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肖芳执笔人:刘煜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课程名称:法学概论课程编号:021007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Legal Scienc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8学分:4开设专业:政治类、行政管理先修课程: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法学概论课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所有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法学概论课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的任务。
法学概论课的目的不是要培养法官或法律专门人才,而是要是通过传授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的普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严格履行公民的义务,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成为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2.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认识、分析相关社会问题3.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4.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点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导言第一次课就是运用一切方法让学生相信学习法律非常的重要、必要和有趣,引导学生随你一起前进到法律圣殿之门前。
然后让学生知道里面的大体结构,以及我们进去之后将要有选择地了解的内容。
教学目的:就是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和兴趣,其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
同时还要把本门课程的内容大概的介绍给学生。
第一章法理学(12课时)1. 了解我国法律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了解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概念及作用,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法学概论》是三年制政史专科必修的基础课,是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适应中等学校教育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法学概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我国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时安排四、大纲内容导言【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法学的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法学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一、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二、法学的历史发展以法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中外法学思想发展简史;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意义。
三、学习法学的意义和方法【思考题】1、什么是法学?2、为什么要学习法学?第一篇第一章法律【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的本质和特征;了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掌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重点和难点】法的本质;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和共产党政策。
【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律的起源和本质一、法律的起源原始社会没有法;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二、法律的概念和本质法的本质;法的基本特征;法的职能。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及特征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与特征;社会主义法和共产党政策。
四、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护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在对外交往上的作用。
第二节法律的基本范畴一、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概念和构成;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规范的形式。
二、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部门的划分;我国的主要法律部门。
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事实。
【思考题】1、什么是法律,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3、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4、划分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的根据是什么?第二章法制【5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着重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了解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法学思维和基础知识,为深入学习相关法律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法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法律、法规、法律制度等;2. 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如法治、正义、平等、公正等;3. 理解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4. 掌握法学的基本方法,如法律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5. 培养法学思维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法学的历史渊源1.1 古代法律制度概述1.2 近代法学的发展与演变1.3 当代法学的特点与趋势2. 法学的基本概念2.1 法律与法规的区别与联系2.2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3 法律制度与法律体系的概念解析3. 法学的基本原理3.1 法治原则与法治社会建设3.2 正义与法律公正的关系3.3 法律平等原则的内涵与实践4. 法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4.1 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分析4.2 法律实务的案例解读4.3 法学与社会问题的关联与研究5. 法学的基本方法5.1 法学文献的查阅与利用5.2 法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5.3 法学研究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6. 法学思维与法律意识6.1 法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6.2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与提高途径6.3 法学背景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介绍法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学的应用及实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 《法学概论导论》李智康等著参考书目:- 《法学概论》梁小民著- 《法学研究方法学》张平等著- 《法学思维与法学研究》毛润之著六、学生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参与等,占总成绩的20%。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50202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总学时:40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科类非法律专业中设置的公共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
2、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的法学知识基础。
3、修订依据:本大纲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概论》(陈光中主编)教材修订二、大纲内容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法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解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认识法的本质和作用,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法的制定、适用。
(二)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法的概念和本质、社会主义法的作用和作用、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责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教学难点:对法的概念的理解、法的本质、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产生和本质一、法的产生的规律二、法的概念和本质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第二节法的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制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二、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适用1、法的制定2、我国社会主义法适用的基本要求三、社会主义法的效力和法律解释四、社会主义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的概念2、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3、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4、我国法律关系的内容5、法律事实五、法律责任的种类六、社会主义法制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四)授课学时:6学时第二章刑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求了解刑法的概念、特点和任务,掌握刑法的原则、效力范围及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并能联系实际,分析案例;理解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了解刑罚的种类;理解刑罚的目的;了解犯罪的基本分类。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00字左右)《法学概论》是法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法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理论、主要分支以及法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目标(200字左右)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学生了解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法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目标包括:1.熟悉法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法律关系理论、法律规范理论等;3.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800字左右)1.法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1.法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法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学派3.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法学的基本理论1.法律关系理论2.法律规范理论3.法律权利与义务理论3.法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1.法学研究方法的概述2.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3.法律文献与案例分析4.法学与实践应用1.法学的应用领域与职业选择2.法律解释与司法实践3.法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200字左右)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教师将通过演讲、课件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法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和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师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五、考核方式(100字左右)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与讨论、小组报告以及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作业与讨论占总成绩的30%;小组报告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法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材(50字左右)1.主教材:《法学概论》王XX主编,XX出版社,XXXX年版。
123997680-法学概论_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Jurisprudence课程编号:12399768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学分:3学时:48(其中: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知识产权开课部门:法学院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知识产权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法学的基础知识和法理学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无继修课程:民法学、著作权法等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法学( 2 学时)[知识点]法学的概念;法学的历史;法学的研究方法;法学教育。
[重点]法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 法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1、识记:法学的概念。
2、领会:法学的研究方法。
3、简单应用: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二章法理学概述( 0.5 学时)[知识点]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法理学的性质;中国法理学的历史发展;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要求]1、识记: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2、领会:法理学的性质。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0.5学时)[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重点]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难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基本要求]1、识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第四章法的概念( 4学时)[知识点] 法的定义;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的作用。
[重点]法的特征;法的作用。
[难点]法的本质。
[基本要求]1、识记:法的定义。
2、领会:法的本质;法的特征。
3、综合应用:能运用法的作用理论分析案例。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3学时)[知识点]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
[重点]法的效力;法的分类。
[难点]法的渊源。
[基本要求]1、识记:法的渊源。
2、领会:法的效力;法的分类。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要求一、性质、地位和任务《法学概论》是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力求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法律内容。
其内容包括:绪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宪法和其他主要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
2、教学基本要求绪论第1节法的本质和特征第2节法的演变第3节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第4节法的制定和实施第5节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第1章宪法第1节宪法的概述第2节我国的基本制度第3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4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二章刑法第1节刑法概述第2节犯罪第3节刑罚第4节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概述第三章民法第1节民法概述第二节民法主体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四节民事权利第五节合同法第六节婚姻继承法第7节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第四章商法第1节商法概述第2节公司法律制度第3节保险法和破产法第五章经济法第1节经济法概述第2节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第三节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第四节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第六章行政法第1节行政法概述第2节行政许可证第3节行政处罚法第4节行政复议法第七章诉松法第1节诉讼法概述第2节民事诉讼法第3节行政诉讼法第4节刑事诉讼法第八章国际法第1节国际法概述第2节国际私法第3节国际经济法第4节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法学概论》是编者在充分吸收以往法律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新编了而成的。
本教材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力求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内容。
在体例和形式上,每一部门法中添加的案例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相关知识点;本章提要和关键词便于学生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正确把握;思考与练习中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和巩固。
其内容包括:绪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内容。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5103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law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必修:社会工作专业3. 课程目的《法学概论》是一门向文科类非法律本科专业传授基础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和运用基本法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法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现行的各项基本法律制度,从而为其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5.5.学时为1005. 建议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学原理、形势与政策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法学概论》(第4版).陈光中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参考书目:(1)《法学概论》.吕鹤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宪法学》.童之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刑法学》.苏惠渔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4)《民法学》.彭万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5)《法理学》.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刘家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刑事诉讼法学》.卞建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8)《行政诉讼法学》.马怀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应松年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10)《商法教程》.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经济法学》.张守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劳动法》.王全兴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
由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入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举案说法及现身说法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当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律信息,以增强实际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711007总学时数:48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法学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本科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为法的一般原理和国内主要部门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介绍法学的基本理论和部门法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和法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为学生今后能胜任中等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法学内容的教学和法学课程的教学奠定专业基础;并通过法律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和法治观念。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导论教学内容:一、法的基本概念二、法的运行三、法与国家、政策和道德四、社会主义法制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学要求:掌握法的基木概念、法律关系、法律体系,了解法的运行,法与道德、政策的关系,法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内容。
第二章宪法教学内容:一、宪法概述二、我国的基本制度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我国的国家机构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掌握我国现行宪法对我国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一般规定;在课后了解美国宪法知识。
第三章刑法教学内容:一、刑法概述二、犯罪与犯罪构成三、犯罪的形态四、刑罚论五、罪刑各论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认识刑法的基本原则,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条件;掌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刑罚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刑法的特征、刑法的任务,共同犯罪的概念,刑罚的具体运用及常见罪名的法律规定。
第四章刑事诉讼法教学内容:总则一、立案、侦查和提起诉讼二、审判程序三、执行程序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刑事强制措施,管辖及一审程序;了解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证据制度和其他诉讼程序。
法学概论大纲
法学概论大纲
一、引言
1. 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法学的重要性和功能
二、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1. 法律的含义和来源
2.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三、法学的基本原理
1. 法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2. 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四、法律体系和法律体系
1. 国内法律体系的特点和组成
2. 国际法及其与国内法的关系
五、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
1. 法律规范的种类和层级
2. 法律制度的构成和运作
六、法律主体和法律行为
1. 法律主体的种类和地位
2. 法律行为的要件和效力
七、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
1. 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认定
2. 法律保护的方式和范围
八、法律学科和法学研究
1. 法律学科的分类和特点
2. 法学研究的方法和领域
九、法学发展与未来
1. 国内外法学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 法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十、总结回顾
1. 课程内容的总结和回顾
2. 对法学的认识和展望。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而在电大文科类非法律专业中设置的公共基础课。
开设《法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的法学知识基础。
为此,要求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法学概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法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法理学和宪法学。
法理学部分概要地论述法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例如,法的起源、本质及其历史类型,法律的制定程序,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法的实施等问题;宪法学部分概要地论述了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法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等。
2、实体法部分,概要地论述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律(实体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和经济法学等。
3、程序法部分,概要地论述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律(程序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仲裁法学等。
4、国际法部分,概要地论述调整国家间关系及涉外民事、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
《法学概论》作为非法律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有别于法律专业的法学课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上。
对各章的具体教学要求如下:—-法理学:正确认识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并掌握法律的创制过程,法律关系的特征、要素,法的实施等.—-宪法学:了解宪法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确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懂得如何遵守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行政法学:了解我国行政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几种重要的行政法律文件的内容,明确行政法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法学概论就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段得选修课程之一。
法学概论就是一门范围广泛、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概括性高得法律学科。
它集宪法、法理、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诉讼法、跨国法律等于一身,其内容注意结合市场建设与构建与谐社会得需要,通俗易懂,其目得就是为了增强非法学专业人士得法律意识,提高她们得综合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综合能力。
在现代法治社会,也有利于普法工作得顺利开展。
二、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学习法学概论,要在掌握各有关法律规则得制度理性(即有关“为什么”得问题)与操作技术(即有关“如何做”得问题)得基础上,全面、准确地了解各有关规则得涵义与它们得相互联系,以便融会贯通,付诸应用。
三、教学方法1、掌握各主要部门法律制度得内在体系与基本概念,从整体上了解各部门法得特点及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得地位。
2、以规则为中心,准确地把握原理,研究实际应用中得问题,在理解与运用上多下功夫。
3、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阅读资料与实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接触相关得实例,增加实感。
4、开展案例教学,结合我国审判中得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得建议一、学时本课程5学分,学时90,一学期开设。
二、多媒体得教材1、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即主教材,这就是教学得基本依据,其内容就是教学大纲所规定得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教材为法律出版社出版得由吴祖谋、李双元主编得《法学概论》(第十一版)。
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文字简炼,举例与引证适当,适合行政管理专业得成人在职学习得需求。
2、视频资源本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双向视频资源,共20讲,但由于教材采购原因,本学期新换教材,因此学员在瞧视频资源时可以有选择性地参考学习,切不可盲目地吸收。
三、教学环节1、自学自学就是远程教育课程得主要学习手段。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Law Generality
2.课程代码:PSK319
3.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其他4.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
5.课程总学时: 32 总学分:2
6.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7.先修课程:
一、课程简介
《法学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它概要论述法学
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了解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理学、
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其他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定,培养
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解决纠纷和处理案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
解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
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法律问题。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四、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特点
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含考勤、回答问题、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法学概论》,谷春德、杨晓青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
主要参考资料:
张光杰:《法理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全弟:《民法总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光杰:《中国法律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吴清一审核人:批准人:
审定日期:。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法学概论是法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通过系统介绍法学基本概念、法律制度与法律思维方法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充分了解法学的基本知识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法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1. 法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a. 法学的定义与范畴b. 法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c. 法学的发展历程与分支学科2. 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a. 国家法与国际法的关系b. 法律制度的层级与组成c. 法律规范的形式与层级3. 法学思维方法与逻辑a. 法学思维的特点与要素b. 法学研究的逻辑与论证方法c. 法学研究的实证与规范问题4. 法律权利与义务a. 法律权利的定义与分类b. 法律义务的基本要素与效力c. 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限制5. 法律责任与法律程序a. 法律责任的基本类型与构成要件b. 法律程序的基本原则与程序环节c. 法律责任与法律程序的关系与保障三、教学方法与学习要求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考试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习要求a. 认真听讲,按时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b. 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c. 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完成课程作业,包括个人论文或实践案例分析等。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a.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和作业)占总评成绩的40%。
b.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2. 评价标准a.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b.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c. 评价标准将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来确定,公平、公正、客观。
五、参考书目1. 罗睿明等,《法学概论》,法律出版社,20XX年。
2. 范劲松,《法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学概论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段的选修课程之一。
法学概论是一门范围广泛、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概括性高的法律学科。
它集宪法、法理、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诉讼法、跨国法律等于一身,其内容注意结合市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俗易懂,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非法学专业人士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现代法治社会,也有利于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法学概论,要在掌握各有关法律规则的制度理性(即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和操作技术(即有关“如何做”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了解各有关规则的涵义和它们的相互联系,以便融会贯通,付诸应用。
三、教学方法1.掌握各主要部门法律制度的内在体系和基本概念,从整体上了解各部门法的特点及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以规则为中心,准确地把握原理,研究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在理解和运用上多下功夫。
3.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阅读资料和实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接触相关的实例,增加实感。
4.开展案例教学,结合我国审判中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的建议一、学时本课程5学分,学时90,一学期开设。
二、多媒体的教材1. 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即主教材,这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教材为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由吴祖谋、李双元主编的《法学概论》(第十一版)。
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文字简炼,举例和引证适当,适合行政管理专业的成人在职学习的需求。
2.视频资源本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双向视频资源,共20讲,但由于教材采购原因,本学期新换教材,因此学员在看视频资源时可以有选择性地参考学习,切不可盲目地吸收。
三、教学环节1. 自学自学是远程教育课程的主要学习手段。
学生应高国度重视自学环节,增强自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不断总结和交流经验,努力提高自学的能力。
现代教育是终生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现代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自学以读书为主。
所读之书,除了文字教材外,还可以包括一些课外参考资料。
2. 讨论课讨论课是学生消化书本知识和授课内容,训练法学思维和实务技能的重要环节,讨论课由辅导教师组织实施。
各地辅导教师应当熟悉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深入钻研和掌握教学内容,认真准备。
讨论课应围绕教学重点,选择重要的专题或案例,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在讨论中,辅导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发现和培养学生中的学习骨干,发挥他们在讨论中的带头作用;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并避免学生脱离教学目的的要求而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陷入无休止的争论;③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讨论,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进行总结,但不要把自己的见解当作唯一正确的结论强加给学生;④讨论之后,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参考资料。
3. 作业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文字教材和其他辅导材料中将提供必要的论述题和案例。
在论述体作业中,学生应学会围绕题目建立论点,组织论据,展开论证,做到论点正确,论证清晰,论据充分,并力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字精炼,语言生动。
在案例题作业中,学生应善于把握基本案情,抓住关键事实,理清法律关系,正确运用规则,严密分析,准确判断,并注意运用效率、公平和诚实信用的理念进行价值评断。
地方电大的辅导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和讲评,公布优秀作业,组织学习经验交流。
4. 考核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
考核主要检测学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基本规则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并附带评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水平。
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占70%。
考试由辽宁电大统一出题,统一标准。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法的起源、本质和基本特征一、法的起源二、法的本质三、法的基本特征四、法的定义第二节法的规范、渊源、分类和历史类型一、法的规范二、法的渊源三、法的分类四、法的历史类型第三节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一、法与经济基础二、法与政治三、法与道德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法的本质及特征、法的定义、法的规范、法的类型与法的渊源。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法的基本原理,要求重点掌握法的本质及特征、法的定义、法的规范、法的类型与法的渊源,了解法的起源和历史类型、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本质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三、社会主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四、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五、社会主义法与客观规律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一、法的制定的概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我国主义法的制定权限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定的程序五、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六、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部门七、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第三节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的的概念和方式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三、法的效力、法的解释和法的冲突四、我国国社会主义法的遵守五、违法和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六、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法的运行即法的制定、实施及法律关系。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要求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法的运行即法的制定、实施及法律关系,了解法的产生、法与社会道德及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三章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一、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制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地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三、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是培养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有效办法第四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法治的概念及其与法制的联系和区别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三、法治治国的必要性四、实现法治的必备条件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概念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地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的基本理论,要求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概念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地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其他内容加以了解。
第四章宪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二、宪法的产生及其发展三、我国近代的宪政运动和宪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我国的国家性质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节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三、民族区域自治四、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第五节我国的经济制度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政策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四、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五、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第六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四、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五、发挥知识分子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第七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概念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五、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八节我国的国家机构一、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五、国务院六、中央军事委员会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八、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九、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九节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一、我国的国旗和国歌二、我国的国徽三、我国的首都第十节宪法实施的保证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基本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宪法基本知识。
要求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推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第五章行政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和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的概念二、行政法的渊源三、行政法的分类四、行政法律关系及其特点第二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一、行政机关二、公务员制度第三节行政立法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二、行政立法的分类三、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效力和名称第四节行政执法一、行政执法的概念二、行政许可三、行政处罚四、行政强制第五节行政司法一、行政司法的概念二、行政复议制度第六节监督行政一、监督行政的概念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三、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四、人民政协的监督五、司法监督六、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第七节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一、律师制度二、公证制度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及各种行政行为的相关内容及公务员权利义务的规定。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行政法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建成法治国家特别是全面履行入世后的各种承诺,必须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严格依法行政。
第六章民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民法的概念、渊源、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民法的概念二、民法的渊源三、我国家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二、公民(自然人)三、法人四、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合伙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二、代理第四节物权概说一、物权和物权法的的概念二、物权的分类三、物权的效力四、物权的变动五、物权的民法保护第五节财产所有权一、财产所有权的一般原理二、国家财产所有权三、集体财产所有权四、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五、法人所有权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七、共有关系八、相邻关系第六节用益物权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宅基地使用权四、地役权第七节债权一、债的概念二、合同三、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第八节知识产权一、知识产权的的概念二、著作权三、专利权四、商标权第九节人身权一、概述二、人格权三、身份权第十节婚姻家庭一、婚姻法的概念和渊源二、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三、结婚四、离婚五、家庭关系六、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十一节财产继承权一、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二、继承的种类三、继承的程序四、无人继承的遗产五、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第十二节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概述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三、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四、侵权的民事责任五、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十三节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三、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和中断、延长第十四节期日和期间一、期日和期间的概念二、期日和期间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所有权内容;债和合同;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结婚条件,财产继承的方式及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