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青铜葵花》简介,作者介绍,作品背景。

2. 精读:选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作者及作品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精读:选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呈现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

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阅读《青铜葵花》全文,做好读书笔记。

2. 写作作业:结合作品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角色的文章。

青铜葵花教学文档

青铜葵花教学文档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青铜葵花》,激发阅读的欲望。

课前准备:小说《青铜葵花》以及其中的一些片段。

指导课时:1课时指导过程:一、出示图片,直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

(多媒体出示曹文轩图片)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你读过他的哪些作品?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本曹文轩的书。

(多媒体出示《青铜葵花》封面)二、欣赏书评,了解梗概1、首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在评论家的眼中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青铜葵花》坚持了曹文轩一贯的古典的、浪漫的审美追求,他挖掘出了苦难背后的美感。

他说:“痛苦是美丽的。

”的确,我们在看过他的作品后,会发现,苦难并不都孕育丑恶和痛苦,它不可思议地也绽放着美丽和优雅。

——李东华青铜,葵花。

一男,一女。

青铜葵花,一件珍贵的雕塑品,艺术品。

曹文轩就这样流畅而又唯美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

——安武林2、别人给予这本书如此高的评价,看来这本书是一本好书。

同学们,对于这本好书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预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里面有哪些人物等等) 老师介绍主要内容:《青铜葵花》讲述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

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一个特别的机缘,让七岁的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

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

但在葵花十二岁那年,却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三、经典片段,品味人物过渡:通过书评和老师的介绍,我们知道书中有两个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们是……(生说:青铜葵花)同学们,故事中的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看手中的资料。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铜葵花》这本教材的第13章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青铜葵花》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与葵花的第一次相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第13章,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分析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的活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青铜与葵花的感情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第13章阅读指导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人物形象:青铜、葵花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的内心活动。

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论证。

2. 答案: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都充满了好奇和惊喜。

青铜形象:勇敢、善良、有爱心;葵花形象:聪明、可爱、坚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后续章节,深入了解人物命运。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青铜葵花》的整体理解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

2.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主题。

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课堂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青铜葵花》,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醒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主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4.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分享,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和阅读感悟。

5.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进行练习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作品主题阅读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主阅读,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2. 作业要求: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答案准确、书写清晰。

八、课后反思2.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青铜葵花》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精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写作技巧,以及进行相关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青铜葵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精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的难点,如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写作技巧3. 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青铜葵花象征意义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

2. 答案:(1)青铜葵花象征坚韧、顽强、希望。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青铜葵花的相关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及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阅读兴趣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精品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精品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铜葵花》这本书。

我们将学习书的第15章,主要内容包括:青铜一家人的到来,葵花的到来,青铜和葵花的相处,以及葵花在学校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描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能够运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PPT。

学具:学生用书《青铜葵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青铜葵花》的预告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第15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人物分析: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情节梳理:学生讲述书中的情节,教师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5.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6. 情感体会:学生分享自己对书中情感的理解,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情感问题。

7. 口语表达:学生根据书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8.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书中的情节,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青铜葵花》1. 情节梳理2. 人物分析3. 写作手法分析4. 情感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书中情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画面。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中的一个情节,进行绘画创作。

2. 作业题目: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最喜欢的书中人物。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铜葵花》的阅读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但在情感体会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青铜葵花》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了解作者背景,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主题及写作特色,学习作者曹文轩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描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曹文轩及其作品背景。

2. 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文章主题,感受作者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文章主题,理解作者情感。

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PPT。

2. 生字词卡片。

3. 阅读理解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葵花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

4. 阅读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回答。

5.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问题,教师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及写作特色。

8.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青铜葵花》2. 生字词:若干3. 阅读理解:问题及答案4. 文章主题:成长、亲情、友情5. 作者情感:怀念、感激、祝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分析文章中的写作特色,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答案:(1)文章主题:成长、亲情、友情。

(2)写作特色:如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表达等。

(3)作者情感:怀念、感激、祝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引导情感体验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曹文轩其他作品。

(2)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青铜文化,拓宽知识面。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曹文轩及他的其他作品。

2. 简述《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3.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交流。

教学活动:1. 播放作者曹文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3. 教师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4. 学生讨论为什么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很重要。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一章,准备下一步的交流。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关系。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分析青铜、葵花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互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说明。

3. 学生分组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互动,展示成果。

4. 教师总结人物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二章,分析其他人物。

第三章:情节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青铜葵花》中的重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如青铜与葵花的相识、葵花的失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发展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青铜葵花》中重要情节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对人物发展的影响。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

4.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三章,准备下一步的交流。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青铜葵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勇气、友情、成长等。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了解青铜器时代的历史文化。

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领会作品主题,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时代,激发学生对《青铜葵花》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作品中的角色,讨论在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下,自己会怎么做。

4. 例题讲解:分析作品中的一段描写,讲解如何从文字中提炼有效信息,理解人物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一段人物对话,体会角色心理。

六、板书设计1. 作品背景:《青铜葵花》曹文轩青铜器时代2. 人物关系:青铜葵花青铜家族3. 作品主题:成长、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作品中的一段描写,谈谈你对青铜和葵花关系的理解。

2. 答案:学生需结合作品内容,分析青铜和葵花的感情变化,体会作品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草房子》、《根鸟》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分析的有效性;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作品的核心章节,即第一章《青铜的诞生》、第二章《葵花的到来》和第三章《青铜与葵花》。

这些章节涵盖了作品的开端、发展和高潮,是理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的关键。

青铜葵花教案完整版

青铜葵花教案完整版

青铜葵花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推荐曹文轩纯美小说《青铜葵花》,让学生感受人性之美,体会人的真诚善良,自然美丽和谐。

2.通过品词析句,初步感受人物的苦难,体会文字之美、真爱之美。

3.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吸引学生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词析句,初步感受人物的苦难,体会文字之美、真爱之美。

2、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要请大家看一张照片。

(出示曹文轩照片)认识吗(告诉我你怎么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曹文轩。

(PPT出示:作者简介)谁愿意读一读揭题: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曹老师的作品《青铜葵花》(出示手中书),初步感受一下它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板书:青铜葵花。

【PPT出示:封面】哎呀,厚厚一本书,该怎样去读呢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先了解到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封面、封底、目录、内容提要】二、初步感知师:这么厚的一本书,如何才能快速了解故事的呢?1、出示:内容提要2、学生自己读读,哪些给你印象最深?3、师述:读,到底怎样的苦,才是大苦到底怎样的美,才是大美到底怎样的爱,才是至爱内容提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个疑问,想不想去读这本书,去解开这些疑问4、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再来看看封面。

(PPT出示:封面)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师:一个小女孩,身后是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几条木船,几只沙鸥,夕阳西下,一片葱茏的芦苇,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啊!想知道在这美丽的芦苇荡到底发生哪些故事呢?同学们试着猜猜,这本书会写到哪些事物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5、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想从作品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打开目录看一看吧。

(PPT出示:目录表)从目录中证实了你的哪些猜测(你很会猜,有时候,猜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铜葵花》教材的第五章“葵花与青铜”,详细内容包括:对葵花与青铜关系的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作者通过人物关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人物关系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和主题思想的挖掘。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关系,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第五章内容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葵花与青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第五章内容,了解葵花与青铜的关系。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坚韧等。

c. 举例讲解,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关系。

3. 例题讲解:a. 出示范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b. 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b.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a.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b. 从葵花与青铜的关系中,你学到了什么?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第五章——葵花与青铜2. 主要内容:a. 人物关系:葵花与青铜的友谊b. 人物性格特点:勇敢、善良、坚韧c. 主题思想:生命的真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本章内容,写一篇关于葵花与青铜的友谊的读后感。

b.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举例说明。

2. 答案:a. 读后感:见仁见智,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b. 人物性格分析:如勇敢、善良、坚韧等,要求举例具体。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青铜葵花》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段落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特色,感悟课文主题思想。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句子和段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葵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4. 课文解析:教师逐段分析课文,讲解句子和段落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特色。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主题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青铜葵花》2. 生字词:葵花、青铜、珍惜、亲情等。

3.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4. 主题思想: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亲情”的作文。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句通顺,表达真挚,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感人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结构的分析和作者写作特色的理解3. 朗读指导和主题探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选择重点字词:根据课文内容,挑选出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的生字词,如“葵花”、“青铜”等。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至第三章:介绍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家庭背景,描绘他们的生活环境。

2. 第四至第六章:讲述青铜和葵花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

3. 第七至第九章:描述青铜和葵花在艰难环境下的成长,以及他们如何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铜葵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学会关爱他人,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勇敢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青铜葵花》小说、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引发学生对本书的兴趣。

2. 初读: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至第三章,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3. 精读: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第四至第九章,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遇到类似困难时,会如何应对。

5.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一段描写,讲解如何从文字中体会人物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章节中的人物情感变化。

六、板书设计1. 主要人物:青铜、葵花2. 情节发展:家庭背景→友谊→成长3. 主题: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青铜葵花》中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草房子》、《细米》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青铜葵花》。

该课文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故事。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青铜和葵花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 能够运用阅读理解技巧,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感情;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5.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提高朗读能力;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青铜葵花》;2. 人物形象:青铜、葵花;3. 故事情节:相遇、相处、分离、重逢。

七、作业设计(1)青铜和葵花是如何相遇的?(2)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葵花为何离开青铜?(4)青铜是如何找到葵花的?答案:(1)青铜和葵花是在河边的芦花丛中相遇的。

(2)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遇到了生活上的困境,如食物短缺、住所简陋等。

(3)葵花离开青铜是因为她的父亲找到了她,并将她带回了城市。

(4)青铜是通过葵花留下的信找到了她,并将她接回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程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青铜葵花》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青铜和葵花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美好品质的赞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青铜和葵花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人物分析、写作特色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外阅读材料、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青铜和葵花的描述,分析他们的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为例,讲解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6. 写作特色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写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青铜葵花2. 人物形象分析:青铜:勇敢、善良、担当葵花:坚韧、乐观、纯真3.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细腻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青铜葵花》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青铜。

他勇敢、善良,敢于担当。

在故事中,他为了保护葵花,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他的善良和勇敢让我十分敬佩。

2. 课后拓展:阅读其他有关成长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青铜葵花》,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成长题材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整本的书”。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教授纯美小说的系列作品之一,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

小说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对待苦难与痛苦。

作者笔下的苦难不是生活中的意外,而是生活中的常态;苦难不能摧毁人们的意志,反而会使人们呈现人性的熠熠光辉。

本设计围绕作品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交流,走进文本中的人物,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汲取语言营养,学会鉴赏文本,培养阅读兴趣。

目标预设:
1.抓住感人的情节,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能结合文本产生一些独特的感受,发表独到的见解。

2.在阅读、交流中,能欣赏文本优美的词、句、章节,了解、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痛苦与挫折,正确面对人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适合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课前准备:
•目录
第一章小木
船 1
第二章葵花
田 20
第三章老槐
树 42
第四章芦花
鞋 61
第五章金茅
草 87
第六章冰项
链 115
第七章三月
蝗 148
第八章纸灯
笼 186
第九章大草
垛 220
美丽的痛苦(代后记) 243 •教师推荐“纯美系列”,课外延伸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渴望走进曹文轩的纯美系列小说,尽情享受那里的真、善、美吧!来,看着大屏幕,记住这几部系列小说。


4、屏显曹文轩纯美作品,学生齐读书名,教师相机介绍。

《草房子》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等;
《山羊不吃天堂草》曾获中国儿童文学奖;
《红瓦黑瓦》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
《根鸟》《细米》《野风车》
板书设计:走进《青铜葵花》
苦难
至爱
大美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读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并能概括其主要内容。

说一说,有哪些方法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内容提要”、“目录”、“后记”……】
提示:内容提要、目录(每个章节的题目)都是故事的高度浓缩。

阅读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点。

2.课件出示主要内容。

《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和大麦地的百姓一起乐观生活,从容应对洪水、蝗灾等苦难,处变不惊,战胜苦难,追求幸福的故事。

3.交流、修改“阅读提纲”中的“主要内容”。

三、情节导读,品味文字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片断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交流四:
1.朗读有关句、段。

2.随机出示以下内容,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