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推理问题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一框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二、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__真__实__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 保证真实可靠。 二是推理结构__正__确__。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 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探究如果他们都说了真话,他们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提示: 奇思喜欢航模,所以在航模组;笑笑不喜欢足球,所以在电脑组;淘气不是电 脑组的,那就一定是在足球组。这一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出的。
疑难突破
1.全面认识推理的意义
获取新知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掌握,通过推理获取未知,从而丰富人们的认知,扩 大知识的范围
反驳观点
推理是论证和反驳的工具,通过推理结构形式,可以对相关观点正误进 行判别
系统知识
人类零散的知识依靠推理组织成科学理论系统的知识,在实践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的过程中,推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指导实践 推理可以指导人们通过已知获取未知,明确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为实 践提供针对性指导
要点笔记 推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获取,二是实践的发展。推理 可以指导人们通过已知获取新知,并且反驳错误观念,推动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正确 的推理可以具有可预见性,为实践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 2.推理及其类型
旁栏边角 想一想
阅读教材“示例评析” 思考:材料中的演绎推理是否正确?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演绎推理的真实性? 提示: 不正确。推理结构错误导致结论错误。保证演绎推理的真实性必须保证前提真 实,结构正确。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源自议题一 理解推理的种类与意义
情境探究
情境 学校有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奇思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 了其中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
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共28张PPT)
该比较高的结论。该推理是( ) ①或然推理
A
②类比推理
③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④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D.③④
课堂练习
2、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农谚是 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智慧。一些人们熟知 的农业谚语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春雨贵如油”适 用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而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流传着“春
➢ 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提示:从思维方法看,晏子的推论并不可靠。但是却达到了反驳效果。 晏子反驳楚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等方法,纠正了楚王的认识错误,维 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二、类比推理的方法
6.综合运用逻辑推理
(1)实质: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2)作用:归纳推理,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类比推理, 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 (3)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 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和“没有空气和水”的属性与推出属性“有生物 ”相排斥。
二、类比推理的方法
5.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
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例如: I. 瓦特类比蒸汽中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II. 鲁班根据荷叶发明了雨伞; III.阿基米德根据洗澡水溢出浴盆的现象发现了“浮力原理”; IV. 英国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是受到挤牛奶女工感
高中政治选修3 同步讲义 第二单元 单元提升(二)
单元提升(二)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热点素材材料一春秋末期,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
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楚王故意问:“你们捆着的是什么人?”小官禀报说:“是齐国人,盗窃犯。
”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说,①橘子长在淮南就结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
老百姓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材料二传说,一位农夫曾被恶人诬告,法官判了农夫死罪。
按当地的习俗,即将被处死的人可以用抓阄来碰碰运气。
②抓到“死”阄,必死无疑;抓到“生”阄,可以赦免。
③恶人不想让农夫活下来,买通制阄人,把两个阄都制成了“死”阄。
农夫的一个朋友得知消息后,悄悄告诉了农夫。
到了抓阄的那天,农夫随便抓出一阄,放进嘴里吞了下去。
他请求法官查看剩下的阄……知识链接信息点①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信息点②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信息点③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创新演练1.下列语句属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有()①实验若不成功,就失败②甲去或乙去③不仅他不会,而且你也不会④或去或不去,岂能犹豫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成功和失败、去或不去属于矛盾关系,是不相容的,且二者只能选其一,所以①④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②是相容的选言判断,③是联言判断,均不选。
2.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居住的地球与其他行星,如木星、土星、火星、金星,都很相似。
尽管这些行星跟太阳的距离都不相同,但他们与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太阳运行,从太阳取光。
新教材2024高中政治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阶段综合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阶段综合检测二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这一概念存在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比方定义解析:定义项不能干脆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因此,这一概念犯了“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解除。
答案:C2.甲说:“你们这样夜以继日、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
”乙说:“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
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甲干扰别人消遣,影响和谐社会建设B.乙违反同一律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C.甲夸大其词,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乙违反排中律要求,犯了“两不行”的逻辑错误解析:甲所说的“别人”,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
乙有意将其偷换为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有“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故选B项;A、C、D三项说法错误,应解除。
答案:B3.柏拉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即“人是没有羽毛两腿直立的动物”。
对于这个定义,以下评价错误的是 ( )A.这个定义正确说明白人区分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B.依据这个定义,凡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都是人C.这个定义不能把人与其他动物严格区分开来D.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分在于人的创建性劳动,不应仅从形体外观上给人下定义解析: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柏拉图给人下的定义没有正确揭示出人区分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A项评价错误,应入选;B、C、D三项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应解除。
答案:A4.“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结束”,与这一推断特征一样的是 ( )A.全部参与报告会的同志仔细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B.有些同志为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流下了泪水C.很多同志表示要把杨善洲同志的精神贯彻到日常工作当中去D.这位老党员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解析:“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结束”这是一个单称推断,不须要量项,与之相一样的推断是D项;A项属于全称推断;B、C两项属于特称推断。
6.1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 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中项
所有 M 都是 P 大前提 所有 S 都是 M 小前提
P M
S
所以,所有 S 都是 P 结论
结构式
小项
大项
三段论推理
2.三段论推理的结构: P49示例评析1 & P49-2
(1)大项、小项、中项:
× 注意:有人认为,实践和推理是形成判断的两个来源。这一看法对吗?
一、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2.推理的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 作推理。 3.构成: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P44-1旁边做标记)
前提: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 结论:推出的新判断
如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前提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所以,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结论
一、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4.推理结构: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 种逻辑联系方式。
P9探究与分享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大前提:真
所有S是M 小前提:真 所有S是P 结论:真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大前提:真 所有S不是M 小前提:真
①“大项(P)”: 结论中的谓项; ②“小项(S)”: 结论中的主项; ③“中项(M)”: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2)前提: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 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 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四年级《推理问题》奥数课件
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远冠军。
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
甲
乙
丙
一小
二小
三小
跳高
垒球
跳远
答:综上可知,甲是一小的,是跳远冠军;乙是三小的,是垒球冠 军;丙是二小的,是跳高冠军。
阿派、卡尔、米德读书的学校分别是一中、二中、三中,他们各
自爱好游泳、篮球、排球中的一项体育运动,但谁爱好哪项运动,在
丙是工人;
乙>丙>战士
答:乙是教师。
乙不是战士, 那么乙是教师。
2.A,B,C,D四人中只有一人体育未达标,当有人问他们是 谁体育未达标时,A说:“是B。”B说:“是D。”C说:“不 是我。”D说:“B说错了。”如果这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对 的,那么体育未达标的是谁?
假设是A,那 C,D的话都 对,矛盾;
所以甲不是正 常人和老实人。 甲只能是骗子。
丙就是 老实人。
再看乙,乙说 假话。所以乙 是正常人。
答:甲是骗子,乙是正常人,丙是老实人。
推理的时候,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已经推 断出的结论作为条件,逐一推理,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 得到结论后,我们还可以把结论带到原题中检验,没有矛 盾,说明推理正确。
注意条件:“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可以假定其中一个
说了真话,然后看是否产生矛盾。如果产生矛盾,就说明这个人
说了假话。
由乙和丙说的
如果是丁或者乙 的话,那么乙或丙
× 由于甲丁说“不
是我”,则甲和丙
获奖者一定不
中一定有一个人说
也一定有人说了真
是丁或乙
了真话。
话,矛盾;
甲是获奖者。
× 如果是丙,那么甲和丁说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6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1框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考点 演绎推理的要求
4.W-12是一种严重危害谷物生长的病毒,每年都造成谷物的大
确的是
()
A.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
B.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
C.演绎推理中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判断
D.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能够确保人们思维的严密性
【解析】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知识。A、B、C均正确;掌握演绎推
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确保”的说法
过于绝对,D错误。故选D。
【答案】D
(2)意义: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 用。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 它的形式。演绎推理的最典型、最重要的应用,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 证明中。
3.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 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2)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 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 结论。 (3)要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既不能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也不能 仅靠形式逻辑的知识,还需要有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知识。
【思考】请你根据现实生活,正确理解演绎推理。 提示:
2.演绎推理的意义 (1)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 间的 ___必__然__联__系_____,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2)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 ___严__密__性___具有重要 的作用。
(学案)第二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含解析
第2课时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1)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 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又称换质法。
(2)目的:使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
(3)形式: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形式。
(4)规则:①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5)方法:第一步,主项和量项不变。
联项“是”改“不是”,“不是”改“是”。
第二步,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试着为下列性质判断换质:1.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所有物体都不是静止的。
)2.死读书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死读书是不正确的读书方法。
)3.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4.有些科学家不是上过大学的。
(有些科学家是没上过大学的。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1)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又称换位法。
(2)目的: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3)形式: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4)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主项或谓项周延一个性质判断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主项或谓项不周延一个性质判断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5)规则:①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6)方法: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7)应用: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二、三段论推理1.含义: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1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
(× )
提示: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
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
遗漏。
某校教导处调查了近3年本校(系省级示范高中)高中生参加省级 学业水平考试的情况,发现所有学生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进而得出结
论:省级示范高中的学生全部可以通过省级学业水平考试。这个结论
的场合②,叫作反面场合。
场合
有关情况 被考察现象
①(正面场合)
A、B、C
a
②(反面场合)
×、B、C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A是a的原因
(2)典型特征:同中求异。在正反面场合,只有一种情况是不同的,
其他情况都相同。
3.共变法 (1)形式结构
场合
有关情况 被考察现象
①
A1、B、C
a1
②
A2、B、C
a2
【判断】
(1)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中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推理是必然推理。
(×)
提示:“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中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结
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
推理,即不能必然推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2)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
(2)要点 ①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 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___保__真___关系,它不属于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
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不完 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 ___或__然___的。
高中政治选修3 同步讲义 第二单元 第七课 课时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课时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课标要求] 1.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作用及意义。
2.知道类比推理与比较、比喻的区别。
3.明确类比推理的方法及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措施。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理解类比推理的种类、应用和作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正确认识类比推理,树立科学态度。
2.公共参与:依据类比推理,进行类比试验,用理论指导实践。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1.含义: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2.依据: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3.类比与比较、比喻(1)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2)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提醒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
4.特点: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5.要求: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想一想: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不同点有哪些?提示类别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思维方向不同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个别,由一般到一般二、类比推理的方法1.模拟方法及其实质(1)仿生学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模拟方法。
它专门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构造及功能,用于制造先进的技术装置。
(2)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想一想: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吗?提示不是。
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2.类比推理的具体方法(1)类比推理的依据: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这一推理属于()A.演绎推理B.联言推理C.完全归纳推理D.不完全归纳推理“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等许多能够产生热的若干个别情况,概括得出“运动能够产生热”的一般性结论,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
D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B、C三项不合题意,应排除。
2.“微型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长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是小说形式的全部,所以,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
”这是个() 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B.完全归纳推理C.必要条件假言推理D.不完全归纳推理,然后得出“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结论。
这是一个完全归纳推理。
故本题选B项。
3.“某甲会英语、某乙会英语、某丙会日语、某丁会法语,而他们都是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
”根据上述情况,若运用归纳推理,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W厂有的厂级领导干部会英语B.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C.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外语D.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日语和法语,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
题目中“英语、日语和法语”相对于外语来说都是个别与特殊。
因此选择C项。
4.财会室内有两个保险箱,一个重230千克,一个重90千克,均被搬动,因此,被盗案可能是两个人合伙作案,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这是哪种推理?()A.成立假言推理B.成立归纳推理C.不成立归纳推理D.不成立演绎推理,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
虽然90千克重的保险箱,两个人是可以搬动的,但230千克重的保险箱,两个人单靠体力是搬不动的。
所以,两人合伙作案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故选 C 项。
5.如果要在甲、乙两块土质不同的地里种玉米,并运用求异法确定玉米品种A是否比玉米品种B的产量高,播种时就应该这样来安排实验,即()A.在甲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并且在乙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B.在甲地种A品种玉米,在乙地种B品种玉米C.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A种玉米D.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B种玉米,甲地、乙地条件不同,必须要求两种玉米种子在同一块地中播种才能相比较。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7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2框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同步提升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框(一)基础巩固1.某漫画家通过微博在线与网友互动“慢时尚”时说:“我觉得在脑袋假想一个开关,当你不想想的时候就把开关关掉,然后把自己放在停电的房间里面,你自然就会找到你自己的慢生活。
”该漫画家的话是该( )A.演绎推理B.一种比较C.类比推理D.一种比喻【答案】D【解析】题中没有涉及结论和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排除B、C。
材料中漫画家的话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了认识的对象,这是一种比喻,D符合题意。
A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当我们看到一头有角有蹄的野生动物,就可以从牛、羊等有角有蹄而且是食草动物的情况中,推知这头野生动物也是食草动物。
这表明( )A.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B.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C.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秩序D.类比推理具有普遍的保真性【答案】B【解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是丰富多样的,只有把握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类比推理才具有意义,因此,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B正确;A不如B具体准确;C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D观点错误,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不具有普遍的保真性。
故选B。
3.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郎宁,出生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
他回加拿大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说他是喝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具有中国血统。
他反驳道:“诸位都是喝牛奶长大的,岂不都具有牛的血统了吗?”这位外交官效果显著的反驳,运用的是( ) A.换质法B.类比推理C.三段论推理D.不完全归纳推理【答案】B【解析】切斯特•郎宁驳斥反对派的“喝中国人的奶水长大就有中国人的血统”的观点而推出“喝牛奶长大就有牛的血统”,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的推理,属于类比推理,排除A、C、D。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课时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件
④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 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 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⑤剩余法: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 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 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典例3 在夏天雨后,人们发现雨后的晴空会出现赤、橙、黄、绿、青、
蓝、紫的七色美丽彩虹。后来,在早晨的露水珠里又看到了七色彩带,
在瀑布溅起的水星里、在船桨打起的浪花里也能看到类似现象。这些场
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有一点相同,就是阳光穿射过水珠。因此,阳
光穿射过水珠可能是彩虹出现的原因。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
(3)以一般性或共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或特殊的结论。这种推理形 式叫作归纳推理。 改错: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 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议题探究
启迪思维 素养形成
议题1:归纳推理的种类 材料一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 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1)在上述材料中,韩愈论证“谁是老师”运用了哪种推理方法? 答案 韩愈在总结归纳时,对“生乎吾前”和“生乎吾后”这两种情况 进行了论证,因此属于完全归纳推理。
想一想:下列结论能否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天下乌鸦一般黑; 鱼打漂,雨来到。 提示 不能由完全归纳推理推出。
4.不完全归纳推理 (1)含义: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 部分对象 ,这样的推理就叫作不完全归纳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 或然 的,我们可以通 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习题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2.所有的生物体都有生命活动;乳酸菌是一种生物,适合在无氧条件下生 存;如果生物体有生命活动,那么生物体必然有呼吸运动。根据以上论述, 可以推断( )
A.呼吸运动在无氧环境下也可以进行
B.乳酸菌是一种没有呼吸运动的生物
C.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会停止呼吸运动
D.能在无氧环境下生存的生物体为数不多
【答案】A 【详解】 ABCD:由题干中“所有的生物体都有生命活动”,而乳酸菌是一种生物,可推出“乳酸菌有生命活动” ,再由题干中“如果生物体有生命活动,那么生物体必然有呼吸运动”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前件 则肯定后件,即乳酸菌必然有呼吸运动;又知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生存,这说明在无氧环境下也可以 进行呼吸运动。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A.丙 B.乙 C.甲 D.丁
【答案】A 【详解】 ABCD:据条件②③④可知甲乙丙知识丰富,丁知识不丰富;由①甲乙意志相当推断有两种 情况:即甲乙都坚强或都不坚强;若甲乙意志都坚强,则丙丁意志都不坚强,又因每个人至少 符合一个条件可得丁技术熟练,则四人中没有完全符合条件的人;故推断甲乙意志不坚强,丙 丁意志坚强,只有丙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即同时具备意志坚强、知识丰富、技术熟 练的条件,A正确,BCD错误。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堂随练
1.美美是一名市内装饰设计师,她今年买了新房,自己负责全部的装修设计。 出于工作需要,她把卧室改造成了三个大大的书房,平时就在书房里画设计图。 美美还在书房的阳台处设置了健身区域。冬夜,除非下雪或者刮风,否则美美 肯定会在阳台上做瑜伽。根据以上陈述,美美在无风的冬夜所做的是( )
D.他要么是一位科学家,要么是一位教授,要么是一位作家,他不是一 位作家,所以他要么是一位科学家,要么是一位教授
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B
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C.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D.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巩固练习
7.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韩某没有忠于事实,所以,
B 韩某没有忠于真理。对这一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推理形式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 B.题中推理属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C.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大前提的前件真,后件未必真 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大前提的前件假,后件必假
示例1
甲只有作案时间,才能是罪犯,
甲有作案时间,
“无效”
所以,甲是罪犯。 → 肯定前件式
示例2 甲只有作案时间,才能是罪犯,
甲不是罪犯
“无效”
所以,甲没有作案时间 → 否定后件式
示例3
甲只有作案时间,才能是罪犯,
甲没有作案时间,
“有效”
所以,甲不是罪案。 →否定前件式
甲只有作案时间,才能是罪犯,
示例4 甲是罪犯,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①相容的选言判断性质: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性质: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
(1)有效式:否定肯定式
相容选言推理
3、方法 (规则):
× (2)无效式:肯定否定式
(1)有效式:肯定否定式
不相容选言推理
(2)有效式:否定肯定式
巩固练习
3.下面属于相容选言推理的是( ) ①成绩不好,或是由于态度问题,或是由于方法问题,刘明成绩不好不是因 为态度问题,所以,刘明成绩不好是因为方法问题。 ②要么改革开放,要么闭关锁国,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因此,中国不会闭 关锁国。 ③对于外界的批评,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批判借鉴,我们要批判借鉴,所以,我 们不会置之不理。 ④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生病,或者是由于缺乏锻炼, 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 他不是生病,不是营养不良, 所以,他身体不好是由于缺乏锻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第3课时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时练习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年级:姓名: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如果选购了股票,则不能投资期货;只有投资期货,才能投资邮票;或者投资邮票,或者投资外汇;但是最近投资外汇风险太大,不能操作。
据此,可以推知( )A.选购股票B.不选购股票C.不投资邮票D.不投资期货【解析】选B。
本题中有关联词如果……那么;只有……才。
根据规则选购股票不能投资期货、只有投资期货才能投资邮票。
或者投资邮票,或者投资外汇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也就是说投资邮票就不投资外汇,投资外汇就不投资邮票。
还有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即投资邮票又投资外汇。
这就是选言判断的一个考点相容选言。
而题干中提到最近投资外汇风险太大,不能操作,也就是不投资外汇。
根据概念选言判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那么就是投资邮票。
根据推理得出:投邮票就投期货,投期货就不投股票。
所以选择B选项。
2.除非播种许多稻谷种子,通过辛勤耕耘,等待时机成熟,否则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
根据以上陈述,下列不能推出的是:( )A.播种一粒稻谷种子,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B.播种许多稻谷种子,但不通过辛勤耕耘,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C.没有播种许多稻谷种子,虽然等待时机成熟,也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D.只要播种许多稻谷种子,通过辛勤耕耘,等待时机成熟,就能收获一箩筐稻谷【解析】选D。
题干为除非…否则不…联结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为:收获一箩筐稻谷——播种许多稻谷种子,通过辛勤耕耘且等待时机成熟,必要条件为三个支命题组成的联言命题,其逆否命题为否后推否前,联言命题的特性为:一假则假,A,B,C,均为否定后件推否定的前件,可以推出,D项只要…就…,前推后,推出关系为:播种许多稻谷种子且通过辛勤耕耘且等待时机成熟——收获一箩筐稻谷,混淆了充分必要条件,推不出。
思维导图第二单元练习题
思维导图第二单元练习题一、概念理解类1. 请简述思维导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思维导图的核心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方法的区别在哪里?4. 请列举思维导图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三个应用场景。
5. 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提取技巧有哪些?二、技巧运用类2.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摘要?请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
3. 请用思维导图梳理一部电影的剧情梗概。
4. 请用思维导图分析一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关系。
5.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时间管理?请举例说明。
三、案例分析类(请在此处附上一张思维导图图片,题目中不展示图片)(请在此处附上一张思维导图图片,题目中不展示图片)(请在此处附上一张思维导图图片,题目中不展示图片)(请在此处附上一张思维导图图片,题目中不展示图片)(请在此处附上一张思维导图图片,题目中不展示图片)四、实践操作类1. 请绘制一幅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思维导图。
2. 请绘制一幅关于“四季变化”的思维导图。
3. 请绘制一幅关于“智能手机发展历程”的思维导图。
4. 请绘制一幅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思维导图。
5. 请绘制一幅关于“环保措施”的思维导图。
五、创新设计类1. 请尝试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份个人职业规划。
2. 请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份旅游攻略,包括景点、美食、住宿、交通等。
3. 请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份节日活动方案。
4. 请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份健康饮食计划。
5. 请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份学习计划。
六、逻辑推理类烧水、冰融化、铁生锈、木柴燃烧七、团队合作类1. 请用思维导图设计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规则。
2.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3. 请用思维导图记录一次团队讨论的过程和结果。
4. 利用思维导图制定一个团队项目的时间线和任务分配。
八、跨学科应用类1. 请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中几何与代数的关系。
2. 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4.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生物学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习题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答案】D 【详解】 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位推理,又叫换位 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①④:①④对应正确,应选。 ②③:②是换位推理,③换质推理,②③不选。 故本题选D。
7.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三段论推理( )。 ①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 ②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 ③就是由两个前提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④就是借助两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详解】 ①②:三段论推理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① ②正确。 ③④:三段论推理并不是由两个前提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也不是借助两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 判断的推理,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堂随练
1.以下推理中属于演绎推理的换质推理的是( )
A.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有的导电的是金属
B.书信是有格式的,所以,书信不是没有格式的
C.所有事物不是静止的,所以,有的事物是运动的
D.有些鸟是会飞的,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
【答案】B 【详解】 A:“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有的导电的是金属”属于换位推理,主、谓项位置互换了,A错 误; B:换质推理是指通过改变某直言命题的质,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书信是有格式 的,所以,书信不是没有格式的”符合换质法规则,B正确; C:“所有事物不是静止的,所以,有的事物是运动的”改变了前提判断的量项,即将“所有”换成 了“有的”,不符合换质法规则,C错误; D:“有些鸟是会飞的,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将前提中谓项“会飞的”换成了“不会飞的”,但联 项“是”却没有改为“不是”,违背了换质法规则,D错误。 故本题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推理问题
逻辑推理问题是一种由众多条件组成的判断性问题。
它主要不是靠计算、作图等专门的数学知识,而是要求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进行条理清晰的思维和严谨有序的推理。
要注意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分析推理,排除一些不可能的情况,逐步归纳,对归纳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假设法、排除法、列图表法等。
范例、解析、拓展
例1有一座四层楼,每层楼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有4块玻璃,分别是白色和茶色。
如果每个窗户表示一个数字,每层数的三个窗户从左到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表示的三位数分别是612,275,791,362。
那么,第三层楼表示的三位数是多少?
拓展一下图是标有1、2、3、4、5、6数字的正方体的三种不同摆法,问三个正方体朝左那一面的数字之和是多少?
拓展二有三只盒子,一只装有两个红球,一只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装有红球
和白球各一个。
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
你能只从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
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吗?
拓展三已知在每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这6个数,并且注意两个相对的面上所写的两个数的和都等于7,现在把5个这样的正方体一个挨着一个
地连接起来(如图1)在紧挨着的两个面上的2个数之和都等于8,那么图中打“?”
的这个面上所写的数是几?
例2小赵、小钱和小孙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
现在只知道:(1)小孙比教师年龄大;
(2)小赵和医生不同岁;
(3)医生比小钱年龄小。
请你判断一下,谁是工人?谁是医生?谁是教师?
拓展一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上语文、数学、外语课。
(1)甲上课全用汉语;
(2)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3)丙是女的,比数学老师年轻;
甲、乙、丙各都什么课?
拓展二一位警察,抓获4个盗窃嫌疑人甲、乙、丙、丁,他们的供词如下:
早说:“不是我偷的。
”
乙说:“是甲偷的。
”
丙说:“不是我。
”
丁说:“是乙偷的。
”
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你知道谁是小偷吗?
拓展三A、B、C、D四位外国朋友住在18层高的饭店里,他们分别来自埃及、法国、朝鲜和墨西哥。
(1)A住的层数比C住的层数高,但比D住的层数低;
(2)B住的层数比朝鲜人住的层数低;
(3)D住的层数恰好是法国人住的层数的5倍;
(4)如果埃及人住的层数增加2层,他与朝鲜人相隔的层数,恰好与他和墨西哥人相隔的层数一样;
(5)埃及人住的层数是法国人与朝鲜人住的层数的和。
根据上述情况,请你确定A、B、C、D分别是哪国人,分别住哪一层?
检测、反馈、应用
一.填空题
1.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高于91的整数。
如果A、
B、C的平均分为95分,B、
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
分,那么D的得分是。
2.一位学者在几年前逝世,逝世时的年龄是他出生年数的1
29
,如果这位学者在1955年
主持过一次学术讨论会,那么他当时的年龄为岁。
3.有8个球编号是①到⑧,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一克。
为了找出这两个
轻球,小刚用天平称了3次。
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
⑧轻;第三次①+③+⑤与②+④+⑧一样重,那么,两个轻球的编号是和。
4.某年的10月份有四个星期五、五个星期三。
这样的10月8日是星期。
5.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874、765、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
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个位数上有一个相同数字。
这个商品的编号是。
6.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大学生。
现在知
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大学生不同岁,大学生比小张年龄小。
那么三人中是工人,是教师,是大学生。
7.甲、乙、丙三人进行跑步比赛,A、B、C三人对赛后结果进行预测,A说:“甲肯定是
第一名。
”B说:“甲不是最后一名。
”C说:“甲肯定不是第一名。
”其中只有一人对比赛结果的预测是对的,预测对的是。
8.甲、乙、丙、丁与小明五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每胜一盘得2分,
和一盘得1分,输一盘得0分。
到现在为止,甲赛了4盘,得2分;乙赛了3盘,得4分;丙赛了2盘,得1分;丁赛了一盘,得2分,那么小明赛了盘,得分。
二、解答题
9.甲、乙、丙三人被蒙上眼睛,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帽子的颜色不是红的就
是绿的,当去掉蒙眼睛的布时,要求每个人如果看见别人(一个人或两个人)戴的是红帽子就举手,并且谁能判断出自己头上帽子颜色的,谁就马上离开房间。
三人碰巧戴的都是红帽子,因此三人都举了手。
几分钟后,丙首先走开了,他是怎样推导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的?
10.三只口袋里分别装有两只红球、两只白球、一红一白球,但口袋外贴的标签都是错的。
请从一只口袋里取出一只球,使你能根据这个球的颜色说出三只口袋里球的颜色。
11.有100个人,其中至少有1人说假话,这100人里任意2个人总有1个说真话,问说真
话的有多少人?说假话的有多少人?
12.一位老师当着A、B、C三位学生的面拿出5顶帽子,三白两黑。
然后将三位学生的眼
睛蒙住,分别给他们各戴上一顶帽子,其余两顶收了起来。
老师先打开A学生的眼罩,问他知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回答不出。
老师又打开B学生眼罩,问B 知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B也回答不出,这时C学生正确地说出自己戴是的白帽子,试说明C学生的理由。
13.五年级四个班举行数学竞赛,小强猜的比赛结果的名次排列是(3)班第一名,(2)班
第二名,(4)班第四名;小明猜的名次排列是(2)班,(4)班,(3)班,(1)班。
已知,(4)班是第二名,其他各班名次两人都猜错了。
这次竞赛名次是怎样排列的?14.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就是你的两倍。
”乙回答说:
“如果把你的羊给我一只。
我们俩的羊数就一样多了。
”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只羊?
15.某工厂有六名棋手进行单循环比赛。
比赛分三场同时进行,共赛五天,每人每天赛一场。
已知在第一天C和E对弈,第二天B和D对弈,第三天A和C对弈,第四天D 和E 对弈。
试问,F在第五天与谁对弈?
16.A、B、C、D、E、F、G、H共八人为四对夫妻。
已知:(一)E曾作为客人参加了D
的结婚典礼。
(二)A的爱人是H的表兄。
(三)E和F性别相同。
(四)A、B、E三人在结婚前,同住一间宿舍。
(五)H夫妇出国旅行时,B、C、E代表各自的爱人到机场送行。
请说出八个人,谁和谁是夫妻。
17.一台天平,只有30克和5克的两只砝码,如何将300克药粉分成150克、100克和50
克三份,请写出详细过程。
N N 次篮球比赛,每次第一名得a分,第二名得b分,第三18.三个班的代表队进行(2)
名得C分(a、b、c为整数且a>b>c>0),现已知这N次比赛中一班共得20分,二班共得10分,三班共得9分,且最后一次二班得了a分,那么第一次得了b分的是哪个班?
19.世界杯足球小组赛,每组四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场比赛胜队得3分,败队记0分,
平局时两队各记1分。
小组全赛完以后,总积分最高的两个队出线进入下轮比赛,如果总积分相同,还要按小分排序,一个队至少积几分才能保证本队必然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