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
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动手围三角形,在动手过程中发现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情景导课
1.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板书:三角形,让学生谈谈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民主导学
活动一:围一围
1.师先示范围三角形后提问:给你三根吸管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异口同声:一定能。
2.学生动手操作:用电线把吸管穿起来围三角形。
师提示:把电线首尾相连,接头拧好。
3.黑板上展示学生的成果:有围成的三角形,有围不成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两边之和等
于第三边的)
活动二:摆一摆
1.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怎样才能围成?
学生汇报交流:不太完善,严密
2.师:拆开原来围的,摆摆看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己摆,从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三:画一画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看看任意两边之和是不是都大于第三边?
2.多媒体出示三角形和三边长度,再次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三、检测导结
1.判断各组小棒,哪些能拼成三角形?(单位:厘米)
(1)3、4、5
(2)3、3、5
(3)2、2、5
(4)教师说:2、5、4,学生判断并说理由。
(5)教师说:10、7、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问:10可以换成几?
2.小明上学的三条路线图
邮局
小明——————————学校
商店
师: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姚明一步走4米,你相信吗?(调查:姚明身高2.26米,腿长1.2米)
师:最近网上看到姚明的信息,感兴趣吗?
学生解答
师总结:有些信息,我们要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
4.现有3厘米和8厘米的小棒,如果要摆一个三角形,还需配几厘米长的一根小棒?有多少种?学生说出长度,并说明理由。
师适时点拨引导得出:5﹤□﹤11(无数个)
四、总结
师:这节课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