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与含水上升规律
第 章 含水上升规律
![第 章 含水上升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2d19c40d5bbfd0a7956739f.png)
解:先计算校正系数C,在水驱规律曲线上取首尾两点1和3,其纵横坐
标分别为(Np1=2080.8万吨,Wp1=129.68万吨)和(Np3=3114万吨,
Wp3=1144.8万吨),则Np2可由下式计算:
1
N p22N p1N p3
2597.4万 吨
再由水驱规律曲线上查得
Wp2=452.1万吨。由此将三个点的 产水量代入公式:
<10%/a 10-30%/a >30%/a
>60%
fw
tbt
th
tw
•爆性水淹
•快速水淹 •正常水淹
•水淹时间tw
t
<1 mon 1 mon ~ 1 a >1 a
含水上升模式曲线
•含水上升曲线:fw—t,生产曲线(矿场) •含水上升模式曲线:fw—R曲线
凸型 凹型 S型
含水上升模式曲线
•凸型曲线
1.0 凸
fw 0.5
油田见水早 无水采油期短 早期含水上升快 晚期含水上升慢
中-高含水采油
00
0.5
1.0
开发效益较差
Rr
R rabln1fw
1.0
凸
fw 0.5
00
0.5
Rr
•凹型曲线
凹 1.0
油田见水晚 无水采油期长 早期含水上升慢 晚期含水上升快
lnRr ablnfw
中低含水产油 开发效益相对较好。
累积产水量 /百万吨
1.296 1.692 2.556 3.492 4.644 6.044 7.74 9.54 11.448
累积产油量 /百万吨
20.808 22.068 23.292 24.552 25.848 27.288 28.764 29.952 31.14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f357ffe84254b35eefd346f.png)
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应用,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比值表示为含水饱和度的函数。
从而含水率可进一步表示为:
用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微分得:
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微分结果表示的实际意义:当含水饱和度增加1%时,含水率变化的幅度,也就是说采出程度增加1%时含水率变化的幅度,即含水上升率。应用能代表油藏的相渗曲线,根据含水上升率的理论表达式,就可以计算油藏的理论含水率变化曲线。
4、含水上升规律变化模型特征分析3-7-6.7
新区或开采时间不长的单元来说,一般应用理论含水特征即相渗理论分析今后含水变化,而对于跃1块含水已经达到90%,应该可以应用实际生产数据分析含水变化。
一般来说,实际分析含水变化的公式很多,上述的含水上升规律模型也是经常应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现场应用时一般含水率变化大,回归计算波动较大,另外一般开始时也很难知道含水上升规律是三种模式即凸型、S型和凹型其中的哪一种(图10-27)。或者有的文章加上过渡曲线即所谓的五种变化规律。往往对分析含水变化规律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错误。本文推荐一种常用的应用累计产油与累计产水的关系,即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一方面避免了含水率的波动,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出现的直线段时间早,便于早期的预测分析,在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NP—累积产油量,104t;
NR—可采储量,104t;
R*—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a、b、c—计算参数。
计算步骤:
(1)由式(1)回归计算得某一时间直线段的a、b值;
(2)由式(2)、(3)计算NR和c值;
(3)由式(2)(4)计算今后已知NP或R*的f值。
计算结果,跃地1块2002年10月出现直线段,即含水87.9%。b=812074.47,a=5.5322,相关系数=0.99849,C=1.467373,NR=55.34万吨,采收率R=30.05%。与下面曲线对比,因为a大于1,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于含水率关系曲线(图10-28、10-29)可以看出,含水上升规律属于凸型。
含水上升规律
![含水上升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67fe3459ec3d5bbfd0a74f8.png)
0.5
1.0
Rr
1.0 直井
fw 0.5
00
水平井与油水界面平行,则底水的
驱替效果较好;
水平井与油水界面存在一定的角度,
斜井 水平井
则驱替效果变差; 用直井开采底水油藏的效果一般都
较差。
0.5
1.0 水平井不见水则已,一见水即被水淹。
Rr
四、流体性质
驱替流体和被驱替流体的性质对含水率上升曲线的形态会产生一定
(2)查出Np2对应的lnWp2,由该三点确定C值,这三点满足:
由上式可以解出C值:
ln(WP1 C) BNP1 A ln(WP2 C) BNP2 A ln(WP3 C) BNP3 A
C W2P2 WP1WP3 WP1WP3 2WP2
例题:表1是某油田的开发数据,试确定其校正水驱规律的公式,并确 定其可采储量。
的影响。
1.0
fw
R低
1
fw
1
w
k ro
o krw
0.5 R高
μR↑,水的流动能力↓ ,油的流动能 力↑,见水越晚,含水上升速度越慢。
怎样提高采收率?
00
sw
1.0
➢ 加入增粘剂,提高注入水的粘度,提高水驱替原油的能力,是常用的EOR
方法之一。
➢ 通过热力学方法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是常用的热力采油
1.0 凸
fw 0.5
油田见水早 无水采油期短 早期含水上升快 晚期含水上升慢
中-高含水采油
00
0.5
1.0
开发效益较差
Rr
R rabln1fw
1.0
凸
fw 0.5
00
0.5
Rr
含水上升规律
![含水上升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b31b0220066f5335a8121f3.png)
第一章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油田开发的总趋势是充分利用水驱动力来采出油藏内部的石油。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最终采收率,同时还是为了在开发过程中保持高产稳产。
在天然水驱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油田都采用了人工注水的油田开发方案。
对于水驱油田来说,无论是依靠人工注水或是天然水驱采油,油田在结束无水采油期以后都将转入含水生产,并且含水将逐步上升,最终还要影响油田稳产。
刚性水压驱动驱油动力:动力来源于有充足供水能力的边、底水的水头压能、注入水的能量。
驱动条件:油层与边水或底水相连通,边水有露头或底水水源充足,边水露头与油层之间高差大,油水层渗透率高,且油水区之间连通性好;注水开发时,注采比等于1;原始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
在刚性水压驱动方式下,由于边、底水或注入水水源供给充足,所以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保持不变,产液量不变;随着含水不断上升,产油量不断下降;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不变,生产气油比不变。
弹性水压驱动驱油动力:主要依靠油藏含油部分以外广大含水区岩石和地层水弹性势能。
驱动条件:存在边、底水但不活跃,一般边水无露头或有露头但因地层连通性差、渗透率低、水源供给不足;若人工注水开发时,注水速度赶不上采液速度;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始终保持高于饱和压力。
弹性水压驱动时当边、底水或注入水能量不足时,水侵量小于采液量,造成地层亏空,引起地层压力下降,含水区及含油区岩石和流体释放弹性能进行驱油。
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产液量下降,产油量下降;由于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生产气油比保持不变。
除了上述两种驱动方式以外,油田开发中还有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等多种驱动方式及复合驱动。
第二章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综述2.1摘要认识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油田含水上升的地质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含水增长措施,是开发水驱油田的一件经常性的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同时油田含水率和采出程度与油层性质、开发水平等有很大关系。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eaf31bfad6195f312ba621.png)
胜利油区蕴藏着丰富的稠油资源, 已探明面积 2 235 k m , 探明地质储量 4 亿吨, 动用储量 2 . 43 亿吨, 是国内四大主力稠油油田之一。迄今 , 开发稠油单元 66 个, 但大多具有活跃的边底水。其中水油体积比 大于 5的占 57 .7 % , 储量 1 . 4亿吨 ; 水油体积比在 1~ 5 的占 27 . 3 % , 储量 0 . 661 7 亿吨 ; 水油体积比小于 1 的占 15 % , 储量 0 . 366亿吨。随着多轮次吞吐开发, 水侵逐年加剧。孤岛油田中二北馆 5( Ng5) 单元为胜 利油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油藏 , 水油体积比大于 5 。 该油藏边部受边底水影响油层压力高 , 而中部纯弹性 降压开采压降大, 边底水逐步向中部推进, 水侵范围 加大, 这是所有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普遍存在的矛 盾。开发特征表现为高含水井区范围大, 采出程度 低; 低含水井区多轮次吞吐, 周期递减快, 难以稳产, 而过渡区又面临水侵的危险。如何有效地开发边底 水稠油油藏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 对孤岛油田 中二北馆 5单元开展了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规律和 管理对策研究。
运用单井水驱特征曲线, 并结合单井综合开发、 作业井史和开发动态等资料 , 描述中二北 Ng5 边底水 稠油油藏油井水侵程度的不同。通过对每口井的分 析、 统计和分类, 把中二北 Ng5油藏划分为四个区 : 强 水侵区、 弱水侵区、 外层水侵井和无水侵区 (图 1)。
图 2 不同类型水侵井的井位分布图
4 3 4 3 4 3 4 4 2 3 4
1 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1 . 1 地质概况 中二北 Ng5稠油热采区位于孤岛披覆背斜构造 的侧翼, 北为一号大断层, 为一具有边底水的构造稠 油油藏。构造由南西向北东倾没, 简单平缓, 地层倾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f357ffe84254b35eefd346f.png)
对于任何一个油藏,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油水粘度比影响着阶段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与采出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按照童宪章推导出的水驱曲线关系式lg(fw/(1-fw))=7.5×(R-Rm)+1.69描述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是一条大致S型曲线。
2、水驱系列法
实际上含水率分析可以用水驱系列法,但是由于含水率变化大,只是作为分析用。
4、含水上升规律变化模型特征分析3-7-6.7
新区或开采时间不长的单元来说,一般应用理论含水特征即相渗理论分析今后含水变化,而对于跃1块含水已经达到90%,应该可以应用实际生产数据分析含水变化。
一般来说,实际分析含水变化的公式很多,上述的含水上升规律模型也是经常应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现场应用时一般含水率变化大,回归计算波动较大,另外一般开始时也很难知道含水上升规律是三种模式即凸型、S型和凹型其中的哪一种(图10-27)。或者有的文章加上过渡曲线即所谓的五种变化规律。往往对分析含水变化规律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错误。本文推荐一种常用的应用累计产油与累计产水的关系,即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一方面避免了含水率的波动,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出现的直线段时间早,便于早期的预测分析,在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Ⅱ 凸-S过渡型
E=1-e(A-3.912B)
Ⅲ S型
E=A+3.892B
Ⅳ S-凹过渡型
E=e(A+0.98B)
Ⅴ 凹型
a:
b:
E=e(A-0.020203B)
E=1-e(A-0.020203B)
根据表中给出的七种表达式,利用濮城油田各开发单元实际开发数据进行回归处理。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符合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的合理表达式,求出相应的采收率。
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原因探讨
![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原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9106046e518964bcf847cf8.png)
一般从两方面入手:1、含水上升主要是由于注入水引起的含水上升分析日注水量(注水强度)与含水的关系,注水强度大的下调注水,注水强度低的上调注水(特别是有孔隙水的高水饱油藏来说,这点尢为重要)如果是因裂缝引起的含水上升,一方面化堵调剖面、封堵高含水层,动用其它层,一方面停注,另外就直接转注如果是尖峰吸水引起注入水突进的,采用下调注水、剖面改造等方法2、含水上升主要是由于油井引起的分析采液强度与含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采液强度(对于底水油藏、油水粘度比大的油藏来说,非常重要)分析流压(动液面)与含水、产量的关系,适当提高流压如果剩余油低(一般油井含水缓慢自然上升,采出程度高)的井,提高采液量对于油井含水上升,我认为主要从下面几点入手1.首先分析含水上升原因,通过化验鉴定水的矿化度,从而判断水的来源。
2.若水是来自生产层位,说明是水淹或根据地质图件判断出水具体层位,若是来自地表水,说明是窜层或上部有漏点,则可以通过找漏等措施,判断漏点以后,执行堵漏。
3.生产层位出水一般根据隔层厚度的大小,采取的措施有卡堵、填砂、注灰、打桥塞等措施实现分层开采的目的。
4.水淹层则可以采取调整对应水井的注水量,调驱等措施达到控制含水上升的目的。
1、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危害当油井的含水达到98%时,意味着油井失去了开采价值,可见含水对油井生产的重要性,油井含水急剧上升对油井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减缓了单井的采油速度,由于含水的急剧上升,造成日产油量急剧下降,从而减缓了单井的采油速度;其次是由于含水急剧上升,造成油层内大量原油开采不出来,从而降低了区块的采收率;再次,由于局部油井含水的急剧上升,造成注入水沿水线突进,一方面造成局部油层水淹,另一方面造成平面矛盾加剧,使其他区域油层注水见效慢或没有注水效果。
2、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原因油井含水急剧上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分析研究以下几种情况。
2.1油井措施后含水急剧上升。
油井酸化措施后,含水急剧上升,而且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一方面是酸化措施时,喷挤酸化液压力过大,造成油层裂缝增多,从而水线推进通道增多;另一方面酸液的浓度较高,酸液与疏通了高渗层或底水。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eee4e64afe04a1b071dea9.png)
边底水稠 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 出将单 井乙型水驱特征 曲线用于稠油油藏 , 提 并结合水侵现状将整个油藏划分为不同的
井 区 : 水侵 区、 水侵 区 、 水侵 区和 外层 水 侵 。运 用稠 油渗 流 的知 识 , 析 了不 同 井 区的 开发 指 标 的 变化 规 律 。 不 同 强 弱 无 分
1 1 含油高 度 3 原始 含 油饱 和度 6 % , 6m, 3 0m, 5 含油 面积 46k 地质储量 1 2 1 。 . m , 8× 0 t 0
12 开发 现状 .
19 9 2年在 中二北 N 5新 钻井 3 g 8口, 采用 20× 0 2 3m反九点法井 网 ; 19 8 从 97年开始 井 网加密 和二次 扩 边 , 网演变 为 1 1 2 0m 反五 点 。截 至 2 0 井 4 × 0 0 6年 1 , 单 元 总井 9 2月 该 9口, 7 口, 开 8 日产 液 318 0 0 . td 日产油 4 3 3td 含水 8 % , /, 2 . , / 6 动液 面 6 0m, 8 累计 产油 量 2 10 0 3 .7 9×1 t采 出程度 2 .8 % , 油速 0 , 2 42 采 度15 。累计 注汽 井 3 7井 次 , 汽量 8 .4 .% 4 注 7 51 2× 1 平均周期数 33 油汽 比 2 8 。 0m , ., .4
维普资讯
第3 0卷
20 0 8年
第 3期
6月
西南石 油大学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otw s Pt lu n esy Sine Tcnlg d i ) ora o u et er em U i r t( c c & ehooyE io S h o v i e tn
含水上升规律西南石油油藏工程课件教学讲义
![含水上升规律西南石油油藏工程课件教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c804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7.png)
开展油气藏经济评价和风险管理研究,降低开发 成本和风险,提高油气开发的综合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意义
了解含水上升规律有助于预测油田的采收率,为制定合理的 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含水上升规律,可以掌握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趋 势,及时调整开发策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
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
地层非均质性、油水粘度比、岩石润 湿性等。
开发因素
油藏工程因素
油藏描述精度、储层流体性质测定精 度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油藏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 术研究,实现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3
复杂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针对复杂油藏的特性,开展高效开发技术和方法 的研究,提高油藏采收率和开发效益。
油气藏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加强油气藏监测和评估技术的研究,实现油气藏 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为油藏工程提供科学依 据和技术支持。
04
含水上升规律在西南石油 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应用场景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中,含水上升 规律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的中后 期,特别是在高含水阶段。
案例分析
以某油田为例,通过分析该油田 的含水上升数据,发现含水率随 采出程度增加而上升,符合一般 规律。
应用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应用含水上升规律前后的采 收率、产油量等指标,评估其应用效 果。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特点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具有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等 特点。该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钻井技 术,提高了勘探和开发的效率。
边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研究
![边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379529ccbff121dd36839b.png)
体模拟边水 , 机理模型预测起 始时间为 2 0 0 8 年8 月1
日, 预测期 2 0 年。模 型其它参 数见表 1 。
考 虑影 响 边水 油 藏水 平 井 含水 上 升规 律 的各 种 因 素 , 研究 了平面非均质性 、 水 体大小 、 水侵指 数 、 高
渗透带 、 采 油速 度 和水 平井 位置 对含 水上升 规律 的
~一
c ~ = 一 彗 薹 _ 一 主 、 二 薹 一 ~ 一 _ ~ 塞
边 水 油 藏 开发 过 程 中 , 水 平 井 以其 生 产 井 段 长、 泄 油 面 积大 和井 底 压 降小 等优 势 , 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n 。但 是 由于边 水 的存 在 以及 地 质 、 开 发 和生 产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水 平 井在 开采 过 程 中更 易 产水 。 区域 为原 型油 藏 , 建立 1 0 0 x 8 0 x 1 0的网格 系统 , 平 面 网格长 度 为 2 0 m, 垂 向上 为 2 . 5 m 。本 文采 用 F K水
论证 , 确定 了平面非均质性 、 水体大小 、 水侵 指数 、 高
合 理的水平井位置来 防止边水 的过早入侵 。
1 边水油藏水侵机理模 型
选 用 x油 田某一 存在边水且 适合水平 井开发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7 。
第一作者简 介 : 苗彦平 ( 1 9 8 8 一) ,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特殊油气藏开发及数值模拟 。 基金项 目: 国家重 大专项 ( 2 0 1 1 Z X 0 5 0 1 7 — 0 0 1 ) 资助。
4 2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第3 卷
地 层顶 深 『 n 、 原始地层 压力/ MP a 岩石压缩系数/ MP a 。 。 原油密度/ ( k g ・ i n ) 孔隙度 渗透率/ 1 0 I x m
含水油藏水驱过程中油水相变规律分析
![含水油藏水驱过程中油水相变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516a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a.png)
含水油藏水驱过程中油水相变规律分析含水油藏是指油藏中含有大量水分的油藏,又称为“水油两相油藏”。
在采油过程中,为了提高采收率和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常常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辅助采油。
其中,水驱采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辅助采油技术,可以通过注入水来增加油藏内的压力,使油藏中的油被迫流入井口,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但是,在水驱过程中,油水相变的规律对采油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含水油藏水驱过程中油水相变的规律。
一、水驱采油的基本原理在含水油藏中,水的注入会将油往外压,并且提高储层中的压力。
当压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油就会被强制流出油层,流入井口。
水驱采油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注入的水来增加油藏的压力,使油被驱动流向井口。
但是在注水过程中,油的产油速率会随着注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为随着水的注入,油粘度的降低和改变油藏毛细现象,致使大部分的水被油藏岩石吸附、屏蔽和滞留。
二、油水相变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含水油藏中,油和水是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岩石孔隙中的。
因此,在采取水驱技术时,就需要研究油水相变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油水相变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水含量的影响:当油藏中含水量增加时,油粘度会随之降低,油的流动性会增加,产油速率会提高。
但是,过高的含水量会导致岩石孔隙中的水将油排斥出去,造成产油速率的降低。
2. 压力的影响:在油水相变的过程中,当压力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油会开始流动。
随着压力的增加,油的产油速率会不断提高。
但是,当压力过高时,会导致岩石孔隙中的水溢出,从而影响油的产油速率。
3. 温度的影响: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产油速率也会逐渐提高。
但是,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油中的溶解气体逸出,从而降低油的产油速率。
三、油水相变对采油效果的影响在含水油藏中,油水相变对采油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油速率的变化:随着水的注入,油的产油速率会逐渐变化。
在注水初期,油的产油速率会随着水的注入而增加。
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问题探讨
![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4d03d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9.png)
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 第36卷第10期2020年10月综述专爲文章编号:1671-8909(2020)10-0104-002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问题探讨王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沈阳釆油厂,辽宁沈阳110316)摘要:随着油井开采的不断深入,会出现见水的情况,导致油井内部的含水量明显提升,彩响油田的产量,甚至直接导致油井关闭,无法正常生产。
对此,在油藏开采过程中,分析其含水上升规律能够更好地衡量油井的含水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含水量变化。
根据这一油井含水量的变化规律,选择和恰当的处理方式,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本文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加以分析,以便在实际开采工作中,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把握,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见水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油井开采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注水开采的方式,本身地层含水量较高,再加上注水开采的影响,导致油井内部的含水量明显提升。
从油井开采过程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油井中的水主要来自于注水开采的水量和油井内部本身的水量。
根据油井开采的不同阶段,见水时间也会有所差别,相应的油藏含水上升规律也并不相同。
为了进一步保证油井的正常产量,需要分析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这样能够对油藏进行动态分析,也能够找出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1油藏含水上升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油田开发效果,找出影响油藏开发的因素,其中有藏含水量增加是影响开采效率的主要因素,借助模型来展开深入分析。
1.1理想状态下的模型结合油田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选择了反九点均匀理想模型这一单层均质模型作为基础,同时选择了反九点井网。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开发的油井,在注水开发之后需要确保注水开采的平衡,避免污染经济,影响到之后的油藏开采。
在压力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随着采出层程度的增加,含水率会急速上升,然后逐渐的趋于平缓,呈缓慢上升趋势。
含水上升率也会随着油藏含水量的升高而呈现先急速上升,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
南海西部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定量表征
![南海西部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定量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7d05e4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9.png)
第13卷第4期2020年12月复杂油气藏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 doi ; ki.fizyqc.2020.04.010南海西部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分析及定量表征张芨强,雷 昊,于成超,张连枝,唐慧敏(中海石油仲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摘要: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过程中,随着原油的采出,井筒附近形成压降漏斗,底水突破油水界面向井底产生锥进,使油井见水时间、产量等发生变化,彩响油藏开发效果。
为详细刻画水平井生产变化,对其含水上升规律的研究是关键。
基于底水油藏 水平井渗流机理分析,利用南海西部油田实际油藏资料,优选了适合南海西部底水油藏的水驱特征曲线,并通过建殳的底水油藏数值模型,求得俞氏水驱常数与彩响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各因素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以俞氏水驱常数为研究对象,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得到影响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的主控因素。
最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反映含水上升的定量关 系式并通过实例验证。
该研究思路可为类似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影响因素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底水油藏;金水上升规律;主控因素;正交设计;定量评价中图分类号:TE341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cut rising law of h orizontalwells in bottom water reservoir 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ZHANG Jiqiang ,LEI Hao , YU Chengchao , ZHANG Lianzhi , TANG Huimin(Zhanjiang Branch of CN00C ( China) C o. Ltd., Zhanjiang 524057, China)Abstract : During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of bottom water reservoirs, as crude oil is produced, a pressure drop funnel will be fonned near the wellbore , and the bottom water will break through the oil-water interface to produce a coning at the bottom of thewell, which will change the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and production of the oil well, thereby affecting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 effect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production changes of horizontal wells in detail,study on the law of water cut rise is a ke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 he seepage mechanism of h orizontal wells in bottom water reservoirs, using actual reservoir data in the western oilfields of South China Sea, a water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optimized , which is suitable for bottom water reservoirs , and the bottom waterreservoir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u's waterflooding constant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law of water-cutrising.On this basis,regarding the Yu f s waterflooding consta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combined with the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method,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law of water-cut rising in the horizontal well are analyzed.Finally,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reflecting the rise in water cut is obtain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and verified by an example.This research idea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water-cut rising in horizontal wells in similar bottom water reservoirs.Key words : b ottom water reservoirs ; water cut law ; main controlling 伦ctor ; orthogonal design ; quantitative evaluation底水油藏广泛分布于国内外各大油田且储量 丰富,在我国海上油田,底水油藏探明数量及储量也相当可观。
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与含水上升规律
![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与含水上升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35014c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b.png)
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与含水上升规律
肖春艳;李伟;肖淑萍
【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
【年(卷),期】2009(016)006
【摘要】针对靖安侏罗系边底水油藏的开发特征,以边底水生产开采机理和控制底水锥进的理论方法为指导,根据油藏动态分析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新52井区边含水上升规律,研究了井区含水上升影响因素,提出人工注水是油藏实现"控水稳油"和高效开发的有效途径.新52井区注水开发延缓边底水锥进的效果,有效减缓了油田含水上升,确保了油藏的稳产开发,为油藏中后期开发调整积累了经验.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肖春艳;李伟;肖淑萍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3;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627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9
【相关文献】
1.吐哈盆地红南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模拟 [J], 魏尚武;李旭东;李洪成
2.边底水油藏开采动态分析——以姬塬油田延5油藏为例 [J], 黎盼
3.江苏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及应用 [J], 殷志华;何育山;傅强;孔维军;崔梅
红
4.江苏边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及应用 [J], 殷志华;何育山;傅强;孔维军;崔梅红
5.渤海某区域边底水油藏高倍水驱机理及应用 [J], 陈科;何伟;张旭东;陈毅雯;唐磊;郑祖号;王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研究
![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9bd59583d049649b66589f.png)
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研究摘要:对于底水砂岩油藏,分析水平井的脊进机理,进而确定其水淹规律是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开发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底水油藏水平井的水脊机理、生产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物模实验、数值模拟以及水平井测试相结合来分析水平井见水特征,以指导后期的水平井控水措施。
关键词:底水水平井规律Abstract:forsandstone reservoir with bottom water,analysis of horizontal wellridgeinto themechanism,and then determine itsflooding law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reasonable developmentofhorizontal well in bottom water reservoir.Thelaw and the influencemechanismofproductionwater crest,a horizontal well in bottom water reservoir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analysis ofhorizontal wellwaterfeatures using thephysical modelexperiment,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horizontal well testingof the horizontal wellcombination,guide the laterwater controlmeasures.Keywords:rulesof horizontal well with bottom water drive中原1区和KZ1区是中原油田碎屑岩底水油藏的典型区块,以研究两个区块揭示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
两个区块表现特征包括开发过程中油井的压力下降幅度较小。
第10章含水上升规律详解
![第10章含水上升规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75401c359eef8c75ebfb313.png)
17.25 b
Nw Nw: 水驱控制储量
Nw
17.25 b
b: 水驱储量常数
•水驱控制储量
Nw
N •水驱控制程度
lnWp
•判断措施效果
lnWp
开发调整成功
Np
开发调整失败
Np
预测可采储量
1nWP a bNP
对t求导并整理
1 dWp b dN p
Wp dt
dt
qw dWp dt
qo dN p dt
的影响。
1.0
fw
R低
fw
1
1
w
kro
o krw
0.5 R高
μR↑,水的流动能力↓ ,油的流动能 力↑,见水越晚,含水上升速度越慢。
怎样提高采收率?
00
sw
1.0
➢ 加入增粘剂,提高注入水的粘度,提高水驱替原油的能力,是常用的EOR
方法之一。
➢ 通过热力学方法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是常用的热力采油
1.0 凸
fw 0.5
油田见水早 无水采油期短 早期含水上升快 晚期含水上升慢
中-高含水采油
00
0.5
1.0
开发效益较差
Rr
Rr a bln 1 fw
1.0
凸
fw 0.5
00
0.5
1.0
Rr
ln Rr a b ln fw
•凹型曲线
油田见水晚 无水采油期长 早期含水上升慢 晚期含水上升快 中低含水产油 开发效益相对较好。
C 452.12 129.61144.8 151.346万吨 129.6 1144.8 2 452.1
以Wp+C为纵轴,以Np为横轴,在b 半对数坐标中绘制出校正水驱曲线 (橘黄色),它是一条直线,其斜率 为0.151万吨。 当fw=98%时可以确定可采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针 对 靖 安侏 罗 系边底 水油 藏 的 开 发 特 征 , 以边 底 水 生 产 开 采机 理和 控 制 底 水 锥 进 的 理 论 方 法 为 指 导 , 据 油 根
藏 动 态分 析 研 究 , 合 数 值 模 拟 结 果 , 结 分析 了新 5 2井 区边 含 水 上 升 规 律 , 究 了 井 区含 水 上 升 影 响 因 素 , 出人 工 注水 是 研 提
肖春 艳 ・ 李 伟 z 肖淑 萍
(. 江 大 学 油 气钻 采 ] 程 湖 北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 荆 州 4 4 2 ;. 里 木 油 田分 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疆 库 尔 勒 8 10 1 长 _ 湖 3 0 3 2塔 新 4 0 0;
3江 汉 油 田分公 司 清河 采 油厂 , . 山东 寿光 2 2 1 ) 6 7 6
Xi o Chu y n Li W e Xi o S pi g a na i a hu n 3
( . y L b r tr fOi a d Ga rl n n r d cin E gn e n f Hu e r v n e 1 Ke a o ao y o l n s D i ig a d P o u t n i e r g o b iP o ic ,Ya g z n v r i , ig h u l o i n te U i est J n z o y
4 4 2 ,Ch n 303 i a;2Ex lr to n v lpme t Re e r h n tt t f Ta i Oifed Compa ,CNPC,Ko l 41 0 ,Chna . po ai n a d De eo n s a c I siu e o rm l l i ny ra 8 0 0 i ;
断 20 0 9年 1 1月 文 章 编 号 :0 5 8 0 (0 90 — 6 — 3 10 — 9 7 2 0 )6 0 8 0
块
油
气
田
F I B 0 K 0 L& G SFE D AU — L C I A IL
第 l 第 6期 6卷
边底水油藏开采机理与含水上升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图 分 类 号 : E 4 T 39
Pr d to m e h n s n ii a o t r c tf re g n bo t m t rr s r o r o uc i n c a im a d r sng l w fwa e u o d e a d to wa e e e v i
T ew trnet ndl s h d eadbt m w tr oigi i5 lBok w i f ci l peet tew t u f m h ae jci ea ee g n ot ae cnn X n 2We l , hc eet ey rvns h ae ctr i o yt o n l c h f v r o
3Qig eOi P o u t n Pa t in h n Oi ed C mp n ,S N EC h u u n 6 7 6 hn ) . n h lr d ci ln,Ja g a l l o a y I OP ,S o g a g 2 2 1 ,C ia o i f Ai n tted v lp n h rce sisa dp o u t n me h ns o ua s d ea db t m trrsror n Jn n miga e eo me tc aa tr t n rd ci c a im f rsi e g n ot wae ev i h i c o J c o e i iga
O l e d a d u i gt et e r t o f o t l n e b t m a e o i g t i p p ra a y e ewae u sn w a d i i i il n sn o ymeh d o n r l gt ot w trc n n , h s a e n l z st t r t i g l n s f h h c oi h o h c r i a t man r a o f n 2W e l lc o i e i e e v i d n mi n l ss n er s l f e e v i u rc l i l t n I p it u e s n o 5 l B o k c mb n d w t r s r or y a c a ay i a d t e u t o s r o r me a mu ai . t on so t Xi h h s r n i s o t a h r f i l t r rv sa f ci ea p o c f t b l i go l r d c in b t r o t l n ih y e c e t e eo me t h t e at c a e i ei n ef t p r a h o a i zn i p o u t y wae n r d h g l f i n v l p n . t i i wa d e v s i o c oa i d
油 藏 实现 “ 水稳 油 ” 高 效 开发 的 有 效 途 径 。 5 控 和 新 2井 区注 水 开发 延缓 边底 水锥 进 的效 果 , 有效 减 缓 了 油 田含 水 上 升 , 保 确
了油藏 的稳 产 开 发 , 油藏 中后 期 开发 调 整 积 累 了经 验 。 为 关键词 侏 罗 系油 藏 : 水 锥 进 ; 水 上 升 率 : 底 含 注水 开 发 文献 标 识 码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