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及防控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
该病的发病率高,容易在养殖场或交易市场中传播。
本文将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1. 病原体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毒感染引起的。
该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经由口、鼻等呼吸道感染,同时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2. 传播途径猪水疱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例如交易市场、养殖场等猪类密集场所可加强传播。
此外,蚊蝇等介壳虫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中介。
3. 发病率猪水疱病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且好发于5个月龄以下的小猪。
二、临床症状猪水疱病在初期阶段,症状不明显,但一旦发病,病猪表现出严重的肿胀和水疱。
病猪常出现下列症状:1. 皮肤水疱病猪常出现皮肤水疱,主要集中在口唇、鼻翼和耳缘等处,且疱液比较清亮。
有时,水疱破裂后,表面凹陷,中心处留下一个小突起。
2. 呼吸道症状病猪可能出现打喷嚏,咽喉和鼻腔充血,引起呼吸不畅和鼻子流涕。
3. 体重下降猪水疱病的患猪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导致体重下降。
三、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常规PCR和实时PCR检测病毒的存在。
2.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猪的血清可得出相应的抗体,并判断其感染的情况。
三、防控措施1. 隔离措施发现病猪应尽早隔离处理,防止病毒传染。
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组织规划,避免养殖密度超过标准。
2. 维护卫生养殖环境、设施和辅助设备应勤洗勤消毒,防止病毒在饮水、饲料和物品中传播。
3. 加强疫苗接种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采取疫苗接种的方式,提高猪类免疫力。
总之,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水疱和呼吸道症状等。
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检测病毒或血清来确认病情。
在防控方面,提高免疫力、隔离措施和维持场所卫生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一种由猪水疱病毒(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SVD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以下为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流行病学猪水疱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或间接接触感染的猪产品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尿液、粪便等排泄物传播给其他猪。
在集约化养殖的猪场中病毒传播速度较快。
病毒还可以通过人、车、器械等媒介传播。
二、临床症状1. 水泡感染猪出现口腔黏膜和舌面上的白色水泡,此后泡破,形成溃疡。
猪的蹄部和皮肤也会出现水泡和溃疡。
2. 行为异常感染猪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行走困难、抽搐等症状。
3. 繁殖障碍母猪出现流产、胚胎吸收、新生猪死亡等现象。
4. 呼吸系统症状感染猪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1. 分离病毒从患猪的水泡、粪便或血液样本中分离病毒。
2. PCR检测采集病猪的血液、水泡或粪便样本进行PCR检测,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核酸。
3.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出病猪体内抗体的产生情况。
四、防控措施1. 早期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猪水疱病病例,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测机构进行报告,并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2. 隔离患病猪将患病猪迅速隔离,并取消或严格限制其与其他猪的接触。
3. 消毒和灭鼠严格执行消毒和灭鼠措施,确保猪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4. 疫苗接种应根据免疫程序和规划,对猪群进行定期强化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屏障。
5. 交通管控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管控,防止病毒通过人为传播进入猪群。
总结: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猪水疱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水泡、行为异常、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分离病毒、PCR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一、病原学介绍猪水疱病是由带状口炎病毒(PR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属于口蹄疫病毒科。
主要传播途径为病毒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病毒对环境敏感,易被消毒剂等化学物质灭活。
二、流行病学1.疫情流行时期:一般在春季、秋季发病流行最多,全年都有可能发生,青年猪和育肥猪发病率较高。
2.传播途径:病毒对环境敏感,病毒颗粒可长期存活在池塘、地面上等。
病毒通过皮肤破损的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
3.发病特点:潜伏期4-7天,起始症状为猪饮食减少、精神萎靡、发热、猪体温升高,然后在嘴唇、鼻孔、颧部等处出现水疱,继而破溃形成溃疡,严重时引起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同时易发生疫情,引起经济损失。
三、临床症状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皮肤和会阴处出现水疱等。
发病初期,猪会表现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温升高,体表可见散在的小水疱。
渐渐地,这些水疱逐渐扩大,破溃形成溃疡,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呼吸困难、肢体瘫痪等症状,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四、实验室检查1.病原学检测: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IFA)等技术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可用于检测猪水疱病的免疫效果,较为简便。
五、防控措施1.消杀措施:及时清除猪舍内的污物和猪粪等,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
病毒对各种消毒剂均敏感,一般使用环己氧化合物、优绿百等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病毒。
2.疫苗接种:目前已有疫苗可以使用,为热处理疫苗,通过感染猪后经过加热杀死病原体制成。
接种后15-30天开始产生疫苗抗体,一般需要2次接种达到最佳免疫效果。
3.交通检疫:加强生猪交通运输及养殖过程的卫生管理,采取有效的交通检疫措施,防止病毒扩散。
4.生物安全: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进行动物的隔离、隔离区域清洁处理、防范野猪、老鼠等媒介带来的病毒传播。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及其防控
X u m u s h o u y i猪水疱病简称“SVDV ”,属于传染性的水疱病毒,由SVDV病毒而引发的感染,发病特点是在猪的口部、蹄部等产生水疱。
若养猪厂中发现SVDV 病,就会迅速蔓延,导致猪群被感染,严重影响猪机体健康,对于养殖效益造成危害。
故此,下文对于SVDV 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特点简略介绍,并探讨了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的运用。
一、猪水疱病流行病学SVDV 对于低温环境的抵抗能强,对于酸性消毒能力较弱,可在低温环境下存活。
若环境温度低于18℃,能够存活2年,将其置于50℃水中进行处理30min ,仍有感染性。
病毒在猪舍当中的存活时间可超过8周。
在病猪肌肉、肾脏以及皮肤等位置均可出现病毒。
病毒在-20℃环境下,放置11月毒性丝毫不减弱,甚至存在于猪肉腌制品当中,经过3月,还能检测出来。
此外,SVDV 病毒耐热性不足,置于60℃当中处理2min 以上即可杀死。
SVDV 疾病仅在猪群中发生,但是能够感染人类,无论猪日龄、品种和性别如何,都可感染SVDV 病毒。
并且感染部位主要是蹄部、口部以及胴体。
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当中均可含有此类病毒,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或者皮肤黏膜等进入猪体内。
同时,病毒还能感染猪敏感部位或者损伤部位,在感染位置出现水疱,在血液之内循环,并循环到感染处。
二、猪水疱病临床特点处于自然感染SVDV 情况之下,有5d 左右的潜伏期,若为人工感染,则可在36h 之内发病。
结合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典型型;第二,温和型;第三,隐性型。
其中典型SVDV 症状在猪蹄冠、主趾和附趾等位置出现典型的水疱。
初期在蹄冠以及蹄踵等皮肤和角质的结合位置呈现水疱,并且上皮肿胀,颜色苍白。
在48h 后,水疱突出,其中液体破裂,此症状可持续数天。
当水疱破裂之后,可产生溃疡,由于真皮在外部暴露,因此,表现为鲜红色。
溃疡主要环绕在蹄壳和蹄冠间,可能导致蹄壳发生脱落。
部分病猪病变位置可能产生继发感染,从而产生脓性溃疡。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和污染的物体传播。
猪水疱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以下是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流行病学猪水疱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和污染的物体传播,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饲料、水源和昆虫传播。
在感染病毒后,猪通常在2-3天内出现临床症状,病程约为7-12天。
猪水疱病病毒在猪身体内的分布广泛,可在皮肤、黏膜、血液和内脏器官中发现。
感染后,病毒大量复制并通过皮肤和黏膜分泌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引起传播。
二、临床症状1. 高烧:感染后猪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1-42摄氏度以上。
2. 眼部和鼻部症状:猪眼睛周围和鼻孔周围可见水疱,最初为红斑状,后期逐渐增大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可形成溃疡。
病猪眼睛红肿、流泪、鼻子流涕。
3. 皮肤症状:病猪体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初期呈珠状,后期变为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水疱常出现在脚、蹄、肘关节、耳朵周围等处,疱液呈清亮或混浊状。
4. 腹泻:感染后猪粪便增多,呈稀状或水样。
5. 食欲减退:病猪食欲明显减退,甚至拒食。
6. 呼吸道症状:病猪呼吸困难,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1. 病理学检查:病猪死后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器官是否出现水疱、溃疡等病变。
2. 病毒分离和鉴定:可从病猪皮肤、黏膜等样本中分离病毒,并通过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病毒。
3. 抗体检测:可通过血清学检测法检测猪体内是否产生了抗体,判断猪是否感染了猪水疱病病毒。
四、防控措施1. 隔离:发现病猪后应立即隔离,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
2. 消毒:对于病猪密集的场所,应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病毒,防止疫情扩散。
3. 疫苗接种:可使用猪水疱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4. 动物禁止转移:在疫情发生地区应严禁动物转移,以避免病毒传播到其他地区。
猪水疱疹病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鉴别及其防控
病 原 学 诊 断 方 式 。按 照 常 规 操 作 对 采 集 的 病 料 或 者 培 养 物 进 行 提 纯 ,使 用 电镜 对 病 毒 的 特 点 进 行 观 察 ,主 要 是 形 态 特 征 、结 构 以 及 立 体 构 型 等 。在 病 变 部 位 采 集 病 料 进 行 电 镜 检 查 是 用 于 区分 猪 水 疱 疹 病 和 其 他 病 毒 导 致 疾 病 的 一 种 最 有 效 的方 法 。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2095— 9737(2018)09— 0093— 01
1 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学
该 病 由猪 水 疱 疹 病 毒 引 起 。 猪 水 疱 疹 病 毒 属 于 RNA (核 糖 核 酸 )病 毒科 ,目前 已知 的有 15个 血 清 型 ,相 互 之 间 无 法 交 叉 免 疫 ,其 中 以 A、B、c、D 四型 常 见 。该 病 毒 对 外 界 抵 抗 力 较 强 ,但 具 有 较 弱 抵 抗 高 温 的 能 力 ,在 6O℃ 下 处 理 30 min就 会 被 灭 活 ,在 37℃ 下 处 理 24 h就 会 丧 失 感 染 力 。 目前 在 家 畜 中 只 有 猪 会 感 染 该 病 ,而 其 他 动 物 也 能 够 感 染 , 但 往 往需 要 通 过 人 工 接 种 才 可 被 感 染 。该 病 的 主 要 传 播 源 是病 猪 和 带 毒 猪 。另 外 ,部 分 海 生 或 者 陆栖 两 生 动 物 也 能 够 携 带 病 毒 。该 病 主 要 是 由 于 直 接 食 入 和 接 触 污 染 病 毒 的饮 水 、饲 料 等 后 感 染 ,新 猪 群 通 常 是 由 于 食 人 没 有 彻 底 煮 熟 的 动 物 下 脚 料 而 被 感 染 。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方法
2024年第02期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4.02.063在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猪水疱病流行率并不是很高,但其导致的危害却不容忽视。
患病后,病猪的临床症状同口蹄疫症状较为相似,口腔、蹄部滋生出大量的水疱,且迅速、大范围扩散,若未及时防范与治疗,死亡率较高。
对此,及时、有效的防治猪水疱病尤为必要。
1病原特点猪水疱病病毒(SV D V)是一种属于小核糖核酸毒科、猪肠道病毒属的病毒,是引起猪水疱病的主要病原体。
这种病毒的外层没有囊膜,形状为圆形的,直径28~30nm。
其基因组是由一条单股的R N A 组成,这种结构使其在遗传和变异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猪水疱病病毒对一些化学物质有抵抗力,例如乙醚,但对酸的敏感性较高,其在酸性环境下不易生存。
在50℃下30m i n内仍然具有传染力, 56℃下30m i n或85℃下1m i n就可被灭活。
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方面,猪水疱病病毒在猪粪上和圈内可存活8周以上,但在一些消毒剂如70%酒精、4%煤酚皂、10%生石灰乳的作用下,便会被迅速灭活。
这些特性使得猪水疱病病毒在猪场中传播迅速,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猪场管理者来说,了解病毒的特性,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防止病毒传播和保护猪健康的重要手段。
2流行病学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潜伏期和发病期间排出病毒。
同时,其他易感动物,如牛、羊等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此外,隐性带毒动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在感染后可能不表现出症状,但能持续排出病毒。
猪水疱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是指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如圈舍混养、人员流动等。
间接接触包括空气传播、水源污染、饲料污染等。
此外,易感猪与污染的饲料、饮水、圈舍、运输工具等接触也可被感染。
猪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易感动物,其他偶蹄兽如牛、羊等也可感染。
且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会感染该病,且幼龄风险最大。
猪水疱病(SV D)是一种病毒性畜牧动物传染病,主要由猪水疱病病毒(SV D V)引起。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摘要】猪水疱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的病疫,其在流行病学特征中呈现出传染性强、易扩散等特点。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皮肤水疱和溃疡、厌食等表现,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法确认诊断,包括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等。
为了有效防控疾病的传播,应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患病猪只、消毒和隔离饲养环境等方法。
猪水疱病的防治工作仍存在挑战,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以减少病原体传播和减轻危害。
通过加强防控工作,可以有效控制猪水疱病的传播,保障猪群健康。
【关键词】猪水疱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防控措施、防治工作1. 引言1.1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猪只,但也可传播给其他动物和人类。
在全球范围内,猪水疱病疫情时有发生,给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了解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以及防控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水疱病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面,猪水疱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或其排泄物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飞沫或污染的水源传播。
病原体在患病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排泄物中大量排泄,对环境的抗力强,易存活,是疫情扩散的重要途径。
临床症状表现方面,猪水疱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皮肤和粘膜出现水泡、疼痛和溃烂等。
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
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主要是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体,免疫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清抗体水平来确定感染情况。
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猪只、做好卫生消毒、加强动物检疫和监测等措施。
猪水疱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强防控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保障养殖业和公共安全。
2. 正文2.1 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的流行趋势,尤其在猪群密集地区和养猪规模化场所更容易发生。
猪水疱疹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动物生产 702023.9猪水疱疹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于艳秋(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元宝山区大队,内蒙古 赤峰 024076)猪水疱疹病毒会导致猪发生水疱疹病,该病为高度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快,2~3天即可传染整个猪群,该病死亡率不高,但会危害猪群的健康,导致母猪流产。
1 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猪水疱疹病毒的主要感染动物是猪,其他动物可通过人工接种的方式感染该病毒。
各个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染病。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病猪的水疱含有大量的病毒,水疱破裂后,水疱液可污染饲料、饮水以及各种用具,健康猪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经消化道感染该病。
该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通常为地方性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天气潮湿、卫生差、养殖密度过大以及运输频繁等会增加该病的发生率。
2 临床症状猪水疱疹病有1~2天的潜伏期,病猪在感染病毒后短时间内体温会迅速升高至40~42℃,皮肤充血,接着形成小水泡,水泡中含有透明或橙黄色液体,小水泡逐渐融合成较大的水泡。
病猪的蹄部有不同程度的热痛,导致病猪走路跛行,继发感染细菌后导致化脓,严重时可出现蹄壳脱落的现象,致使病猪卧趴,不能行走。
病猪一般发生本病后10~15天可逐渐康复,但可能会发生继发性感染。
3 鉴别诊断猪水疱疹病毒与猪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症状相似,要加以区分诊断。
猪口蹄疫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春季节,主要危害猪的口、蹄、呼吸和消化系统,呈流行或大流行性,剖检病死猪发现虎斑心,死亡率高达70%。
水疱性口炎多发生于七八月,天气变冷后疾病发生较少,主要危害猪的唇部、口腔和鼻镜,本病暴发一般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流行。
猪水疱疹病发病无季节性,猪水疱疹病毒是皮肤炎性感染。
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需经过治疗才可逐渐恢复,单纯感染猪水疱疹病毒的病猪可快速自愈恢复,没有后遗症。
但继发感染后,严重者蹄壳脱落,在新蹄壳长出后会有一条深棕色或黑色的替换线,解剖发现肝肾充血,轻微肿胀。
脾脏褪色发白,脑部有轻度的脑炎表现,可发现点状的神经元变性区,局部的淋巴结充血肿胀,淋巴细胞大量变性、坏死。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猪只身上。
这种疾病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及早了解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猪水疱病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已被列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法定动物疾病。
该病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者接触传播。
污染的饲料、水和器具也是传播的途径之一。
该病病毒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土壤、病原素、水源中可存活一定时间,甚至有蓄水能力,是一种难以根除的疾病。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猪水疱病一般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尤其是在春秋两季。
而且,野猪和疫区外猪只可能成为疫情传播的重要媒介。
由于该病对猪只的危害较大,因此及早了解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1. 急性型猪水疱病急性型猪水疱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口腔和唇部出现水疱,有时还会出现角膜炎和结膜充血。
病程短暂,几天后会出现水疱病病变和瘙痒症状,病变通常在口腔、鼻孔、眼睛和其他黏膜表面出现,瘙痒导致动物不断擦伤,从而使病变扩大。
在病程中,患猪受到惊吓或者其他刺激时会出现神经症状,并且在嘴唇和口腔处会出现血丝。
2. 慢性型猪水疱病慢性型猪水疱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猪体温正常或偏低,口腔和其他黏膜表面出现溃疡或者疣状增生。
溃疡和疣状增生部位会逐渐增多,病变比较持久,未能及时治疗时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疤痕。
患猪会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并出现瘙痒症状,导致不断擦伤,甚至影响食欲和生长发育。
了解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猪水疱病的实验室检查1. 病理学检查对于怀疑患有猪水疱病的猪只,可以进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组织细胞和器官是否出现病变改变。
通常可以看到病毒感染部位组织细胞出现水疱、炎症和坏死现象,而且病变组织中也可以检出病毒颗粒。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134•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4期总第52期doi:10.19369/ki.2095 —9737.2019.04.068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胡晓云N赵涛2(1.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技术开发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猪水疮病是由于猪感染水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导致鼻旁、口、蹄、下腹 部、乳头四周以及全身黏膜出现水疱。
一般是集约化程度高的规模化猪场易发生该病,且对仔 猪具有较大危害,易导致死亡;成年猪往往能够耐过,但发病后会对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另外,牛、羊等反V动物也可感染病毒,但不出现发病,能够传播该病。
现介绍猪水疱病的流行病 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水疱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疫情处理;药物治疗;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1流行病学1. 1病原猪水疱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科的病毒,呈直 径在20〜30 nm左右的球形,该病毒衣壳由60个 原体(含有肠道病毒)组成,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
12感染性普遍情况下,主要是猪感染病毒后出现发病,而牛、羊等其他畜禽感染后都不出现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猪水疱病能够在人畜之间进行传播,且 人感染病毒发病后,会导致肌肉疼痛,或者出现全 身性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1.3传染源患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是该病主要传染源。
病猪体内能够较长时间存在该病毒,还可经由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其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该病毒。
1.4流行性水疱病毒可经由一些媒介导致其他猪群感染。
对于不同饲养条件、不同体质的猪,对病毒的 易感程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饲养环境较为干净,饲养户对猪群进行比较细心的管理,较少出现 发病。
病猪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中含有病毒,导文章编号:2095 —9737(2019)04 —0134 —02致其他猪群的生活环境被污染,在其采食、饮水或 者其他方式接触病毒后,即可使病毒侵人体内,从 而发生传染。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其防控
1 3 6 ・
现 代 畜 牧 科 技 2 0 1 7年 第 4期 总 第 2 8 期
d o i : 1 0 . 1 9 3 6 9 / j . c n k i . 2 0 9 5 —9 7 3 7 . 2 0 1 7 . 0 4 . 1 2 7
猪 水 疱 病 的流 行 病 学 、 临床症状 、 鉴 别 诊 断及 其 防控
甚 至在 4 ℃ 的脏 泥 浆 水 中 经 过 7 o天 也 无 法 死 亡 。在 病 猪 的
皮肤 、 肌 肉 以及 肾 脏 内 存个
月 之 后 其 病 毒 滴 度 依 旧没 有 明显 降 低 , 尤 其 是 病 猪 肉 在 腌 制 3个 月 之 后 依 旧能 够 检 出含 有 病 毒 。但 病 毒 不 具 有 耐 热 性 , 在 6 o ℃温度下处理 2 ~1 0 mi n就 会 被 杀 死 。 流 行 特 点 。该 病 只有 猪 会 发 生 , 其 他畜 禽不 会发 生 , 但 人类具 有一定 的感染性 。任何 品种 、 性别 、 年 龄 的 猪 都 能 够 感染该 病 , 主要传染源是病 猪以及头部 、 胴体 、 蹄 部 。 病 猪 的 口腔 分 泌 物 、 鼻液、 尿液 、 粪便 、 水 疱 液 以 及 乳 汁 中 都 含 有 病 毒, 主 要 经 由损 伤 的皮 肤 黏 膜 、 消 化 道 或 者 呼 吸道 发 生 感 染 。 病 毒 能 够通 过 皮 肤 损 伤 直 接 导 致 机 体 敏 感 部 位 发 生 感 染 , 如 口腔 上 皮 、 鼻镜和蹄部 , 并 会 在 此 处 形 成 典 型 的水 疱 ; 也 能 够
冯建 东 , 李 雨 来
( 1 . 河 北 省 玉 田 县农 牧 局 石 臼 窝 中 心 兽 医站 , 河北 唐 山 0 6 4 1 0 4 ; 2 . 河 北 省 玉 田县 农 牧 局 , 河北 唐山 0 6 4 1 0 0 ) 摘要 : 猪 水 疱 病 是 由 于感 染 猪 水 疱 病 毒 而 导致 的 一 种 传 染 病 , 病猪主要特征是在 鼻端 、 口腔 、 蹄 部 以及 母 猪 乳 头周 围 出现 水 疱 。任 何 品种 、 性别 、 年龄 的 猪 能 够 感 染该 病 , 特 别 是 猪 群 饲 养 密 度 过 大 时 更 容 易 出现 发 病 , 且 在 频 繁 调 运 以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及其防控
•100•现代畜牧科技2020年第9期总第69期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9.056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及其防控运建凌(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建昌县要路沟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葫芦岛125300)摘要:猪水疱病也叫做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于感染猪水疱病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猪主要特征是口和蹄部出现水疱。
任何話种、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发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潜伏期猪以及康复后的带毒猪。
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一种必须通报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养猪生产中只要出现发病,就会快速扩散蔓延,既会彩响机体健康,还会严重损害养殖户餉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水疱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预防接种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1流行病学1.1病原猪水疱病毒(SVDV)是引起猪水疱病的病原,目前只发现有1个血清型。
病毒颗粒没有囊膜,较为稳定,在pH值2.5~12范围内都可存活,并可耐受氯仿和乙瞇,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抗干燥和冷冻环境,但耐热性较差,在56°C条件下处理1h 后就会失活。
另外,用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在短时间内就可使病毒失活。
1.2易感动物只有猪和野猪能够感染发病,且任何品种、各个年龄、不同性别的猪都具有易感性,而牛、羊等其他家畜不会感染发病。
1.3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处于潜伏期的猪、康复后携带病毒的猪及其产品。
病猪各个器官和组织内都存在病毒,且在没有表现出症状前即可从体内检测出病毒。
发病经过72h出现水疱皮,脏器以及肌肉内已经存在病毒,经过96h会表现出病毒血症。
健康猪感染发病后,可持续几十天通过粪便、鼻腔、口腔排毒,且血液中持续11天带毒。
1.4传播方式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健康猪可经由消化道或者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
一般来说,病猪或者带毒猪同健康猪混合饲养,或者给猪饲喂污染病毒的饲料和饮水,都可导致健康猪出现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9-0100-02发病。
猪传染性水泡病的病原及流行病学
行病学2023-11-09contents •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猪传染性水泡病对养猪业的影响•猪传染性水泡病的预防与控制目录01病原学病原种类病毒特性发病特点SVV属于小RNA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该病以蹄部、口部和鼻部皮肤出现水泡为主要特征。
03病原的种类与特性02 01猪传染性水泡病的病原是猪水泡病毒(SVV)。
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可导致病毒传播。
直接接触病猪通过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环境,如水源、饲料等,再经健康猪摄入感染。
间接传播有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气溶胶也可传播SVV。
空气传播病原的传播途径SVV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猪只的严重蹄部损伤和疼痛。
病原的致病性致病性SVV可在感染初期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从而在体内长期存在并持续感染。
免疫逃逸部分感染猪只可表现为隐性感染,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激活并传播病毒。
潜伏感染02流行病学发病年龄猪传染性水泡病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但以10周龄至5月龄的猪最为易感。
性别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公猪比母猪更容易感染。
发病猪只的年龄与性别季节性该病在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潮湿多雨的季节较为常见。
地域分布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在某些地区更为流行。
发病季节与地域分布除猪外,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如牛、羊、野猪等也可感染。
易感动物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只或其污染物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传播途径潜伏期通常为3-4天,最长可达7天。
潜伏期在发病期间,病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传染性易感动物的感染与传播03诊断与防治病理剖检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观察是否存在水泡、糜烂和溃疡等病理变化。
观察临床症状注意观察猪群是否出现急性、热性、全身性水泡症状,包括口腔、蹄部、乳房等部位。
实验室诊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确定病原。
临床诊断方法及步骤对病猪及时隔离,并对病猪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病毒传播。
隔离消毒对健康猪群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群体免疫力。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又称口蹄疫型猪病毒病,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在猪肉产业上。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流行病学猪水疱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病畜排泄物传播。
该病毒极易在潮湿环境中存活,并且在病畜排泄物、空气、汽车、人员、器具设备、动物饲料等多种途径传播。
因此,猪水疱病易于在集中养殖场等高密度饲养环境下传播,同时也十分容易通过进出口贸易、人员、动物等渠道跨越国境传播。
二、临床症状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表现为轻度发热、嗜睡、食欲减退等症状,重者表现为高热、全身疼痛、脱水、呕吐、腹泻、浮肿、口腔及皮肤黏膜出现疱疹等症状。
疱疹主要分布于口腔、促膝关节、背部、耳朵等部位,渗出液质量较大,带有臭味。
在疾病后期,病畜下肢和腹部产生水肿,体温显著降低,甚至出现休克等症状。
由于疾病的严重性不同,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验室检查工业化饲养中,猪水疱病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通常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来确认病因。
通过猪喉、气管、肠道等部位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采用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如病毒分离、抗体检测、PCR等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临床表现和基因序列等信息,为病畜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四、防控措施对于猪水疱病的防控措施,包括病畜隔离、消毒、疫苗免疫等多种手段。
其中,病畜隔离是控制病情的基础措施,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减少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消毒也是预防猪水疱病传播的必要手段,可以对猪棚、运输车辆、器械等进行消毒,从而降低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率。
同时,疫苗免疫也是防控猪水疱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疫苗可供使用,可以通过加强免疫程序,延长免疫期等方法增强免疫效果。
综上所述,尽管猪水疱病的传播和治疗可能需要一些复杂的实验室检查和多种手段的防控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是预防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必要步骤。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
该病传播迅速,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猪水疱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引起猪场的疫情流行。
对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对于及时防治猪水疱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主。
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偶有气溶胶传播。
病原体通过污染物和传染性物质等经鼻腔和口腔传播,引起猪的感染。
病原体还可通过皮肤和黏膜,例如眼、鼻、嘴巴等处通过微小伤口传染。
人所携带的污染物和传染性物质等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猪水疱病容易引起猪场的疫情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
二、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1.急性发病,突然出现体温升高,多在40℃以上,极少数病例体温不超过40℃;2.食欲减退,甚至不进食;3.呼吸困难,出现呼吸急促;4.眼结膜和外生殖器上皮出现水泡,继而严重水肿;5.全身皮肤和黏膜出现大量的水泡,水泡内含无色或淡黄色浑浊液体,严重情况下皮肤肿胀如胶囊状;6.粪便稀薄,呈黄色或灰白色;7.病程缓解后,水泡皮肤被长期保留在体内,可残留瘙痒和疼痛感。
三、猪水疱病的实验室检查1.检验血液早期感染猪水疱病,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加,再到中晚期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增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减少。
血清内猪水疱病病毒抗体呈阳性。
2.检验尿液早期感染猪水疱病,尿液中尿蛋白、尿胆原等含量增加,这些物质进一步导致肾脏功能不全。
3.猪水疱病病毒分离和鉴定采集患猪体内的水泡液,进行病毒分离。
通过细胞培养、电镜、免疫荧光法对病毒进行鉴定。
四、猪水疱病的防控措施1.加强养猪场卫生管理定期对猪圈进行清洁消毒,杀灭病原体。
清理粪便、尿液。
保持猪圈内通风良好。
2.控制猪场人员和物品的传播养殖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制度,采取可行的隔离措施。
猪水疱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
畜牧兽医文摘,2011,27(3):109-110. [2] 唐玉芳.浅析猪口蹄疫、水疱病及痘病的鉴别诊断[J].畜禽
业:南方养猪,2006(7):51. [3] 肖常琴.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6
(12):167.
0 引言
猪水疱病是我国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 低,但造成危害严重的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水疱病的 临床特征和口蹄疫的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口腔、蹄部 出现水疱,病情传播速度较快,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 高。由于水疱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能通过直接接 触及损伤的黏膜和皮肤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 播,发生流行不受季节影响。养殖场中一旦有个别患病 猪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没有立即启动紧急预防方案,采 取封锁隔离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水疱病毒,就可以通 过多种途径迅速向整个群体快速传播,一般经1~2 d整 个养殖场的猪都可受到病毒威胁,发病几天后,在整个 猪的血液中都能检测到水疱病毒抗体。防控猪水疱病需 从流行病学角度入手,充分掌握水疱病毒的具体抗原特 征,在疾病防控中,应从切断病原传播渠道,加强养殖 环境调控,增强猪身体抵抗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 综合性的防控方案,保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Epidemiology,Clinical Features,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Vesicular Disease
ZHANG Chunfu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 of Shiping County,Honghe Prefecture,Honghe Yunnan 662200,China)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猪水疱病是一种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属于牛水疱病病毒属。
猪水疱病是一种急性接触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猪皮肤和呼吸道传播。
猪水疱病主要侵害幼猪,成年猪也易感染。
猪水疱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一、流行病学(一)发病特点1. 猪水疱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机体,引起病畜的唇、舌、口腔、耳朵、便门、尿门及皮肤等处水疱、疱液充满红斑,可溃疡化,疼痛流涎,体温升高。
2.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呼吸急促、鼻孔、嘴唇沾满血性痂皮等症状。
(二)传播途径1. 病猪排泄物中的病毒是造成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2. 空气中的飞沫也是病毒传播的另一个途径。
3. 潜伏期一般为3-4天。
感病猪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抗体开始出现。
二、临床症状(一)幼猪1. 发病初期,猪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温度升高,呼吸急促。
2. 两侧耳根、嘴唇、舌头、口腔、蹄间、生殖器等部位相继发生丘疱疹,逐渐形成水疱。
3. 大的水疱迅速破裂,形成大小不一的溃疡。
溃疡表面常附着许多血痂。
患猪可出现鉴别性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流涎、呼吸困难等。
(二)成年猪1. 患病猪呈典型的传染病特点:温度升高,食欲不振,患猪颌下淋巴结肿大,体型消瘦,毫无生机。
2. 患猪出现唇周、嘴角、耳根、乳头、会阴之水疱,其继而破裂,局部红肿严重,形成溃疡面,常有哮喘、头部沉重、呻吟、发作性嗜睡、牙龈血肿等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一)病理学检查1.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猪水疱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是对器官组织病理变化进行观察。
常见的病理变化有:唇部有的有多发性水疱和浅表溃疡;口腔粘膜有时表现为深部溃疡;舌体和舌根处浅表性溃疡等。
1. 病毒分离鉴定病毒是对猪水疱病病毒的唯一方法。
2.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电镜检查等。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作者:胡晓云赵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4期摘要:猪水疱病是由于猪感染水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导致鼻旁、口、蹄、下腹部、乳头四周以及全身黏膜出现水疱。
一般是集约化程度高的规模化猪场易发生该病,且对仔猪具有较大危害,易导致死亡;成年猪往往能够耐过,但发病后会对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另外,牛、羊等反刍动物也可感染病毒,但不出现发病,能够传播该病。
现介绍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控措施。
關键词:猪;水疱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疫情处理;药物治疗;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28 ; ;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4-0134-021 流行病学1.1 病原猪水疱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科的病毒,呈直径在20~30 nm左右的球形,该病毒衣壳由60个原体(含有肠道病毒)组成,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
1.2 感染性普遍情况下,主要是猪感染病毒后出现发病,而牛、羊等其他畜禽感染后都不出现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猪水疱病能够在人畜之间进行传播,且人感染病毒发病后,会导致肌肉疼痛,或者出现全身性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1.3 传染源患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是该病主要传染源。
病猪体内能够较长时间存在该病毒,还可经由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其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该病毒。
1.4 流行性水疱病毒可经由一些媒介导致其他猪群感染。
对于不同饲养条件、不同体质的猪,对病毒的易感程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饲养环境较为干净,饲养户对猪群进行比较细心的管理,较少出现发病。
病猪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中含有病毒,导致其他猪群的生活环境被污染,在其采食、饮水或者其他方式接触病毒后,即可使病毒侵入体内,从而发生传染。
由于该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导致饲养猪数量较多的猪场或者屠宰场更容易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病猪的主要症状是鼻、蹄、口黏膜以及乳房(母猪)上出现水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及防控
作者:高军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5期
摘要: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于体袁感染猪水疱病毒而发生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
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能够感染。
由于该病具有较低的死亡率,病程持续时间较短,但较难清除,经常被忽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水疱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对症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86-01
1 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
猪水疱病毒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由含有单股RNA的核心和裸露的对称的20面体衣壳构成,病毒粒子呈球形。
病毒在pH值为3.0~5.0的酸性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定,还具有较强的抵抗环境和消毒药的能力,一般在50℃温度下处理30 min依旧具有感染力,一般在60℃温度下处理30 min以及在80℃温度下处理1 min就会被灭活,能够长时间保存在低温条件下;污染猪舍内的病毒能够生存至少56天,且病猪的皮肤、肌肉以及肾脏在 20℃保存11
个月之后,病毒滴度没有明显降低;腌制3个月的病猪肉中依旧能够检出病毒。
另外,水疱皮中的病毒在温度为33℃的3.0%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24 h才可被杀死,在1.0%过氧乙酸中处理60 min即可被杀死。
发病特点。
只有猪会发生该病,且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猪能够感染。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其水疱液、口腔分泌物、鼻液、尿液、粪便以及乳汁中都含有病毒,经由消化道或者损伤的皮肤黏膜发生感染。
另外,该病还可通过污染病毒的垫草、饲料、饲养用具、运动场以及接触过病猪的工作人员等进行传播。
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即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流行比较缓慢。
一般来说,在多雨潮湿时节,尤其是猪群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频繁调运等是容易出现发病,且呈急性发病,发病率能够达到70%~80%,但很少死亡。
2 临床症状
首先是在猪群中发现有少数猪出现跛行,一般在硬质地面上走动时比较明显,且行走时往往弓背,伴有疼痛反应,或者卧地不起,尤其是体型越大的猪会更加明显。
体温通常会升高2~4℃,往往是蹄叉间、蹄冠部出现损伤,既可是单蹄发病,也可是多蹄都出现发病。
通常接触感染后经过2-4天的潜伏期就会出现原发性水泡,经过5~6天即可出现继发性水泡。
典型主要特征是病猪的主趾和附趾的蹄冠上出现水疱,有的病变处会由于继发感染细菌而变成化脓性溃疡,鼻盘、唇、舌及母猪乳头等处也出现水疱。
病猪恢复速度较快,一般创面在病愈14天之后就能够完全恢复。
温和型,只有个别猪出现水疱,并以缓慢速度传播,表现出轻微症状,常常会被察觉。
亚临床型,取不同量的病毒给猪进行一次或者多次饲喂,不会表现出症状,但会形成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3 类症鉴别
猪口蹄疫。
该病是由于感染口蹄疫病毒而导致,主要是偶蹄动物容易感染,如猪、牛、羊等,且人也能够感染。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春季发病率较高,往往呈流行性或者大流行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病猪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且蹄部、鼻镜、口唇、乳房等处出现水疱。
猪水疱性疹。
该病是由于感染猪水疱性疹病毒而导致,任何品种、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往往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为10%—100%不等。
病猪通常在蹄部或者口腔等处出现水疱,或同时出现,偶尔母猪乳头上也会出现水疱。
猪水疱性口炎。
该病是由于感染猪水疱性口炎病毒而导致,不仅猪能够感染,且绵羊、山羊、牛、马以及兔也能够感染,人也能够感染。
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夏季和秋初发生,发病率为30%~95%不等。
病猪主要是口腔出现水疱,如唇部和鼻镜,通常不会在蹄部发生水疱性病变。
猪痘。
该病是由于感染猪痘病毒而导致,任何年龄阶段的猪都能够感染,但易感性较高的是仔猪,而成年猪较少发生。
该病一年四季都能够发生,但在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呈地方性流行。
病猪主要表现出发热,体温升高,鼻镜面部褶皱、体侧腹下等少毛无毛部位的中间凹陷中往往出现痘疹,而较少出现在蹄部。
4 防控措施
对症治疗。
病猪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蹄部水疱没有发生破溃,可先将其剪破,接着涂擦适量的碘甘油,经过2-3次就能够形成痂皮。
对于鼻、舌、乳头部位的水疱,可涂擦紫药水。
如果蹄部水疱已经发生破溃,可使用高渗盐水、1%的明矾水或者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接着涂抹适量的碘甘油,或者撒布冰硼散并进行包扎。
如果病猪已经出现继发感染,还要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猪群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合理调整日粮,确保供给品质优良的饲料和清洁饮水,适当调低饲养密度,避免各种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少发病。
注意加强保温保暖,尤其是产房舍和保育舍适宜预温至22—24℃,保育箱的温度适宜升高至32~34℃。
猪场要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定,且整个养猪生产中都必须进行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