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小结资料 新人教版 精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小结资料 新人教版 精

统一国家的建立,开发南疆。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理解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二、习题巩固1.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D.秦的统一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

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5.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6. 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稳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8.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9.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10.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1、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的开创者是秦始皇——秦始皇,其在六国内推
行“一统中原”运动;
2、他颁布《秦法》,推行“九鼎一元”的一元化治理体系,实行王朝集
权制度;
3、十六国与秦国的战争,也就是所谓的”六国之乱“,最后秦国灭亡了
十六国。

二、西汉开创国家
1、西汃开创国家:西汉创建者假山卢把秦朝的政体改革:开启了历史
上第一个实行skin并有特殊地位的汉族政权;
2、西汉的社会制度特色:实行“五爵制”,将社会划分为五等,使西汉
社会更加均衡;
3、西汉的文化艺术:西汉时期,国家创立了段节和学院,提倡佛教等,与上古文化渊源的陶泥,开创了越剧和新乐,也创办了史書体在汉朝
之意;
三、两汉到魏晋
1、两汉到魏晋:宀及上古文明沃土其时出现大量文学著作,向外开放,推行和平政策,实行太医制,尊重养生、药物治病;\
2、魏晋之间:强调论议与历史学,重视游泳,增设国职、编制民科,
涌现出许多政治学、哲学、经韵等学说;
3、两晋文化:两晋文化创作了史书、医学之作,著有《后汉书》、汉
魏之书,并有许多论诸、形态语言等书籍。

四、南北朝时期
1、南北朝时期:中原黄河以南的地区民族多样,逐渐出现汉释双朝的
局面;
2、南北朝的政治:政治上,南朝实行皇家封地制,皇家分封·营部·官吏,北朝则是以分封立国家为主;
3、南北朝文化:文化上,南朝拓展儒家思想,晋代起人才济济,形成“开元盛世”;北朝时期,以魏晋文化为基础,发展出“繁华更新”的文化。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崛起、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秦汉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等。

二、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汉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影响;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2. 难点:如何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及其背景。

三、知识结构
1. 政治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秦朝的政治制度
- 汉朝的政治制度
2. 经济
- 秦朝的经济政策
- 汉朝的经济繁荣
- 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影响
3. 文化
- 秦汉时期的文学艺术
- 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 秦汉时期的史学成就
4. 科技
-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 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医学发展
四、总结与思考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成就,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总结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总结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总结归纳一、概述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重要事件。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生活。

逐渐地,人们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并形成了最早的农业社会。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稳定的定居社会。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地区。

在这里,人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和王朝,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王朝,每个王朝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王朝,包括夏、商、西周、东周、战国、秦、汉等。

每个王朝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文化特点。

有些王朝兴盛一时,如商、东周和秦,而有些则经历了兴衰,如夏、西周和战国。

这些王朝的兴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历史的曲折进程。

四、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夏商周的更替、战国时期的分裂和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等。

这些事件不仅对政治组织和国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历史的启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兴盛需要不断进取和创新。

同时,也需要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从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和发展。

六、结语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重要事件,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知识点对历史的认识发展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记忆和总结,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

从最早的传说到后来的文字记录,再到今天的数字化信息时代,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

一、传说和神话阶段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中,人们尚未有文字和文字记录的技术,对于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只能以口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保存。

传说和神话具有虚构性和艺术性,却没有可信度和可考证性,所以很难从这些传说和神话中了解到真实的历史。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历史传说,虽然具有文艺价值和教育意义,却并不能作为正史来使用。

二、文字记录阶段随着文字的出现与流传,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历史,这标志着历史的认识和记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古代的石碑、铭文、纪念性建筑等都是常见的历史记录方式。

发明印刷术后,书籍、报纸、杂志等也成为了重要的历史载体。

原始文字的产生,使人们能够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将它们留给后代。

这样,历史记录的可信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经过严密的编纂和筛选,成为了历史上广泛使用的权威史书。

世界上许多国家有着自己的史书和史料,这些文献资料对于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数字化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历史认识的传播和分享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到海量的史书和文献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记录和历史研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英国的国家档案馆建立了名为“档案向全民”的网站,将大量国家档案以数字化方式向公众开放,使人们可以在家中就可以查阅历史资料。

Google公司也推出了“Google文化遗产计划”,通过数字化技术记录和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促进全球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

总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会随之发展。

无论是传说和神话时期,还是文字记录和数字化时代,历史记录的形式和方式不断演变,但历史本身的真实性和价值却始终不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秦王扫六合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伐无道诛暴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大一统的汉朝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知
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识点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知识点总结
官方公众平台--精品初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z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初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的内容哦~。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嘿,小伙伴们!咱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的知识哟!先来说说秦统一六国。

那秦始皇嬴政可厉害啦,他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策略,把六国一个一个都拿下了,实现了大一统。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儿!统一后的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统一货币、度量衡,让大家买东西、做买卖都方便多啦。

再讲讲秦始皇的那些大工程。

长城知道不?那可是个超级大的防御工程,为了抵御北方的敌人,耗费了好多人力物力呢。

还有灵渠,把长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这交通一下子就便利了不少。

秦朝的统治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哟。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继位,那叫一个昏庸无道,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终于,陈胜、吴广忍不住啦,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发起了大泽乡起义。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给后面的起义开了个好头。

接着说刘邦和项羽。

这俩人在秦末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刘邦呢,比较会用人,也懂得收买人心;项羽呢,力大无穷,打仗特别猛。

他们俩争天下,最后刘邦赢啦,建立了汉朝,称为西汉。

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老百姓好好种地、过日子,经济慢慢就恢复起来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那可不得了!他推行了好多厉害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把汉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强盛。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一单元的历史是不是很精彩呀?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一起来瞅瞅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的知识哟!秦朝啊,那可是个很有故事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自己功劳大大的,自称始皇帝。

他还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把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文字也统一啦,以前六国的文字各不相同,交流起来多麻烦,现在都用小篆,方便多了呢!不过秦朝的法律可严啦,动不动就惩罚,老百姓压力山大。

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农民起义。

话说回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力可不小。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如仅答实现统一,给1分)。(2分)废 分封,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 货币;建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答出至少三 项)。(3分)
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 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考点四、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都城: 长安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统治政策: 休养生息的政策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 量的钱粮,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新
增)
表现 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
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考点五、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 政治 影响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颁布推恩令;
从此诸侯国一蹶不振; 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使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 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 的改善。
中考链接 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 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 A. 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 交子 D.会子


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 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 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主题
具体内容 背景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
“文 景
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 措施 一
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要点3(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要点3(第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要点(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秦统一六国: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1)经济方面: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2)文化方面: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不规范的文字。

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3)思想方面: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反击匈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北方的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

(2)修筑长城: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3)开发南疆: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两广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4、秦朝疆域:秦朝疆域广大,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
1.光武中兴
(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
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各课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各课复习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各课复习要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各课复习要点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化统一字焚书坑儒摧残了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评价: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上交三分之二)严酷的刑法二世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破釜沉舟)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景之治(历史上把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景之治”)1、原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提倡节约;提倡“以德化民”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第三单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第三单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第三单元)
一、 秦王扫六合——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1、秦朝的建立:前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
2、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 、 、 ,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5、秦始皇派大将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地区;又让他负责修筑了西起 、东到 的城防,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6、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地区,兴修 ,沟通了 和 大水系,促进了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 大一统的汉朝
பைடு நூலகம்
1、文景之治: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 农桑,提倡 ,重视“ ”,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2、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 ,建立较小的侯国,后又找借口削减侯国,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7、秦朝的疆域:东到,西到 ,南达
二、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秦的暴政:秦始皇繁重的 及残酷的 秦二世更加残暴的统治。导火线是贫苦农民在 遇到大雨耽误行期要被处斩。
2、经过:年,、领导农民在 前207 秦朝灭亡。
3、西汉的建立:年,建立 ,定都,史称西汉。
3、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 ;统一文字:把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使用笔画更为简单的 )。还统一 。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的建议,发布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 ”。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华夏文明的形成1. 大禹治水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被封为夏代开国君主。

治水是夏王朝的一项伟大成就。

2.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性历史人物,是古代人们所相信的“人类始祖”。

3.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人民推崇神灵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的表现。

二、周朝的兴起1. 商朝的衰落商朝的衰落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民众的反抗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加速了商朝的崩溃。

2.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商朝的灭亡,周朝的兴起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周朝的重要特征,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周朝的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三、西周的盛世1. 周公制礼周公制礼是西周时期最出名的一位贤臣,他编制了《周礼》,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礼制。

2. 铸造青铜器青铜器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流行的艺术品,它的制作技术高超,款式繁多,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分封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政治和社会更加稳定,推动了贵族的崛起和社会的分层。

四、东周的分裂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时期,这时期的诸侯割据,战争频仍,是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的时期。

2. 我国古代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燕国、韩国、魏国、秦国。

这些诸侯国在春秋战国的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孔子及儒家思想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学派,他的理念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总结古代中国历史中的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和特征,华夏文明的形成、周朝的兴起、西周的盛世和东周的分裂都是中国历史中重要的篇章。

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秦朝和汉朝,包括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汉武帝的改革等内容。

二、主要知识点1. 秦朝的统一:讲述了秦朝如何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秦始皇的统治措施:重点讲述了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以及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介绍了汉朝的政治体制,包括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以及汉朝的经济制度,如均输法、平准法等。

4. 汉武帝的改革:讲述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实行察举制、推行儒学教育等,以及这些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重点历史事件及人物1. 秦始皇的生平和统治:了解秦始皇的出生背景、统一六国的经过以及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

2. 汉武帝的改革:了解汉武帝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察举制、推行儒学教育等。

四、难点解析本单元的难点主要在于理解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影响。

同时,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也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进行。

五、易错点辨析1. 秦朝的焚书坑儒:需要明确焚书坑儒的目的和影响,理解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必要性。

2. 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需要理解其历史背景和影响,认识到这一政策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六、考点分析本单元的考点主要包括: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汉武帝的改革等。

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运用。

七、学习方法和策略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1. 深入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全面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对秦汉历史的整体认识。

2. 重点突破:针对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理解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意义。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色。

以下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一、夏代夏代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可考的朝代,传说是由太康之子禹继位而建立。

夏代创立之初,以青铜器作为象征权力的重要器物,它是夏文化的代表之一。

同时,夏代也是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代表。

二、商代商代是奴隶制社会后期的时期,主要涉及流域地区的贸易关系。

在政治制度方面,商朝采用王国制度,颁布“甲骨文”等重要制度。

此外,商代王室也借助青铜器来展示权力与地位。

三、周代周代是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以周武王打败商纣王而建立。

此后的东周时期,由于战国时期的不断战争和分裂,周朝政治权威逐渐失强。

四、周朝的文化周朝在文化方面的代表作是《周礼》,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礼制典范。

此外,周朝还有“诗经”、“春秋”、《易经》等文化遗产传承下来。

五、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战国时代,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镇江、临淮、湖北荆山等文化的相继发展使得春秋战国文化呈现出多元的面貌和发展趋势。

春秋时期,郑国彭殷所建造的洛阳城墙是这个时代的重要代表之一。

六、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他们各自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和理论。

总结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夏帝国、商朝、周朝及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变迁等方面。

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2、列表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3、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

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

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中央政府直接听命于皇帝,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特点:中央集权(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暴政;1、秦始皇的贡献:(1)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

(2)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

(3)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9课秦统一中国1 秦灭六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建立郡县制。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 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1 秦的暴政(秦朝灭亡的原因)(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4)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2 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3 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最终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 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建立郡县制。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秦朝灭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4)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
2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最终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政治上措施)“推恩令”与刺史制度的实施与来源: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2(思想文化上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影响:从此,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3(经济上措施)盐铁专卖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