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莱阳市佛教寺庙情况
莱阳古典八大景观
![莱阳古典八大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34cba623192e45361066f5eb.png)
莱阳古典八大景观1、七子联峰莱阳南部的娘娘群山是莱阳的四大山脉之一,峰峦相连,如一架巨大的屏风矗立在南海边。
群山的形势是一母七子,娘娘山居中,高峻挺拔,林木葱荣,视野空阔。
山巅曾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天后娘娘庙,如今山顶上古庙的遗迹犹存。
主峰周围的七座山,人们把它看成她的七个孩子,流传了很多母子相依的传说,后来这里就成了莱阳的一景“七子连峰”。
行旅之人经过此地,看见这的山景,听到这母子深情的传说,都会想起自己家中的母亲,兴起无限的幽怨。
2、旌旗晓霁旌旗山,古名"莱山",位于莱阳城北偏西十五公里处,海拔三百一十五米。
莱阳城就是因地处莱山之阳而得名的。
旌旗山,是旌旗群山中独拔而起的主峰。
东接龙门,南连嵯峨,高大为市北诸山之首。
旌旗山为莱阳境内的名山,它以苍松翠柏,紫烟瑞云而取胜。
山中古松参天,山泉叮冬,清凉幽爽,是避暑胜地。
清代大诗人宋琬曾造茅于山峰间,结庐攻书。
他在《旌旗别业》一诗中写道:"白日无旷照,细泉多奔流,时闻骤雨过,出门听已收。
坐卧荒草间,飒然疑凛秋。
"旌旗山,俗称"争气山"。
传说,有两个山头,是弟兄两个,都不高,但二人都争着比试高低。
一日傍晚,一个牧童,在山下放牛,忽听两山在说话,兄说:"我是哥,永远要比你长的高!"弟说:"今天夜里比比看!"第二天早晨,村里人起来一看,大雾散去,两山果然拔地而起。
现在我们看到的旌旗山,一山二顶,并足而立,从前峰的肩头可见后峰的顶首。
哥儿俩好象仍在比试高低呢。
旌旗山,二峰并足,周围群山环抱,星罗棋布,高低上下,如千军万马露营扎寨,宿霭飘荡,宛如旌旗。
古人有诗悦:"阵容罗列寂无言,细柳威严不敢喧。
最爱晓岚留宿霭,翩翩彩帜列平原"。
说那阵容的威严,连见风就动的柳枝都不敢喧哗。
旌旗山,明朝年间,就列入莱阳八景之一,名曰:"旌旗晓霁"。
神秘的寺庙之旅山东佛教名刹推荐
![神秘的寺庙之旅山东佛教名刹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f9e57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0.png)
神秘的寺庙之旅山东佛教名刹推荐山东佛教名刹推荐寺庙,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人们对于宁静、智慧和神秘力量的向往。
山东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名片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悠久、庄严肃穆的佛教寺庙。
这些寺庙既是精神信仰的寄托,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将向您推荐几个山东佛教名刹,带您一起踏入神秘的寺庙之旅。
一、法海寺位于山东省莱阳市的法海寺,是山东省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
其建筑庄严肃穆,保存完好,同时又融入了山东的传统建筑风格。
法海寺内供奉着著名的法海大和尚,该寺庙也因此而得名。
进入法海寺,即刻被周围的静谧环境所打动。
寺庙内有各式各样的佛像,其中以金色佛像最为庄重肃穆。
可以在修行者们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佛教的禅修法门,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二、曲阜孔庙虽然曲阜孔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但佛教在其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孔庙内部分区域专门用于供奉佛祖释迦牟尼。
这种文化融合,使曲阜孔庙成为山东少见的佛教与儒家文化交融的典范。
漫步在曲阜孔庙中,您可以欣赏到传统建筑瑰宝、碑廊和经典的文化景观。
而且,庙内还设有佛学讲座,提供佛教文化的普及和宣传。
无论是对佛教还是儒家文化的爱好者,曲阜孔庙都是不能错过的地方。
三、报恩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的报恩寺,是山东省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庙内有一座古塔,名为涅槃塔,是这个寺庙的镇寺之宝。
在报恩寺的庄严气氛中,人们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之中。
报恩寺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批准的弘扬佛法的寺庙之一。
在寺庙内,您可以参加举办的佛教法会,体验传统佛教寺庙的庄严仪式,聆听佛法的智慧与教诲。
四、碣石山碣石山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被誉为山东最美的佛教名山之一。
山上有多座庄严肃穆的佛塔,其中以摩崖造像最为著名。
这些佛塔和佛像,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和慰藉。
登上碣石山,您可以一览山东半岛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智慧。
这里是修行者们寻求宁静与内心平衡的理想之地。
梨乡传说
![梨乡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f3f11640453610661fd9f447.png)
一、莱阳梨的传说传说之一古时候有个姓董的书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突然病了。
走到莱阳境地,但觉浑身无力,不思饮食,一天到晚咳嗽不止,行动则虚汗淋漓,头重脚轻。
虽有书童细心照顾,看来也难以走到京城长安了,主仆二人只好在山前小店下榻。
请医服药,可是病情总不见好转。
且说,这一天,清晨起来,书童去倒痰盂,忽觉一股腥膻之味钻进他的鼻孔。
低头一看,原来痰盂中有一些暗红色的血丝。
他吓了一跳,悄悄将痰倒了,走到店主人跟前说:“掌柜的,我家少爷的病一天重似一天,你看如何是好?附近可还有名医吗?”店主人思索了一会儿说:“听说五龙村有个姓王的太医,最近回家省亲,不妨求他看看。
”书童听了非常高兴,先与主人说了,然后赁了一乘小轿,告辞店主人,便与公子一起向五龙村奔去。
走了半天,来到五龙村。
这五龙村,着落在五龙河畔,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主仆二人进村下轿,来到村中一打听,果有一位在家省亲的太医。
书童先封了十两纹银,送到太医家中,请求给少爷看病。
太医叫管家传出话来说:“十两纹银求医,岂不有失身份,要想亲手试脉,最少也得纹银二十两。
”书童扶着少爷,进入太医书房。
只见那太医留着两撇八字小胡,双目如鼠,鹰鼻如钩,他先让书生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依次把脉切完,又看了书生舌头。
然后沉默不语。
书生问道:“请问老先生,可有良药驱病?”那太医头不抬眼不睁地说:“你已病入膏盲,应断绝功名之念,速速回家,一月不归,必死他乡。
”书生和书童听了,一齐双膝跪地,求太医救命。
太医站起来,摇了摇头,指着桌上那二十两纹银对书生说:“请把银子拿走,如有郎中能治好公子的病,我宁愿再奉送纹银二十两给他。
”书生那里肯拿那二十两银子,想到自己将是就木之人,不仅潸然泪下,只觉眼前一片漆黑。
书童搀扶着他离开太医的家,寻那桥夫都已无影无踪。
书生说:“罢了!慢慢往回走吧!”主仆二人,行至五龙河畔,一股浓郁的芳香,沁人肺腑,顿觉心头清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头一看,只见一片茂密的梨园,棵棵梨树,硕果满枝,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光灿灿。
民国县志莱阳氏族
![民国县志莱阳氏族](https://img.taocdn.com/s3/m/fab8a89a33d4b14e8524687d.png)
民国县志莱阳氏族民国版《莱阳县志》记载莱阳氏族阿峰案:本邑之氏族,多明代初期遷徙,源頭較多,“小雲南”為重要的起源,縣誌將小雲南早已考證,今天縣域內,在本地居住超過500年的家族,極少是經歷金、元戰亂的氏族,基本上在金元時期,除了幾個大家族投降異族,與趙孟頫一樣,為士林所不齒,但是,簪纓仕宦不絕,也是因為其祖宗肇始,即一味積德行善,所以後代興盛。
癸未邑難,清兵攻佔萊陽縣城,縣城內的士紳婦幼幾乎死亡殆盡,婦女多自縊、投井、自殺,所余皆被兵姦污殺死,讀畢覺毛骨悚然,悲愴之心,亦憐憫之。
看宋應亨一族闔家赴難,后宋琬一族又振興,亦快慰,然宋琬後赴詔獄,亦清廷不信任此家族,,,讀史,總不能用感情,傷心至極,故此,凡度史料,不可費精神。
余在政府,本縣文史掌故,職責所在,願來歲省廳新令吾縣出版新志書,志在將本縣所有氏族源頭進行梳理,留之後人,方不負平生哉~是為記唐宋故家:譚氏,司馬長後散居五區院西等村。
張氏,進士忭後于宋稱盛,後乃漸式微,居城內一區,埠前等村。
趙氏,武舉常後,居鳳棲里,金有植、格兄弟,明清最盛,有進士文燿(yao,同耀)、士驥、未彤、及孝廉曾,散居縣內各村,而均用于明興後隱居今海陽,趙疃,遂別為族。
清初,有維旗、凡散居三區濯村,灣頭、廒子、憩稼莊。
六區石格莊,南岩七區河莊,八區莊扶等皆自彼出也。
孫氏,其先福山人,唐末徙清初,有進士元亨,今其裔不詳。
金元故家宮氏,世居濯村,其先寧海人,進士禮之曾祖徙。
金元間,多仕宦者,散居縣內各村,即墨、蓬萊、牟平(寧海改稱)海陽、宮氏亦其族云。
隨氏,其先河南固始人,後徙棲霞尹之祖遷,元多仕宦,凡散居縣內寶各村,皆其裔也。
于氏,庫使剡之族,,世居宣化坊。
趙氏居六區薑山鎮者其先四川成都人,永樂時徙居九區百戶屯者系出海陽城裏他若居七區西館者散佈其西北一帶居小森格莊清有孝廉通一散佈其東北各村及居一區趙家埠子者亦皆各別為族皆於明徙。
左氏其先章邱人,明初徙於,萬曆後科名乃盛,有進士之宜懋第散居縣內各村而居九區左官屯者則別自為族其先不詳。
青岛的佛教及寺庙
![青岛的佛教及寺庙](https://img.taocdn.com/s3/m/f4382d0002020740be1e9b19.png)
青岛的佛教及寺庙?《崂山县志》记载,崂山崇佛寺建于魏元帝景元五年(264年)。
东晋义熙年间高僧法显从天竺*(今印度)取经乘船归来,于崂山南岸登陆,受到当时长广郡太守李嶷的热情接待,将其接到不其*城内(今城阳一带)。
法显在不其城逗留期间,翻译了部分佛经,并在其登陆之地建造了石佛寺*(即栲栳岛之潮海院)。
尔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佛教在青岛逐步得到发展,许多朝代都建有寺院*。
青岛市区(包括崂山县)建于北魏的有法海寺;建于元朝的有清凉院、菩萨庙等;建于明朝的*有于姑庵、观音寺、峡口庙、华严寺等;建于民国的有湛山寺、湛山精舍;建筑年代不详的有*毗庐庵、灵圣寺。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在青岛设有日本佛教寺院7处:真宗本派西本原寺别*院(无棣路3号);净土宗善马寺(黄台路42号);真宗大谷派东本原寺别院(胶州路2号);日莲宗莲*长寺(吉林路6号);临济派妙心寺别院(吉林路4号);曹洞宗曹*0寺(武城路2号);真言宗大光寺*(夏津路7号)。
到青岛解放前夕,佛教尚存有寺院13处,和尚21人,尼姑6人,寄居5人。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重点寺院法海寺、华严寺、于姑庵、湛山寺进行维修。
1959年,这13*处寺院,新修完好的有湛山寺、华严寺、法海寺,一般完好的有于姑庵、观音寺、清凉院、湛*山精舍,部分破漏又无佛像的有潮海院、石佛寺,部分破漏的有毗庐庵,部分倒塌的有灵圣寺,*破漏不堪的有峡口庙,已无佛像的有菩萨庙。
湛山寺有和尚11人,寄居2人;华严寺有和尚6人,*尼姑1人;法海寺有寄居2人;石佛寺有和尚2人,清凉院有和尚1人,尼姑2人,寄居1人;于姑庵有*尼姑3人;毗庐庵有和尚1人。
佛教在青岛主要有两大宗派,即禅宗和天台宗,宗派之间佛事活动虽有不同,但无很大差别。
湛山寺最初不应酬佛事,以后有护法居士到寺里恳请荐亡或消灾等佛事,因此有了佛事的开端。
但这里的佛事与别处不同,一不出寺到施主家里作佛事;二不计经价,由施主随意供奉。
登州府莱阳县的历史变迁(1)
![登州府莱阳县的历史变迁(1)](https://img.taocdn.com/s3/m/e37273cbc1c708a1284a4435.png)
登州府莱阳县的历史变迁【莱阳县志】登州府辖1州、9县,计有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文登县、海阳县、荣成县,治所蓬莱。
莱阳县在府南二百五十里。
东至宁海州界一百五十里,西至平度州界九十里,南至即墨县一百里,北至栖霞县界五十里。
东南至大嵩卫城一百四十里,西南至胶州二百四十里,北至莱州府一百八十里。
广二百里,袤一百六十里。
东北至登州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济南府八百三十里,西北至京师一千八百里。
莱阳,在唐朝时唐庄宗为了避其祖“国昌”讳,改昌阳为莱阳(以城在莱山之阳,故名。
旌旗山古名莱山)。
清雍正时期,割莱阳县东部之行村、嵩山、林寺三乡即卫城置海阳县。
又将青山乡划归宁海(今烟台市牟平区)。
民国时隶属山东省。
1940年莱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到1945年全境解放,分为莱阳、莱东、五龙、莱西南四个县,属南海专区。
1950年后合莱东、五龙两县为莱阳县,合莱阳、莱西南两县为莱西县,属莱阳专署。
1958年后属烟台行政公署。
1983年后属烟台市。
1987年4月撤县设市,由烟台市代管。
也就是说雍正前的登州府莱阳县就是现在的海阳、莱阳、莱西、再加上宁海的青山乡,雍正后登州府莱阳县就是今天的莱阳和莱西两地。
莱阳县的乡社和坊迎仙乡众水社、王宋社、淳于社、萧家庄社、房疃社、五龙社、陶漳社、废坊社、吕疃社、官庄社望石乡玩底社、房屋社、大林社、榆山社、瓦马社、埠上社、南务社、堑头社、寨头社、店上社、平兰社凤山乡胡城社、石水社、大夼社、横岭社、鲍村社、浮山社、薛村社、曲坊社、蒲里社、庵里社、田村社行村乡坊头社、长涧社、辛安社、埠前社、于推社、寺头社、朱吴社、沽头社、三驾社、牛根社、苇薗社、庶村社林寺乡黄山社、长沙社、台城社、高埠社、仓山社、废城社、石现社、坛山社、长榆社、神前社嵩山乡嵩潜社、城阳社、于朋社、盘石社、廒上社、白水社、路疃社、竹金社青山乡垂柳社、崮头社、灌水社、嵩林社、石但社旌旗乡石山社、北马社、小平社、沐浴社、火山社、西留社、石桥社、朱姜社、大平社、赤山社、埠西社、初家庄社、白藤口社义潭乡金刚社、沙埠社、龙湾社、台头社、古河社、大河社、神头社、泊子社芝山乡岭上社、西馆社、志霞社、辛庄社、泥牛社、寨庄社、都里社、板仓曲社嵯峨乡白庙社、曲庄社、众水社、团汪社、荆山社、孙太社、辛庄社、冯北社、岭前社、望埠社、北黄、谭山社长清乡许村社、牛埠社、会河社、寨里社、王城社、峪泉社、孙受社、会里社、庄扶社桃花乡小里社、双山社、王璧社、神山社、葛村社、汀村社、辛庄社、由家庄社、张管寨社贤古乡朱毛社、埠阴社、坎下社、毛家埠社、刘家庄社在城六坊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
莱阳——隋唐北宋时期千年古县的开创
![莱阳——隋唐北宋时期千年古县的开创](https://img.taocdn.com/s3/m/af35201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1.png)
莱阳——隋唐北宋时期千年古县的开创隋开皇三年(583)昌阳县属光州,境内的挺县已于556年废。
大业三年(607)设东莱郡,昌阳、观阳、卢乡皆属东莱郡隶青州部。
唐永徽元年(650),在现在的莱阳城址上新建了昌阳城,昌阳县的版图相当于现在的位置是:东到乳山,与文登、牟平相偎;西到莱西小沽河,与即墨、平度接壤;南到南海,与即墨、文登为邻;北境跨越栖霞南部,与蓬莱、龙口和莱州靠近。
唐代的昌阳县隶河南道属莱州,后唐同光元年(923)昌阳更名为莱阳,宋代莱阳隶京东东路属莱州。
民国《莱阳县志》在形胜篇称道:“北阻群山,南控黄海,西联胶即,东接文牟,擅鱼盐饶丝麻,固东表之雄邦也。
秦汉而上地非要区,唐宋以还海疆多事,故金设衡村镇扼水陆之冲,元置桃花寨司东南之鑰。
”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唐代昌阳令墓志铭,是莱阳城建历史的重要文物;紫姑神的出现是唐代莱阳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谭长是唐代莱阳唯一有文字记载的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宋代考中进士、举人的已经很多,有张忭、徐振、宫枢、郝兹、郝朴、张循、张去伪、张通等,说明宋代莱阳的文化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隋县令陈庄陈庄,字承肃,是陈后主的第八个儿子,以母亲张贵妃受宠,陈后主甚爱之,立为会稽王,曾任扬州刺史,隋炀帝大业间(605~618)授昌阳令,此事在康熙《莱阳县志》中有记载。
杀人沟在莱阳有三处地方被叫作杀人沟,一处在将军顶,一处在娘娘山后,一处在白藤口村后。
隋代,莱阳就是出入胶东的咽喉要道。
在城西官道上,从视家楼到蜡树庄是一段陡坡,直到清代这里也经常翻车,当地居民管它叫“车倒”。
传说程咬金就是在莱阳城西的“车倒”上断了皇纲,抢劫了登州输送给朝廷的银子,登州知府亲自带兵到莱阳来剿匪,程咬金早拿着银子跑得没影了。
传说在将军顶的一条山沟里,官军因此杀害了几百人,血流成河。
在娘娘山后的一条山沟里,也曾经发生过这种大量杀人的惨案。
传说元朝末年明军将领徐达的军队北征,在莱阳大开杀戒,在此沟里杀了不少人。
莱阳有哪些旅游景点
![莱阳有哪些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f4f4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4.png)
莱阳有哪些旅游景点
莱阳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下是莱阳市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1. 莱阳古城:莱阳古城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城,城内有古老的街巷、古建筑和古城墙等,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韵味。
2. 法海寺:法海寺是莱阳市的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有悠久的历史和宏伟的建筑,是中国佛教四大古寺之一。
3. 博物馆:莱阳市有多个博物馆,如莱阳市博物馆、莱阳市农业博物馆等,展示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藏品。
4. 东夏园:东夏园是莱阳市的一座大型园林公园,园内有湖泊、山岳、花草等自然景观,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5. 龙湾温泉度假区:龙湾温泉度假区位于莱阳市东北部,拥有多个温泉池,可以享受泡温泉的乐趣。
6. 毛公山:毛公山是莱阳的一座名山,山上有毛公廊、毛公亭等景点,是莱阳市民休闲运动和登山的好地方。
以上只是莱阳市的一些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莱阳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名人故居等值得一游的地方。
莱阳值得去的景点
![莱阳值得去的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09d72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e.png)
莱阳值得去的景点
莱阳是一个历史悠久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莱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果。
湖面宽广,湖水清澈,湖中有一座小岛,上面建有亭台楼阁,景色秀美。
在这里可以划船、垂钓、赏景,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 莱阳卫城:莱阳卫城是莱阳的历史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保存有大量的古建筑和古文化遗迹,是莱阳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城市的风貌和文化氛围,领略莱阳的历史与文化。
4. 莱阳文庙:莱阳文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建于明代,是莱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保存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是莱阳旅游的必去之地。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氛围,了解莱阳的历史和文化。
5. 莱阳丁公遗址:莱阳丁公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聚落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
这里出土了大量文物和历史遗迹,是莱阳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文明,感受莱阳的历史与文化。
莱阳有许多著名景点,包括博物馆、湖泊、古城、文庙和遗址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莱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是莱阳旅游的宝贵财富。
来到莱阳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些景点,可以深入了解莱阳的文化和历史,感受这个城市的魅力。
1 / 1。
莱阳有个地方叫“神山后”,住了不少姓嵇的人
![莱阳有个地方叫“神山后”,住了不少姓嵇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6300d91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4.png)
莱阳有个地方叫“神山后”,住了不少姓嵇的人在莱阳城的北郊,有个叫作“河洛”的乡镇。
看到河洛这两个字,不少朋友会联想到古代的“河图洛书”以及“河洛四象”。
莱阳这个河洛,虽然相传是从读音相近的“河麓”演变而来,但并不影响人们对于这里底蕴的感受,因为在古代与莱阳县城相关的两大地标——旌旗山和蚬河,都在河洛附近。
这种底蕴,似乎也延伸到了河洛境内的村庄上,这附近的不少村名也很有特点,比如观音庙、泊麦口、麻姑顶、神山后等。
这次要介绍的就是神山后村。
从河洛镇驻地向北,到了泊麦口村之后向东,经过马崖口村之后再向北,过了一座山之后就来到了神山后村,而那座山就是“神山”。
神山这个名字由何而来,暂没有见到准确的记载。
推测之下,古时山上应该有寺庵或道观。
在旌旗山一带,明清时期香火颇盛,不少村名都与此有关。
根据村碑记载,神山后村在清乾隆年间形成聚落,因地处神山之后而得名。
不过,这一说法与村中嵇姓的历史以及莱阳地名资料记载有出入之处。
关于村庄名字由来,各方记载大致相同,出入主要在建村时间上。
莱阳地名资料记载,该村在清朝初年由沙姓建村,时间早于村碑所说的乾隆年间。
而该村现以嵇姓居多,按照嵇姓老人的说法,莱阳莱西境内其他嵇姓村庄,大多是从该村迁出。
以前曾介绍过的南小平村也有嵇姓,时间亦不晚于乾隆时期,按此,嵇姓来到神山后村应该更早一些。
在胶东地区,嵇姓是一个相对少见的姓氏,此姓主要分布在老莱阳县(莱阳、莱西)境内。
老莱阳县志记载:嵇氏,贡士巅之族,籍贤古坊,析一区神山后等村。
这一记载与神山后村老人的说法基本吻合,该村老人说,嵇姓原本住在莱阳城里,祖茔也在附近,后来才迁到城外。
在过去,每逢节祭,神山后村的嵇姓人还要到莱阳祖茔祭拜。
不仅嵇姓很有来历,神山后村的沙姓也颇有渊源。
胶东沙姓在历史上出过一位名人,名叫沙澄。
沙澄是蓬莱人,在清初曾官至尚书。
他的家族相传就是在明末从莱阳迁到蓬莱,也就是说与神山后沙姓很有可能是同宗。
山东莱阳景点
![山东莱阳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476a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2.png)
山东莱阳景点
莱阳,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南濒黄海,东与青岛市接壤,
北与烟台市交界。
莱阳市,古称莱阳、昌邑。
为中国古县名之一。
莱阳因地处黄金海岸中段而得名。
莱阳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历史传说。
现为山东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现为烟台市对外开放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
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莱阳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莱阳河上游。
东与胶南市相接,南与招远市接壤,西与烟台市牟平区相连,北与栖霞市、烟台市
芝罘区毗邻。
总面积177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4.2公里,辖17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46万。
莱阳梨是山东省的著名品牌之一。
莱阳梨以皮薄、肉嫩、核小、味美而驰名中外。
莱阳是中国第一个县级世界文化遗产——海阳东岳庙所在地。
莱阳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海水浴场——大乳山海滩;有以“胶
东第一”著称于世的万平口景区;有世界罕见的原始生态森林——杨家埠木刻印刷园等众多景点。
—— 1 —1 —。
七真圣地
![七真圣地](https://img.taocdn.com/s3/m/222146260722192e4536f63d.png)
七真圣地遇仙派祖庭:萊陽縣遊仙宮、牟平遇仙宫马钰:今萊陽縣遊仙宮即師登真之所也。
【游仙宫1951年废,现建为莱阳宾馆。
】【全真庵又名全贞庵、全真堂,在马钰故宅——双鹤府的南园。
亦名遇仙宫,后改为马氏祠堂。
其址位于现牟平城内顺正里村(原文化一中院内)】南无派祖庭:寧海棲霞觀、洛南朝元宮谭处端:今寧海棲霞觀,即其故居。
洛南朝元宮,乃師登真之所也。
【朝元宫,唐名通玄观,位于东都洛阳敦化坊,在洛水南岸外廓城。
北宋太宗时,敕改名集真观,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敕改名万岁朝元宫,简称朝元宫,金代以后改称栖霞宫,为洛南著名道观。
】通玄观唐洛阳城内敦化坊(今洛南栖霞宫)随山派祖庭:洛陽長生萬壽宮、武官靈虛觀刘处玄:今洛陽長生萬壽宮,即雲溪三井洞;武官靈虛觀即其故居,師登仙之所也。
【刘处玄为洛阳留下一个地名——三井洞。
这个地名今天在瀍河回族区仍然沿用着。
刘处玄在云溪观修道,招来不少弟子。
大家想为师父扩大居室,便合力凿崖。
不料,一天正凿着,忽然听到“咕咚”一声,洞壁被凿穿了,露出一个黑洞,却是一口古井,里面有水,闪着波光。
众人见了,都感惊讶,刘处玄却笑道:“不奇!离此不远处还有二井,乃我宿生修炼之所也。
”众弟子一看,都是黄土,哪有水井?他们试探着继续开凿,果然又打通二井。
此事蹊跷,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来看的人络绎不绝,云溪观从此便被唤作三井洞了。
】云溪观北宋洛阳城东北(今洛阳十一中)三井洞金洛阳城东北(今洛阳十一中)龙门派祖庭:棲霞縣太虛觀、磻溪長春成道宮、京師大長春宮丘处机:今棲霞縣太虛觀即其故居,磻溪長春成道宮即修真之處,京師大長春宮即登真之所也。
(太虚观历有变动,一名太虚宫,一名滨都观,又名滨都宫。
成道宫,原名长春观改磻溪观,后奉诏改名磻溪宫,有《重修磻溪长春观记》、《重修磻溪长春成道宫记》。
陈时可撰《燕京白云观处顺堂会葬记》云:“长春大宗师既仙去,嗣其道者尹公,乃易其宫之东甲第为观,号曰白云,为葬事张本也。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5285497527d3240c8547ef04.png)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後土廟。
在縣治西南,明正統七年,游仙宮提點李志源建。
社稷壇。
在縣治西北里許,洪武二年,縣丞陳奎建。
正統八年,知縣郭敏重建,久廢。
先農壇,在縣治東北邑厲壇東里許,清雍正四年奉詔建,道光間圮,今遺址尚存。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西南二里許,明洪武二年,縣丞陳奎建。
正統八年,知縣郭敏重建,久廢。
邑厲壇。
在縣治東北里許,明洪武八年,知縣賈則智建,郭敏、張惟重修,久廢。
旗纛(dao)廟。
舊在縣治東演武廳後,清初廢。
火德廟。
在南城門上,清知縣石可章、沈鎬茅、方廉邑人劉子道等先後修,民國二十年廢,今遺址尚存。
真武廟,有二,一名北極,一名玄帝。
一在城內關帝廟東,金大定初建,明永樂二年,知縣李泰重修。
一在北門外,明嘉靖八年,邑人張理建。
民國20年廢。
三官廟。
有三,一在舊城隍廟後,一在遊仙宮內,一在南關西街,民國二十年俱廢。
八臘廟。
在縣治西五里之馬山埠,明成化十五年,參政邢表檄建。
清邑人李韟(同“皋”)、知縣費元衡重修。
民國二十年廢。
東嶽廟。
一稱天齊廟,在遊仙宮內,元元貞元年,縣尹王能建,清咸豐十一年,邑人劉振甲重修,民國二十年廢。
遊仙宮。
在縣署西南,金皇統間建,元至正十七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
中爲三清殿,左右爲三官、真武殿,後爲玉皇殿,前爲龍虎殿,又前爲大門,民國二十年廢。
城隍廟。
在縣署東。
洪武二年,縣丞陳建建,中正殿三楹,左右耳房各如之,正殿前爲左右廊,廊前爲馬殿,五楹,殿西爲旌揚祠,又西爲客廳,廳前爲陳公祠,後爲花園,殿前左側爲室三楹,又前爲福謙門,其左側爲感應門,門南爲孤魂所,所東爲戲樓,右側爲廟戶室,前爲重門,又前爲牌樓,牌樓前爲大門,嘉靖九年,邑人趙淇等,萬曆三十一年知縣蔡蘿齊重修。
清知縣張可立,鍾賡起、瑞森暨荆培蕙、刘玑等又重修。
民国十八年废。
马神庙。
在縣治西藥王廟右。
清道光九年,邑人董育昕等重建。
民國二十年廢。
文廟。
舊在縣治西南,唐會昌年間創建。
(其遺址在現在的城廂衛生院)大德三年,縣尹王革奉詔重修,六年,縣尹程珪並建師生講授宅舍。
黄金庵
![黄金庵](https://img.taocdn.com/s3/m/aa0ca907844769eae009edee.png)
黄金庵座落在大夼镇韶格庄村北、九峰山麓,始建于明朝,原名“韶林庵”(韶:指韶格庄,因第一任主持为韶格庄村人;林:因当时河南嵩山少林寺名闻天下,古取林;庵:因东南有老龙庵,西南有古台庵,东北有朝阳庵,西北有汇龙庵)。
坐北朝南,二进院落,由庙门、正殿及东西配殿组成。
庵门建筑虽然多已翻修,但北大殿尚保持原貌。
北大殿为石拱结构,形体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全部青石为顶,青石顶上铺有小灰瓦。
柱、梁、门、窗俱有雕刻石作。
左右圆拱雕有缠枝莲,中间刻有一变体“寿”字。
左窗上两侧雕松、竹图案,右窗上两侧雕梅、兰图案,合称:松、竹、梅、兰四君子;外檐石拱为浮、透雕刻。
左为“群仙驾云”图,镌刻精细、巧夺天工、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右为状元及第、打马回乡,路经金桥图案,前有清道夫,后有侍者,前呼后拥,气势非凡;中间为二龙戏珠,游龙跃跃欲试,相映成趣。
据传说,道光年间,该庵香客车水马龙,香火昼夜不熄,时称黄金之地,了兴和尚请求觉法主持同意,将韶林庵更名为黄金庵。
道光二十年五月山西太谷亚元杜公丕谟上任莱阳知县后,为觉法老和尚颜以“大溪禅林”匾额;山东胶东书法家庠生笃庵宋德嘉为禅林寺柱题楹联,上联为:□□□□□大禹治洪水,下联为:乾德健坤道顺坎象流行。
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安徽定远优贡凌公泰磐任莱阳知县时为了兴老和尚颜以“功垂梵宇”匾额。
其时香客络绎不绝,日益鼎盛。
光绪九年,觉灵法师,徒悟山、孙真喜,侄真昌,曾孙常立、元孙慈均重修佛殿,并勒碑刻石,以志斯役。
一九三零年庵主及众僧慈贤、慈均、慈勤、慈廉素明大义,深知时势之趋,将庵捐作小学校舍、山岚三十亩为基金,并呈请县政府转省教育厅备案,定名为莱阳第三区私立溪林小学;三一年奉命改区立第十小学,旋复改第三区区立第三小学;三五年又易黄金庵小学;六五年改为黄金安初级中学至今。
当时五龙县县长辛紫祥、县委书记辛少波以教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发展党员,组织和民先,搜集情报。
4楼光绪九年,觉灵法师,徒悟山、孙真喜,侄真昌,曾孙常立、元孙慈均重修佛殿,并勒碑刻石,以志斯役。
莱阳望石庙碑文
![莱阳望石庙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16ef5de518964bce847c00.png)
按:(原文上端残缺淹滅,囗内亦不可辩识焉。
)原文:
囗修之後距今又將百年欲不日就傾圮得子夫
囗以寂成為法其與儒術誠分道而馳者然孔子
囗沒囗人心者矣菴之南偏舊有関帝祠此尤歷
囗皆其所宜修整者已山門內東不數武舊有亭
囗相續而東新之期年斯功告竣囗今者完葺囗
其左焉。
主持尼僧:
覺勳
徒海龍募化
覺福。
左侧系捐建人,照旺庄作赵旺庄。
望石庙(褚遂良庙)遗址断碑譯文:(当年)修葺此庵后,至今日又近一百年了,若不维修不久将倒塌。
佛法修道以戒定慧证果涅槃为路径,与儒家修齐治平的方法不同,但与孔子教化人民陶冶人心相向而行啊。
尼庵南侧偏一点,曾经有一座关帝祠,年代久遠,也该一并重修(可惜資金不足)。
山门之内,向東不到十米,曾经修建有一个亭子。
2015年5月,吴公在莱阳望石庙前马山,修水库,得一残碑,其碑文残存文字,遂得此,幸哉,今后得重修此寺庙,以为证焉。
阿峰记于10月1日。
莱阳72座牌坊名录
![莱阳72座牌坊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5c12110bfad6195f312ba6f9.png)
莱阳72座牌坊为谁而建?明清时,莱阳县城大街上修建的牌坊,“雕镂精好,形势巍峨”,为“其他州县所罕及”。
(王树春语)民国初年后,逐渐被拆除。
民国二十年(1931年),又强令大规模拆除。
其后又经战争、社会动乱等,莱阳县的一些牌坊,都早已荡然无存。
牌坊这么多,显见莱阳小小地方文风阜盛、科第连绵、世代簪缨、冠盖相望的盛明景象,感叹故人成就懿行,德操冰洁的同时,我们在思考什么?《萊陽世家科名錄》附載:第一奕世巍科。
隆慶庚午科赵柚万历戊子年科赵文焞。
万历丁酉科赵文煃立第二.肅廉*秉憲中州。
嘉靖癸卯科武舉劉一清.第三、第四、第五,無考。
第六.晝繡。
第七.甲戌科进士王秀。
第八.诰赠監察御史李振*庚午科鄉進士李敩(xiao,教導、效法)。
第九.風紀*恩荣。
(*符号是表示牌坊背面和正面的不同文字,下同)钦差整饬大同兵备陕西山西按察司僉事咸怀良。
第十.恩荣。
父子进士出身嘉靖丙辰张夢鯉。
萬曆乙未進士出身張嗣誠。
第十一。
明弼*講帷九列。
通议大夫食从一品俸侍经筵大理寺卿張夢鯉。
貽哲 * 開文流雘。
(huo赤石脂,一种粉红色陶土之类,古代用作颜料,此处比喻意)敕封文林郎陕西监察御史宋積赠孺人王氏/(敕贈/敕封都是子孙任官职根据品级由朝廷移赠给父母、祖父母虚职,并非实际官职,品级高的可以封赠三代,官品低按制递减。
存世的长辈为“封”官,去世的先人为“赠”官,下同)天顺天庚辰进士浙江按察副使前陝西監察御史宋黻封儒人趙氏。
恩綸@寵光三賁。
诰赠奉直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员外郎董献策配诰赠宜人王氏之坊。
兄弟联芳。
兄董嗣朴中天启辛酉第24名举人。
弟弟董嗣諶(chen相信)。
天启辛酉第3名經魁中天啟乙丑進士。
董嗣樸任湖廣衡州知府;董嗣諶河南按察使。
第一。
城隍庙*福国佑民。
万历29年知县蔡梦齐立。
第二.宠光上德*宠锡达尊。
敕封文林郎高东阳。
第三.失考。
第四.功齐二李*恩榮少儁。
(jun古代同“俊”)萬曆戊戌科進士高出。
第五.壬子鄉進士李鏜(鄉進士就是舉人)。
民国县志莱阳氏族24
![民国县志莱阳氏族24](https://img.taocdn.com/s3/m/38b9277d852458fb770b56a5.png)
民国版《莱阳县志》记载莱阳氏族阿峰案:本邑之氏族,多明代初期遷徙,源頭較多,“小雲南”為重要的起源,縣誌將小雲南早已考證,今天縣域內,在本地居住超過500年的家族,極少是經歷金、元戰亂的氏族,基本上在金元時期,除了幾個大家族投降異族,與趙孟頫一樣,為士林所不齒,但是,簪纓仕宦不絕,也是因為其祖宗肇始,即一味積德行善,所以後代興盛。
癸未邑難,清兵攻佔萊陽縣城,縣城內的士紳婦幼幾乎死亡殆盡,婦女多自縊、投井、自殺,所余皆被兵姦污殺死,讀畢覺毛骨悚然,悲愴之心,亦憐憫之。
看宋應亨一族闔家赴難,后宋琬一族又振興,亦快慰,然宋琬後赴詔獄,亦清廷不信任此家族讀史,總不能用感情,傷心至極,故此,凡度史料,不可費精神。
余在政府,本縣文史掌故,職責所在,願來歲省廳新令吾縣出版新志書,志在將本縣所有氏族源頭進行梳理,留之後人,方不負平生哉!是為記唐宋故家:譚氏,司馬長後散居五區院西等村。
張氏,進士忭後于宋稱盛,後乃漸式微,居城內一區,埠前等村。
趙氏,武舉常後,居鳳棲里,金有植、格兄弟,明清最盛,有進士文燿(yao,同耀)、士驥、未彤、及孝廉曾,散居縣內各村,而均用于明興後隱居今海陽,趙疃,遂別為族。
清初,有維旗、凡散居三區濯村,灣頭、廒子、憩稼莊。
六區石格莊,南岩七區河莊,八區莊扶等皆自彼出也。
孫氏,其先福山人,唐末徙清初,有進士元亨,今其裔不詳。
金元故家宮氏,世居濯村,其先寧海人,進士禮之曾祖徙。
金元間,多仕宦者,散居縣內各村,即墨、蓬萊、牟平(寧海改稱)海陽、宮氏亦其族云。
隨氏,其先河南固始人,後徙棲霞尹寶之祖遷,元多仕宦,凡散居縣內各村,皆其裔也。
于氏,庫使剡之族,,世居宣化坊。
趙氏居六區薑山鎮者其先四川成都人,永樂時徙居九區百戶屯者系出海陽城裏他若居七區西館者散佈其西北一帶居小森格莊清有孝廉通一散佈其東北各村及居一區趙家埠子者亦皆各別為族皆於明徙。
左氏其先章邱人,明初徙於,萬曆後科名乃盛,有進士之宜懋第散居縣內各村而居九區左官屯者則別自為族其先不詳。
民国版莱阳县志大事记
![民国版莱阳县志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bd630e289e314332396893f5.png)
民国版莱阳县志大事记2013癸巳歲末,余開始將《萊陽縣誌》大事記整理成電子版。
這個部份,可見前人梳理本縣文史資料用心良苦,苦心凝重,錘鍊而成,其精神令吾輩汗顏。
部份地方顯見編者亦有佞諛之詞,余不作刪減,為後人之佐證。
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齊滅萊,遷萊於児阝。
烈王七年(齊威王三年)齊封其即墨大夫萬家。
赧王三十一年(齊湣王四十年)燕上將樂毅破田單以其宗奔即墨。
三十五年(齊襄王元年)樂毅圍即墨,即墨人立田單為將軍,以拒燕。
三十六年,燕騎劫代毅,發民墓,田單擊殺之,遂複齊。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將軍王賁滅齊夷為齊郡。
楚義帝三年,西楚霸王項羽徙齊王田巿為膠東王,都即墨。
夏六月,齊相田單殺巿自立為王。
漢高帝四年,相國韓信破齊,齊將軍田既軍膠東,信遣將軍曹參擊殺之,立膠東郡。
六年,以膠東等劉郡,立子肥為齊王。
呂後七年,立營陵侯劉澤為琅琊王,長廣屬之。
文帝十六年,置膠東國分封齊王肥子“白石侯”(劉)雄渠都即墨,挺(城)、觀陽、鄒盧屬之。
景帝二年(前187年),(劉)雄渠以兵應吳、楚,伏誅,國除為郡。
四年,立皇子徹為膠東王。
七年,立皇子徹為太子,國複為郡。
景帝中元二年,立皇子(劉)寄為膠東王。
武帝元狩四年置鹽官長廣縣,禁私煮鹽。
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凰集東萊,大赦,詔勿收天下田租。
四年,山陽太守張敞上書自請治渤海、膠東盜,詔拜敞膠東王相。
敞至明設購賞開群盜令相斬捕除罪,膠東盜平。
元帝永光四年,東萊郡山野蠶絲收萬余石民以為絲絮。
新莽始建國元年,降膠東王殷為扶崇公,殷弟徐鄉侯快起兵討莽不克,走死長廣。
改昌陽曰夙敬亭,鄒盧曰始斯。
更始元年,漢兵誅莽,複昌陽、鄒盧舊稱。
東漢1、光武建武二年,偽梁王劉永大將軍張步(不其人),循膠東,步據膠東。
2、東萊等十三郡叛永自稱齊王。
3、五年,建威大將軍耿弇擊張步降之。
4、十三年,封賈複為膠東侯,食挺、胡、觀陽等六邑。
省鄒盧入挺,以長廣益東萊。
5、明帝永平二年,以東萊之昌陽益琅琊國。
6、章帝建初元年,膠東侯賈毓以罪國除,挺、觀陽入北海國。
莱阳旅游景点
![莱阳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4e3b6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a.png)
莱阳旅游景点
莱阳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1. 莱阳文庙:建于明朝,是莱阳市最具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一。
文庙内有许多古代文化的珍贵遗物,是了解莱阳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2. 莱阳海滨风景区:这个风景区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拥有美丽沙滩、清新空气、碧蓝海水的理想度假胜地。
游客可以在沙滩上尽情玩耍,嬉戏,还可以尝试各种水上运动项目。
3. 沙河生态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位于莱阳市北部,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游客可以徒步旅行、钓鱼、观鸟等活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妙体验。
4. 莱阳红色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位于莱阳市中心,以纪念革命烈士为主题,展示了莱阳人民的崇高精神和革命历史。
游客可以参观红色旅游区,了解莱阳的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5. 莱阳古城:这座城市是明代城墙的遗址,是莱阳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古老的街道,游客可以了解莱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老的气息。
这些旅游景点是莱阳市的珍贵财富,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莱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 1 -。
莱阳附近的旅游景点
![莱阳附近的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ca9c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9.png)
莱阳附近的旅游景点莱阳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辖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本文将为您介绍莱阳附近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一、云山风景区云山风景区位于莱阳市区以南约7公里处,占地面积达3000亩。
云山环境优美,山势秀丽,景色迷人,是莱阳一处天然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有明代建造的牌楼、云岩庙、五龙潭、岛石、王石庙等景点。
其中,云岩庙是云山风景区的核心,建于清朝,供奉着观音菩萨。
漫步在云山中,山林间清新的空气和细腻的景色,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二、荔枝沟风景区荔枝沟风景区位于莱阳市以南20公里处,距离市区较近,是一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壮丽的瀑布等各种自然景观。
特别是每年的夏季,这里的荔枝成熟,香气扑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此外,景区还设有吊桥、木屋等设施,供游客休息和观光使用。
三、崂山风景区崂山位于莱阳以东约80公里处,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崂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山上有很多古迹名胜,如崂山顶的悬空寺、峰门等。
此外,崂山还以完美的生态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而闻名,是众多游客放松身心、休闲度假的理想地点。
四、流亭古镇流亭古镇位于莱阳市辖区境内,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
这里保存着众多明代至清代的建筑,并被誉为“东方的普罗旺斯”。
流亭古镇的街道两旁是石砌的民居,各具特色,古香古色。
穿梭其间,仿佛可以穿越时光,感受到古代的氛围。
古镇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忘返。
五、大河口海滩大河口海滩位于莱阳以北约20公里处,是山东省最长的海滩之一。
海滩上细沙洁白、海水清澈,海景迷人。
这里的海浪平缓,适合嬉水和海边散步。
此外,大河口还有水上运动设施,如帆船、滑水等,吸引了很多水上运动爱好者。
夏季,这里成为避暑和娱乐的好去处。
六、东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东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莱阳市南部约30公里处,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阳县志》记载莱阳佛教
按:民国版《莱阳县志》记载莱阳共有43个寺庙。
一般称“院、庵、寺”,均为禅宗道场。
佛教有显密之分,又有大小乘之别,为密教者,曰显教皆出自释迦摩尼。
密教则出自大日如来佛,并谓释迦佛所说皆是方便,惟此为真实之言,故密教又称为真言宗,所谓大小乘者,佛在世时,为人说法,各随其根器利钝,,立言于上者谓大乘,言下者谓之小乘。
若俱舍宗若成实宗属于小乘者也,若三论宗若法相宗若天台宗若华严宗若禅宗若净土宗则属于大乘而律宗则大小乘俱有者也,小乘自东汉传入,而其后不振。
大乘始于姚秦三论宗尤盛。
禅宗于梁武帝时达摩菩萨开之,以心传心称为震旦第一初祖,传至六祖慧能。
其弟子怀让行思复展转分为沩仰、临济、云门、法眼、曹洞五宗。
沩仰者,源出怀让,数传至灵祐,居潭州,沩山又传至慧寂居袁州仰山,故称沩仰宗。
临济宗者亦源出怀让,数传至玄义,为临济人,故称临济宗。
宋有杨岐方会黄龙慧南复各别为宗称杨岐黄龙余三宗概出行思或数传至文偃,居广东云门山,故称为云门。
或数传至文益,其说法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宗,故称法眼宗。
或数传至良價,居瑞州洞山。
又传至本寂,居抚州曹山,故称曹洞。
曹洞宗至广悟,俗姓贾,别称贾菩萨派。
莱阳若天宫院、窑(yao)山院、倪家庄子庙为法眼宗,若松园庵、唐家庵太平庵(在萧家疃)、豹础铺庙、莲池庵(在旧店)白石山庙、岗河头庙、姜山北阁、夏格庄东西两庙、蟠龙庵(在埠后村)为临济宗;若云宝寺、三教院、集贤寺、初村观、古台庵、兴国寺(在泽口村)、西云寺(在崔疃)、东庄院、三都河庙为曹洞宗;而宣政寺、朱兰庵、龙门寺、清静庵、黄金庵、峪泉(峪,yu山谷)院、阴山院、潮果寺、兴吉寺、三元庵(在城北李格庄)、云瑞寺(在寨子山)、双塔寺、崇福寺、庐山院、大乘院、刘家院、凤凰山庙、刘家屯庙、泥牛庄庙、黑山岚埠庙又为贾菩萨派,皆禅宗也,然大率为贫苦子弟,或无家可归者籍谋衣食之资,鲜有臻上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