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_医学免疫学

合集下载

六科联考医学免疫学

六科联考医学免疫学

第六篇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考纲要求】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3.免疫的三大功能。

4.克隆选择学说。

【考点纵览】1.免疫是机体针对抗原发生应答的一种能力。

2.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历年考题点津】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A •免疫防御、免疫应答、免疫记忆B •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 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D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E.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答案:D第二章抗原【考纲要求】1. 基本概念:(1)抗原和抗原的两种性能;(2)抗原决定簇;(3)T细胞抗原决定簇和B细胞抗原决定概念及区别簇的;(4)抗原结合价;(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簇) ; (6)交叉反应;(7)耐受原与变应原。

2. 抗原的分类:(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3)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4)异嗜性抗原。

3. 超抗原:(1)概念;(2)种类;(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 佐剂:(1)概念;(2)种类;(3)作用机制。

【考点纵览】1. 抗原的概念。

2.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 抗原通常具有免疫反应性和免疫源性两种性能。

4. 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

【历年考题点津】1 .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能够A .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性能B .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C.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性能D .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E.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答案:B2.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A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且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B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C. 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D•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E.与抗原决定簇具有相似的含义答案:B(3〜6题共用备选答案)A .抗原决定簇B. 胸腺依赖性抗原C.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D .完全抗原E.共同抗原3.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答案:D4. 可引起交叉反应答案:E5. 决定抗原特异性答案:A6. 直接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答案:C第三章免疫器官【考纲要求】1. 中枢免疫器官:(1)概念;(2)组成;(3)主要功能。

1绪论

1绪论

有少数微生 物能引起人 类和动、植 物的病害
工业,微生物应用于 食品、皮革、纺织、 石油、化工、冶金等 医药工业,利用微生物 制造抗生素、维生素、 辅酶、ATP等药物
微生物
农业,以菌造肥 ,以菌催长,以 菌防病,以菌治 病
基因工程技术中提供多种工具酶和 载体系统,创建有益的工程菌新品种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类型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屏障结构: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胞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蛋白质、
酶类物质等。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类型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 — 列文虎克
• 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 的微生物世界 • 发现了杆菌、球菌和螺形菌 • 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 • 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和他自制的显微镜(放大266倍)
☆ 微生物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11世纪初 14世纪 16世纪 肺痨由虫引起 人痘 传染生物学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1676年 19世纪60年代 李斯特 郭霍 1892年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巴斯德开创微生物生理学 创立外科无菌术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 俄国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病毒
青霉
应用 氨基酸、有机酸、酶制 微生物
剂、菌肥、农药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形 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及与人、动、植 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 免疫2. 免疫防御3. 免疫稳定4. 免疫监视二、填空题1. 免疫功能包括、、。

2.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表现为或。

3.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表现为。

4.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5. Tislius和Kabat应用技术,证明主要存在于血清丙种球蛋白部分。

6. 1959年,Porter和Edelman证明Ab是由组成,以键连接在一起。

7. 1957年,Burnet提出了学说。

8. 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另一种称为。

9. 固有性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执行防卫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和中发挥关键作用。

10. 牛痘苗是英国医生创用的,法国科学家最先发明了减毒疫苗。

11. 纵观免疫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

12. T细胞活化需要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1. 发明狂犬病病毒疫苗的人是A.JennerB.PasteurC.von Behring和KitasatondsteinerE.Owen2.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为A.超敏反应B.免疫缺陷C.自身免疫疾病D.肿瘤E.反复感染3.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就是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D.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E.机体抗感染的过程4.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A.破伤风抗毒素B.破伤风类毒素C.肉毒类毒素D.白喉类毒素E.白喉抗毒素5.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会导致A.严重感染B.免疫缺陷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疾病E.肿瘤四、多项选择题1. 免疫的功能不包括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蛋白质的消化D.免疫监视E.蛋白质的吸收2.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是A.NK细胞B.T细胞C.B细胞D.APC细胞E.吞噬细胞五、简答题1. 简述Jenner创建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意义。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16~17世纪,中国人种“人痘”预防天花。 18世纪,英国人爱德华琴纳( Edward Jenner ) 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人类最终战胜了天花病 毒。
中国人发明减毒天花疫苗
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首先 通过提高培养温度成功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 通过绵羊脑多次传代制备成功人工减毒狂犬病疫 苗,开创传染性疾病人工自动免疫时代。 德国人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 ) 发现 抗白喉毒素血清,并研制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 利用类毒素制备抗白喉及破伤风毒素血清,发明 了人工被动免疫,也同时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时 代。
二、免疫物质基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禽类在腔 上囊)。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 2.免疫细胞 淋巴系细胞、髓系细胞。 3.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溶菌 酶等。
三、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详见下表。
法国
比利时 美国 南非 瑞士 澳大利亚 英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丹麦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瑞士
发现过敏反应
揭示了补体溶菌现象的原理 昭示人类红细胞血型 发现黄热病病毒并创建黄热病疫苗 发明了抗组织胺药物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开创多肽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创建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 独特型-抗独特型的级联网络 对Ig基因研究并阐明抗体多样性 提出移植免疫学 提出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MHC限制性
3.免疫学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机 体(植物和动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并在 免疫应答时所发生的过程、效应机制和生物学功 能,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01.医学免疫学绪论

01.医学免疫学绪论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18
※三、免疫的现象、功能与概念
1. 免疫的概念 起源:Immunitas:exempt from “charges”
罗马议员任期间,免除税收、兵役等社会责任
引申:Immune: exempt from diseases
免除瘟疫,免除疫患,即抵抗传染病(抗病 原微生物)之意。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21
(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
非特异性:作用对象广泛,无针对性,无免疫 记忆性 可遗传性,个体出生时就具备 效应恒定性 作用时间短,即刻至96小时内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22
固有免疫的组成
组织屏障
(1)皮肤和黏膜屏障 (2)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
免疫细胞 体液分子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16
3.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
(1)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耐受学说的提出 (2)克隆选择学说:1957,Burnet
体内有很多针对各种抗原的相应细胞克隆 抗原进入体内,选择相应的细胞系与之结合, 使之活化,产生相对应的抗体 若胚胎期与某种抗原接触的相应细胞克隆即被 排除或失去活性,处于抑制状态(即禁忌克隆), 形成自身耐受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40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
特点:
1. 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2.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42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
43
本章学习要点:
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3.吞噬细胞的类型 4.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 5.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38
结缔组织构成小梁,将胸腺分割成多个小叶
39
1. 胸腺的细胞组成
主要包括两类: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细胞。 1)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 TSC)
胸腺上皮细胞(thymus epithelial cell, TEC) 巨噬细胞(Mφ) 树突状细胞(DC) 成纤维细胞
40
46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骨髓中产生的淋巴样前体细胞循不同的途径分 化发育:一部分经血液迁入胸腺,发育成熟为成熟 的T细胞;另一部分则在骨髓内分继续分化为成熟 B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也经历选择性发育、发生表型 改变(BCR等表面标志的表达)。成熟的B细胞进 入血循环,最终也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
特点:先天具备,作用范围广,无抗原特异 性。
• 固有免疫的主要机制 :
物理屏障 :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屏障; 化学屏障: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抑菌、杀菌物质; 生物学屏障:肠道菌群等; 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NK细胞等; 非特异性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15
•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一)免疫的类型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 天然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是个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
能,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乃经 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 胞(DC细胞)、粒细胞、NK细胞等。
44
中枢免疫器官
• 胸腺• 骨髓
– 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

医学免疫学绪论

医学免疫学绪论

发现了人类血型
1960年 Burnet, Medawar
负向免疫应答(免疫耐受):T、B细胞介导,主要针对自身抗原。
适应性免疫应答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识别阶段:T,B细胞识别抗原; 增殖活化阶段: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效应细胞
和效应分子;
效应阶段:清除抗原。 特点: 特异性和多样性:对外来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能够区分不同微
生物或抗原之间的微细差异;TB细胞库呈高度异质性.
1. 免疫解剖学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等
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膜 分子,信号转导分子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
细胞; 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粒细胞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授课教师:
邱晓彦教授:中心实验楼520
82805477
尹艳慧副教授:中心实验楼609
黄晶教师: 中心实验楼503
82802710-5038
导言(p1)
1.免疫的概念 即指免除疫病及抵抗多种疾病.
2.免疫学的中心法则: 识别“自己”(Self) 及 “非己”(Nonself)
系统具有感知自身应答的强度并实施调节的能力。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是指对
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发生正免疫 应答的现象。
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遇异 己成分后,首先并迅速(96小时之内)发挥防御作 用的。没有记忆。

第一章 绪论_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_医学免疫学

gA
原 体

过敏性哮喘
艾滋病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免疫稳定 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及死亡的细胞;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
正常(益)
异常(害)
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疾病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免疫稳定异常(紊乱):自身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 )
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dna疫苗的研制成功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治疗单克隆抗体制备完全人源化抗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20世纪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免疫学家年代学者姓名国家获奖成就1901behring德国发现抗毒素开创免疫血清疗法1905koch德国发现结核杆菌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1908ehrlich德国提出抗体生成侧链学说和体液免疫学说metchnikoff俄国发现细胞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1912carrel法国器官移植1913richet法国发现过敏现象1919bordet比利时发现补体建立补体结合试验1930landsteiner奥地利发现人红细胞血型1951theler南非发明黄热病疫苗1957bovet意大利抗组胺药治疗超敏反应1960burnet澳大利亚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medawar英国发现获得性移植免疫耐受性1972edelman美国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porter英国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1977yalow美国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1980dausset法国发现人白细胞抗原snell美国发现小鼠h2系统benacerraf美国发现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jerne丹麦提出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和免疫网络学说kohler德国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ilstein阿根廷单克隆抗体技术及ig基因表达的遗传控制tonegawa日本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murray美国第一例肾移植成功thomas美国第一例骨髓移植成功1996doherty澳大利亚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zinkernagel瑞士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二医学免疫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1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绪论
功能
不同类型的免疫分子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抗体可 以识别并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等。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免疫分子可分为调理素和效应分子 。调理素包括抗体、补体等,效应分子包括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等。
免疫应答
定义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 来抗原的过程。
过程
免疫应答包括感应阶段、传导阶段和 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指抗原被免疫 细胞识别并产生免疫信号的过程;传 导阶段是指免疫信号被传导至效应细 胞,诱导其分化、增殖并产生效应分 子的过程;效应阶段是指效应分子与 靶细胞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或被吞 噬的过程。
肿瘤疫苗
通过接种肿瘤疫苗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从而预防或治疗肿瘤,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 种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阻断肿瘤细胞表达的免疫抑制分子,恢复机体 的免疫攻击能力,是另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 疗方法。
移植和免疫遗传学
要点一
移植中的免疫学问题
要点二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体 和受体的免疫匹配问题,以避免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学与纳米科学、生物材料学的交叉研究, 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的新型纳米材料 和药物载体。
免疫学与工程学、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研究, 设计和开发新型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和治疗方 法。
THANKS
免疫治疗策略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旨在抑制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减轻或消除组织损害,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 疗等。
免疫治疗药物
针对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可供选择, 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生物制剂等。
肿瘤的免疫治疗
1 2 3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一章-绪论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一章-绪论
7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三大功能)
功 能 正常表现 异常表现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易受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 immune (抗感染免疫) defense
免疫自稳
immune homeostasis
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
免疫监视
immune surveillance
两类免疫的特征区别:
固有免疫: 出生时就具有 针对异物的范围广 反应迅速,即刻—96小时
表现方式:天然的防御性屏障反应
包括:
解剖学屏障:
生理学屏障:
完整的皮肤,黏膜
体温,发热,胃酸,体液中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屏障: 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炎症屏障: 炎症引起局部血管渗出,吞噬细胞活化
三、免疫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对异物抗原 对自身成分 对机体作用
抗感染(病原生物) 耐 受(tolerance) (不发生免疫应答) 有利 (beneficial) (保护机体作用)
第一章
一、免疫的概念
免疫学概论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三大功能)
三、免疫的类型和特征
四、免疫学的形成和发展简史 五、免疫学研究范畴以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清除突变或癌变细胞
↓ 肿瘤发生 (病毒持续感染)
第一章
一、免疫学简介
免疫学概论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三、免疫的类型(两种类型的免疫及以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9
三、免疫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免疫的类型和主要特征
固有/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 acquired /adaptive immunity)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免疫调节 身 维持机体平衡 稳

肿瘤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发生
• 儿童哮喘 • 花粉过敏 • 鸡蛋过敏 •…
过敏
• 免疫缺陷
• 遗传性血管神经 性水肿
• 免疫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累及全身各系统 • 蝶形红斑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 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过程
固有免疫组成
解剖学屏障:皮肤/粘膜组织 生理学屏障:胃酸,溶菌酶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 体液因子: 补体、细胞因子等
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 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 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Rowe(1965)自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内发现了IgD 石板(1966)自枯草热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IgE
1、细胞免疫的发现 2、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3、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4、胸腺的发现 5、七十年代的重要成就还有T细胞亚类的发 现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等
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证明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Chase等(1942)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引起, 而是由致敏细胞引起,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性除能产生体液免 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证实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Fagraeus证明抗体是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 细胞产生的。这些成就提示免疫细胞在抗体形成和细胞介导的 免疫作用中的主导地位
炭疽杆菌疫苗
狂犬病病毒疫苗
1、抗体的发现 2、补体的发现 3、血清学方法的建立 4、免疫化学的研究 5、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6、抗体分子结构揭示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 免疫(Immune):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对自身成分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2.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是机体抗御病原体侵袭和对已侵入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清除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

3.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机制,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对体内衰老损伤细胞及时清除,对非己抗原性异物刺激产生适度免疫应答的一种生理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保护作用。

第二章抗原1.抗原(Antigen):广义抗原泛指能够被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识别结合,使上述免疫细胞活化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狭义抗原通常是指能与TCR/BCR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和(或)效应T 细胞;同时又能在体内、外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即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

3.抗原性(antigenicity):指抗原能够与免疫应答产物(相应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的能力。

4.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即Ag与Ab、 TCR、 BCR 特异结合的部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是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

5.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 antigen):是指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共同抗原。

6.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指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协助的抗原。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绪论
7
(三)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
容性抗原和分化群等 。 1、抗体(antibody,Ab):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以后,B细
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球蛋白称抗体。它们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 并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产生溶菌、促进 吞噬杀菌的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 2、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正常血清中, 与免疫有关,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在生理状态下,补 体各成分以酶原或非活性的状态存在与体液中,只有被 某些物质(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后,才能表现出细胞 溶解、促进吞噬的调理作用、免疫调节作以及释放炎症 介质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
学习免疫学的目的是能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上常 见的免疫现象和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并为诊断、防治免疫性疾 病奠定基础。
4
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完成的,免疫系统由免
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组成。人和 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骨髓: 是造血器官,也是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法氏囊:禽类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 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发 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详见第七章)。 2、免疫细胞
5、分化群(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是用单克 隆抗体识别鉴定的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D3 分子与TCR非共价键结合组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 主要作用是转导TCR识别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同时 也是T细胞表面特有的、能与其它免疫细胞相鉴别的标 志。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简介及发展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简介及发展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16—
②吞噬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免 疫学说(cellular immunity)
俄国Metchnikoff提出:
白细胞有吞噬和清除各种病原 微生物功能,是机体具有免疫 性的主要机制。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17—
三、 飞跃时期(1950年起)
—25—
一、免疫的含义:
immune 从拉丁字immunis而来,原意表示 免税, 医学家用之表示:免患瘟疫,免患疫病.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4—
传统的“免疫”概念:
指机体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疾
病发生的能力。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5—
现代的“免疫”概念:
(人工被动免疫)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15—
(二)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关于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和 探讨,出现了二派学说:
①抗体的发现及体液免疫学
说(humoral immunity) • 欧立希(Paul Ehrlich)提出:
体液中产生的抗体是机体 具有免疫性的主要机制。
(1)免疫系统的发现和确定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 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
(2)抗体的研究 抗体的提纯,化学分析,产生细胞等。
(3)抗体形成机制理论的研究: 1959年Burnet提出:克隆选择假设(clonal selection postulate)
—18—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21—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现状

医学免疫学——绪论

医学免疫学——绪论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功能, 免疫应答: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清除过程.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性的不应:生理(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抗原)外来的异物病理(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ps :又叫抗感染免疫病理(自身免疫病)病理(恶性肿瘤) 别名: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特可以遗传。

点对一切异物(包括抗原性和非抗原性)均有免疫作用。

接触异物首先起作用(有种属差异,无个体差异) 皮肤黏膜屏障:机械屏障(阻挡细菌进入) 分泌多种抑菌杀菌物质(附属腺) 排除细菌(尿液的冲刷、咳嗽) 抑菌作用(正常菌群) 血-脑屏障:婴幼儿不完善血-胎屏障:妊娠早期(0~4个月内)不完善补体系统:体液中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物质防御素:对细菌、真菌、包膜病毒有广谱直接杀伤作用 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伤作用 细胞因子:见后面 NK 主要针对自身被感染(病毒和胞内菌)和变异细胞 细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不需抗原刺激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吞主要针对外来颗粒性抗原(细菌)噬包括: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细过募集和迁移(在多种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胞程吞噬和杀菌(非特异性识别)降解和消化(吞噬体+溶酶体=吞噬溶酶体[杀菌])结完全吞噬:细菌被降解和消化果不完全吞噬:细菌在细胞内增殖特是机体在生活中接触抗原后形成的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 点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过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程增殖与分化阶段:T/B 淋巴细胞效应阶段:致敏T 细胞/抗 屏障作用 概念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构成 特异性免疫T/B 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场所 胸 T 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调节(对其他免疫器官和细胞有调节作用)腺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中枢耐受)既是中枢又是外周免疫器官骨主要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髓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记忆B 细胞) 免疫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T 45% B 55%) 脾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脏全身血液的重要滤器 合成和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重要场所 T/B 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T 深75% B 浅25%) 淋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巴参与淋巴再循环(高内皮小静脉HEV 起重要作用) 过滤作用(组织中的病源微生物及毒素) 黏膜组成鼻相关淋巴组织、肠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相关功黏膜局部防御(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淋巴产生SigA (分泌型igA 抗体)组织能口服Ag (抗原)介导免疫耐受干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其他膜型分子:TCR 、BCR 、CD 分子、黏附分子、MHC 、其他 分泌型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排斥、肿瘤免疫 疾病诊断、预防、治疗 基本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 周围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定义: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及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一)医学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8世纪)
* 16世纪中国明朝医生用接种人痘苗方法预防 天花
* 1796 年英国医生 Jenner接种牛痘苗预防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a.天花 (smallpox)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天花病 毒繁殖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潜 伏期7~17天(平均约12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的物质基础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1.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产生、发育、成熟、定居的场所, 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 淋巴组织。
人痘接种(variolation)
1688年(康熙27年)俄国派人来华学种痘; 1718年 英公使夫人Montagu将人痘接种带往英国; 1722年 Boston医生马瑟在北美推广种痘; 1752年《医宗金鉴》传入日本,带去种痘法; 1777年 华盛顿命令美国全军将士种痘。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中国古代“种人痘”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种人痘
-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痘衣法:把天花病人的衣服或涂有天花脓疱 浆的衣 服给小儿穿。 痘浆法:用棉花蘸天花脓疱液塞入儿童鼻孔。 旱苗法:先将天花痂皮阴干研细,而后用银 管吹入鼻孔。 水苗法:将天花痂皮研细用水调湿,以棉花 蘸染塞入鼻孔。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3)Behring和血清疗法
1890年Behring(贝林)利用 白喉外毒素免疫马,可使马体 内产生某种能够中和外毒素的 物质,并将其称为抗毒素,实 际上就是抗体。1891年他利用 动物免疫血清首次成功治愈了 白喉患者,开创了被动免疫临 床应用的先河,并因此获得了 1901年首届诺贝尔医学及生理 学奖。
(8)克隆选择学说
*较好的解释抗体多样性在细胞水平上的产生机制,自身
耐受如何产生等重要的免疫学问题。
MacFarlane Burnet (伯内特)(18991985)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 Top Virologist; • Top Epidemiologist • Top Immunologist; • 1960 Nobel prize winner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3.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 (7) 应用免疫学的发展
DNA疫苗的研制成功 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治疗 单克隆抗体制备 完全人源化抗体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免疫学家
学者姓名 Behring Koch Ehrlich Metchnikoff 1912 Carrel 1913 Richet 1919 Bordet 1930 Landsteiner 1951 Theler 1957 Bovet 1960 Burnet Medawar 1972 Edelman Porter 1977 Yalow 1980 Dausset Snell Benacerraf Jerne Kohler Milstein Tonegawa Murray Thomas 1996 Doherty Zinkernagel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年代 1901 1905 1908 国家 德国 德国 德国 俄国 法国 法国 比利时 奥地利 南非 意大利 澳大利亚 英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美国 美国 丹麦 德国 阿根廷 日本 美国 美国 澳大利亚 瑞士 获奖成就 发现抗毒素,开创免疫血清疗法 发现结核杆菌,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 提出抗体生成侧链学说和体液免疫学说 发现细胞吞噬作用,提出细胞免疫学说 器官移植 发现过敏现象 发现补体, 建立补体结合试验 发现人红细胞血型 发明黄热病疫苗 抗组胺药治疗超敏反应 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发现获得性移植免疫耐受性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创立放射免疫测定法 发现人白细胞抗原 发现小鼠H-2系统 发现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提出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和免疫网络学说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Ig基因表达的遗传控制 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第一例肾移植成功 第一例骨髓移植成功 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 提出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双识别模式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免疫与医学免疫学
1. 概念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第二节、医学免疫学的兴起与发展简史
1. 医学免疫学发展阶段
2. 免疫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公元6世纪
(520-565)
公元14世纪 (1346-1665) 公元19世纪 (1894-1920)
Landsteiner( 兰德斯坦纳 ) 发 现ABO血型抗原,避免了输 血导致严重反应的问题。其 本质与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寡 糖的抗原性有关。从而开创 了免疫化学领域
Karl Landsteiner 18681943,
(7)免疫耐受的发现
1945年,Owen(欧 文)发现:异卵双 生、胎盘融合的 小牛体内,两种 血型的红细胞共 存而不引起免疫 反应,从而提出 免疫耐受的概念。
肆虐欧洲大陆的黑死病(鼠疫)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Sixty million died in the epidemic of smallpox in Europe in 18 century(6百万人死于天花)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第一节、免疫与医学免疫学
免除税赋,免除差役 immunitas 免于疫患,免除瘟疫 immunity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Emil von Behring (1845-1917)
(4)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 1902-197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8
Tiselius(蒂塞利乌斯)利用电泳方 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 α2、β和γ球蛋白等不同组分,提 出抗体就是γ球蛋白。
膜型分子:TCR\BCR\AM\CD\MHC分子
分泌型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1.
免疫防御
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病原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功能; 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 应答过低或缺失→免疫缺陷病。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3.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
⑴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Tonegawa发现了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重排 (1978)
M . Davis / T. Mak 克隆出TCR的编码基因 (1984) (2)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3)MHC限制性的发现 (4)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 (5)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6)淋巴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天花病毒 Pox virus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天花随病程症状表现: 脸、手臂与腿上出现浓密的圆形疹子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Day 3
Day 5
Day7
人痘接种 (variolation) 其正式记载,最早 见于明朝 隆庆年间 (1567~1572 ),当 时的诊所已设有专 门的 痘科和种痘师
超敏反应 致
持续感染或免疫缺陷
致 过低(不足)
过强(过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HC1


原 虫


补体 细胞因子
T细胞 B细胞
Ig

小 肠
浆细 胞
支 原 体
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机体防御系统(免疫防御)及其所面临外界的病原体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体 立 克 次

病 毒


I S-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1157年 -490年
埃及法老感染天花 古希腊和古罗马发生天花
公元 48年 500年
1000年
天花自交趾(越南)传入中国
罗马帝国天花大规模流行 非洲、欧洲、美洲天花流行 明清天花流行,人痘接种 康熙论人痘种痘(1681年) 人痘接种传入欧洲(1721年) jenner首次实施牛痘人体接种(1796年) 牛痘接种传入中国(1804年) 最后一例天花患者在索马里治愈(1976年)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1980年)
埃及法老Ramses V 木乃伊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800年 1900年
明朝隆庆年间正式记载人痘接种(1567年)
2000年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最后一例 天花患者 阿里· 毛· 马 林
30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one smallpox case 15 per month 0 1965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红色标注的是中枢免疫器官 蓝色标注的是外周免疫器官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细胞 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是完成免疫 功能的主体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分子 是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的介质,包括由活化 的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补体, 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的各类膜分子。
牛痘接种术的发明( 1796 )
Edward Jenner (1749-18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