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第一课时,我们主要通过读书,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了段。
下面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1.检查读生词:妒忌商议负责推却都督委托既然迟延胶漆疑惑调度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漫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2.了解分段掌握情况。
②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谈。
当时曹操率军南下,企图攻打东吴,之后再攻打刘备,以便一统天下。
东吴和刘备看清了曹操的阴谋。
因此才会联合起来抗击曹操。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才没有揭穿周瑜的阴谋,怕的是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会破裂,导致被曹军各个击破的危险。
以上只是没有揭穿周瑜阴谋的一个原因,由此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不逞一时之能,为了刘备的蜀国,以大局为重,有着宽阔的胸襟。
接着教师还让同学读这一段,抓住诸葛亮的言行进行体会,从而看出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有把握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挫败周瑜的阴谋。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周瑜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如果诸葛亮表现出犹豫的神色,周瑜还会有阴谋。
主动请任,其目的是将计就计,不露声色地麻痹周瑜,使之觉得自己很高明,连诸葛亮上了自己的圈套都不知道。
这样一来他必然特别得意,就会放松警惕,从而使诸葛亮掌握主动权。
对于这一段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抓住两个人物的不同语言和神态,去分析两人的不同心理活动:周瑜面和心毒,在一句一个“先生”的虚假恭维之中包藏着杀机。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以下是关于《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教案北京一师附小特级教师张钧篪一、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故事,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肚量,有胆略。
2.能从课文中具体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时代背景。
解题,学习生字,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从略)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讲读课文。
先突破重点段“借箭经过”(6—9节),再突破重点“借箭起因”(1—2节)。
教学过程:(一)直奔重点段“借箭经过”。
1.导入性设问:课文分成几段?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哪·一段写他借箭?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2.让学生解释“妒忌”的词义。
教师板书:妒忌(二)学习重点段“借箭经过”。
1.掌握内容。
①自由读课文,读前出示投影片,按以下问题边读边找:诸葛亮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去借箭?草船借箭后是怎么回来的?和谁同去?向谁借箭?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问题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出: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顺水顺风鲁肃曹操②由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诸葛亮怎么借箭”这一问题边听边找答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绳索连船一字儿排开擂鼓呐喊头←尾→头③让学生按板书顺序简单复述“借箭经过”。
2.理解内容。
①让学生从板书的逐项内容分析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从“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了解诸葛亮(时间选得好,天象算得准)是“知天文”的人;教师板书:知天文B.从“顺水顺风”了解诸葛亮(想得周密,知水知风)是·“晓地理”的人;教师板书:晓地理C.从“鲁肃同去”了解诸葛亮(知鲁肃联合抗曹心诚,能够帮助做准备,并且不向周瑜吐真情)是“善知人”的人;教师板书:善知人D.从“向曹操借箭”了解诸葛亮(知曹操用兵谨慎,只用箭射决不出兵)是“善知人”。
②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谈笑”的“笑”字的含义。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草船借箭》中的智谋与策略,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特点。
3.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诸葛亮的智谋和策略,感受其神机妙算。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特点,理解故事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深入分析、人物特点总结、相关历史背景等)学生准备上节课的笔记和思考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重点复习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特点。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谁能简要复述一下?"学生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利用智慧和策略成功地从曹操那里借到了箭。
诸葛亮善于观察天象,利用雾天作掩护,还用草船冒充战船迷惑敌人。
”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的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
(二)深入探究1.谈话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来。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借箭准备和借箭过程。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重点关注诸葛亮的智谋和策略。
预设:学生1: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我的忙。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
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讨论,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确定主题取舍,听懂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锻炼逻辑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课文相关图片及素材
3.白板、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10分钟)
–教师或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情节。
3.分析课文(15分钟)
–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结构,重点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4.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5.展示成果(15分钟)
–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故事要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下节课的课堂展示材料。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使学生在沟通和协作中学到了更多。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堂课中有所收获。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反思及评价
2023年“出彩红梅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节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单元主题为“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意在带领学生走近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关键词句品读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以名著带名篇,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关键词句品读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借助“阅读链接”,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草船借箭》影视片段等。
【教学过程】一、以“箭”为导,回顾故事情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古典名著单元,一起学习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草船借箭》,谁能借助这幅图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用问题来梳理故事情节,既简练又完整!【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习用问题梳理故事情节,给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快速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复述故事。
】二、以“算”为线,体会人物特点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天之内,就筹得十万支箭呢?他靠的是他的?(板书:神机妙算)。
诸葛亮究竟神在哪里,妙在何处?竟会让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悟诸葛亮“知天文”1.指导读好周瑜的自叹不如。
同学们,你们的“叹”在何处啊?谁能加上“哎”再来读。
2.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同学们,我们一致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他都算到了什么?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出“神机妙算”的地方划出来,做好批注。
3.实时投屏学生批注。
你来结合你的批注,来谈一谈吧。
哦,他算出了天气,(板书:天)。
4.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探究诸葛亮“知天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二、教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水寨饮酒都督惩罚神计妙算)2、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能简单的说一说呢?(二)新授:1、说的非常好,《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谋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的感兴趣,下面就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去看,你对黑板上的四个人物谁最感兴趣?最喜欢谁呢?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爱的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品读原文,找出你喜爱这个人物的原因和依据,读到人物对话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试着揣摩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3、先读到这,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品读的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呢?(学生交流汇报)4、刚才某某同学说,他非常佩服诸葛亮,原因是因为他在借箭的过程中表现出神计妙算的才能,那神计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5、你们答对了,神计妙算就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的高超。
6、结合你们刚才读课文,围绕神计妙算这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7、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用心的再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选一处你认为体会最深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听。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主题和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智慧和勇气的尊重与崇尚。
2.增强同学们自信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难点
1.把握故事情节中的关键信息。
2.理解《草船借箭》寓意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1.讲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让学生分角色复述故事情节。
2.课文学习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僻词汇和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3. 主题与寓意
1.引导学生讨论《草船借箭》背后的主题是什么。
2.分组探讨课文中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3.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悟。
4. 情感沟通
1.小组内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
2.整合学生的思考,展示不同的见解。
四、课堂作业
1.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草船借箭》的理解和感
悟。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深入理解《草船借箭》背后的智慧和勇气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妒忌、神机妙算”等重点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3.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动画播放,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画,请同学们欣赏,并提问:动画中讲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
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成功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1.默读课文,并且回想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2.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呢?用一个词概括。
明确:神机妙算。
(三)合作学习,分析原因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明确: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识天气)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挡,使受箭面积大。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④“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
–熟练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难点:理解背景知识与历史文化,理解箭的借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相关实物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诗句让学生感受氛围
•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及历史背景
2. 学习与体会(40分钟)
•第一遍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故事讲解,重点词语解释
•学生互相讨论并分组合作
3. 拓展应用(30分钟)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片段
•小组讨论箭的借用方法
•与生活联系,思考并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故事主题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考能力。
•对于历史文化部分,教师要有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全面发掘。
六、课堂延伸
•辅导阅读相关材料
•组织课外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草船借箭》这一古代典故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草船借箭》,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草船借箭》课文内容,掌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文章主题,探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和勇气。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那么大家认为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探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诸葛亮智慧勇气团结合作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草船借箭的情景画。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草船借箭》,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领悟到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篇一:《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深深地被诸葛亮的智慧和胆略所折服。
那么怎样来让学生走入文本,去欣赏和感受诸葛亮的大智大勇?怎样通过课文中几篇名著的教学,激发学生多我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呢?1、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课前,安排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弄清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弄清文中出现的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它们与“箭”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落实课外阅读目标开了一个好头。
文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
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后我发现文本中写到箭的,这四人各有不同的表述:周瑜——“造箭”,诸葛亮——“取箭”,曹操——“射箭”,鲁肃——“借箭”。
“造箭”周瑜要诸葛亮十天造10万枝箭,明明是周瑜心胸狭窄,公报私仇,想加害诸葛亮。
而诸葛亮答应3天造好,说明他心胸开阔,顾全大局,成竹在胸。
“取箭”则是诸葛亮对真诚厚道的鲁肃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拥有的知识充满信心,对自己的预设充满信心,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
“射箭”是诸葛亮预料的曹操的必然行动,说明他深知曹操的多疑谨慎,大雾天一定不肯轻易出兵,只会放箭。
真可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凸现了诸葛亮过人的胆略。
“借箭”是忠厚朴实的鲁肃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因为只有他目睹并参与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向鲁肃借了船、借了兵,向曹操“借”了箭,诸葛亮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完成了周瑜交给的造箭任务。
使得周瑜也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2、抓住矛盾处设疑,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本。
诸葛亮在那么一个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而借来十万支箭,可见他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成就非常人所能及。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二、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词,可以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意思。
2.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能够找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4.体会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的方法。
三、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预学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字词复习指生领读,学生跟读。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相机指导。
周瑜妒忌都督帷幔翎毛水寨擂鼓呐喊弓弩丞相2.梗概复习学生根据提示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知道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经过)诸葛亮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在凌晨时,趁着大雾漫天,带领二十条扎满了草把子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插满了箭。
(结果)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自叹不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目的是巩固第一课时对“草船借箭”的全过程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师:有了同学们的补充,仿佛又让我们走进了那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故事中。
诸葛亮如此智慧,为什么明知道是周瑜要陷害他,却还要答应下来,并且还立下军令状呢?在立下军令状之前,他想到了什么?或者想好了什么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联系上下文进行讨论。
小组分享,师总结。
(原来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之前就没有想过造箭,而是要去借箭。
)如果想要更好地实施草船借箭,都需要什么条件呢?(生交流,师总结)①天气的变化②曹操的应对方式③鲁肃的帮助④不能让周瑜知道师:原来在草船借箭之前,诸葛亮就想好了如何去做,而且想得如此周密,准备的如此准确,难怪周瑜会说(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指生朗读,相机指导朗读周瑜说的话,读出周瑜的“自叹不如”。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3.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的寓意,培养学生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回顾《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15分钟)(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2)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练习(10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草船借箭》故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封锁了刘备的供给,刘备只好借箭。
主要人物:诸葛亮、赵云、张飞故事情节:诸葛亮运用智慧,借箭成功。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内容,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生字词学习:掌握课后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语法点讲解:对文中的重点语法点进行讲解和练习。
4. 文化背景介绍: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对文中的重点语法点和生字词进行理解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诸葛亮要借箭?借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生字词进行标记。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点和生字词。
2. 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敢,以及他在借箭过程中的决策和应变能力。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课后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板书设计:1. 《草船借箭》2. 诸葛亮:智慧、勇敢3. 借箭过程:决策、应变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生字词的抄写和运用练习。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人物描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
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古代人民智慧的表现之一是“草船借箭”这一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
3.掌握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授生僻字词的拼音及具体意思;
2.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难点
1.生僻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草船借箭”故事。
B. 学习
1.教师讲解生词:箭、草船、种瓜等,并进行示范;
2.分段教授课文并讲解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生跟读,分角色表演。
C. 拓展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草船借箭》。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草船借箭》的理解更加深入,生僻字词的掌握也有了一定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朎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二、教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水寨饮酒都督惩罚神计妙算)2、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能简单的说一说呢?(二)新授:1、说的非常好,《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谋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的感兴趣,下面就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去看,你对黑板上的四个人物谁最感兴趣?最喜欢谁呢?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爱的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品读原文,找出你喜爱这个人物的原因和依据,读到人物对话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试着揣摩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3、先读到这,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品读的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呢?(学生交流汇报)4、刚才某某同学说,他非常佩服诸葛亮,原因是因为他在借箭的过程中表现出神计妙算的才能,那神计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5、你们答对了,神计妙算就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的高超。
6、结合你们刚才读课文,围绕神计妙算这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7、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用心的再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选一处你认为体会最深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读课文)8、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学生汇报交流)9、现在我们就实地的感受当时受箭的过程,在看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这样安排的好处有哪些?(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船借箭的过程)10、谁能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呢?(学生汇报)11、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个方面他都考虑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这就是神计妙算。
(师板书神计妙算)12、面对诸葛亮的神计妙算,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到:他说什么呢?13、当时周瑜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14、读的不错,无论是诸葛亮的神计妙算、还是周瑜的嫉妒之心,曹操的谨慎多疑、鲁肃的仁厚守信,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出来的呢?15、对,这也是《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语言的描述,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16、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自己当导演,邀请你喜欢的合作伙伴,把你们认为课文中印象最深、最喜欢的片断表演出来,哪一组愿意先来试试呢?17、这几组同学表演的非常好,除了这几组同学之外,我想在座的同学也许也有很多的话想说,那么就请同学们把你们最想说的话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他它送个故事中的他们,同时也送给今天在座的我们好吗?谁先来说?(学生汇报)18、诸葛亮把借箭的过程安排的严密妥当、滴水不漏,不仅让周瑜叹服不已,更让我们后人佩服称赞,通过草船借箭这课的深入学习,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神计妙算的故事呢?(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播放空城计的故事)19、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欣赏到这,课后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次有关三国故事的手抄报展,也可以由班长主持搞一个有关三国的故事演讲会,我们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到有关三国的故事,另外老师也希望同学课后能认真的品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我想里面会有更多的故事和人物让你过目难忘的,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以后的期望,你们能做到吗?《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创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略)第二课时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一、复习前文导入新课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存持思维的性。
二、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
(故意延迟,不给齐练)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4、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习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
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
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5、小结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
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
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2、小结五、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3` 幻灯片,填空(略)板书设计创造教育得失草船借箭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周瑜:妒忌故意迟延不给齐全长叹一声自有妙用管保有箭诸葛亮:才干只要三天(大雾漫天)靠近水寨立军令状一字摆开擂鼓呐喊神机妙算(放箭如雨)掉转船头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
弄清前因后果。
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
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二、新授㈠学习一、二段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2.读后讨论。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
㈡学习第三段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
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
(板书)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
4.读后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5.齐读7、8小节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
6.引读第9小节㈢学习第四段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
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
)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总结全文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附:课堂教学情况分析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人物入手,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简要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2.指导学生说出本文叙述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二)分组学习第一段1.组内朗读第一段提问: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小组汇报]2.演示对话文字,分角色朗读,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从文字入手,了解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二段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学生回答]2.演示语句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提问: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果然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什么?(四)紧扣神机妙算指导学生复述借箭经过。
1.默读课文。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学生回答]2.再读借箭经过体会神机妙算。
3.观看演示。
学生试着复述借箭经过。
4.指名边看演示边复述借箭经过。
(五)指导朗读故事结局。
1.推荐读结局部分。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学生回答]2.齐读周瑜自叹不如的语句。
(六)小结:诸葛亮能预测第三天的大雾,注意水流和风向的特点,了解鲁肃的为人,这说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所以诸葛亮神机妙算。
(七)开放性问题引起学生读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