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1.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
(1)1t ℃时,若饱和KCl 溶液与饱和4MgSO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溶剂的质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将2t ℃时2MgCl 、KCl 和4MgSO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3t ℃,有晶体析出的是 。
(3)3t ℃时,向100g 30%的2MgCl 溶液中加入240g MgCl 固体后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m 的值为 。
(4)t℃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24MgCl MgSO KCl >>,则t 的范围是 。
2.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
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2MgCl 、4MgSO 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0℃时,把260g MgCl 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2)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提纯氯化钠;(3)图1中烧杯℃为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通过升高温度使℃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1)P点的意义是。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形成g溶液。
5.如图是某苏打气泡水的标签。
(1)该气泡水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C H O。
从赤藓糖醇的化学式中能获得与其有关的(2)赤藓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化学式为4104信息是(任写一条)。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1.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1)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氢氧化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②过滤Ⅲ的目的是提纯,综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在300~400℃左右分解。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
结合图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现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的硝酸c.澄清石灰水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步骤:步骤1: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中,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Fe3+ 1 3.2Al3+ 3.0 5.0Fe2+ 5.8 8.8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1.生活离不开化学。
氯化钠和蔗糖分别是咸味剂、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左侧纵坐标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右侧是蔗糖的)。
(1)60℃时(填“能”或“不能”)配得100%的蔗糖溶液。
(2)将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50g水,理论上得到氯化钠的质量是g。
(3)已知:水的密度是1g/mL。
向10g9%的NaCl溶液中加入mL水,可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
配制溶液过程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字母)。
A.烧杯B.玻璃棒C.量筒D.酒精灯E.漏斗F.胶头滴管2.回答下列问题:(1)从乙的溶液中获得乙物质适宜采用的方法。
(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3)若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提纯乙物质。
(4)若丙物质中含有少量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提纯丙物质。
3.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
(1)小明在麦田劳动时看到麦子叶色浓绿,长势喜人,农场工人告诉他是及时施用了一种复合肥。
农场仓库存放的化肥有KNO3、K2SO4、NH4Cl,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三种化肥包装袋上均写着防雨防潮。
其原因是 。
(2)小明想在家里尝试无土栽培,便从农场带回了三种化肥,使用时却因标记不清而无法区分KNO 3和K 2SO 4,于是到化学实验室进行鉴别。
他取少量其中一种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2~3滴某溶液,立即出现了白色沉淀,可确定所取的化肥是K 2SO 4。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3)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小明依据如图想先配制两种化肥的饱和溶液以备后用。
A .如图,若要提纯KNO 3则用 方法。
B .配制时,假设室温为20℃,若小明用等体积的水配制成恰好饱和的两种化肥溶液,则两种溶液中NH 4Cl 与KNO 3的质量比为 。
4.1t C 时,将a 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 ,分别加入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2t C 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
(完整版)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docx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 1 分别为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 1(1)A、B、C 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 __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 _____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_;( 3)A 物质在 35℃时的溶解度为 ________,B物质在 0℃时的溶解度为 _______。
2、右图是 X、Y、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 溶液C.Z 溶液 D .X、Y 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 点 B .b 点C.c 点D.无4、现有 a、b 两种物质在 t 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 2℃,a 溶液有晶体析出而 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 b 晶体。
则能表示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 5 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 ____t1____ ℃时, A 和 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 t 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 物质的溶解度 ____大____(填“大”或“小” );(2)当 A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__降温 __ 、__蒸发溶剂 ___、 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____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__.(3)t 2℃时, 100 g 水中加入 20 g a 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 物质 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 ________℃.7、右图是 a 、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 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2020高中化学]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学生版)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1.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1)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氢氧化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②过滤Ⅲ的目的是提纯,综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在300~400℃左右分解.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结合图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现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的硝酸c.澄清石灰水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步骤:步骤1: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中,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Fe3+ 1 3.2Al3+ 3.0 5.0Fe2+ 5.8 8.8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4:过滤后,将滤液与甲酸钠溶液混合,调整溶液pH为7~8,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经____________、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甲酸钙晶体.4.以废旧铅蓄电池的含铅废料(主要含Pb、PbO、PbO2、PbSO4)和稀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主要流程如下:(1) 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由粗品PbO得到高纯PbO的操作____________.5.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中的固体废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BaSO4,除此之外还有NaCl、Al(OH)3、Fe(OH)3、Mn(OH)2等.)与废稀硫酸反应制备七水硫酸镁,产率高,既处理了三废,又有经济效益.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沉淀物Mn(OH)2Fe(OH)2Fe(OH)3Al(OH)3Mg(OH)2pH值(完全沉淀)10.02 8.96 3.20 4.70 11.12ii)两种盐的溶解度图(单位为g/100g水)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加入的酸为____________,在酸解过程中,想加快酸解速率,请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溶解度曲线,操作M应采取的方法是适当浓缩,____________.6.由工业级碳酸锂(含有少量碳酸镁等杂质)制备高纯碳酸锂.实验过程如下:(1)已知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分解碳酸锂的产率与溶解度关系如图:90℃以下,随温度升高,碳酸锂产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7.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下图为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方法:已知:1、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2、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上图.(1)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_________,如何判断该离子已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NaClO3饱和溶液会发生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请利用该反应,结合溶解度图,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取样,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充分反应;②蒸发浓缩;③;④冷却结晶;⑤过滤、洗涤,获得Mg(ClO3)2·6H2O晶体.8.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约330万吨.从含铅废料(含PbSO4、PbO2、PbO等)中回收铅,实现铅的再生,意义重大.一种回收铅的工艺流程如下:(1)过程I,已知:PbSO4、PbCO3的溶解度(20℃)见图l;Na2SO4、Na2CO3的溶解度见如图.①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应保持在40℃,若温度降低,PbSO4的转化速率下降.根据如图,解释可能原因:i.温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ii.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种合理解释).9.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⑴25℃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mol·L-1)中的溶解度(mmol·L-1)如右图.①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a.蒸馏水b.1mol·L-1盐酸c.5 mol·L-1盐酸d.10mol·L-1盐酸②当盐酸的浓度小于1mol·L-1时,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 PbCl2的溶解度减小,其原因是.10.已知:①铬渣含有Na2SO4及少量Cr2O72-、Fe3+;②Fe3+、Cr3+完全沉淀(c ≤1.0×10-5mol·L-1)时pH分别为3.6和5.(1)根据溶解度(S)∽温度(T)曲线,操作B的最佳方法为(填字母序号)A.蒸发浓缩,趁热过滤B.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11.工业上制取氯酸钾的主要步骤为:I.将Cl2通入石灰浆,在75℃左右充分反应,然后过滤;II.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l固体,进行适当操作可析出KClO3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步骤II中,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47g·L-1,则KClO3得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 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12.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13.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已知Na2SO4·10H2O及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从滤液中得到Na2SO4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工业上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MnO2,含有少量Fe2O3、Al2O3、CuO、CaO等)与烟气脱硫进行联合处理并制备MnSO4的流程如下:已知:25℃时,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如下表所示.氢氧化物Al(OH)3Fe(OH)3Cu(OH)2Mn(OH)2K sp 1.3×10-33 4.0×10-38 2.2×10-20 1.9×10-14请回答:(1)已知:滤液3中除MnSO4外,还含有少量(NH4)2SO4.(NH4)2SO4、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操作“I”应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_、洗涤、干燥.15.用海水可同时生产氯化钠和金属镁或镁的化合物,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由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也需要蒸发,根据溶解度曲线,蒸发的目的是_________.a. 得到热饱和溶液b. 析出晶体16.用混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等杂质的锰矿(含MnO2、MnCO3)生产硫酸锰,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如下:(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Fe3+为3.5,Fe2+为9.5,Mn2+为10.8,Mg2+为11.6)(1)硫酸锰和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操作I为:在_____℃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其趁热过滤目的是__________;②为了得到更纯净的一水合硫酸锰,需将晶体置于过滤器中,用_____进行洗涤(本空格从以下选择)a.蒸馏水b.稀硫酸c.饱和硫酸锰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7.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1)几种盐的溶解度见图1.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2)图2是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①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煅烧过程中固体的锰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 ℃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利用锌冶炼废渣(ZnSO4、CuSO4、FeSO4、FeS2、Al2O3、SiO2)制备ZnSO4和Fe2O3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碱浸”时,NaOH溶液浓度越大越粘稠,越容易生成铝硅酸钠沉淀.(1)“滤液Ⅰ”溶质主要是ZnSO4和CuSO4.已知硫酸锌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右图,请设计从“滤液Ⅰ”中获取ZnSO4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Zn粉、稀H2SO4、酒精).19.某同学用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少了SiO2、Al2O3、Fe2O3等杂质)模拟工业制高锰酸钾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将滤液Ⅲ进行一系列操作可得到KMnO4晶体.由下图可知,从滤液Ⅲ得到KMnO4需经过____、____洗涤等操作.20.FePO4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硫酸的固体,可用作金属防腐剂.实验室利用FeSO4.7H2O和H3PO4.(第一级电离常数Ka1=7.5×l0-3)制备FePO4流程如下:(1)FeSO4与(NH4)2SO4反应可制得摩尔盐[(NH4)2Fe (SO4)2.6H2O].摩尔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性质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接近l00℃时易失去结晶水.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久置于空气中的FeSO4.7H2O样品合成摩尔盐的.实验步骤:将样品溶于适量的硫酸溶液中,加热使其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____.可选试剂:蒸馏水、饱和硫酸铵溶液、3% H2O2、铜粉、铁粉、无水乙醇. 21.低浓度SO2废气的处理是工业难题,工业上常利用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的成本低,优势明显,其流程如下.(1)下图是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3℃前后对应不同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a点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b点时Na2SO3·7H2O和无水Na2SO3共存C.制备无水Na2SO3,应该在95~100℃加热浓缩,冷却至室温结晶22.工业上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MnO2,含有少量Fe2O3、Al2O3、CuO、CaO等)与烟气脱硫进行联合处理并制备MnSO4的流程如下:已知:25℃时,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如下表所示.氢氧化物Al(OH)3Fe(OH)3Cu(OH)2Mn(OH)2K sp 1.0×10-33 4.0×10-38 2.0×10-20 4.0×10-14请回答:(1)已知:滤液3中除MnSO4外,还含有少量(NH4)2SO4.(NH4)2SO4、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操作“I”应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_、洗涤、干燥.23.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其悬浊液可吸收烟气中SO2,所得酸性浸出液又可用于制备高纯硫酸锰,其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结品分离”中的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①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②结晶与过滤过程中,体系温度均应维持在_______℃(填“27”、“60”或“70”).24.实验室中利用含银废料(主要含有AgNO3和AgCl)制取硝酸银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向废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并洗涤干净.步骤2:将沉淀放入烧杯,并放入铝片,再加入20%的Na2CO3溶液至浸没固体,加热搅拌,至沉淀变为灰白色[含有Ag、Al(OH)3和少量仍未反应的AgCl].取出铝片,过滤并洗涤沉淀.步骤3:……(1)已知AgNO3和Al(NO3)3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步骤2中所得灰白色沉淀制取硝酸银固体的实验方案:向所得灰白色混合物中__________,得到硝酸银晶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冰水).25.利用废碱渣(主要成分是Na2CO3)处理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可制得无水Na2SO3(成品),其流程如下:(1)下图所示为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上述流程中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图中a点所示分散系类别为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重难点考点: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解析版)
5:在某一温度下如果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但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时,通常溶解度大的物质对应的溶质多,所需的水少,而溶解度小的物质,所需的溶质多些而水少些,如要配制时给出的溶质等量,则溶解度小的物质,所需的水更多些。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2)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则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a,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克,故填140。(3)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4)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b>c,则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b>c,所以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则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4: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得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情况,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当温度改变时不同的物质的溶质析出质量多少及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
【帮你归纳】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通常有三个含义:①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所对应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重、难点考点05—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
考点剖析:
此考点重点考查溶解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图像中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溶解度的知识进行考查时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精品文档溶解度曲线习题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1图属于难溶性,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1 ()A、B、_____C___;物质的是;随着温度升高,)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 (2__B______;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
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35物质在℃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3)A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Z、Y、2、右图是X()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Y溶液 D.X、 C.Z溶液溶液X A.溶液 B.Y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D.无C.c 点 b. Aa点 B.点b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两种物质在t℃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4、现有a、2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是A、B5、图5t℃时,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在(1____t1____℃时,A和2____大(填“大”或“小”);BA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____蒸发溶__ __A(2)当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剂、加溶质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 _____t,物质________g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g100 水中加入20 g a物质,(3)溶液不饱和,℃时,2 __ ______℃.或使其温度降到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b、c7、右图是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1)当温度是)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3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高考一轮(人教)化学: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巩固习题附答案
2021届高考一轮(人教)化学: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巩固习题附答案专题: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 浓盐酸C.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答案】 A【解析】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B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C错误;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于容量瓶上方,D错误。
2、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书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 含25%NaClO、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B.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经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可用于溶液的配制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2.8 g答案 B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仪器,A项错误;由于NaClO水解生成HClO,HClO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故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经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B项正确;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可用于溶液的配制,C 项错误;应按配制500 mL溶液计算,且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故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8.8 g,D项错误。
3、若20 g密度为ρ g·cm-3的Ca(NO3)2溶液中含有2 g Ca2+,则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ρ mol·L-1B.2.5ρ mol·L-1C.ρ400mol·L-1 D.ρ200mol·L-1解析:该硝酸钙溶液的体积V=mρ=20 gρ g·cm-3=150ρL,2 g Ca2+的物质的量n(Ca2+)=2 g40 g·mol-1=0.05 mol,根据化学式Ca(NO3)2可知,n(NO-3)=2n(Ca2+)=0.05mol×2=0.1 mol,NO-3的物质的量浓度c(NO-3)=0.1 mol150ρ L=5ρ mol·L-1,A项正确。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三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综合篇-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专题十三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综合篇综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1.(2022海南,13,4分)(双选)NaClO溶液具有漂白能力。
已知25℃时,K a(HClO)=4.0×10-8。
下列关于NaClO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0.01mol·L-1溶液中,c(ClO-)<0.01mol·L-1B.长期露置在空气中,释放Cl2,漂白能力减弱C.通入过量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O-+H2O HS O3−+HClOD.25℃,pH=7.0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Na+)答案AD2.(2021天津,10,3分)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0.1mol·L-1H3PO4溶液中,c(H3PO4)>c(H2P O4−)>c(HP O42−)>c(P O43−)B.在0.1mol·L-1Na2C2O4溶液中,c(Na+)+c(H+)=c(OH-)+c(HC2O4−)+c(C2O42−)C.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H2CO3)+c(HC O3−)=0.1mol·L-1D.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形成pH=9的溶液中,c(Cl-)>c(N H4+)>c(OH-)>c(H+)答案A3.(2022江苏,12,3分)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过程如图所示。
室温下以0.1mol·L-1KOH溶液吸收CO2,若通入C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碳物种的浓c(H2CO3)+c(HC O3−)+c(C O32−)。
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度c总=a1=4.4×10−7、a2=4.4×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OH吸收CO2所得到的溶液中:c(H2CO3)>c(HC O3−)B.KOH完全转化为K2CO3时,溶液中:c(OH-)=c(H+)+c(HC O3−)+c(H2CO3)C.KOH溶液吸收CO2,c总=0.1mol·L-1溶液中:c(H2CO3)>c(C O32−)D.题图所示的“吸收”“转化”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下降答案C4.(2021湖南,9,3分)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NaY、NaZ)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压轴题13 水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压轴题13水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高考的重点,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移动影响规律及应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K sp、pH的计算,中和滴定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等。
近年来将离子反应与图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命题,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采集处理数据的能力、图形转化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题目不仅偏重考查粒子的浓度大小顺序,而且还侧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预计2023年高考,对数、分布系数图象将成为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高考新宠,命题设计更趋新颖灵活,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考查重点落在考生的读图识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2022•辽宁省选择性考试)甘氨酸(NH 2CH 2COOH)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25℃时,NH 3+CH 2COOH 、NH 3+CH 2COO -和NH 2CH 2COO -的分布分数【如()()()()()2-2--2-2c A δA =c H A +c HA +c A 】与溶液pH 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甘氨酸具有两性B .曲线c 代表NH 2CH 2COO -C .NH 3+CH 2COO -+H 2O NH 3+CH 2COOH+OH -的平衡常数K=10-11.65D .c 2(NH 3+CH 2COO -)<c (NH 3+CH 2COOH)·c (NH2CH 2COO -)【答案】D【解析】A 项,NH 2CH 2COOH 中存在-NH 2和-COOH ,所以溶液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故A 正确;B 项,氨基具有碱性,在酸性较强时会结合氢离子,羧基具有酸性,在碱性较强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曲线a 表示NH 3+CH 2COOH 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 的变化,曲b 表示NH 3+CH 2COO -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 的变化,曲线c 表示NH 2CH 2COO -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 的变化,故B 正确;C 项,NH 3+CH 2COO -+H 2ONH 3+CH 2COOH+OH -的平衡常数()()()+-32+-32c NH CH COOH c OH K=c NH CH COO ⋅,25℃时,根据a ,b 曲线交点坐标(2.35,0.50)可知,pH=2.35时,c (NH 3+CH 2COO -)=c (NH 3+CH 2COOH),则()()--11.65+wK K=c OH ==10c H ,故C 正确;D 项,由C 项分析可知,()()()+-11.6532+--32c NH CH COOH 10=c NH CH COO c OH ,根据b ,c 曲线交点坐标坐标(9.78,0.50)分析可得电离平衡NH 3+CH 2COO -NH 2CH 2COO -+H +的电离常数为K 1=10-9.78,()()()()--9.78221+-++32c NH CH COO K 10==c NH CH COO c H c H ,则()()()()()()+--11.65-9.783222+-+--322+3c NH CH COOH c NH CH COO 10101c NH CH COO c NH CH COO c OH c H ⨯=⨯<,即c 2(NH 3+CH 2COO -)>c (NH 3+CH 2COOH)·c (NH 2CH 2COO -),故D 错误;故选D 。
溶解曲线问题及答案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a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a、b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晶体均不含结晶水)D.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2.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象可知()A.20℃时,100gNaNO2的饱和溶液中含NaNO280.8gB.t2℃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C.分别将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二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可用下述方案鉴别NaNO2、NaCl两种物质:20℃时分别取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 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充分搅拌后观察1题图 2题图 3题图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在t1℃时,a、c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C.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晶体均不含结晶水)D.在0℃时,取a、b各m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温度不变时,所得溶液均不饱和4.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100g水.②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5.如图所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是;(2)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低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4题图 5题图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回答: 6题图(1)温度为t2℃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2)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3)t3℃时,将80g 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4)此外,由该图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至少写一点).1.解:A、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但本题没说是否饱和,所以不能确定,故A错;B、从t1℃升高到t2℃时,a、b物质溶解度变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都没变,所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C、由于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相同的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相同所以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故C正确;D、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故D错.故选C.2.解:A、由于在20℃时,NaNO2的溶解度是80.8g,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80.8gNaNO2,故A错误;B、有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大小关系是NaNO2>NaCl>M,故B错误;C、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而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氯化钠溶液中会有少量的晶体析出,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而M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M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因此M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小一些,故C错误;D、由于在20℃时,NaNO2的溶解度比NaCl大很多,因此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NaNO2多,故D正确;故选D.3.解:A、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现在不知溶液的质量关系,故无法确定所含溶质的质量,故错误;B、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观察图示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正确;C、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溶解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错误;D、0℃时a、b的溶解度均小于mg,所以在0℃时,取a、b各m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温度不变时,所得溶液均不饱和,正确;故选BD.4.解:①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则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的质量为:(25g/100g)×60g=15g;③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答案为:①30②15.③加水或升温.5.解:(1)三条溶解度曲线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坡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几乎与温度平行.故C曲线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2)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中C的曲线处于最上方,所以C物质此时的溶解度最大;A的曲线位于最下方,所以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3)由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低至t1℃时,A的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故答案为:(1)C;(2)C>A>B;(3)A.6.解:(1)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2)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从t3℃降温到t1℃,B、C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由于此时A的溶解度差值最大,所以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析出A物质最多;在此温度范围内,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会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也不会有晶体析出.(3)t3℃时,A 的溶解度为60g,故将80g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只能溶解60g,故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60g.(4)从溶解度曲线图还可以看出,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1)>;(2)A;(3)160;(4)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符合题意均可).。
2021届一轮高考化学: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基础练题附答案
2021届一轮高考化学: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基础练题附答案 专题: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1、(双选)下列图示表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是( )答案 BD2、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2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4.0%,500 mL 该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等于(不考虑镁离子的水解)( ) A .0.5 mol B .1.0 mol C .2.0 molD .4.0 mol解析: 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4.0%,该MgCl 2溶液中含有Mg 2+的物质的量浓度c(Mg 2+)=1 000×1.2×4.0%24mol/L =2 mol/L ,则c(Cl -)=2c(Mg 2+)=2 mol/L×2=4 mol/L ,Cl -的物质的量为4 mol/L ×0.5 L =2.0 mol ,故选C 。
答案: 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将浓硫酸转移至烧杯后需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烧杯中B.现需使用480 mL 0.1 mol ·L -1硫酸铜溶液,则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需要7.68 g 硫酸铜固体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码右物,可能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容量瓶在使用前不需检漏【解析】选C 。
量筒洗涤后将洗涤液转移至烧杯会使溶质的量偏多;配制480 mL CuSO 4溶液,需使用500 mL 容量瓶,m(CuSO 4)=0.1 mol ·L -1×0.5 L×160 g ·mol -1= 8.0 g 。
4、(2020·烟台模拟)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0.2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 mL,要用到的仪器是( )①250 mL容量瓶②托盘天平③烧瓶④胶头滴管⑤烧杯⑥玻璃棒⑦试管⑧药匙A.①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⑥⑧D.全部【解析】选A。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答案)
溶解度曲线1、点的意义:①曲线以上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②曲线以下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③曲线上的点:表示恰好饱和;④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线的意义:曲线表示出了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陡升型)如:硝酸钾。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缓升型)如:氯化钠。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3、应用:①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利用曲线可以比较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利用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④利用曲线可以知道如何改变温度完成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⑤利用曲线可以知道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陡升型-----降温(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蒸发溶剂;下降型------升温】⑥利用曲线可以将混合物达到初步分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练习1、(2006河北)右图是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属于易溶物质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3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D.升高温度,可以使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甲B.乙C.丙D.丁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4、右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0 t t温度/℃M N甲乙25125、根据图8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 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 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6、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填空)(附答案)》主观题精选精练
专题8 溶解度曲线(填空)填空题(共8题;共34分)1.【武汉】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________。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t1℃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答案】(1)B(2)20g(3)A、B(4)③【解析】(1)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是20g,A点溶质质量是4g,B点溶质质量为12g,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2)由图可知,0℃时,物质X 在2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则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溶解度是20g;(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与剩余固体共存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C点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点溶液一定不饱和;(4)①t1℃时,20g水中最多能溶12gX,则30g中最多能溶18g,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选项不正确;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选项不正确;③如果采用升高温度并加入溶质的方法将t2℃时的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高温条件下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会增大;如果只是增加溶剂,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如果只是升温变成高温条件下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重庆】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
有关溶解度曲线图象的练习题
3月15日——3月16日化学作业(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姓名学号1.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答出一种即可)。
3、(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填物质序号)。
4、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5、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捞取纯碱。
7、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 的溶解度是 g 。
(2)在 ℃时,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最新整理)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
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
(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1.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1)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氢氧化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②过滤Ⅲ的目的是提纯,综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在300~400℃左右分解。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
结合图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现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的硝酸c.澄清石灰水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步骤:步骤1: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中,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Fe3+ 1 3.2Al3+ 3.0 5.0Fe2+ 5.8 8.8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4:过滤后,将滤液与甲酸钠溶液混合,调整溶液pH为7~8,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经____________、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甲酸钙晶体。
4.以废旧铅蓄电池的含铅废料(主要含Pb、PbO、PbO2、PbSO4)和稀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主要流程如下:(1) 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由粗品PbO得到高纯PbO的操作____________。
5.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中的固体废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BaSO4,除此之外还有NaCl、Al(OH)3、Fe(OH)3、Mn(OH)2等。
)与废稀硫酸反应制备七水硫酸镁,产率高,既处理了三废,又有经济效益。
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沉淀物Mn(OH)2Fe(OH)2Fe(OH)3Al(OH)3Mg(OH)2pH值(完全沉淀)10.02 8.96 3.20 4.70 11.12ii)两种盐的溶解度图(单位为g/100g水)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解时,加入的酸为____________,在酸解过程中,想加快酸解速率,请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溶解度曲线,操作M应采取的方法是适当浓缩,____________。
6.由工业级碳酸锂(含有少量碳酸镁等杂质)制备高纯碳酸锂。
实验过程如下:(1)已知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分解碳酸锂的产率与溶解度关系如图:90℃以下,随温度升高,碳酸锂产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7.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下图为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方法:已知:1、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2、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上图。
(1)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_________,如何判断该离子已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ClO3饱和溶液会发生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请利用该反应,结合溶解度图,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取样,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充分反应;②蒸发浓缩;③;④冷却结晶;⑤过滤、洗涤,获得Mg(ClO3)2·6H2O晶体。
8.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约330万吨。
从含铅废料(含PbSO4、PbO2、PbO等)中回收铅,实现铅的再生,意义重大。
一种回收铅的工艺流程如下:(1)过程I,已知:PbSO4、PbCO3的溶解度(20℃)见图l;Na2SO4、Na2CO3的溶解度见如图。
①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应保持在40℃,若温度降低,PbSO4的转化速率下降。
根据如图,解释可能原因:i.温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ii.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种合理解释)。
9.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25℃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mol·L-1)中的溶解度(mmol·L-1)如右图。
①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
a.蒸馏水b.1mol·L-1盐酸c.5 mol·L-1盐酸d.10mol·L-1盐酸②当盐酸的浓度小于1mol·L-1时,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PbCl2的溶解度减小,其原因是。
10.已知:①铬渣含有Na2SO4及少量Cr2O72-、Fe3+;②Fe3+、Cr3+完全沉淀(c ≤1.0×10-5mol·L-1)时pH分别为3.6和5。
(1)根据溶解度(S)∽温度(T)曲线,操作B的最佳方法为(填字母序号)A.蒸发浓缩,趁热过滤B.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11.工业上制取氯酸钾的主要步骤为:I.将Cl2通入石灰浆,在75℃左右充分反应,然后过滤;II.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l固体,进行适当操作可析出KClO3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步骤II中,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47g·L-1,则KClO3得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 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2.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
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
13.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已知Na2SO4·10H2O及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从滤液中得到Na2SO4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工业上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MnO2,含有少量Fe2O3、Al2O3、CuO、CaO等)与烟气脱硫进行联合处理并制备MnSO4的流程如下:已知:25℃时,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Al(OH)3Fe(OH)3Cu(OH)2Mn(OH)2K sp 1.3×10-33 4.0×10-38 2.2×10-20 1.9×10-14请回答:(1)已知:滤液3中除MnSO4外,还含有少量(NH4)2SO4。
(NH4)2SO4、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此判断,操作“I”应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15.用海水可同时生产氯化钠和金属镁或镁的化合物,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由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也需要蒸发,根据溶解度曲线,蒸发的目的是_________。
a. 得到热饱和溶液b. 析出晶体16.用混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等杂质的锰矿(含MnO2、MnCO3)生产硫酸锰,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如下:(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Fe3+为3.5,Fe2+为9.5,Mn2+为10.8,Mg2+为11.6)(1)硫酸锰和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操作I为:在_____℃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其趁热过滤目的是__________;②为了得到更纯净的一水合硫酸锰,需将晶体置于过滤器中,用_____进行洗涤(本空格从以下选择)a.蒸馏水b.稀硫酸c.饱和硫酸锰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7.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
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1)几种盐的溶解度见图1。
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图2是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①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煅烧过程中固体的锰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 ℃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
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利用锌冶炼废渣(ZnSO4、CuSO4、FeSO4、FeS2、Al2O3、SiO2)制备ZnSO4和Fe2O3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碱浸”时,NaOH溶液浓度越大越粘稠,越容易生成铝硅酸钠沉淀。
(1)“滤液Ⅰ”溶质主要是ZnSO4和CuSO4。
已知硫酸锌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右图,请设计从“滤液Ⅰ”中获取ZnSO4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Zn粉、稀H2SO4、酒精)。
19.某同学用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少了SiO2、Al2O3、Fe2O3等杂质)模拟工业制高锰酸钾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滤液Ⅲ进行一系列操作可得到KMnO4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