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改革特征论文
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引言金融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管理和运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体系。
金融体制的健康与否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金融体制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进行的改革。
1. 金融体制的发展历程1.1 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金融体制以国有银行为主导,央行一家独大。
国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配程度较高,金融资源配置主要由国家集中决策。
这一体制具有高度集中和垄断的特点。
1.2 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金融体制开始发生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金融体制。
此后,我国金融体制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2. 我国金融体制的特点2.1 金融资源的不充分配置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着金融资源不充分配置的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体制下的金融机构主要依靠抵押和担保的方式进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相对不足,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2.2 金融监管不够完善我国金融体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金融监管不够完善。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在监管职能划分、行业监管和跨界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2.3 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我国金融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数量庞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差距。
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应用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加大投入和改进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3. 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3.1 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
根据国家的要求,我国逐步推进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放开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上限,使利率更加市场化。
此举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3.2 金融监管改革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之中。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论文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摘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所作出的一种战略配合。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同样需要走渐进式道路,体现出不同的改革顺序和搭配方式。
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工业部门微观层次时,金融体制改革则在宏观层面予以配合;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宏观层次时,金融体制改革则从微观层次予以配合。
这种配合正是金融体制改革两大基本任务的体现,即首先建立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然后对中国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
本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未来进行展望,就金融体系以直接还是间接融资为主、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分业还是混业经营以及农村金融五个方面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历史必然性展望中国的改革历经30年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走出了一条与前苏联东欧国家完全不同的改革道路。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其重要地位决定了金融体制改革在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特殊性。
然而,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必须放在实际国情和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来进行。
基于此,本文在探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特殊性的基础上,对30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历程作系统回顾,并对今后的改革进行展望。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及发展历程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因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就有着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点。
我们需要认识这些特殊性来正确理解金融体制改革路径选择及其进程安排、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目标体系等问题。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殊性(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健全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企业化改造,实际上就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两个步骤,如果这两步并为一步走,就是激进式改革;分成两步走,就是渐进式改革。
在激进式改革方式下,改革现有的宪政规则是第一位的,而如果要满足宪政改革,只能实现银行的快速私有化,建立新的产权结构,此时就没有金融体制改革战略配合的问题。
另外,激进式改革方式下金融体制改革的两个基本任务被认为是快速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无需做特别安排,此时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无需承担责任。
金融改革创新论文范文
金融改革创新论文范文金融改革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不仅是自贸区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也是自贸区改革的重要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改革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改革创新论文范文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初探[摘要] 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大。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发展就更加举足轻重。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文章从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剖析以及提出改革创新的策略[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初探[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广西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研究——以广西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为例”(项目编号:11BGY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代洪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税金融系经济师、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农村金融、区域金融),广西南宁,530007[中图分类号] F830.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020-0002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适应。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大量的分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
农村金融的特点是: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缺少担保品和抵押品,难以获得征信信息,金融服务简便、灵活、及时,交易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交易风险高,收益又比较低。
一、农村金融发展运行概况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很多改革措施,积极扶持农村金融,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缺陷。
比如通过完善金融体系,进行农村金融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彻底免除农业税,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对农业生产中的申请贷款所付的利息也进行了财政贴息,减轻了农业生产者的利息负担;对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给予支持。
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论文
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论文引言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发展。
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转型金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内在的挑战和机遇。
背景中国的转型金融是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金融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这一转型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国的转型金融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现状分析1. 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金融机构改革是转型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立新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中国的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然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如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不充分、市场准入门槛高等。
2. 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市场操纵和信息不对称等。
3. 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然而,金融监管的不完善和不透明性仍然是中国金融转型的一个瓶颈。
挑战与机遇1. 挑战•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信息不对称: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难以获取准确的信息,进而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2. 机遇•金融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创新成为中国金融转型的重要机遇。
金融科技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结论中国转型金融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完善,在金融科技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抓住机遇。
金融改革方面论文范例
金融改革方面论文范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讨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农村金融体制更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国家各个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的。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在对现有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选择前言农村金融体系的构造,不仅牵涉到甚至决定我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效能,决定着金融体系功能是否健全、金融整体改革的成败,也制约着农村市场经济乃至全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一、农村金融体制概述及发展现状农村金融体制经重新定位后,其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同时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以及对非正规金融的整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农村金融本身是一个独立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所组成的有机体。
农村金融体制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整体性,能够实现一定的功能。
此外,农村金融体制中各部分也均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而这进一步确定了农村金融体制的形态。
当前,中国的农村金融环境正处在变革和调整时期。
我国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巩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瓶颈。
对此,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业在数量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数量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农村经济增长没有出现与之相协调的景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仍未改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金融资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要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能满足“三农”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
目前农村已形成了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以及主要负责储蓄业务的农村邮政储蓄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制安排。
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论文
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论文摘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制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
应逐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
同时应转变金融监管理念。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开放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
面对金融全面开放,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金融监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一、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和问题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即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一)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立法技术亦不成熟。
《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金融监管领域的基本法律至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不协调,甚至存在严重冲突。
盲目移植、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规定大量存在。
金融监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二)金融监管目标不合理我国金融监管目标是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又要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目标的弱化,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金融体制改革探讨论文_0
金融体制改革探讨论文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从时间流程上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到200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工业部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之相适应,金融部门的改革旨在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目的在于创造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建立,我国金融体系改变了之前有机构无市场的窘境。
尽管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顺利完成了第一项基本任务,建立了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但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机构在当时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面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威胁,为了建立更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微观主体并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层次相配合,我国开始对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力图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由此,金融体制改革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金融体制改革从2003年开始,进入金融结构市场化取向的企业化改造,目的在于除金融机构自身经营需要外,更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家探索和研究的重点,又是各国政府力图控制和掌握的政策工具。
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结构的选择是金融体系建立的目标,是长期的基本的问题,而利率市场化则是短期要考虑的东西。
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在影响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的抉择。
金融体制的既有框架容纳了现行的利率体系、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机制,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利率制度的效率则最终决定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
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样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渐进式改革,这既是国际的经验也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的现实有关。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
总体来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整体金融发展形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
浅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
浅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引言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金融体制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背景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前处于过度集中的状态,国家独揽金融业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体制方面也开始进行改革。
现状我国金融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银行主导、多层次、法人独立。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其中,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市场。
这些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然而,目前我国金融体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金融服务依然偏向大企业和城市地区。
其次,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
此外,金融监管不够完善,风险控制仍然存在一定隐患。
改革方向为了解决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金融改革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化。
同时,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公众金融素养,确保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应急机制,提前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的发生。
推动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提高市场竞争的程度。
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的直接干预,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和经营。
同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金融市场化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水平。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和挑战。
结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论文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金融监管逐渐走向国际化。
但是受到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金融监管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对我国金融监管进行改革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所以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金融监管主要是指金融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各个金融机构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和监督检查方法[1]。
目前,我国在金融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金融管理者加大力度进行改革,从而确保我国整个金融行业稳步发展。
一、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在各个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金融监管与之相适应才能够更好的促使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金融监管体制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仅包括金融机构的设置,还包括各种监管措施和监管理念等。
金融监管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我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之间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2]。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重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监管难度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这里所提及的挑战主要是指国外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各项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国际型大企业和银行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直接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3]。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也逐渐趋向模式化,监管标准和执行手段越来越相近,所以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逐步提升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水平。
浅谈关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关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看法引言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浅谈我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看法,包括金融市场开放、监管改革、创新发展等方面。
金融市场开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也在逐步提高。
金融市场开放对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金融市场开放,我国可以引入更多的外资参与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
然而,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开放度的提高会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
因此,金融监管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措施,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监管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中,监管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可以更好地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已经经历了多轮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监管改革需要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能力。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还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合作机制。
同时,对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也需要跟进,及时出台相关监管政策,确保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金融科技可以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机遇和突破口,如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
创新发展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培育金融市场的新动能。
创新发展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和产品的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成果丰硕。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助力。
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金融机构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风险的防范,确保金融科技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改革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改革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然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金融改革成为中国政府关注和推动的重点之一。
1. 金融体系的现状中国的金融体系由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构成。
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国有化程度较高,金融监管机构相对独立,与国际金融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金融市场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金融机构方面,中国的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国有企业也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金融资源配置不够优化。
2. 金融改革的必要性面对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金融改革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首先,金融改革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金融改革可以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最后,金融改革有助于增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3. 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了推进金融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放宽了外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吸引了更多的外资。
其次,加强了金融监管,强化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推动了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改革,提升了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
此外,还推动了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改革。
4. 金融改革的影响与展望金融改革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金融改革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
其次,金融改革促进了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了金融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金融改革也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
在未来,中国的金融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并建立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
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发展论文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
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
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
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
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
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
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
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
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
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
中国现行金融体制面临改革难题论文
中国现行金融体制面临改革难题论文[摘要]随着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不论是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均急转直下,企业盈利预测大幅下调,全球股指显著下挫。
在这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近期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探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
[关键词]金融体制问题对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已形成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分家,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中资机构和外资机构同台竞争的日趋完善的金融体系。
而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形势和不确定的国内经济走势,更增加了我们对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的危机意识。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我们要在看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一、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1.股份制银行发展趋向劣化和行为类同化,建立初期的政府背景,使其极难跳出国有银行的管理范式。
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往往跳不出这样一个规律,在刚刚开始营业时,建立了较好的规章制度,银行业绩也不错,可是慢慢发现这些银行的行为逐渐向四大国有银行靠拢,其管理模式趋同。
2.金融机构官本位观念日趋严重,过分偏重年龄和学历,干部管理趋同于政府机关,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金融企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人事激励机制应着眼于银行的长远发展和核心人才的培育,但因权力的货币化激励,导致新人行员工,凭借年龄与学历的优势,面对“官位”公关频频,而不愿在业务技术和专业水平上下功夫。
3.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深化了其市场主体地位,但公司治理机制面临挑战,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银行银行家机制。
这也是我国国有银行特有的成立背景与发展路径造成的。
4.金融价格扭曲。
虽然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机制的灵活性增大,但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银行的股改,导致金融业绩失真。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体制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金融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改革等方面探讨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
金融市场开放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开放必不可少。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需要充分认识到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性,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
利率市场化也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目前的利率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还有待加快。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以及如何提升利率决策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
金融监管改革也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金融监管的目的就是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建立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提升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需要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生态格局,也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需要研究如何合理应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金融体制改革特征论文
摘要:我国金融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金融体制与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与调整。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及金融体制对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发挥其财政供给、资金筹措功能上,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育却日显滞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我国经济步入国际经济轨道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
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所要求的健全的金融体制,并对当前金融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金融体制概述金融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通过立法确立或认可的金融形态所形成的体系或系统。
它包括一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地位、职责分工、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对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金融体制模式。
目前,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在法制基础上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为监管调控中心,以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题,与信托、
1/ 5
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并存,以货币、资本、保险等金融市场为枢纽的金融体制。
而我国现在采取的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制。
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而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
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
因此,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发展新的体制。
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机构。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针对非国有产业融资的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放宽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那些效益良好的经济实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让那些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甚至是违规经营的经济实体从金融市场上有序地退出。
(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有效导入,所有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而惟独作为金融产品价格之源的利率没有放开,没有市场化,还是由国家指令性调整。
利率制定的非市场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调整,使得判断宏观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货币政策效果好坏缺少了最准确的标准,还影响到其他
---------------------------------------------------------------范文最新推荐------------------------------------------------------ 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
所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宏观经济改革都要求建立一个在市场条件下比较有效的利率调整机制。
(三)分业与混业经营的问题我国是在1995年通过《商业银行法》后才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然而,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势必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挑战。
同样,引起国内银行的业内竞争加剧,造成银行利润率下降、业务风险增大,迫使许多银行不得不考虑从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寻求自身的业务发展,于是各种取向混业经营的金融创新已经悄然涌现。
这几年,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开始扩张,包括代收水电费、电话费、财务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混业经营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法律体系尚不十分健全、金融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能力较弱的状况下,要稳妥地做好混业经营的各项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还存在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较高,资本充足率依然较低;内控机制和经营业绩依然不甚理想,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较严重的缺陷,竞争力依然较差;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问题。
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规划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和金融法律制度体系。
围绕这些目标,在此就对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看法。
(一)加强中央银行的宏
3/ 5
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为了加强央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中央政府已提出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人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保留或适当合并现有地、市分行,加强分行或支行的金融监管,二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企业内部管理。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央行的金融监管制度,制定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并改善管理办法,(2)健全金融监管责任制,(3)对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深化股份制改造改革。
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依然存在着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端,如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最终的现实选择是实行股份制,同时还要加强公司治理。
第二,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比如国有商业银行要有法定的资本金,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事会和董事会监督下的行长负责制;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
第三,加强业务流程监管。
在促进银行各项业务流程不断规范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监督与管理,使各项业务依法进行。
公务员之家:(三)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金融改革方针下,必须从体制外新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注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如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一批外资银行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这一切都为体制内的不足做了必要的补充。
在对外开放前,必
---------------------------------------------------------------范文最新推荐------------------------------------------------------ 须对内开放。
重点是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
大力发展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地方商业银行,使地方性商业银行彻底摆脱政银不分、银企不分的局面。
这不仅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除此之外,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多种金融工具,改革和完善外汇问题等,尽快实现建立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完备科学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等目标和任务,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1]刘少军著:《金融法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版.[2]刘定华著:《金融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3]王晓芳著:《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4]强力著:《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5]朱大旗著:《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