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1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文句,领略北国春风不同凡响的美,感受作者对北国之春的激赏之情。

2、研读课文,把握散文的情感线索,初步体会作者行文的曲折动人之妙。

2.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2、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春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我们把他请出来,他是谁呀?(春)生扩词。

师:“春”字可以这么多朋友,看来他非常受欢迎,现在“春”已经来到人间了,你从什么地方看到了呢?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师:是呀,春姑娘已经悄悄来临,那暖暖的春风就是他最忠实的使者。

瞧,春风轻轻的吹着口哨来了。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春风》。

师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师:想不想读读这首小诗,请大家把书轻轻放到16页,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然后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男女生分小节读。

指名分小节读。

齐读。

三、生字教学。

师: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把课文正确、流利的读下来。

有几个调皮的词语娃娃从课文中跑了出来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一)出示词语:轻轻口哨柳梢枝头俏换上绿袍一支捎来云霄悄悄1、自由读。

2、男女生读。

3、游戏检测。

(二)学习形声字。

师:我们很快就和词语娃娃交上了朋友,在这些词语娃娃当中有几个长得很像的字宝宝,你们发现了吗?(随机出示:霄哨梢俏捎悄削)1、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2、出示:肖。

3、学习“肖”。

4、观察上面这些字那些字的读音和“肖”相同或接近。

师小结:肖就是这些字的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声旁表音的方法认字。

(三)写字。

哨梢悄四、课间休息。

随音乐唱《春天在哪里》。

五、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师: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它都让哪里发生了变化?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

生交流。

师:老师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课堂上,想看吗?(欣赏图片)知道有感情的朗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word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word版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春风》◆ 教材剖析《春风》是林斤澜的一篇散文,今世作家林斤澜老先生,常常活跃在故土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相同的情怀、感觉和认识,在这篇文章里他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照。

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粗暴豪放、贮满哲思”的语言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领会和哲思,抒写得酣畅淋漓,为我们描述了北国春风的粗暴豪放、剧烈迅疾、强烈有力。

颂扬了它的勃勃活力,全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难得质量,表达了对遣散寒冷,带来春季的北国春风的无穷和深深敬意。

◆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累积文中要点词语;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认识对照、欲扬先抑的手法;3、品尝本课出色的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重视对课文的朗读,经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2、分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要点、难点,培育学生研究的习惯。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本文自然光景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1、对照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感觉语言美、自然光景的美、感觉北国春风粗暴、豪壮,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课难点】品析要点句子,感觉作者独到的感情。

◆ 课前准备1、对于作者;2、多媒体课件。

◆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人们在风中走来人们在风中走去他们走在春风里2、借助有关资料,认识作者。

(见课件)二、字词累积:(见课件)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你感觉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如何的,是厌烦、仍是喜欢?四、研读品析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生者热爱北国的春风的感情,颂扬了北国春风的质量。

思虑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要旨的。

1、迅速阅读课文,掌握行文中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态度。

找到有关语句说说。

2、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色的?勾勒并朗诵出直接描绘春风的句子,领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色?3、这段文字写出春风什么特色?(提示能够从修辞、要点动词方面)4、北国春风到临以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5、作者为何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铺天盖地,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这样之美?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6、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北国春风的赞叹之情,开头为何要贬斥春风?这是什么写法?7、对照阅读课文3、 4、 9、10 段。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4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赏析语言。

3、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语言美,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2、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方法。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一)散文特点(二)写景散文鉴赏步骤1、辨明写景对象2、抓住景物特征3、分析写作手法4、体会作者情感5、品读精妙语言二、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散文名篇有《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绿》等。

三、《春》导读练习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明这一特点的句子是3、写这些景物时采用了的方法分别是(提示:从修辞、感觉、顺序、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4、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空2行)5、赏析几个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子。

(提示:从修辞、关键词着手赏析语言特点)四、结构划分小组探究:四人为一组。

1、请在三个“春”字前面填写一个动词,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2、若将文章描写的春的几个片段,用五幅图来表示,请给每幅图命名。

小组交流,展示成果,总结答案。

五、仔细研读1、一开始,文章写到的春天来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2、什么时候春天来了,从哪里可以看出?3、春草图(1)这幅图中的小草有什么特点呢?(2)关键句:“坐着,躺着……迷藏。

”这句话未直接写草,可以删掉吗?“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风”在这里有何特别作用?(3)关键词:“偷偷”,“钻”,“满”,这些字体现出草的什么特点?(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春花图(1)这幅图里从哪几个方面展现了花?从那几种感觉里感受了花?(2)关键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写花的吗?“闭了眼……”真会有桃儿、杏儿、梨儿吗?“蜜蜂……蝴蝶……”它们的出现对写花有何作用?(3)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采用了何种写作顺序?5、春风图(1)从这一段话里推测,春天的风有何特点?从那几种感觉里感受了风?(2)关键句:“春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即春风;春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3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赏析语言。

3、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语言美,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2、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产生联想,学会赏析本文语言。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设疑引发思考。

1、复习《春》、《春之古韵》佳句名句。

2、揭示课题:《春风》林斤澜3、交流:作家资料(提点:①林斤澜是当代作家,作品以短篇小说居多,讲究构思立意,别具一格;②林斤澜也是南方人,建国以后到北京工作生活。

)【教学环节2】朗读课文,品词读句,感受北国春风的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1、林斤澜也是南方人,江南的春天那么美,他为什么偏爱北国的春风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课文,看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我们的作家如此喜爱?要求:朗读课文,感受北国春风的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朗读课文6、7、8段。

听读思考:北国的春风给你怎样的感觉?这几位同学有没有把这种感觉读出来?3、讨论交流4、小结:这样充满力量、激情万丈的北国春风怎不让人为之深深地折服,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由衷地感叹--“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教学环节3】设疑引思,研读课文,体会作者行文的曲折动人之妙。

1、文章的开头5段是否可以删去?2、学习要求:研读课文,圈画语句找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联系全文来揣摩作者的用意。

3、试借助数学中的折线图来解决语文问题:设定零刻度线(横轴)为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设定情感指数线(纵轴)来显示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找到的相关语句写在卡纸上贴到合适的位置。

4、讨论交流:(1)定位最高点--作者情感的最高点是哪句话,应该贴在哪里?(“能不怀念……”)(2)刚才我们讨论朗读的3段作者的情感是怎么样的呢?--层层递进(3)开头5段作者的情感又是怎么样的呢?可能找到的句子:“‘春脖子’有名无实”、“哪里有什么春天”、“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春风》的作者、音韵格律以及诗歌的主题。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春风所带来的美好与激情。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通过诵读、朗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春风》的作者、音韵格律和诗歌的主题。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通过诵读、朗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春风所带来的美好与激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风》的背景音乐,渲染学生走进春天的氛围,唤起他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诗歌《春风》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对其中的元素进行描述,感受春风所带来的美好与激情。

3.解读(15分钟)通过教师对诗歌《春风》的解读,介绍诗歌的作者、音韵格律,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4.品味(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春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春风的温暖和生机。

学生可以选择合作朗读或个人诵读,通过声音的传达表达对春风的情感。

5.延伸(15分钟)用例子和图片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思考和想象。

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或创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诗歌《春风》的作者、音韵格律以及诗歌的主题。

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春风的情感。

通过诗歌的欣赏及写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图片、朗诵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春风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表达,体验了诗歌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合作、讨论、欣赏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延伸】1.延伸学习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春风》的理解和欣赏,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学习。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5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4_春风_教学设计_教案_5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北国春风粗犷豪放的特点。

2.学习文中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

3.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4..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北国春风粗犷豪放的特点。

2.学习文中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

难点:1.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2..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赏析图片:杨柳依依,黄土滚滚;鸟语花香,昏天黑地……)同学们,江南之春,山清水秀,杨柳依依;而北国之春黄土滚滚,昏天黑地。

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天地,请允许我邀请大家在鲜明的对比中,走进春天,来用心感受咱们北国的春风吧!【设计意图】此设计是引导学生从两组不同的画面中感受江南的春天和北国春天,形象直观感受春风的作用。

为下文学习北国的春风的特点作铺垫。

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林斤澜(1923——2009),当代作家,浙江温州人。

创作以小说为主,素有“短篇圣手”代表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等。

2.读准下列画横线的字褒贬老窖冰碴靸鞋荆条冰砚抛撒发霉3.根据拼音写汉字有名无shízhà暖还寒千里冰fēng草zhǎng 莺飞色味jù全小组间竞争回答,教师给予充分肯定,鼓励,表扬。

三、聆听范读、感春风听录音,注意字词读音,并思考;北国春风有何特点?听后学生回答:生1:北国春风威猛有力生2:北国春风势不可挡生3:北国春风豪迈粗犷…………【设计意图】学生熟悉课文,从听读中锻炼学生的识别字词读音,句子停顿、朗读时的感情等,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各展风采、想春风小组读第6.7.8.9.自然段,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北国春风的句子,并概括出北国春风的特点,并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春风的?学生细读课文,独立阅读并作出批注,教师巡视、点拨小组讨论明确:“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北国春风迅猛。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重点词汇,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短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春风》课文,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理解与记忆重点词汇,熟练掌握语法知识的运用。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准确朗读短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放映一段春天的美景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谈一谈春天给他们的感受。

2. 学习:(1)呈现新词汇:呈现并教授新词汇,如"拂面"、"纱帐"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2)练习朗读:学生分组,每组派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进行纠正,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的朗读。

(3)课文理解:分组合作学习,每组学生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解读,并进行讨论。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理解,并与全班进行分享。

(4)语法运用:教师通过例句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5)修辞手法分析: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拓展延伸:(1)合作创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每组创作一段描述春天的诗句,并朗读给全班听。

(2)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去校园外进行春天的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并进行反馈和分享。

四、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温习并巩固所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练习和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春风》教案不要标题七、教学反思上述教案以《春风》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合作学习和实地观察等,使学生在感知春天之美的同时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_2102

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_2102

《春风》《春风》是林斤澜的一篇散文,当代作家林斤澜老先生,经常活跃在故乡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感受和认识,在这篇文章里他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比。

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粗犷豪放、贮满哲思”的语言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

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认识对比、欲扬先抑的手法;3、品味本课精彩的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重视对课文的诵读,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2、分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本文自然景物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1、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1、关于作者;、多媒体课件。

2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人们在风中走来……人们在风中走去……他们走在春风里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见课件)二、字词积累:(见课件)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你感觉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是讨厌、还是喜爱?四、研读品析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的情感,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主旨的。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行文中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情感态度。

找到相关语句谈谈。

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并朗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3、这段文字写出春风什么特点?(提示可以从修辞、重点动词方面)4、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5、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北国春风的赞美之情,开头为何要贬低春风?这是什么写法?7、对比阅读课文3、4、9、10段。

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春风》word教案1

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春风》word教案1

《春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二、能力目标:1、品析重点语句的神韵。

2、尝试着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上海的春风,上海的人。

三、情感目标:懂得热爱生活是发现生活之美的前提。

【教学重点】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品析重点语句的神韵。

【教学难点】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品析重点语句的神韵。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

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褒贬bāo 飘拂fǘ塞外sài冰碴chá耗子hào乍暖zhà三、研读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了对北国春风者热爱,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四、问题解疑: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而林斤澜笔下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仅仅是作者所描写的对象不同吗?还是有其他原因?1、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北国风与杨柳风的不同。

归纳:A特点:具有粗犷之美、雄健之美、阳刚之美小结: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2、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3、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

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 ,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2、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教学重点: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式问答式相结合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

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褒贬bāo 飘拂fǘ塞外sài冰碴chá耗子hào乍暖zhà三、研读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

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

与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不是(3)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春风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春风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误区警示:考生误答本题原因,一是对文章内容不把我,而是对写作手法“对比”“欲扬先抑”等不理解。
答案:AC
14. 为什么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忘记北国的春风”?请简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答题时要从全文着手,把握住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的特点,抓住的观点态度,特别是结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数第三段作答。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毂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的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类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A项、C项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体现,并且分析准确。B项所说“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是错误的,和的观点正好相反;B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不形成对比;E项对表现手法的说法是错误的,对北国春风不是欲抑先扬,而是使用了欲扬先抑。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1.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领略北国春风不同凡响的美。

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春风》◆ 教材剖析《春风》是林斤澜的一篇散文,今世作家林斤澜老先生,常常活跃在故土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相同的情怀、感觉和认识,在这篇文章里他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照。

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粗暴豪放、贮满哲思”的语言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领会和哲思,抒写得酣畅淋漓,为我们描述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放、剧烈迅疾、强烈有力。

颂扬了它的勃勃活力,全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难得质量,表达了对遣散寒冷,带来春季的北国春风的无穷和深深敬意。

◆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累积文中要点词语;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认识对照、欲扬先抑的手法;3、品尝本课出色的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重视对课文的朗读,经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2、分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要点、难点,培育学生研究的习惯。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本文自然光景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对照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感觉语言美、自然光景的美、感觉北国春风粗暴、豪壮,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课难点】品析要点句子,感觉作者独到的感情。

◆ 课前准备1、对于作者;2、多媒体课件。

◆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人们在风中走来人们在风中走去他们走在春风里2、借助有关资料,认识作者。

(见课件)二、字词累积:(见课件)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你感觉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如何的,是厌烦、仍是喜欢?四、研读品析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生者热爱北国的春风的感情,颂扬了北国春风的质量。

思虑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要旨的。

1、迅速阅读课文,掌握行文中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态度。

找到有关语句说说。

2、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色的?勾勒并朗诵出直接描绘春风的句子,领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色?3、这段文字写出春风什么特色?(提示能够从修辞、要点动词方面)4、北国春风到临以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5、作者为何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铺天盖地,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这样之美?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6、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北国春风的赞叹之情,开头为何要贬斥春风?这是什么写法?7、对照阅读课文3、 4、 9、 10 段。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4春风》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4春风》word教案 (4).doc

三、指导学生先学烘托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第4课春风教学目标:1.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理解作者先抑后扬地突出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的表现作用。

3.初步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4.与《春》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悟文章以组合性动词、拟声词及短句来展现北国春风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对文章所描绘的北国春风特点的理解。

媒体准备:《北国之春》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

2.查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领略了江南春天的柔婉之美,诗情画意之美。

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风是怎样的吗?请大家大声背诵《春》第五段“春风图”。

春天是否仅仅一种美呢?让我们先欣赏一首歌。

(播放《北国之春》渲染北国早春春寒料峭,春风雄浑豪迈的气氛,引入新课学习。

)这首歌描绘的是北方的春天,另一种春景。

北方的冬天是怎样一幅景象呢?让我们随着林斤谰的《春风》一起去感受一番吧。

二、师生讨论“春风”及与“春风”有关的成语、诗句,为学习《春风》,对比北国春风的特点做铺垫。

(让学生自由回答)举例:成语①春风满面——形容人满脸喜色,和蔼舒畅,十分得意的样子。

②春风得意——形容遇事顺利,心情非常得意、畅快的神态。

③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和影响。

也用以称颂师长的教诲。

④春风夏雨——春风和夏雨能够养育万物,故用以比喻及时的教益或帮助。

⑤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培育。

诗句①“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王安石《船泊瓜洲》)表示又一个春天来临了,现用来比喻新的政策、措施等所带来的新景象。

②“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旧以形容边塞苍凉,现用来比喻某种思想、影响到不了某一地区或单位。

三、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褒(bāo)贬飘拂(fú)塞(sài)外冰碴(chá)耗(hào)子乍(zhà)暖四、研读课文。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4春风》word教案 (3).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4春风》word教案 (3).doc
1.书写字词。2.完成练习册3——7题。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签查(盖章):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多媒体出示《当堂检测》。
七、板书设计:
春风(林斤澜)
厌恶——怀念——喜爱
(北)(南)(北)对比
抑———————扬
8.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质疑问难。
9.回顾全文,小组讨论探究。
10.交流思考讨论结果,补充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
11.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结果,补充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
5.多媒体出示作者。
6.课件出示字词
7.播放录音指名朗读。评价指导。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4.研读赏析:(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一、第1—3自然段:北京春天短、风沙大;二、第4自然段:怀念江南的春风;三、第5—11自然段:北 国春风之美)
(2)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其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品质。)
(3)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
(不是,一开始贬抑,北方没有真正的春天,后怀念江南春风,形成对比,用 欲扬先抑的写法。)
(4)第5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别样的体会”是什么?(设问,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别样的体会”是北京的春风另有一种有别于江南春风的雄健有力的美。)
难点:感知北国春风的雄壮美。
教法
选择
诵读法、启发点拨法、学导式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完成练习册1、2题

《春风》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

《春风》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

《春风》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一、导入新课。

又是一年春风起,生活于北方的我们见惯了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着实对春风生不出丝丝好感。

那么,同样生活在北方的林斤澜先生为什么对北方的春风情有独钟呢?那就让我们在风中走来,在风中走去,去感受林斤澜笔下的北国春风吧。

(图片1)(板书)(图片2)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图片3)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2.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说说你了解的林斤澜。

(图片4)林斤澜,(1923.6—2009.4)浙江温州人,当代作家。

林斤澜一生经历丰富,创作颇丰,尤以短篇著名,被誉为“短篇圣手”。

二、整体感知:(图片5)听课文录音,要求:1.圈划生字词褒贬bāo飘拂fǘ塞外sài冰碴chá耗子hào乍暖zhà2.这篇散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小结:刚才通过整体感知我们知道课文主要描写北方春风景象,先说厌恶之意,再抒喜爱之情。

写出了春风强劲的力量、粗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的春风的呢?我们进入重点品读环节。

(图片6)三、重点品读:1.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北方春风的段落,画出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体会一下北国春风的特点。

作者对春风的描绘很精彩,尤其是文章的第六段把北国的春风描绘的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赏析一下第六段的精彩语句。

(图片7)“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 注意品读加红线的字词和修辞句式特点。

“扑” “漫” “插” “灌” “呜呜吹号” “哄哄呼啸”这段文字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国春风强劲、粗犷、难以遏制的气势。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4春风》word教案 (5).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4春风》word教案 (5).doc

《春风》莫道春风总柔情,更有北国异样风【教材分析】《春风》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主讲课文,本单元以“斑斓春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春天,感受春天之美。

林斤澜的《春风》一反古来对于春风的“柔情”定位,从“豪放”角度抒写春天的别样魅力,是意蕴非常丰富的一篇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教学的优秀教材。

【教学目标】1.揣摩、欣赏文中精彩的词句,体会文中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2.学习文中对比、衬托等修辞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作者笔下春风的独特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堂说一说——赞作者坚毅品质导入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历经命运的坎坷,却用微笑面对生活;他饱尝岁月的艰辛,却以淡然走过人生。

他仿佛像一棵树,一棵松树或一棵柏树,风来了,雨来了,树就那么站着,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在默默扩大着自己的年轮;霜来了,冰来了,树仍没有挪动地方,还在那里站着。

树阅尽了人间风景,也把自己站成了独特的风景。

他就是当代作家林斤澜。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春风》,感受他那独特的“春风”情怀。

(板书课题:《春风》林斤澜)二、认定目标:三、自主学习:读一读——赏名家眼中春风第一步,读准、读顺!提示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提示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着(zhuó)重刮折(shé)嘎(gā)地一声冰碴(chá)冰砚(yàn)冰溜(liū)乍(zhà)暖还寒粗犷(guǎng)第二步,模仿、美读!●播放《春风》美文朗诵。

学生模仿示范朗读,读出美感。

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

在读准读顺文章的基础上,控制好音量的高低起伏,读出声音的抑扬顿挫,有感情地美读课文。

第三步,展示成果!教师请数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在班级进行朗读,评选出最佳朗诵者!四、合作探究议一议——辨南北春风差异过渡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风》
《春风》是林斤澜的一篇散文,当代作家林斤澜老先生,经常活跃在故乡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
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感受和认识,在这篇文章里他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比。

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粗犷豪放、贮满哲思”的语言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
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

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认识对比、欲扬先抑的手法;
3、品味本课精彩的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重视对课文的诵读,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2、分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略本文自然景物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1、关于作者;
2、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

人们在风中走来……人们在风中走去……他们走在春风里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见课件)
二、字词积累:
(见课件)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感觉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是讨厌、还是喜爱?
四、研读品析课文:
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的情感,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主旨的。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行文中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情感态度。

找到相关语句谈谈。

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并朗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3、这段文字写出春风什么特点?(提示可以从修辞、重点动词方面)
4、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
5、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北国春风的赞美之情,开头为何要贬低春风?这是什么写法?
7、对比阅读课文3、4、9、10段。

比较一下江南的春风与北国的春风有什么不同。

8、作者反复把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进行对比,用意何在?
五、赏析语言:
a. “春脖子短”。

b. “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


c.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


六、课堂总结:
不管是轻柔、温暖、景色怡人的江南,还是粗犷、豪迈、气势雄浑的北国,我们的祖国到处同样可爱,我们应该人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一夜之间——最后”。

2、描写一下我们当地春风吹拂时的景象和你的内心感受。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