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在实践中探索 在创新中发展--试谈宁波的发展特色

在实践中探索 在创新中发展--试谈宁波的发展特色

私 营 、 外 资 、港 澳 台 资企 业 产 值 比重 模 式 ,就 在 于 我 们 坚 持 城 市 与 农 村 两
l 8 . 7 %,均 增 长 2 0 % 以上 , 各 种 所 有 制经济 实现 了共 同繁荣、均衡 发展。
亮、星 星也 亮的 “ 星 月共辉 ”特 征。 2 0 0 6年 宁 波 中 心 城 市 六 区 GD P 占全
并 在一 些 关 系 国 计 民生 的 基 础性 领 域 有 及 国有 控 股 企 业 资 产 总额 同 比增 长 2 3 . 8 %, 国 有 资 产 总 额 、净 资 产 、 资 产 总量 、利润 总额 均居 全 省各 市 第一 。
结 构 ,建立 完善 城 乡统 筹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推 行 农 村 股 份 合 作 制 改 革 ,探 索 股 权流 转 和建 立 现代 企业 制度 的途 径 。
深 化 农 村 土 地 使 用 制 度 改革 ,推 进 士
混合经济是 以股 份制为 基本形式,国
有 、 集 体 、个 私 、 外 资 等 多 种 所 有 制

仍 占主导或控制地位 。2 0 0 6年我市国 亮 ” 与 “ 星 星 ” 的 关 系 , 呈 现 出 月 亮 带 村 和 村 企 结 对 两 项 制 度 ,重点 以实
市5 5 . 8 %,所 辖 五 个 县 ( 市 )却 占 了 4 4 . 2 %;城 乡 居 民 收 入 比 为 2 . 2 2 :1 ,
服务 功 能。 实施 “ 百 万农 民培训 工程 ” , 提 高 农 民就 业 增 收 能 力 。 实施 “ 人口 梯度 转 移工 程 ” ,促进 农 村人 E l 向城镇 和 中心村 集聚 。实施 “ 平安 和谐 工程 ” , 促 进 农村 社会和 谐 。 通 过 落 实 上 述 举 措 ,我 市统 筹 城 乡 发展 的格 局 初 步 形 成 ,都 市 区 发展 呈 现 齐 头 并 进 的态 势 ,农村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步 伐 明 显 加 快 ,新 农 村 建 设 总 体 上走 在全 省 乃至全 国前 列 。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科学总结我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践,全面分析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坚持“强化意识、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深化平安鄞州、法治鄞州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优化政策举措,着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打造建设“三城三区”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确保我区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二)管理格局和工作目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有效途径,全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到2012年,完成市委确定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任务,基本形成具有鄞州特色、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到2015年,努力使社会服务更加完备,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大局更加稳定,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二、加强和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系(一)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

宁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宁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控系统联网工程 ;同时,大力推进城
(四 ) 点 人 群 服 务 管 理 成 效 明 重
随 着 宁 波 改革 开 放 的深 入 和 市 场
年下半年 以来 ,宁波作为全国社 会管 乡社 区警务机制建设。 理创新综合试点 唯一副省级城市 ,在
会管 理 科 学 化 水 平 方 面 作 了 些积 极 的 探索 。 ( ) 层 社 会 管理 网 络 逐 步形 一 基
探索 了首 问首办 责任制 、下访 约访、
“ 导包 案”等做法 ;探索建 立医疗 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 。 领
( ) 层 群 众 自治 制 度 不 断 完 层社会管理体 制。注重从创 新提升 的 六 基 纠纷 、交通 事故、劳动争议等行业性 专业人民调解组织。 善。全面推进城 乡社 区建设 ,在 全国 角度来解决试 点工作 中遇到的体制机 8 80 ( ) 会 治 安 防控 机 制 逐 步 完 率 先探 索 了 “ 19 ”社 区综合 服务 制问题 ,为试点工作铺平道路。 三 社
缓。我们必须借社会管理试点的 良机 ,
跨 越 观 念上 的 障碍 ,实 现 制 度 上 的 创 新 ,加 强管 理 方 式 的改 进 ,强 化 管理
立。按照 “ 谁主管、谁负责”和 “ 属 资 源 的整合 ,加快 社 会 管理 创新 步 伐 。
综治 工 作室建 成率 达到 10 o %,成为 地管理 ”原则 ,通过层层 分解 落实安 具 体 来说 ,要 在 “ 大 重 点 领域 ” 上 六
U 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网络 ;建成了一 支专 职巡控 队伍 ;完 信守法企业”两项创 建活动 。在全 国
与的社 会管理格局 的要求 ,加强社 会 成 了覆盖全市 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 率先探索实施 “ 基层和谐促进工程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成功实践——简论宁波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经验启示和历史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成功实践——简论宁波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经验启示和历史贡献
(六)对外开放呈现新飞跃,实现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阔步跨越
改革开放前,宁波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外贸易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初步 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017年宁波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600亿元,其中出口4984亿元, 居全省首位。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成功获批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在宁波累计备案(新 批)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6555家,57家境外世界500强公司在宁波投资或设立了127家企业(分支机构),宁波成为全 国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亿美元的“第一方阵”城市。截至2017年底,宁波累计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697家,约占全省 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全球的2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与宁波缔结友城关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5个, 累计境外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
改革开放前,宁波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性内河小港。1978年,国家确定北仑港区的开发,当年宁波港年货物吞吐 量214万吨。197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宁波港对外开放。1996年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决定,明确 提出进行港口组合,充分发挥北仑港区的深水优势。2005年12月,宁波舟山港实现一体化。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宁 波梅山港区,当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 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1万TEU,稳居全球第四。现在,宁波港口 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规划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成为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 (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率先实现了由生存型向富裕型的阔步跨越
(二)始终坚持突出区位和港口资源优势,探求符合市情的改革发展路径,这是宁波改革开放取得跨越发展的关键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_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研究_郁建兴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_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研究_郁建兴

一、 社会管理视野中的社区社会组织
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 社会转型是一个从传统 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整体性转变, 包括政治、 经济、 文 ① 化和体制、 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 。 社 会转型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要 求。同时, 治理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 给社会 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治理理论家 罗西瑙指出, 治理“既包括政府机制, 同时也包括非 ②。另一位治理理论家斯托 正式的、 非政府的机制” 但又不限于政府的 克也将治理界定为“出自政府, ③ ” 。 一套社会机构和行为者 这表明, 政府并非是 在政府之外, 社会管理需要其 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 他社会主体的参与, 社会管理主体必然是多元的。 , , 同样 在公民社会中 被治理者也是治理者, 治理的 合法性来源于多元治理主体, 善治成为使公共利益 , “社会 最大化的社会管理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 ” ( social governance ) “ ” ( social man比 社会管理 治理 agement) 在表述上更能体现出治理的理念。具体而 言, 社会治理的兴起体现出了三种转变 : 一是政府职 “经济发展型政府 ” 即从 向“公共服务型政 能转变, 府” 转型; 二是社会管理理念转变, 即从“政府对社 会的管理” 向“社会自我治理 ” 转变; 三是社会管理 , “ 方式转变 从 传统单向度控制方式 ” 转变为“多元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 ” 合作共治方式” 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1 年第 5 期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 — — 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研究
□ 郁建兴 李慧凤
摘要: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 , 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社会管理视野中考察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 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 案例研究, 揭示出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其限度 。 实践表明, 社区社会组织 推动了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 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需要充分发 形成社会认同、 促进多元融合、 集结公民意 挥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推进自律自治 、 愿、 实现利益表达等作用。同时, 政府需要提供完善的制度框架和健全的政策法规来为其营造 良好环境, 政府、 市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也需要拓宽领域, 创新方式, 特别是将社会治理理 。 念融入实践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 社会管理创新; 宁波市海曙区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9092 ( 2011 ) 05 - 0040 - 07 2011 年 2 月 19 日,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 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要讲话, 要求 切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强化各类 实加强党的领导, 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 引导各类社会组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支持人民团体 织加强自身建设、 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 的基础作用。 这揭示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新格 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 它是 织形式之一。作为根植于社区内的社会组织, 居民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发组织起来的 , 具有自发 草根性、 自治性等特征。社区社会组织也是居民 性、 参与经济生活、 社会生活、 文化生活的组织平台。近 年来,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迅猛, 基本涵盖了社区服务 、 、 、 类 社区事务类 文化体育类 慈善救助类、 社区维权 形成了门类多样、 层次清晰、 覆盖广 类等众多领域, 泛、 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目前, 已有多个 评估监督 城市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和备案制度 、 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社 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政策。 社区社会组织由社区居民以社会联结方式团结 这种联结方式的基础是“对一个由某种共同 起来, ① 。 从这个意 性统合而成的群体的共同成员感情 ” 义上说, 社区社会组织最能够体现社区共同体思想 。 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 提供公共服务

选聘分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创新——以宁波海曙区为例

选聘分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创新——以宁波海曙区为例

区治理体制。本文以浙江宁波海曙区首创的 “ 选聘分离”社 区治理体制为例 ,对城市社区治理的体 制 创新进 行探 析 。


“ 聘 分 离 ” 的社 区治 理 体 制创 新 何 以可 能 选
改革 旧的社 区体制 ,建 立新 的社 区体制 ,作 为社 区建设 的重 要 内容 ,贯穿 了社 区建设 的历 史并
二是聘用制度 , 即职业化社区工作者规范化管理办法。“ 选聘分离”体制既解决了社 区居委会 自治功
收稿 日期 :09—0 —1 20 7 8 基金项 目: 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8 G 0 5 B o 浙 0 C YD 6 Y 第一作者简 介 : 厉云飞 ( 9 4一) ,浙江宁波人 ,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6 ,女
将 继续下 去 。2 0 0 3年 ,宁波 海曙 区 围绕 “ 体制 创新 、功 能开发 、职 能转变 、互动 推进 ” 四个关 键 问
题 进行 了改革 探索 ,努 力形 成 了具有 宁波特 色 的 “ 聘分 离 ”社 区治理体 制 。这种 新型体 制所 寻求 选
的是 :既扩大城市基层 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城市居民群众中切实实行居民 自 ,又尊 治 重历史传承和现实状况 , 使得社 区居委会能恰如其分地协助政府做好相关工作 ,使政府的行政和社 会 管理 等职 能不致 落 空 。其 基本 的操 作思路 是 :社 区居 委会 由本 社 区成员 组成 ,经 居 民差额 直选产
选聘分离 :我 国城市社 区治理 的体制创新
— —
以宁波海曙 区为例
厉 云飞,黄瑞瑞
( 宁波大学 法学院,浙江 宁波 3 5 1 12 1)
摘 要 :改 革 开放 以 来 ,各 地在 城 市社 区治 理 体 制 改 革 方 面进 行 了积 极 的探 索 。其 中 ,浙 江 宁波 海 曙 区 首创

2024年参观后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参观后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参观后心得体会在预定的时间框架内,即____月____日至____日,我有幸参与了在____宁波开展的异地学习活动。

期间,我们参观了宁波81890公共服务创新中心,并对我国自主品牌的吉利轿车生产线及最大的北仑发电厂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1. 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繁荣至关重要。

宁波市以本地实际情况为基础,由政府引领创立了81890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呈现四个特性:一是构建了实体与无形的服务桥梁,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双重利益;二是以便捷高效、有求必应为服务宗旨,以人为本,适应市民多样化需求;三是通过一系列信用管理制度确保服务质量,赢得了广泛认可;四是实现了多方共赢,为政府、企业及市民创造了实际效益。

81890平台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品牌,对社会建设和服务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们应借鉴这一经验,推动政府在职能创新、任务创新和工作创新上取得更多进展。

2. 服务是强化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关注____民生的关键。

宁波市海曙区以民生为导向,利用81890平台,建立了企业与市民的互惠桥梁,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发展,规范了服务市场,丰富了就业资源。

至____年底,相关加盟企业的营业额和纳税额分别达到了4.____亿元和____亿元。

在服务市民方面,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提供便捷、安全、实惠的服务,确保市民满意度,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3. 机制是社会管理效能的保障高效的社会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机制支持。

有效的机制确保了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以上三点构成了我对宁波异地学习活动的主要认识,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参观后心得体会(二)色的根基,作为学校构建办学独特性的核心灵魂,虽受“特色”概念多元解读的影响,但追求个性化与特色化办学已成为时代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亦契合于人类多元化发展的迫切期望。

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和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

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和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

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和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1.02.09•【字号】浙司办[2011]10号•【施行日期】2011.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和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浙司办〔2011〕10号)各市、县(市、区)司法局,省监狱管理局,省劳动教养管理局,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省属监狱劳教单位,厅机关各处室,省律师协会:201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理论调查研究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各地共推荐参评调研文章165篇,经严格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2篇、优秀奖20篇、调研组织工作先进单位3个(名单附后),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继续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研讨“十二五”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构想和新对策,为新时期司法行政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附件:获奖调研文章和调研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二〇一一年二月九日附件获奖调研文章和调研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一、获奖调研文章及作者名单(一)一等奖(3篇)1.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情况调查报告--以杭州市为例作者:杭州市司法局夏福志丁洁徐如红詹昀刚2.关于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推进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调研思考与建议作者:湖州市司法局课题组3.对舟山市依托“网格”提升司法行政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的调查与思考作者:舟山市司法局课题组(二)二等奖(8篇)1.杭州市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想象与建构--以法官与律师的关系为中心作者:杭州市司法局魏民蔡光明2.杭州市“律师进社区”活动的情况、问题与对策作者:杭州市司法局徐前郎关福叶建丰3.浙江省法治监狱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作者:浙江省监狱管理局课题组4.关于法律服务行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湖州市司法局庞丽红费桔章5.城市化推进中发挥公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作用若干思考和建议作者:杭州市司法局洪慧萍6.关于我省司法行政机关业务用房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厅计财装备行政处课题组7.嘉兴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嘉兴市司法局课题组8.监狱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媒体应对研究作者: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严浩仁(三)三等奖(12篇)1.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查报告(2006-2010年)作者:杭州市司法局沈连均胡惠芳李秀莹吴继梅叶胜2.宁波法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作者:宁波市司法局课题组3.对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思考作者: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何剑4.以社会管理创新的维度创新以农民和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法律援助工作的思考作者:温州市司法局程鸿伟吴林勇5.关于履行司法行政统筹城乡发展职责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嘉兴市司法局课题组6.关于司法行政工作参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舟山市司法局课题组7.关于我省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课题组8.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障碍与机制重构作者:温州市司法局徐昌桂9.“80后”民警群体现状分析与对策探微作者: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罗爱民10.关于我市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作者:台州市司法局张子臣林鉴永11.法律服务机制与再犯罪的控制作者:丽水市司法局练全勋李汝仁12.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作者:衢州市司法局王芳(四)优秀奖(20篇)1.关于发挥普法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的调查与思考作者:舟山市司法局课题组2.司法行政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以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为视野作者:杭州市司法局沈燕萍3.社区矫正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绍兴市司法局周骄德4.台州市司法行政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作者:台州市司法局谢云枚陈永兵5.人民调解化解医疗纠纷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杭州市司法局严超蔡心扬6.浅析开展公益性媒体法制宣传的模式作者:宁波市司法局吕剑平陆文闻7.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法律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黄岩区为例作者:黄岩区司法局头陀司法所章玲8.构建多元化人民调解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作者:金华市司法局刘净非李方荣9.不断完善和创新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监督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嘉兴市司法局课题组10.宁波贯彻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宁波市司法局金慎陆惠芬11.社会融合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定位的思考作者:浙江省金华监狱陈振华12.国有企业自管社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宁波市镇海区司法局斯晓霞13.完善法制宣传教育成效评估体系的思考作者:玉环县司法局游国文袁敏鸿14.浅谈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团制度的构想作者:义乌市司法局丁王芳15.刍议首要标准视野下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构建作者:杭州市西郊监狱16.加强我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一些思考作者:衢州市司法局舒富良17.关于171例戒毒人员低钾血症调查及对策作者:浙江省劳教局课题组18.县级司法局编制配备标准的初步研究作者:海宁市司法局金中一19.加强基层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丽水市司法局李浩20.探析县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难点和对策作者:奉化市司法局陈彩凤方敬誉二、调研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司法局湖州市司法局舟山市司法局。

宁波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实践与对策思考

宁波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实践与对策思考
合 阶段 的 门槛 。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工 作 成 效 及 主 要 做 近 几 年 ,我 市 以 六 大 统 筹 定 方 向 、 大 工 程 惠 农 民 、 大 举 措 强 农 六 六 村 ,统 筹 城 乡 推 进 新 农 村 建 设 整 体 上 已呈 现 出 战略 性 部 署 更 加 明确 、 制 度 性 推 动 得 到 强 化 、协 同 性 联 动 逐 步 增 强 、特 色 性 带 动 成 效 显 现 的 良好 态 势 。一 是 坚 持 把 发 展 高 效 生 态 农 业 ,促 进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作 为 统 筹 城 乡 产 业 发 展 的 首 要任 务 , 村 经济 实 力不 断增 强 ; 农 二
法 发 展 、 进 推
进 力 度 ,把 握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重 点 环 节 ,农 民 市 民化 转 换 稳 步 推 进 。
20 0 8年 我 市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水 平 综 合 得 分 为 8 .2分 , 接 近 城 乡 全 面 融 49 已

思 考
治 的类 型 、 功 能 定 位 和 发 展 方 向 , 因地制 宜选 择具 体适 宜 的村庄 改造 模 式 。 对 城 中 村 、 中 村 和 重 点 工 园 程 需 要 整 体 搬 迁 的 村 ,实 行 “ 体 整 拆 迁 、 中 建 设 、统 一 安 置 ” 集 ,建 成
城 乡 发 展 之 路 ,已取 得 了 阶 段 性 成
是 发 挥 城 乡 规 划 的 导 向 作 用 ,明 确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实 现 路 径 ,城 乡 统 筹 规 划 体 系 初 步 确 立 ;三 是 立 足 农 村 大 环 境 整 体 改 观 ,强 化 统 筹 城 乡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7。再造管理流程 城市管理网格化,是近年来导入国内城市管理领 域中的一个新概念,是根据属地管理、现状和方 便管理等原则,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将城市管理 主要对象详细分类、编码、定位,标注在统一的 数字地图上,将城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通 过社区“ 过社区“块”的协调和部门“条”的管理相结合, 的协调和部门“ 对辖区实施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它最早于 2004年由上海市提出,继而在北京市东城区“ 2004年由上海市提出,继而在北京市东城区“万 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米单元网格管理法”的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得 以推广。
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
1。更新政府行政观念 信访工作既是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利的直接接触点, 又是行政观念与政府形象的外在体现,因而这一 转变突出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的信访工作上。2005 转变突出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的信访工作上。2005 年初,河南省义马市着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变信访工作为群众工作,在整合原来信访局的基 础上专门成立了河南省首个群众工作局,重点解 决信访问题但又不局限于信访工作。群众工作局 设立了法律服务室、交流谈心室、群众活动室、 社情民意室、帮扶济困室5 社情民意室、帮扶济困室5个窗口形成了信访新平 台。
政策背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加强社会 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 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 局”,“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更是提出要 十二五”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 理机制” 理机制”。
6。理顺行政体制 多次召开全国性地方治理改革与行政服务 中心建设会议的河南省焦作市,历时两年 半,截至2003年10月为止,在全市114个 半,截至2003年10月为止,在全市114个 乡镇(办事处) 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形 成市、县、乡三级行政(便民) 成市、县、乡三级行政(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焦作市、县( 焦作市、县(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也同时按 照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规范中心管 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规范中心管 理工作和窗口审批服务工作。

调研报告: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探索和思考

调研报告: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探索和思考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探索和思考随着城市化、信息化进程迅速加快,基层在城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社区作为城市中最基础的组织,是连接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开展基层工作的中流砥柱。

带着如何加快建立统一的村(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升基层治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初衷,我们进修班第三小组来到了宁波XX区,实地调研了白云街道“云服务””管理服务平台,参观了云服务大厅和指挥中心,听取了XX区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介绍及其平台演示,通过看、听、访、询等途径,亲身感受了该区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轨迹,正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本文从宁波XX区的实践入手,谈一些粗浅认识和想法,供参考。

一、推进社会基层治理信息化模式创新的背景近年来,各条线、各部门工作重心不断下移,纷纷提出工作进基层、进社区的目标,其目的初衷是把各种政府资源和公共产品直接输送到基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变味现象。

比如,一些部门将自身工作职责层层转嫁分解给基层和社区,并以检查、评比、创建等方式对基层进行考核,从“运动员”变为“裁判员”,导致基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

(一)问题导向倒逼治理启动从目前基层社区管理的现状和需求来看,存在较多问题。

以XX区为例,20XX 年前社区工作存在“六个多”问题:一是考核台账多。

社区96个大项工作中,有47项要求制作台账。

很多考核台账不仅数量多、要求高、规定细,还存在电子和纸质重复要求的现象,使得社区用于做台账耗费的精力多,浪费大。

二是创建活动多。

据统计,各条线在社区开展的创建活动共计41项,部分“创建”不完全符合社区实际,不贴合居民需求,社区不欢迎,居民较反感。

三是普查调查多。

20XX年—20XX年,社区共承担普查调查工作36项,其中一部分专业性较强,社区无法单独承担,如污染源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地名普查等,但有关部门对街道、社区只作简单培训,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新冠疫情下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以宁波、上海为例

新冠疫情下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以宁波、上海为例

问题研究新冠疫情下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以宁波、上海为例■ 尚凯丽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基层社会治理暴露出来较多问题。

本文总结了疫情防控中智慧化建设运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柔性治理短板亟待补齐、专业化水平不足、物业与居委会的联动性不足等问题,并借鉴宁波和上海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提出了强化大党建引领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治理方式和建设智慧社区等五个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一、疫情防控中基层社会治理暴露的问题(一)智慧化建设运维能力有待提升此次新冠疫情应对中,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的成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确实给疫情防控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暴露出多地普遍存在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运维管理跟不上的通病。

老旧小区智能化建设水平较低,开放式小区入口未安装电子控制系统,仅设置物理围栏,容易出现闯卡现象。

智能化运维水平受资金、技术、机制、人才制约,在前期规划与顶层设计中的需求与地位考虑不足,后期运行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有的小区虽已实现监控摄像头全覆盖,但监控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二)柔性治理短板亟待补齐社区工作者围绕上情下达抓落实,在贯彻落实上级防控精神指示和推进上级疫情防控部署工作上普遍做得比较到位,确保疫情防控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但在基层群众心理、情感需求以及专业化服务上则较欠缺。

对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弱势群体的关爱没有形成一个常态化帮扶机制,对于一些因灾因病致贫、服刑释放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较多地停留在金钱与物质慰问。

在因人施策、分类指引、激发动力上做得不到位,未能在思想引导,就业培训等拔穷根、治未病的治本之策上开展行之有效的积极探索。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命令、指令与规定性动作较多,汇集民意、征求意见、集中民智的社会共治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端,最容易采集和捕捉居民所系、所思、所想,而目前基层治理柔性治理的短板较为明显,满足居民生活与情感需求的柔性治理与上情下达的刚性治理之间未能形成较好的良性互动。

以共青团市民学校为突破口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

以共青团市民学校为突破口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

以共青团市民学校为突破口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摘要: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对青年行为和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面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共青团对青年的引导工作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社会管理创新从本质上要求共青团与青年之间由单一的线性关系向复合的多样性关系转变。

因此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手段成为当下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更好地履行共青团根本职责的必然选择。

笔者以通过对重庆共青团市民学校这一创新作法的分析,来探索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共青团工作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再次成为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管理创新自2004年6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日益成为党和政府关注、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积极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和路径是其根本职责。

共青团重庆市委按照市委和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创性地探索建立“共青团市民学校”,刚刚取得初步成效。

笔者试图通过从共青团市民学校这项工作的概念、举措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出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新模式。

一、共青团市民学校的概念共青团市民学校是指共青团组织走进社区,以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文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开办学校,引导社区居民互爱互助,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学校重点围绕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互助性等基本功能和居民实际需求,开展文明礼仪、健康养生、实用技能等培训,组建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建立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载体和方式。

目前,全市社区已普遍挂牌建立共青团市民学校,其中市级示范点50个,区县级示范点100个,涵盖所有区县。

二、共青团市民学校工作的重要意义“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中央交给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共青团市民学校办到社区,就是发挥共青团的作用,组织群众力量促进社区和谐,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勇于创新促发展——来自宁波市的实践探索

勇于创新促发展——来自宁波市的实践探索

心超市信息工作平 台 , 通过完善捐受信息 保 家 庭 公 益 劳 动 基 地 。同 时建 立 政 府 及 社 径发布当前居民群众 的困难及社会互助工 资料库 ,规范捐赠工作流程 .提高爱心 超 会 的爱心 褒扬机 制 .通过刊登 爱心事迹 、 作 的动态 三 是切 实 为他 们解 决一 些困 市工作人员专业 水平 .建立 了爱心超市服 授予爱心证书 、开展爱心评比等积极倡导 难 .特别是为一些爱心组 织开展 爱心活动 务 热 线 .形 成 统 一 管 理 的通 信 网 络 体 系 . 爱心互助风 尚 .弘扬志愿精神 .比如定期 协调 时间、场地等 。
各社 区设立了爱心超市 分站或爱心 货架 .


组 建 了江 东 区 “ 心 互助 联 盟 ” 日 爱 。
爱心 超市 总站 , 负责街道 内物 品 的捐 受 。 表彰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通过网络实现 前 ,江东 区爱心互助联盟已正式成立 .由 区爱心 调剂中心 、街道爱心总站 、社 区爱 原区政协 领导担 任名誉 会长 . 设立 了会长
了 ” 统一 “ 五 ,即 统 一 名称 和 标 识 、统 一 特别是通过组织 朝 霞辉 映夕阳”等专题 量参与到爱心超市建设已成为我区社会互
捐赠箱 、统一货架 、统一凭证 、 统一账 卡 活动 .使 志愿服务 的管理 进一 步规 范 .成 助工作的一个特色。 栏。仅 2 0 0 7年通过爱心 超市三级平 台共 效进一步显现 。弘扬 ” 受助者助人 ”的社
创新村 民代表推选培训和工作机 制
江北区民政局
近 年 来 .随 着 江 北 区 城 市 化 、工 业 化 委 会 选 举 方 式 的 创 新 带 动 了村 民代 表 选 举 承 诺 书》 制度 .当选 的 村 民 代 表必 须在 承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公证职能的探索与实践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公证职能的探索与实践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公证职能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目前,就如何进一步研究、挖掘公证工作的职能优势,把这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发挥公证职能作用,防止和化解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纠纷和矛盾,是我们公证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笔者所在公证处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公证理念创新、公证业务创新、公证服务创新、内部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

这些探索和实践供有关部门和公证同行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公证职能;探索;实践一、公证理念创新各项工作的创新,首先必须是理念创新。

只有理念创新才能带动工作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我们的公证理念是:(一)要根据社会需求研究公证工作社会需求主要包括老百姓的需求、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以及政府部门的需求。

只有社会有需求的公证,才会有发展前景。

当前在法定公证缺失的情况下,我们不应“等”、“靠”、“要”,而是拓宽视野,利用公证的价值,根据社会需求,去研究公证业务,使我们的公证业务保持稳定的发展。

如我处办理招投标和施工合同公证业务,既是政府需求,也是社会需求。

因为招投标工作的社会影响面特别大,容易产生虚假作弊等行为。

政府部门为了规范招投标市场,就要设立一个中立的、有公信力的法律服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保证此项工作的透明和公开。

这样,招投标公证就应运而生了。

又如证据保全类公证,包括网页保全、电话录音保全、购物保全等,就是为了满足当事人的实际需求。

当事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须对被侵权事实进行保全,而公证是证据保全最有效的方式。

因此,证据保全公证在近几年就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如提存公证、遗嘱公证、婚前(或夫妻)财产约定公证等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对当事人来说,这些都涉及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公证的发展应以当事人的需求为立足点,以此开展各项业务,公证才能持续发展,才有广阔的前景。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意见正文:----------------------------------------------------------------------------------------------------------------------------------------------------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工作的意见各县(市)区科技局,三区一岛管委会经发局,各高校科研处、科研院所,各重点实验室:为提高我市地方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全市已批准建设了20家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平台、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窗口。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工作,提升实验室总体水平,加快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根据科技部《关于加强地方实验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要建立和完善重点实验室激励制度。

今后要对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测评,年底进行年度工作考核、评优。

根据年度工作总结,对各实验室(包括在建及已验收实验室)进行评比考核,并与实验室工作绩效考核挂钩。

对年度工作先进的实验室,除通过项目形式给予优先支持外,并适当给予仪器设备使用补助。

要建立和完善重点实验室的激励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对工作不力的实验室,二次考核仍无大进展的,将不予项目及经费的支持。

2、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用协作网,并向社会开放服务。

根据《宁波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为实现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提高科学仪器利用率,促进科技进步,要求各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大型仪器、设备,以提高仪器使用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

3、建立重点实验室自我管理、相互学习交流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自我管理,提高研究水平。

宁波探索建立社会矛盾联合解决机制

宁波探索建立社会矛盾联合解决机制

取得 的进 展
为 贯彻 落 实 党 中央 关 于 加 强社 会 建 设 、创 新 社 会 管 理 的 部 署 , 宁 波 以 点 城 市 为 契 机 ,抓 紧 落 实 这 项 工 作 。 于 开 展 社 会 管 理 创 新 综 合 试 点 的实 施 意见 ) ) ,要 求 坚 持 以 发展 为 主 题 , 以
密配 合,人民调 解、行政 调解、司法 基、创 新提升促平安”主题实践活动 措 施 、步 骤 和 要 求 。 经 过 7 多 月 的 个 调解相互衔接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整合 矛 盾 纠 纷 解 决 的 各 种 资 源 ,拓 宽 矛盾 纠 纷 解 决 的 渠 道 ,及 时全 面化 解 处 理 各 类 社 会 矛 盾 纠 纷 。 这 是 我 市 加 强和 创 新社 会 管 理 、 加快 推 进 以 保 障 和改 善 民生 为重 点 的 社 会 建 设 的 重 要 举 措 ,是 解 决 新 时 期社 会 矛 盾 纠 纷 的 有 益尝 试 。
调整两难化 、矛盾纠纷复杂化 的趋势 列 入 全 省 、全 国社 会 管 理创 新 综 合 试 来越 大的挑 战。为 此,宁波率先探索
建 立 社 会 矛 盾 联 合 解 决 机 制 ,即 建立 健全县 ( ) 、 市 区 乡镇 ( 道 )村 ( 区 ) 街 、 社 三 级 上 下贯 通 ,各 部 门各 司 其 职 、 紧
鼹m : -
-。 。
警疆 创新
宁波探 索建 立 社会矛盾联合解决机制
◆明 黄 朗
、 -一 年来,随着我 国经济社 会快 一 .
矛盾联合解决机制成为 重点推进的 l 2

盾 日益 凸显 ,群 众 诉 求 多 元化 、利 益 更 加 明显 ,对 社 会 的 和 谐 稳 定 构 成 越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街道)延伸覆盖工作的指导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街道)延伸覆盖工作的指导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街道)延伸覆盖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0.12•【字号】甬政办发〔2015〕200号•【施行日期】2015.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街道)延伸覆盖工作的指导意见甬政办发〔2015〕20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园区管委会: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是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定》(甬党发〔2015〕26号)精神,现就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乡镇(街道)延伸、实现全面覆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着力加强基层清单化权责体系建设,推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向乡镇(街道)延伸。

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理顺乡镇(街道)与县级部门及其派驻机构、村(社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清理规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权力,明确责任事项,编制并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覆盖。

二、实施范围全市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所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整体推进。

县级部门及相关派驻机构积极配合。

各类开发园区可参照执行。

三、主要任务(一)理清权力事项。

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部门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4〕62号),参照省政府办公厅统一发布的《省市县三级权力事项基本目录》、《乡镇人民政府权力清单(参考样本)》和《街道办事处权力清单(参考样本)》,对法律法规规章赋予乡镇(街道)的权力事项进行梳理,并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

县级部门权力清单中,通过依法直接放权、委托或延伸机构等形式在乡镇(街道)行使的权力事项,为便于管理,列入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并备注说明相关情况。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应运而生。

这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学校,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将围绕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实践课程、师资力量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办学理念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实践育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践课程1. 校内实践课程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的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劳动教育:学校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2)科技创新:学校设有科技创新实验室,定期举办科技节、机器人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艺术教育:学校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4)体育教育: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2. 校外实践课程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的校外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社会调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志愿服务: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服务社会。

(3)研学旅行: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三、师资力量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均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此外,学校还邀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资源。

四、成果展示1.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ehui 工作研究
46
Ningbo Newsreport

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
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宁波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唯一副省级城市,在加快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方面作了些积极的
探索。

(一)基层社会管理网络逐步形成。

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为龙头,建立和完善综治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和强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目前,全市151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规范化建设标准的综治工作中心,有77个达到市级示范的要求,较大村、社区和300人以上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建成率达到100%,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中心枢纽和重要组织形式。

(二)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扎实有效。

各级党委坚持社会稳定形势分析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分析社会稳定形势,研究维护稳定对策措施。

探索建立了重大事项信访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创新群众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探索了首问首办责任制、下访约访、“领导包案”等做法;探索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

(三)社会治安防控机制逐步完善。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上,把挤压犯罪作为一种打防常态化的基本勤务来运作,初步形成了情报信息主
导下打防管控一体化社会治安长效机制。

目前,全市形成了广覆盖的卡点网络;建成了一支专职巡控队伍;完成了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工程;同时,大力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机制建设。

(四)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成效明显。

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分类服务管理的办法措施,在主动提供服务的同时,切实加大日常管理力度。

出台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1+17”政策制度体系,2009年全国农民工工作会议在宁波成功召开并总结推广“宁波模式”。

积极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完成社区矫正体制改革,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五)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

逐步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

建立了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安全等监管机制,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了全社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在全国率先探索了“81890”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探索了“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点”等多种建设模式,有效搭建了农村公共服务平台。

健全村(社区)民主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
区)”活动。

加强信用宁波体系建设步伐,探索开展了“和谐企业”与“诚信守法企业”两项创建活动。

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基层和谐促进工程”。

随着宁波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社会管理实践中面临着多种问题和多重考验。

从近年社会管理实践看,社会管理理念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还不相适应。

因此,探索建立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借社会管理试点的良机,跨越观念上的障碍,实现制度上的创新,加强管理方式的改进,强化管理资源的整合,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步伐。

具体来说,要在“六大重点领域”上有突破有创新。

(一)以综合试点工作为目标,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增强推进试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更新创新理念,切实构建起“主体多元、责任明晰、合作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二是加快推广进度,尽快形成系统、规范的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品牌。

三是加大攻坚力度,建立统一协调、全面覆盖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注重从创新提升的角度来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为试点工作铺平道路。

(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一是改革行政组织体制。

依据公共服务受益范围和服务层次,加快建立市县两级公共服务分工
◆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宁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47
2011.21
体制;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管办分离”,设置机构独立的公共服务管理委员会等。

二是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突破政府服务职能边界,尽快形成以“81890”为核心的全市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方面的改革,建立起公共产品代理机制和充分竞争机制。

三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

坚持财政的“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强化政府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

四是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改革公众参与机制;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推动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种不良现象。

(三)以整合管理资源为关键,创新社会治理结构,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结构体制。

一是切实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功能。

取消“一业一会”等行业协会非竞争性限制,构筑
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协会主管部门的新二元管理模式,确保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和自主性;培育发展经济类、公益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

二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

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整合村民自治功能;发展综合性合作经济服务组织,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三是创新街道管理体制。

合理确定街道办事处职能,重点承担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任务,剥离经济管理事务。

四是积极构建社区新型管理服务模式。

全面推广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和居委会定期报告制度,促进居民自治;加强社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构筑社区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

(四)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导向,创新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教育
普遍服务功能,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二是立足人人享有医疗服务,构建面向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体系。

三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是加快公共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重点,创新利益协调机制,努力提高社会综合保障水平。

加强社会政策的调节,积极培育利益协调的多元化主体,促进社会公平。

一是加强补偿性社会政策的调节。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构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高质量、多层次、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加强发展性社会政策的调节。

突破制约社会流动的各种障碍,加快消除阻碍城乡流动的户籍壁垒,积极调整阶层、城乡和就业结构,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能力、知识、贡献的平权化、开放式社会结构。

三是培育利益协调的多元化主体。

发挥人大和政协在利
益表达和引导方面的功能,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发挥市场机制的一次分配作用、政府积极调节的二次分配作用,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等。

(六)以确保社会有序为根本,创新社会稳定工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

抓紧建立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动态化的危机管理机制和灵敏化的网络沟通机制,建立活而有序、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

一是建立常态化社会防范机制,形成常态化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

二是建立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三是建立动态化危机管理机制,使公共安全的治理模式从“危机处理”走向“危机管理”。

四是建立灵敏化网络沟通机制。

建立政府部门回应网民机制和政府与虚拟民间组织的沟通机制,通过网上回应,引导民意、化解矛盾;加强网络舆论调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执笔:廖奠坤 夏 行 夏年泽)
责任编辑:谢 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在宁波市考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图为王乐泉在宁波市领导陪同下视察雅戈尔集团。

(黄正华 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