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内经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知识点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知识点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知识点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通常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
1. 《内经》基础知识:
- 包括《黄帝内经》中有关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知识。

2. 脏腑病理学:
- 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中医诊断:
- 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脉诊等方法进行疾病诊断。

4. 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 包括辨证论治的原则、方药和针灸的治疗方法,以及饮食调理、按摩等辅助疗法。

5. 常见疾病诊治:
- 常见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知识。

6. 预防保健和中医养生:
- 中医预防保健和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节、运动锻炼等。

7. 临床案例分析:
-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考察学员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学员需要全面了解中医内科学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常见内科疾病,并且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一、中医基本理论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涉及到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方方面面。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用以描述和分析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

3.望闻问切四诊法: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4.中医病机:中医病机指的是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机理,包括阻滞、气滞、血瘀、湿困、痰湿、火热、寒冷等。

5.中医病因:中医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外感病因有风、寒、暑、湿、燥等,内伤病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劳等。

二、中医辨证分型思维1.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根据病情表现和辨证方法对病症进行分类和归纳,包括八纲辨证、虚实辨证、寒热辨证等。

2.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分型是指将疾病按照病因、病位、病机、病理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划分,如风寒型、阳虚型、湿热型等。

3.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基于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通过四诊法和望闻问切等方法获取病人的信息,进一步判断病因、辨证分型和病机。

三、中医治则和治疗原则1.三因三机五法:三因指的是病因、体质和环境三方面,三机指的是气机、体液和脏腑三方面,五法指的是清、补、攻、破、平五种治法。

2.脏腑学说: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常常以脏腑为依据。

3.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常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包括中草药的基本性质、功效、配伍、用法等。

4.针灸学:针灸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经络学说、针刺技法、针灸穴位等。

总结起来,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辨证分型思维和中医治则和治疗原则。

学生们除了熟悉这些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医内科学的理解和应用。

《中内》重点归纳

《中内》重点归纳

肺系病证一、感冒1、定义: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2、沿革:感冒——北宋?杨士赢《仁斋直指方》;伤风——《河涧六书》;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病名。

3、病因病机:风邪为主,时行邪毒,卫表不和4、辨证论治:解表达邪为治则①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症)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寒夹湿)②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③暑湿夹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④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⑤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⑥阳虚感冒——助阳解表——再造散二、咳嗽1、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2、沿革:《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3、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外邪干肺。

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理因素是痰与火。

4、辨证论治:①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②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③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④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⑥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⑦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哮病1、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2、沿革:①元朱丹溪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哮专主于痰。

②《医学正传》将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分:“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 。

3、病因病机:①外邪侵袭②饮食不当③体虚病后;发作期——主病在肺——邪实为主;缓解期——肺肾脾,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正虚为主;病理因素除痰外,还有气、火、风、瘀等4、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减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

中医内科主治 高频考点核心考点

中医内科主治  高频考点核心考点

中医内科主治高频考点80个中医基础理论高频考点1.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4.按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5.五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肾的生理功能:藏精,肾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

6.胆主要的功能有: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主通降。

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

大肠的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7.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营养周身、化血、化气、化神。

8.元气功能:一、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二、推动和调控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功能:一、走息道以行呼吸;二、贯心脉以行气血;三、对先天之气有资助作用。

卫气功能: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功能:一、化生血液;二、营养全身。

9.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载气。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生气、载气。

1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脾—长夏—阴中之至阴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四气: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一五行相生:如肝生心,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

二五行相克:如肾制约心,水克火。

即肾水可以上济心阴,以防止心火之亢盛等。

三五行的制化和胜复: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以保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和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要点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一是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方面。

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总结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和中医骨伤科学等多个门类和专业。

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以下是中医考点必备知识点的总结。

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断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2. 《内经》内容:《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内容包括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内经》的基本内容对于中医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3.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称《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这部著作对于认识人体生理和病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4.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医学著作之一,是了解感冒、发热、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书籍。

在中医学的学习中了解《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医诊断学1. 中医望诊:中医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睛、脉搏等情况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具体包括望舌、望面、望眼、望痰等项目。

2. 中医闻诊:中医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腹音、气味等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主要包括听声、听腹音、闻气味等项目。

3. 中医切诊:中医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体温、皮肤等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主要包括切脉、切舌、切腹等项目。

4. 中医问诊:中医问诊是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其病史、症状和体征等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问诊主要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方面。

5. 中医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脉诊主要包括脉象、脉率、脉压等。

中医主治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汇总

中医主治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汇总

中医主治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汇总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概念: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2. 中医病因学:六淫、七情等3. 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四诊法4. 中医辨证论治学:辨证、治则、方药等5.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二、中医疾病诊疗1. 中医内科: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2. 中医外科:创伤、疮疡等3. 中医妇科:月经失调、妊娠保健等4. 中医儿科:小儿腹泻、感冒等5. 中医五官科:中耳炎、鼻炎等6. 中医皮肤科:湿疹、痤疮等7. 中医肿瘤科:中医辅助治疗肿瘤等三、中药学1. 中药基础理论:药性、药味、药效等2. 中药鉴定学:药材鉴定、药品质量评价等3. 中药炮制学:药材加工制备、药物制剂等4. 中药药理学: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等5. 中药方剂学:方剂组成、方剂应用等四、中医针灸学1. 针灸基础理论:经络、穴位、针刺技法等2.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常用病证的针灸治疗等3. 针灸配穴学:常用穴位的定位、配伍原则等4. 针灸经络学:经络走向、络穴分布等五、中医推拿学1. 推拿基础理论:手法、按摩技法等2. 推拿治疗学:常用疾病的推拿治疗等3. 推拿穴位学:常用穴位的按摩方法、作用机制等六、中医养生学1. 中医养生原理:防病、保健等2. 中医养生方法:饮食调理、运动保健等3. 中医养生养性:四季养生、情志调摄等七、中医文化1. 中医历史文化:中医发展历程、名医传承等2. 中医文化传播:中医对外交流、国际合作等3. 中医文化保护:传统中医知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上是中医主治相关专业知识的考点汇总,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疾病诊疗、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养生学以及中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

同时,了解中医文化的传统与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医在国内外的传播和保护。

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医知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中医内科学的考点精华总结:
1. 基本理论: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阴阳学说指出了阴阳的相互关系,而五行学说则强调了五种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气血津液理论则涉及到体内液体和气的运行与调节。

2. 疾病分类:中医内科学将疾病分为内伤、外感和杂病三类。

内伤是由于内部
因素引起的疾病,外感是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而杂病则是其他不易归类的疾病。

3. 诊断方法:中医内科学主要依赖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

望诊是通过
观察患者的外表和精神状态来获取信息,闻诊是通过闻患者的气息、呼吸和声音来获取信息,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切诊则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信息。

4. 防治原则: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包括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因势利导等。

扶正祛邪指的是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来抵抗病毒和恢复健康,辨证施治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势利导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来调整治疗方案。

5. 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常见的病症包括感冒、咳嗽、胃痛、高血压、糖尿病等。

针对这些病症,中医内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总的来说,中医内科学涉及到中医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内经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内经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内经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

它系统地论述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分型、治疗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内经》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提高诊疗水平,对于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经》的基本内容1. 《内经》的作者《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由黄帝和他的医学官员岐伯、伯高、雷公、扁鹊、冶庆等人合作编纂而成。

其中,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创始人,而岐伯则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与医学理论成为了《内经》的主要内容。

2. 《内经》的体例结构《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是《内经》的核心部分,它共计81篇,主要集中于医学理论基础和诊断分型。

《灵枢》则是《内经》的补充部分,共计80篇,主要集中于生理和病理的相关内容。

3. 《内经》的理论体系《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在病机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等内容。

在诊断方面,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脉、舌诊等内容。

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针灸、药物、饮食调摄、气功等方法。

4. 《内经》的医学思想《内经》的医学思想可以总结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因果循环”等几个方面。

其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认为人体与五行和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阴阳平衡”强调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失衡会导致疾病;“因果循环”强调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及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内经》的重要知识点归纳1.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内经》中的核心理论,它认为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都受阴阳和五行的制约。

阴阳是相互对立、互为根据的两个对立物质,而五行则是根据阴阳发展演化出来的五种物质,包括木、火、土、金、水。

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医的诊断分型、病因病机、疾病分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 内经 第三单元 病机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 内经 第三单元 病机

内经第三单元病机一、A11、病机十九条首先提出了五脏病机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C、经络D、血脉E、奇恒之腑2、后世将肢体振颤、头目眩晕等症状,视为A、风象B、暑象C、湿象D、燥象E、寒象3、《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气A、上B、下C、缓D、消E、收4、《素问·举痛论》认为产生各种疾病的基本病机是A、阴阳失调B、气机逆乱C、寒热错杂D、本虚标实E、体质虚弱5、《素问·调经论》中:阳虚则A、外寒B、内热C、外热D、内寒E、以上均非二、B1、A.动B.肿C.干D.浮E.濡泻<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风胜则A B C D E<2>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病机十九条首先提出了五脏的病机,提示定位应以五脏为中心,其次亦可进行上下、六经、营卫气血等的辨别。

【该题针对“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8226】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风、热、燥、寒、湿本是自然界气候变化要素,其太过各有征象,也能显示相应病象,如后世将肢体振颤、头目眩晕等症状,视为风象;将皮肤孔窍干涩、大便干秘的证候,认为内燥所生等。

【该题针对“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8225】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素问·举痛论》原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该题针对“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8224】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素问·举痛论》认为气机逆乱是产生各种疾病的基本病机,并论述了情志、劳倦、寒热导致气机失常的病变机理。

【该题针对“病机”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8223】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素问·调经论》原文: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经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经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内经[单选题]1.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协调关键是()。

A.阳气固密B.阴精充足C.精神清静D.阴气固守E.阳气(江南博哥)充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故,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强调阳气固密在阴阳协调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答案选A。

[单选题]5.《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A.月经B.肾中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C.精子、卵子D.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E.生长激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

因此答案选D。

[单选题]6.据《灵枢·水胀》内容,症见:目窠肿,人迎脉盛,咳喘,腹大,胫肿,阴股间寒等,当属()。

A.水胀B.肤胀C.鼓胀D.石瘕E.水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即水胀。

B项,肤胀表现为“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

C项,鼓胀表现为“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

D项,石瘕表现为“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

E项,水肿为干扰项。

因此答案选A。

[单选题]7.《痹论》心痹的证候应除()外。

A.脉不通,烦则心下鼓B.暴上气而喘C.嗌干善噫D.时发飧泄E.厥气上则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因此答案选D。

[单选题]8.《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热之而寒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阳B.取之阴C.取之寒D.取之热E.取之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总结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总结

第一章肺系疾病一、感冒1.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表湿—羌活胜湿汤2.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风寒外束,入里化热—麻杏石甘汤3.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阳虚外感—再造散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六君子丸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1. 发作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6喘脱危证: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2. 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1.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寒饮伏肺,复感客邪—小青龙汤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弱—补中益气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五、肺痈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饮郁化热—小青龙加石膏汤痰浊夹瘀—涤痰汤加丹参、地龙、桃仁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第二章心系病证一、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心功能不全致浮肿、尿少、端坐呼吸—真武汤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二、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若气虚血瘀—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2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通阳泻浊、豁痰宣痹-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兼见头晕目眩、遗精盗汗—左归饮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真心痛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3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三、不寐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燥怒,便秘—当归龙荟丸心火炽盛: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朱砂安神丸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四、癫狂1.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不寐易惊,烦躁不安—温胆汤加黄连合白金丸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2.狂证1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痰火壅盛—礞石滚痰丸,安宫牛黄丸阳明腑实—小承气汤心烦不寐—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2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蓄血内结—大黄蛰虫丸不饥不食—白金丸3火盛伤阴: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心火亢盛—朱砂安神丸睡不安稳—孔圣枕中丹五、痫病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六、痴呆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肾阴不足—知柏地黄丸+菖蒲2.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肝肾阴虚、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3.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肝郁化火—转呆汤风痰瘀阻—半夏白术天麻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七、厥证1.气厥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2.气厥虚证:补气,回阳,醒神-急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后四味回阳饮平时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归脾丸3.血厥实证:平肝潜阳,理气化瘀-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4.血厥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5. 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加减第三章脾胃病证一、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胃脘胀痛而便闭—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食积化热成燥—大承气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加黄连、吴茱萸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嘈杂反酸—左金丸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胃脘冷痛—加理中丸形寒肢冷—附子理中汤二、痞满1、实痞1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脾虚便溏—枳实消痞丸2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散加减痰湿盛、胀满甚—合用半夏厚朴汤痰湿郁久化热—黄连温胆汤3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4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2、虚痞1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明显:合理中丸湿浊内蕴:香砂六君子汤2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减三、呕吐1、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食滞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呕吐酸水—加左金丸2、虚证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四、噎膈1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加减2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加减3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吐物酸热—竹叶石膏汤4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加减五、呃逆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2胃火上逆: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腑气不通—合小承气汤胸膈烦热、便秘—凉膈散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气逆痰阻—旋覆代赭汤瘀血内结—血府逐瘀汤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止呃-理中汤5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六、腹痛1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大便不通—大黄附子汤腹中切痛雷鸣—附子粳米汤内外皆寒--乌头桂枝汤肝脉寒滞--暖肝煎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寒热往来—大柴胡汤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较轻—保和丸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气滞腹泻—痛泻要方阴囊寒疝—天台乌药散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兼寒象—膈下逐淤汤下焦蓄血—桃核承气汤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大寒,肢冷—大建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大肠虚寒—温脾汤中气大虚—补中益气汤、当归四逆汤、黄芪建中汤七、泄泻1.暴泻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外感寒湿—纯阳正气丸湿邪偏重—胃苓汤2 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夏暑—新加香薷饮六一散3食滞肠胃: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食积重—枳实导滞丸2、久泻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阴寒内盛—理中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2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脐腹冷痛—附子理中丸滑脱不禁,虚坐努责—真人养脏汤寒热错杂—乌梅丸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八、痢疾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食积化热—枳实导滞丸兼表证—荆防败毒散表邪未解,里热已盛—葛根芩连汤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热毒入营血—犀角地黄汤、紫雪丹暴痢致脱—独参汤、参附汤、参麦注射液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暑天—藿香正气散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黄连+理中汤脾阳虚极—温脾汤肾阳虚衰—四神丸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寒热错杂—乌梅丸九、便秘实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郁怒伤肝—更衣丸燥热不甚—青麟丸痞满燥实坚—大承气汤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2、虚秘1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气息低微—生脉散肢倦腰酸—大补元煎2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阴血已复,便仍干燥—五仁丸3阴虚:滋阴通便—增液汤胃阴不足—益胃汤肾阴不足—六味地黄丸阴亏燥结—增液承气汤4阳虚:温阳通便—济川煎第四章肝胆病证一、胁痛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正气未衰—鳖甲煎丸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二、黄疸1.阳黄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减动风抽搐—羚羊角粉或紫雪丹2. 阴黄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胁下瘕结—硝石矾石散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3.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三、积聚积笑柴疏膈六化八聚木逍磨1.聚证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木逍2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磨2.积证1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笑柴疏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隔六3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化八四、鼓胀1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胃柴2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实3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中满茵腹部胀急殊甚—舟车丸4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调5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济生附理6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六一7变证:大出血: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犀角地黄汤昏迷:清热豁痰,开窍息风-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五、头痛头川芎羌麻加半元通1.外感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川巅顶头痛—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蒿本少阴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芎便秘—黄连上清丸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羌2.内伤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麻2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3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半4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元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通六、眩晕晕归天左半窍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天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归清阳不升—补中益气汤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左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4痰浊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半痰郁化热—黄连温胆汤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七、中风中真天镇闭羚痰附脉遂补镇天言解地涡牵1.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真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天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镇2.中脏腑一闭证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阳闭:痰火瘀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羚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清开灵,醒脑静3阴闭:痰浊瘀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痰可另用苏合香丸戴阳证—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二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附脉3.恢复期1风痰瘀阻: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2气虚络瘀: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和地黄饮子八、瘿病瘿四海海藻栀消天一1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2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瘀-海藻玉壶汤3肝火旺盛:清肝泻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阴虚火旺—二冬汤合消瘰丸4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第五章肾系病证一、水肿肿越术麻连五味五皮胃苓凿实济武桃五1.阳水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越术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五皮胃苓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凿腹满不减—己椒苈黄丸2.阴水1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实脾气虚弱—参苓白术散2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济武形寒肢冷—右归丸肾阴虚—左归丸正气日衰,复感外邪—越婢汤3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桃五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济生肾气丸二、淋证淋正韦小蓟沉萆薢无比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热毒弥漫三焦—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苇神疲乏力—补中益气汤3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肾阴不足—知柏地黄丸脾虚气不摄血—归脾汤4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沉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萆薢脾肾两虚—膏淋汤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肾阴虚—七味都气丸肾阳虚—金匮肾气丸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肾阴虚-知柏地黄汤三、癃闭癃膏正清肺沉抵中春济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正口舌生疮—导赤散湿热久恋下焦—滋肾通关丸湿热蕴结三焦—黄连温胆汤2肺热壅盛: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清肺尿赤灼热—八正散3肝郁气滞: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沉严重者-合用六磨汤4浊瘀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抵5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中春气虚及阴—参苓白术散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济精血俱亏—香茸丸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附:关格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合吴茱萸汤水气凌心—己椒苈黄丸尿少—滋肾通关丸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温阳固脱,豁痰开窍-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一、郁证郁柴逍厚甘归天六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柴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逍肝火犯胃—左金丸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厚4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甘喘促气逆—五磨饮子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归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天六心肾不交—交泰丸二、血证一鼻衄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二齿衄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三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杏2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血量多—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百四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泻心十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龙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气损及阳—柏叶汤五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槐榆便血日久,营阴已亏—清脏汤或脏连丸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归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黄土六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小蓟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知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归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无比七紫斑衄血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十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茜腰膝酸软—六味地黄丸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归三、痰饮痰苓小甘半悬柴枳椒枣香附沙泻溢支龙匮苓1.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瘀-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复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3.溢饮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4.支饮1寒饮伏肺:宣肺化饮-小青龙汤肺气虚—苓甘五味姜辛汤饮多寒少,无表证—葶苈大枣泻肺汤2脾肾阳虚:温脾补肾,已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脐下悸,吐涎沫—五苓散四、消渴渴消玉七味六匮一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消肺热津亏,气阴两伤—玉泉丸或二冬汤二中消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玉或白虎加人参汤大便秘结—增液承气汤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七味三下消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六烦渴,头痛—生脉散阴竭阳旺—参附龙牡汤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匮四伴有瘀血降糖活血方五并发症1白内障、雀盲、耳聋—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2疮毒痈疽—五味消毒饮五、自汗、盗汗汗桂芪屏归脾归六龙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半身或局部—甘麦大枣汤2心血不足:养血补心-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火热不甚—麦味地黄丸4邪热郁蒸:清肝泻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热势不盛—四妙丸六、内伤发热内热骨归补匮丹逍连和府1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骨2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归3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补4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匮5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丹逍6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连和7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府七、虚劳1.气虚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2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3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4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2.血虚1心血虚:养血安神-养心汤心脾两虚-归脾汤2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3.阴虚1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门冬汤2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4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5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4.阳虚1心阳虚:益气温阳-拯阳理劳汤2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3肾阳虚:温补肾阳,兼养精血-右归丸遗精—金锁固精丸命门火衰—四神丸阳虚水泛—五苓散八、癌病脑瘤痰瘀阻窍: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风毒上扰: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肺癌瘀阻肺络: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痰湿蕴肺: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胸闷,喘咳甚—葶苈大枣泻肺汤阴虚毒热: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肺肾同病—右归丸大肠癌湿热郁毒: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瘀毒内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淤汤脾肾两亏:温阳益精-大补元煎下利清谷,腰酸膝冷—四神丸肝肾阴虚: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肾癌、膀胱癌湿热蕴毒: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瘀血内阻: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脾肾两虚: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畏寒肢冷—附子理中汤阴虚内热: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肝癌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湿热聚毒: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脾虚湿困:健脾益气,利湿消肿-四君子汤合五皮饮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化瘀软坚-一贯煎第七章经络肢体病证一、痹证痹防乌薏虎桂宣双合补荣1风寒湿痹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关节肿大,化热—芍药桂枝知母汤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乌。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
1.中医内科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脏腑
学说等,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2.中医内科的病因病机学说: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病机分为寒、热、湿、燥、风五种。

了解病因病机有助于准确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3.中医内科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观察患者
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4.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感冒、胃炎、肠炎、肝炎、
高血压、糖尿病等。

其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5.中医内科常用中药:了解并熟悉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
范围。

掌握中药的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6.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穴位
选择、插针方法、操作步骤等。

同时,理解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针对不同的证型进
行特定的治疗。

例如,针对湿热病证型,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针对气虚
血瘀证型,使用益气活血的中药等。

8.中医内科常用的理疗方法:包括火罐、艾灸、拔罐、刮痧等,这些
理疗方法在中医内科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9.中医内科的养生保健:了解中医内科的养生学说和调养方法,如养
心法、养肺法、养脾法等。

提供给患者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和调养方案。

10.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内科主治医师需要积累一定的
临床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自整理(内经一)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自整理(内经一)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内经选读整理)1、治病必求于本,“本”指;2、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饮食所化之精微与吸入的自然之气上升化布三语头面七窍;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由前后二阴排出。

3、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饮食所化之精微,清轻部分外行于腠理肌表,浓稠部分内注五脏)清阳之气发散于肌肤、脏腑间隙以温养之;浊阴之气趋向五脏贮藏而濡养之。

清阳主要指,浊阴指;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

4、清阳实四支(通肢),浊阴归六腑。

饮食物化生的精微物质营养四肢,代谢后的糟粕由六腑排出。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说明阴阳之间相反相成,互根互用。

6、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互根互用7、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达:舒畅条达;发:宣散发越;夺:疏通之意;泄:梳利开泄;折:折抑。

8、至阴:从阳位到达阴位,脾居中焦,位于上焦阳位与下焦阴位之间。

9、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精神意识)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心包络)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作用强力)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疏通水道)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10、脾之为使,卫之为市。

枢纽作用,制约各脏气机的过度升降,协调各脏腑功能。

11、心为生之本,肺为气之本,肾为封藏之本,肝为罢极之本,脾为仓廪之本。

12、心属火,其气通于夏,故为太阳;13、肺属金,其气通于秋,故为少阴;14、肾属水,其气通于冬,故为太阴;15、肝属木,其气通于春,故为少阳;16、脾属土,应于长夏,称为至阴;17、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18、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满而不能实也;19、奇恒之腑能贮藏精气,而无输泄的功能;20、六腑功能以通为用,以下行为顺;21、魄门亦为五脏使:肛门的启闭也受五脏的支配。

中医内科学 知识点考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 知识点考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考点整理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及其相互关系、生理病理变化与诊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与考点整理:一、脏腑经络理论1.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脏与五行对应: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

2.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是指没有腔隙、主要为储藏及排泄物质的器官,与五脏相互协作,配合生理活动的进行。

3.经络:经脉是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皮肤肌肉之间相互联络的通道,人体的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通过经脉在全身循环,具有传递能量、营养、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等重要作用。

二、病理变化1.病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因包括外感、内伤、五志、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

2.病机:病机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病理变化,如气滞、血瘀、水湿、湿热、燥热等。

3.证候:中医根据病变的特点,将临床表现分为中医病证,如风热、风寒、湿热、气虚等。

三、诊断1.望诊:包括面色、舌象、目色、肢体、呼吸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患者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

2.闻诊:主要是针对气味的变化,如口臭症、津液味道异常等,可以反映出脾胃、肝胆等脏腑的功能状态。

3.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综合信息,从而得出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诊断结果。

四、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祛风、散寒、条经、止痛等。

2.草药疗法:草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止咳平喘、调理气血等多种功效。

如:黄芪、当归、人参、川芎等。

以上就是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与考点整理,相信对于学习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的人们能够有所帮助。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黄帝内经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黄帝内经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考点总结:黄帝内经本文总结了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中与《黄帝内经》相关的考点。

考点1:《黄帝内经》的作者与成书时间- 认识《黄帝内经》的作者和成书时间是考试中的基础问题之一。

-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作者是黄帝与他的医师伏羲。

- 该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之间。

考点2:《黄帝内经》的内容和特点-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黄帝内经》的内容和特点的问题。

- 《黄帝内经》主要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分别探讨了人体结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 该书强调了天人相应、四时五脏六腑的调理以及防病治病的观念。

考点3:《黄帝内经》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会考察《黄帝内经》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

-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对中西医结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医生可以借鉴《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调和、平衡和调整人体的方法,与西医理论相结合,提供更综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考点4: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术语- 了解《黄帝内经》中的重要术语对于考试是必要的。

- 术语如阴阳、气血、经络等,在《黄帝内经》中被广泛论述,并贯穿于整本书的内容。

- 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点5:《黄帝内经》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了解《黄帝内经》与中医理论的关系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通过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的来源和发展。

以上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中与《黄帝内经》相关的考点总结,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主治内经考点总结
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诊治。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医内科考试的重要考点。

本文将从内经的角度总结中医内科主要的考点。

一、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中医内科的基本方法。

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听取患者的声音,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切诊患者的脉搏情况,来判断病情和辨证论治。

内经中有关四诊的内容较为详细,包括望诊脉诊、问诊切诊等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内经对四诊的要求和方法。

二、脏腑病机
内经中对于脏腑病机的论述较多,脏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病机是指脏腑发生疾病的原因和机制。

内经中对于脏腑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考生需要掌握内经中关于脏腑病机的理论,如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相互关系以及病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等。

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的核心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

内经中对于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病、
辨证施治等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内经中关于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四、养生保健
内经中强调了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

内经中对于养生保健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摄、精神调养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内经中关于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病因病机
内经中对于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发生的机制。

内经中对于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考生需要了解内经中关于疾病的病因病机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六、药物应用
内经中对于药物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内经中对于药物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物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考生需要了解内经中关于药物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病情合理应用药物,并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等知识。

七、针灸疗法
内经中对于针灸疗法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针灸是中医内科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内经中对于针灸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
述。

考生需要了解内经中关于针灸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病情合理应用针灸疗法,并掌握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中医内科主治内经考点包括四诊合参、脏腑病机、辨证论治、养生保健、病因病机、药物应用和针灸疗法等方面。

考生需要掌握内经中关于这些考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只有深入理解内经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中医内科的诊治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