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政治制度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

周朝统治维持800年之久,其主要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3.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A.古籍的记载B.屈原的作品C.政府的声明D.学者解释4.《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地域联系5.“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段话的观点是A.力主实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C.实行郡国并行之D.推行世袭制6.秦朝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何种矛盾的激化?A.阶级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民族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争斗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是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9.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高度,这件事发生在A.汉朝B.明朝C.宋朝D.清朝10.标志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宰相制度的废除B.明朝内阁制建立C.雍正帝设置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出现11.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地方治理渐趋严密1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期中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7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

24.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A.周天子墓葬B.诸侯国君墓葬C.士大夫墓葬D.士的墓葬25.韩非认为,君主用官爵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

这种观点可以佐证当时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察举制的雏形开始出现C.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潮D.奴隶主贵族利益得到维护26.秦朝修建都城咸阳,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A.神化皇权B.皇权至上C.皇帝独尊D.具有天人感应思想27.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

这一史实可以反映出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B.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28.元朝时,行省交界犬牙交错,多无山川险阻可依。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利于经济发展B.防止地方割据C.体现因地制宜D.便于地区沟通29.清朝统治者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困,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A.中华文明在东亚地区的领先地位B.东亚封贡体系构造的国际格局C.统治者的“天朝上国”心态D.“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闭性30.近代中国驻外公使郭嵩焘(1818-1891)旅居英国时感叹:“政教风俗,欧洲独擅其胜。

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2.《中国太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3.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

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

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九品中正制4.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述中国古代历史说:“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

”又说:“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杜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看,这一评述可以确认的是A.专制制度毫无进步可言B.君主专制导致政治腐败C.专制政治加速社会动荡D.专制政体缺失调节机制5.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

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

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6.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7.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和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和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历史必修1 1-11课)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共37道小题。

2.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下列情形之一者,该题不能得分。

⑴答案超出边框者;⑵不在指定位置书写班级、姓名、考号者;⑶答案结构混乱者:不段落化、序号化;⑷字迹特别大、小、潦草者;⑸态度不认真,明显应付了事者;⑹卷面特别脏、褶皱者……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A.王-卿-诸侯-士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大夫D.王-大夫-士-卿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 D.士4.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关于右面“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5.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7.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2 图3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8.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

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①秦设御史大夫②唐设三省六部③北宋设参知政事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9.明朝极大地强化了君主专制,其中,在中央采取的重大行政措施有①确立三省六部制②废除丞相③设置内阁④增设军机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11.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A.小国寡民B.长期混战C.文明程度高D.血缘关系密切12.雅典民主制实质上是A.奴隶主贵族的民主B.奴隶和平民表面上的民主C.所有公民的民主D.统治者推行独裁的工具13.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出现是由于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1页共6页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2页共6页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3页(共10页)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第4页(共10页)---------------------------------------------装----------------------订-----------------------线--------------------------------------------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B.平民反对贵族的结果C.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D.奴隶主的自觉行为14.组织编写《民法大全》的罗马皇帝是A.屋大维B.戴克里先C.哈德良D.查士丁尼15.罗马共和国成立于A.公元前5世纪B.公元5世纪C.公元前6世纪中期D.公元前6世纪末16.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17.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具有革命意义是因为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8.美国1787年宪法制宪原则出于下列哪位思想家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19.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三权分立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C.允许奴隶存在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20.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21.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2.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A.杜绝复辟势力B.推翻了帝制C.确立了民主政治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3.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D.分封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2.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封建社会一种成熟的皇位继承制度。

但有学者根据二十四史的本纪对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做了计量学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秦到清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大概2/5的皇帝是依靠嫡长子继承制登上皇位的。

对此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一致性B.制度的原则性和实行的灵活性C.历史结论的发展性和历史认识的多元性D.史实的客观性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3.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

这反映了战国时A.宗法观念彻底崩溃B.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C.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D.分封制在不断衰落4.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5.《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6.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姑”。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楚简记载:“唐虞之道,禅而不传。

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

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仁之至也,”材料中称赞的这种制度A. 使国家开始成为帝王的私产B. 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制度C.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 利于帝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唐虞之道,禅而不传。

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指的是禅让制,这种制度“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即民主推选首领,故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使国家开始成为帝王的私产,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故C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帝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错误。

2.有学者指出,宗法制是在同宗、同祖的血缘亲情基上区别尊卑长幼,以确定财产、地位的继承秩序以及不同身份的宗族成员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制度。

这表明宗法制具有鲜明的A. 平等性B. 礼俗性C. 地域性D. 等级性【答案】D【解析】【详解】宗法制“区别尊卑长幼,以确定财产、地位的继承秩序”,说明宗法制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故D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平等性,故A项错误;礼俗指的是礼仪习俗,故B项错误;地域性指的是地区性,故C项错误。

3.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

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故A项错误;明升暗降丞相地位并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C项错误;汉武帝重用侍从建立“中朝”,故D项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一第1~12课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0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取答案一律填涂到答题卡上。

)1.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A.专制王权影响 B.家族宗法观念 C.男尊女卑思想 D.个人主义心理2.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3.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4.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

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A.反映了社会的变革 B.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C.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D.折射出了王侯关系的变化5.《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B.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C.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6.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A.监察权B.财政权C.军事权D.立法权7.秦王赢政在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瓦舍D.坊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5.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体现的土地制度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B.奴隶社会的井田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D.封建社会的均田制7.下列工具中被称为翻车的是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邸店B.飞钱C.坊D.柜坊9.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右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10.古代的货币主要是铜钱、铁钱和白银,但这些重金属都有携带不便的特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应运而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明清时期11.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佛山C.武昌D.开封12.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B.限制工商业发展C.保护农耕经济D.防范“外夷”人侵13.下图为越窑八棱瓶,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道出了它“类冰似玉”的釉色特点。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3.“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材料说明“争臣”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B.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C.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如图,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8.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9.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中期设节度使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

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结论是( )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 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王玺”A.西汉继承秦朝的地方制度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2.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直隶行省C.富饶的江南地区D.成吉思汗起家的斡难河地区3. 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

”他赞扬的是罗马的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4.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公民掌握。

”这里的“公民”是指A.雅典成年男子B.雅典妇女C.外邦人D.奴隶5.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

这种“精神”指的是()A.彰显资本主义民主原则B.保留本国旧专制残余C.避免行政权力过于集中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6. 下列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史实与相关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7.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

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

”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B.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C.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D.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8.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C.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D.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9. 张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面宪法条文最有可能来自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2.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该诸侯爵位的应是(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

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廷尉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和郡县制5.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

这说明当时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

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7.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B.按门第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D.按品德选官8.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9.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0.古希腊城邦( )①在公元前8~前6世纪逐渐发展起来②城邦一般由若干个城市组成③并非所有居住在希腊的人都会成为城邦公民④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辉高中20届2017-2018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

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结论是( )A. 西汉继承秦朝的地方制度B. 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C.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D. 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反映的是实行郡县制的史实;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玉玺”则体现的是分封制的状况。

二者结合,说明汉初既实行郡县制,也推行封国制。

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所以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2.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 直隶行省C. 富饶的江南地区D. 成吉思汗起家的斡难河地区【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判断“内”是指中书省辖区,“外”是行省辖区。

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由中书省直辖,故A项正确。

B项是行省辖区;CD项有各行省管辖。

3. 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

”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罗马实行万民法,故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消失,故C正确。

《十二铜表法》不属于万民法,故A排除。

公民法,也不属于万民法,故B排除。

自然法,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万民法【名师点睛】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4.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这里的“人民”是指( )A. 雅典男性公民B. 雅典妇女C. 外邦人D. 奴隶【答案】A【解析】雅典公民才有民主权力,公民是指本邦成年男子,故A正确;其余三项均没有民主权利。

5. 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

这种“精神”指的是( ).A. 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B. 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C. 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中D.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

A、C两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B项不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

故答案为D项。

6. 下列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史实与相关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当时议会掌握立法权,国王掌握行政权,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的宪法,故B项正确;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首相行使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故D项错误。

7.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

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

”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A. 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B. 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C. 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D. 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美国两党虽然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但是政见有很大的分歧;C不对,国民的民主意识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B不对,贬低了美国的民主选举;D符合题意,不管谁上台,美国的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都有利于保证民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8. 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 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C. 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制内阁出现D. 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图表内容,在1831年英国国内的工矿建筑、商业和地产房租等部门收入呈上升趋势,表明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工业经济实力逐渐在壮大,社会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议会改革的进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题干中不能体现出“阶级矛盾”排除A项;B项中的“开始”错误;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中期出现,排除C项。

所以答案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

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9. 某高中历史老师在课件里展示出下面的宪法条文,该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A. 《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 《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C【解析】根据“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以得出,这是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国王是世袭的,故A项排除;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故B项排除;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也是世袭的,故D项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共和国总统”可以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然后由“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10. 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

以上情况说明( )A. 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B. 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C. 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D. 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可知反映了英国内阁规模的扩大,内阁的权力呈现扩张的趋势,故选D。

AB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因此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1. 西方代议制被称为“自由民主制”,民选代表占据的议会并不拥有至上权威,基本法才拥有至上权威,从而保障个人自由不被“多数”或“少数”人的即时意愿侵犯。

可见,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前提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 少数应服从多数C. 明确的法律规范D. 君主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在代议制政体下,资产阶级通过他们选举的代表组成议会,代表他们掌握立法权,在法律范围内得以行使他们对国家的统治,因此法律至上最为重要,故C项正确。

而A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少数应服从多数”与题干含义相违背,故B项排除;“君主至高无上”的说法不符合西方近代民主制的实际情况,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基本法才拥有至上权威”,也就是代议机构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这样才能“保障个人自由”。

12. 2010年年初,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其后有26个州反对该法案,提请违宪诉讼。

201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医改法案大部分条款合乎宪法。

这反映了美国( )A. 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国会和总统B. 各州的权力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C. 国会与总统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D. 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2010年初,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201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体现了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

所以答案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弊端和实质的识记。

只要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对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有一定考查,启示学生对所学的原理要熟练掌握,该题对能力要求不高,难度不大。

13.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 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C. 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D. 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的限制词是19世纪中后期,故英国责任内阁制和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建立形成时间均不符合题意;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体制实质仍是专制主义;法兰西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也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

14.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B. 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 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D. 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答案】C【解析】A.依据所学,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B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总统的权力受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C项依据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D项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故选C。

15.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