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
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5套)共50套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时作业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2011·山东青岛训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解析:撑竿跳高中的运动员的动作和支撑杆的转动情况对比赛结果影响极大,不能视为质点;同理,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对比赛结果影响也很大,不能视为质点.其余两项可视为质点.答案:BD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A错,B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BCD正确.答案:BCD3.如图1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7 s后指针指示在如右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图1 A.7.1 m/s2B.5.7 m/s2 C.1.6 m/s2D.2.6 m/s2解析:a=v t-v0t=(60-20)7×3.6m/s2=1.6 m/s2.答案:C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解析:平均速度v=Δxt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故v1=x2-x02 s=8 m/s,v2=x3-x21 s=38 m/s.答案:B5.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2′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世界第一,为亚洲争了光,更为中国争光.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A.起跑时的加速度大B.平均速度大C.撞线时的即时速度大D.某时刻的即时速度大解析:径赛中的成绩是以相同距离所用时间来确定的,时间短则成绩好.距离→时间→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选B.有的学生可能会选A或C,特别是C项,因为人们一般只看最后谁先到达终点,只以冲刺速度决胜负.答案:B6.(2011·济南模拟)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解析: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但合外力已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A错.由于紧急刹车,速度的变化率大,故加速度大,B对.磁悬浮列车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行驶,加速度为零,C错.空间站匀速转动,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存在向心加速度,D对.答案:BD7.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说:“明天早上8时上课,上课45分.”其中“8时上课”指的是时刻,“上课4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其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间间隔C.小王说:“我早就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其中“早就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时间间隔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时50分以前到校.”其中“7时50分以前”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而时间间隔则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一段时间.在A选项中“8时上课”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即上课开始的时刻,而“上课45分”指的是上课所经历的时间,因此它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时间间隔,因此A正确.在B选项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小王应该到校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点,因此B选项错误.在C选项中“早就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从家里出来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因此C选项错误.在D选项中,“7时50分以前”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即时间间隔,因此D选项正确.答案:AD8.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 m/s,光速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解析:我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为了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同时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常常要忽略次要因素.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在传播约4.1 km的距离时,光传播的时间非常短,对于估算来说完全可以忽略.因此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运算:声速v=340 m/s=0.34km/s,距离s=v t=0.34 t≈t3km.所以,他用12.3除以3估算出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的距离的方法是可行的.当然,声音的速度加倍以后,此方法不再成立.所以正确选项为B.答案:B二、计算题(3×12′=36′)9.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2)汽车在前3 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解析:在时间轴上,时刻只是一个点,它与位置、瞬时速度对应,是一个状态量,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长度,它与位移、平均速度相对应,是一个过程量.汽车在第2 s末,是指一个时刻,它对应汽车的位置在x=2 m处,瞬时速度为3 m/s.汽车在前3 s内,是一段时间,即汽车从0时刻到3 s初时刻的一段过程,对应汽车的位置从x轴上的0到4.5 m,即位移为4.5 m.同样,汽车在第4 s内,指的是汽车在第4个1 s内,是一段时间,对应的一段位移是s=8 m-4.5 m=3.5 m.所以(1)汽车在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2)汽车在前3 s内的加速度为a=v t-v0t=4-13m/s2=1 m/s2.(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v=xt 8-4.51m/s=3.5 m/s.答案:(1)3 m/s(2)1 m/s2(3)3.5 m/s图210.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为d=10 m,如图2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 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2.5 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图3在Δt 内,光束转过角度Δφ=ΔtT×360°=15°①有两种可能:(1)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接近N 点,Δt 内光束与MN 的夹角从45°变为30°,小车走过L 1,速度应为v 1=L 1Δt②由图3可知L 1=d (tan45°-tan30°) ③ 由②③两式并代入数据得v 1=1.7 m/s.(2)光束照到小车上,小车正在远离N 点,Δt 内光束与MN 的夹角从45°变为60°,小车走过L 2,速度为v 2=L2Δt④由图3可知,L 2=d (tan60°-tan45°) ⑤ 由④⑤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 2=2.9 m/s. 答案:v =1.7 m/s 或2.9 m/s11.在某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外安装的自动栏木装置如图所示,当高速列车到达A 点时,道口公路上应显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而超过停车线的汽车能在列车到达道口前安全通过道口.已知高速列车的速度v 1=120 km/h ,汽车过道口的速度v 2=5 km/h ,汽车驶至停车线时立即制动后滑行的距离是s 0=5 m ,道口宽度s =26 m ,汽车长l =15 m .若栏木关闭时间t l =16 s ,为保障安全需多加时间t 2=20 s .问:列车从A 点到道口的距离L 应为多少才能确保行车安全?图4解析:由题意知,关闭道口时间为16 s ,为完全保障再加20 s ,即关闭道口的实际时间为t 0=20 s +16 s =36 s ,汽车必须在关闭道口前已通过道口,汽车从停车线到通过道口实际行程为s =26 m +5 m +15 m =46 m ,需用时t 2=46×3 6005 000 s ,由此亮起红灯的时间为T =t 0+t 2,故A 点离道口的距离应为:L =v 1T =120 0003 600×(36+46×3650) m =2 304 m.答案:2 304 m课时作业5 摩擦力受力分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图11.如图1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关于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B.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C.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D.受重力、斜面的摩擦力答案:B图22.如图2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球,重球下放着一光滑斜面,球与光滑斜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竖直,则重球受到的力有()A.重力和弹簧拉力B.重力、弹簧拉力和斜面支持力C.重力、弹簧拉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D.重力、弹簧拉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答案:A图33.如图3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0B.mgC.mg/2 D.mg/4解析:将四块砖视为一个整体,由于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如图4(甲)得F1=F4=2mg,方向竖直向上,再将3、4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乙)得F23=0,故答案为A.图4答案:A图54.如图5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解析:若v1=v2,则A、B相对静止,故A对;若v1>v2,则A相对B向右运动,故B 对A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D错;若v1<v2,则A相对B向左运动,故B对A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错.答案:A5.某电视台每周都有棋类节目,如棋类授课和评析,他们的棋盘都是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布有磁铁,而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关于棋盘和棋子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小棋子共受四个力的作用②每个棋子的质量肯定都有细微的差异,所以不同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同③棋盘面应选取相对粗糙的材料④如果某个棋子贴不上棋盘,总会滑落,肯定是其质量偏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小棋子受到重力、磁场力、弹力和静摩擦力共4个力,重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磁场力与弹力是一对平衡力,棋子的质量不同,静摩擦力便不同.棋子能保持静止,重力必须小于棋盘对棋子的最大静摩擦力,而最大静摩擦力与盘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还和棋子与盘的正压力有关,因此棋子贴不上棋盘不一定是质量偏大,也可能是最大静摩擦力小,故选B.答案:B图66.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沿导槽的方向拉动物体使物体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则F的大小为() A.等于μmg B.大于μmgC.小于μmg D.不能确定解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首先确定物体相对钢板的运动方向,再确定钢板对物体的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再根据平衡条件就可得到F<μmg.答案:C图77.如图7所示,在μ=0.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N/kg)()A.10 N,向右B.10 N,向左C.20 N,向右D.20 N,向左答案:D8.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A.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5 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解析:由表中所给的运动状态可知,在这五次实验中,有三次小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它们的大小是相同的,C对,D错;物块静止时,实验中的最大力为0.5 N,则最大的静摩擦力至少应大于或等于0.5 N,A错,B对答案:BC二、计算题(3×12′=36′)9.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重20 N,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求:(1)用6 N的水平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拉力.(3)木块在桌面上滑动后,使水平拉力大小变为6 N,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解析:当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其受到的摩擦力为Fμ=μF N=0.4×20 N=8 N.(1)用6 N的水平力拉物体,由于6 N小于8 N,物体不动,所以此时Fμ=6 N.(2)要使木块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必须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而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故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8 N的水平拉力.(3)木块滑动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无关.Fμ=μF N=0.4×20 N=8 N.答案:(1)6 N(2)8 N(3)8 N10.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8甲、乙所示.(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在拉力F T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 T?(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被拉动时),F T=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8解析:(1)甲图中只要木块A相对B滑动即可,而乙图中的木块A只能做匀速运动,因为乙图中,只有当木块A匀速运动时,拉力F T才与摩擦力大小相等.(2)甲图中,木块A受上、下两个接触面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木块A、B间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 T.(3)甲图中,对木块B研究,已知F f=60 N,F N=150 N,根据F f=μF N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 fF N=60150=0.4.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0.4图911.如图9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sin37°=0.6,cos37°=0.8)(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取g=10 m/s2)图10解析:(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分析如图10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 f=mg sin37°代入数据得F f=5×10×sin37° N=30 N,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2)当物体沿斜面向上被匀速拉动时,如10所示,弹簧拉力设为F,伸长量为x,则F =kx图11F=mg sin37°+F滑F滑=μmg cos37°弹簧最终长度l=l0+x,由以上方程解得l=12 cm答案:(1)30 N方向沿斜面向上(2)12 cm课时作业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该汽车在6 s 内的刹车距离为( )A .30 mB .40 mC .50 mD .60 m解析:v 0=72 km/h =20 m/s ,刹车时间为t ,则at =v 0,解得t =v 0a 4 s ,故刹车距离x=v 02t =40 m. 答案:B2.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 .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 .0.01 m/s 2B .0.05 m/s 2C .36 m/s 2D .180 m/s 2解析:由逐差法得x 6-x 1=5aT 2,所以a =x 6-x 15T 2=0.01 m/s 2,A 对. 答案:A3.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H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①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②石子下落的时间;③石子下落最初1 s 内的位移; ④石子下落最后1 s 内的位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C图14.(2009·江苏高考)如图1所示,以8 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 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5 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运动规律的运用,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速阶段若一直加速则2 s 末的速度为12 m/s,2 s 内的位移为x =8+122×2 m =20 m ,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 正确.汽车一直减速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小于16 m ,则不能通过停车线,如距离停车线5 m 处减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为6.4 m ,不能停在停车线处.AC 正确.答案:AC5.(2011·天津高三统考)某中学生身高1.70 m ,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 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 取10 m/s 2)( )A .7 m/sB .6 m/sC .5 m/sD .3 m/s解析:设中学生的重心位于身体的中点,则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 =2.10 m -12×1.70 m=1.25 m ,由v 02=2gh 得:v 0=2gh =5 m/s.答案:C6.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 ,它的初速度为v 0,t 秒末的速度为v 1,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s tB.v 0+v 1t C.v t -v 0tD.v t +v 02解析: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s (位移)t ,适用于一切运动;v =v t +v 02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D7.(2011·天津高三统考)一条悬链长7.2 m ,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 取10 m/s 2)( )A .0.3 sB .0.4 sC .0.7 sD .1.2 s解析:设链条的长度为L ,经t 1链条的下端经过该点,经t 2链条的上端经过该点,则h =12gt 12,h +L =12gt 22,Δt =t 2-t 1;解得Δt =0.4 s ,选项B 正确. 答案:B8.(2011·江苏苏州中学摸底)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t -v 0s ,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和末速,A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t -v 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v t2D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2+v t22解析:题干中两式联立得,As =at ,若相等位移内A 不变,则at 的乘积不变,故选项A 错误;若A >0且保持不变,则v t >v 0,故后面完成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t 越小,由at 乘积不变可知,a 逐渐变大,选项B 正确;若A 不变,设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s 2,则A =v s 2-v 0s2=v t -vs 2s 2,解得s 2=v 0+v t2,故选项C 正确而D 错误.答案:BC二、计算题(3×12′=36′)9.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t 1=v 1a 1 t 2=v 1-v 2a 2t =t 1+t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解析:该同学的解法不正确,因为摩托车必须在218 m 的直道上完成变速运动过程,但按照该同学的解法,t 1=v 1a 110 s ,t 2=v 1-v 2a 2=2.5 s ,t =t 1+t 2=12.5 s摩托车的位移为x =x 1+x 2=12v 1t 1+12v 1+v 2)t 2=275 m已大于直道长度218 m.正确的解法如下:设摩托车在t 1时间内加速到v m ,再在t 2时间内减速到v 2,总位移x 为218 m.则v m =a 1t 1,v 2=v m -a 2t 2,v m 2t 1+v m +v 22t 2=x联立三式解得v m =36 m/s最短时间t =t 1+t 2=v m a 1+v m -v 2a 2=11 s.答案:见解析图210.如图2,一长为l 的长方形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无摩擦地滑下,连续经过1、2两点,1、2之间有一定距离,物体通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 1和t 2,那么物块前端P 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多少?解析:设P 端通过1后t 12时刻速度为v 1′,通过2后t22时刻速度为v 2′,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 1′=l t 1,v 2′=lt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g sin α, t 1′-2′=v 2′-v 1′g sin α=l g sin α(1t 2-1t 1)又t 1-1′=t 12,t 2-2′=t22,故t 1-2=t 1-1′-t 2-2′+t 1′-2′=t 1-t 22+l g sin α(1t 2-1t 1).答案:t 1-t 22+l g sin α(1t 2-1t 1)11.(2010·课标全国理综)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 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1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以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以m/s 为单位)则有12v t+(9.69-0.15-t )v =100①12v t +(19.30-0.15-t )×0.96v =200② 由①②式得t =1.29 s ③ v =11.24 m/s ④ (2)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 a =vt=8.71 m/s 2⑤答案:(1)1.29 s 11.24 m/s (2)8.71 m/s 2课时作业3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图11.A 、B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1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B .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C.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D.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解析:在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两条线的交点为二者速度相等的时刻,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故A正确.答案:A图22.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D.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解析:乙物体的位移图象是曲线,并不代表做曲线运动,A错.甲从参考原点出发,乙从x0出发,B错.甲、乙两图线相交代表相遇,此时斜率不同,即速度大小不等,C对.乙超甲后,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大,D错.答案:C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两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如图3中的四个函数图象表示,则甲、乙两人的图象只可能是()图3A.甲是①,乙是②B.甲是①,乙是④C.甲是③,乙是②D.甲是③,乙是④解析:前一段位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故甲的x -t 图象的斜率较大;后一段位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故甲的x -t 图象的斜率较小,而且前一段甲的斜率应大于后一段乙的斜率.答案:B图44.如图4所示,甲、乙、丙三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 1时刻,三物体比较( )①v 甲=v 乙=v 丙 ②x 甲>x 乙>x 丙 ③a 丙>a 乙>a 甲 ④甲丙之间距离最大 ⑤甲、乙、丙相遇 A .只有①②③正确 B .只有②③④正确 C .只有①②③④正确D .全正确解析:t 1时刻三图线相交,说明速度相同.①对⑤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②④对;由斜率表示加速度知③对,故选C.答案:C图55.如图5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甲乙两质点在2 s 末相遇 B .甲乙两质点在2 s 末速度相等 C .在2 s 之前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相等 D .乙质点在第4 s 末开始反向运动解析:由图象知,2 s 末甲乙两质点在同一位置,所以A 项正确.在x -t 图象中图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为物体在该点的速度,2 s 末v 甲=-2 m/s ,v 乙=2 m/s ,所以B 项错误,C 项正确.乙质点在4 s 之后位移减小,所以反向运动,D 正确.。
课时作业1答案
1.1.1算法的概念
一、选择题
1. A ; 2. B ; 3. D ; 4. A ; 5. C
二、填空题
6.输出斜边长c 的值; 7. 2; 8.计算直线AB 的斜率k =12
三、解答题
9.【解】 算法如下:
第一步,先求1×4,得到结果为4.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结果4再乘以7得到结果为28.
第三步,将28乘以11得到结果为308.
第四步,再将308乘以15,得到结果为4 620.
10.【解】 第一步,输入r 1=2,r 2=4,h =4.
第二步,计算l =(r 2-r 1)2+h 2.
第三步,计算S =πr 21+πr 22+π(r 1+r 2)l 与V =13π(r 21+r 22+r 1r 2)h .
第四步,输出计算结果.
11.【解】 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x 1=-2,y 1=-1,x 2=2,y 2=3.
第二步,得直线方程y -y 1y 2-y 1=x -x 1x 2-x 1
.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方程中,令x =0,得y 的值为1,从而得直线与y 轴的交点为B (0,1).
第四步,在第二步的方程中,令y =0,得x 的值为-1,从而得直线与x 轴的交点为A (-1,0).
第五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
S =12×1×|-1|=12.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课时作业【1】及答案
一、填空题1.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的是________.(1)充分小的负数全体 (2)爱好飞机的一些人;(3)某班本学期视力较差的同学 (4)某校某班某一天所有课程.【解析】 综观(1)(2)(3)的对象不确定,唯有(4)某校某班某一天所有课程的对象确定,故能形成集合的是(4).【答案】 (4)2.方程组⎩⎨⎧ x +y =2x -y =5的解集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为________. 【解析】 因⎩⎨⎧ x +y =2x -y =5的解集为方程组的解. 解该方程组x =72,y =-32.则用列举法表示为{(72,-32)};用描述法表示为⎩⎪⎨⎪⎧ (x ,y )⎪⎪⎪ ⎩⎨⎧⎭⎬⎫x +y =2x -y =5.【答案】 {(72,-32)} ⎩⎪⎨⎪⎧ (x ,y )⎪⎪⎪ ⎩⎨⎧⎭⎬⎫x +y =2x -y =53.函数y =x 2-2x -1图象上的点组成的集合为A ,试用“∈”或“∉”号填空.①(0,-1)________A ;②(1,-2)________A ;③(-1,0)________A .【解析】 把各点分别代入函数式,可知(0,-1)∈A ,(1,-2)∈A ,(-1,0)∉A .【答案】 ∈,∈,∉4.(2013·徐州高一检测)若一个集合中的三个元素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________三角形.(用“锐角,直角,钝角,等腰”填空)【解析】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 ≠b ≠c ,故该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答案】 等腰5.用描述法表示如图1-1-1所示中阴影部分的点(包括边界上的点)的坐标的集合是________.图1-1-1【解析】 由图可知,所表示的集合为{(x ,y )|-2≤x ≤0,且-2≤y ≤0}.【答案】 {(x ,y )|-2≤x ≤0,且-2≤y ≤0}6.(2013·南京高一检测)若集合A ={x |3x -a <0,x ∈N }表示二元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由3x -a <0得,x <a 3,又x ∈N 且满足上述条件的只有两个元素,故1<a 3≤2,解得3<a ≤6.【答案】 3<a ≤67.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z |z |+|xyz |xyz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M =________.【解析】 分四种情况讨论:x ,y ,z 中三个都为正,代数式的值为4;x ,y ,z 中两个为正,一个为负,代数式值为0;x ,y ,z 中一个为正、两个为负,代数式值为0;x ,y ,z 都为负数时代数式值为-4.∴M ={-4,0,4}.【答案】 {-4,0,4}8.设三元素集A ={x ,y x ,1},B ={|x |,x +y,0},其中x ,y 为确定常数且A =B ,则x 2013-y 2 013的值等于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x ,y x ,1}={|x |,x +y,0}.∵x ≠0,∴y x =0,即y =0.又∵x ≠1,且|x |=1,∴x =-1,∴x 2 013-y 2 013=(-1)2 013-0=-1.【答案】 -1二、解答题9.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y|y=-x2-2x+3,x∈R,y∈N};(2)方程x2+6x+9=0的解集;(3){20以内的质数};(4){(x,y)|x2+y2=1,x∈Z,y∈Z};(5){(x,y)}|x∈N,且1≤x<4,y-2x=0};(6){a|65-a∈N,且a∈N}.【解】(1)y=-x2-2x+3=-(x+1)2+4,即y≤4,又y∈N,∴y=0,1,2,3,4.故{y|y=-x2-2x+3,x∈R,y∈N}={0,1,2,3,4}.(2)由x2+6x+9=0得x1=x2=-3,∴方程x2+6x+9=0的解集为{-3}.(3){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4)因x∈Z,y∈Z,则x=-1,0,1时,y=0,1,-1.那么{(x,y)|x2+y2=1,x∈Z,y∈Z}={(-1,0),(0,1),(0,-1),(1,0)}.(5)当x∈N且1≤x<4时,x=1,2,3,此时y=2x,即y=2,4,6,那么{(x,y)|x∈N且1≤x<4,y-2x=0}={(1,2),(2,4),(3,6)}.(6)当a=-1,2,3,4时,65-a分别为1,2,3,6,故{a|65-a∈N,且a∈N}={-1,2,3,4}.10.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被5除余1的正整数集合;(2)大于4的全体奇数构成的集合;(3)坐标平面内,两坐标轴上点的集合;(4)三角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5){2,4,6,8}.【解】(1){x|x=5k+1,k∈N};(2){x|x=2k+1,k≥2,k∈N};(3){(x,y)|xy=0,x∈R,y∈R};(4){x|x是三角形}或{三角形};(5){x|x=2n,1≤n≤4,n∈N}.11.已知p∈R,且集合A={x|x2-px-52=0},集合B={x|x2-92x-p=0},12∈A,求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解】∵12∈A,∴14-p2-52=0,∴p=-92.∴B={x|x2-92x+92=0}.又方程x2-92x+92=0的两根为x=32或x=3.∴B={32,3}.。
高中数学课时作业(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1
课时作业1集合的概念基础强化1.下列语言叙述中,能表示集合的是()A.数轴上离原点距离很近的所有点B.德育中学的全体高一学生C.某高一年级全体视力差的学生D.与△ABC大小相仿的所有三角形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0∈N B.2∉QC.0∈Q D.-1∈Z3.若a,b,c,d为集合A的4个元素,则以a,b,c,d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A.菱形B.平行四边形C.梯形D.正方形4.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这两个吉祥物的中文名字中的汉字组成集合M,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A.3 B.4C.5 D.65.(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集合N与集合N*是同一个集合B.集合N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C.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中的元素D.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中的元素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中最小的数是1B.若-a∉N*,则a∈N*C.若a∈N*,b∈N*,则a+b最小值是2D.x2+4=4x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7.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63-x∈N,x∈N,则集合A中的元素为________.8.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1,0,x,若x2∈A,则实数x的值为________.9.设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3,x,x2-2x,(1)求实数x应满足的条件.(2)若-2∈A,求实数x.10.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x,y,集合B中含有两个元素0,x2,若A=B,求实数x,y的值.能力提升11.下列各组中集合P与Q,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A.P是由2,3构成的集合,Q是由有序数对(2,3)构成的集合B.P是由π构成的集合,Q是由59构成的集合C.P是由元素1,3,π构成的集合,Q是由元素π,1,|-3|构成的集合D.P是满足不等式-1≤x≤1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Q是方程x2=1的解集12.由实数x,-x,|x|,x2,-3x3所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元素的个数为()A.2 B.3C.4 D.513.(多选)已知集合M中的元素x满足x=a+2b,其中a,b∈Z,则下列选项中属于集合M的是()A.0 B.6C.11-2D.32-114.(多选)已知x,y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x|+y|y|的值所组成的集合为M,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0∉M B.1∈MC.-2∈M D.2∈M15.已知集合A由a,b,c三个元素组成,集合B由0,1,2三个元素组成,且集合A 与集合B相等.下列三个关系:①a≠2;②b=2;③c≠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10b +c=________.16.集合A中共有3个元素-4,2a-1,a2,集合B中也共有3个元素9,a-5,1-a,现知9∈A且集合B中再没有其他元素属于集合A,能否根据上述条件求出实数a的值?若能,则求出a的值,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课时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的组成及地球具有生命的原因。 第(1)题,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颗行星从里到外分别是水 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据此判 断 g 是天王星,h 是海王星。第(2)题,结合上面的分析,判断 c 是地球,因此与其相邻的是 b、d。第(3)题,其公转方向都是自 西向东的,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 条件是太阳状态稳定;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彼此间不 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稳定。第(4)题,地球存 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温度;地球体积和 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有液态水——生命之源。 f 行星与地球相比,距太阳太远,温度太低。
解析:“蓝月亮”环绕行星运转,应为卫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D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解析:恒星能够自己发光,因此“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 自图中的恒星。
2014 年 3 月 26 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 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 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 3~4 题。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结合下表内容完成 7~8 题。
7.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行星的运动特征包括( C )
①同向性 ②共面性 ③近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在运行时不会相撞,是因为它们( D )
A.轨道在同一个面上 B.轨道接近圆
C.公转方向相同
材料二:设想在距离地球 5.28 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 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 救信息:“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 X 星球上的居民,我 们的星球将于 10 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 以接纳我们吗?”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附答案
课时作业1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图中,火星的位置代号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按八大行星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所以代表火星位置的是③。
故选C。
答案:C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
“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
据此回答2~3题。
2.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A.表面均温更高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D.大气层厚度更厚3.在“第二行星家园”上()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3.解析:第2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判断推理能力。
因为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所以对周围大气的吸引力不如地球强,所以大气层厚度要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要弱,白天最高温要高,晚上最低温要低;均温要低,昼夜温差更大。
第3题,考查演绎推理能力。
“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那么“黄赤交角”为23°59′,太阳的直射范围变大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地球,在“第二行星家园”上有热带和寒带,所以存在大气“热力环流”,④项不确定。
答案:2.C 3.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据此完成4~5题。
4.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④不属于河外星系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源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5.解析:第4题,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地球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一)
7.人体的体液是指( B )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和血液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解析:消化液不是体液,A错误;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 成体液,B正确;血液不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C错误;血浆、 组织液、淋巴液是细胞外液,D错误。
8.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13.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A液为__组__织__液____,B液为___血__浆___,C液为___淋__巴__液___。 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 称为___内__环__境__(或__细__胞__外__液__)___。
(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 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自__由__扩__散___。
(4)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 经过__循__环____系统、__泌__尿____系统。
(5)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____组__织__细__胞__内__的__C_O__2_浓__度__高__于__组__织__液__中__的________。
解析:(1) 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C)等共 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 相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淋巴液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汇入血浆。
1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 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B表示相关过 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内__环__境___,图中Ⅳ 是指___泌__尿___系统;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组__织__水__肿______(症 状)。
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作业
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作业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作业1. 请你从你身边的环境中找出至少五个小数的例子。
详细说明它们的来历和用途。
小数例子1:超市价格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常常以小数形式出现。
例如,一瓶饮料的价格是4.99元,这个小数指的是该商品的具体价格。
小数的引入使得商品价格更加精准,方便消费者进行购物。
小数例子2:体重当我们测量体重时,常常出现小数。
例如,一个人的体重是65.5公斤,小数位0.5表示人的体重比整数体重准确一些,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人的实际情况。
小数例子3:百分比百分比是指以小数形式表示的分数的一种。
例如,当我们讨论一个球队的胜率时,可以说该队的胜率是75%,这表示该队在多场比赛中取得的胜利占总比赛场次的75%。
百分比小数的使用使得数据更加直观。
小数例子4:时间我们常常使用小数来表示时间的部分。
例如,当我们计算每天的工作时间时,可以使用小数表示小时的部分。
例如,如果一个人工作了8小时30分钟,我们可以使用小数形式的8.5表示。
小数例子5:概率在统计学和概率论中,小数经常用于表示事件的概率。
例如,当我们说掷骰子时,获得1点的概率是1/6,这个小数形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请你举一个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小数概念解决问题的例子,并详细说明解题过程。
例子:购买水果假设你要在市场购买一篮橙子,每篮橙子的价格是45.5元,你打算购买3篮橙子,想知道需要支付的总金额。
解题过程:1. 将每篮橙子的价格45.5元表示为小数形式,即45.5。
2. 确定要购买的篮数为3。
3. 使用小数的乘法运算,计算总金额:45.5 × 3 = 136.5。
4. 得出结果:你需要支付136.5元。
这个例子展示了小数在解决购物问题时的重要作用。
将价格表示为小数形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总金额,帮助我们在购买水果时做出合理的决策。
3. 你觉得小数的意义和应用有哪些?小数的意义和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数意义和应用:1. 精确表示:小数可以精确地表示数值的一部分,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和直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课时作业 1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孟轲沉疴枝柯 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 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解析:A 项,“舸”读“�括А保�其余都读“kē”;B项,读音依次为“chàn�馈薄�zhàn�馈薄�chán�馈薄�chān�馈保�C项,都读“zhēn�馈保�D项,读音依次为“kuò”“��uō”“dūn”“chún”。
答案:C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同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地位很高的人) D.击水(击打水) 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解析: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
“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
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
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诗人在________,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
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__。
课时作业(一)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课时作业(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巴西发行全套36枚纪念币,包括4枚金币、16枚银币和16枚用于市面流通的普通钱币。
下列对该金银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具有收藏职能③对我国来说是外汇④能执行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A .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B .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C .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D .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3.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6年9月26日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对该套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从本质上说,与一般商品无异②该纪念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具有流通职能③该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该纪念币是收藏品,可以不断地升值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2017·丰城中学段考]微信支付是以手机绑定银行卡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目前微信支付已实现刷卡、扫描、公众号、APP 等支付方式,并提供企业红包、代金券、立减优惠等营销新手段。
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A .改变货币本质,实现直接交换B .依托科学技术,提高运营效益C .创新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D.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货膨胀5.[2017·定州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世界货币B.贮藏手段C.价值尺度D.流通手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6年10月25日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普通纪念币。
据了解,本次发行的孙中山普通纪念币为铜合金纪念币,面额5元,直径30毫米,材质为黄色铜合金,发行量3亿枚。
孙中山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据此回答6~7题。
6.对孙中山普通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该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②该纪念币具有收藏的货币职能③该纪念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④该纪念币的购买力由国家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如果用这枚普通纪念币购买一个3元笔袋,在这里,它执行了________职能。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一)
A篇·知识对点训练
1.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
是( C )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离核最远的电子能量最高 C.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课时作业(一)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能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
课时作业(一)
(3) 含有钾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___紫_____色(透过蓝色钴玻 璃观察)。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 ______激__发__态__的__电__子__从__能__量__较__高__的__轨__道__跃__迁__到__能__量__较__低__的__轨____ __道__时__,__以__一__定__波__长__(_可__见__光__区__域__)_光__的__形__式__释__放__能__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一)
(3) 某矿藏主要含D、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在空气中 高温条件下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体和一种红色氧化物。试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4_F_e_S_2+__1_1_O__2=__=高_=_温=_=_=_2_F_e_2_O_3_+__8_S_O__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一)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同一原子中,1s、2s、3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同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 核远的区域运动 D.各能层含有的原子轨道数为n2(n为能层序数)
课时作业(一)
解析:同一能级,能层越大,能级上电子的能量越大,A错误。 p能级的轨道数都为3,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B错误。能量高 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 动,C错误。第一能层上有1个能级,含有的轨道数目为1;第二 能层上有s、p两个能级,分别含有的轨道数目为1、3,共含有4 个原子轨道;第三能层上有s、p、d 3个能级,分别含有的轨道 数目为1、3、5,共含有9个原子轨道;第四能层上有s、p、d、f 4个能级,分别含有的轨道数目为1、3、5、7,共含有16个原子 轨道,D正确。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 (1)
基础达标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点35分从天津发车B.某同学用15 s跑完100 mC.我们于12:00上完最后一节课D.校运动会开幕式于7:50开始【答案】B2.(多选)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A.第3 s初B.第2 s末C.第3 s内D.前3 s内【解析】当出现“初”、“末”等字时往往表示时刻,“内”一般指时间间隔,故选项A、B表示时刻.【答案】AB3.如图所示,一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从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4R,由A指向C;2RB.4R,由A指向C;2πRC.2πR,由A指向C;4RD.4πR,由A指向C;2πR,由A指向C【解析】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A与末位置C之间的距离,方向由A指向C;路程等于从A到C轨迹的长度,即弧长,故B选项正确.【答案】B4.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解析】物体从某位置出发,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A错.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它未动,反之物体若静止不动,它运动的路程一定为零,B对.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C错.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错.【答案】B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解析】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其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而不是质点运动的方向,A错.位移的大小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而当质点从初位置运动到末位置时,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如质点沿曲线ABC从A到达C,路程是曲线ABC的长度,而位移大小是线段AC的长度,方向由A指向C(如图甲).同样,质点沿直线从A点经B点到C点,又从C点折回B点,质点通过的路程是线段AC的长度加CB的长度,而质点的位移的大小是线段AB的长度,方向由A指向B(如图乙).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B对,C、D错.【答案】B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小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解析】位移的正负号不表示大小,只表示位移的方向,比较位移大小时只看大小,故A、B、C错误;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1 m-5 m=1 m-(-4 m)+(-4 m)-5 m=Δx1+Δx2,故D正确.【答案】D7.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列车从广州到长沙、武昌、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列车时刻表T15 站名T161819 北京西14580035 0041 郑州084208360549 0557 武昌032803200915 0921 长沙235923511625 广州1652【解析】从广州到长沙需要t1=6小时59分从广州到武昌需要t2=10小时28分从广州到郑州需要t3=15小时44分从广州到北京西站需要t4=22小时6分.【答案】见解析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A、C、D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又是多少?方向如何?【解析】汽车路程为:s=AB+BC+CD=2200 m位移的大小是始、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 根据勾股定理: AC =AB 2+BC 2=6002+8002 m =1000 m由于A 、C 、D 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x =AD =AC +CD =1000 m +800 m =1800 m∵tan ∠BAC =4/3,∴∠BAC =53°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答案】 2200 m 1800 m 东偏北37°或北偏东53°能力提升1.以下四种运动中,哪种运动的位移的大小最大( )A .物体先向东运动了4 m ,接着再向南运动了3 mB .物体先向东运动了8 m ,接着再向西运动了4 mC .物体沿着半径为4 m 的圆轨道运动了54圈 D .物体向北运动了2 s ,每秒通过3 m 的路程【解析】 A 选项的过程图示如图甲所示,位移大小x 1=AB 2+BC 2=5 m ,方向由A 指向C.B 选项的过程图示如图乙所示,位移大小x 2=AC =4 m ,方向由A 指向C.C 选项的图示如图丙所示,位移大小x 3=AB =4 2 m ,方向由A 指向B.D 选项的位移大小x 4=3×2 m =6 m .故选D .【答案】 D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 .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第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解析】 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段.t n 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 末或第(n +1) s 初;n s 内不等于第n s 内,n s 内是指从0~n s 末共n s 的时间;第n s 内是指从(n -1) s 末至n s 末共1 s 的时间,故A 、C 、D 均错,B 正确.【答案】 B3. 如图所示是一边长为10 cm 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 点爬到G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3) cmB .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 5 cmC .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 3 cm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 3 cm【解析】昆虫只能沿木块表面从A点到G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为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10 3 cm);其最短路程分析可将面AEFD绕DF转90°,形成如图所示的平面,AG长度为最短路程.s=102+202 cm=10 5 cm.故应选择D.【答案】D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C、D两项正确.【答案】A5.云鹏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绿妹找来了一把刻度尺,她们想办法测出了硬币的直径,然后让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她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她们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1)硬币圆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多少?(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否相同?【解析】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了硬币沿直线滚动一圈后圆心和圆周上一点A的运动情况,设测得1元硬币的直径为2.5 cm,则:(1)硬币圆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均为π×2.5×10 cm=78.5 cm.(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大小为78.5 cm,其运动轨迹为一摆线,如图所示.硬币沿直线运动滚动10圈时,圆周上每一点的路程为图中摆线长的10倍,两者大小不同.【答案】(1)相同,78.5 cm(2)不相同6.某人从家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1)此人散步的总路程和总位移各是多少?(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过程中的各位置,应采用什么数学方法较妥?将其分别表示出来?(3)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位置变化,应用位移还是路程?【解析】(1)作出此人散步的路线图,如图甲所示.路程s=AB+BC+CD=50 m+100 m+150 m=300 m.位移x=AD=AE2+ED2=1002+(150-50)2m=100 2 m,位移方向为北偏东45°.(2)由路程图甲可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各位置的坐标为A(0,50),B(0,0),C(100,0),D(100,150).(3)位移是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描述位置变化时应使用位移表示.【答案】见解析。
阳光课堂课时作业必修一
阳光课堂课时作业必修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哪个行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A. 水星B. 金星C. 火星D. 木星2. 下列哪个行星没有大气层?A. 地球B. 火星C. 水星D. 金星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一天B. 一周C. 一年D. 十年4. 下列哪个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所在的层次?A. 银河系B. 河外星系C. 宇宙D.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共同组成的系统5. 在太阳系中,哪个行星的卫星数量最多?A. 水星B. 金星C. 火星D. 木星6. 下列哪个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形?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土星7. 在地球上,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最近?A. 早上B. 中午C. 下午D. 没有规律可循8. 下列哪个选项是太阳系中行星的共同特征?A. 行星都有卫星B. 行星都有大气层C. 行星都是圆形的D. 行星都绕太阳公转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 ______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自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的行星。
2. ______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大气层的行星。
3.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__。
4. ______是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
5. 在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多数为______。
6. 在地球上,一天中的太阳离我们最近的时间是______。
7. 行星都有______和______两个基本特征。
8. 在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比较适中的,它的自转周期大约为______,公转周期大约为______。
三、简答题(共34分)1. 请简述八大行星的大体特征及其分类。
例如,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等。
2. 请描述地球的特殊性,并解释为什么它适合人类居住。
3. 请列举太阳系中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或痕迹。
请至少列举三种。
答案:一、选择题:B、C、D、C、C、D、A、D、A;填空题:1-7为地球自转方向;土星;一天;木星;椭圆;正午;运动状态;公转;八大行星都有固态表面;9为半年;总共一周(不一定要一样多,大概一周的意思就行);三、简答题:答案如下:1)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它们具有岩石表面和固态物质构成的大气层。
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时作业(一)
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把DNA注入到细菌中,细菌也
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DNA序列—— CRISPR序列,携带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是亲代DNA给 侵染过的噬菌体所做的黑标签,这让子代细菌快速识别并清除再次 侵染的同种噬菌体。
病毒几乎挟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因此相比捕食、环境改变而言,病毒是更大的进化压力,能更大 程度的促进细胞进化。所以,有人说: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 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
根除它们。 探索精彩的生命世界,敬畏生命的精巧适应和演化,认识和合
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永恒主题。 (1) 噬菌体等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__蛋__白__质__和单种核酸分子(DNA
巨噬菌体与细菌间的博弈,只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生物与生物 之间复杂生存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噬菌体可侵染特定类型 的细菌,引起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人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基因中普遍存在许多适应性的DNA突变,
通过突变适应环境的变化,但科学家认为如此普遍的突变令人费 解,环境改变和压力有多大才能造成如此多的突变?他们猜想病 毒有可能是这些突变的来源,因为病毒变化无常、能与成千上万 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
解析: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
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生殖的相关知识,下图是人的个 体发育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课时 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含答案】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选题表基础过关(20分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D.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解析:闻气体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不能直接用鼻子闻,A不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B不正确;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氯气会顺着风向扩散,疏散时应该逆着风向转移,C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泄漏时离地面越近,氯气浓度越大,应尽量向高处逃生,D不正确。
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A项正确;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B项错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项错误;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项错误。
3.下列有关次氯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C.次氯酸是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解析:HClO是一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弱。
4.(2018·陕西西安83中期末)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 )A.使红色布条褪色(HCl)B.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解析:A项,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布条而使其褪色,与氯化氢无关,错误;B项,氯水显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气体,正确;C项,氯气氧化了亚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正确;D项,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正确。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一)
课时作业 ( 一 )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开,一切 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 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 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秦王嬴政创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 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嬴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 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课时作业 ( 一 )
(1) 秦朝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根据材料一,指 出魏晋以来“三公”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 原因,概括宰相制度演变的实质。
职官: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变化:“三公”的权力由实变虚。 原因:宰相权力不断转移到皇帝的近臣手中,宫内官发展为 正式的朝官(皇帝起用中书、尚书等近臣担任宰相)。 实质: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课时作业 ( 一 )
2.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 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
各诸侯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赋役。这表明西周( B )
A.废除商代制度而推行分封制 B.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 C.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高度集中 D.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正方体是________棱柱,是________面体.
【解析】因为正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故正方体是四棱柱,六面体.
【答案】四六
2.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几何体中,不是棱锥的为________.
图1-1-7
【解析】结合棱锥的定义可知①不符合其定义,故填①.
【答案】①
图1-1-8
3.如图1-1-8,棱柱ABCD-A1B1C1D1可以由矩形________平移得到.(填序号)
①ABCD;②A1B1C1D1;
③A1B1BA;④A1BCD1
【解析】结合棱柱的定义可知,棱柱ABCD-A1B1C1D1
可由矩形ABCD或A1B1BA或A1B1C1D1平移得到.
【答案】①②③
4.(2013·辽宁实验中学检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棱柱中只能有两个面可以互相平行(2)底面是正方形的直四棱柱是正四棱柱(3)底面是正六边形的棱台是正六棱台(4)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
【解析】(1)不正确,如正方体有三对对面相互平行.
(2)正确.(3)(4)不正确.其中正四棱锥除了底面是正方形外,还要求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同样(3)也如此.
【答案】(2)
5.下面描述中,是棱柱的结构特征的有________.
①有一对面互相平行②侧面都是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个侧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④所有侧棱都交于一点
【解析】由棱柱的定义知①②③是它的结构特征,④不是棱柱的结构特征,因为棱柱的侧棱均平行.
【答案】①②③
6.(2013·内蒙古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②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③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
④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解析】结合棱柱、棱锥和棱台的定义可知,④正确.
【答案】④
7.给出下列几个命题:
①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②棱锥的侧面为三角形,且所有侧面都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
④将一个正方形沿不同方向平移得到的几何体都是正方体.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
【解析】①②均为真命题;对于③,一个图形要成为空间几何体,则它至少需有4个顶点,3个顶点只能构成平面图形,当有4个顶点时,可围成4个面,所以一个多面体至少应有4个面,而且这样的面必是三角形,故③也是真命题;对于④,当正方形沿与其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平移,且平移的长度恰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时,得到的几何体才是正方体,故④不正确.故填①②③.
【答案】①②③
8.一个棱锥的各条棱都相等,那么这个棱锥一定不是________棱锥.(从
“三”、“四”、“五”、“六”中选).
【解析】若满足条件的棱锥是六棱锥,则它的六个侧面都是正三角形,侧面的顶角都是60°,其和为360°,则顶点在底面内,与棱锥的定义相矛盾.【答案】六
二、解答题
9.判断如图1-1-9所示的几何体是不是棱台,并说明理由.
图1-1-9
【解】(1)侧棱延长后不交于一点,故不是棱台.
(2)上、下底面不平行,故不是棱台.
(3)由棱台的定义可知,是棱台.
10.如图1-1-10,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ABCD—A1B1C1D1容器中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C置
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程度的不同,水的形状形成如下图(1)(2)(3)三种形状.(阴影部分)
请你说出这三种形状分别是什么名称,并指出其底面.
图1-1-10
【解】(1)是四棱柱,底面是四边形EFGH和四边形ABCD;(2)是四棱柱,底面是四边形ABFE和四边形DCGH;(3)是三棱柱,底面是△EBF和△HCG.
图1-1-11
11.如图1-1-11,四边形AA1B1B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CC1=2,CC1∥
AA1∥BB1,请你判断这个几何体是棱柱吗?若是棱柱,指出是几棱柱;若不是棱柱,请你试用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是一个侧棱长为2的三棱柱,并指出截去的几何体的特征,在立体图中画出截面.
【解】∵这个几何体的所有面中没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这个几何体不是棱柱.
在四边形ABB1A1中,在AA1上取点E,使AE=2;在BB1上取点F,使BF =2;连结C1E,EF,C1F,则过点C1、E、F的截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棱柱ABC-EFC1,其侧棱长为2;截去的部分是一个四棱锥C1-EA1B1F,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