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鉴别权威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MVR蒸发脱盐废渣危险废物鉴定
7348
648.4 258.15 388.27
6980.6 648.4 258.15 388.27
5%
--
--
--
6980.6 648.4 258.15 388.27
6282.54 648.4 258.15 388.27
10%
--
--
--
6282.54 648.4 258.15 388.27
4083.65 648.4 258.15 388.27
⑥二沉池+多介质过滤:综合废水经过高级氧化以及生化处理工艺后,理论 上有机物基本被强氧化分解成无机盐、水和二氧化碳。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有 一部分残留的小分子有机物未能被分解,经二次沉淀后,在处理工艺后端设置一 套多介质过滤器,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2、低盐废水工艺流程
4.5 废水预处理效果一览表
处理水量(m3/d)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5
300t/d 污水处理技改项目蒸发脱盐废渣危险废物鉴别方案
污泥和废水通过三相分离器的缝隙上升到分离区,污泥在分离区沉淀浓缩并回流 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的生物量,沉淀后的出水通过管道排出 罐外。
⑤好氧反应:在厌氧后设计增加好氧池是为了增加好氧有效停留时间,使有 机污染物最大程度的降解,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
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巯基乙酸酯酯化反应产生有机废水、离子交换水、 地面冲洗水;中国科学院(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黄药湿品干燥工段 冷凝水、车间地面清洁废水;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和中国科学院(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巯基乙酸异辛酯生产过程中精 馏工序产生的釜底废液。
危险废物属性鉴别-固体废弃物鉴定
危废鉴定-危险废物属性鉴别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腐蚀性
固体废物 腐蚀性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15555.12-199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铜
GB5085.3-2007/附录 D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B 铜 固体废物 镍和铜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751-2015
固体废物 铍、镍、铜和钼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铜
HJ752-201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D 锌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B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D 铅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B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749-2015
铬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750-2015
六价铬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15555.4-199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D
危险废物
HJ702-2014 砷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5085.3-2007/附录 B
注 1:硝基苯类包括:硝基苯、间-二硝基苯、对二硝基苯、邻-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对 -硝基氯苯、2,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2,4-二硝基氯苯。 注 2:苯系物包括: 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 注 3:多氯联苯包括:PCB-1242、 PCB-1248、PCB-1254、PCB-1260。 注 4:氯苯类包括: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
废渣鉴定-危废鉴别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目前介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1.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直接关系到摸清危险废物底数、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使用效能、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以及保障司法执行力等诸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基础,是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
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完整的危险废物鉴别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亟待健全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2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基本情况2.1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的初步建立我国于1996年和1998年分别颁布实施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并分布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了修订,初步建立了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采取《名录》(列表定义法)、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危险特性鉴别法)以及专家判定相结合的原则[1]。
根据此鉴别方法,列入《名录》的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不在《危险废物名录》内的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前两种都无法判定的由国家级别部门组织专家认定其是否是危险废物。
2.2部分省份已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探索性工作根据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江苏、重庆、浙江、甘肃、上海等省份已试行开展了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大多数地区采取以省级固体废物管理部门为依托,负责受理危险废物鉴别申请,组织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并出具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的鉴别意见。
以下是相关省对危险废物鉴别的管理条例:(1)、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危险废物鉴别办事指南:(2)、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管理办公的通知;(3)、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浙环发〔2013〕3号;(4)、福建省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办法(试行);(5)、关于进一步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环办[2014]263号;(6)、关于开展全区危险废物危险属性鉴别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宁环办函[2015]30号);(7)、关于印发《青海省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8)、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9)、重庆市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10)、江西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程序(试行)3国外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的经验(1)美国:美国采取“名录”与“特性鉴别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对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进行认定。
美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中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美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中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定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1美国危险废物名录制定的准则美国E P A在将废物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中时考虑四条准则:第一条准则是废物中包含有毒的化学物质,在缺乏法规管理的情况下,将导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二条准则是废物中包含有急性毒性化学品物质,即使含量很低,这类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是致命的;第三条准则是废物通常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危害特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毒性;第四条准则是在国会制定的相关法律中,这些废物会被定义为危险废物。
凡是符合上述四条中任何一条的废物都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
由此产生的危险废物名录包含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危险废物都有一个E PA危险废物编号。
四种危险废物类型中的每一类都带有E P A指定的前缀字母,作为识别之用。
四种类型的危险废物如下:(1)来自非特定源的危险废物名录(即来自确定的一般工业和生产过程的废物,共列入39个危险废物编号,由字母F表示);(2)来自特定源的危险废物(即来自指定工业的废物,共列入178个编号,由字母K表示);(3)被遗弃的商业化学品、不合规格的物质、容器沉积物和溢油沉积物(剧毒的由P表示,一般毒性的由U表示,共列入600多个危险废物编号)。
名录中共包括了大约800多个危险废物编号,904种危险废物。
为了较好地在名录中反映出危险废物的特性,E P A采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危险废物的特性,如有毒废物(T)、急性毒性危险废物(H)、易燃性危险废物(I)、腐蚀性危险废物(C)、反应性危险废物(R)。
名录中危险废物的代码影响到法规对他们的管理,如H类比其他类型的危险废物管理更加严格。
2美国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按照美国E PA颁布的鉴别标准,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主要包括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毒性四种类型。
这主要是考虑到危险废物产生者在判别时易于操作,并具有可行性。
美国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制定的原则为:(1)表现出以下危害特性:导致死亡率的增加或严重的不可恢复疾病的增加;当对其进行不恰当处理、贮存、运输、处置及其他管理措施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有害影响;(2)以上特性能够有合适和标准的测试分析方法,由产生者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危险废物检测
危险废物鉴别、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检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我国对固体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鉴别,首先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判断,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属于危险废物;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七个标准组成:《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危险废物的前提是属于固体废物,如果一个物质不属于固体废物,那么它就不属于危险废物。
近年来,有些企业为了规避危险废物的严厉监管,有意将本属于固体废物的物质认为属于中间产品,而不属于固体废物,从而出现国内固体废物属性的鉴别需求。
2.4固体废物鉴别情况从2001年开始,固体废物所承担了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至今完成了数百例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案例(见图2),促进了我国固体废物管理,为环保部门监管危险废物及口岸监管和执法机构控制境外固体废物走私和违规进口起到了重要技术支持作用,促进了海关总署打击废物走私和违法进口专项行动的开展。
图2固体废物所每年完成的鉴别案例情况2.5固体废物鉴别案例分析对固体废物所已完成的部分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案例(共319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71例鉴别案例的鉴别结论为不属于固体废物,248例鉴别结论为属于固体废物。
在鉴别结论属于固体废物的案例中,其中218例属于根据物质的产生源分析得出鉴别结论的原始固体废物,30例属于固体废物经过再加工之后仍然属于固体废物的加工过程固体废物。
湖北省危险废物鉴定机构、危险废物鉴定中心、危险废物鉴定及检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危险废物鉴定机构、危险废物鉴定中心、危险废物鉴定及检测中国科学院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高工---189--3394--6343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测试中心中科院第三方权威的检测认证中心。
开展质量计量监测与检测,为政府部门监督检验、科研院所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工矿企业的原材料与产成品分析测试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二恶英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10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二恶英分析测试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等7项标准为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并由我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四、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五、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六、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上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1996)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对危险废物产生特性与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和污染特性进行研究,开展了危险废物特性及鉴别技术,危险废物鉴定能力得到了广东省内外各级环保部门的认同与认可。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危险废物鉴定
—6—
国家或国际承认的规范/标准。 (3)环境影响。包括:同初级产品相比,该物质的使用是否 环境无害;同
相应的原材料相比,在生产过程中,该物质的使用 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增 加风险;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产 生更大的风险;该物质是否含有对环境有 害的成分,而这些成分 通常在所替代的原料或产品中没有发现这些成分在再循 环过程中 不能被有效利用或再利用。
⑦ 鉴别报告编制。鉴别机构应当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被鉴别物是否属于危 险废物,并出具书面鉴别报告。鉴别报告应有鉴别机构名称、完成时间,以及编 写、审核和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鉴别机构应及时将鉴别报告送交委托方, 并保留备份报告存档。
⑧ 鉴别报告备案。委托方应当将鉴别报告向所在地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备 案,经备案的鉴别报告可作为被鉴别物环境管理的依据。
具有衬层的 隔槽
D6 排入水体,包括埋入海床
R6 用于消除污染的物质的回收
D7
焚烧,包括带有能量回收功能但 以处 置为目的的焚烧和水泥窑
R7
催化剂组分的回收
处置 D8 永久贮存,例如将容器置于矿
R8
用过的油的再提炼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 重新 使用
井
D9
在贮存和处置之前先加以混合、 重新 包装或暂时贮存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 利用价值或者 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 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 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 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固体废物的范围 列于二(一)中的物质或物品,如果没有包括在二(二)中,
—3—
业方式
的作业方式
—5—
表二 废物必须进行综合利用或贮存和处置的原因/废物类别
危险废物鉴定-有毒有害物质鉴定
危险废物鉴定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第三条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第四条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废弃后属于危险废物。
第五条列入本名录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危险废物,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第六条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的混合物,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后的废物的属性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执行。
第七条本名录中有关术语的含义如下:(一)废物类别,是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划定的类别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危险废物进行的分类。
(二)行业来源,是指危险废物的产生行业。
(三)废物代码,是指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8位数字。
其中,第1-3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确定),第4-6位为危险废物顺序代码,第7-8位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
(四)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Corrosivity,C)、毒性(Toxicity,T)、易燃性(Ignitability,I)、反应性(Reactivity,R)和感染性(Infectivity, In)。
第八条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
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并按代码“900-000-××”(××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进行归类管理。
固体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定
23
腐蚀性 0238
电极法 GB/T 15555.12-1995
46、[现行标准] GB 5085.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47、[现行标准] GB 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48、[现行标准] GB 5085.7-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49、[现行标准] GB 5085.6-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50、[现行标准] GB 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51、[现行标准] GB 5085.2-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 52、[现行标准] GB 5085.4-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53、[现行标准] HJ/T 298-200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54、[现行标准] HJ/T 176-200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55、[作废标准] GWKB 2-1999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56、[现行标准] GB 18598-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57、[现行标准] GB 18484-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58、[现行标准]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3 固体废物 3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沉积物、污泥和土壤的酸消
解 USEPA3050(1992)
1
铜
0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质谱法 USEPA6020A(2007)
沉积物、污泥和土壤的酸消
2
锌
0238 解 USEPA3050(1992)
质谱法 USEPA6020A(2007)
危险废物鉴定流程-固体废弃物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流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一、鉴定相关机构与职责(一)委托方。
是指向鉴别机构提出委托鉴别工作的单位或个人。
包括产废单位、处置单位、其他单位、个人。
(二)鉴别机构,是指通过计量认证的具有从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检测能力和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
鉴别机构采取名录制,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定期筛选并更新公布。
承担鉴别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规标准,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出具鉴别报告,判断物品固体废物属性或危险特性。
二、鉴定流程(一)工作委托委托方向鉴别机构提交危险废物鉴定所需要的书面材料,材料包括:1.委托方(包括企业和个人)向有危险废物特性鉴别资质的单位委托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签订委托工作合同。
2.受托方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确定该项目样品鉴别方案。
(二)鉴别方案编制鉴别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危险废物鉴别的标准规范,结合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鉴别方案,应当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1.固体废物属性判定。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11号)的规定,对被鉴别物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判别。
经判别,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被鉴别物亦不属于危险废物;经判别属于固体废物的,需作进一步鉴别。
2.危险废物属性初筛。
被鉴别物属固体废物的,鉴别机构应确定被鉴别物是否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经对照《名录》,被鉴别物列入《名录》且属于无“*”号标注的,则属于危险废物;被鉴别物列入《名录》且属于有“*”号标注的,初步认为无危险特征可能的,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确认;被鉴别物虽未列入《名录》但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被鉴别物未列入《名录》的,且经综合分析产生环节和主要成分,不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
3.危险特性鉴别。
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的规定,确定被鉴别物危险特性检测的项目、检测方法和样品采集要求。
北京市危险废物鉴定机构、危险废物鉴定中心、危险废物鉴定及检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危险废物鉴定机构、危险废物鉴定中心、危险废物鉴定及检测中国科学院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高工---189--3394--6343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测试中心中科院第三方权威的检测认证中心。
开展质量计量监测与检测,为政府部门监督检验、科研院所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工矿企业的原材料与产成品分析测试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二恶英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10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二恶英分析测试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等7项标准为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并由我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四、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五、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六、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上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1996)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对危险废物产生特性与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和污染特性进行研究,开展了危险废物特性及鉴别技术,危险废物鉴定能力得到了广东省内外各级环保部门的认同与认可。
危废鉴定-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
石油类 (石油烃)
矿物油 六价铬
挥发酚
铜、锌 铅、镉
非分散红外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 分析测试技术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6 年)
海洋监测规范 第 6 部分:生物体分析 GB 17378.6-2007 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 红外分光光度法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5555.4-1995
5085.3-2007
附录 B 固体废物 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 只测 28 种参
离子体质谱法
数,具体参数
详见表后附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注 16
5085.3-2007
附录 C 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石墨炉
原子吸收光谱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附录 D 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
生活垃圾化学特性通用检测方法 CJ/T 96-2013 13 定氮仪法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土壤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 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 HJ 634-2012
氯离子
土壤检测 第 17 部分: 土壤氯离子含量的 测定 NY/T 1121.17-2006
危险废物鉴别
氟化物
土壤质量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22104-2008
只测 8 种参
数,具体参数
详见表后附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注9
5085.3-2007
附录 I 固体废物 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 气
相色谱法
多环芳烃、 有机氯农药
危废鉴定 危险废物鉴别
只测 8 种参
数,具体参数
详见表后附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注9
5085.3-2007
附录 I 固体废物 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 气
相色谱法
多环芳烃、 有机氯农药
索式萃取 美国-EPA 3540C、气相色谱-质谱 法检测半挥发性有机物 (美国 EPA 8270C-1996 )
多环芳烃只 测 16 种参数; 有机氯农药
数,具体参数
附录 J 固体废物 硝基芳烃和硝基胺的测定 详见表后附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注4
非挥发性 化合物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附录 L 固体废物 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只测 4 种参 数,具体参数 详见表后附 注 19
附注 1:金属元素的具体参数:65 种,银、铝、砷、金、硼、钡、铍、铋、钙、镉、铈、钴、 铬、铯、铜、镝、铒、铕、铁、镓、钆、锗、铪、钬、铟、铱、钾、镧、锂、镥、镁、锰、钼、 钠、铌、钕、镍、磷、铅、钯、镨、铂、铷、铼、铑、钌、锑、钪、硒、钐、锡、锶、铽、碲、
总磷 全氮
土壤总磷的测定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632-201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 氢氧化钠熔融后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生活垃圾化学特性通用检测方法 CJ/T 96-2013 14 偏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 LY/T 1228-199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 CJ/T 221-2005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只测 28 种参 数,具体参数 详见表后附 注 12
多溴联苯醚
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组织中多溴联苯醚 的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 (美 国 EPA 1614-2007)
危险废物检测、危险废物鉴定
危险废物检测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安全环保部一、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分类】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
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7类,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二、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固体废物→否↓是2危险废物名录→是↓否危险特性鉴别标准→是↓否权威机构组织认定→是↓否二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有害物即将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
一般工业、矿业等废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形成环境污染,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形成病原体型污染。
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途经一般有以下几种:二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污染水体不少国家把固体废物直接倾倒于河流、湖泊、海洋,甚至以海洋投弃作为一种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不仅减少江湖面积,而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投弃在海洋的废物会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区。
二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二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3•大气污染固体灰渣中的细粒、粉末受风吹日晒产生扬尘,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李工--136--0304-4558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急性毒性危险废物的初筛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急性毒性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 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153 化学品测试导则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LD50(median lethal dose)for acute oral toxicity是经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一种物质的单一计量,可使青年白鼠口服后,在14 天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2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 LD50 for acute dermal toxicity是使白兔的裸露皮肤持续接触24 小时,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 天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
3.3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 LC50 for acute toxicity on inhalation是使雌雄青年白鼠连续吸入 1 小时,最可能引起这些试验动物在14 天内死亡一半的蒸气、烟雾或粉尘的浓度。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中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以及检测结果的判断等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中的固体废物包括固态、半固态废物和液态废物(排入水体的废水除外)。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不适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应急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与本标准同效。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GB508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份样、份样数、份样量的定义参见HJ/T20的规定。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废物产生量:产生固体废物的装置按设计生产能力满负荷运行时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量。
4样品采集41采样对象的确定对于正在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在确定的工艺环节采取样品。
42份样数的确定421表1为需要采集的固体废物的最小份样数。
422固体废物为历史堆存状态时,应以堆存的固体废物总量为依据,按照表1确定需要采集的最小份样数。
423固体废物为连续产生时,应以确定的工艺环节一个月内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为依据,按照表1确定需要采集的最小份样数。
如果生产周期小于一个月,则以一个生产周期内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为依据。
样品采集应分次在一个月(或一个生产周期)内等时间间隔完成;每次采样在设备稳定运行的8h(或一个生产班次)内等时间间隔完成。
424固体废物为间歇产生时,应以确定的工艺环节一个月内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为依据,按照表1确定需要采集的最小份样数。
如果固体废物产生的时间间隔大于一个月,以每次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为依据,按照表1确定需要采集的份样数。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目前介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1.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直接关系到摸清危险废物底数、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使用效能、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以及保障司法执行力等诸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基础,是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
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完整的危险废物鉴别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亟待健全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2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基本情况2.1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的初步建立我国于1996年和1998年分别颁布实施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并分布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了修订,初步建立了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采取《名录》(列表定义法)、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危险特性鉴别法)以及专家判定相结合的原则[1]。
根据此鉴别方法,列入《名录》的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不在《危险废物名录》内的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前两种都无法判定的由国家级别部门组织专家认定其是否是危险废物。
2.2部分省份已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探索性工作根据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江苏、重庆、浙江、甘肃、上海等省份已试行开展了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大多数地区采取以省级固体废物管理部门为依托,负责受理危险废物鉴别申请,组织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并出具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的鉴别意见。
以下是相关省对危险废物鉴别的管理条例:(1)、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危险废物鉴别办事指南:(2)、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管理办公的通知;(3)、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浙环发〔2013〕3号;(4)、福建省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办法(试行);(5)、关于进一步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环办[2014]263号;(6)、关于开展全区危险废物危险属性鉴别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宁环办函[2015]30号);(7)、关于印发《青海省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8)、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9)、重庆市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试行);(10)、江西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程序(试行)3国外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的经验(1)美国:美国采取“名录”与“特性鉴别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对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进行认定。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李工--136--0304-4558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浸出毒性为特征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固体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299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鉴别标准按照HJ/T 299 制备的固体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含量超过表1 中所列的浓度限值,则判定该固体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
附录A 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附录B 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附录C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附录D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附录E 固体废物砷、锑、铋、硒的测定原子荧光法附录F 固体废物氟离子、溴酸根、氯离子、亚硝酸根、氰酸根、溴离子、硝酸根、磷酸根、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G 固体废物氰根离子和硫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H 固体废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I 固体废物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10 固体废物硝基芳烃和硝基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K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L 固体废物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热喷雾/质谱或紫外法附录M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AHs 和PCBs)的测定热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N 固体废物多氯联苯的测定(PCBs ) 气相色谱法附录O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P 固体废物芳香族及含卤挥发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Q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平衡顶空法附录R 固体废物含氯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S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微波辅助酸消解法附录T 固体废物六价铬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碱消解法附录U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分液漏斗液-液萃取法附录V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索氏提取法附录W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Florisil(硅酸镁载体)柱净化法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能过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及鉴别工作【具体检测样品】污泥、污水、废液、废渣、催化剂废渣、煤渣、矿渣、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镉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色金属治炼残渣、其他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谢工---136-6236—51041.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危险废物鉴别危险废物的鉴别是指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但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进行危险特性检测鉴别的工作。
危险废物鉴别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判断待鉴别的物品、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
2 经判断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判断。
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属于危险废物,不需要进行危险特性鉴别(感染性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鉴别);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应按照第3条的规定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3 依据GB 5085.1~GB 5085.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
4 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无法鉴别,但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以上资料由中科检测提供,中科检测多年来为环保部门指定第三方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出具的检测和鉴别报告得到全国各地环保主管部门的认可,为社会各单位(企业、环保局、公安局、环保公益组织、环境研究院所等)提供专业的危险废物鉴别服务。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下设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定中心,开展固体废物检测及鉴别服务,我公司针对各行业产生的待鉴别固体废物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国家危险废物法规、政策撰写危废鉴别方案;依据相关标准,进行采样检测及鉴定。
鉴定能力得到了全国环保部门及企业的认同与认可;公司具有CMA,CNAS资质认证,具有专业采样人员,提供全国采样服务,给您提供更准确,更放心的鉴定服务!鉴别分类:1、行业类别:医疗、医药生产企业、水性涂料企业、化学化工企业、农药兽药生产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废水处理单位、基础化学生产、石油化工企业、环境治理企业、选矿企业、合成材料企业、电子电器行业、涂料、颜料、油墨行业、农药制造行业、光伏产业、等等。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方案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一、固体废物属性判定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11号)的规定,对被鉴别物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判别。
经判别,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被鉴别物亦不属于危险废物;经判别属于固体废物的,需作进一步鉴别。
二、危险废物属性初筛1.经判断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判断。
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经对照《名录》,被鉴别物列入《名录》且属于无“*”号标注的,则属于危险废物;被鉴别物列入《名录》且属于有“*”号标注的,初步认为无危险特征可能的,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确认;应按照鉴别标准进行鉴别。
2.依据GB5085.1-GB5085.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
3.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无法鉴别,但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三、危险废物检测项目确定的依据1.固体废物特性鉴别的检测项目应依据固体废物的产生源特性确定。
根据固体废物的产生过程可以确定不存在的特性项目或者不存在、不产生的毒性物质,不进行检测。
固体废物特性鉴别使用GB5085规定的相应方法和指标限值。
2.无法确认固体废物是否存在GB5085规定的危险特性或毒性物质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检测。
(1)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2)浸出毒性中无机物质项目的检测;(3)浸出毒性中有机物质项目的检测;(4)毒性物质含量鉴别项目中无机物质项目的检测;(5)毒性物质含量鉴别项目中有机物质项目的检测;(6)急性毒性鉴别项目的检测。
定。
4.在进行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时,应根据固体废物的产生源特性首先对可能的主要毒性成分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
5.在进行毒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时,当同一种毒性成分在一种以上毒性物质中存在时,以分子量最高的毒性物质进行计算和结果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GB 5085.6—2007
中国科学院危废鉴定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高主任--189********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鉴别标准...................................................................................................................................2 5 实验方法...................................................................................................................................3 6 标准实施...................................................................................................................................3 附录A 剧毒物质名录....................................................................................................................4 附录 B 有毒物质名录....................................................................................................................6 附录 C 致癌性物质名录..............................................................................................................12 附录 D 致突变性物质名录..........................................................................................................15 附录 E 生殖毒性物质名录..........................................................................................................16 附录 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17 附录G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加速溶剂萃取法..............................18 附录H 固体废物 N-甲基氨基甲酸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2 附录 I 固体废物杀草强测定衍生-固相提取-液质联用法.................................................28 附录J 固体废物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31 附录K 固体废物苯胺及其选择性衍生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34 附录L 固体废物草甘膦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38 附录M 固体废物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测定固相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析法................40 附录N 固体废物氯代除草剂的测定甲基化或五氟苄基衍生气相色谱法..........................44 附录O 固体废物可回收石油烃总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58 附录P 固体废物羰基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61 附录Q 固体废物多环芳烃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68 附录R 固体废物丙烯酰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71 附录S 固体废物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测定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75)
GB 5085.6—2007
II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七个标准组成:
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本标准为新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