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气压带和风带(生)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夏季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性质
源地
寒冷干燥 蒙古-西伯利亚
温暖湿润 印度洋
——大范围风向随季节 而变化 的现象。
1、东亚季风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本南部
季风环流2.swf
风向 冬季风 西北风 夏季风 东南风
原因
性质
海陆热力性 寒冷干燥 质差异 温暖湿润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西太平洋副高
季风环流
(2)南亚季风 南亚、中国西南
季风环流2.swf
风向
原因
冬季风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情景2
北半球三圈环流立体图
三圈环流 据图分析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高低压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
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
60°
高压低压相间插
90° N
N
一撇一捺向低压 30°

S
情景3
例题
1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气压带,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2.2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热力环流
形成原理
高压
低压
低压 受热
高压 冷却
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 气压差 水平运动
高空风向 近地面风向
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形成原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 热量差异
情景1
情景2
南风
北纬30度 (副热带高气压带)
(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影响中国东部降水。
总结
形地成表单均圈一环,地流球静止 地形表成均三一圈,环地流球自转 形 地成 表三 均圈 一环,地流球且自气转压同带时风公带转发生季节性移动 海北陆半分球布冬对、大夏气季环气流压的中影心响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答案)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答案)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3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亚马逊雨林亚马孙雨林,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仅存约500万平方公里,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就是亚马孙河。

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包括法属圭亚那。

其中4个国家将雨林所属州份取名亚马孙州。

亚马孙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1%,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令人瞩目。

据统计,这片森林里约有400种哺乳动物、1000种鸟类、1500种鱼类以及超过25000种昆虫。

这些生物在独特的生态环境中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例如,一些鸟类以果实为食,而果实又成为其他动物的饲料;有些昆虫会与植物产生共生关系,为植物传播花粉并获取食物。

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地貌特征。

从平缓的丘陵到陡峭的山峰,从茂密的丛林到开阔的沼泽,各种地形应有尽有。

此外,热带雨林中还有许多美丽的瀑布、湖泊和河流,为这片生态系统增添了更多姿多彩的元素。

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也具有独特的特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绞杀现象”。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结合图文材料,认识气压带、风带对典型区域气候的影响。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性质、季节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和季风形成的影响。

3.结合材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及季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结合观察自然景观,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01目标任务02预习导学一些寄生植物如藤蔓和葛类植物,借助大树的支撑向上攀爬,逐渐将依附的树木绞杀致死。

尽管这种过程在某些方面看起来残酷,但它却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季节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赤道低 气压带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导致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呈现西北 风和西南风的特征。
在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赤 道低气压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南 移,导致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呈现 东北风和东南风的特征。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 引言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象学中的重要 概念,它们对气候、天气和自然 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02
本课件将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分布、特征以及与气候变化 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不同地区的气候形成过程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 行具体分析。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 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输标02入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 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01
03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减缓和适 应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
北半球夏季和冬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01
在夏季,北半球受到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的影响,而在冬季则
受到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的影响。
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02
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受到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的影响,因此
分布较为稳定。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03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夏季受

气压带和风带资料精选课件PPT

气压带和风带资料精选课件PPT

赤道
2021/3/2
北极

南半
半球
球近
赤道
近 地 面
地 面
盛盛
行行
南极
风 向 ?
风 向?
13
2、若地面均匀,且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2021/3/2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14
(二)地球自转作用 地球自转使其偏”。
60°S
极地高气压带
90°S
2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五讨
星 红

旗:
常 年
我 国
向南
哪极
个考
方 向
察 站
飘上
?空
极地高气压 90。N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2021/3/2
极地高气压带
22
开心看故事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S
30°S 60°S
18
►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成因: 赤道地区受热多,大气膨 胀上升,近地面大气质量减少,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南北两极因终年严寒,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大气质 量增多,形成极地高气压带。这两种气压带都是由于 热力原因形成的。
热带草原景观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印度低压(亚洲 低压)
亚速尔高压
2、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呈块状分布 (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
气压带和风带 的形成
课堂小结
大气环流的概念、作用 三圈环流的形成
位于同一纬度的A、B两地气温一样吗?
A
冬季: B>A 夏季: A >B
高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副极地低气压带
低压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1.东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风向
性质
成因
2.南亚季风
赤道地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南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
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季节 冬季 夏季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
1、概念:具有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形成: 1、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2、地转你偏向力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海陆分布状况
1.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冷热不均
北极
赤道
赤道
南极
考虑条件
900 600
300
00地面
高 空
300
600 900
考虑条件
考虑条件 1、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2、考虑地转偏向力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海陆分布状况
风向
性质
成因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差异较大,具体如下:
东 亚 季 风(冬季风强盛) 南 亚 季 风(夏季风强盛)

第二章 第3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第二章  第3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2016· 大庆模拟)读某区域地形图及图中两城市的气 候资料图,完成 3~4 题。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图中甲城市( )
A.冬季受高压控制,夏季受低压控制 B.冬季受风带控制,夏季受气压带控制 C.常年受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 D.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4. 导致甲、 乙两城市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C.大气环流 B.洋流 D.纬度位置
答案:3.A 4.B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要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名师点拨要点)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冰原气候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全年炎热,干 旱少雨 全年严寒,降 水稀少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4.正确表示①②之间风带实际风向的图是(
)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解析:第 3 题,从图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提示信息 可知①②③均为气压带的位置。据纬度位置可知②为 30° 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 多晴朗干燥 天气。第 4 题,①②之间的风带应为南半球低纬度的信 风带,即东南信风带,实际风向为东南风。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 赤道低气压带 气候 岛 温带海洋性 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 西风带 气候 岸等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中海 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 和西风带交替控 地中海气候 尼亚沿海、南美洲的 智利中部 、 制 非洲南端的 好望角 地区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压和风向、风速的分布情况。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天气变化、气候变化以及对于环境和农业的影响。

气压带气压带是指地球上不同纬度上的气压分布带状区域。

由于地球自转、光热的不均匀分布,引起了大气的运动,在不同纬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

1.低气压带: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也就是0纬度附近,称为赤道低气压带。

这个地区阳光照射较为直接,导致空气被加热,产生热浮力,使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

低气压带是常年的热带气旋活动区,伴随着阵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2.高气压带:高气压带位于地球的30°纬度左右和60°纬度左右,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高气压带。

这些地区的空气下沉,导致气压升高。

高气压带是干燥的区域,通常没有降水,形成了沙漠和荒漠。

3.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地球的极地地区,由于太阳照射角度小,因此地表和空气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少,导致气温低并形成低气压带。

这个地区的天气通常寒冷、刮风且多云,降水量很小。

风带风带是指在气压带的影响下形成的大气环流运动带状区域。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互关联的,气压带的存在影响着风的形成和方向。

1.赤道低压带: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形成了称为赤道低压带的风带。

由于赤道附近的气压高度低,空气上升,形成了一股从南向北的上升气流。

这股气流被称为赤道东风,它主要影响赤道附近的热带和地区。

2.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的气流在上升后分裂为两股,一股朝北、一股朝南。

这两股气流在30°纬度左右降落到地表形成高气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

在南半球,这个风带被称为南风带,而在北半球,则被称为北风带。

这两个风带主要影响副热带地区。

3.副极地辐合带:在副极地高压带降落到地表之后,形成了一股从北向南的下沉气流。

这股气流与来自赤道的南风带相汇合,使空气被迫上升,并形成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辐合带。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气压带、风带-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②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 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2. 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夏季海陆温度、气压形势出现较大差异,这就造成海陆分布 形势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发生变化。下面两图反映了亚欧大陆冬、夏季气压 中心对气压带的[4] 切割 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并且以 [1] 赤道 为轴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如下图所示: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
成因和类型
极地
南北纬90° [2] 热力 ⁠原因。终年寒冷,气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目录
Contents
01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 移动
02
考点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 带的影响
03 热点帮 关注热点 迁移应用
04 读图帮 掌握技巧 快速读图
05 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 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1)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气压分布 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1] 快 ,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海洋气温相对较

高,气流上升,形成[2] 低压中心 。 ⁠
返回目录
第3讲 气压带、风带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3讲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知识梳理+ 考点探究+ 专项突破+真题重组集训)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3讲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知识梳理+ 考点探究+ 专项突破+真题重组集训)

• 解析 (1)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 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 北)位臵,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 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 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选A。(2)根据风向可 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 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选C。(3)地中海气候是 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 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 带高压影响。选B。 • 答案 (1)A (2)C (3)B
• 考点二 季风环流 • 【典题导入】 • 2.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 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 (1)上述“某月”是 ( )。 • A.1月 B.4月 • C.7月 D.10月 •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 C.西南风 D.西北风 •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原理示意图 地理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方向(或趋势) 类型 东亚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 起的;南亚季风的冬季风主要是由 季风成因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夏季风 意图 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 道向右偏转而成 洋流流向与 其性质的关 流向较低纬度的多为寒流,流向较 系原理示意 高纬度的多为暖流 图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将海底营养 渔场分布示 盐类带到海水上
•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Ⅰ为① 低纬环流 圈 高低纬受热不均 ⇒三圈环流Ⅱ为② 中纬环流 圈 地转偏向力影响 Ⅲ为③ 高纬环流 圈
•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A为④赤道低气压带 B为⑤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1)七个气压带 C为⑥ 副极地低气压 带2个 D为⑦ 极地高气压 带2个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3. 培养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定义。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类。

3.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气象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中所示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

3. 讲解: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压带和风带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

2.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天气现象。

第二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分析气候变化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变化。

2. 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变化。

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一年四季的气象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3. 讲解: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气压带和风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规律。

2.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气候变化。

第三章: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分析天气预报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2.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3. 气压带和风带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不同地区的气象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⑭_多__雨___
⑮_西__风__带___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⑯_湿__润___
⑰_副__热__带__高__压__带___ 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夏季⑱_炎__热__干__燥___, 冬季温和多雨
2.形成气候的五大因子:⑲_太__阳__辐__射___、大气环流、海陆
分布、⑳_地__形___、洋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图 2-2-14
知识点 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图 2-2-16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地区
气压带、 风带
气流
赤道附 赤道低气

压带
上升
南北纬 10° 到 南 北回归 线
湿季:赤道 低气压带
上升
干带季:信风东 风 较北高(南风纬半(度球北半);球气)流、来东自南
南北回 归线至 南北纬 30°
信风带或 副热带高 气压带
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 控制区);气流来自较 高纬度 ( 信风带控制 区)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
多雨 高温多雨
高温少雨
终年炎热 干燥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续表)
地区
气压带、 风带
气流
南30北°纬—40°夏 带季 高: 气副 压热 带
图 2-2-12
7 月(北半球夏季),在 30°N 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 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形成亚洲低压(或印度低 压)。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 或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 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气压带的概念及其区分特征,掌握各地带风的特点和环流规律;2.学生能够识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常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3.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读各地气候变化的特点、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实地观察和书写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的获取、整理、运用和创新。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勇敢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气压带的概念及其区分特征;2.掌握各地带风的特点和环流规律;3.识别北半球和南半球常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把握北半球和南半球大气环流规律和对应气候类型的异同;2.学生对各种环流系统的联系和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影响以及其中复杂、细微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授气候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特点、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2.观察法:带领学生到天文台、气象观测站等实地观察掌握气温、气压等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气候分布等的相关资料;3.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4.读图法: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气候和气候带分布规律等知识。

五、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以问题导入,例如“为什么北京的气温在四季之间的变化很大,而开罗的气温相对较稳定?”第二步:知识讲解1.气压带的概念和区分特征;2.各地带风的特点和环流规律;3.北半球和南半球常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步: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带领学生到天文台、气象观测站等实地观察掌握气温、气压等气象观测数据,并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2014《创新设计》地理教师用书课件—3-3.

2014《创新设计》地理教师用书课件—3-3.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图表专项突破 真题重组集训
【图解考点】 1.图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图表专项突破 真题重组集训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雨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纬度地区因大气运动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带、风 带,其分布及与雨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解析 (1)图甲中a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b为北半球的西风 带;图乙中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东北信风带、C为副热带高 气压带、D为西风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F为极地东风带。 (2)图甲所示季节副高位于30°N以北地区,为北半球的夏季, 图乙中C和D交替控制下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 (1)D (2)A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 气压带。 (2)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是⑮ 亚洲(印度)低压 ,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 压带。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图表专项突破 真题重组集训
图示 1月份和7月份海陆气压中心变化图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 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 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图表专项突破 真题重组集训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图表专项突破 真题重组集训
总结 巧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左手法
(2)歌谣法 纬度基本,带状分布,0 3 6 9,三低四高。高向低流,形成风 带,东北、东南,信风不同。40~60(度),盛行西风,极地东 风,常年吹送。信风、西风,十分重要,气压风带,南北移 动。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学以 致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季风的形成及其原因。从图上可 以看出澳大利亚为高气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洲大陆上 为印度低压,风从南往北吹,也可以判断出该图为7月份。从南 亚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吹东南 季风。本题出错原因是不能根据风向判断季节。
学以 致用
答案:(1)7 印度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西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亚洲东部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 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 著
答案:(1)B (2)A
学以 致用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形成南亚季风 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知识 拓展
学以 致用
2.下图是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 (2)题。
学以 致用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学以 致用
解析:第(1)题,a在30°~60°之间,应为中纬西风带,风 向应为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根据图中a处 风向左偏可知,此图表示南半球,西风风向为西北风。第(2) 题,首先需要判断南北半球,进而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气 候类型,最后确定答案。根据图中b的经纬度可知b处的气候 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

高考地理第3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

高考地理第3章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

全年高温,一
原气候 雨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 风气候
干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
全年高温,一 制,湿季时受气压带、风带
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 制
【真题1】(2010·上海)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 示意图,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 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 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 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 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 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 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 成因。
答: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 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
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 为主。
第三章
必修Ⅰ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课 气压带和风带对
气候的影响
考点1 气压带、风带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见下表)
气压带 与风带
分布
极地高 南北纬 压带 90°附近
成因 热力原因
副极地 南北纬 气 低压带 60°附近 压 带 副热带 南北纬30
高压带 °附近
(202X·雅礼中学摸底)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据 此完成第3题。
3.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环流的知识及对图的 分析、判断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1)从气流方向判断图中是中、高纬度环流,而极锋又总 是向冷气流一侧倾斜,故可判断出左侧为中纬环流圈,右侧 为高纬环流圈。
(2)由(1)可进一步推出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而丁为极地 高气压带,由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而丁 为热力作用(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
答案 (1)冬 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 (2)副 热带高气压带 (3)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4)温带海 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5)地中海气候 温和多雨 (6)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 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高温多 雨。
(1)图示环流中,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 左侧属于__________环流。 右侧属于__________环流。 (2)甲、丁两地同为高气压,甲地高气压是由__________ 原因形成的,丁地高气压是由__________原因形成的。 (3)乙、丙两种气流中,属于干冷气流的是__________, 属于暖湿气流的是__________。 (4)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__________。
说明: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 是惟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亚欧大 陆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 影响,自热带向温带依次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例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乙、丙两股气流分别是从副热带和极地流出的气流。 相比之下,从极地高压流出的丙气流是干冷的,而从副热带 高压流出的乙气流为暖湿的。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 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中心,将大 陆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我国的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副 热带高压的关系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 压切断,仅保存在洋面上,保存在北 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有时位于夏威夷 附近,又称夏威夷高压;有时分裂成 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对我国天气、 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注意:以下地区的风向要特别注意
• 日本及俄罗斯东南太平洋沿海——冬季: 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北印度洋沿岸和 我国南海沿岸地区——冬季:东北风;夏 季:西南风。
•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1月):西北风;冬 季(7月):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省新津华润高级 夏应全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 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 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 3、使学生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 4、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和归纳
温高一些?为什么?夏季呢?
海陆的热力差异
60°
30° 0° 30°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 月
冬季
冰岛 低压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过渡)我们已经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有关知识,那么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有哪些影响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板书第三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作用: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引导看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39图2.10、2。

11、2.16、和2。

17活动,思考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略。

【教师总结】简要说明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思考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补充材料1 主要气候类型比较补充材料2气候类型的简易判别气候类型的判别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虽然杂志中有不少这方面方法的论述,但学生很难掌握,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方法作一介绍,请各位同行不吝指正.第一步:判别南北半球方法:据温度曲线(或数字)七月气温高(低);一月气温低(高)为北(南)半球第二步:若为北(南)半球,观察一(七)月份的平均气温t当t≥15℃时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量均较多热带季风气候观察月降水量≥3个月热带草原气候≥200毫米的月份 < 3个月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均较少亚热带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当0℃≤t≤15℃时地中海气候量不均匀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温带海洋气候各月降水量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观察月降水量≥2个月当t<0℃时温带大陆性气候≥l00mm的月份〈 2个月极地气候各月气温均很低【课堂练习】据下表数字,判别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利用上述方法)21.8答案: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提示:以B为例,第一步:根据一月份气温低于七月份气温可以判别是北半球第二步:观察一月份平均气温t=—13℃,属于t〈O℃的行列,故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三种中的一种;再观察各月气温并非都很低,可排除极地气候;到底是温带季风气候还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呢?再看月降水量≥lOOmm的月份,得知为3个月(7、8、9三月),据判别方法知其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
2015届考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于移动规律
(一)预习好教材P50-52页和参考书P35-36页的相关基础知识
(注意把握基础),将不懂的记下来。

(解决办法:先互相讨论,再教师课堂上一起解读)(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①在下图中注明各气压带及其成因(热力或动力形成)、风带的名称,标出各气压带大气的垂直运动方向。

②在风带的位置画出风向,要求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在左边方框内画出相应位置的风向运动轨迹为。

【知识巩固】
1.在下图中注明各字母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低、中、高纬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变式图
2.作以北极为中心俯视图的风带分布示意图Array
2、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根据右图写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原因
(特别注意气压带的纬度位置)
【知识巩固】
读下图,完成下列3~6题。

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4.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交角的存在,导致的回归运动。

5.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多或少)。

试分析其原因。

6.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是。

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类型是 , _ 。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7~8题。

7.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
8.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
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小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珠江流域正值枯水期
9.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中的四幅图所示气压
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 b
C.c
D.d
考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学习目标】
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中心的形成的影响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位置
3、分析东亚季风的成因、源地、风向与性质
【自主学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即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差异。

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____,所以海洋增温与降温的速度都比陆地____。

2、北半球冬季:海洋降温____,陆地降温____→海洋气温较____,陆地气温较____→海洋气流_______,陆地气流______→海洋形成_______中心,陆地形成______中心。

3、北半球夏季:海洋增温____,陆地增温____→海洋气温较____,陆地气温较____→海洋气流_______,陆地气流______→海洋形成_______中心,陆地形成______中心。

【合作探究】
1、冬夏海陆气压差异(北半球为例)
填表(写出具体气压名称)
2、冬夏季风
①判别图1与图2
大陆、太平洋上高、低气压中心及其名称;
②在图1、2中的澳大利亚上标出的高、低气压中心;
③在图1、2中画出东亚、南亚风向及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
④图1中,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填表:东亚和南亚季风比较表
【知识巩固】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回答1~2题。

1.此时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2.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多雨
C.吹东北风、湿热多雨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3.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只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