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三单元(上)复习重点2016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完美版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灵长类动物-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 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使用石器,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和定居,使用石器、陶器和织物-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的出现,城市的兴起,阶级的产生第二单元古代文明古国之兴1. 古代中国的兴起- 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中国的起源- 夏朝:建立者禹,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 商朝:首都商朝,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 周朝:周武王,使用青铜器,封建社会2. 古代印度的兴起- 印度河流域文明:建筑华丽的城市,使用印度字母写字,定居农业社会- 阿育王统一印度:推广,建造大雁塔,统一了印度次大陆3. 古代埃及的兴起- 河流带来的财富:尼罗河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农业发展- 法老的统治:法老是埃及的统治者,建造金字塔,奴隶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及国力逐渐衰弱4. 古代巴比伦的兴起-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文明,农业发展-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统一的法律,使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第三单元古代和的传播与交流- 的起源与发展:吠陀时期到吠陀文化的成熟- 的起源与发展:佛陀的生平和教义,在印度和其他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进入中国:明帝国和的发展,在中国的普及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秦汉盛世1. 秦朝的统一- 西周的灭亡: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和分裂- 秦穆公的改革:实施郡县制,推行统一的法律和货币- 秦始皇的统治: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修筑万里长城2. 汉朝的兴起- 起义军的崛起:刘邦发动起义,推翻了秦朝- 刘邦的统治:刘邦建立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武帝的扩张:汉朝的疆域扩大,丝绸之路的建立3.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科技发明的进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文化艺术的繁荣:孔子的学说传播,歌舞、诗词的流行第五单元古代中国的东西交流1. 东西方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设:汉朝与西方的贸易往来- 文化传播:、景教、回鹘文化的传播2. 东亚文化的交流- 中原文化的东传:中原文化向朝鲜、日本传播- 唐朝与新罗:唐朝与新罗的交往和文化传播- 日本的吸收和创造:借鉴中国文化,形成独特的日本文化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的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的形成- 五:北方各族的入侵和南方政权的衰弱-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2. 南北朝文化的融合- 文化艺术的交流:北方和南方文化在南北朝时期交流融合- 的盛行:在南北朝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3. 隋唐时期的政治和社会- 隋朝的建立和统治:隋朝的兴起和隋炀帝的统治- 唐朝的开创:李渊建立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盛世的开始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的隋唐盛世- 隋唐经济的繁荣:推行均田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交通运输的发展:大运河在隋朝时完成,对交通运输有重要贡献- 文化艺术的繁荣: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方面的繁荣结束语本文档详细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要点,包括人类文明的起源、古代文明古国的兴起、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秦汉盛世、古代中国的东西交流和古代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等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秦王扫六合变法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民心大势:人民盼望统一,历史发展趋向统一,秦国的事业顺应了民心和历史的潮流;秦王素质: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善于重用人才,制定的统一策略正确。

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郡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影响:1、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2、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攻越族开凿灵渠;思想上: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1、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伐无道,诛暴秦繁重的徭役:①修建阿房宫②造骊山陵墓③修筑长城④修弛道;沉重的赋税:收获的2/3上缴国家;残酷的刑罚:单死刑就有车裂等10多种;秦二世更加残暴: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戌守边关,遇雨误期。

过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占领陈,建政权→→逼进咸阳→→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项羽、刘邦的反秦斗争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公元前207年)。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4年。

性质:帝位的争霸。

刘邦胜“得民心者得天下”。

汉朝的建立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建立者:刘邦,史称汉高祖;汉朝史称“西汉”。

时间重要事件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之争开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结束,西汉建立大统一的汉朝局面: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原因:秦的暴政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秦末连年争战对经济造成的破坏。

文景之治: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统治者以身作则;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的知识梳理如下: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与灭亡、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以及隋唐时期的文化、科技与制度创新。

二、主要事件与人物隋朝的建立与灭亡: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但因隋炀帝杨广的暴政而导致隋朝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以及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混战。

隋唐时期的文化、科技与制度创新:包括雕版印刷术、建筑技术、科举制度等。

三、重要时间节点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实行“贞观之治”。

712年-741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实行“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四、重要知识点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高峰。

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事件,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雕版印刷术是隋唐时期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建筑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以长安城和洛阳城为最。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为选拔人才和促进社会流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五、学习方法建议重点掌握本单元的基本史实和重要事件,了解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以及隋唐时期的文化、科技与制度创新。

注意区分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分期,掌握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结合地图了解唐朝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

在七年级历史的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主要朝代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朝代。

以下是我们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一些主要朝代:1.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2.商朝:夏朝被商朝所取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

3.周朝:商朝被周朝所推翻,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二、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是指按照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而划分的等级。

以下是我们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一些社会等级制度:1.贵族:贵族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最高阶层,通常由统治者或王室家族组成。

2.平民:平民指的是普通的人们,他们没有特殊的特权和地位。

3.农民:古代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是农民,他们以种地为生。

4.奴隶:奴隶是古代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他人的财产。

三、古代中国的古代文字在古代中国,人们使用的是古代文字,以下是我们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一些关于古代文字的知识点:1.甲骨文: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商朝和西周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卜卦和记录事物。

2.金文:金文是古代中国商朝和西周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在青铜器上。

3.简化字:简化字是在现代使用的汉字基础上进行简化的一种文字形式。

四、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古代中国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以下是我们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一些关于古代中国宗教信仰的知识点:1.祖先崇拜:古代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非常重要,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能够保佑他们。

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的思想之一,强调礼仪、忠诚和孝道。

3.道教:道教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宗教信仰,强调追求自然之道和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4.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深受人们的喜爱,佛教主张追求真理和解脱。

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2016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发现过程);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难点:北京人的特征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直立行走是从猿转化为人的关键的第一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三、元谋人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

生活情况: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四、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命名:“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旧石器时代)2、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历史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五、山顶洞人:时间:距今3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貌特性: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曾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性。

生活情况:把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了审美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标)相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挖掘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常识与能力)相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性,知道原始农业的鼓起及其重要意义。

形象地把握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性。

开端研究对详细汗青资料进行归纳、归纳综合、比力、得出汗青结论的汗青思惟办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作用: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数学: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某些内 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昌盛的秦汉文化
昌 盛 的 秦 汉 文 化
地动仪:东汉张衡,制造了地动仪,是世 界最早的地震仪器。
制成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 华佗: 的创举,还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医 学 写成《伤寒杂病论》,阐述了 张仲景: 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尊称他为“医圣”。

昌 盛 的 秦 汉 文 化
宗 教
道 教 教
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白马寺,东汉明帝时建。 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 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 到幸福。 ①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 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尊老 子为教主、太上老君。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 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 道成仙。
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与班超有关成语:投笔从戎 大秦派使臣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 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线路: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西亚——欧洲
昌盛的秦汉文化
昌 盛 的 秦 汉 文 化
造 纸 术
最早: 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 改进: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 为“蔡侯纸”。 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质量 优点: 高
14.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匈 奴 的 兴 起
兴起的时间:秦汉之际 完成统一的首领:冒顿单于 统一的原因: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军事实力强大; 匈奴族生产发展迅速,畜牧业、 冶铁业兴旺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在与中原人的交往中,匈奴人学 会了农耕,考试垦田种谷,匈奴实 力不断壮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汉 朝 的 和 战 和

卫 青 霍 去 病 破 匈 奴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点对历史的认识发展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记忆和总结,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

从最早的传说到后来的文字记录,再到今天的数字化信息时代,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

一、传说和神话阶段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中,人们尚未有文字和文字记录的技术,对于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只能以口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保存。

传说和神话具有虚构性和艺术性,却没有可信度和可考证性,所以很难从这些传说和神话中了解到真实的历史。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历史传说,虽然具有文艺价值和教育意义,却并不能作为正史来使用。

二、文字记录阶段随着文字的出现与流传,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历史,这标志着历史的认识和记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古代的石碑、铭文、纪念性建筑等都是常见的历史记录方式。

发明印刷术后,书籍、报纸、杂志等也成为了重要的历史载体。

原始文字的产生,使人们能够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将它们留给后代。

这样,历史记录的可信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经过严密的编纂和筛选,成为了历史上广泛使用的权威史书。

世界上许多国家有着自己的史书和史料,这些文献资料对于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数字化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历史认识的传播和分享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到海量的史书和文献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记录和历史研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英国的国家档案馆建立了名为“档案向全民”的网站,将大量国家档案以数字化方式向公众开放,使人们可以在家中就可以查阅历史资料。

Google公司也推出了“Google文化遗产计划”,通过数字化技术记录和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促进全球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

总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会随之发展。

无论是传说和神话时期,还是文字记录和数字化时代,历史记录的形式和方式不断演变,但历史本身的真实性和价值却始终不变。

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石器时代的发展1.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活动-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约在200万年前。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人类制造和使用早期石器工具。

2.石器时代的划分-旧石器时代:约从早期人类出现到约 1.5万年前,使用旧石器工具。

-新石器时代:约从1.5万年前到大约5000年前,使用新石器工具。

3.中国早期人类的文化-大约在约300万年前,中国早期人类出现。

-中国早期人类的主要活动是狩猎、采集和渔猎。

-中国早期人类使用石器工具。

二、兴起的黄河文明1.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地势高,河水急,容易引发洪水和水患。

2.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出现了培植水稻和养殖牲畜的先民。

-先民居住在黄河流域附近的土台和山洞中。

-先民使用精美的陶器和玉器,发展了先民的农业和手工业。

3.兴起的黄河文明-公元前,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

-兴起的黄河文明以农业和农民为基础,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兴起的黄河文明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汉字的出现和使用。

三、神话与祭祀1.神话的形成-神话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的,是原始信仰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四大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神话通过口头传承和文学创作来流传和传播。

2.祭祀的意义-祭祀是古代人民对神灵的敬意和供养。

-古代祭祀活动主要包括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

-古代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四、商朝的兴衰1.商朝的兴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兴起和黄河文明密切相关。

-商朝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了陶器和青铜器制作业。

2.商朝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王室为核心,实行封建制度。

-商朝的社会制度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父系氏族为主要单位。

3.商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商朝发展了文字和书写,出现了甲骨文。

-商朝出现了青铜器,青铜器被广泛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我国历史,见证了我们民族的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也让我们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底蕴。

七上三单元,便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必须涉及的重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七上三单元的重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首先,第一部分注重介绍早期中国及其文化,着重讲授以下知识点:1、早期中国的起源: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那时国家分为多个小部落,部落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2、中国古代文明:早期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此时文明建立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例如篆刻、绘画、建筑等。

3、中国古代政治:早期中国大部分是以部落形式治理,部落首领由耆老选举,后期国家开始统一,由王室掌握政权。

第二部分讲授了战国到秦汉的内容,重点介绍: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秦国灭六国,开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秦国灭楚,开始严格的统一政权。

2、春秋时期:秦国灭亡后,春秋时期开始,弱国求合盟,强国求灭亡,国家动荡,也是中国许多思想文化流派的发源地。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年汉武帝统治,建立秦汉制度,这段时间经济得到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但农民受到沉重的压迫。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汉朝到隋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萌芽。

重点介绍如下:1、汉朝:汉武帝建立的秦汉制度,在汉朝有了更多的发展,提出了“自上而下的封建主义”,实行一元化统治,在统治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2、三国时期:西晋统一天下后,开始出现三国存亡之争,此时政治上很不稳定,但文学艺术却发展得很快,出现了许多文学大家,如刘备、曹操等。

3、隋朝: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开创性的一个时期,此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体系,实行两税并举,发展水利工程,发明了按钮式衣服,鼓励了文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七上三单元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介绍了七百多年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历程,包括早期中国及其文化、战国到秦汉、汉朝到隋朝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要点3(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要点3(第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要点(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秦统一六国: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1)经济方面: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2)文化方面: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不规范的文字。

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3)思想方面: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反击匈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北方的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

(2)修筑长城: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3)开发南疆: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两广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4、秦朝疆域:秦朝疆域广大,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夏商周三代简介1. 夏朝的建立与时代背景2. 商朝的兴起与特点3. 周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二、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1. 夏朝的政治制度a. 夏朝的国家建制b. 夏王的权力2. 商朝的政治制度a. 商朝的国家建制b. 商王的权力3. 周朝的政治制度a. 周朝的国家建制b. 周王的权力三、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生活1. 夏朝的农业a. 夏朝的农业生产方式b. 夏朝的农业社会组织2. 商朝的手工业与商业a. 商朝的手工业发展b. 商朝的商业贸易3. 周朝的农业与手工业a. 周朝的农业生产b. 周朝的手工业工艺c. 周朝的商业贸易四、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教育1. 夏朝的文字与学校a. 夏朝的象形文字b. 夏朝的教育制度2. 商朝的文化艺术a. 商朝的 bronzeware 文化b. 商朝的音乐舞蹈3. 周朝的文化特点a. 周朝的 bronzeware 文化传承b. 周朝的音乐舞蹈发展五、夏商周三代的社会制度1. 夏朝的社会阶级a. 夏朝的贵族与庶民2. 商朝的社会阶级a. 商朝的贵族与庶民3. 周朝的社会阶级a. 周朝的贵族与庶民六、夏商周三代的科学技术1. 夏朝的科学技术a. 夏朝的农业技术b. 夏朝的瓷器制作2. 商朝的科学技术a. 商朝的青铜冶炼b. 商朝的建筑技术3. 周朝的科学技术a. 周朝的农业生产工具b. 周朝的铁器制作七、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制度1. 夏朝的军事制度a. 夏朝的军队组织b. 夏朝的兵器装备2. 商朝的军事制度a. 商朝的战争特点b. 商朝的兵器发展3. 周朝的军事制度a. 周朝的军队编制b. 周朝的战争形式八、夏商周三代的宗教信仰1. 夏朝的宗教信仰a. 夏朝的祭祀仪式b. 夏朝的神祇信仰2. 商朝的宗教信仰a. 商朝的宗祠建筑b. 商朝的宗教图腾3. 周朝的宗教信仰a. 周朝的宗教节日b. 周朝的神话传说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增进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
1.光武中兴
(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
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XXX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XXX、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XXXXXX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XXX巩固统一的措施:1、XXX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2、列表归纳XXX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圆形方孔经济上半两钱)文化上字)车同轨,开灵渠交通上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影响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度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XXX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甚么?答:统一中国,树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度。

制度的树立: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

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XXX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顺次是郡和县。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华夏文明的形成1. 大禹治水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被封为夏代开国君主。

治水是夏王朝的一项伟大成就。

2.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性历史人物,是古代人们所相信的“人类始祖”。

3.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人民推崇神灵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的表现。

二、周朝的兴起1. 商朝的衰落商朝的衰落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民众的反抗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加速了商朝的崩溃。

2.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商朝的灭亡,周朝的兴起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周朝的重要特征,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周朝的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三、西周的盛世1. 周公制礼周公制礼是西周时期最出名的一位贤臣,他编制了《周礼》,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礼制。

2. 铸造青铜器青铜器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流行的艺术品,它的制作技术高超,款式繁多,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分封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政治和社会更加稳定,推动了贵族的崛起和社会的分层。

四、东周的分裂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时期,这时期的诸侯割据,战争频仍,是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的时期。

2. 我国古代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

这些诸侯国在春秋战国的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孔子及儒家思想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学派,他的理念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总结古代中国历史中的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和特征,华夏文明的形成、周朝的兴起、西周的盛世和东周的分裂都是中国历史中重要的篇章。

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重点表格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重点表格

知识点一:古代人类与工具的关系1. 旧石器时代的工具:石器、骨器等2.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陶制品、石器、玉器等3. 金属时代的工具:青铜器、铁器等知识点二:古代社会的发展1. 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过着游牧的生活。

2.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陶器和农耕工具,逐渐过渡到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3. 金属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铜器、青铜器和铁器,社会出现国家和城市,生产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知识点三: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1. 相传黄帝在战胜蚩尤后,创立了中华文明。

2. 盐池女娲补天,创造了人类。

3. 燧人氏的发明:制火、制器物等。

知识点四:古代我国的发展成就1. 农业:我国古代发展了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 工艺:我国古代雕刻、织布、铸造等工艺技术颇为发达。

3. 商业:我国古代商业活跃,有“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

知识点五:古代我国的思想1. 易经:有关阴阳、五行等思想的典籍。

2. 《诗经》: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生活和思想。

3. 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

知识点六:古代我国的政治组织1. 郡县制度:我国古代政治区划制度。

2. 封建制度:宗法制社会、官僚制度。

3. 帝国制度: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点七:古代我国的社会制度1. 农奴制度:在古代我国,有部分人被迫成为土地所有者的奴隶。

2. 身份等级制度:古代我国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划分,贵族、士、农民和奴隶等身份有明显差别。

3. 家族制度:古代我国以家族为单位,家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个人。

知识点八: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1. 农业技术:古代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如灌溉、耕作工具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工艺技术:古代我国的陶瓷、织布、冶炼等工艺技术颇为发达,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 医学技术:古代我国的医学技术也非常发达,有许多古代医学著作留存至今,显示了古代医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知识点九:古代我国的艺术1. 书法:古代我国的书法艺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具有独特的魅力。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1-3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1-3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人教版)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人教版)
朝代 秦朝 西汉 东汉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王扫六合” 二、“伐无道,诛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大一统的汉朝
历史原因
1 商鞅变法,是秦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 建国家。(根本原因) 2 长平之战,东方各国再也无法抵挡秦军的强大 实力。 3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如李斯、蒙恬、 尉缭、王翦等。 4 正确的外交政策,远交近攻 5 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 项羽 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公 元 前
刘邦
年 公元前207年,率兵直逼 秦 朝 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 灭 邦投降,秦朝灭亡。 亡
207
四、楚汉之争及西汉的建立 性质: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了 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 楚汉战争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结果:项羽战败
楚贝币 韩赵魏布币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
齐刀币
度:尺寸的长短
量:斗的容积 衡:斤两的轻重
文化
小篆
隶书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 丞 御 史 大 夫
监察
第二组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军事

行政
郡 (守 )
地方政府
县 (令 )
辽东
北修长城拒匈奴
临洮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 工运河之一,沟通了长江 水系和珠江水系。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1 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乱的局面,开创了 统一的新局面。 2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 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历史沿 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 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本篇文章的目的是将《历史七上三单元》的重点内容整理出来,以供学生复习。

三单元分别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世界古代历史,掌握历史研究方法。

第一单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本单元涵盖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背景,具体可分为三个部分:(1)中国古代战争。

中国古代的战争早在三皇五帝的历史元中出现,这一时期常用兵器有弓箭、矛、拐杖、盾牌等,而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却反对猛烈的战争,主张以言传达理念,通过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

(2)中国古代政治。

中国古代政治以封建制度为主,孝文帝称帝之後,群臣和诸侯通一系列法令加深了封建制度,政府百姓施以禁令,制服膺法令等,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

(3)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很多历史人物的功勋,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等,他们对道家、儒家、法家三家学说跟经典文献贡献了重要的见解。

此外,两汉时期的诗文与艺术也极大的影响了后代的文化发展。

第二单元:研究世界古代历史本单元涵盖世界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背景,具体可分为三个部分:(1)古希腊与罗马文明。

古希腊与罗马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是希腊神话,它深深影响着古希腊社会,而古罗马帝国则是一个以诚信、勤劳、勇敢等为社会准则的社会。

(2)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以佛教为主体,影响着印度的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例如,佛教的精神为印度的文学、艺术、思想社会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3)埃及文明。

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文明,埃及文明在古埃及历史时期有明显的阶级化和王权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如石头史诗、金字塔建筑等。

第三单元:掌握历史研究方法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历史研究的方法,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和推理,以及掌握历史理论。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历史的分析方法。

历史的分析方法包括获取有关历史事件的资料,进行资料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内在联系。

(2)历史的比较方法。

历史的比较方法一般指比较历史上不同文化、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政治影响等因素,大家可以从中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

历史七上三单元重点整理本文梳理了历史七上三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发展,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精神的变化,以及中国的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发展;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精神的变化;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第四部分总结了整个历史七上三单元的重点知识。

关键词:历史七上三单元,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当代一、中国古代1.1 中国古代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由帝王、大臣、官员、士绅等复杂的社会结构构成。

帝王分尊爱贵冠三公九卿,以及政务和祭祀宗庙事务,掌握着政治权力。

大臣管理内政,负责执行帝王的政令;官员对地方管理,负责收税,实行审判和办理官务;士绅则是从农民中诞生的居民中的有影响力的人,他们的贡献有助于支撑封建社会的运行。

1.2 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经济体系以君主主义为主体,帝王的经济管理是控制经济的重要方法。

国家实行重税政策,对农民、商人实行苛捐杂税,以及实行折约贴私搭关税和调节价格等政策。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分工合作和勤劳勤俭,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由宗教、文学、科学、艺术、哲学等组成。

中国古代宗教主要有道教、法家、儒家、佛教、伊斯兰教等,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书经》都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有《算经》、《礼记》、《黄帝内经》等;艺术方面,有诗词、画作、雕塑、建筑等,也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方面,有儒家、道家和法家等,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4 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以顶层统治者统治为主,由尊贵贵冠、大臣、官僚、平民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1.长期战乱,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3.秦王嬴政知人善用
2、秦朝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政都城:咸阳
3、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地位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1.建立中央集权专制,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1.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2.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交通上:1.统一东南、岭南地区,修建灵渠。

2.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5、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作用:抵御匈奴的侵犯。

6、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的表现
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罚严苛;
4.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5.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
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意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秦朝灭亡的时间:公元前207年灭秦的战争:巨鹿之战
4、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
5、楚汉之争的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汉文帝、汉景帝的治理称为是“文景之治”)
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目的: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汉高祖措施:休养生息的政策。

“文景之治”的措施:1、轻徭薄赋2、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减轻人民的负担。

3、提倡节俭4、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的表现:1、社会安定,百姓富裕。

2、国家粮仓丰满。

3、府库里的铜钱不计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