,如 “郡王”“光祖”“严讷”“尚书”等。
张根说:“从现实考虑,应该节制的大项目,最首要的是土木之功,现在赐给大臣 一栋房子,有时耗费百万。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上供才三十万缗而已,甚至 不足以供造一栋住宅的费用。拿住宅来尊宠元勋盛德之臣,犹恐不够,何况赐给那 些阿谀邀恩者呢。即使有赵普、韩琦佐命定策之大功,希望陛下也要吝惜赏赐。其 次如田园、邸店,虽然不如赏赐宅第那么多,也希望日削月损。像金帛之类,也不 可不节制啊。”书表奏上,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用来中伤他的事件,轮流 上书进谗言,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训练3.(2019·广西南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建炎初,登进.士.第。调临安府司理参军。范宗 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为饶州教.授.,摄郡。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 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 甚,俯乃袖荐书与之。知江宁县。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 以服他人。”卒役之。通判江州。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常先白 桧,罢去。
大学语文部分课文翻译及理解
第一节山鬼《山鬼》译文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
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
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
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
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
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
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
(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
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
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三、作品分析(一)山鬼的形象《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三、作品分析(二)《山鬼》的艺术特点1、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把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愿望凝聚在浪漫主义的幻想之中,艺术境界高超。
2、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写,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
3、心理描写细腻传神,写出了心理变化的全过程。
4、楚文化特点:景物、物产、语言、民俗、信仰等。
新版大学东方俄语第一册课文译文及习题答案
新版大学东方俄语第一册课文译文及习题答案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利众教授、童丹副教授、张廷选副教授;黑龙江工程学院孙晓薇副教授。
Урок 1课文译文这是妈妈,妈妈在那里。
这是爸爸,爸爸在这里,爸爸在诗人的旁边。
Урок 2课文译文这是安东和安娜,安东是诗人,他在这里。
而这是安娜,她也是诗人,她在那里,她在窗户旁边。
安东在这里,安娜在那里。
习题答案18. 1)—Кто это?—Это Антон.2)—Кто это?—Это утка.3) И он поэт.4) Он у окна.Урок 3课文译文这是爸爸和妈妈。
这是儿子。
爸爸是诗人,妈妈也是诗人,而儿子是音乐家,这就是他,他在那里,他站在喷泉旁。
习题答案17. 1) Как вас зовут?2) Кто вы?3) И он поэт.4) Это фото.5) Вас зовут Антон?6) Это друг. Он у фонтана.7) Это космонавт. Он там.8) Это паспорт. Он тут.9) Это банк и бар.Урок 4课文译文这是我的朋友安东,他是诗人,他在喷泉旁。
这是我的女友安娜,她是音乐家,她也在喷泉旁。
习题答案15. новый /старый, новый /старый, новое / старое, новое/старое, новые/ старые, новые/старые,новый /старый, новая /старая, новое/ старое21. 1) Это ваш сын?2) Как егозовут?3) Кто он?4) Он тоже музыкант.5) Онатоже у фонтана.Урок 5课文译文这是我的朋友,他叫伊万,他在大学(学院)工作,他住在莫斯科。
他的妻子茵娜是音乐家,她在剧院工作。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9第6讲文言文翻译题讲义
“准确判定”三类实词解题方略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
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
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濬县知县。
兵部尚书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
锦怒,劾之。
光祖言于巡抚,请输雇值,民乃安。
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
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
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
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
或由乡举贡士,或起自书吏。
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
(节选自《明史·陆光祖传》)(1)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
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
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
“夺”,抢夺;“裁”,裁断;“为”,担任;“行”,实行。
“改”,改官;“务”,致力于;“汲引”,吸引;“登进”,考中;“擢”,提拔。
除这些动词外,还有古今异义词的判断。
“无不”,没有不,古今相同。
“文选”,官职名,古今意思不同。
“破格”,古今意思相同。
还有一些人名和官职名,在翻译中也要引起注意,如“郡王”“光祖”“严讷”“尚书”等。
答案 (1)关键实词:夺(抢夺)、裁(截断)、行(实行)、雅(向来)。
专题24+翻译(古诗文阅读)-高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Word版含解析.doc
【考点讲解】《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理解B级。
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
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
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
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
大学语文重点篇目原文与译文对照翻译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
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
庄又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
”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
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
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
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
”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造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
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
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
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水远不再见面。
”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
颖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题攻略 PPT课件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
例2、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 望帝用鳖灵做丞相,这时玉山出现水灾,好象尧时的洪水
2、添加法。(补)
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 介词、量词、分数部分等,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 容,使译文通顺、明确。
1、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驻扎
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于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次
B: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是没有完全达 到我的兴趣。
C:先生说的话,的确是苦口良药,但我却还没有你那种 境界啊!
D:先生的说法,的确是苦口良药,然而却还没有达到观 察入微的境界。
小试牛刀
①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 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 变而益多矣,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 以败也。——《吕氏春秋》 译文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总 结
谢谢指导!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翻译讲解
翻译讲解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讲解: ①所以… …者: … …的原因 ②先:以… …为先,以… …为后 翻译: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 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翻译讲解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慕君之高义也。 讲解:①所以… …者: … …的原因 ②去:离开 ③事:侍奉 ④君之高义:结构助词,的。 翻译: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 您的高尚品德。
翻译讲解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讲解:①之:主谓之间 ②孰与:与… …相比… …怎么样 翻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更厉害。 翻译:吾孰与徐公美? 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更漂亮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翻译题总结(考整句翻译,不单独考字词。
)(各个符号划分的版本翻译侧重各有不同,我整理的是按课本划分的标点符号)论语学而(节选)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这样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同时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仪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里仁(节选)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道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们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道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
君子离开了仁德,凭借什么成就名声?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违背仁德的,在急遽苟且之时也必定这样,在倾覆流离之际也必定这样。
”(按逐字严谨翻译只能这样了,有点不顺,但这次考试应该偏严谨一些,按教授的风格。
)阳货(节选)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翻译: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够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实行这五种品德,就称得上是仁了。
”(子张)请问是哪五种品德。
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
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有显著成效,慈惠就足够来使人愿意出力。
”(百度上面的翻译太泛了,是按照课本和老师的来,禁不起推敲)补充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
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
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少壮美丽,它的花瓣茂盛艳丽。
这位新娘子嫁往夫家,使其家庭和顺。
桃花少壮美丽,果实成熟红白相间。
这位新娘子嫁往夫家,使其家庭美满。
桃花少壮美丽,枝叶茂盛。
这位新娘子嫁往夫家,使其家人和谐。
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声镗镗,手持武器奔沙场。
一部分将士在国内服劳役和在漕邑修筑城墙,只有我向南远行。
跟随孙子仲将军,联合陈、宋二国。
不让我回去,我心中担忧心神不安。
我停歇于何地,身处于何地?在何处丢失了战马?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在那森林之中。
一同生死不分离,和手有约定。
握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哀叹你我相距甚远,不让我与你相会。
哀叹时间久远,不让我守信。
(好搜和度娘的翻译都有问题,啊!!!!!)驹支不屈于晋(下标重点)将执戎子驹支。
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
诘朝之事,尔无与焉。
与,将执女。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殽之师。
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
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
”赋《青蝇》而退。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会晤时准备拘捕姜戎首领驹子。
范宣子亲自在朝殿上指责他,说:“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在瓜州追逐你的祖父吾离,你祖父吾离身披茅草,头戴荆条,前来归附我们先君。
我们先君惠公有不丰厚的田地,与你们平分,来供养部族。
现在诸侯事奉我们国君不如从前了,大概是泄漏了言语出去,应当是你的过错。
次日早朝的事,你不要参加了。
参加,就拘捕你。
”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倚仗他们人多,对土地贪得无厌,驱逐我们戎人。
惠公显示了其大恩大德,说我们戎人,是四岳的后代,不抛弃我们。
赐给我们南部边境的田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吼叫的地方。
我们戎人铲除了那里的荆棘,驱逐了那里的狐狸豺狼,成为先君不侵扰不背叛的臣属,直到现在没有二心。
从前文公与秦国讨伐郑国,秦国人偷偷与郑国订盟,并在郑国留下了戍守的人,于是就发生了殽山之战。
晋军在前面迎击,戎人在后面抵抗,秦军有来无回,实在是我们戎人使他陷入这个境地的。
譬如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拉住它的后退,与晋国人一起将它摔倒。
戎人因为什么不能免于罪?从这次战役以来,晋国的所有战役,我们戎人都是相继按时参加,前来追随执政,同殽山之战时的心意一样,岂敢背离疏远?现在执政下面的大夫们恐怕的确有不足的地方,而使诸侯离心,却归咎我们戎人!我们戎人的饮食衣服与华夏之族不同,货币不通,言语不同,能做什么坏事?不到会参加,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于是朗诵了《青蝇》一诗,然后退出。
宣子表示道歉,并让他到会参与事务,以便成全自己平易近人的君子的声名。
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翻译: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中惊惧接着聆听,说:“奇怪啊!”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忽然变得奔腾波涛汹涌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突然而至。
它碰到物体上又发出铿锵之声,像是金属撞击的声音;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浓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山川寂静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
绿草浓密丰美,碧绿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可以使人快乐。
然而秋风拂过草地,草颜色改变;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刑罚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
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商声是主管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
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已经衰老而感觉悲伤。
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于繁盛就正当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有固定的衰败零落之时。
人为动物,是万物之灵长,无穷无尽的忧虑使其心绪煎熬,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使他的身体疲惫。
只要有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
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
然而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考虑究竟是谁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对秋声产生怨恨呢?”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
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