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课件:9 短新闻两篇 .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4.辨用法 (1)管治 管制 ①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既包括中央直接行 使的权力,也包括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 ②记者从首都机场获悉,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管 理措施,今日12时开始在四环内会有交通管制。 提示两者都有“管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管治:管辖治理,一 般用于对某一地域的管辖。管制:强制管理。一般用于具体的人或 事。
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死难者纪念馆,并在
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冉.冉
瞩.目
噩.梦
窒.息
蒙.蒙细雨
蒙 蒙.骗
蒙.古族
剥
剥.花生 剥.夺
首页
读音 rǎn zhǔ è zhì méng mēng měng bāo bō
所关押和处死犹太人的监狱,也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修建的1 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到苏联军队解放此地时为
止,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杀人工厂”。1945
年1月27日,苏联红军发现了这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时在押
人员有7 000多人。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1947年7月2
-4-
9 短新闻两篇
-5-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举世瞩目的一 件大事,《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当年香港政权交接仪 式现场,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奥斯维辛,这个波兰境内名不见 经传的小镇,见证了纳粹德国惨绝人寰的暴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4年后,一位名叫罗森塔尔的美国新闻记者,踏上这片惨不忍睹的 土地,写下了控诉纳粹暴行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加点字
读音
撤.离
chè
婆娑.
suō
废墟.
xū
祷.告
dǎo
塞.进去 sāi
塞 要塞.
sài
闭塞.
sè
厦
大厦. 厦.门
shà xià
-10-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2.写汉字
词语
diān 簸 diān 峰 diān 痫 xī 笑 笑 xī xī
②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地方,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 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 景象。然而一踏进布热金卡,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 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地表达 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 压抑。
②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 管治地,于1997年结束英国的管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 的土地上,英国管治的太阳永远不可能再升起来了,所以说这是一 个“日落仪式”。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对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的喜悦心情。
-16-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6-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报道香港回 归祖国的特写。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 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又侵占了九龙半岛 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 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 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 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坚持香 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国多次谈判,1984年12月19日, 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之后,中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 7月 1日,香 港正式回归祖国。本文就记录了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二战”期间纳粹在这里杀害了 400 万人
今天的奥斯维辛依然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焚尸炉
第三部分 女牢房 (第 7~15 段)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第四部分(第 16 段):照应题目与开头,奥斯维辛确实
没有什么新闻
-23-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第四单元
-1-
9 短新闻两篇
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文章都是这两种文体中的典范 作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 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又分为消息、通 讯、特写等样式。《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属于新闻中的特写。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截取新闻 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 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它刻画的是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包身 工》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飞向太空的航程》属于新闻中 的通讯。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 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这些文章或报道新闻事件,或展示社会生 活,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17-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 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点评:①“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 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为什么?因为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
-18-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作者较高 的政策把握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 说对英方撤离的报道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 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管治结束的象征 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出作者的苦心?
-21-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22-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第一部分(第 1~3 段):阳光明媚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
间地狱
布热金卡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 4~6 段)
-19-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提示:
词句举例
表达情感
①米字旗最.后.一次在 这里降落后 ②这是英国撤离香港 的最.后.时刻
“最后”一词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 长达 150 多年的管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 族百年来的耻辱被洗刷,中国人民终于可 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2-
9 短新闻两篇
目标导航
课序题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别了,“不列 周婷、杨 1.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和
短新 颠尼亚” 兴
结构方式。
9
闻 两篇
奥斯维辛没 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2.把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和作者的主观评价在新闻 中的作用。
10
包身工
夏衍
1.把握课文的线索,领会文 章的主旨。 2.体会本文的表达方式和 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11
飞向太空的航程
贾永、曹 智、 白瑞雪
1.了解通讯的一般特征,把 握文章内容。 2.体会新闻背景在新闻中 的作用。
-3-
9 短新闻两篇
学习建议 1.学习新闻,首先要了解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 主体等部分组成。阅读新闻,首先要关注新闻的标题和导语,而本 单元的新闻在这些方面又各有特点,需要区别对待,仔细体会。 2.无论是新闻还是报告文学,在内容上都有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 材料,学习时要注意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还要学会筛选新闻事实 材料中的信息要点,把握新闻的内容,了解新闻的意义。 3.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注意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写人叙事的手法,了解文学化手法与客观事 实之间的关系,体会作品反映的生活深度和广度。
-7-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 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 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8-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军于1940年在波兰布热金卡附近建立的一
提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的原则, 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 念馆。在恐怖与安宁、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 人们对灾难的记忆、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 分地体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逼人的力量震撼着生者的 心灵。本文虽然没有报道新闻事件,却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13-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2)心智 心志 ①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 所无法想象的。 ②具有坚定的心志,就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达到理想的巅 峰。 提示两者从构成词语的语素来看,读音相同,词性一致,用法上也 十分相近,要注意其细微的区别。心智:表示思考能力、智慧,也表 示心理、性情。心志:表示意志。
③末.任.港督告别了这 个曾.居住过 25 任港督
“末任”“曾”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管治的结 束
的庭院
④新.的.一.天.来.临.的.第. 这一时间使人想起朝阳,暗示了香港将迎
一.分.钟.
来一个光明而美好的前程
-20-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里?社会 价值又在哪里?
别具一格的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中最重要、最讲究的一部分。这两 篇新闻的标题都独具一格。
-24-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我们先来看《别了,“不列颠尼亚”》。这是获得第8届“中国新闻 奖”一等奖的一篇通讯的标题。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 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 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 大意义,而这篇通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从标题 中,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视线中,渐渐消 失在茫茫海面的情景;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 个半世纪的管治宣告终结,中国的一段屈辱的历史终于被洗刷。这 个标题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所传 递出的情感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 无痕迹。
-15-
9 短新闻两篇
首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 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点评:①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多年的管治的结束和香港自治新历 史阶段的开始。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点评:①“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从海上乘船 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管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 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 治已经结束,点明题意。 ②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 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这句话客观地写出英国管治结束了, 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14-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3)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①从录像显示的情况看,乘客当时有的大喊大叫,有的目瞪口呆, 有的屈膝抱头,惊恐万状,不一而足。 ②洪水来临时,他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有条不紊地组织了有效 的自救。 提示两者都有因惊吓而惶恐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惊恐万状: 十分惊恐的样子,侧重描写状态。惊慌失措:害怕惊慌,一下子不知 怎么办才好,侧重说明慌张。
易错字
颠 巅 癫 嬉 嘻嘻
词语
囚 tú 迁 xǐ dǒu 峭 zhuàn 写 编 zuǎn
易错字
徒 徙 陡 撰 纂
-11-
9 短新闻两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3.解词义 停泊:(船只)停靠,停留。 凝重:①端庄,庄重。②(声音)浑厚。③浓重。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呼吸。 明媚:①(景物)鲜明可爱。②(眼睛)明亮动人。 撰写:写作。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数以万计:用万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