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以北凉石塔为中心
敦煌北凉三窟壁画的西域风格及本土化研究_仇春霞(北京画院)
孜尔石窟关于墙壁装饰最杰 京印刷馆,1992年,图版184 )
出的设计之一。
三是设计出了适合表现系列供养比丘和比丘尼的背景装饰。
如果拿绘画主题和艺术形式来衡量北凉三窟,就会发现第 268 窟和第 272 窟壁画在
内容与形式上都乏善可陈。从内容上来讲,这两窟没有西域壁画中丰富的佛教故事,也
没有敦煌盛期壁画中盛大的经变故事,只有千佛、菩萨和乐伎等。
在没有确切纪年的情况下,要断定北凉千佛和炳灵寺千佛谁先谁后还比较困难。
对石窟壁画来说,如果没有主题,没有形式感,而只是铺排千佛与菩萨,就失去了
发展的动力。事实证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之所以延绵千年,并且独树一帜,原因之一
就是不断探索和完善佛经故事画的新形式。因此,探讨敦煌石窟壁画的主题和形式从无
到有、从有到经典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Key Words: Mogao Grottoes; Northern Liang; Kizil; mural painting
北凉三窟是指第 268 窟、第 272 窟、第 275 窟,时间约在 421 至 439 年间。它们是敦煌最早的三
仇
个洞窟,洞窟中的壁画也是莫高窟最早的壁画。与西域此时辉煌的壁画艺术相比,北凉的壁画艺术还
春 霞
/
十分简陋。它起源于西域,传来的却不是精华。但北凉三窟的壁画却奠定了敦煌壁画的基本样式。
北
京
画
院
一 敦煌北凉壁画的禅宗主题及其在内容上与吐峪沟壁画之关系
︐ 北
京
︐
主题是每个佛教艺术石窟的主体,它决定了绘画题材的选择,并由此决定绘画内容和形式。西域
石窟的主题基本以小乘佛教为主,讲究个人修行,因此在壁画内容上偏向于佛传故事,或者是关于个
盛唐以前敦煌石窟中的杂密七佛
2009年6月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Jonm al0f S0ut I l w es t G ui zhou T e ac her s’coU egeJ une2009 f打N a t i onal i t i e s N o.2盛唐以前敦煌石窟中的杂密七佛彭建兵(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兴义562400)摘要:盛唐以前敦煌石窟中出现较多杂密七佛形象。
北凉石塔与敦煌遗书中的有关材料证明杂密七佛信仰在敦煌地区的流行。
此佛教信仰的流行说明它具有较强的护世护法功能。
关键词:盛唐以前;敦煌莫高窟;杂密七佛文章编号:1009_-0673(2009)02—0029--03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关于七佛,有显、密之分,名号也略有不同。
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6、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前秦昙摩难提译《增一阿含经》卷44、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50、后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卷中、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卷8等佛经中提到的七佛是显宗的。
显宗七佛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或译为式诘佛、试诘佛)、毗舍罗婆佛(或译为毗舍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或译为拘楼孙佛、世楼孙佛)、拘那含佛(或译为拘那含牟尼佛、拘那含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或译为释迦文佛)。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大灌顶经》卷8、东晋昙无兰译《佛说摩尼罗亘经》、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梁代失译《陀罗尼杂集》、东晋失译《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等佛经中提到的七佛是杂密性质的。
以上五部杂密佛典对七佛的称呼是相同的。
我们从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大灌顶经》卷8中可知杂密七佛名号:“佛悯念世间天下人民,为诸邪恶鬼神所恼,佛便结是摩尼罗歇神咒经。
于是世尊便举过去七佛名号以为经证,第一维卫佛,第二式佛、第三随叶佛、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叶佛,今我第七释迦文佛。
”【l】∞t7’七佛造像起源于古印度犍陀罗艺术,他们有时与弥勒菩萨(佛)造于一起,有时又可与西方无量寿佛形成组合。
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佛衣样式探究
第37卷第5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7,N o .52021年9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S e pt .2021ʌ收稿日期ɔ2020G11G04ʌ基金项目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多元文化视域下敦煌石窟弥勒经变研究 (18X J C 760005)ʌ作者简介ɔ庞跃雷(1984-),男,河北保定人,西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敦煌艺术研究.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佛衣样式探究庞跃雷(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㊀730070)ʌ摘要ɔ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佛衣样式较为单一,仅为 通肩式 .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先后出现 通肩式 右袒式 垂领式 和 右肩半披式 佛衣样式.北凉石塔中出现 右袒式 佛衣为中土最早的实例,但很快被 垂领式 和 右肩半披式 所替代.犍陀罗的造像中 索福克勒斯型 披着方式为这两种新式佛衣的雏形.通过北凉石塔佛衣样式出现的变化,来探讨犍陀罗佛衣向东土传播过程中图像产生差异的文化动因.ʌ关键词ɔ七佛一弥勒;佛衣;右肩半披式;垂领式ʌ中图分类号ɔJ 19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1)05G0037G07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S e v e nB u d d h a s a n dO n eM a i t r e ya s C l o t h i n g o fN o r t h e r nL i a n g S t o n eP a go d a P A N G Y u e Gl e i(S c h o o l o f F i n eA r t s ,N o r t h w e s t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3007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e e a r l y s t a g eo fC h i n a ,t h es t y l eo f t h eB u d d h a sc l o t h i n g w a ss i n g l e ,o n l y t h es h o u l d e r sc o v e r i n g s t yl e .S h o u l d e r s c o v e r i n g s t y l e ,t h e r i g h t s h o u l d e r b a r e s t y l e ,h a l f o f t h e r i g h t s h o u l d e r b a r e s t y l e a n d c o l l a r h a n g i n g d o w n s t yl e a p p e a r e d i nN o r t h e r nL i a n g s t o n e p a g o d a .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 t h e r i g h t s h o u l d e rb a r e s t y l eB u d d h ac l o t h i n g i nN o r t h e r n L i a n g s t o n e p a g o d aw a s t h e e a r l i e s t e x a m p l e i n t h eM i d d l eE a r t h ,b u t i tw a s s o o nr e p l a c e db y h a l f o f t h e r i gh t s h o u l d e r b a r e s t y l e a n d c o l l a r h a n g i n g d o w n s t y l e .T h eS o p h o c l e s t y p e i nG a n d h a r a s s t a t u e sw a s t h e p r o t o t y peo f t h e s e t w on e w B u d d h a r o b e s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r o u g h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t h e p a t t e r n so f t h eB u d d h i s t s i n t h eN o r t h e r nL i a n g s t o n e p a go d a ,t h e c u l t u r a l c a u s e s o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h e i m a g e s o fG a n d h a r aB u d d h i s t 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s p r e a d i n g t o t h eE a s tw a s d i s Gc u s s e d .K e y wo r d s :s e v e nB u d d h a s a n do n eM a i t r e y a ;B u d d h a c l o t h i n g ;h a l f o f t h e r i g h t s h o u l d e r b a r e s t y l e ;c o l l a r h a n g i n g d o w n s t yl e ㊀㊀汉至西晋阶段,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中原北方的佛教造像佛衣均为古印度 通肩式 .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造像前后出现有 通肩式 右袒式垂领式 右肩半披式 四种样式的佛衣,打破了早期佛教造像仅为通肩佛衣的单一现象.除纪年西秦建弘元年炳灵寺169窟外,北凉石塔可谓是最早出现新式佛衣的造像.十四座北凉石塔中出现铭文纪年的有七座,全部集中于河西和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塔肩造像七佛一弥勒源于犍陀罗的艺术形式,是过去佛㊁现在佛㊁未来佛的三世佛信仰.北凉时期的凉州是佛教艺术新的中心,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北凉石塔出现丰富而成熟新佛衣样式,成为研究中原北方佛衣样式传承及变化的重要信息.一㊁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佛衣形式的演变东晋及南北朝早期,汉译«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抵律»及«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佛教四部佛装律典开始陆续传译汉地.«尚书故实»记载:佛像本胡夷村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绘雕刻,自戴顒始也. 佛教艺术自戴进㊁戴顒父子二人倡导进入初期变革阶段.直到西秦420年炳灵寺169窟佛像最早出现了 右肩半披式 ①佛衣.公元431年西秦灭亡,北方佛教中心向西移至北凉政治中心姑臧(今武威)地区.北凉时期沮渠氏极为崇佛,开始有国家出资建造大规模的石窟寺,佛教由民间文化发展为国家宗教.北凉时期佛教末法思潮出现,未来佛的弥勒信仰极为兴盛,出现了大量七佛一弥勒的石塔造像.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的造像来源于犍陀罗艺术,尤其是在继承坐姿七佛一弥勒的影响,同时又出现一些不同于犍陀罗的特征[1].沮渠蒙逊时期(421 428)纪年最早的马德惠塔(426年)开始,着 通肩式 佛衣的造像均为禅定相的坐佛,着 右袒式 佛衣的造像均为说法相的坐佛,呈现为 通肩式 和 右袒式 相间排列.目前所知马德惠塔㊁Ѳ吉德塔㊁敦煌沙山塔㊁武威石塔 右袒式 佛衣为国内首次集中出现.高善穆塔(428年)七佛均着 通肩式 佛衣,中间阶段 右袒式 消失. 通肩式 和 右袒式 是古印度仅有的佛衣样式,主要仿照当时比丘的穿着方式,一般下身着裙,最外面通常为三重佛衣.通肩和右袒的披着方式在古印度的律典中有明确的规定, 通肩式 的佛衣披着方式外衣须覆盖两肩不得外露肌肤. 通肩式 多用于诵经㊁禅坐或出入市井之地时披着,以示佛衣福田之相. 右袒式 和 通肩式 的披着形式律典中规定右衣角均须搭与左肩.至沮渠牧犍时期(433 439), 通肩式 仍广泛流行,白双且塔(434年)的七佛造像中出现 垂领式 佛衣样式,为 通肩式 和 垂领式 佛衣组合. 通肩式 袈裟呈U形领口, 垂领式 袈裟呈V形领口.索阿后塔(435年)出现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组合.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佛衣均不见佛典,这两式的佛衣实则是犍陀罗通肩佛衣的一种变体. 垂领式 为国内首次出现的样式,受到了东晋服式的影响,可能创自沮渠牧犍初年.程段儿塔(436年)和岷州庙塔佛像为 通肩式 和 垂领式 组合.沮渠牧犍时期 右袒式 不见而 垂领式 和 右肩半披式 开始出现在石塔的七佛衣着中.安周时期新疆出土的宋庆塔㊁吐鲁番小塔为 通肩式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三式佛衣并存的状态.下面参考殷光明对北凉石塔大致分期顺序②将七佛一弥勒的造像佛衣的样式整理如下:时期佛衣披着形式衣着特征衣纹样式律典规制沮渠蒙逊时期(421-433)通肩式:A型通肩右皱式(马德惠塔426年㊁Ѳ吉德塔426年㊁武威石塔㊁敦煌沙山塔)圆形衣领,右衣角绕颈搭于左肩,佛衣与躯体结合紧凑,下身着裙.沙山石塔和马德惠塔佛衣两衣袖相连,衣襟覆盖双手向内翻转自然下垂双腿中间,马德惠塔覆盖左肩的右衣襟末端被强化衣褶为阴刻线多集中于胸前右侧符合律典规制为犍陀罗佛衣特征通肩式:B型垂中的弧线衣纹(高善穆塔428年㊁田弘石塔429年)圆形衣领,右衣角绕颈搭于左肩,下身着裙衣褶为交错阴刻线,规则垂中符合律典规制右袒式佛衣(Ѳ吉德塔426年㊁马德惠塔426年㊁敦煌沙山塔㊁武威石塔)袒露右肩,右衣角绕右腋而搭于左肩,下身着裙,结跏趺坐露出双脚.沙山石塔内着僧祇支,马德惠塔覆盖左肩的右衣襟末端被强化衣纹阴刻线密集贴身聚向左肩方向符合律典规制为秣菟罗佛衣特征沮渠牧健时期(433-439)通肩式佛衣:C型U形纹袈裟(白双且塔434年㊁程段儿塔436年㊁岷州庙塔㊁酒泉残塔㊁王具坚塔)圆形衣领,右衣角绕颈搭于左肩,佛衣厚重,下身着裙.白双且石塔通肩衣两衣袖相连,覆盖双手阴刻线条柔美整齐对称的U型纹符合律典规制为笈多秣菟罗佛衣特征右肩半披式(索阿后塔435年㊁程段儿塔436年)佛衣右领襟环包右肩至肘部向内环绕腹部搭于左肩后背,内着僧祇支下身着裙衣纹阴刻线聚向左肩方向出现佛衣覆盖右肩及肘部不符合律典规制垂领式第一阶段(白双且塔434年)双领下垂,小V形领口,佛衣上缘包裹右臂,右衣角向内翻转后覆盖双手,内着僧祗支下身着裙阴刻斜线,刻划较浅衣领较小衣领下垂,右衣襟未搭左肩不符合律典规制垂领式第二阶段(索阿后塔435年㊁程段儿塔436年㊁酒泉残塔㊁岷州庙塔㊁王具坚塔)双领下垂,明显V形领口,佛衣上缘包裹右臂,右衣角向内翻转后覆盖双手,内着僧祗支下身着裙阴刻规则的平行斜线,V形领口衣领下垂,右衣襟未搭左肩不符合律典规制时期佛衣披着形式衣着特征衣纹样式律典规制安周时期(442-460)通肩式佛衣:C型U形纹袈裟(宋庆塔㊁吐鲁番小塔)圆形衣领,右衣角绕颈搭于左肩,佛衣薄衣贴体,下身着裙阴刻线条柔美整齐对称的U型纹符合律典规制为笈多秣菟罗佛衣特征右肩半披式(宋庆塔㊁吐鲁番小塔)佛衣右领襟环包右肩至肘部向内环绕腹部搭于左肩后背,内着僧祇支下身着裙衣纹阴刻线聚向左肩方向佛衣覆盖右肩及肘部不符合律典规制垂领式第三阶段(宋庆塔㊁吐鲁番小塔)双领下垂,V形领口变为更宽,变为竖式.佛衣上缘包裹右臂,右衣角向内翻转后覆盖双手,下身着裙内着僧祗支阴刻规则的平行斜线,V形领口近于平行下垂衣领下垂,右衣襟未搭左肩不符合律典规制二、佛衣样式溯源七佛一弥勒的造像组合起源于犍陀罗地区,日本学者栗田功所著«犍陀罗艺术»中列举了多例七佛一菩萨的立像.白沙瓦博物馆所藏约二至三世纪的«七佛一弥勒造像»(其中一佛缺,一佛残),六佛与一弥勒并排站立右手均施无畏印,其六佛佛衣为 通肩式 与 右袒式 相间排列,通肩式为圆形衣领.马德惠塔的七佛一弥勒的造像基本上延续白沙瓦博物馆藏浮雕 通肩式 与 右袒式 相间排列的方式.秣菟罗博物馆藏的一尊 过去佛与弥勒 的造像(图1),均着通肩右皱式佛衣覆盖双足,施无畏印的佛陀与禅定相的佛陀相间排列.这种相间排列不同形制的表现手法,明显受到犍陀罗的影响产生的,似乎是为了分别表现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便于区分目的.另一件日本私人收藏 大神变与七佛及弥勒菩萨 造像,其浮雕板下部刻有一组七佛一弥勒造像,左右两端各塑有一供养人.七佛一弥勒组像自右至左,左一为弥勒菩萨,七佛均披A型通肩式袈裟,圆形衣领.其中左三㊁左五两身佛像披通肩佛衣,右臂和右手藏于袈裟内完全被包裹呈上举状态,似要从袈裟上缘伸出.白沙瓦博物馆藏一件 七佛一弥勒 的造像(图2),七佛均着A型 通肩式 佛衣,造像中左二和左四领口呈现V字形,佛的肩膀及右臂被佛衣环绕包裹,衣角搭于左肩,右手由胸前宽松的袈裟上缘处伸出.其他五佛为圆形衣领.拉合尔博物馆藏«帝释窟说法图»下排有七佛与一交脚弥勒造像(二佛缺),五身坐佛着 通肩式 与 右袒式 佛衣间接而坐.右二㊁右四通肩佛衣者呈衣袖覆手式禅定印.右一坐佛通肩佛衣领口作V字形,佛之右臂被佛衣环绕包裹,袒露右胸与锁骨,右手从袈裟上缘伸出,衣角搭于左肩.白沙瓦博物馆 七佛一弥勒 左二㊁左四立佛与«帝释窟说法图»中右一坐佛右手均由佛衣上缘处伸出.此种佛衣披着方式是一种通肩衣的变异形式,在印度的佛典中也多有描述,佛衣边缘在颈部两侧下垂,形如垂领露出胸前僧祇支.这种佛衣的着衣形态与拉合尔博物馆所藏 索福克勒斯型 佛陀极为相似[2].福切尔认为这两种衣服的披着方式存在近亲的关系,称其为 希腊式的披着方式 [3].希腊式长袍的披着方式常见于犍陀罗及阿富汗地区的佛像之中,并根据右手姿势的不同产生其他变体.此样式沿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到了凉州,白双且石塔V字形领口 垂领式 佛衣的形态与这种披着方式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笔者在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 平民情怀 平山郁夫丝路文物展 中发现的一件公元2 3世纪犍陀罗 释迦涅槃 浮雕(图3),释迦的床前有两尊禅定弟子像,其中一尊应当为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须跋陀罗.右侧形象着通肩佛衣结禅定印,左侧形象结跏趺坐,佛衣为希腊式长袍的披着方式,近似禅定印③.其领口形成明显双领下垂V字形,与白双且塔出现的 领垂式 佛衣相似度极高.北凉石塔的 右肩半披式 佛衣应由河州地区引进.犍陀罗地区虽未出现 右肩半披式 佛衣的样式,但是在1-2世纪在一些非佛像人物中曾出现袈裟上缘半遮右肩的特征.如斯瓦特博物馆藏1-2世纪«摩耶夫人释梦图»④浮雕局部出现袈裟上缘半遮右肩.仅仅只是轻微的表现并未形成发展的空间,因为这样的着衣方式在古印度有违规制.李静杰认为 右肩半披式 佛衣的最早的源头亦为袒右胸希腊长袍式披着方式[4].北凉石塔 右肩半披式 佛衣与哈达佛寺出土袒右胸坐像特征相似.哈达佛寺遗址出土若干此类型灰泥雕塑作品(图4),佛衣包裹右肩及肘部,右衣襟搭于左肩,袒露右胸内着僧祇支,右手从佛衣的上缘伸出.这样的着衣方式在用于禅定相时形成为典型的 右肩半披式 佛衣.如新疆库车库木吐喇沟口区第20窟泥塑坐佛像,袈裟覆盖右肩及肘部,双手呈禅定相,U型衣领坦露右胸及右前臂,右衣襟搭于左前臂.河西石窟最早 右肩半披式 佛衣实例为炳灵寺第169窟第6龛西秦泥塑佛像.可见 右肩半披式 佛衣从中亚㊁新疆㊁到河西清晰的传播路线.图1㊀过去佛与弥勒㊀秣菟罗勒克瑙国家博物馆藏图2㊀七佛一弥勒㊀犍陀罗㊀白沙瓦博物馆藏图3㊀释迦涅槃㊀犍陀罗㊀平山郁夫美术馆藏图4㊀佛陀立像哈达佛寺吉美博物馆三、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佛衣典型特征(一) 通肩式 佛衣十四座北凉石塔中除索阿后塔外均有 通肩式 佛衣.通肩式佛衣贯穿整个北凉石塔造像,是北凉石塔主要佛衣样式.北凉石塔根据服饰衣纹的不同,可以分成三型.A 型:通肩右皱式;B 型:垂中对称的圆弧线衣纹;C 型:U 形衣纹.沮渠蒙逊时期通肩右皱式和垂中对称的弧线衣纹并存,沮渠牧健时期和安周时期以U 形纹为主.1.通肩右皱式Ѳ吉德塔㊁沙山塔㊁武威石塔㊁马德惠塔均见A 型通肩式 佛衣,佛衣由左肩斜裹向右方形成圆形衣领,右衣角搭于左肩.衣褶多集中于胸前右侧,两臂衣褶作松散的平行曲线垂于胸前,佛衣厚重而宽松并未紧裹身体,为广袖大衣.衣纹整体较简洁,为北凉石塔的初创阶段造像.通肩右皱式佛衣是犍陀罗雕刻出现最多的佛衣样式.国内最早的实例为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馆藏一尊3世纪末金铜佛(传河北石家庄出土),为典型的犍陀罗风格影响的早期造像.通肩右皱式佛衣仅西域㊁河西走廊与中原的交通线上留下若干实例,在中原北方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五世纪后流行对称的U 型衣纹.2.垂中和U 型衣纹高善穆塔与田弘石塔通肩佛衣为B 型垂中弧线衣纹,阴刻线从左右两肩刻出于胸前交错形成混合阶梯,近似于U 型纹.沮渠牧健时期的通肩佛衣均以C 型对称U 形纹为主.如王具坚石塔的U 型纹阴刻线均匀分布于胸前,线条柔美整齐有规律感,呈现一种端庄沉静的美感.这种U 形衣纹为典型的印度笈多时期的造像特征.国内早期的佛教造像多呈现U 形衣纹,最早实例见于四川彭山东汉崖墓出土陶器座佛像,佛像可见清晰的U 形衣纹.东吴时期长江中下游的青瓷佛像亦广泛流行U 型纹通肩佛衣.长江流域流行的U 型衣纹与迦腻色伽舍利容器上坐佛有密切的关系,这样的佛衣样式伴随贵霜王朝对佛教的推广而来到中国.U 型纹通肩佛衣到建武四年(338)金铜佛像成熟而形成规范.北凉石塔出现的U 型衣纹侧重于U 型线条的表现,未对身体的结构给予重视,呈现出内地造像的影响.3.被强化的右衣襟马德惠石塔通肩佛衣均呈现左肩膀衣襟末端硕大的特征,很明显是刻意被强化的结果.这样的衣着特征不见于犍陀罗与秣菟罗的造像,最初见于阗热瓦克佛寺遗址.遗址的南墙外壁塑有若干早期巨大的浮雕造像,宽大的右衣襟搭于左肩垂于左臂之后.河西地区这样的右衣襟表现方式最早见于炳灵寺169窟造像,带有浓郁的西域造像风格.十四座北凉石塔中仅见于马德惠石塔造像中,后又见于北凉金塔寺石窟的造像.这样衣着的特征与于阗热瓦克寺庙有直接的关系[5].(二) 右袒式 佛衣敦煌Ѳ吉德塔(421-428)㊁酒泉马德惠塔以及沙山石塔㊁武威石塔,均出现 右袒式 佛衣(图5).右袒佛像右手均施无畏印,袒露右肩,内着僧祗支.佛衣于左肩绕后背至右腋下包裹胸部后右衣襟搭于左肩后背.如马德惠塔 右袒式 佛衣衣纹密集贴身聚向左肩方向,虽为石质造像但是衣褶模仿贴泥条的手法,表现为规则的阴刻斜线.北凉石塔 右袒式 佛衣应由新疆传入,4-7世纪新疆龟兹石窟㊁托库孜萨拉依及图木休克的佛像中出现大量 右袒式 佛衣,为西域造像的典型特征. 右袒式 佛衣在中国早期的造像阶段明显受到了汉文化的抑制,因袒露右胸为汉文化的习俗所不容.«释氏要览»卷上引竺道祖«魏录»记载: 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于僧祇支上,相从因名偏衫. 曹魏时期曾发生曹魏宫人将沙门僧祇支改做偏衫事件,将一块布附加僧祇支用以覆盖袒露的右肩.可见汉地民俗对 右袒式 佛衣的敌对态度.这些早期的石塔尚处于初创阶段,石塔的布局㊁雕刻着装和印相等均通过西域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右袒式 佛衣在北凉石塔出现非常的短暂,428-434年之间以通肩佛衣为主.汉土在南北朝之前未出现 右袒式 佛衣,除气候因素外可能袒露右胸与儒家传统观念相冲突,也与佛教输出方的因素有关.迦腻色伽统治结束后的贵霜王朝境内 右袒式 较为沉寂,通肩式成为贵霜王朝极力推崇的佛衣样式,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笈多王朝.因此汉地直至南北朝晚期, 右袒式 佛衣才广泛见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影响较大的青州等地.(三)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佛衣组合形式索阿后石塔是北凉石塔中最独具一格的造像.七佛造像从右至左第一和第七坐佛着 右肩半披式 佛衣,中间五佛着 垂领式 佛衣(图6).索阿后石塔是北凉石塔中唯一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佛衣组合造像.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佛衣均为犍陀罗希腊式披着方式的一种变体.这两式的披着方式并未遵循佛经律典对佛衣的规制,呈现出融合汉文化因素的特征.自东晋时期开始,外来的佛像样式开始为民俗所不容.据唐李綽«尚书故实»记载: 佛像本胡夷村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绘雕刻自戴颐始也. 外来佛教造像样式,开始与汉地文化不适应,无法让信众心生敬畏,东晋戴逵㊁戴颐二人开始对外来佛像的样式进行本土化改造. 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佛衣就是东晋之后佛像本土化进程的具体表现.1. 右肩半披式 佛衣特征北凉石塔的索阿后塔㊁程段儿塔㊁宋庆塔和吐鲁番小塔均出现 右肩半披式 佛衣[6]. 右肩半披式 佛衣从左肩覆盖后背绕至颈部,右衣襟环包整个右肩下垂至右臂肘部,向内环绕至腹部搭于左肩,袒露右胸.佛像内着僧祇支,下身着裙,双手呈禅定相. 右肩半披式 佛衣右衣襟搭于左肩,其印度性质未变,仅右肩部被佛衣遮盖,表现为局部汉化的特征.殷光明称此披着方式为 右袒偏衫式 ,日本学者多称这种 右肩半披式 佛衣为 凉州式的右袒佛衣 [7].日本学者的这种判断对中国的学术界影响很长时间.但是根据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这种判断现在来看是错误的.目前所知 右肩半披式 佛衣实例中,新疆库车库木吐喇沟口区第20窟泥塑禅定坐佛最接近中亚的实例,其佛衣样式应当由哈达佛寺的袒右胸希腊长袍佛衣演变而来.新疆库车库木吐喇沟口区第20窟泥塑坐佛身体完整,佛衣环绕后背至颈部覆盖右肩及肘部,佛衣双领呈内外翻转的形态,双手呈禅定相,袒露右胸,内着僧祇支.炳灵寺第169窟第6龛北壁S6坐佛与此尊坐佛造型极为相似.炳灵寺第169窟坐佛右衣角半披右肩后均环绕右肘至右手腕之下敷盖于左前臂,呈现 象鼻 着衣样式[8].新疆库车库木吐喇沟口区第20窟造像与炳灵寺第169窟第6龛数例造像,均对古印度的戒律规制予以突破.索阿后石塔 右肩半披式 佛衣出现时间为435年,晚于炳灵寺第169窟出现时间.这一样式在凉州出现,与西秦灭亡佛教中心西移有关.金塔寺石窟东窟中心柱西面中层交脚弥勒佛左侧有一尊 半披式 禅定坐佛,其佛衣领㊁仅袒露右胸以及右衣襟搭于左肩,与哈达佛寺袒右胸希腊长袍式佛衣极为相似,可见两者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 右肩半披式 佛衣呈现出从中亚㊁新疆至河西走廊清晰的传播路线.2. 垂领式 佛衣的特征索阿后塔 垂领式 佛衣右衣襟下垂至于右腹处,与下垂的左衣襟形成对称的V型领口露出僧祇支,佛像右臂与肘部完全被佛衣紧紧包裹.右衣角由外向内环绕呈禅定印的双手,衣角蓬松搭于左手腕之上.腰束长裙,双腿八字形自然外展. 垂领式 佛衣最大的特征为V型领口和右衣襟敷撘双手的特征.北凉时期大乘佛教传入,凉州造像中常见十方佛形象.金塔寺石窟436年出现 垂领式 十方佛坐佛和文殊山千佛洞出现 垂领式 的十方立佛,均呈现为 索福克勒斯型 V 型领口.国内学者宿白先生将程段儿塔上七佛一弥勒的佛衣称为通肩与垂领相间排列 ,较早提出 垂领 概念[9].白双且石塔的 垂领式 佛衣,衣纹为阴刻斜线,刻划较浅衣领较小为V 形.沮渠牧健时期 垂领式 佛衣均呈现明显的V 形,右衣襟由内向外翻转敷搭双手.安周时期两座新疆石塔 垂领式 佛衣的领口变的更宽,变为竖式近于平行下垂.新疆高昌地区吐峪沟第44窟千佛 垂领式 佛衣继承平行下垂特征,露出禅定印的双手,两衣襟自然垂于腿部中间.这种的粉本在云冈石窟第一㊁二期与唐代莫高窟千佛造像中广泛使用.右肩半披式 和 垂领式 佛衣实际上属于同一类型,均由犍陀罗希腊式披着方式变化而来.佛衣领口呈V 形时,佛衣双领下垂覆盖身体右侧,居中呈对称状态,佛衣为 垂领式 ,如遮蔽身体右侧愈少则接近于 右肩半披式 .费泳认为领口居中对称的形态是认定 垂领式 佛衣的关键特征[10]. 垂领式 佛衣除了受到外来形式的影响外,还可能参照了东晋南朝士大夫的服饰.据«晋书 五行志»载: 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效,舆台成俗 ,这种博大的衣裳实即南方士大夫通用的巾裹衫子便服.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南朝大墓出土的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图7)砖刻中的人物即着此服.这种南方士大夫通用的便服,衣无袖端敞口,双领下垂形成V 型或平行领口,腰部束带,束带上有竖起的圆形带结.在刘熙«释名»中被称为衫子.汉末东晋时期,僧侣与士大夫之间交流相当频繁,形成了 僧侣士大夫 阶层.当时佛教为得到深厚的民众基础更广泛的认可,在东晋士大夫的服式基础上选择性地进行了简化处理. 垂领式 佛衣改变了印度佛衣右衣角须搭于左肩的披着性质,而改覆搭双手.双领下垂这样的变化融合了魏晋玄学的审美观念,创造出具有带有汉式特征的 垂领式 佛衣.图5㊀马德惠石塔拓片图6㊀索阿后塔线描图图7㊀南京西善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刻画砖之嵇康造像㊀㊀垂领式 佛衣在开始仅限于七佛有关的题材,至北朝时期广见于中原北方石窟寺及新疆石窟千佛题材的造像.千佛出自西晋昙摩罗刹译«贤劫三昧经»,指三世十方诸佛是过去七佛信仰的延伸.V 型领口的佛像在犍陀罗所代表的身份尚不清楚,金塔寺的V 型领口的佛像仅为十方佛出现.十方佛是大乘佛佛教的思想体现,代表着十方世界的佛,与千佛的意义相同,均表示过去㊁现在㊁未来组成的竖三世佛.七佛一弥勒表现的也是三世思想.七佛的省略即是三佛.三世与十方诸佛共同构成千佛体系. 垂领式 佛衣广泛用于千佛,与北朝时期流行三世佛思潮有密切关联. 垂领式 佛衣延续时间较短,唐以后销声匿迹.后世 垂领式 佛衣造像均呈禅定相㊁结跏趺坐,这一规定可能就是从北凉石塔开始形成的,其成因有待进一步认识. 垂领式 佛衣亦曾影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教造像.四、结语在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中,佛像均着 通肩式 佛衣,未出现 右袒式 .直到西秦420年炳灵寺169窟佛像出现了右肩半披式 佛衣,而不是直接引用古印度的 右袒式 .这样的选择意味着国人在吸收佛教文化之初,试图将与汉文化不符的佛衣形式限制在外.说明自佛教文化东进以来就是有选择引进.东晋及南北朝早期,西域来内地传教的高僧翻译出佛衣四部律典.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造像对佛教造像继承的同时,开始以律典为参照,试图与汉文化进行融合.从北凉石塔三。
关于敦煌文化调研报告范文(共4篇)
关于敦煌文化调研报告范文(共4篇)关于敦煌文化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论文摘要:通过对软煌莫高窟中壁画的考证分析,从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了描述,揭示了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西北武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株奇葩.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现代体育和西方体育的特点,也形成了西北武术的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西北地区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就有与武术有关的各种活动和各种体现了武术姿态的人物.可从敦煌壁画中的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实证分析.1敦煌现存壁画中的武术敦煌和周围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和习俗,创造了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如箭链、弩)和精神文化(如壁画、经卷等),构成了西北武术独特的风格.西北武术的典型形象多被当时一些开凿石窟的工匠刻画在壁画上,使得敦煌壁画中为后世留存了许多古代的武术形象.1. 1狩猎与武术狩猎是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一,要狩猎就要有弓箭和马匹,训马和制箭技术很早就被西北少数民族所掌握.西北各民族早在周代就有训马善骑的习惯.如莫高窟北周第290窟中心柱西坛沿的马夫训马图,就体现了当地民族训马的场面.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了马就有了交通工具,方便了行走和运输,也方便了人际交往.骑马成为了人们幼时就要了解和熟练的运动项目.马匹为人们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武术随之也发展起来.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狩猎图就是一幅反映狩猎射箭的武术资料.画面绘制了两个骑马的猎人手持弓箭追赶猎物,一人在马上拉满弓玄,向背后一猛兽射杀;另一人则骑马快速奔跑,追赶黄羊.以上两幅珍贵壁画的资料,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古代西北民族的训马、射箭、狩猎场面.构成了西北民族马上狩猎的完整过程,体现了西北马上民族的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此外,在西北地区还出土了大小不同的箭锨不计其数.这都证明了武术文化是从西北勤骑善射而来,标明了那时西北独特文化氛围,也可以观察到西北武术形成的深刻痕迹.史书记载:“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裙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这也有利的证明了西北武术的存在.军事与武术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上部的作战图,莫高窟第332窟争舍利战图,莫高窟第217窟的演习图,莫高窟第12窟南壁的作战图,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都表现了武术被军事所用,在军队中武术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述几幅壁画体现了武术在演习、战斗和行军中的形象.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西北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古战场,由于战争的需要武术进人了军事之中,统治者们把军队训练成了武艺超群、战术过硬、纪律严明的杀人“武器”.在战争中成长出来的武术,具有了他独特的风格和技术,渐渐的武术就成为了军队和战争所必备技能.战争成为了武术飞速发展的加速器,由于有了战争这个适合武术“生长的养分”,加上西北民族自身个体的强悍创造出了西北特有的武术风格.所以说战争是哺育武术走向成熟的温床,而在武术中锻铸了搏击与审美的特征.祭祀与武术祭祀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融为一体的宗教仪式.敦煌的祭礼活动在壁画和画像砖中可窥见到其踪影,敦煌民间的四时八节祭鬼神的风俗自汉唐一直流传至今.在壁画中的民众化迎神赛社与祭礼活动是敦煌人民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有传承性又有民俗传统互相融化的渗透性.香烟缭绕、牲畜陈列、肃穆虔诚的宗教祭坛,以及祭天礼神时粗犷的呼号、激昂的歌乐、优美的舞姿、精彩的角抵与百戏表演、现实功利性的讲经俗唱、百性聚观的热闹场面等,所形成的广泛而绚丽的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沿袭和变异,娱神的诸般伎艺逐步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融化汇合.最后也为武术萌发提供了契机. 2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2. 1传统文化为西北武术的成熟提供了依据传统文化为西北武术的成熟提供了依据,这对西北武术走向完整—自成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真谛.莫高窟428窟中心方柱后壁下部的“对打图”,表现的是两位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武士正在“放对”,这就是西北地区流行的八极拳—“八级对接”.追溯几千年的文化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深刻体现出武术的痕迹,及其不断发展的进化过程,壁画中降妖服魔的天王不但表现出了武术的存在,同时也刻画了武者的智慧、力量、健美的武术风格,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总体来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包括了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等,几千年来工匠总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态,进行开窟造像.这也成为西北武术可以追究的依据,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2. 2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影响西北武术价值观念系统产生于实用技术(生产劳动与作战)的武术的最初动作素材,是以实用为衡量价值标准的,其动作设计必须符合实用需求,做到既简捷又具有实效.然而,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方式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武术也逐渐演变成具有“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健身意义的游戏性活动.在武术完成了从功利性向健身性转变之后,其价值观念系统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最初的实用价值观念系统已不再适用于新的健身武术的需要.新的健身武术的价值观必须以健身为宗旨.至此,健身武术便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论的滋养和规范,形成了“动静相生”、“刚柔相济”、“快慢相同”、“内外合一”等既要明细事物对立双方,又要强调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的技术特色,2. 3西北武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西北武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渗透着西北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西北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结语关于敦煌文化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关键词] 异质文化;本土文化;敦煌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异质文化输入有两次,一次是佛教的输入,另一次是19世纪末西方文化的输入”。
北凉高僧昙无谶研究
戒 。《 高 僧传 ・ 晋河 西昙 无谶 传》 载:
十岁, 同 学数人 读 咒 , 聪 敏 出群 , 诵 经 日得
跋摩等频至凉州 , 弘法传道。前人对昙无谶进 行的研究 , 多集 中在译经 、 传教等方面 , 而对他 的生 卒 、 至姑臧 的原 因和 时 间 、 被 杀原 因 、 辅 政
厨宾( 今 克什 米尔 ) 。
八年 ( 4 1 2 ) 迁姑臧 , 称河西王 , 改元 玄 始 。至 刘 宋 永初 元 年 ( 4 2 0 ) 灭西凉李 氏 , 取酒泉 、 敦煌 。 顷之 西凉李 恂 复人敦 煌 。明年 三月蒙 逊率兵 复
克之 , 屠其 城 。昙 无谶 之 至 姑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或 即在 是年 ,
( RC S X 2 0 1 5 1 0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6 — 1 4
作者简 介: 杨荣春 ( 1 9 7 6 一 ) , 男, 河北沧州人 ,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 院历史与 民族学系讲师 , 历史学博士 , 主要从事西北民族史 、 敦煌吐
鲁番学研究 。
遂 为 国王所 重用 。久之 , 国王渐疏 远他 , 谶 遂人
水” 。1 1 1 7 6 由此甚 得 国王赏识 。而 后 , 国王却 渐淡 薄疏 远他 , 谶遂 口出狂 言得 罪 国王 。《 出三藏 记 集・ 昙 无谶 传》 载:
谶怒日: “ 我 当以罂 水 诣 池 , 咒龙入 罂 , 令
始 十年 始至 姑 臧 。”
又 如 ,杜斗 城先 生认
为: “ 大约在北凉 玄始十年( 4 2 1 ) 左右 , 北 凉 沮 渠 蒙 逊 西 定 敦煌 , 谶 即受 其 迎 接 , 开 始 了他 在
北凉时期三窟壁画的西域风格与造型特点
北凉时期三窟壁画的西域风格与造型特点陈晓咚广西艺术学院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北凉属于五胡十六国之一。
北凉时期的壁画在历经千年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属于初创期。
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随着佛教一起传入的还有西域的绘画风格与造型特点。
因此,北凉时期敦煌壁画中数量众多的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的内容、技法、颜料、赋色等都受到了西域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北凉敦煌三窟 西域风格造型特点 克孜尔石窟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22-03一、 北凉时期社会背景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北凉,坐落于今甘肃省张掖市, 都城姑臧,统治时期从公元401到公元439年。
在西晋 以后,进入中原内地的各个不同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起 了多个不同政权,这些不同政权,相互征伐,连年战火 先后替代和更迭。
由于战乱的影响,北凉的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思 想也发生了变化,政局动荡不安。
人们需要精神支柱, 而统治者们也需要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佛教的传播,在这段时期得到统治者们的支持,以佛教为题材的艺术 作品大量涌现。
敦煌由于拥有特殊地理位置,相较于其他中原地区,更容易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北凉时期敦煌石窟,与其 他位于中国内陆地区的同时期石窟壁画相比,多了一 份西域的特色。
二、 北凉时期三窟壁画与克孜尔壁画比较北凉时期是西域文化开始慢慢对本土文化产生影 响的初始期,西域文化对北凉时期敦煌壁画的影响,也 体现在了北凉敦煌三窟壁画的内容中。
在北凉时期敦 煌莫高窟中开凿的三窟,分别是第275窟、第268窟、 第272窟,时间大致是在421 —439年间。
这三个窟中 的壁画内容也受到了西域佛教壁画内容的影响,主要 内容包括佛像画、故事画、飞天和千佛等。
克孜尔石窟 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中国佛教石窟之一,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大致开凿于公元前3世纪,是古代龟兹国 文化遗存,里面拥有丰富的佛教壁画,如佛像画、故事 画等,对敦煌石窟壁画产生巨大影响。
简论北凉石塔
简论北凉石塔
安忠义
【期刊名称】《丝绸之路》
【年(卷),期】2001(000)0S1
【摘要】五凉政权之一的北凉沮渠氏最为崇佛,其时佛教亦最盛,代表了佛教东传的一个关键阶段。
其石塔的风格具体地反映了佛教这一外来宗教和中国传统宗教融合,逐渐中国化的历史。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安忠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6
【相关文献】
1.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以北凉石塔为中心 [J], 彭建兵
2.北凉石塔研究的综合版——殷光明《北凉石塔研究》 [J], 姜熺静;徐勇
3.北凉石塔研究的新奉献--《北凉石塔研究》评介 [J], 张宝玺
4.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佛衣样式探究 [J], 庞跃雷
5.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佛衣样式探究 [J], 庞跃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北凉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北凉longzizhai 的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北凉今天有时间看敦煌的石窟。
我手头的材料告诉我第275窟是北凉时候建造的,有一尊交脚弥勒的塑像非常珍贵,而壁画中有很多本生故事,体现着舍身求法的境界。
壁画的绘画手法为晕染法,也叫凹凸法,线条的外侧颜色深,里面颜色谈,以此体现出立体效果。
而由于年代久远,内侧的颜色也逐渐变深,所以体现出粗犷的线条,或许这不是原貌。
除了275窟,北凉时代的洞窟还有268、272两个窟。
我又查了一下伯希和的笔记与照片,很可惜对照表中标注的118M窟名没有照片,同时这个洞窟也没有引起伯希和的关注。
倒是我看到了伯希和对118L窟的介绍,提到了它具有非常古老的气派,背屏上的大菩萨在腿肚之下交叉等,我怀疑伯希和所指的就是275窟,而不是460窟。
最后我想说的是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编号方法似乎并不科学,似乎是按照先第一层再第二层的顺序,同时中间一块还有跳跃,这样通过编号似乎无法判断出哪几个洞窟是挨着的,也不能判断那几个洞窟的开凿时间和风格是相近的。
似乎应该按照一个顺序先纵向再横向、如同中国古代书法的顺序依次编号吧。
可惜事实已经既定,再改也没必要了。
期待数字敦煌吧,那样对于敦煌洞窟的认识就直观了。
--------------------------------------------------------------------------------------------------------------------------------------- 莫高窟第275窟北凉此窟是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之一,其建筑形制为长方形殿堂窟,窟正壁(西壁)塑高3.40米的弥勒菩萨像,扬掌交脚坐狮子座上。
交脚弥勒佛像莫高窟第275窟西壁阙形龛内的弥勒佛莫高窟第275窟北壁菩萨像莫高窟第275窟南壁左壁(南壁)、右壁(北壁)上部对称地分别开凿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
阙形龛内塑手印各异的交脚坐菩萨。
关于北凉石塔的几个问题——与古正美先生商榷
关于北凉石塔的几个问题——与古正美先生商榷
殷光明
【期刊名称】《敦煌学辑刊》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正> 新加坡学者古正美先生对于印度、中亚以及中国佛教史上的转轮王思想很有研究.她在敦煌研究院1987年召开的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上提交的论文是《再谈宿白的凉州模式》,在该院1990年召开的敦煌学国际学术会上提交的论文是《法王塔雀离浮图及北凉石塔》.在这两篇论文中,古先生都是以转轮圣王思想解释北凉佛教与北凉石塔,论点新颖,给人以启迪.但对有关北凉石塔的一些问题,我有不同看法,仅此提出,请教于古先生并诸方家.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总页数】8页(P64-70,76)
【作者】殷光明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0.6
【相关文献】
1.关于“竟陵版”《茶经》的几个问题——兼与童正祥先生商榷 [J], 陈靖华
2.也谈梦与梦文化的几个问题——与傅正谷先生商榷 [J], 门岿
3.关于唐代歌曲《虞美人》──与《最新发掘唐宋歌曲》一书著者李健正先生商榷[J], 徐涛
4.也谈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与都兴智先生商榷 [J], 刘子敏
5.关于箕子与古朝鲜几个问题的思考──与杨军先生商榷 [J], 张碧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智慧树敦煌的艺术答案
敦煌的艺术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多选题】(2分)汉代在西北设立的河西四郡是武威、_____ 、______ 、敦煌。
A.兰州B.张掖C.嘉峪关D.酒泉2【单选题】(2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各种文物总计约()件。
A.2万B.3万C.5万D.10万3【多选题】(2分)敦煌壁画主要可分为七类,分别是尊像画、佛教故事画、______、传统神怪画、经变画、______ 、装饰图案画。
A.佛教史迹画B.历史画C.山水画D.供养人画像4【多选题】(2分)唐代莫高窟营造了一些大佛,包括第______ 窟的北大像和第_____ 窟的南大像。
A.9645C.130D.1585【单选题】(2分)莫高窟北凉时期交脚菩萨像的双狮座是来自_____的影响。
A.古印度B.古波斯C.古希腊D.古罗马6【判断题】(2分)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里面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都是佛经写本。
A.对B.错7【判断题】(2分)敦煌石窟每个洞窟的内部建筑形式,完全是按照印度石窟的样式建造的。
A.对B.错8【判断题】(2分)敦煌壁画不仅仅表现了佛教的内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诸多场面。
A.对B.错9【判断题】(2分)出资营建洞窟的人称为供养人。
供养人都是世家大族和文武官员。
A.对B.对应章节第二章1【判断题】(2分)汉武帝占领了敦煌地区以后建立了一个关叫玉门关,是因为(这是玉进入中国的一个关口)B.错A.对2【单选题】(2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第一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去伊犁河流域找被匈奴人打走的(),来联合进攻匈奴。
A.月氏人D.贵霜人B.蒙古人C.吐蕃人3【多选题】(20分)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获取智慧树完整答案?A.功众号:大学生指南录B.书剑恩仇录C.浣花洗剑录D.大学生指南录正确答案:AD。
北凉和北魏时期的甘肃
作者: 索伯;殷光明
作者机构: 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甘肃敦煌736200
出版物刊名: 敦煌研究
页码: 60-81页
主题词: 北凉石塔;造像艺术;莫高窟早期洞窟分期
摘要: 作者认为1956年文殊山发现的几件北凉石塔很重要,这些石塔不仅对本世纪初在吐鲁番发现的北凉石塔提供了解释,而且为河西早期石窟的渊源提供了旁证。
文中对这几件石塔的造像作了介绍和研究,以此来推断和说明北凉佛教艺术和造像的基本特征,追溯了这些特征的源流,与新疆石窟以及中亚、印度的造像艺术作了比较研究。
同时,认为北凉石塔的造像艺术也影响了麦积山、云同等一些与中原石窟的北魏早期造像。
在此基础上,对莫高窟的早期洞窟作了分期研究,分析了它们中原一些石窟的关系,探讨了敦煌早期风格一些重要特征的渊源。
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装饰图案色彩分析
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装饰图案色彩分析敦煌莫高窟确定为北凉时期的洞窟为268窟、272窟、275窟。
这三个洞窟是敦煌现存最早开凿的洞窟。
从洞窟形制来看,三窟各不相同。
268窟的形制是禅窟,平面为纵向长方形,西壁龛中塑交脚佛像。
南北两侧各开两个小窟,窟中无佛像,是僧人用来坐禅修行之用。
268窟的窟顶为浮塑的斗四套叠平棊结构。
(图1北凉268窟内景)272窟平面为方形,正面开龛,内塑倚坐佛。
272窟顶部类似覆斗顶,但四披面积很小,窟顶中心为向上凹进的浮塑斗四套叠藻井。
(图2北凉272窟内景)275窟平面为纵向长方形,正面没有开龛,依壁塑交脚大佛一身,窟顶为盝形顶。
从壁画的内容来看,绘制了说法图、胁侍菩萨、供养菩萨、弟子、伎乐飞天、千佛、本生故事、供养人等。
从装饰图案来看,包括了平棊、藻井、佛龛、背光、华盖等装饰图案内容。
(图3北凉275窟内景)北凉三窟在形制和规模上较之后世的石窟显得比较简单,尚未形成明确的规范。
壁画的构图、形象刻画以及描绘手法也呈现简略粗犷的面貌。
因此,在色彩整体布局运用上,也有随意性和拙朴单纯的特点。
北凉三窟的主色调都以土红调子为主。
顶部和四壁占较大面积的色彩均为土红色,形成色调统一,浑然一体的色彩效果。
与土红主调形成对比的是穿插各处的石绿色,形成简洁而又鲜明的色相对比关系。
其它颜色运用了白色、黑褐色、土黄色、赭石色。
用色种类较少,各种色彩穿插安排较为均匀,形成色彩明暗关系、面积关系上的视觉平衡效果。
北凉藻井装饰图案色彩分析北凉272窟藻井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藻井图案,代表着这一时期的藻井图案特点,保存也相对完整。
藻井为浮塑与彩绘结合,斗四套叠构成形式。
第一层方形井心内部为石绿色。
方井中央为圆盘式大莲花,花瓣造型已经漫漶不清,色彩犹存,中央为褐色圆形,外面一圈白色,最外面一圈黑褐色,呈三层同心圆形状。
方井四角各有一个黑色近似椭圆的造型,仔细分辨可看出是莲蕾纹样。
第二层套叠的斜方形与第一层方井交错形成四个三角形夹角,每个三角形又分为两层,第一层小三角形中为左右对称的忍冬叶片纹样,施以深褐色。
“保护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知识竞赛试题
保护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汉朝时期,在河西地区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郡,史称“河西四郡”。
A、张掖、武威、酒泉、敦煌B、武威、酒泉、张掖、敦煌C、酒泉、武威、张掖、敦煌D、武威、张掖、酒泉、敦煌2.公元848 年唐大中二年,敦煌大族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在敦煌的统治者,并派使者向唐朝告捷。
唐政府在敦煌设__________,以张议潮为节度使。
A、玉门军B、豆卢军C、归义军D、瀚海军3.酒泉古称___州。
城东有甘泉数眼,相传为西汉抗击匈奴名将犒军之处。
A、秦、哥舒翰B、甘、卫青C、肃、霍去病D、肃、李广4.1907 年,来敦煌骗取藏经洞文物的外国人是英国的___。
A、华尔纳B、鄂登堡C、伯希和D、斯坦因5.新疆境内最著名的石窟是_________石窟。
该石窟是印度佛教艺术传入我国内地的桥梁,是界于印度与中国佛教艺术形式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A、库木吐喇B、克孜尔C、柏孜克里克D、森木赛姆6.反映古代西部边疆生活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作者是___朝。
A、唐、王昌龄B、唐、王翰C、唐、岑参D、宋、陆游7.北魏温子升的《敦煌乐》“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
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在这里《敦煌乐》是___。
A、乐府杂曲歌辞B、诗名C、词牌名D 散曲名8.公元1943 年,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___先生到敦煌视察,建议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A、张群B、于右任C、邵力子D、程潜9.敦煌________是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主要形式,它的发现,对研究宋元以来民间说唱文学的渊源有重要意义。
A、乐府B、小说C、变文D、杂赋10.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我国著名美术家___先生。
A、徐悲鸿B、常书鸿C、段文杰D、刘海粟11.据有关史料,公元366 年,有一位叫________的禅师游历到鸣沙山下,看到对面的三危山金光万道,认为是受到佛的召示,便在此开窟修行,莫高窟的开凿由此开始。
敦煌历史调研报告题目
敦煌历史调研报告题目敦煌历史调研报告一、引言敦煌历史悠久,地处中国西北部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敦煌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本报告旨在探讨敦煌历史的概览、文化遗产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敦煌历史的概览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敦煌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丝绸之路的起点,敦煌曾是交通和文化的重要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文化和商业城市。
在东晋时期,敦煌达到了其辉煌的巅峰。
当时的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绘画活动,并使敦煌成为佛教艺术的中心之一。
在唐朝时期,敦煌进一步繁荣发展,成为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恶劣和历史的变迁,敦煌在13世纪后逐渐衰落,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逐渐消失。
直到20世纪初,敦煌的壁画和文献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研究。
三、敦煌的文化遗产敦煌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石窟壁画、文献和古代建筑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这是一个古代佛教艺术宝库,有千余座石窟和数千平方米的壁画,内容涵盖了佛教、道教、儒教等多个宗教。
敦煌的文献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文献主要是敦煌写经,内容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敦煌的古代建筑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的古城墙、沙塔和寺庙等,都体现了敦煌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四、保护和传承敦煌的文化遗产敦煌的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首先,环境因素对敦煌的文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沙漠化和风蚀等自然因素使得壁画和建筑遭受严重的侵蚀。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问题。
游客的涌入和不当的保护措施可能对敦煌的文物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和传承敦煌的文化遗产,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控制沙漠化,保护壁画和建筑免于风蚀。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知识,制定更严格的参观规定。
《北凉石塔》介绍陳怡安文
《北凉石塔》介绍陳怡安文塔,梵文为stūpa,音译作「窣堵波」,由动词的字根√styai(聚集的团块)、或√stu(凝固、凝聚)或√stūp(堆积上、建立)等所衍生。
最初具有「头发、一束毛发、头顶」等意涵,如类似的字源stukā(卷发)等。
接着有「推积土瓦、火葬堆」的意思,语言学者认为√stūp的字根中具有的「称赞、赞美」之意,因此stūpa也具有「受人尊敬的纪念碑」的意思。
Stūpa的巴利文为thūpa与现代英语tomb(墓),或许也有关联。
总之,stūpa一语,最后衍生成具有「佛教的纪念碑」、「埋藏遗骨的地方」、「坟冢」的意思。
佛教成立后,窣堵波成为安放佛陀舍利(?arīra, 遗骨之意)的建筑物,并且成为佛身、佛法的象征。
现存最早也最著名的古塔为山奇大塔(Sā?ci)、巴尔呼特(Bharhut)大塔。
中央以砖搭起覆钵形,外部有栏楯及塔门。
栏楯和塔门上浮雕有各式各样的佛教故事,论者谈起佛教美术史时,往往视「塔」为佛教美术的起源。
北凉石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塔例,目前所知,共有十四。
分别收藏在中国武威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美国克林富兰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在各博物馆中几乎皆受到一级国宝的待遇,是具有不可取代性的佛教文物。
十四座北凉石塔造型大多相同,以二重八面形塔基和覆钵形塔身构成,塔身顶部雕相轮和宝盖。
第一层塔基作八角形,每面阴刻身着印度式服饰的供养人物,人物的上端雕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卦图样。
第二层刻《增壹阿含经》〈结禁品〉,塔身开有八个拱形龛,龛内雕有七身坐佛和一身交脚菩萨像,为过去七佛和未来佛,塔身的佛像,因尺幅较小,故略为粗略,但仍维持着西方的特征,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呈现U形的平行布排。
十分特殊的是,第一身维卫佛与八卦中的震卦置于同方,第八身弥勒菩萨则与艮卦同方位,《周易·说卦》有着「帝出于震」的章节,即可能是当时的教团将过去七佛与未来佛结合周易的思想,藉以推演出佛法生生不息,三世常存的义理。
简论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大族与佛教
简论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大族与佛教
杜斗城;孔令梅
【期刊名称】《敦煌学辑刊》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本文把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大族与佛教问题分为三期.汉晋之际,初居敦煌的大族主要独尊儒家文化,他们并未真正信仰佛教;十六国时期,他们在尊奉传统儒家文化的同时,开始接受佛教,在思想信仰方面儒释兼行;北朝时期,其佛教信仰有了长足发展,且有压倒儒学之势.这个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信仰和文化代表了敦煌宗教文化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6页(P48-53)
【作者】杜斗城;孔令梅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730020;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8.239
【相关文献】
1.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 [J], 黄崑威
2.试论敦煌莫高窟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覆斗形顶(上)
——莫高窟覆斗顶与晋墓顶 [J], 段媛媛
3.4〜6世纪民族融合、文化融汇视域下,中国佛教的历史文化贡献——读《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有感 [J], 田健
4.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令狐氏与佛教关系探究 [J], 孔令梅;杜斗城
5.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融合:以敦煌壁画为中心的讨论 [J], 刘金岁月;陆彦文;李慧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凉缔构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
北凉缔构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
寒鲲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24()9
【摘要】敦煌莫高的干年营造,从存世文献上看固然是从乐傳、法良开启的,但目前能看到的莫高窟最早壁画与彩塑,则出现在乐傳、法良之后半个世纪的北凉统治敦煌时期(421-442)。
编号第268号、第272号、第275号洞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由于三窟之内的壁画与彩塑大多是公元5世纪初的北凉时期塑造与绘制,所以三窟常常被称为“北凉三窟”。
【总页数】8页(P16-23)
【作者】寒鲲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石窟艺术笔记——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与龙门石窟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壁画对早期青绿山水画的影响——以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为例
3.石窟戏剧壁画初探——以莫高窟和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中心
4.莫高窟唐前期石窟的洞窟形制和题材布局——敦煌莫高窟唐代洞窟研究之一(摘要)
5.甘肃石窟艺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评《中国石窟艺术莫高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树知到《敦煌的艺术》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敦煌的艺术》见面课答案
见而课:敦煌史地与东西交通
1、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
A.东端
B.西端
正确答案:西端
2、敦煌地区青铜时代的四坝先民较多地受到()的影响。
A.西亚两河文明
B.南亚古卬度文明
C.北非埃及文明
正确答案:西亚两河文明
3、汉代开郡,中原移民和月氏、匈奴遗绪融合并共同开发,使得当 地既有厚重的中原文化基础,又具有与中、西亚密切联系的文化传统, 形成这一地区()。
C.敦煌有值得奋斗的事业
D.敦煌生活比较安逸
正确答案:敦煌有值得奋斗的事业
4、学习敦煌艺术在雕塑创作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艺术家主要有:
A.常沙娜
B.董希文
C.孙纪元
D.何鄂
正确答案:孙纪元;
何鄂
5、永久保存敦煌壁画,主要依靠什么样的高科技来进行?
A.高分子化学
B.数字化技术
C.生命科学
D.遥感技术
正确答案:数字化技术
A.(5)(1)(3)(4)(6)(2)
B.(1)(5)(3)(4)(2)(6)
C.(5)(3)(1)(4)(6)(2)
D.(2) (1) (5) (3) (4) (6)
正确答案:(5) (1) (3) (4) (6) (2)
6、近年来传承敦煌艺术进行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的主要有哪些领域?
A.动漫
B.服装设计
C.音乐舞蹈
D.电影
正确答案:服装设计;
音乐舞蹈
7、中亚国家为什么希望敦煌研究院帮助他们进行文物保护工程?
A.敦煌研究院比较有名
B.敦煌研究院比较有钱
C.敦煌研究院有一批高水平的保护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严 、口郭伦 、马惠安 。王 坚塔 的供养 人 有 王坚 及其 妻 、儿孙 ,还有 宋 氏 、索 氏等 多
人 。由此 可见 ,敦煌 北凉石 塔供养人 范 围较大 ,充分说 明了当时敦煌 地 区在 家奉持佛 教
的居士之多。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的兴盛。这也是敦煌北凉石塔修造
沮渠京声译治万方数据北凉时期敦煌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以北凉石塔为中心145种诸幻境界应当诵持此陀罗尼七佛名字弥勒菩萨一心数息诵波罗提示叉经一百遍此诸恶鬼各各调服终不恼乱行道四众
1 40
北 凉 时期 敦 煌 民 间杂 密信仰 问题 考察
以北凉 石塔 为 中心
彭建 兵
( 义民族 师范 学院 兴
中 图 分 类 号 :B 4 9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敦煌 自前凉张 轨后 “ 多有 塔寺 ”①至 北 凉 时期 ,更是 大建 塔 寺 。北 凉 的修造 塔 寺 , 。
与西域大乘佛国于阗的佛教 艺术有密切关系。法显 《 佛国记》记载 ,于 阗 “ 彼国人 民
星居 ,家 家 门前 ,皆起小 塔 ,最 高者 可高 二丈 许 。 ② 凉沮渠 蒙逊 的 国师昙 无谶 精通 咒 ”北 术 ,在西 域号为 “ 大咒 师” ,所 译佛 经全 为大 乘 经典 。可 以判断 ,昙无 谶在 弘法 途经 于
阗等习大 乘佛教之 国时 ,是耳 闻 目睹 了他 们 对供 养小 塔 的修 造 以及 礼拜 石塔 诸 情形 的 。
因此 ,我 们认为 ,蒙逊 时期所 造北 凉石塔 与 昙无谶 的推介有 直接关 系 。这 可 以从其 所译
佛典中找到一些证据。昙无谶译 《 大方等大集经》 卷 3 说 : l
所有 众生修 立塔庙 ,供 养众僧 ,求无尽 身 ,无苦恼 身 ,所作供 养 皆作 生 身、法 身。生 身供 养 者即是塔 像 。法 身供 养者 ,书写 、读 诵十二部 经。
政 史 系,贵 州 兴 义 5 2 0 ) 640
摘要 :本 文主要从石塔供 养人及其发 愿 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 、石塔 存放 处所等 方面来考
察 敦 煌 杂 密信 仰 的 民间 性及 其相 关 问题 。研 究表 明 , 北 凉 时期 ,杂 密信 仰 在 敦 煌 民 间 十 分 流行 。 关 键 词 :敦 煌 北凉石塔 杂密 佛 教 结社 民 间 性 文 章 编 号 :10 —65 ( 09 4— 10— 7 0 1 2 2 0 9— 6—1 1
作者简介 :彭建兵 (9 2 ,男,湖南益阳人 ,历 史学硕士 ,兴义民族 师范学院讲 师,主要从 事敦 煌学与 中 17 一) 国佛教 文化 、贵州地方史等研 究。 ① 魏收 :《 魏书》 卷 14《 1 释老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 4 ,第 3 3 页 。 9 年 7 02 ② 章巽 :< 法显传校注》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8 95年,第 1 3页。 ③ 《 大正藏》 ( l 册 ) 第 3 ,第 2 页中。 l ④ ( 大正藏》 ( 2 册 ) 第 2 ,第 4 0 1 页上 。
的男 性居士 ,即优婆塞 。实际上 ,敦煌 北凉石塔供养人 范畴不 仅仅指 优婆塞本人 ,其妻 子儿女 、僮仆 奴 隶 均 在 供 养 人 之 列 。口 吉德 塔 发愿 文 中有 “ 在 口口 口 ” “ 在 见 、 见 口口” 见在妻 ” “ 在 口” “ 口见在 口口 ” 等文字 。 “ 、“ 、 见 、 妙 见在 ” 意 为现 在 、如 今 , 相 当于 “ 健在 ” 。从 “ 见在 妻” 来判 断 ,“ 在 口口” 见 在口” 见 在 口口口” 当为 见 、“ 、“ 与塔 主有亲属关 系的一 些供养人 。索阿后 塔发愿文 中的世俗供 养人 有索 阿后 、羌儿 、孟 弥 、惠仲等 ,还 有 “ 并妻 息僮仆 ” 的字样 ,可知索 氏塔 为多个家族 ( 民间信 仰组 织 ) 或 所供养 之塔 。岷 州庙塔 、王坚塔也 是佛教 结社供养塔 。岷州庙塔 的供 养人有 淳于 国 、范
寺遗 物 。因此 ,有学 者认为这 些石塔 主要为 僧人禅 观悟道所 用 。 殷 光 明先 生对石 塔 主 ② 要 为禅观所用 作 了较详 细 的论 证 。 北凉 石塔 虽多为塔 寺遗 物 ,但 我们还 是 能从 中找 到 ③
一
些民 间杂 密信仰 的痕 迹 。
我们从石塔供养人及其发愿目的、石塔修造者、佛教结社 、石塔存放处所等方面来
是北凉石塔修 造 的首 倡 者 。沮 渠 蒙逊 时 期所 造 敦煌 口 吉德塔 、沙 山塔 就 反 映 了杂 密信
仰。这种风格的石塔又为蒙逊子辈所继承 , 从而为我们了解北凉杂密信仰的流行提供了
直 接依据 。 敦煌五座 北凉石塔 ,除 口吉德塔 、索 阿后塔 具体 出土地点 不详外 ,其余三 件均为塔
对 佛 、法 、僧 三宝 的供养有 生身供 养 与法身 供养 两种形式 。修造 塔像 为生身供 养 。昙无 谶译 《 大般涅 椠经》 说 : 若欲尊 重法 身舍 利 ,便 应礼 敬诸 佛塔 庙 ,所 以者何 ?为欲化 度众 生故 , 亦令众
生于我身中起塔庙,想礼拜供养。如果众生以我法身为归依处。
北凉时期敦煌 民间杂密信仰问题考察—— 以北凉石塔 为中心
11 4
在佛涅 檠 之后 ,礼敬 雕绘 有诸 佛 的 塔庙 ,即是对 佛 的尊 重 ,佛 陀 自然 也 就 会化 度 众 生 了。敦煌地 区 出土 的五座北凉 石塔 ,有 口吉德 塔 、沙 山塔 、索阿后塔 、王坚塔 与岷州 庙
塔 ,均 于塔肩 造七佛像 ,于塔 基造众 神王像 。昙无谶精 于陀罗尼咒术 ,其推 崇 的石塔 有 杂密内容是 可以肯定 的 。北凉 石塔所 造七 佛 出 自杂密佛 经 ,为 杂密 七佛 。 昙无 谶应 该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