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腹外疝
病因 病理解剖 临床类型
5
病因
腹壁强度降低:
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 如腹股沟管、股管、脐环等处;
②腹白线发育不全;
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 感染、腹部神经损伤等。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 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 婴儿经常啼哭等。
6
病理解剖
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 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 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
16
腹股沟疝
概念: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
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 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 缘的一条水平线。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 疝称为腹股沟疝。
17
腹股沟疝
手术治疗
疝修补术 手术方法:⑴传统的疝修补术: ⑵无张力疝修补术: ⑶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36
传统疝修补术的基本原则
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
管壁(前壁或后壁)
37
传统疝修补术的禁忌症
1 伴其他系统严重情况如心衰,心梗等 2 伴全身性急性感染如急性肝炎 3 伴引起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病未得到纠正之前如 前列腺增生,顽固性便秘,慢性咳嗽,大量腹水 等 4 腹股沟区局部有感染灶如毛囊炎 5 十八月以内的小儿
67
2 急诊手术
手术步骤:⑴解除疝环压迫 ⑵疝修补 术前准备 1 肠管的颜色,光泽和弹性 手术关键:判断肠管活力 2 刺激后有无蠕动
3 肠系膜内有无动脉搏动
手术注意事项:①警惕逆行性嵌顿疝即maydl疝 ②可疑肠管不能轻易回纳 ③无疝内容物时要探查 ④肠切除时不易做疝修补
68
腹股沟疝的治疗
疝块往往不大。
股疝易嵌顿,一旦嵌顿可 迅速发展为绞窄性。
73
鉴别诊断
腹股沟斜疝 肿大淋巴结 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脂肪瘤
74
股疝治疗
手术:McVay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 腹腔镜疝修补
75
McVay修补法
76
谢谢!
77
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消失。疝内容物回纳后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
让病人起立并咳嗽,斜疝疝块并不出现。
难复性斜疝: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嵌顿性斜疝:临床上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
推送不能使疝块回纳,并有明显触痛。如嵌顿的是小肠,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绞窄性斜疝: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可发生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及肠袢
46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
优点:手术简单 创伤小 术后疼痛轻 复发率低 缺点:是异物 有排异和感染的危险
47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慎禁用
1 糖尿病病人 2 腹水病人 3 青年人 4 嵌顿性疝、绞窄性疝有感染可能者
48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产品及用法
网塞类产品(巴德/善释)
49
网塞类产品的用法
33
鉴别诊断
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隐睾 急性肠梗阻
34
腹股沟疝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疝带疗法) 1一岁以内 2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 手术治疗: 1 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高位:解剖上应达内环口,术中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
35
2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
50
51
爱惜康系列补片 Ideaes
不进腹腔 切口疝 进腹腔 组织分离式平片:PROCEED 轻量级平片: 薇普II 腔镜手术 普理灵平片 组织分离式平片:PROCEED 腹股沟疝 手 术 开放手术 平片 普理灵平片 轻量级平片: 薇普II 普理灵平片 轻量级平片:薇普
疝气
3DP
立体网片 普理灵疝 装置
10
临床类型
难复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 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并不 引起严重症状者,称难复性 疝。其中,腹内脏器成为疝 囊壁的一部分者,称滑动性 疝。
11
难复性疝(特殊类型)
滑疝:疝内容物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
12
临床类型
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较 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 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 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 种情况称为嵌顿性或箝闭性疝。
坏死穿孔,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
30
腹股沟直疝 :疝块呈半球形,可回纳,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
分型
I 型:疝环缺损直径≤1.5cm(约一指尖),疝环周围腹横 筋膜有张力,腹股沟管后壁完整。 II 型:疝环缺损直径1.5~3.0cm(约两指尖),疝环周围 腹横筋膜存在、但薄且张力降低,腹股沟管后壁已不完整。 III 型:疝环缺损直径≥3.0cm(大于两指),疝环周围腹
2 前后上下四壁
深环(腹环/内环)
浅环(皮下环/外环)
25
腹股沟管解剖
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在耻骨结节上外方形成 的一个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 环或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38
传统疝修补术的方法
加强腹股沟管前壁:Ferguson法: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Bassini法: Halsted法: McVay法: Shouldice法
39
Ferguson法
腹内斜肌、联合腱— 腹股沟韧带
40
Bassini法:
腹内斜肌和联合腱— 腹股沟韧带 精索位于腹内斜肌与 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n
70
股疝
股疝: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 股管:1 两口四缘 2 上下两口 3 前后内外四缘
71
股管解剖
股管两口:
上口为股环, 下口为卵圆窝 。
பைடு நூலகம்
股管四缘:
前缘为腹股沟韧带, 后缘为耻骨梳韧带,
内缘为腔隙韧带,
外缘为股静脉。
72
临床表现
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 窝处出现一半圆形隆起,
19
1 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浅环—耻骨结节外上方 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深环—腹股沟中点上方2cm 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20
21
22
23
24
2
腹股沟管的解剖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区内侧1/2,成年人4~5cm。 腹股沟管的走向:由外→内,上→下,深→浅 两口四壁 1 内外两口
横筋膜薄而无张力或已萎缩,腹股沟管后壁缺损。
IV 型:复发疝。
31
诊断
病史 体征
32
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发病年龄 是否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回纳后压住深环 不出现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外侧 嵌顿机会 多 斜疝 轻 是 直疝 老 否
半球形,基底宽
出现 内侧 少
64
腹股沟疝的治疗
手术治疗:⑴传统的疝修补术: ⑵无张力疝修补术: ⑶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65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手法复位: 急诊手术:
66
1 手法复位
适应征: ①嵌顿3~4小时内,无腹膜刺激征 ②年老体弱、耐受性差,估计无肠绞窄者 复位方法:①体位:头低脚高 ②镇静 ③手法轻柔,缓慢
13
嵌顿性疝(特殊类型)
Littre疝:嵌顿的小肠
是小肠憩室
肠管壁疝或Richter 疝
嵌顿的内容物是肠管壁
逆行性嵌顿疝或 Maydl疝
14
15
临床类型
绞窄性疝
(strangulated hernia):
嵌顿疝未能及时解除,肠壁及 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使 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 阻断,即为绞窄性疝。此时, 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失 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变 黑坏死。
创伤
52
肝肾脾
薇乔网片
ETHICON 网片产品全系列
53
薇乔网片 – Vicryl Mesh
54
普理灵平片 – Prolene Flat Mesh
55
薇普网片 – VYPRO
56
薇普II 网片– VYPRO II
57
PHS – 普理灵三合一疝装置
58
3DP – 普理灵三维网片
59
PROCEED 外科网片
手术治疗:⑴传统的疝修补术: ⑵无张力疝修补术: ⑶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69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n
n
复发疝
真性复发疝:部位与类型与初次相同 假性复发疝:
遗留疝(伴发疝):斜疝伴直疝 新发疝:解剖部位不同 复发疝手术复杂,难度较大。修补方式因人而异。 目前,复发疝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
41
Halsted法:
腹内斜肌、联合腱—腹股沟韧带 精索位于皮下
42
43
McVay法:
腹内斜肌、联合 腱—耻骨梳韧带
44
Shouldice法
强调腹横筋膜的切开重叠缝合 余同Bassini法
45
腹股沟疝的治疗
手术治疗:⑴传统的疝修补术: ⑵无张力疝修补术: ⑶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1.
腹外疝的组成: 疝囊:是壁层腹膜憩室样突出,由疝囊颈 和疝囊体组成
疝囊颈:疝囊狭窄的部分。疝环所在的部位,又称疝门, 是腹壁薄弱区或缺损位置。疝以疝门部位作为命名的依 据
2.
3.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7
8
临床类型
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
9
临床类型
易复性疝 (reducible hernia):疝内容物 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 疝,称易复性疝。
分类
1 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股沟管深环
(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 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早期不进入阴囊)
2 腹股沟直疝: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
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 囊。
18
双侧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区解剖
1. 2.
3.
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 腹股沟管的解剖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
先天性解剖异常: 右侧睾丸下降晚,所以右侧腹股沟疝较多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
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形成先天性疝囊
1。任何腹外疝都存在腹横筋膜 不同程度的薄弱和缺损 2。腹横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 3。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
29
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
易复性斜疝:典型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站
腹外疝
1
概念
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
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 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
2
疝的分类
脑部疝 胸部疝
腹股沟疝 股疝 斜疝 直疝
腹外疝
切口疝
脐疝 白线疝
腹部疝 腹内疝
3
腹部疝
腹外疝: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 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 形成。 腹内疝: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 而形成。
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26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构成
内侧边:腹直肌外缘
三条边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底边: 腹股沟韧带
该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
横筋膜比周围薄,故易发生疝。
由该处发生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27
海氏三角
3 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
28
发病机制
60
巴德 Kugel Patch
记忆弹力环
双层聚丙烯网片 定位袋 纤维长入孔 防皱裙边
61
薇普II 网片的临床应用
62
腹股沟疝的治疗
手术治疗:⑴传统的疝修补术: ⑵无张力疝修补术: ⑶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63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1. 经腹膜前法(TAPP) 2. 完全经腹膜外法(TEA) 3. 经腹腔内法(IPOM) 4. 单纯疝环缝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