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变化的世界
教学课题变化的世界授课时间:年月日
1、能用各样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变化的方法。

4、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样物体变化的现象。

5、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远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
教学目标
下来。

6、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

7、能依照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8、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建立变化的看法系统,并学习记录物体变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变化的看法系统。

授课准备各样各样变化的授课课件、记录表图片。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发言:你还看到过哪些变化
小结:起风、下雨、草绿、蝌蚪变青蛙等,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
个变化的世界。

(二)学习新课:
1、活动 1:我知道的变化。

(1)师: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吗活动前注意要求:①搜寻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②描
述变化的过程。

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

(2)学生活动,小组报告活动结果。

(3)小组谈论:你喜欢观察身边发生的变化吗这些变化有哪些同样和不同样
(4)小组进行谈论,交流谈论结果。

(5)师:你能自己拟定标准对各样变化现象进行分类吗
(6)谈论、报告。

(7)师:你能试着讲解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8)教师小结:变化是事物不时辰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样的现象;自然界中没有永远
不变的事物。

2、活动 2:记录物体的变化。

(1)师:你还记得在科学课上我们使用过的记录表吗(图片展现)
(2)师:在观察家里种植的花的生长时,你是怎样记录的小组谈论后报告。

(3)表达: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变化时段包括:变化前、变化中、变化
后的记录。

②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变化现象、变化的数量。

③记录的方法能够用日记的方法、
表格统计的方法、统计图表记录的方法、图画、照片、录象等形象记录的方法。

④要依照所观
察的不同样变化,选择不同样的记录方法。

(4)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种表格,对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记录。

(5)学生设计,教师进行谈论。

板书设计
1变化的世界
变化是事物不时辰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样的现象。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作业
2多样的天气
教学课题多样的天气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能用文学词语(包括诗歌)描述各样天气现象(如蓝天、白云、雪景等。


2、能用文学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

3、能够设计一组符号,用它记录天气的情况。

4、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相关的信息。

5、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6、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7、愿意收集各样展望天气变化的谚语。

8、能举例说出过去和现在获得天气变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不同样。

9、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10、能鉴别天气预告中常用的表示风、雨、雪、阴、晴的图形符号。

教学重点
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信息方式的影
响。

教学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细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授课准备各样天气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发言: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报告。

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二)学习新课:
1、活动 1。

(1)发言: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
你知道哪些与天气相关的诗歌
(2)学生思虑,报告。

(3)(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有的天气现象。

(4)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快把它画下来,配上优美的讲解词,让同学们来欣赏,好

(5)学生绘画,展现。

(6)教师谈论,总结。

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信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
(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认识天气的方法
(3)学生报告。

(4)师:在有天气预告以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
化利用这些谚语来展望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5)学生报告。

(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告以前,人们是靠观察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展望天气的。

人们把长远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展望天气变化。

利用谚语展望天气变化不够正
确,不及时,不够科学。

(7)师: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信息的
(8)学生谈论报告。

(9)教师小结:现在的天气预告能够经过电话、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进行盘问,要比谚语正确、便利、科学。

(10)师:你能设计一种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向全班同学宣布天气信息吗
(11)学生设计。

(12)师:你们知道中央播放天气预告时用到的图形符号吗你还想认识更多的知识吗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2 多样的天气
古代谚语
现代天气预告(科学、便利、正确)
作业
3观察天气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授课准备
3 观察天气授课时间:年月日
1、能够拟定科学的、吻合本质情况的观察计划。

2、能选择资料,并按图示或文字说明自制简单的风向仪、雨量筒。

3、设计和制作简单的观察天气变化的仪器。

4、会用温度计、简单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

5、能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科学解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得出天气变化趋势
的展望。

6、能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观察、记录两周内天气变化情况。

7、愿意想出更多方法,选择资料,设计制作简单的天气观察仪器。

8、能领悟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察研究。

9、能领悟到长远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特别适用的。

10、能说出天气能够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11、能说出各样风向的含义。

12、能说出各样天气变化主若是由水、风和热三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3、能准时观察、测量并记录两周的天气情况,绘制气温曲线图,展望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

14、能描述气象站预告天气的过程。

选择资料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简单观察仪,并进行观察。

依照自己的温度观察记录结果,绘制气温曲线图,并展望未来气温变化的趋势。

观察记录表、硬纸片、胶水、胶带、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一根竹
签、两根吸管、大饮料瓶、风向仪、风力计、温度计、雨量器。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天气预告了吗关于天气预告你有哪些想要知道的问题吗
学生报告,教师进行整理。

师: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些天气信息是怎样预告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当一个小小气象员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拟定观察计划。

(1)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小气象员都需要做哪些工
作学生报告。

(2)师:在观察天气以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计划吧!
(3)学生拟定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4)学生报告计划,教师学生进行谈论。

2、制作简单观察仪。

(1)师:要观察天气就需要先制作一些简单的观察仪器,生活中观察天气就是观察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气压、阴晴等,我们来制作观察风向的仪器——风向仪。

制作方法看书上 9 页的图。

(2)学生制作,教师合适进行指导和提示。

(3)展现作品,交流感觉。

(4)师:你们的作品可否是合格,我们到室外检验一下就行了。

(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风向和8 个方向。

3、建立小小气象站。

(1)师:我们制作了风向仪,就要用它来工作,我们要建立一个小小的气象站,
我们来分一下组。

(2)学生分组后进行分工。

(3)谈论:观察仪放在校园里不同样的地方,测量的数据同样吗放在什么地住持
量的数据最正确
(4)学生坚持记录两周,两周后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3.观察天气
作业
4宣布天气信息
教学课题 4 宣布天气信息授课时间:年月日
1、能以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展现出来。

教学目标
2、能对其他同学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提出客观的谈论和积极的建议。

3、能从图片中概括解析出天气预告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4、体验到长远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意义。

5、能在宣布天气变化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6、能天阉到科技发展能给人们带来改正确的天气信息。

7、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研究过程中的领悟和感觉。

8、能从图片中解析出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

9、能够用例子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天气预告水平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论文的形式宣布天气信息。

教学难点解析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

授课准备每个小组一份研究论文或天气观察研究报告;收集各样天气预告制作过程的图片。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师:经过两周的观察和记录,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今天我们就以宣布会的形式宣布天气信息,
好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天气信息宣布会。

(1)师:你们知道成就宣布交流会对科学学习有什么意义呢
(2)学生谈想法。

(3)小结:成就交流宣布会对科学学习有重要意义,我们所写的研究论文或报告既是对
前一段时间观察结果的解析和总结,又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4)师:下面各小组把你们的研究成就向全班同学报告交流。

(教师在每个小组报告后要
组织学生对他们进行谈论,并重申必然要脚扎实地。


(5)教师小结:经过此次交流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希望每个小组能接受谈论和改
进建议,连续坚持观察天气,养成关心天气变化的优异生活习惯。

2、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

(1)师:你们知道天气预告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2)学生报告。

(3)(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都是什么意思吗
(4)学生报告。

(5)现在同学们对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你能把天气预告的制作
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吗
(6)学生谈论分类,报告交流。

﹡种仪器观察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是经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解析观察获得的
天气信息;第三阶段是以报纸、电视、电话等形式宣布天气信息。

(8)师:在天气预告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科学技术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9)学生查找资料,交流告告。

(10)教师小结:经过同学们的报告,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天气预告工
作的及时性、正确性,它与人们僧货质量提高有着亲密的联系。

(三)牢固拓展:
1、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介绍气象卫星与天气预告。

板书设计
天气信息宣布会
作业
5天气与生活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课题 5 天气与生活
1.能够举例说明日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能够用实例或检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必然的影响。

教学目标
3.能够用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解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

4.愿意把自己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的资料和图片与同学交流。

5.能经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解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友善共处的重要性。

6.能举例说明激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

7.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

8.能从正反两方面综合的说明日气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9.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准备课件、各样天气影响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1、发言:今天的天气怎样你喜欢这样的天气吗你还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2、表达:天气的变化不只对我们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不同样的影响,他还能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
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二)活动
1、天气对人的影响
(1)发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收集到的天气对人影响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学生小组交流、谈论。

(3)结合课件全班交流。

(4)提问:谁最关心天气为什么
2、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1)发言:天气对人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的活动也在影
响了天气的变化,看老师这的小例子。

( 2)出示课件,这幅图上的两地是北京的中关村和颐和园,两地相距不到一万米,在3
月28 日对这两地进行了检查,来看一下检查的数据。

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

(4)发言:影响北京两地气温变化明显的原因是什么
(5)表达:这种现象叫“热岛效应” 。

其他,人们的生活还会对天气造成“温室效应”、“酸
雨”,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
(6)拓展:观察酸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7)提问:怎样保护天气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
5天气与生活
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影响
人类活动对天气也有影响
6固体、液体平和体
6 固体、液体平和体
授课时间:年月日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有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合适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概括出固体、液体平和体的主要特点。

5、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授课准备
6、对研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7、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8、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平和体的特点。

9、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样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10、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平和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研究三种常有物质状态的特点。

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研究三种常有物质状态的特点。

常有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闯过一关发一个通行证,闯过四关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

你们有信心吗
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好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够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

(画在黑板上三个圈)
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谈论,并对优胜者颁发通行证。

(二)学习新课:
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二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固体呢它有哪些性质若是研究过程中有困难能够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3)学生报告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谈论,颁发通行证。

(4)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5)师:第三关是把小米、豆、沙或木屑混杂后,你们怎么能把他们分里出来,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6)学生谈论,操作,报告。

(7)教师谈论,颁发通行证。

2、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四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若是研究过程中有困难能够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3)学生报告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谈论,颁发通行证。

(4)教师小结:液体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5)师:第五关是把不同样液体混杂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6)学生谈论,操作,报告。

(7)教师谈论,颁发通行证。

3、比较固体、液体平和体的性质。

(1)师:第六关是固体、液体平和体之间有什么同样点和不同样点
(2)学生实验研究,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报告,抓住“怎样差异固体、液体平和体”这个问题进行谈论。

(4)教师进行谈论,方法通行证。

(三)牢固拓展:
1、你们小组都闯过了哪几关认识了哪些知识
2、老师还有一关,怎样测量石块的体积
3、颁发智慧小组证书,庆贺他们闯关成功。

板书设计
6、固体、液体平和体
固体体积
液体形状
气体易流动
易被压缩
作业
7、冰、水和水蒸气
教学课题7、冰、水和水蒸气授课时间:年月日
1、能使用工具测量感官不易察觉到的物体某一特点的变化。

2、能经过实验研究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3、能用二维图表形象的进行实验记录。

4、能从实验数据中解析出吸取或消失热量是物质状态变化的条件。

教学目标
5、能在柱状图上找出不同样物体状态的临界点。

6、愿意与其他同学谈论水的状态与温度的关系。

7、温度变化是物质状态哦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8、能说出水的冰点与沸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经过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感觉物质的状态是能够因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教学难点经过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感觉物质的状态是能够因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授课准备天平、温度计、烧杯、冰块、铁架台、酒精灯、表、记录表。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知道水是液体状态的,你们知道水还有哪些不同样状态的吗冰和水蒸气是不同样
状态的水,那么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化冰实验。

(1)师:今天我们要经过化冰比赛来认识一下水不同样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

甲组的同学
和乙组采用不同样的方法让质量同样温度同样的冰融化,比一比谁快甲组的同学把冰放在室温下静
置,每两分钟观察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记下冰完满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
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乙组的同学用酒精灯加热,每两分钟观察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
温度变化;停止加热,测量开水的质量并记录;水沸腾后连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

(3)整理实验数据,依如实验记录表进行解析并报告交流。

( 4)谈论: A、甲杯和乙杯中冰的状态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B、甲杯与乙杯对照,由固态的冰化成液态
的水的过程哪一个过需要的时间更短些为什么 C、在什么条件下液态的水能够沸腾 D、经过解析质量变化记录
表,说一说甲杯和乙杯中的冰变化为不同样状态时,质量可否发生了变化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5)学生报告谈论结果。

(6)教师小结:物质有三种常有的状态:固态、液态平和态。

在必然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
能够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7)师:除水之外,好多常有物质也像水同样有三种状态,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在线吧!
教师讲解柱形图的阅读方法,并帮助学生解读数据。

2、物质的状态在必然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这一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被利用的
(1)你知道有哪些变化是利用物质的三态变化
(2)学生报告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牢固练习: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7 冰、水和水蒸气
0℃100℃
冰水水蒸气作业
8水到哪里去了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课题8 水到哪里去了
1、能结合平时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陪同的热量变化。

3、能从实验结果中,解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必然的热量。

教学目标
4、能经过实验研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要素相关。

5、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7、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经过研究活动的确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经过研究活动的确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授课准备清水、温水、玻璃黑板、湿布。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1、师:你能举个水变没的例子吗
2、学生报告。

3、师:这些水都到哪里去了谁来猜一猜(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写字游戏。

( 1)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水到哪里去了,老师在这块玻璃黑板上写一个大大“水”
字,你们猜,它会怎样可否是这样呢,我们来做一做, 30 秒后观察它有什么变化, 1 分钟后有什么变

(2)教师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3)谈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手背上,你有什么感
觉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实验,报告感觉,交流领悟。

(6)教师小结:经过这两个小实验,我们发现水在常温下会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
种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态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需要吸取周围的热量。

2、蒸发的快慢。

(1)师:要想让一件衣服干得快,怎样做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要素相关
(2)学生猜想,报告交流。

(3)师:你怎样去考据需要那些实验器材本实验留在课下进行考据。

(三)牢固提高:
老师给每组 10 毫升水,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液体蒸发的最快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
8水到那处去了
蒸发
吸热
水水蒸气
沸腾
9雨的形成
9 雨的形成授课时间:年月日
1、能经过观察生活中一些幽默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

3、能选择不同样的方法和资料进行研究。

4、能设计模拟实验考据自己的假设。

5、能依照漫画写一篇科普短文,向其别人介绍水的三态变化。

6、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7、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凝结。

8、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9、能分别举例说明物质的可逆变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

10、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
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创立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研究雨的成因。

教学难点
相关凝结现象的图片、酒精灯、同样大小的杯子、玻璃片、试管夹、温水、铁架
授课准备
台、烧瓶、胶塞、玻璃管。

教学过程授课改正(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你们见过这些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吗
师:这些现象有哪些同样点吗
(二)学习新课:
1、小水珠从哪里来
(1)师:上面图片中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
(2)学生分组谈论,教师组织学生报告。

(3)学生填写讲解。

(4)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同时盖上大小
同样、冷热不同样的玻璃片,你们猜一猜,哪个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出现
(5)学生报告猜想并进行实验。

(6)报告实验结论。

(7)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2、雨的形成。

(1)师:在上一个实验中,若是水滴越聚越多,会出现什么现象与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比
较相似
(2)师:由此推断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3)师: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拟定小组的研究计划吧!
(4)小组合作拟定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5)报告研究计划。

(6)师:依照各小组拟定的研究计划进行实验吧!
(7)学生实验,报告实验结果。

(8)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情况进行谈论并小结。

(三)牢固练习:
(1)阅读科学在线,进一步指导学生对雨的形成的认识。

(2)教师小结:水的三种状态之间能够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
程称为可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