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课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表为先秦时期部分典籍中有关天、地、神、人的表述其蕴含的共同思想是()A. 神权观念B. 人本精神C. 迷信思想D. 和谐理念【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这些典籍中都包含有对“人”的论述所以蕴含的共同思想是人本精神故选B项这些典籍中论述了天但不代表是神权观念和迷信思想排除AC项和谐理念无法体现排除D故选B2.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一些大商人往来于列国之间经商如子贡在曹、鲁之间做买卖“家累千金” 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这反映了()A. 商业发展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B. 齐鲁之地已成为商业发展中心C. 商人的社会地位获得明显提高D. 地域性商人群体开始大量出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人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府的严格控制故A项错误B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故选C3.晋穆侯死后其弟殇叔(前784年—前781年在位)自立晋人对殇叔的行为并没有太多诘难其死后仍以晋国国君的身份葬于晋侯的墓地这说明当时()A. 兄终弟及获得普遍认同B. 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 传统社会秩序趋向松动D. 分封等级体制出现崩解【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晋国殇叔自立违背了西周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但“晋人对殇叔的行为并没有太多诘难其死后仍以晋国国君的身份葬于晋侯的墓地” 这说明西周末期原有的宗法分封体系出现了松动 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兄终弟及获得了晋国民众的普遍认同 A项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此时仍是西周时期 BD排除故选C4.春秋时期在用人制度上鲁国一方面坚持“非吾族类其心必异”的“亲亲”原则另一方面开始实行“尚贤” 即选拔平民中的贤人仕官这表明鲁国()A. 选官制度比较完备B. 新兴地主势力壮大C. 儒墨两家斗争激烈D. 传统秩序面临解体【答案】D【解析】A项表述错误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及的是“平民” 不能得出新兴地主势力壮大故B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选拔平民中的贤人仕官”对传统的等级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故D正确故选D5.《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是“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从其中的“祭宗祠”我们可以看出()A. 礼乐制度是封建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B. 宗法观念在明清时期依然有一定的影响C. 分封依然是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举措D. 血缘宗族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答案】B【解析】“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表明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是传统风俗这种风俗起源于宗法制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春秋战国时期原先深藏于宫廷密室的图书典籍散落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私学兴起推动数育平等B. 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C. 文化下移导致官学崩潰D. “百家争鸣”成为时代潮流【解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7.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吴起镇的得名与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吴起相关在吴起镇至今还有吴起的雕像(如图)吴起改革的措施不可能包括()A. 强化“世卿世禄制”B. 限制贵族的权力C. 奖励军功D. 严禁私门请托【答案】A【解析】吴起改革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世卿世禄”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因此 A 项符合题意BCD都可能是吴起的措施故选A8.《尚书·武成》用“血流漂杵”来描写武王伐纣战争的惨烈而孟子却质疑“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矣?”孟子的质疑()A. 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历史B. 抨击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C. 说明其历史观的局限性D. 体现了对商亡教训的反思【答案】C【解析】材料“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反映了孟子认为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纣王残暴士兵会纷纷起义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战斗由此可知孟子质疑《尚书·武成》“血流漂杵”的根据和推理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这说明了孟子的历史观存在局限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孟子的历史观存在局限性而不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历史故A项排除孟子主要是否定武王伐纣战争的惨烈而不是抨击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商亡教训的反思故D项排除故选C9.钱穆在其《国史新论》中说“秦灭六国后在秦政府中服务者东方列国游士不计其数如为相者前有赵国人吕不韦后有楚国人李斯为将者有祖籍齐国的蒙恬等等”秦国这一政治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秦朝()A. 君主的礼贤下士B. 官僚政治的形成C. 士人的积极参政D. 形成了重学风气【解析】东方列国的游士、将军可以在秦朝为官这主要得益于秦朝废除了先秦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推行了具有任免特色的官僚政治故选B项其余三项均不是主要因素排除故选B10.《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 兼爱尚贤B. 主权在民C. 以民为本D. 道法自然【答案】C【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查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错误故选C11.西周时期彝铭称“皇天”、“天子”、“天令(命)”甚多这些皆于天命观念春秋时期上起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则多言“天下”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天命B. 政治生活中的神权色彩已经淡化C. 社会变迁拓展了人们的视域D. 周王权威日益衰微【答案】C【解析】12.“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物质、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基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这便是轴心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被誉为“轴心的时代” 其原因不包括()A. 生产动力的革命初现端倪B. 大一统的政治趋势逐渐明朗C.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日益松弛D. 重个人修养的价值判断标准开始树立【答案】C【解析】战国时期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错误符合题意A是根本原因 B是政治因素 D是思想因素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商鞅变法提出“废分封行县制” 但历史记载此后的秦国分封制并未断绝如秦惠文王封严君于四川成都附近秦昭王封穰侯于山东定陶这说明()A. 礼乐文明影响根深蒂固B. 郡县制难以适应扩张需要C. 商鞅变法因人亡而政息D. 制度选择服务于王权统治【答案】D【解析】礼乐文明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措施与分封制继续实行无关排除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题目中并未指出商鞅去世后郡县制不再继续推行而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施故排除C分封制的继续推行与王权统治有关体现了制度选择服务于王权统治故D项正确故选D14.“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②【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礼记》意思是现在的道义已经不再施行了天下成为家天下各自亲近自己的亲人各自抚养自己的子女食物物资归自己所有题干中“大道”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以及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货力为己”是指财产的私有制所谓“大道既隐”就是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综合分析可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15.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西周分封制的基础而且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A. 一夫多妻多妾制的长期延续B.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C. 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D. 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解决了贵族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安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C项正确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以前就已经实行排除A“三纲五常”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故B项排除宗法制协调的家族内部关系而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排除D故选C16.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 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A. 分封制遭到破坏B. 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C. 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D. 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提到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故D排除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不同特征17.(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政治与古希腊、中国相比的优势及其作用【答案】(1)特征古希腊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公民政治法治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皇位世袭精英政治人治【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与希腊两个国家在政治上是完全不同的希腊实行的是民主政治中国实行的是专制统治具体来看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政治采用轮番而至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而中国则是君主专制统治皇帝权力高于一切【答案】(2)优势代议制民主权利主体相对广泛分权制衡作用促进利益均衡维护民主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促进美国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广泛民主基础上优者胜出机制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繁荣【解析】(2)从“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可以得出美国的政治优势就是在于权力的制衡具体来说有代议制、权利主体的广泛性以及分权制衡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从对民主政治的意义来谈18.(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18.(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18.(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18.(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答案】(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制趋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具体表现为经济①铁犁牛耕推广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②私田不断增多、井田制日益瓦解、土地私有化加强政治①诸侯割据争雄、需要大量人才②地主阶级日益堀起、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思想文化①百家争鸣、思想活跃②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解析】(1)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变化世袭官制逐渐的削弱而以才能来担任官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主要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所导致的整体上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角度来进行具体说明【答案】(2)相同点都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解析】(2)从材料可以看出汉朝和魏晋时代在选官方面都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同时都体现了制度化的特点【答案】(3)特点官吏选拔权、任免权和考核权都收归中央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选官以才学为标准相对公平公正【解析】(3)从材料四明显可以看出隋朝的官吏选拔权、任免权和考核权都收归中央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选官以才学为标准相对公平公正【答案】(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4)从战国到隋唐时期我国选官制度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19.(1)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9.(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答案】(1)创新之处西周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之处是实行了分封制第二小问是为了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答案】(2)秦始皇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解析】(2)第一小问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是由秦始皇创立的第二小问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特点。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
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 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 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 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 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可知,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故A错误;兵马俑不能体现实用性,故B错误;“民本”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没有民本意识的信息,故C 错误。
故选D。
2.据载,它蜿蜒300多米,以水当街,沿岸作市,建筑层次高低进退,色彩明艳端庄,呈现了皇家园林宫市盛景。
1860年,它连同京西三山五园被烧毁。
对“它”解读正确的有()①被英法联军烧毁②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③坐落于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④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1860年,它连同京西三山五园被烧毁”,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圆明园,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毁,故①正确。
“它蜿蜒300多米,以水当街,沿岸作市,建筑层次高低进退,色彩明艳端庄,呈现了皇家园林宫市盛景”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故②正确。
③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并不坐落于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排除。
④描述的是清代的苏州商业发展状况,排除。
3.朱熹曾写道“上下若干年间,安危治乱之机,情伪吉凶之变,大者纲提领挈,细者缕析毫分。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4·天津高一检测)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
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
这说明()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唯一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拓展延伸】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2)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3)自然地理因素:人类早期文明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4)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在“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他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
但是,“至于畜群是怎样并且是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的,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
这说明私有制的产生()A.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B.是氏族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C.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补偿训练】(2024·芜湖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面。
”该学者意在强调()A.海洋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先进B.人类文明具有多元特点C.地理环境对文明有重要影响D.自然环境决定民族性格3.(2024·潍坊高一检测)下表为古代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重要成果。
这反映出古代文明()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君主专制制度、楔形文字、法典、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制尼罗河流域较完善的官僚系统、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神话故事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史诗、数字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城邦、民主政治、寡头政治、希腊神话、哲学、神庙A.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B.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C.兼具多样性与统一性D.局部交流且相互影响4.(2024·江西适应性测试)汉谟拉比说:“当安努和恩利尔神让我统治苏美尔和阿卡德,他们把缰绳交到我手里,让我开挖水渠,并说:‘汉谟拉比会给人民带来富足’。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A. 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B. 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C. 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在建立前后军事领兵权力均为临时派遣或虚设并无人掌实权反映了统治者对军权的专制的重视故A项正确B项与题干不符合排除C项太尉并非临时性官员排除D项题干与地方分权无关排除故选A2.如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A. 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 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 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 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答案】B【解析】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囯渐趋破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囯 A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得出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故C项错误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汉 D项错误故选B3.《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该材料反映了周代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井田制D. 皇帝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B禅让制在夏朝以前存在排除井田制是土地制度排除C皇帝制度是从秦朝才出现 D错误故选B4.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有关秦朝历史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们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 再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威力B. 反映出秦王朝人民的沉重负担C. 体现了秦朝人民的勤劳智慧D. 暴露出了秦王朝的保守与落后【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秦王朝能够修建出灵渠、秦陵和兵马俑这样伟大的工程说明秦王朝是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朝代因此 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灵渠、秦陵和兵马俑的修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威力和秦朝人民的勤劳智慧也说明秦王朝人民的徭役负担沉重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5.战国时期齐、赵、魏所筑的堤防规模较大工程坚固其用意是在黄河水泛滥时既能避免自身遭受灾害又能水淹对方但结果造成黄河水年年泛滥下列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史实是()A. 秦扫灭六国B. 开凿灵渠C. 北击匈奴D. 修筑长城【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秦灭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格局有助于缓解这一局面故A正确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是秦朝统一后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BCD故选A6.商周时期人们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存在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周武王以纣为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周公也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 挑战上天的权威B. 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C. 信奉“君权神授”D. 采纳儒家为政以德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商周时期天在人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周武王认为上天惠爱民众天子恭奉上天作为上天代言人的天子就要遵从上天旨意惠爱民众周公认为天没有亲疏之分只会护佑有德之人想要得天眷命就要敬德保民因此反映出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 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西周统治者挑战上天的权威而是遵从上天的旨意爱戴民众 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 C项错误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故D项错误故选B7.《里耶秦简》记载一年中生病不能正常办公达三个月的官吏要被免职病愈后调任新地吏(新占领地区任命的官员)或戍边同那些因为犯有过错被免职废黜为新地吏的官吏一样当时这一规定()A. 说明秦朝地方管理的随意性B. 实现了朝廷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 制约了官员治理效能的提升D. 表明秦官施政受到了严格限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年中生病不能正常办公达三个月的官吏要被免职病愈后调任新地吏(新占领地区任命的官员)或戍边同那些因为犯有过错被免职废黜为新地吏的官吏一样”可知秦对于官吏较为严格制约了官员治理效能的提升故本题应选C项材料未体现“随意性”“垂直管理”“施政” 排除ABD故选C8.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B. 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C. 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D.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答案】A【解析】9.在西周春秋时期一方面是天子诸侯大夫的臣属关系另一面又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代分封时“官司彝器”并列分封后“社稷宗庙”对举这说明周代()A. 君统与宗统的一致性B. 具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C. 地方诸侯的独立性大D. 中央集权雏形初步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天子、诸侯、大夫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生活中君统臣属关系而“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恰恰体现的是家族内部的宗统宗属关系这些体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与宗法、君统与宗统的紧密结合即具有一致性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0.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最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 孔子提出“贵贱有序”B.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C. 老子坚持“小国寡民”D. 韩非子坚持集权观【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并孕育了统一的因素法家韩非的集权观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能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排除故选D11.秦朝时地方郡、县主官都由中央任免以后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一直由中央任命据此可知()A. 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B. 使地方分权受到了压制C. 中央能有效控制地方D. 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答案】C【解析】据材料“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一直由中央任命”表明自秦以后地方主官由中央任命成为定制这反映在统一政权下中央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中“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不符排除材料只涉及中央对地方主官的任命不能反映地方自主权受到压制排除B项“地方割据隐患”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只要在封建社会就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故选C1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B.“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体现出商朝在内外服制度下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而“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反映出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对地方管控加强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A、B.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体现出血缘宗法色彩也没有体现出疆域的变化故排除A、C两项D.分封制下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故选B13.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下图)据此可知当时()A. 多元一体民族观念确立B. 文化中心向中原地区转移C. 黄河流域是发展生命线D. 防范犬戎是周的核心任务【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同时统治者在黄河流域沿诸侯国分布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使得各诸侯国在镇守疆土之时也能得到庇护黄河流域是各诸侯国赖以发展的生命线故C项正确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念确立要到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排除A项图片主要显示了西周诸侯国分布和环形防线图无法看出文化中心的转移情况排除B项根据图示西周与犬戎之间并未建立防线故西周并未将防范犬戎作为核心任务排除D 项故选C14.“灌国大者夸(通“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制同京师”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灌国大者夸州兼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的王国兼有郡县这体现了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的特点故D正确分封制下不存在郡排除A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B郡县制下不存在“国” 排除C15.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A. 社会分化加剧B. 礼崩乐坏统治失序C. 民本思想盛行D. 诸子学说注重实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除四大学派之外还有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等比较有影响的学派说明各学派受众较多社会分化严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故B项排除民本思想属于儒家是当时众多有影响的学派之一故C项错误诸子学说是针对当时社会实际而提出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说都注重实用故D项错误故选A16.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 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 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 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 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激烈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卿大夫掌握诸侯国实权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的事情而战国时期的变法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权力故A说法错误C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故排除各国改革都加强了诸侯国君主的统治故排除D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7.(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17.(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任用地方行政长官上有何特点?【答案】(1)制度分封制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天子对全国的控制【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应该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天子对全国的控制【答案】(2)变化出现郡县制特点地方行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解析】(2)材料二反映的是地方上出现了郡和县郡县的长官都是由君主直接任免18.(1)材料一中儒法两家“政治上泾渭分明处世态度上各执一端”的表现有哪些?18.材料二《诸子百家关系图》(2)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答案】(1)政治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处世态度儒家讲究中庸法家苛求严谨儒家讲究和谐法家讲究原则【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处世态度儒家讲究中庸法家苛求严谨儒家讲究和谐法家讲究原则【答案】(2)特征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原因社会变革的需要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解析】(2)根据图表可知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特征是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原因可从社会变革、国家发展趋势、社会问题、中华文化同源方面分析19.(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19.(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祭孔的原因19.(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对儒学发展有何益处?【答案】(1)【解析】(1)依据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填写即可【答案】(2)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解析】(2)原因从政治、思想以及教育领域等思考回答即可【答案】(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 CCTV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解析】(3)第一小问从沿袭传统祭祀方式回答第二小问从国际组织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三小问从儒学思想走向世界角度回答20.(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0.(2)指出材料二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制度的历史意义【答案】秦始皇是政治家理由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或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秦始皇是暴君理由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穷兵黩武兵役繁重大兴土木徭役无度加紧盘剥赋税沉重严刑峻法囚徒无数使得秦朝速亡加重对百姓的压迫对古代文化的摧残等【解析】本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反映了对秦始皇的积极和消极评价因此可从秦始皇是政治家和暴君分析政治家的理由结合秦始皇的功绩分析暴君可从秦始皇措施的消极影响分析【答案】名称①是尚书省②是门下省③是中书省意义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为后世所沿用【解析】第一小问的名称依据图示可知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尚书省②是门下省③是中书省第二小问的意义结合三省六部制的意义分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
下列遗产的特色与其价值对应正确的是()A. 长城、运河等遗产——沟通南北的经济与文化B. 孔庙、太庙、故宫等建筑——彰显文化传承C. 西藏布达拉宫等边陲明珠——见证商业精神D. 敦煌莫高窟等丝路宝藏——明清时期文明见证【答案】B【解析】孔庙、太庙、故宫等建筑,可体现传统社会思想、政治特色等文化价值,故彰显文化传承精神内核,B正确;长城是东西走向,故与“沟通南北经济文化”无关,A错误;布达拉宫是文成公主入藏的行宫,是民族友好的象征,而不是商业精神,C错误;敦煌莫高窟是十六国至明清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稀有文化宝藏,而不单单是明清时期的文明见证,D错误。
故选B。
2.颐和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汇案了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其中体现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是A. 西堤B. 谐趣园C. 四大部洲D. 白色石舫【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颐和园中体现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是四大部洲,C项正确;西堤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并未体现藏式寺庙建筑风格,A项错误;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建造,B项错误;白色石舫属于西洋建筑风格,D项错误。
3.有学者指出,“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
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
由此可见,布达拉宫“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得益于①历史上汉民族对吐蕃建筑的影响②康熙时汉藏工匠协同修建③松赞干布派人到唐朝学习汉族建筑技艺④达赖接受清朝康熙帝的册封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可以得出①;从材料中“清朝康熙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可以得出②;①②正确,故选A;分析题干可知,材料中松赞干布“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不是派人到唐朝学习技艺,所以③错误,排除BC;达赖是由顺治帝册封的,且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所以④错误,故排除D.4.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它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帮助()①艺术②手工业③军事④阶级关系A. ①②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恢宏,能够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颐和园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物馆”。
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是园中重要建筑。
其中最适合居住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①是乐寿堂,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A正确;②玉澜堂,B排除;③是仁寿殿,排除;④是德和园,排除。
故选A.2.以下是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是①庐山②明清皇陵③云冈石窟④清东陵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③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庐山、明清皇陵、云冈石窟和清东陵都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选B。
3.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咏文化的同为一体。
结合登山线路格局的变换,对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
这突出了文化遗产()A. 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B. 范围上的完整性C. 内容上的丰富性D. 影响上的广泛性【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泰山其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涌文化的同为一体……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可知,这体现了泰山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因此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遗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不是范围上的完整性,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遗产内容上的丰富性,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影响,D项错误。
故选A。
4.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杰出代表。
读如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代表②詹天佑在此设计“人”字形铁路③八达岭隧道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④安德馨等爱国官兵在此抗战殉国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代表,詹天佑在此设计了“人”字形铁路,①②正确;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的是滦河大桥,③错误;安德馨等爱国官兵是在山海关抗战殉国,④错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A. 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B. 城邦鼓励派别竞争C. 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 民主限制个人自由【答案】D【解析】材料“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说明民主限制了公民个人自由,故D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D。
2.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
”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A. 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B. 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C. 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D. 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入繁荣时期。
材料中的“男人”指的是享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公民;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即“城邦”,故A;BCD不符合“城邦”的含义。
故选A。
3.梭伦改革规定:“元老会议检查每一个人的谋生之道,惩罚没有行业的人。
”在当时这一规定()A. 有利于工商业发展B. 确立了财产等级制C. 扩大了公民的权利D. 旨在发展农耕经济【答案】A【解析】“惩罚没有行业的人”就迫使没有行业的人谋求行业去从事,就社会状况来说大部分投身于工商业,从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故选A;主要目的,排除D。
故选A。
4.下面是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部分改革措施对比表。
据此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A. 扩大了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力B. 推动了贵族政治转向民主政治C. 使城邦机构日益庞大而低效D. 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完成了统一B. 统一后实行了郡县制C. 统一后实行了分封制D. 统一后推行了度量衡的标准化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为平民提供了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B.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唐太宗C.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史子集D. 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对中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B.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C.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没有到达非洲D.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进行了贸易往来4.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下关于康熙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康熙帝实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B. 康熙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C. 康熙帝废除了科举制度D. 康熙帝加强了中央集权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鸦片贸易B.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C.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实行了______制度。
7.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______。
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______。
9.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2. 请简述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文明叙述正确的是()A. 种姓是雅利安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手段B. 推行种姓制度是为了抑制佛教势力扩张C. 佛教是首陀罗种姓反抗雅利安人而产生D. 《摩诃婆罗多》保留较早土著族人生活状况【答案】A【解析】A根据所学可知,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行社会管控的手段,故正确;B种姓制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管控,而不是抑制佛教扩张,故错误;C佛教是释迦摩尼为思考怎样使人摆脱痛苦而产生的,故错误;D《摩柯婆罗多》主要以印度列国纷争导致战争为时代背景,故错误。
故选A。
2.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的主要原因是()A. 埃及法老的对外征服战略B. 尼罗河南部险要的地理环境C. 巴勒斯坦地区经济的吸引力D. 叙利亚对埃及文明的向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故B选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的主要原因与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埃及法老的对外征服不是主要原因,故A选项错误。
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的主要原因是尼罗河南部险要的地理环境,而不是巴勒斯坦地区经济的吸引力,故C选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与叙利亚对埃及文明的向往无直接关系,故D选项错误。
3.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吉尔伽美什》D. 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人发明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这种数字虽然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但实际上是由古代印度人的所发明,故D正确。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表是庄子和苏格拉底的言论。
可见,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A. 重视个人道德修养B.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C. 强调知识的重要性D. 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答案】A【解析】BC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特点,故BC项错误;根据材料“地位、金钱、名利都是身外之物……附炎趋势”“我们的需要越少……人的最高学府”可知,庄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D项是苏格拉底的贡献,故D项错误。
故选A。
2.1749年,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出版震动欧洲;法国布封《自然史》开始陆续出版;伏尔泰加盟启蒙阵营,变成人们的精神偶像;霍尔巴赫在巴黎开办沙龙,创建启蒙运动的核心基地;狄德罗因为《论盲人书简》被抓进监狱。
这主要反映出()A. 自由、法制、科学成为启蒙运动政治诉求B. 伏尔泰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C. 自然科学知识已成为启蒙运动的科学依据D. 法国已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的状况,《论法的精神》《自然史》《论盲人书简》以及“阵营”“沙龙”“基地”等,反映了启蒙运动人们的政治诉求,故A项正确;B项只反映了材料信息的部分内容,故B项不全面,排除;科学只是材料的内容之一,故C项不全面,排除;由于材料没有提供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启蒙运动发展的状况,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故选A。
3.柏拉图将正义划分为城邦的正义与公民的正义,并主张公民正义应服从城邦正义。
因为在他眼中,城邦正义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而公民的正义总是受到个人偏好和欲望的影响。
柏拉图这一认识()A. 承认城邦利益的至高无上B. 突出了命运共同体的地位C. 强调道德与正义的永恒性D. 否认了公民个人主体作用【答案】B【解析】柏拉图认为代表了全体公民利益的城邦正义要高于公民的个人正义,突出了城邦命运共同体的地位,B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奏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是奏朝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妻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2.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一主张()A. 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B. 体现了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发挥C.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D. 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答案】B【解析】由材料“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故选B材料与中国早期民本思想无关排除A材料未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排除C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与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B3.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A. 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 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C. 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 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答案】D【解析】对秦始皇的评价之所以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主要是材料中的董仲舒和唐太宗的出发点和标准不同所以造成了对秦始皇的不同评价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董仲舒为了推行儒家思想所以要批判秦始皇而唐太宗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去评价的秦始皇故D 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D4.柳宗元《封建论》“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这里评论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皇帝制度C. 郡县制D. 三公九卿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农民起义之时各地官员不敢随农民军一同造反因为郡县制推广后各地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反叛中央有极重的惩罚这体现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5.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A. 强调德治平易亲近B. 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C. 切合人事实用理性D. 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答案】C【解析】1.【答案】C【解析】儒家“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自律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法家“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都体现出立足社会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故选C项儒家强调德治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排除A项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排除B项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是道家和法家的结合排除D项6.庄子《齐物论》开篇即提出“吾丧我”的命题“丧我”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去掉纷繁芜杂的“诸我” 消除种种“是非”、“成心” 复归生命本源的虚静灵台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体现了庄子A. 反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B. 崇尚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C. 向往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D. 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永恒不变【答案】B【解析】材料”复归生命本源的虚静灵台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体现的是庄子超脱自我崇尚自然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7.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A. 商鞅变法十分彻底B.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 秦国重视招揽人才D.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可知C正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8.“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是在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一名篇《封建论》他“论”的可能是()A. 内外朝制B. 三公九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柳宗元的《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分封制固然出自“一己之私” 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故D项符合题意内外朝制确立于汉代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为奏朝中央官制排除B项西周时期并未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项故选D9.战国时期在今河南一带的商业中心可以买到西方的皮革、东方的鱼盐、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这表明此地区()A. 水陆交通发达B. 形成了统一的中原市场C. 商品经济繁荣D. 各地土特产品种类增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河南一带可以买到各地的商品说明在中原地区形成了统一的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侧重强调交通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中原有统一市场战国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并不繁荣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当时各地的土特产品在中原能够买到并不是说明其种类增多故D项错误故选B10.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 其中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 牵制丞相监察百官B. 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 任命郡守和县令【答案】A【解析】三公中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而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在丞相权力极大的时期御史大夫主要起的实际作用就是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并且监察百官故A正确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11.“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孔子的名言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 “非攻兼爱”C.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D.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答案】A【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因此A项正确“非攻兼爱”是墨家反对战争的思想排除B项“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指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排除C项"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排除D 项故选A12.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秦汉时的宰相不但管国家的政务还要管皇帝的家务实际是皇帝的管家九卿中的太常管皇家祭祀光禄勋管皇宫侍卫少府管皇室经济……等等这表明秦汉政治()A. 开创了家天下局面B. 服务于专制皇权C. 仍是血缘宗法政治D. 不存在君相矛盾【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秦汉时的宰相不但管国家的政务还要管皇帝的家务实际是皇帝的管家”秦朝政治制度服务于专制皇权排除BA在夏朝就已经开始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关系的相关信息排除C秦朝没有君相矛盾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3.(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此业绩的重大意义何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13.(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的“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何术?李斯力推此术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将此术推行全国请问此术的推行意义何在?【答案】(1)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虎视眈眈、雄心勃勃、威风凛凛、气贯山河、雄才伟略、英明果断、声威赫赫、君临天下、一统天下等【解析】(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告诉我们一个史实即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其意义深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给了人民相对安静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从“虎视何雄哉”、“大略驾群才”等词可以体会出秦始皇的磅礴气势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雄才伟略等类似的词都可以用【答案】(2)郡县制理由①分封制传至后世各诸候国之间相互攻击周天子无力禁止导致天下大乱②秦统一六国割据混战局面结束可以用公赋税重赏赐来制地方【解析】(2)材料二中指出这场讨论是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李斯认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意思是分封制不利于统治会造成割据“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意思是应该实行郡县制其重大意义是加强了中央集权14.(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14.(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答案】(1)内容以分封同姓诸侯为主分封要举行仪式天子对诸侯“授土授民” 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巩固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确立了分封制的程序和等级制度【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可概括得出影响根据所学可知从加强了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巩固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确立了分封制的程序和等级制度等方面概括【答案】(2)变化在地方建立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基层实行什伍连坐打破了国野制度确立了划分县的原则意义秦国建立了基层地方行政体系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地方官吏由国君任命加强了君主的统治完善了官僚制度【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结合所学得出变化是在地方建立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基层实行什伍连坐打破了国野制度确立了划分县的原则第二小问意义是秦国建立了基层地方行政体系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地方官吏由国君任命加强了君主的统治完善了官僚制度15.(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15.(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答案】(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解析】(1)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一“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可以得出荀子主张贵贤、敬贤依据材料一“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可以得出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第二小问的相同之处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两人的目的都是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答案】(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解析】(2)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二可知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结合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的影响分析1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在制度建设上突出中央集权的表现1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郡县制的不足之处16.(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朝的制度创新【答案】(1)表现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中央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推行郡县制各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命【解析】(1)本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一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解答即可【答案】(2)不足之处削弱了郡县的独立性、自主性加强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对立割裂了地方之间的联系【解析】(2)本小问的不足之处依据材料二“郡县制属于极端专制的集权体制的单线统治中央对郡县的绝对控制使郡与郡之间相互拆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一旦控制不力就会造成全因地方政权的大面积崩溃” 结合郡县制的局限性解答即可【答案】(3)简评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巩固大一统政治局面有积极意义制度建设以皇权至上为核心在加强统治人民的同时也使人民的处境日益恶劣【解析】(3)本小问的简评依据两则材料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即可17.(1)“仁者爱人” 在孔子看来其基本的内涵和目的是什么?17.(2)从材料二推断此论的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17.(3)材料三中“古代某学者”是指谁?概述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影响【答案】(1)内涵爱自己亲人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目的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解析】(1)关于内涵依据材料“仁者爱人”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自己亲人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关于目的结合孔子的相关知识分析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答案】(2)出发点性本善目的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结束战乱和民不聊生的局面【解析】(2)关于出发点依据材料“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性本善关于目的结合战国时期历史发展情况分析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结束战乱和民不聊生的局面【答案】(3)董仲舒主要观点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实行仁政等影响结合汉代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分析为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国家和政治的统一同时也可制约和警戒君主滥用权力【解析】(3)依据材料“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可知人物是董仲舒关于主要观点依据材料“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实行仁政等关于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国家和政治的统一同时也可制约和警戒君主滥用权力。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A. 老子-儒家B. 庄子-法家C. 孟子-儒家D. 韩非子-墨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代表故A项错误庄子是道家代表故B项错误孟子是儒家代表故C项正确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故D项错误2.《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 士大夫阶层强烈的责任意识B. 自下而上参政机制的形成C. 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D. 国家对危机调控能力增强【答案】C【解析】《左传》所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君主身边有大臣辅佐防止君权过度滥用结合材料“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样的情况以前就存在说明原始民主传统对春秋战国政治仍有一定影响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传统的影响没有体现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意识故排除A材料未涉及到平民参政不能体现自下而上参政机制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传统的影响没有体现对危机的调控故排除D故选C3.商鞅变法提出“废分封行县制” 但历史记载此后的秦国分封制并未断绝如秦惠文王封严君于四川成都附近秦昭王封穰侯于山东定陶这说明()A. 礼乐文明影响根深蒂固B. 郡县制难以适应扩张需要C. 商鞅变法因人亡而政息D. 制度选择服务于王权统治【答案】D【解析】礼乐文明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措施与分封制继续实行无关排除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题目中并未指出商鞅去世后郡县制不再继续推行而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施故排除C分封制的继续推行与王权统治有关体现了制度选择服务于王权统治故D项正确故选D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材料“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反映了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5.“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 材料反映出()A. “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B. 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 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D. 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千中“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即王畿内的人很早之前就是王族之人可见是宗法制将这部分人推向了社会符合题意的是D项周王不会与人民联姻排除A项分封制加强了同族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6.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食盐”“吴戈”“秦弓”等已成为楚国市场上常见的商品同时楚国的木材和皮革等物也普遍存在“晋用” 这反映出()A. 楚国手工业落后于中原B. 区域经济互补得到加强C. 官营工商业的规模巨大D. 南北经济差距日益缩小【答案】B【解析】7.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 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A. 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 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C. 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 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答案】C【解析】宗法仅是现象、手段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统治故A项错误“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 不能体现神秘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 表面上强调宗法传承实际上强调统治的正统性、合法性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古代自然经济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C8.有学者指出“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变局”的表现之一是()A. 最高权力的逐步集中B. 血缘宗族纽带的维系C. 分封制度的日渐强化D. 神权与王权逐渐结合【答案】A【解析】夏商西周时期中国中央政权尚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实行了郡县制使最高权力逐步集中故A正确B项是西周制度的特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而不是使它弱化故C排除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在夏朝就出现了故D排除故选A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 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D. 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所给材料中“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指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此其所以为得也”表明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的积极作用B.三公九卿制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C.秦朝的赋税制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D.秦朝的民族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选A10.春秋时期的下列现象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的是()A.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 “相地而衰征”C. 生产力的提高D. 井田制瓦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A项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瓦解 B项是春秋时期改革的内容按田亩多少收税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D项代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因此A、B、D三项能够反映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不符合题意C项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但本身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符合题意11.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这说明()A. 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B. 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 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D. 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知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总数呈上升趋势出身微贱的人及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表明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12.春秋时期在用人制度上鲁国一方面坚持“非吾族类其心必异”的“亲亲”原则另一方面开始实行“尚贤” 即选拔平民中的贤人仕官这表明鲁国()A. 选官制度比较完备B. 新兴地主势力壮大C. 儒墨两家斗争激烈D. 传统秩序面临解体【答案】D【解析】A项表述错误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及的是“平民” 不能得出新兴地主势力壮大故B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选拔平民中的贤人仕官”对传统的等级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故D正确故选D13.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晚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去往齐国的陶隐居经商“三致千金” 子贡在曹、鲁之间做买卖“家累千金” 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 商业发展的空间相对宽松B.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全面抵制C. 商人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D. 儒商诚信经营聚集大量财富【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范蠡和子贡经商的事例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商业发展的空间相对宽松故A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由战国时期的商鞅首倡春秋时期尚且没有故排除B与后世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地位较高但仅从范蠡和子贡两个人的事例无法得出商人地位普遍提高故排除C子贡虽为儒学弟子却不一定是儒商材料更没有体现出他与范蠡是儒商故排除D故选A14.“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他民民心不乱”材料主张()A. 统治者应推行德政B. 治国者要崇尚贤能C. 统治者行清简政治D. 治国者须厉行法制【答案】C【解析】“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他民民心不乱”表明材料主张统治者行清简政治故C正确德政、崇尚贤能、厉行法制材料未体现故ABD错误故选C15.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 再到荀子强调“仁义” 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 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 统治者要“爱人” 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 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 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答案】A【解析】孔子主张的“仁”是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 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故A正确B 孔子的“仁者爱人”不但是对统治者的规范也是对被统治者的要求故错误C 礼仪法规的教化规范作用是理学的主张不符合儒学早期要求故排除D 大一统是董仲舒的主张故排除故选A16.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吴起镇的得名与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吴起相关在吴起镇至今还有吴起的雕像(如图)吴起改革的措施不可能包括()A. 强化“世卿世禄制”B. 限制贵族的权力C. 奖励军功D. 严禁私门请托【答案】A【解析】吴起改革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世卿世禄”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因此 A 项符合题意BCD都可能是吴起的措施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的城市功能并说明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17.(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说明英国城市化对我国的启示【答案】(1)功能行政、防御、宗教、商业影响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思想交汇有利于推动文明的进步【解析】(1)功能根据材料一即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中城墙环绕、雅典娜等神庙集中、居民常住区与卫城、法院、市场等有序分开可知古代雅典的兼具防御、宗教、行政、商业等城市功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可知城市的产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思想交汇推动了文明的进步【答案】(2)特点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率(程度)高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较多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通过立法推进城市化进程启示注意保护环境城市化均衡发展防止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城市发展等【解析】(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了不到80年的时间“可知城市化速度快根据“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1% 而同期的法国是25.2%“可知城市化率(程度)高根据”19世纪30年代曼彻斯特1/5的人口是爱尔兰人”可知城市人口中外国移民较多根据“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和采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诺里奇等传统老城却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可知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根据“英国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济贫法》《环境卫生法》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可知通过立法推进城市化进程启示综合材料二中英国城市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可知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推动城市化均衡发展防止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城市发展等18.(1)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8.(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答案】(1)创新之处西周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之处是实行了分封制第二小问是为了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答案】(2)秦始皇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解析】(2)第一小问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是由秦始皇创立的第二小问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特点19.(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的不同之处19.(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局限性【答案】(1)领域前者侧重经济后者多领域、较全面方式前者温和后者严刑厉法结果前者不彻底没有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型后者彻底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型思想文化前者自由后者专制商业前者重视后者抑制【解析】(1)根据材料可从改革的侧重方面、改革方式、改革结果、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2)局限性轻教化重功利败坏了社会风气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发展严刑峻法易激化矛盾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局限性为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压迫如连坐法改革不完全彻底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A. 手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B. 冶炼业的发展阶段C. 冶铁业的世界领先地位D. 手工业的高超水平【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的春秋、战国和西汉三个时期的冶铁技术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冶铁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C正确表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冶铁业的技术发展历程但不能体现整个手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故排除A表格只能体现春秋战国到西汉冶炼业的发展却不能体现冶炼业的各个发展阶段故排除B表格只能体现冶铁业的高超水平却不能体现整个手工业的高超水平故排除D故选C2.商朝为事占卜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和卜官刻有卜辞的甲骨则作为国家档案保存堆放于窖穴这些甲骨卜辞()A. 是可以读出来的楔形文字B. 是对商代历史真实客观的记录C. 有助于了解商代社会生活D. 印证了我国开始进入农业文明【答案】C【解析】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故A错误B项错在“真实客观” 故B错误通过商代的甲骨卜辞有助于了解商代社会生活故C正确D项错在“开始” 故D错误故选C3.汉代地方封君可收取封地租税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 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银和禄米与官员无异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 分封制的消亡B. 宗法制的瓦解C. 君主专制的膨胀D. 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D【解析】A材料信息显示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都存在封君说明分封制并没有消亡故A项错误B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故B项错误C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是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D从材料可以看到地方封君权力越来越小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故D项正确4.社会生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如图所示生产工具主要用于()A. 冶炼B. 纺织C. 制瓷D. 灌溉【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杜诗发明的冶铁工具水排故A正确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 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 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 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 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 存在贵族爵位等级C. 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 神权色彩比较浓厚【答案】B【解析】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名号的区分往往是根据年龄和血缘且根据名号分给相应的爵位从而产生等级的高低故B正确故选B6.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 君权神授B. 商代政治受到神权的影响C. 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D. 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可以看出商代的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故C正确中国夏商时期并不是神权国家王权并非来自神权故A、B错误夏商周并不是中央集权国家最高统治者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集中故排除D故选C7.东汉王朝开国的“云台二十八将”“三百六十五功臣”之中大多数是“世吏二千石”的官僚世家和“世为著姓”的地方豪强东汉王朝从各个方面保护他们的利益这表明当时()A. 社会阶层的流动已经完全固化B. 抑制兼并的政策遭到彻底放弃C.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D.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大多数是‘世吏二千石’的官僚世家和‘世为著姓’的地方豪强”可知东汉王朝开国的大将和功臣大多数是官僚世家和地方豪强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豪强大族成为东汉政权的支柱即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些豪强大族既拥有强大的经济势力又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权力 D项排除故选C8.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A. 君主集权趋势凸显B. 宗法等级体制森严C. 共主秩序得以维系D. 王室有效掌控边疆【答案】C【解析】先秦时期君主集权尚未开始形成故A排除材料未体现宗法体系故B排除根据材料“天下来朝”“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先王(周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可以推断出夏商周的统治者都努力维持天下共主的统治秩序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有效掌控”边疆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故选C9.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 这一观点()A. 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B. 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C. 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D. 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答案】A【解析】“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说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导致了地方自主权的缺失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于抵抗力下降导致王国的危险材料的意思显然是加强地方的自主性故A项正确宋代实行“内重外轻”的策略唐朝时藩镇割据故B项排除材料中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C项排除材料的目的是加强地方的自主性故D项排除故选A10.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夏王朝正式建立出现这种“家天下”的制度不是()A. 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 阶级对立的产物C. 历史的进步D. 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体现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故A、B、C均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破坏了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规则不能体现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故选A12.观察下图可得出最准确的认识是()A. 汉字发展由简到繁B. 汉字造型雄奇飞舞飘逸C. 商王暴政表露无疑D. 商朝国家机器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甲骨文出现了各类文字比如“王”、“臣”这类表示君臣关系的文字还有“劓”、“刖”等表示刑罚的还有与巫术有关的“巫”……而国家机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由此得出商朝国家机器已经形成故D项正确根据表格无法得出汉字发展的趋势故A项错误根据图片看不出来“飞舞飘逸”故B项错误根据文字无法得出商王暴政故C项错误故选D13.2002年6月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的器物具有秦文化因素也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略见巴蜀文化的风格这表明()A. 此现象出现于战国初期B. 湖南在战国时已被秦国征服C.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D. 楚文化仍是湖南地区的主要文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遗址出土的器物兼有秦文化、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交融的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故C正确A、B说法不符合史实 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均排除14.据《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曾经感叹“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从大道之行到大道既隐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丧是历史的倒退孔子对此感到忧虑B. 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反映了井田制的瓦解私有制的确立实际上是历史的进步C. 据《礼记•礼运》判断三代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之世D. 据《礼记•礼运》判断夏朝已进入了小康之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体现了夏朝时期进入了小康之世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体现的是禅让制的体现而材料“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体现的是世袭制的体现材料内容体现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没有反映社会道德的沦丧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瓦解在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没有体现三代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之世问题故C选项错误故选D1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如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③②④①B. ②④③①C. ②③④①D. ④②①③【答案】A【解析】①是清朝②是唐代③是西汉④是明朝故其顺序为③②④①16.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 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 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 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 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 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施的夏商时期没有实行真正的分封制故A项排除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决策要招集大臣和地方势力来共同探讨而不是专制独断故B项排除从材料中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一种集体议事的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贵族会议也体现不出不断完善故D项排除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摘自《明史·舆服志》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摘自《明史·舆服志》依据上述材料由表及里地概述明朝官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答案】表体现了皇帝独尊、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的教化功能里实际上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依据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体现了皇帝独尊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依据材料一、二中不同等级、不同场合下对服饰的严格规定以及服饰图案内容可以得出服饰的教化功能这些信息实质上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8.(1)秦朝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据材料一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18.(2)中国古代皇权的专制程度并不可一概而论指出材料二、三对专制皇权的看法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答案】(1)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演变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由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可知三公的权力被剥夺联系所学可知其演变特点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答案】(2)材料二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不是君主绝对专制例如秦朝实行廷议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制度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制约材料三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是绝对君主专制例如汉武帝设内朝取代外朝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解析】(2)从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可以看出作者不认同中国古代的皇权绝对的专制举例子可以举唐代三省六部制说明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从材料三“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可以看出皇权至高无上可以举例清代的军机处等加以说明19.(1)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分析其史料价值19.(2)辨析里耶秦简和汉简《二年律令》的内容能够得出哪些结论?【答案】(1)史料类型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是研究奏汉时期法律制度及其发展的重要一手史料对研究奏汉文明有着重要意义【解析】(1)史料类型通过阅读材料根据“里耶奏简是奏始皇二十五年至奏二世二年洞庭郡迁陵县遗留的公文档案”“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牍《二年律令》”等可知这些属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中“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里耶奏简和汉简《二年律令》的内容等可知这些是研究奏汉时期法律制度及其发展的重要一手史料对研究奏汉文明有着重要意义【答案】(2)结论汉代初年继承了奏朝时期的法律、刑法(或汉承奏制)秦汉时期同犯不同刑(宗室、外戚等统治阶级享有特权)男女刑罚不同有城旦春等劳役刑罚秦汉时期存在军功爵制【解析】(2)结论根据里耶奏简中记载奏代”上造、上造妻以上有罪其当刑及当城旦春耐以为鬼薪白粲” 对比《二年律令》中记载汉初”上造、上造妻以上……其当刑及当为城旦春者耐以为鬼薪白粲” 可得出汉代初年继承了奏朝时期的法律、刑法体现了汉承奏制结合“国家宗室及外戚犯罪时刑罚会大大减轻”可知奏汉时期同犯不同刑宗室、外戚等从轻处罚体现了封建国家统治阶级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根据“上造”等可知奏汉时期存在军功爵制根据“城旦春”“耐以为鬼薪白粲”可知奏汉时期男女刑罚不同有城旦春等劳役2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体现的法制特点2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0.(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体现的精神【答案】(1)特点简朴性、原始与野蛮性、神权迷信色彩【解析】(1)根据材料一“都是对于反映简单商品经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它保有原始公社的遗俗……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证咒”进行概括【答案】(2)变化由罗马共和国公民扩大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除奴隶外)原因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原有法律无法解决的新问题)罗马市民平等意识的加强(或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而对罗马统治强烈不满帝国法律的发展、完善【解析】(2)一问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进行概括回答二问结合所学从罗马帝国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及市民平等意识进行分析【答案】(3)精神崇尚法治追求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解析】(3)结合所学从法治平等角度进行阐述即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统治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使用成熟的文字符合上述特征的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统治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使用成熟的文字” 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地方制度是内服外服制度有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故B项正确夏朝时期没有成熟的文字地方制度不是内服外服制度故A项错误周朝的地方制度是分封制故C项错误秦朝的地方制度是郡县制故D项错误故选B2.禹建都阳城后沿颍水南下“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 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从“涂山之会”中折射出夏朝地方行政制度是()A. 方国联盟B. 分封制C. 郡县制D. 邦联制【答案】A【解析】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有万国还有地方部落首领说明当时夏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是一种方国制度夏朝实际上是方国的联盟正确B.材料看不出分封制的特点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郡县制郡县制应该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朝推向全国排除D.邦联制不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排除故选A3.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 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①分封遗风②宗法观念③皇权思想④世袭制度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①②正确“自为枝辅以卫王室”体现了皇权的思想所以③正确“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可知④正确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闭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 春秋时期B. 西汉C. 南北朝D. 北宋【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可知反映的是灌钢法结合所学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C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 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答案】B【解析】A.题干中主要讲的是君主专制的变化而不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故排除B.君主和大臣之间的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君主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而大臣的地位在不断的下降也就是皇权在日益加强相权在日益削弱故正确C.题干中并未涉及内阁制度的变化故排除D.题干中主要讲的是君相权力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丞相权力的变化故排除6.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A. 冶铁技术趋于成熟B.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C. 中原地区经济领先D. 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答案】C【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涉及的是汉代比较不同地区冶铁遗址不能说明冶铁技术趋于成熟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C.题干所给材料中“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说明河南地区经济领先全国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器出现于西周时期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7.据《史记》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仲壬是为帝仲壬帝仲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这说明当时()A. 分封对象都是王族的嫡系子弟B. 嫡长子继承方式已遭人为破坏C. 宗法继承具有嫡子与兄弟相结合的特点D.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立太丁之弟外丙……帝仲壬……崩……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 体现了商人对嫡子的重视“帝外丙……崩立外丙之弟仲壬” 体现了商人有兄弟相传的制度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王位的继承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商代嫡长子继承制度尚未成熟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8.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A.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 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 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但以文案为务” 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9.从“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A【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标志着“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 故A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开始” 故排除故选A10.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下列所述不能说明其观点的是()A.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天之子天下之人都要服从天子B.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C.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D. 隋唐实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答案】A【解析】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一切而B、C、D都是说明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也可以说是一种开明专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11.下图是《九州山川实证总图》为宋人复原的《禹贡·山川地理图》(属于《尚书》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图中主要展示了《禹贡》中山、河、湖、海和冀、兖、青等九州界域及内容将九州用阴文宋代建置用阳文地名套以黑圈山河名加方框河道变迁处辅以文字说明该图可用来探究()A. 分封制推行的依据B. 先秦时人的天下观C. 华夏族形成的历程D. 地域文明的差异性【答案】B【解析】分封制的依据是宗法制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金字塔式等级制结构故A排除材料图中主要展示了《禹贡》中山、河、湖、海和冀、兖、青等九州界域及内容体现了先秦时人的天下观 B正确华夏民族的形成应该是统一过后才能体现出来材料中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地理图所以这并不能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排除C材料未体现出“地域” 排除D故选B12.明朝实行卫所制度史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铁木尔明初曾被授予建州卫都指挥史后努尔哈赤袭任建州左卫指挥史 1595年明廷更授其“正二品龙虎将军” 该材料能说明()A. 明朝对边防重视程度不够B. 明朝对东北地区有实际管辖C. 东北民族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D. 明朝卫所制度有严重缺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从卫所制度以及对女真首领的任命封赏角度说明明朝对东北的有效管辖故选B13.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据材料“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等信息可知该学者评价君主制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C项正确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体现君权的继承方式与材料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不符排除A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体现了君权的至高无上与材料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不符排除B君主制本身在一定时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与材料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不符排除D故选C14.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要占卜以此来断定吉凶到了西周的时候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A.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控制B.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D.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君王由相信天命到否定天命观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要求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A项商周时期没有宗教神学故错误B项主权在民的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故错误C项阶级社会里统治者的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故错误故选D15.唐贞观年间负责修史的机构“史馆”被移至“禁中” 由宰相监修正史成为定制这反映了()A. 宰相修史更为严谨客观B. 宰相职权发生本质转变C. 唐代君主重视正史修撰D. 官修正史服务政治统治【答案】D【解析】唐代是史书由私撰变为官修的重要时期官修史书可以帮助统治者掌握历史解释权进而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故D项正确“更为严谨客观”表述不当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通过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唐代君主重视正史修撰故C项错误故选D16.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 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 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B. 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C. 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D. 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答案】D【解析】A.材料只能反映出赵普做宰相时权力较大并不能说明它凌驾于皇权之上B.谏官是批评政府的权力过大并不是对他的行为进行监督C.材料体现不出君权和相权相互依存D.从材料可以看出谏官可以批评他甚至可以当面批评批评的内容主要是权力过大没有尊重皇上而赵普也感觉到了后来改正了说明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准则17.春秋战国时期秦律规定秦国女子所生之子为“夏子” 田氏代齐后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夏朝始祖大禹的后人魏国将中原一带的地域定义为“夏” 自称“夏王” 这表明这些诸侯国力图()A. 推动祖国境内各族的融合B. 以华夏文明的继承者自居C. 表达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D. 追溯各自国家早期的历史【答案】B【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B.从材料中“夏子”“夏王”以及“田氏代齐后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夏朝始祖大禹的后人“已看出它们是以华夏文明的继承者自居C.材料没有反映出统一的愿望D.材料中的称呼和要求并不是要追溯本国的早期历史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虞衡制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18.(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左宗棠在西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背景及其作用【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职官权限不断扩大管理逐渐系统性具有延续性影响世界原因政府及当政者的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环保意识的提高【解析】(1)结合材料“《周礼·地官·山虞》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等进行总结概括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材料“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等进行概括【答案】(2)背景内忧外患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战乱刚过、元气未复的社会实际作用促进了西北的开发建设使西北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西北的军粮供给国家的统一【解析】(2)本小题的背景结合材料时间“1867~1881”进行作答作用结合材料“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西部荒地渐少生态渐转民困渐苏百业肇兴民气日旺气象一新的局面日渐形成”“首要目的是先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与当时战乱刚过、元气未复的社会实际相适应的”进行概括19.(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1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的含义及形成原因19.(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治政府”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答案】地域辽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权臣势力的削弱【解析】【答案】含义打破世卿世禄(贵族政治)选官于民间(公众)具有典章知识、担当精神原因世卿世禄和武人政治的弊端察举制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答案】扩大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基础对君主权力有所限制【解析】20.(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20.(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等方面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答案】(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解析】(1)第二小问“原因”易错在不能全面归纳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中国古代“中国梦”需从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特征去思考中国近代“中国梦”需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西方文明侵入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中国梦”需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的角度思考【答案】(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据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解析】(2)“特点”易错在不能正确把握题干要求需要结合古代、近代、现代的时代特征及相关实践与其结果分别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来思考并得出结论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精神营养包括许多真知灼见如“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摘编自吴承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等根据材料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其现实意义【答案】特点博大精深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主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强调人格突出人的价值具有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意义有助于塑造公民人格激发奋斗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学习吸收先进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博大精深”“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特点是博大精深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主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强调人格突出人的价值具有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助于塑造公民人格激发奋斗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学习吸收先进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摘自《明史·舆服志》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摘自《明史·舆服志》依据上述材料由表及里地概述明朝官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答案】表体现了皇帝独尊、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的教化功能里实际上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依据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体现了皇帝独尊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依据材料一、二中不同等级、不同场合下对服饰的严格规定以及服饰图案内容可以得出服饰的教化功能这些信息实质上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燕山南北等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如大汶口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A. 特殊性B. 多元性C. 曲折性D. 完整性【答案】B【解析】2.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 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 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 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 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可得出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民本思想和农耕经济的相关信息排除B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A3.东汉章帝以下诸帝享年皆不过四十(仅最后的献帝除外)嗣君年幼不能亲政由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得以用事擅权嗣君成年不甘心大权旁落每依赖亲信宦官发动政变翦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而主宰朝政出现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东汉()A. 选官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结构B. 专制皇权加强C. 儒学遭到佛道的冲击影响减弱D. 豪强势力崛起【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东汉外戚与宦官轮番干政其主要原因是内外朝制度的运作使得外朝宰相的辅政职能下降专制皇权加强 B项正确东汉的选官制度依然是察举制未达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固化社会阶层结构的程度 A项理解有误C项时间不符D项亦与材料无关故选B4.明代礼仪明文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皇天眷命统驭万方” “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这样规定体现的思想是()A. 天人合一B. 国家一统C. 皇权至上D. 文明礼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天眷命统驭万方” “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都是君权神授理论的体现体现皇权至上5.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 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 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 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 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施的夏商时期没有实行真正的分封制故A项排除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决策要招集大臣和地方势力来共同探讨而不是专制独断故B项排除从材料中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一种集体议事的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贵族会议也体现不出不断完善故D项排除故选C6.关于夏朝的起源史学界有多种说法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凡夏自禹以至于桀十七王”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①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②夏朝已有分封子弟的等级制度③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④有关夏禹的传说并非完全虚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凡夏自禹以至于桀十七王”可知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故①③正确由题干材料总体可以看出有关夏禹的传说并非完全虚构故④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表明夏朝已有分封子弟的等级制度故②错误故C项正确故选C7.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A. 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B.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C. 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D.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A【解析】8.占卜是商朝时期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此来决定国家大事这种方式能够()A. 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减少商王某些决策的失误D. 使王权充满神秘色彩【答案】D【解析】占卜不能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排除A占卜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排除B占卜属于迷信不能减少商王某些决策的失误排除C占卜使王权充满神秘色彩 D正确故选D9.夏王朝是中国奴隶主阶级建立和运用国家机器确立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开端王朝的建立者是()A. 尧B. 舜C. 禹D. 启【答案】C【解析】10.西周周公“制礼作乐” 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这表明()A. 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B. 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C. 礼乐制度在后世已消失D. 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答案】B【解析】材料“西周周公‘制礼作乐’”“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等可知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故B正确A与题干无关排除C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D社会大乱导致春秋礼制破坏故排除11.下图所示甲骨文是商代占卜人员进行占卜的文字记录其文字最可能记录的是()A. 民众的生活情形B. 周公分封的相关信息C. 商王的祭祀活动D. 禅让制推行情形【答案】C【解析】甲骨文记录和反映的主要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尤以商王的活动为主故C 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商代已实行王位世袭制而不是“传贤”的“禅让制” 故D项错误故选C12.商朝为事占卜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和卜官刻有卜辞的甲骨则作为国家档案保存堆放于窖穴这些甲骨卜辞()A. 是可以读出来的楔形文字B. 是对商代历史真实客观的记录C. 有助于了解商代社会生活D. 印证了我国开始进入农业文明【答案】C【解析】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故A错误B项错在“真实客观” 故B错误通过商代的甲骨卜辞有助于了解商代社会生活故C正确D项错在“开始” 故D错误故选C13.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据材料“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等信息可知该学者评价君主制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C项正确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体现君权的继承方式与材料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不符排除A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体现了君权的至高无上与材料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不符排除B君主制本身在一定时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与材料强调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不符排除D故选C14.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 商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业进入成熟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鼎成为青铜器的重要种类之一 A项正确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均晚于此时期不符合“追溯到”的要求故B、C、D错误故选A15.“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与材料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A. 世袭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16.《三字经》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其中“夏传子家天下”反映的政治制度为()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礼乐制【答案】B【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实现法律统一的条件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罗马实现法律统一的意义【答案】(1)条件罗马帝国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经济繁荣局面罗马帝国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罗马皇帝颁布“安托尼亚纳敕令” 古希腊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古代罗马丰富的市民法和万民法实践经验【解析】(1)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建立后罗马继续向外扩张商业和手工业极为兴盛形成了200多年的经济繁荣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著名的‘安托尼亚纳敕令’ 使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居民都取得了市民权‘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 同时受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得到了充分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答案】(2)意义有利于罗马工商业经济继续发展继承并弘扬了古希腊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减少冲突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促进了罗马法学理论的发展及法治水平的提高为《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奠定了基础【解析】(2)根据材料“市民法与万民法融合为一实现了法律的统一法律与法学研究的人员日益增多对法学问题公开进行讨论蔚为风气并形成不同的法学派别通过深入讨论研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技术精益求精为后来的法典编纂奠定了基础”结合罗马法的意义回答18.(1)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分析其史料价值18.(2)辨析里耶秦简和汉简《二年律令》的内容能够得出哪些结论?【答案】(1)史料类型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是研究奏汉时期法律制度及其发展的重要一手史料对研究奏汉文明有着重要意义【解析】(1)史料类型通过阅读材料根据“里耶奏简是奏始皇二十五年至奏二世二年洞庭郡迁陵县遗留的公文档案”“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牍《二年律令》”等可知这些属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中“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里耶奏简和汉简《二年律令》的内容等可知这些是研究奏汉时期法律制度及其发展的重要一手史料对研究奏汉文明有着重要意义【答案】(2)结论汉代初年继承了奏朝时期的法律、刑法(或汉承奏制)秦汉时期同犯不同刑(宗室、外戚等统治阶级享有特权)男女刑罚不同有城旦春等劳役刑罚秦汉时期存在军功爵制【解析】(2)结论根据里耶奏简中记载奏代”上造、上造妻以上有罪其当刑及当城旦春耐以为鬼薪白粲” 对比《二年律令》中记载汉初”上造、上造妻以上……其当刑及当为城旦春者耐以为鬼薪白粲” 可得出汉代初年继承了奏朝时期的法律、刑法体现了汉承奏制结合“国家宗室及外戚犯罪时刑罚会大大减轻”可知奏汉时期同犯不同刑宗室、外戚等从轻处罚体现了封建国家统治阶级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根据“上造”等可知奏汉时期存在军功爵制根据“城旦春”“耐以为鬼薪白粲”可知奏汉时期男女刑罚不同有城旦春等劳役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摘自《明史·舆服志》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摘自《明史·舆服志》依据上述材料由表及里地概述明朝官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答案】表体现了皇帝独尊、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的教化功能里实际上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依据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体现了皇帝独尊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依据材料一、二中不同等级、不同场合下对服饰的严格规定以及服饰图案内容可以得出服饰的教化功能这些信息实质上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20.(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的原因2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众信托之上之‘文治政府’”的含义及形成原因20.(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治政府”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答案】地域辽阔巩固大一统的需要权臣势力的削弱【解析】【答案】含义打破世卿世禄(贵族政治)选官于民间(公众)具有典章知识、担当精神原因世卿世禄和武人政治的弊端察举制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答案】扩大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基础对君主权力有所限制【解析】。
高一历史下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设立东厂C. 推行科举制度D. 实行分封制2.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是:A. 英法联军B. 八国联军C. 日本侵略D. 俄国侵略3. 下列哪项不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 开放五口通商B. 赔款2100万两白银C. 割让香港岛D. 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4.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 孙中山的北伐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A. 华北B. 华中C. 华南D. 西南6.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A. 朱元璋B. 朱棣C. 张居正D. 李时中7.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两位皇帝?A. 康熙和乾隆B. 雍正和乾隆C. 康熙和雍正D. 乾隆和嘉庆8.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哪种政体?A. 君主立宪制B. 共和制C. 联邦制D. 独裁制9. 下列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科学B. 提倡民主C. 提倡封建礼教D. 提倡新文学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A. 国共两党的矛盾B. 民族矛盾C. 阶级矛盾D. 宗教矛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曾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2. 《资治通鉴》是由_____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最早的_________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13. 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_________时期,这一时期以军阀割据和内战频繁为特点。
1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_________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它不仅挽救了民族危亡,也为中国的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
“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
”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什么时期()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
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可知,反映的是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排斥,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的行为,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所说的条约()A.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 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C. 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可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据此依据材料“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可知A正确。
B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C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
D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
3.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 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 基督教平等思想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 “中体西用”思想【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根据所学知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体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符合“均贫富”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吸收基督教的平等思想,故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拜上帝教”吸收了“大同”思想,故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一下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下列对中国手工业发展历史的阐述正确的是()A. 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B. 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供民间消费C. 清朝开始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D. 明朝时根据欧洲商人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瓷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 A正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排除B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C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排除D2.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的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A. 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 儒家地位不断提高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D【解析】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项正确A项不对自然经济解体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B项不对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点而非经济繁荣故排除C项不对儒家主要反映在思想领域与题干无关故排除故选D3.《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A. 外患不断多次迁都B. 分封诸侯国,混战不休C. 争夺王位内乱不止D. 实行宗法制,政治稳定【答案】C【解析】4.中国人民渴望吉祥“福”是各种吉祥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甲骨文中的“福”字是双手捧着酒樽的形状意思是向祖先们奉献材料反映出中国“福”文化()A. 根植于本土的民俗观念B. 起源于对祖先们的敬畏C. 体现人们对和谐的追求D. 形成于民间的口耳相传【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福”文化代表了古代中国的吉祥文化向祖先们奉献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们福荫后世的期盼这是一种较为朴素的民俗观念故A项正确向祖先们奉献含有对祖先们的敬畏之意但对祖先们的敬畏是否是“福”文化的起源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排除B项对和谐的追求在材料中没有具体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口耳相传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5.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A. 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B. 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C. 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D. 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答案】B【解析】A.题干中并未体现满洲的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故A错误B.“本朝之为满洲……曾何损于圣德乎''说明清代不认为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代有损圣德也就是此时的文化依然存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蔑视也就是文化冲突故B正确C.题干中并未体现儒家思想故C错误D.显然材料中反映的不是民族认同故D错误故选B6.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D. 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答案】C【解析】材料不仅仅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等级关系 A项观点过于片面故错误“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 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等级关系而不是政治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故D错误材料“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表明家庭伦理关系延伸到国家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故选C7.商朝的职官系统分为中央和地方内服职官即中央王朝职官由商王直接任免享有世袭特权地方可分为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即族尹地方臣服于商这反映出商朝A. 已建立起内外服制度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D. 开始垂直管理地方【答案】A【解析】商代职官系统分为中央和地方两部分中央官员由商王直接任免地方则表示对商的臣服由此可知商代形成了内外服制度故选A 材料主要涉及王畿与周边的政治治理及等级关系因此B和C两项与材料关联不大可排除 D项集权统治主要在奏以后不符合史实排除8.夏商时期士兵的武器多为削尖的硬木此时的宝剑如“昆吾”为青铜所铸东周时期武器大多用青铜制作刀刃和矛尖此时的宝剑如“干将”“镆铘”为坚硬锋利的铁所铸此变化体现了()A. 古代冶金技术进步B. 官营武器工业出现C. 东周的冶金业发达D. 铁器得到广泛应用【答案】A【解析】从宝剑使用的材质和制作命名来看古代冶金技术不断进步所以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冶铁经营的模式所以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东周和夏商时期的冶铁业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铁器的广泛运用所以D错误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写道“工业大师是中国而不是英国中国‘工业奇迹’的发生有1500多年历史并在宋朝大变革时期达到了顶峰——这比英国进入工业化阶段早了约600年”促成“工业奇迹”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指宋代()A. 开始用焦炭冶铁B. 棉纺织业迅速兴起C. 制瓷工艺大发展D. 航海造船技术进步【答案】A【解析】在南宋末年开始使用焦炭冶铁冶铁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奇迹”的出现故A项正确棉纺织业迅速兴起的时间是在明朝时期历史事件时间错误故B项错误制瓷业的发展与工业化阶段的起源无关故C项错误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不属于工业奇迹故D项错误故选A10.从唐代至明清官方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有三个周期在唐代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关系从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官方崇拜受到了佛教化和道教化关羽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唐代以来对关羽崇拜的变化()A. 推动了儒学和佛教、道教的深度融合B. 可以看出政府对民间文化崇拜加强了掌控C. 表明官方非常重视英雄人物的社会价值D. 说明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走向逐渐一致【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提及儒学、佛教和道教的深度融合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从唐代至明清官方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有三个周期……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可知对关羽的崇拜在唐代时官方崇拜和民间崇拜几乎没有接触到明清时期的官方崇拜和民间崇拜都受到民间文化的影响这表明唐代以来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走向逐渐一致故D项正确故选D11.元王祯《农书》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上轮所用弦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其棹枝所贯行桄而推挽卧铀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材料中所描述的工具主要用于()A. 灌溉B. 播种C. 冶铁D. 耕耘【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具是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利用水力来鼓风冶铁的工具故C正确依据材料“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可知不是灌溉工具故A错误BD明显不符合题意故BD错误12.明代中后期某些地方的士绅力图通过自我治理的方式取代僵化无力的“保甲制” 维护地方的稳定与繁荣内阁也出现了权力“宰相化”的要求这可以说明当时()A.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 官场腐败威胁长治久安C. 地方出现分离倾向D. 国家治理机制需要调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士绅试图改革地方“保甲制” 中央内阁权力“宰相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政治机构的这种演变体现了国家治理机制需要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 D项符合题意内阁权力“宰相化”会冲击专制主义的强化 A项错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调整不能说明官场腐败 B项错误传统士绅的自治与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不是地方割据自重 C项错误故选D13.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答案】C【解析】A.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材料中的政体指的是受宗法贵族限制的君主政体夏商周时期不是专制故排除C.材料中指出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说明这种政体既不是希腊的民主政体又不是君主专制政体是一种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政体故正确D.世袭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C14.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余一人”、“予一人” 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尹”、“多尹”、“司工” “马”、“多马”、“射” “巫”、“卜”等二十余种这表明商朝A. 君主专制的确立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 宗法制度的成熟D. 国家机构趋于完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余一人’、“予一人’ 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尹’、‘多尹、‘司工’ 马’、‘多马’、‘射’ ‘巫’、“卜’等二十余种” 可得出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且设有众多官职与机构说明商朝国家机构趋于完善故D项正确君主专制建立于秦朝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出现在秦朝故B项错误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15.汉宣帝地节四年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此规定为历代法典所继承这反映()A. 西汉始中国法律废除了严刑峻法B. 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C. 西汉始中国法律强调等级观念D. 古代法律已废除同态复仇陋习【答案】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现在起儿子包庇隐藏父母的罪行妻子隐瞒丈夫孙子包庇隐瞒祖父母的都不再连坐”主要反映的是有关犯罪后于尊卑容隐处罚定罪的问题表明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法律之中故B正确A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排除CD题干没有体现排除16.钱穆在《国史大纲》载“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历史时期创建的政治制度是指()A. 分封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分析可得出这一时期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选D分封制是西周排除A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排除B行省制是元朝排除C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摘自《明史·舆服志》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摘自《明史·舆服志》依据上述材料由表及里地概述明朝官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答案】表体现了皇帝独尊、严格的等级制度、服饰的教化功能里实际上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依据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体现了皇帝独尊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依据材料一、二中不同等级、不同场合下对服饰的严格规定以及服饰图案内容可以得出服饰的教化功能这些信息实质上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8.(1)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分析其史料价值18.(2)辨析里耶秦简和汉简《二年律令》的内容能够得出哪些结论?【答案】(1)史料类型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是研究奏汉时期法律制度及其发展的重要一手史料对研究奏汉文明有着重要意义【解析】(1)史料类型通过阅读材料根据“里耶奏简是奏始皇二十五年至奏二世二年洞庭郡迁陵县遗留的公文档案”“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牍《二年律令》”等可知这些属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中“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里耶奏简和汉简《二年律令》的内容等可知这些是研究奏汉时期法律制度及其发展的重要一手史料对研究奏汉文明有着重要意义【答案】(2)结论汉代初年继承了奏朝时期的法律、刑法(或汉承奏制)秦汉时期同犯不同刑(宗室、外戚等统治阶级享有特权)男女刑罚不同有城旦春等劳役刑罚秦汉时期存在军功爵制【解析】(2)结论根据里耶奏简中记载奏代”上造、上造妻以上有罪其当刑及当城旦春耐以为鬼薪白粲” 对比《二年律令》中记载汉初”上造、上造妻以上……其当刑及当为城旦春者耐以为鬼薪白粲” 可得出汉代初年继承了奏朝时期的法律、刑法体现了汉承奏制结合“国家宗室及外戚犯罪时刑罚会大大减轻”可知奏汉时期同犯不同刑宗室、外戚等从轻处罚体现了封建国家统治阶级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根据“上造”等可知奏汉时期存在军功爵制根据“城旦春”“耐以为鬼薪白粲”可知奏汉时期男女刑罚不同有城旦春等劳役19.文明多元化和民族多样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国家、民族乃至“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万物孕育于中华文明之中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认同源于民族国家的历史中国人的认同则是其文明的产物中国人并没有将中国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文明国家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像一个古老的地质构造文明国家是深厚的底层而民族国家的意识则是浅显的表层西方社会由民族组成而中国由文明构成这种差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英)马达•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文明”或“民族”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史实说明【答案】示例一论题古代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说明政治方面中国古代虽然经历朝代更迭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被“汉化”并接受延续了中原文明儒家虽融入其它学派(如道教但孔子的理念依然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基础重“伦理道德”、重“家庭教育” 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示例二论题西方国家是民族国家而不是“文明国家”说明西方国家的历史被割裂过如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宗教改革促使欧洲民族意识产生随着启蒙运动因此说明西方国家是民族国家而不是“文明国家”【解析】2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原因2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博物馆的文化功能【答案】趋向从展示工业文明成果走向展示历史文物走向独立和专业发展民族性不断增强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西方文明的反思【解析】【答案】功能推动科学文化研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下册课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本单元总结 1.(2009•江苏•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前,因为受到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制约,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
而新航路开辟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作为支撑。
罗盘针的使用、造船技术的发展、地圆学说的出现、绘制地图技术的进步,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
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
【答案】 C 2.(2009•广东文科基础•3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B、C、D三项交通运输工具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项蒸汽机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 A 3.(2009•广东•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掘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论文提供的证据分别为: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是技术输出;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是商品的流动;华工赴美修建铁路为人员流动;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属于资本的流动。
总结以上描述,题目反映的是技术、商品、人员、资本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是对世界市场状况的描述。
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 D 4.(2010•江苏单科•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英国曼彻斯特棉纺织厂数量激增,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使人类生产摆脱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近代工厂得以在城市大量兴建的结果。
【答案】 B 5.(2010•天津文综•5)下图为首届
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③英国的兴
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首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这次博览会正值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这个时期,英国号称“世界工厂”,国力强大,世界市场也已基本形成,故①③④正确;博览会主要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自身的成果,无法体现列强对世界的掠夺,故②错误。
【答案】 C 6.(2010•安徽文综•21)下表是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克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表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国家百分比
国家百分比英国 0 俄罗斯 38 德国 13 意大利 18 法国 20 美国(1913) 30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解析】英国的关税税率为“0”,说明A项正确;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在20世纪一直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C项错误;俄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都执行高关税政策,因此,关税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
【答案】 A 7.(2009•浙江•39)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
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文明史》材料
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
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
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解析】回答第(1)题时,一定分清楚,这是包含两小问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漏掉一问。
此后,注意对题目的解读:第一层问题的答题项是“三项因素”;尤其要注意对问题的限制项即“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该学者
认为”的要求,这两条限制提出我们思维点的培养主要在于思考“满足”“工业革命的爆发”的要素,主要答案来源在“该学者认为”即材料。
答题方式要求“概括”,即语言使用简洁,有概括性。
我们的思路是从材料一入手,“英国……市场……英国还拥有……资本……英国的商业利润……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解读这些关键信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第二层问题的答题项是“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着力于“如何”二字,即措施;时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前。
答案来源是“结合所学知识”,即抛开材料信息,大面积应用教材等资源中所学知识。
我们的思路是以“三项因素”为思维点,从教材等所学资源出发,思考英国是怎样具备这一因素的。
一定注意要符合英国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
回答第(2)题时,注意对题目的
解读:答题项是“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限制项是“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答题方式是“指出”,避免过多言论出现。
这里的难点是如何确定该问的“答案来源”,即依据材料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确定好思路后,从材料二中“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解析出“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的结论;从所学知识中解析出“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的要素。
回答第(3)题时,注意对题目的解读:答题项是“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答题方式是“分析”,要
求使用分析性语言,仔细推敲,细致分析,达到“逻辑清楚,思路清晰”的效果。
根据材料三“温室效应”的信息得出“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教材等资源及所学知识思考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得出蒸汽机的创制对于生产力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巨变、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使我们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更加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
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带动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