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4a71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5.png)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生物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七年级的生物下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基础知识,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一、细胞和生命的起源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等。
2.生命的起源:原核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要早于真核生命。
古地球上的原始环境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物质的运输与代谢1.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通过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器官进行运输。
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有扩散、渗透、运动、转运等。
2.代谢:是指有机体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进行反应转化的过程。
代谢包括两个部分:合成、分解。
常见的有机体代谢过程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发酵和分解作用等。
三、继承与变异1.基因:是生物中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基因,基因一般包括基因型和表型两种形式。
2.遗传:是指生物遗传信息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
常见遗传方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
3.变异:是指基因在繁殖中出现的突变和重组现象。
变异可以带来种类的繁多和物种的多样性。
四、生物间的关系1.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存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常见有共生现象的物种有蚂蚁和蜜蜂、草与牛羊等。
2.食物链:反映了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
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种生物构成。
3.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干扰等一系列因素。
五、健康常识1.心血管健康: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学会控制体重和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2.口腔健康: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并避免烟和酒等有损口腔健康的物质。
3.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垃圾分类等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的概述,也是我们在学习生物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每个知识点,同时也能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生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部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fa2e8a0b1c59eef9c7b4c4.png)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 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
精选版课件ppt
58
10、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 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1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 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 )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环境
时间(分钟)
精选版课件ppt
50
• 实施计划
•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 察,如实记录。
• 得出结论
•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们的结论 是什么?
• 表达与交流
• 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 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 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你小组的结论一致吗 ?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精选版课件ppt
27
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 在炎热缺水 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 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
• 生活在寒冷 海域中的海 豹,皮下脂 肪很厚。
• 蚯蚓在土壤 中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 松。
荒漠中的 植物—— 骆驼刺, 根系非常 发达
精选版课件ppt
28
•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了沙漠中植物种类少,
植株矮小?
精选版课件ppt
14
干旱使粮食减产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它们的耳朵大小主 要与生活环境的哪种 因素有关?
人教生物知识点七年级
![人教生物知识点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fa8117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2.png)
人教生物知识点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是初中生物学习的第一步。
学完这一年级的生物知识,学生将会初步了解复杂的生物世界,初步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并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生物知识。
本文将对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第一章生物和生命生物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这是生物学的开端。
生物是有机体,具有生命现象的物质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等。
生命是一种自我复制、自我修复和自我适应的现象。
生命体的特征在于它能够分化、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二章生物分类生物多种多样,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
因此在生物分类中首先考虑的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现代生物学归纳出了五个生物界,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古菌界。
每个生物界又包含数不清的种类。
第三章调查生物调查是生物学的第一步,包括观察、记录、测定和处理数据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工作对于了解生物特征和提高科学素养十分重要。
生物调查可以采用现场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条件下的调查方法。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生命体系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生物,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制定了环保政策,并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环保中。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肩负的责任。
第五章生命的传递生命的传递是指生命在某些条件下被传递到下一代。
这一过程不仅仅涉及个体繁殖问题,很多基因相关的研究也与此相关。
这一章节从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出发,详细介绍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生物细胞分裂方式,并阐述了有丝分裂、受精等生殖方式。
第六章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物质和能量是生命体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
本章节以人体新陈代谢为例,系统阐述了物质与能量转换到生命体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总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是初中生物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生物知识、了解复杂生物世界、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十分重要。
苏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280ea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d.png)
苏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一、我们周围的生物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的生命现象:a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b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c都能新陈代谢;d都能生殖、遗传、变异;e都有应激性;f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第二章探索生命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懂;则污点在物镜上.6.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区别:形状规则、边缘黑而中间亮白;用镊子轻压盖玻片能变形或移动的是气泡;反之为细胞.7.高倍镜和低倍镜比较;高倍镜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小;视野暗.8.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净(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净);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未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取(取生物材料——薄而透明)、浸(浸在水中)、展(展平;否则会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重叠)、盖(注意盖法;防止产生气泡)、染.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盐水).最后染色时都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两到三次)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二、探究生命的方法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前提)、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可以与结论不符)、实验(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设计实验时;要设计对照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唯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为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3.当所得结论与原有知识矛盾时;应在多次实验验证后大胆的修正原有的知识.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1.相同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2.不同点:细胞壁(保护、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液泡(含有细胞液、酸甜苦辣都在这里)、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二、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恒定的.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加)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染色体逐渐排列在细胞中央、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等分、两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端移动、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分、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分、原细胞中央出现新的细胞膜细胞壁)3.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与环境条件有关.4.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不会改变数量).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5.动物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如皮肤)、肌肉组织(运动;如肌肉)、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如血液;骨骼)、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如脑和脊髓)6.植物组织:分生组织(分裂细胞;如根尖;茎尖)、保护组织(保护;如表皮)、营养组织(营养;如叶肉;果肉)、输导组织(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导管;筛管)、机械组织(支持植物体或者承受机械压力;如细胞壁)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形态不同;种类多样;整个身体有一个细胞组成;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1.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动;可以在水中旋转前进.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食物泡: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伸缩泡:排泄废物表膜:呼吸和排泄2.单细胞生物:变形虫、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衣藻、带藻、甲藻3.单细胞生物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是生物的应激性;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组织;更没有神经系统.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1.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2.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5.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6.胃是消化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7.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盲肠、阑尾、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8.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9.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一、植物种子的萌发1.种子主要由胚和种皮(保护)等组成;胚由子叶(贮藏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萌发后消失)、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组成.2.大豆、花生是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玉米、小麦、水稻等是单子叶植物;有胚乳.3.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4.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5.种子的胚在吸收营养物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发育;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逐渐破土而出;发育成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胚发育成一株新植物体.二、植物根的生长1.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2.植物根尖结构包括四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的作用是保护;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它是根生长的主要部分;伸长区的细胞能够迅速伸长;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3.植物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和向水生长等特性.三、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1.谁对植物体的作用: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姿态.2.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3.在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的情况下;根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相反;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这就是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4.不同植物需水量不用;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5.目前提倡根据植物的需求;通过喷灌或滴灌的方式给予农作物适量的水;这样既可以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又能节约用水.6.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还需要含钙的、含锌的和含硼的无机盐.7.氮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磷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钾肥: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氮叶磷果钾茎)四、植物茎的输导功能1.枝芽由分生组织、幼叶、芽轴和芽原基等部分构成;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新亚;芽轴逐渐伸长;枝芽就发育成新枝.2.在农业生产中;一般尽可能保留花芽;适当剪除枝芽;以确保多结果实.3.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个部分构成.树皮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筛管;形成层的细胞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因此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所以茎很坚硬;木质部内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导管;位于茎中央的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4.筛管在韧皮部中;从上向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在木质部中;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5.木本植物长出节瘤是由于养料通过韧皮部里的筛管向下运输时受到阻碍;大量积累在剥去树皮的缺口上端而形成的.6.有些植物的茎除了具有支持、输导养料的功能外;还有贮藏和生殖等功能.五、植物的开花和结果1.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开花的习性;开花情况受光照、温度的影响.2.一朵花一般由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花托和花柄等结构组成.花蕊(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3.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子房由胚珠和子房壁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4.雌蕊授粉(受精)后才能发育成果实.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2、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有关.3、普利斯特来的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4、绿色植物就像适应而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二、光合作用的场所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2、叶片的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的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不但可以保护叶片不收病菌侵害;而且防止叶内水分过度散失.表皮上有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4、叶肉是叶片的主要部分.靠近上表皮的叫栅栏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叶绿体较多.靠近下表皮的叫海绵层;排列疏松;叶绿体少.所以叶片上面颜色深;下面颜色浅.5、叶脉有输导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功能;也能支持叶片.6、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7、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这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叶绿体属于细胞器;其中包含多种色素;叶绿素是一种色素.8、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生产韭黄、蒜黄等.三、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1、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以用来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2、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a.暗处理: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尽.B.部分遮光:形成对照;变量是光.c.照光.d.酒精脱色:目的:除去叶绿素;使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更加明显.水浴加热:酒精易燃易挥发;隔水加热避免酒精燃烧.酒精作用:溶解叶绿素.e.滴加酒精;显色3、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5、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五吸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四、植物的呼吸作用1、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如淀粉)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分解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3、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4、植物体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1、增加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作物生活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提供充足的水分、提供充足的光照、适当提高温度.2、南方水果不如北方甜(甜表示有机物多);原因是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远远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得果实中有机物的含量比南方高.3、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减少水含量;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1、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以直接为人类所食用.根:萝卜、胡萝卜;茎:莴苣、茭白、生姜、土豆;叶:白菜、青菜;花:花菜、西蓝花;果实:西瓜、桃子;种子:芝麻、大豆.2、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我们主要食用的是它们的种子(淀粉).3、草食动物直接以草为食;如羊、马;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如狮子、青蛙;杂食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如鸭.4、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但所获得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5、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称为生物圈.6、生物圈中的碳氧循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煤、石油等;都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却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的碳氧的相对平衡.7、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8、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在蒸腾作用中;水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还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9、如果大面积砍伐深林或破坏草原;就会引起水土流失.历史上我国的黄河上游由于森林遭到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泥沙淤积;水灾频发;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10、地球上的水约98%在海洋中;但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三、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1、森林的作用: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参与了生物圈的氧循环和水循环;它们产生氧气;调节气候;还能阻滞灰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森林也是动物栖息的家园;没有了森林;大批动物会因此灭绝;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3、学校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地面裸露;以免起风时尘土飞扬;可以选用阴生或耐践踏的草本植物.4、在学校的走到两旁种植的绿篱和行道树;课选择常绿的灌木或乔木;避免秋季因树木落叶而显现一片凋零景象.5、观赏性的草坪常采用高羊茅、酢浆草;运动场地选用狗牙根草.6、常见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等.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1、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2、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包括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3、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关器官的发育、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女性的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等.男性没有性周期;女性有性周期.4人的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子.、女性的卵子呈球形;它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5、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结合的细胞叫做受精卵.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相遇;输卵管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一个受精卵的形成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地方;胚胎在子宫中发育约需要(280)天;即约40周左右.然后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胎儿出生后叫做婴儿;6、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7、人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到个体发育成熟.8、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9、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10、人体的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男女生殖系统.11、细胞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1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软.13、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和养料、运送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体内多余的水.14、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形成过程: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15、在食物中一般都会有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维生素、无机盐、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16、蛋白质、糖类、脂肪;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体内供能物质.17、糖类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18、缺少的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病;含碘丰富的食物;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19、海带、紫菜、带鱼等海产品中含碘较丰富.20、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2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2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是化学性消化. 23、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4、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25、肝分泌的胆汗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26、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27、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壁都很薄;都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8、胃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29、在小肠内大部分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血液.因此;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30、早餐约占一天热能的30%;午餐约点40%;晚餐约占30%.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血液和血型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功能:在人体中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2、新鲜血液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可防止血液凝固.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4、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此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5、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贪血.6、白红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7、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8、血常规化验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9、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第二节血液循环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2、动脉特点:管壁较厚;有弹性;血流速度快;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
初一生物总结
![初一生物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8f12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9.png)
初一生物总结一、植物的结构与生长1. 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根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用于支撑植物并运输水分和养分,叶则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2. 植物的生长方式植物的生长方式主要分为进行性生长和周年性生长。
进行性生长指的是植物的全年都能生长,像树木就是进行性生长;周年性生长则是在特定季节生长,如一些草本植物。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养分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制造出自己所需的能量,并释放出氧气。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与基因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在细胞核中存在。
基因则是DNA上的一个片段,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2. 遗传的方式遗传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两个个体的配对,并从中产生新的个体,这样的过程能够产生更多的遗传变异;无性生殖则是通过一个个体繁殖,没有遗传变异的产生。
3. 进化的驱动力进化是生物种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选择和突变。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从而将其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突变则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三、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 生殖系统人类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
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精子输送管和阴茎;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2. 生殖过程人类的生殖通过性交进行。
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与卵子结合后,受精卵形成。
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逐渐发育为胚胎、胎儿,最终出生。
3. 生长和发育人类的生长和发育主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不断发育壮大,并伴随着各种器官和系统的成熟。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依赖环境提供的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条件来生存和繁殖。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全汇总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8c9ae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9.png)
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全汇总全册生物知识点总汇在七年级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命和生物的知识。
下面将对全册的生物知识点进行一个汇总,以便复习和加深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
1. 细胞-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核、质膜、细胞质、液泡等。
-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来增殖和生长,保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2. 组织和器官- 细胞可以组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又可以形成器官。
- 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组织结构有所不同,适应它们不同的生存环境。
3. 生物的分类- 生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遗传关系等。
- 生物的分类系统包括从物种、属、目、类、门到界等多个级别。
4. 生物的呼吸- 生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释放二氧化碳,并产生能量。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5. 生物的消化- 生物通过消化将食物中的养分转化为能量,满足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协同工作完成消化吸收的过程。
6. 生物的遗传- 遗传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重要基础,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
- 遗传的方法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的突变等。
7. 生物的繁殖- 生物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来产生后代,增加种群数量。
- 有性繁殖包括雌雄配对、受精等过程,无性繁殖包括裂变、孢子等。
8. 生物的环境适应- 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发生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 生物的适应性有利于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总结:七年级生物课程涵盖了细胞、组织、器官、生物分类、呼吸、消化、遗传、繁殖和环境适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和生物的奥秘,增强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30个生物现象及解释
![七年级30个生物现象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7df63d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48.png)
七年级30个生物现象及解释1水中筷子变短光的折射2水中有树的倒影光的反射3路面上有油膜,呈彩虹色光的干涉4凸透镜可以点火凸透镜聚光作用5大树底下有光斑小孔成像6路面上有人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7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8雨后出现彩虹光的色散9人看到日出比实际要早光的折射10汽车挡风玻璃要倾斜一定角度光的反射11汽车驶过,听到声音的频率逐渐变小开普勒效应12障碍物阻挡不了声音的传播声波的衍射13用电热丝加热电流的热效应14用微波炉加热波具有能量15冬天湖面结冰,冰面下没有结冰水的反常膨胀16被水蒸汽烫伤比被水烫伤更严重液化放热17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物体摩擦起电18正负电荷互相吸引库仑定律19通电导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电流的磁效应20指南针指南地球是个大磁体21发电机的线圈转东产生电流电磁感应22打雷乌云带电放电23听铁轨可以更早判断火车来了声音在铁中传得比在空气中快24宇宙中对话需要无线对讲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5太阳光能传到地球光传播不需要介质26你推墙,感觉墙推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7大卡车爬坡时要减速功率一定时,速度和牵引力成反比28吸盘可以紧紧地吸在墙上大气压强29用针扎手痛受力一定时压强和表面积成反比30船可以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排开水受的重力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黄色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日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杠杆原理)用吸管“喝”汽水:大气压的挤压将菜放在锅里炒能熟:热传导现象人和车能在地面行走: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人体肌肉运动:杠杆原理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七年级下册生物八大系统
![七年级下册生物八大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11c41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1.png)
七年级下册生物八大系统
1、生物八大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生物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2、消化系统: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和称为消化系统。
3、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5、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6、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
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起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和维持人体基本形态的作用。
7、内分泌系统: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
腺和性腺等。
8、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其主要功能为排泄。
9、生殖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的总称。
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和维持第二性征。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3cf72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c.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7篇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态系统的概念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
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②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环保教育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意义。
作业:教学反思: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篇二预习提示1.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和。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设计个变量。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你知道哪些例子可以证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9b304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6.png)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基础。
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参与或控制的。
2.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膜包裹着细胞,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则控制细胞的基因和遗传信息。
3. 细胞分类细胞根据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多种类型。
二、生命活动1.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分解、吸收、合成和排泄等各种活动。
它是维持生物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生命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3.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指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身体各部分使用的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4. 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维持物种生存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包括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发育等多个方面。
三、生态环境1. 生态基本概念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生态系统、生态能量、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等多个方面。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多个方面。
3. 生态能量生态能量是指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包括食物链、能量流和能量转化等多个方面。
4.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的特征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
![生物的特征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e7857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1.png)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例:植物能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仔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1、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2)注意问题: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总结:以上是老师对生物特征的总结,请同学们看看吧。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对于生物学中种子的萌发的知识,下面是我们为你讲解的知识点。
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
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2aacd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a.png)
15、植物绿色部分细胞转换能量: 16、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脱氧核糖核 酸), 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 进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而细胞的控 制中心是细胞核。因此可以认为,细胞的生活是物 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施莱登和施旺创建细胞学说: 1.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
4、常用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非常微 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
5、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造和观察 (制作步骤:擦 →滴→撕→展→盖→染→吸) (1)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一块透明 薄膜 (4)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 (5)盖:盖盖玻片,先接触水滴,从水滴一边缓缓/轻 轻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6)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7)吸: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 标本的全部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 乘积。10X40=400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 到的物象是倒像) (3) 将视野中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同向(像)法—— 偏哪移哪。(例:看到物像在右上,玻片也向右上移 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 多,物像越小,视野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 物像越大,视野越暗。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 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高倍镜下不能 转动粗准焦螺旋)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 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11)光线不能通过不透明纸,只能观察被光穿透的物 体。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12)凹面镜聚光。调亮视野可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 暗视野可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4435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4.png)
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涉及广泛,内容繁多。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也是相当重要的,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提高生物成绩,还可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吧。
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探究和保护大自然的应有之义。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七年级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多样性的定义,认识不同生物间的相同和差异性以及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维持的重要性。
二、生物的分类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生物分类,为什么需要分类,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了解分类后还需要了解生物的五大分类,分别是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单细胞生物界。
并掌握各个物种的特征和分类知识。
三、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生长的结构是涉及生物学和植物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能够了解这些部位的功能和结构特征是相当重要的。
四、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不同动物外形的特征,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六大类,更能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以及不同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和行为习性。
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系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构成、细胞膜、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认识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
六、消化与循环系统了解人类消化与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掌握科学生活方式。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体内物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原理,以及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七、传染病和防控传染病是生物学和健康科学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学习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了解分类大致原则。
结语:以上就是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对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学好生物的基础,更是在未来实践和生活中面临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c5826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4c.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1、科学探究的6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 干燥和潮湿 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 相同 。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②③④。
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bc34f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e.png)
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生物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支,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中学阶段,生物学的学习也成为了重要的部分。
那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学知识点又有哪些呢?本文将详细介绍。
一、细胞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例
如细胞的膜、质、核等部分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二、组织
组织是由同种细胞组成的。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组织,例
如动物身体的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等。
三、器官与系统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例如人体的心脏、肝脏、肺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不同系统的功能和构成,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四、生殖与发育
学生需要学习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不同之处,以及生殖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生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发育过程。
五、遗传
学生需要了解基因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遗传规律,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性别遗传等。
六、生态
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学生需要学习生态系统和生态圈的概念,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和影响。
总结:以上是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同时,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加生物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7e88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6.png)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是研究生命的科学,通过学习生物,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己的身体。
七年级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个部分。
细胞内部的器官叫做细胞器,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粘液囊等等。
二、生物分类生物按照不同的特征可以分类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等。
其中植物和动物是最熟悉的两类生物。
植物具有细胞壁、叶绿素、多个细胞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等特点,而动物则没有细胞壁、没有叶绿素、只有一个细胞核等特点。
三、遗传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将自己的特征遗传给下一代。
人类的遗传方式是由一对染色体中的基因所决定的。
基因是决定生物特征的最小单位,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点。
不同基因间的组合和遗传方式导致了生物间的差异性。
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复杂系统。
生物通过各种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常见的生态系统包括林地、草原、河流、海洋等。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
五、人体解剖人体解剖是指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和了解。
人体的各个系统,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是相互协调、联系紧密的结构,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
以上是七年级生物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生物是一门广泛而有趣的学科,通过学习生物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21bc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3.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9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教学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至关重要。
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集一些绿色开花植物(要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观察、辨认植物体的器官。
利用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组织构成器官,利用自己身体说出系统的概念。
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细胞和组织的有关知识以及这节课学的器官和系统,进行知识整合,描述植物体和动物的结构层次。
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调查人们吃的植物性食物分别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以及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具有哪些器官,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3、在进行小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的归纳总结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番茄、开水及解剖刀(或水果刀),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标本,常见的一些蔬菜或水果等。
教学程序:一、情景激疑1、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建筑工人按照图纸设计把砖有规律的砌成一个个房间,逐渐盖成高楼大厦。
教师启发学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是不是细胞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从而引入课题。
二、温故而知新:学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小组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细胞分裂能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能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能形成组织。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2ee9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7.png)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在人教七年级上册的生物课程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大量的关于生物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意义重大,是孩子们能够理解生物世界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人教七年级上册中的生物知识点,包括细胞、遗传、生物多样性、分类、生态等方面。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人类体内有许多的细胞,而细胞本身又有各种各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七年级生物中的细胞部分,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等。
在这些知识点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区分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部分及其不同的功能。
遗传遗传是指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征,包括染色体、基因等。
一些基因可以被遗传给下一代,而有一些基因则是由环境影响产生的。
人教七年级生物中的遗传部分主要涉及到基因、染色体的结构、DNA双螺旋结构,以及孟德尔的遗传法则等。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及相互联系。
在人教七年级生物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不同的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分类生物分类是将相似的生物按照其特性分成不同类别的过程。
在人教七年级生物中,学生将学习七大生物界、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脊椎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分类等。
生态生态系统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生物组成部分,包括气候、土壤、水等。
人教七年级生物中的生态部分主要包含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等。
总结在人教七年级生物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这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学习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生物世界来说意义深远。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和周围生物世界的关系,促使他们更好地保护和遵守生态法则,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七年级下册生物必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bf05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f.png)
七年级下册生物必备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生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下册生物必备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1. 细胞理论
- 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有生命周期
2.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 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 液泡的功能和作用
3.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细胞的周期性、生长特点
-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和过程
-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间期
4. 生物的营养
-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 动物的膳食结构和消化过程
- 脂肪、糖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5. 生物的呼吸
- 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 植物和动物的呼吸过程
- 呼吸产生的能量
6. 生物的循环
- 植物的养分运输
- 动物的血液循环
- 生物体内物质的吸收和排泄
7. 生物的生殖
-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动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性传播疾病的预防8. 生物的适应
- 气候适应
- 生境适应
- 物种适应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必备知识点的总结。
希朥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13362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a.png)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知识点概述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定义: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 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
4.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 生长与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
-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
2.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物的主要分类:-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 植物界: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动物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2. DNA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载体。
3.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与生物体特征的关系。
4. 进化论:-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则。
- 遗传变异:进化的原材料。
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2.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
3.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
- 污染控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结构与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营养的基本知识: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3. 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满足身体需求。
4. 常见疾病与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六、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光合作用:植物制造食物的过程。
3. 植物的生殖:- 无性繁殖:通过分裂或器官繁殖。
-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结合。
4. 植物的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七、动物的行为与适应1. 动物行为的类型:捕食、繁殖、迁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泰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生物试卷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 .地里钻出的竹笋
B .恐龙的化石
C .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 .珊瑚碓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牛吃草
B .蝌蚪长成青蛙
C .北风吹,雁南飞
D .铁生锈 3.橡胶树是西双版纳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构成橡胶树结构层次是: A .细胞→器官→组织→橡胶树 B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橡胶树 C .细胞→组织→器官→橡胶树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橡胶树 4.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植物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 .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属于组织
C .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液都属于器官
D .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5.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A .都具有细胞结构
B .都能快速运动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生长和繁殖 6.把写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看到的应当是 A .q B .p C .d D .b
7.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A .反光镜 B .目镜 C .物镜 D .装片
8.下图中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 三者之间的的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湿度 10.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A .5倍 B .40倍 C .45倍 D .200倍
12.小刚同学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 .口腔内壁侧和清水
B .口腔内壁侧和生理盐水
C .牙缝和清水
D .牙缝和生理盐水 13.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
A .根
B .茎
C .叶
D .果实 14
.在分裂的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A .染色体 B .线粒体 C .细胞膜 D .叶绿体 15.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载物台 16.具有连接、保护、支持、营养等作用的组织是
A .上皮组织
B .肌肉组织
C .结缔组织
D .神经组织 17.细胞分化是指
A .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
B .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
C .新生的子细胞逐渐长大的过程
D .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18、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包括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9.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细胞的形态
B .细胞的结构
C .细胞的功能
D .细胞的数量 20.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是 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 .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1.日常生活中切西瓜、蔬菜时,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流出来的
A .变细胞质
B .细胞核
C .液泡
D .叶绿体 22.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伪足的功能是
细胞核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DNA 染色体
A .公仅是运动
B .仅是摄食
C .运动和摄食
D .运动和生殖
23.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将 A .从左向右运动 B .从右向左运动 C .不运动 D .A ,B ,C 皆有可能
24.小明要观察草履虫,于是去采集,你认为下列最有可能采集到草履虫的环境是 A . 江边 B .海边 C .干净的池塘 D .污水沟 25.人的心脏属哪 结构层次
A .组织
B .系统
C .器官
D .个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公)
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中植物有 种,动物有 种。
2.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 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3.生物体都能 一定的环境,也能 环境。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中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
5.我们把研究 和 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6.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作出假设、 、 、 表达与交流。
7.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 和 。
8.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 和 有关。
9.草履虫的形状像 ,全身布满纤毛,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
前进。
三、对号入座(每空1分,共7分)
( )细胞壁 A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 )细胞膜 B .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细胞核 C .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有关 ( )细胞质 D .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 )液 泡 E .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 )叶绿体 F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 )线粒体 G .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写出细胞结构名称(写共4分)
五、简答题(共19分)
1.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4分)
2.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上,才能完成生理功能。
如人体通过运动系统获 取 ,在 系统内经过物理消化性和化学性,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必须通过 系统才能完成,人体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要通过 系统运送到 系统后才能排出体外。
这一切都是在 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7分)
3.下图是生物与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对于谷类来讲,图中的影响其生存的生物因素有
非生物因素 (2)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3)假如该地区半年不见阳光,最先灭亡的生物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