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知识课件第九章 调味品类原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鉴别:以色泽黄褐或红褐、滋润光亮、咸淡适口,粘稠适中、细腻无杂质、无霉
花者为佳。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四)酱品: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原料,用途很广。它对改善菜肴的色泽
和口味,增加菜肴的酱香气味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 2、干黄酱:主要以黄豆、面粉、食盐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其色泽棕褐,
第九章 调味品类原料
宫保鸡丁
主料:鸡脯肉 辅料:花生米、胡萝卜 调料:食盐、东古一品鲜
白糖 白醋 味精、鸡粉 干红辣椒、花椒油、葱、姜、蒜 花椒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一、调味品类原料的概念及化学成分
• 概念—— 调味品又称调味料或调料。所谓调味品,就是在烹调
过程中,能够突出、改善、增加菜点的口味、外观、色泽 的非主、辅料,统称为调味品。
酸甘辛苦可有可无, 咸则日所不缺; 酸甘辛苦各自成味, 咸则能滋五味。
调合五味
➢ 在纯糖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盐,这种糖盐混合液比纯糖水更甜,且味道 醇和可口。
➢ 糖醋里脊若少了盐,甜酸味令人难以下咽;加了盐,以盐调糖酸,压了异 味,提纯香味,风味更佳。
➢ 由于酸对味觉的刺激性很强,人在食醋时,总有难以下咽的感觉,若加入 适量盐调味,就可使酸辣汁、姜汁、糖醋汁等复合味显得更为协调,味道 醇厚悠长。
有甜香味,不带辣味、苦味、不发酸、不黑。
3、稀黄酱:主要以黄豆、面粉、食盐等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其色泽呈深杏黄色,
酱香浓郁、咸淡适口、滋味鲜美。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四)酱品: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原料,用途很广。它对改善菜肴的色泽
和口味,增加菜肴的酱香气味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 4、虾酱:是虾的发酵制品,是以各种小虾或虾类杂物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一种酱制
2、绵白糖:又称绵糖或白糖,它的纯度不如砂糖高,颗粒细小、色泽洁白、味甜、
质地细腻绵软,质量与白砂糖差不多,食用方便。
3、冰 糖:是白砂糖的再制品。颜色有白色和微黄色等。外形为块状的结晶,组织
紧密、不易破碎、杂质少、晶莹透明、甜味纯正。
4、红绵糖:是用手工制成的一种食糖。呈黄褐色、赤红色等,呈粉状,甜度较大。 5、饴 糖:亦称“麦芽糖”。饴糖是以米和麦芽糖为原料,经水解而产生的双糖,
一、咸味调味品
(三)豆豉:是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呈黄褐色或黑褐色,甜
香鲜美,作为菜肴的调味品,不仅能增加风味,也可促进食欲。 品种:
1、黑豆豉和黄豆豉:黑豆豉是以黑豆为原料加工而成,呈黑色,香气浓郁,质量比黄豆的好。 2、干豆豉和湿豆豉:干豆豉颗粒松散,湿豆豉含水量较高,光滑油润,质地细腻,清香回甜。 3、咸豆豉和淡豆豉:咸豆豉经发酵加工用食盐或酱油腌制而成,咸味较重,而淡豆豉味淡见香
1、除去异味 2、突出和确定菜肴的口味 3、增加营养 4、增加菜肴的色泽 5、增加菜肴的鲜味和美味 6、具有杀菌消毒和保护营养素的作用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咸
甜
酸
辣 香
鲜 苦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一)食盐:学名氯化钠,是人们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之一。
作用: 1、调味、提鲜、去腥、解腻 2、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增进消化及维持 人体正常的渗透压力、体内酸 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3、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和杀菌力,能对原料进行解味、除异、防腐及腌制。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三)柠檬汁: 柠檬汁是从鲜柠檬中榨取的汁液。现亦有人工合成的柠檬
汁是用柠檬酸加水稀释而成的,其口味不如前者。
烹调应用:
1、西餐中重要的酸味剂 2、柠檬酸具有保色的作用,可突出主料的色泽 3、使菜肴的酸味柔和可口,增加独特果酸味 4、补充番茄酱酸味的不足,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和防植物原料的褐变 5、熬糖时加入,充当还原剂,增加糖的转化量,使糖浆不易翻砂 6、中和面团的碱性,调整pH
2、按形态分:液体酱油、固体酱油 3、按加工方法分:天然发酵酱油、人工发酵酱油 4、按质量分:一级酱油、二级酱油、三级酱油 5、按风味特色分:虾子酱油、口蘑酱油、辣味酱油 品质鉴别:酱油的品种虽多,色泽有别,但以色泽红褐、
鲜艳透明、香气浓郁、滋味鲜美醇厚、浓度适宜者为佳品。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酸味是有机酸和无机盐类分解氢离子所产生的。食用酸味的主要成分是有 机酸类的醋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常用的酸味调味品及其主要成分
食醋 番茄酱 草莓酱 柠檬汁 酸菜汁
醋酸(乙酸)
苹果酸、草 酸 酒石酸、琥珀酸 柠檬酸、酒石酸 抗坏血酸(VC)
柠檬酸
乳酸
判断: 在烹调中酸味不能单独使用,但酸味 是构成多种复合味的基本味。
三、酸味调味品
(二)番茄酱:番茄酱是指将新鲜成熟的番茄洗净、去皮、去籽、磨细,
经加工制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原料。主要利用其鲜艳红润的颜色,使菜肴色泽 红亮。 品质鉴别:以色泽红亮、味酸鲜香、质地细腻、无杂质者为佳。 注意事项:在使用时须用油炒制,使其增色、增味。
并加入适量白糖或柠檬酸,使菜肴的酸甜度适中。
碘。主产于新疆、青海等地
2、按加工程度分类:原盐、洗涤盐、再制盐 原 盐:又称“粗盐”。原盐的结构紧密,颗粒较大,色泽灰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 钾
等杂质,有苦味。从海水、盐井水直接制得的盐。
洗涤盐:又称“洗盐”。是用饱和盐水洗涤后的产品,盐粒较细,易溶化,表面杂质已除去。 再制盐:又称“精盐”。是将粗盐溶解水,经除杂质处理后,再蒸发、结晶而成。其杂质少、质
品。虾酱鲜香醇厚,味道特殊。在烹调中主要起调味、增鲜、增香的作用。
5、豆瓣酱:是由面粉和大豆或蚕豆,经发酵制成的。其色泽红褐或棕褐色,酱香浓
郁,咸味适口,味鲜醇厚。
虾酱炒豆腐
虾酱炒鸡蛋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二、甜味调味品
甜味在烹调中的作用仅次于咸味,它不仅可以单独用于菜点中,也可以 与多种味道调和成复合味。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分类:
1、酿造醋:酿造醋即发酵醋,它是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梁、黄米、糯米、 籼米)为主料,谷糠、麸皮、盐为辅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 米醋
酸 度:超级米醋(6%) 高级米醋(4.5%) 一级米醋(3.8%)
作用:1、缓和辣味的刺激感 2、增加咸味的鲜醇 3、抑制菜肴原料的苦味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二、甜味调味品
(一)食糖:是由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品种: 1、白砂糖:又称“砂糖”,是食糖中质量最好的一种。色泽发白发亮,状如砂粒,
颗粒大小均匀,糖质坚硬,无杂质,无异味,松散干燥。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二、调味品类原料的分类和烹调应用
• 分类——
1、按加工方法分类:酿造类、提炼加工类、采集加工类、复制加工类 2、按形态分类:固态类、液态类、酱状类 3、按味别分类:咸味、甜味、酸味、辣味、鲜味、香味、苦味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二、调味品类原料的分类和烹调应用
• 作用——
醋溜
鱼香
酸辣
糖醋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特点及作用: 1、有酸味、有芳香味 2、去腥解腻,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使食物原料中的钙质分解,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4、对细菌有一定的杀灭和消毒作用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制作方法:熏醋、香醋、麸醋
• 糖醋:主要用饴糖、醋曲加水等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其色泽较浅,味纯酸,质量不如米醋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我 国 著 名 传 统 食 醋:
• 山西老陈醋(高粱):色、香、醇、浓、酸 • 江苏镇江香醋(糯米):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 • 四川保宁醋(麸皮):色泽棕红、酸味柔和、酸香浓郁 • 浙江玫瑰米醋(大米):色泽鲜艳而透明,并呈玫瑰红色 • 福建永春老醋(糯米、红曲):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分类: 2、人工合成醋: • 配制:食用冰醋酸+水+食用色素 • 特点:酸味大,刺激性强,无香味 • 品种:有色醋(淡茶色)、白醋(醋 精) • 注意事项:稀释 控制用量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一、调味品类原料的概念及化学成分
• 化学成分——
咸味——烹调中的咸味主要来源于食盐,它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产生咸味主要是由于氯 离子、钠离子综合作用于味觉器官所致。 甜味——甜味调味品主要有食糖、蜂蜜和糖精。它们的甜味来源主要是具有生甜作用的氨 基、羟基、亚氨基等基团与负电性氧或氮原子结合的化合物质产生的。 酸味——酸味是由有机酸和无机酸、盐类水解的氢离子所产生的。 辣味——辣味是一些不挥发的刺激成分刺激口腔粘膜所产生的感觉。辣味可分为热辣味 (辣椒)和辛辣味(生姜、大蒜)两大类。 鲜味——增加菜肴的鲜味。鲜味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氨基酸、酰胺、三甲基胺、核苷酸等。 香味——来源于挥发性的芳香醇、芳香醛、芳香酮以及酯类和萜烃类等化合物。 苦味——苦味主要来源于黄嘌呤物质的生物碱和糖苷两大类。
知识链接——酸味调味品属于酸性食品
还是碱性食品?
➢ 食物的酸碱性,是说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 ➢ 一般金属元素钠、钙、镁等,在人体内其氧化物呈碱性,含这种
元素较多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因此大部分的水果、蔬菜都属于 碱性食品。 ➢ 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如磷、硫、氯等,在人体内氧化后,生 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属于酸性食物。因此大部分肉类属于酸性 食物。
烹调应用:炒、烧、蒸、煸、火锅等。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四)酱品: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原料,用途很广。它对改善菜肴的色泽
和口味,增加菜肴的酱香气味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 1、甜面酱甜面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盐和水经酿制而成的。由于其味咸中带
甜而得名。甜面酱口味咸而香,在烹调上起提味、增香、提鲜、上色的作用。
量高、色泽白,最适合于调味。为了防止碘缺乏症,国家现在规定使用加碘盐。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二)酱油: 仅次于盐的咸味调味品,是以大豆、小麦、食盐和水等原料,
经发酵酿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色素及香味成分, 它以咸味为主,主要起着色、入味、提鲜的作用。 品种: 1、按颜色分:红酱油、白酱油
➢ 调制任何复合味都离不了盐作底味。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 盐的分类——
1、按盐源分类:海盐、井盐、池盐、矿盐 海盐:从海水中晒取制成,约占我国食盐总产量的83%。主产于辽宁、河北、江苏、山东等地 井盐:是地下咸水熬制而成的,约占总产量的8%。主要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池盐:又称“湖盐”。是从内陆咸水湖中捞取,不经加工就可食用。主产于青海、内蒙等地 矿盐:又称“岩盐”。是从地下岩层开采取得的,约占总产量的1%左右。矿盐质量高,但是缺
番茄酱和番茄沙司有什么区别?
✓ 番茄沙司是番茄酱加糖、醋、食盐在色拉油里炒熟调制出的一种酸甜汁。主 要用于西餐,如炸猪排和部分凉菜上放番茄沙司。
✓ 简单地说,番茄酱就是纯番茄,而番茄沙司是番茄酱调味之后做成的。 ✓ 番茄沙司可以直接食用,而番茄酱必须经过烹饪处理。番茄酱的番茄红素含
量大大高于番茄沙司。
主要成分是麦芽糖,甜味不大,一般呈稠浓液态,黄褐色。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二、甜味调味品
(二)蜂蜜:又称“蜜糖”、“蜂糖”。是蜜蜂从植物上采集的花蜜经酿
造而成的。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其中葡萄糖、果糖的含量较高。但由于蜜 源的不同(如杏花蜜、椴树花蜜、油菜花蜜),它的色泽、气味和成分也是不 一样的。 品质鉴别:以色白或黄、半透明、有光亮、味道甜、无杂质者为佳。 烹调应用:主要是制作甜菜。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分类: 1、酿造醋:酿造醋即发酵醋,它是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梁、黄米、糯米、 籼米)为主料,谷糠、麸皮、盐为辅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想一想:还有哪些原料可以用来酿醋呢?
果醋
丹东白醋(白酒)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花者为佳。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四)酱品: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原料,用途很广。它对改善菜肴的色泽
和口味,增加菜肴的酱香气味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 2、干黄酱:主要以黄豆、面粉、食盐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其色泽棕褐,
第九章 调味品类原料
宫保鸡丁
主料:鸡脯肉 辅料:花生米、胡萝卜 调料:食盐、东古一品鲜
白糖 白醋 味精、鸡粉 干红辣椒、花椒油、葱、姜、蒜 花椒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一、调味品类原料的概念及化学成分
• 概念—— 调味品又称调味料或调料。所谓调味品,就是在烹调
过程中,能够突出、改善、增加菜点的口味、外观、色泽 的非主、辅料,统称为调味品。
酸甘辛苦可有可无, 咸则日所不缺; 酸甘辛苦各自成味, 咸则能滋五味。
调合五味
➢ 在纯糖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盐,这种糖盐混合液比纯糖水更甜,且味道 醇和可口。
➢ 糖醋里脊若少了盐,甜酸味令人难以下咽;加了盐,以盐调糖酸,压了异 味,提纯香味,风味更佳。
➢ 由于酸对味觉的刺激性很强,人在食醋时,总有难以下咽的感觉,若加入 适量盐调味,就可使酸辣汁、姜汁、糖醋汁等复合味显得更为协调,味道 醇厚悠长。
有甜香味,不带辣味、苦味、不发酸、不黑。
3、稀黄酱:主要以黄豆、面粉、食盐等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其色泽呈深杏黄色,
酱香浓郁、咸淡适口、滋味鲜美。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四)酱品: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原料,用途很广。它对改善菜肴的色泽
和口味,增加菜肴的酱香气味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 4、虾酱:是虾的发酵制品,是以各种小虾或虾类杂物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一种酱制
2、绵白糖:又称绵糖或白糖,它的纯度不如砂糖高,颗粒细小、色泽洁白、味甜、
质地细腻绵软,质量与白砂糖差不多,食用方便。
3、冰 糖:是白砂糖的再制品。颜色有白色和微黄色等。外形为块状的结晶,组织
紧密、不易破碎、杂质少、晶莹透明、甜味纯正。
4、红绵糖:是用手工制成的一种食糖。呈黄褐色、赤红色等,呈粉状,甜度较大。 5、饴 糖:亦称“麦芽糖”。饴糖是以米和麦芽糖为原料,经水解而产生的双糖,
一、咸味调味品
(三)豆豉:是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呈黄褐色或黑褐色,甜
香鲜美,作为菜肴的调味品,不仅能增加风味,也可促进食欲。 品种:
1、黑豆豉和黄豆豉:黑豆豉是以黑豆为原料加工而成,呈黑色,香气浓郁,质量比黄豆的好。 2、干豆豉和湿豆豉:干豆豉颗粒松散,湿豆豉含水量较高,光滑油润,质地细腻,清香回甜。 3、咸豆豉和淡豆豉:咸豆豉经发酵加工用食盐或酱油腌制而成,咸味较重,而淡豆豉味淡见香
1、除去异味 2、突出和确定菜肴的口味 3、增加营养 4、增加菜肴的色泽 5、增加菜肴的鲜味和美味 6、具有杀菌消毒和保护营养素的作用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咸
甜
酸
辣 香
鲜 苦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一)食盐:学名氯化钠,是人们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之一。
作用: 1、调味、提鲜、去腥、解腻 2、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增进消化及维持 人体正常的渗透压力、体内酸 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3、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和杀菌力,能对原料进行解味、除异、防腐及腌制。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三)柠檬汁: 柠檬汁是从鲜柠檬中榨取的汁液。现亦有人工合成的柠檬
汁是用柠檬酸加水稀释而成的,其口味不如前者。
烹调应用:
1、西餐中重要的酸味剂 2、柠檬酸具有保色的作用,可突出主料的色泽 3、使菜肴的酸味柔和可口,增加独特果酸味 4、补充番茄酱酸味的不足,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和防植物原料的褐变 5、熬糖时加入,充当还原剂,增加糖的转化量,使糖浆不易翻砂 6、中和面团的碱性,调整pH
2、按形态分:液体酱油、固体酱油 3、按加工方法分:天然发酵酱油、人工发酵酱油 4、按质量分:一级酱油、二级酱油、三级酱油 5、按风味特色分:虾子酱油、口蘑酱油、辣味酱油 品质鉴别:酱油的品种虽多,色泽有别,但以色泽红褐、
鲜艳透明、香气浓郁、滋味鲜美醇厚、浓度适宜者为佳品。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酸味是有机酸和无机盐类分解氢离子所产生的。食用酸味的主要成分是有 机酸类的醋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常用的酸味调味品及其主要成分
食醋 番茄酱 草莓酱 柠檬汁 酸菜汁
醋酸(乙酸)
苹果酸、草 酸 酒石酸、琥珀酸 柠檬酸、酒石酸 抗坏血酸(VC)
柠檬酸
乳酸
判断: 在烹调中酸味不能单独使用,但酸味 是构成多种复合味的基本味。
三、酸味调味品
(二)番茄酱:番茄酱是指将新鲜成熟的番茄洗净、去皮、去籽、磨细,
经加工制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原料。主要利用其鲜艳红润的颜色,使菜肴色泽 红亮。 品质鉴别:以色泽红亮、味酸鲜香、质地细腻、无杂质者为佳。 注意事项:在使用时须用油炒制,使其增色、增味。
并加入适量白糖或柠檬酸,使菜肴的酸甜度适中。
碘。主产于新疆、青海等地
2、按加工程度分类:原盐、洗涤盐、再制盐 原 盐:又称“粗盐”。原盐的结构紧密,颗粒较大,色泽灰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 钾
等杂质,有苦味。从海水、盐井水直接制得的盐。
洗涤盐:又称“洗盐”。是用饱和盐水洗涤后的产品,盐粒较细,易溶化,表面杂质已除去。 再制盐:又称“精盐”。是将粗盐溶解水,经除杂质处理后,再蒸发、结晶而成。其杂质少、质
品。虾酱鲜香醇厚,味道特殊。在烹调中主要起调味、增鲜、增香的作用。
5、豆瓣酱:是由面粉和大豆或蚕豆,经发酵制成的。其色泽红褐或棕褐色,酱香浓
郁,咸味适口,味鲜醇厚。
虾酱炒豆腐
虾酱炒鸡蛋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二、甜味调味品
甜味在烹调中的作用仅次于咸味,它不仅可以单独用于菜点中,也可以 与多种味道调和成复合味。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分类:
1、酿造醋:酿造醋即发酵醋,它是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梁、黄米、糯米、 籼米)为主料,谷糠、麸皮、盐为辅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 米醋
酸 度:超级米醋(6%) 高级米醋(4.5%) 一级米醋(3.8%)
作用:1、缓和辣味的刺激感 2、增加咸味的鲜醇 3、抑制菜肴原料的苦味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二、甜味调味品
(一)食糖:是由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品种: 1、白砂糖:又称“砂糖”,是食糖中质量最好的一种。色泽发白发亮,状如砂粒,
颗粒大小均匀,糖质坚硬,无杂质,无异味,松散干燥。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二、调味品类原料的分类和烹调应用
• 分类——
1、按加工方法分类:酿造类、提炼加工类、采集加工类、复制加工类 2、按形态分类:固态类、液态类、酱状类 3、按味别分类:咸味、甜味、酸味、辣味、鲜味、香味、苦味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二、调味品类原料的分类和烹调应用
• 作用——
醋溜
鱼香
酸辣
糖醋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特点及作用: 1、有酸味、有芳香味 2、去腥解腻,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使食物原料中的钙质分解,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4、对细菌有一定的杀灭和消毒作用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制作方法:熏醋、香醋、麸醋
• 糖醋:主要用饴糖、醋曲加水等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其色泽较浅,味纯酸,质量不如米醋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我 国 著 名 传 统 食 醋:
• 山西老陈醋(高粱):色、香、醇、浓、酸 • 江苏镇江香醋(糯米):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 • 四川保宁醋(麸皮):色泽棕红、酸味柔和、酸香浓郁 • 浙江玫瑰米醋(大米):色泽鲜艳而透明,并呈玫瑰红色 • 福建永春老醋(糯米、红曲):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分类: 2、人工合成醋: • 配制:食用冰醋酸+水+食用色素 • 特点:酸味大,刺激性强,无香味 • 品种:有色醋(淡茶色)、白醋(醋 精) • 注意事项:稀释 控制用量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第一节 调味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一、调味品类原料的概念及化学成分
• 化学成分——
咸味——烹调中的咸味主要来源于食盐,它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产生咸味主要是由于氯 离子、钠离子综合作用于味觉器官所致。 甜味——甜味调味品主要有食糖、蜂蜜和糖精。它们的甜味来源主要是具有生甜作用的氨 基、羟基、亚氨基等基团与负电性氧或氮原子结合的化合物质产生的。 酸味——酸味是由有机酸和无机酸、盐类水解的氢离子所产生的。 辣味——辣味是一些不挥发的刺激成分刺激口腔粘膜所产生的感觉。辣味可分为热辣味 (辣椒)和辛辣味(生姜、大蒜)两大类。 鲜味——增加菜肴的鲜味。鲜味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氨基酸、酰胺、三甲基胺、核苷酸等。 香味——来源于挥发性的芳香醇、芳香醛、芳香酮以及酯类和萜烃类等化合物。 苦味——苦味主要来源于黄嘌呤物质的生物碱和糖苷两大类。
知识链接——酸味调味品属于酸性食品
还是碱性食品?
➢ 食物的酸碱性,是说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 ➢ 一般金属元素钠、钙、镁等,在人体内其氧化物呈碱性,含这种
元素较多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因此大部分的水果、蔬菜都属于 碱性食品。 ➢ 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如磷、硫、氯等,在人体内氧化后,生 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属于酸性食物。因此大部分肉类属于酸性 食物。
烹调应用:炒、烧、蒸、煸、火锅等。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四)酱品: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原料,用途很广。它对改善菜肴的色泽
和口味,增加菜肴的酱香气味起着重要作用。 品种: 1、甜面酱甜面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盐和水经酿制而成的。由于其味咸中带
甜而得名。甜面酱口味咸而香,在烹调上起提味、增香、提鲜、上色的作用。
量高、色泽白,最适合于调味。为了防止碘缺乏症,国家现在规定使用加碘盐。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二)酱油: 仅次于盐的咸味调味品,是以大豆、小麦、食盐和水等原料,
经发酵酿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色素及香味成分, 它以咸味为主,主要起着色、入味、提鲜的作用。 品种: 1、按颜色分:红酱油、白酱油
➢ 调制任何复合味都离不了盐作底味。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一、咸味调味品
• 盐的分类——
1、按盐源分类:海盐、井盐、池盐、矿盐 海盐:从海水中晒取制成,约占我国食盐总产量的83%。主产于辽宁、河北、江苏、山东等地 井盐:是地下咸水熬制而成的,约占总产量的8%。主要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池盐:又称“湖盐”。是从内陆咸水湖中捞取,不经加工就可食用。主产于青海、内蒙等地 矿盐:又称“岩盐”。是从地下岩层开采取得的,约占总产量的1%左右。矿盐质量高,但是缺
番茄酱和番茄沙司有什么区别?
✓ 番茄沙司是番茄酱加糖、醋、食盐在色拉油里炒熟调制出的一种酸甜汁。主 要用于西餐,如炸猪排和部分凉菜上放番茄沙司。
✓ 简单地说,番茄酱就是纯番茄,而番茄沙司是番茄酱调味之后做成的。 ✓ 番茄沙司可以直接食用,而番茄酱必须经过烹饪处理。番茄酱的番茄红素含
量大大高于番茄沙司。
主要成分是麦芽糖,甜味不大,一般呈稠浓液态,黄褐色。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
二、甜味调味品
(二)蜂蜜:又称“蜜糖”、“蜂糖”。是蜜蜂从植物上采集的花蜜经酿
造而成的。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其中葡萄糖、果糖的含量较高。但由于蜜 源的不同(如杏花蜜、椴树花蜜、油菜花蜜),它的色泽、气味和成分也是不 一样的。 品质鉴别:以色白或黄、半透明、有光亮、味道甜、无杂质者为佳。 烹调应用:主要是制作甜菜。
三、酸味调味品
(一)食醋:是烹调中常用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味主要来源
于醋酸,即“乙酸”。 分类: 1、酿造醋:酿造醋即发酵醋,它是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梁、黄米、糯米、 籼米)为主料,谷糠、麸皮、盐为辅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想一想:还有哪些原料可以用来酿醋呢?
果醋
丹东白醋(白酒)
第二节 调味品类原料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