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数乘分数三案合一

合集下载

1.3分数乘分数(2)(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1.3分数乘分数(2)(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1.3 分数乘分数(2)(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乘分数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和化简。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和演示这些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简化和化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长为3/4米,宽为1/2米的长方形,求其面积。

2. 例题讲解:以同学们熟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为例,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表示为分数,即3/4米和1/2米,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得到长方形面积为3/8平方米。

(1)长为5/7米,宽为2/3米的长方形;(2)长为4/5米,宽为3/4米的长方形。

4. 讲解和解答:针对随堂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假设有两个分数a/b和c/d,则它们的乘积为(ac)/(bd)。

七、作业设计(1)1/2 × 3/4;(2)2/5 × 4/7;(3)3/8 × 6/9。

(1)一个长为2/3米,宽为1/4米的长方形,求其面积;(2)一个长为5/6米,宽为3/5米的长方形,求其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分数乘分数问题,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3. 探索分数乘分数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在代数、几何等方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具体章节和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教材中关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简化和化简。

新人教版(新插图)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3 课时 分数乘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插图)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3 课时 分数乘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

第3 课时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4 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课件出示题目。

2 m的是()m。

2. 引入新课。

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整数乘分数的内容,同学们都学会了,如果把整数改为分数,同学们还会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设计意图由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导入新课,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课件出示例3)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

这块地的种土豆,种玉米。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师:你从题目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找到了什么问题?预设 1:得到的信息: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这块地的种土豆,种玉米。

预设 2:找到的问题:①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②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师: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师提示:两个问题的实质分别是求公顷的是多少、求公顷的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预设1 :列乘法算式:×预设2 :列乘法算式:×师:你知道这两个算式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预设1 :×表示求的是多少。

预设2:×表示求的是多少。

核心点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板书)设计意图由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迁移、类推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

探究点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 数形结合,探究算法。

师:拿一张纸表示 1 公顷,请你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的结果。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分数乘分数教材第34页的内容。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每人两张白纸。

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孙悟空和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吧?(听过)一天,师徒四人走在取经的路上,他们又累又渴,师傅就令孙悟空和猪八戒找些水来。

他们俩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个西瓜,猪八戒看到西瓜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就缠着孙悟空说:“猴哥,咱们俩先吃点吧,我都快渴死了!”孙悟空就先切了一半留给师傅和沙和尚,然后,他们俩各吃了西瓜一半的一半。

请你说一说,猪八戒和孙悟空大家观察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原来我们学的是分数乘整数,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举出几个来吗?说给你的同伴听。

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1.教学例4。

板书例题,并贴上涂色后的彩纸。

(1)看图完成。

(2)交流算法。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学生甲:我是看图得出的结果。

(3)验证。

刚才同学们对上面两题进行了计算,那么,算得对不对呢?你能用一种可行的方法验证它的计算结果吗?小组交流、讨论,相互启发。

质疑:8是怎么来的?学生甲:我们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加以说明。

(边说边画)画一条线段作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4份,就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8份。

8是这样得来的。

学生乙:我们组根据分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证了分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这样比较简单。

教师及时表扬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计算方法和验证计算结果的学习行为。

2.教学例5。

(1)教师请学生拿出两张方格纸。

(2)在图中画斜线表示计算结果。

(3)观察结果,讨论。

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4)结论。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中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图形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图形分析,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到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加法、减法,对于分数的基本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数乘法方面,他们可能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可能理解不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形分析和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学习的是分数乘法。

请你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分数乘法呢?2. 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比如我们需要计算几个相同大小的矩形的总面积,或者计算一些食品的总价等等。

3. 老师:非常好,确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需要用到分数乘法。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个例子,假设一盒饼干的价钱是2元,你想知道3盒饼干的价钱是多少,应3该怎么计算呢?二、引入新知1. 老师:请大家看这张图纸,上面画有一个矩形,我们将其分成3列,每列有2个小矩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2.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a.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b.如何约分?何时约分?
c.如何将分数乘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分数知识,如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含义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生活情境:小明和小华去超市购物,小明买了一件原价200元的衣服,打八折,小华买了一件原价300元的衣服,打七折。请学生计算他们各自需要支付的金额。
3.学生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将分数乘分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引导学生感受分数乘分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a.利用教具或图片,直观展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原理。
b.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看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演示与练习:
a.教师通过黑板演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步骤,强调约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总结约分的规律。
b.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应用与实践:
a.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分数乘法《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优质课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分数乘法《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优质课教案设计
师:没错,“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 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布置作业: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直观图的特点,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看到算式中的每一部分是如何在图上表示的,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搞清楚某个分数是相对于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经历一个推理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交流,自觉采用简便约分的方法,为将来解决复杂一点的实际问题提供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尺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1.复习引新, 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师:这个长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 )
2.师:如果取这 的 ,现在得到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 。)
2.师: 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长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 公顷,再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 公顷。
教师点评和总结:
2.练习提升。
在○里填“>”“<”或“=”。想一想,哪些式子,你不计算就可以直接填出来?
○ 2○ 4 ○ ○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 (三)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 (三)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 (三)教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教具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算一算53×30= 12×32= 3152⨯= 4387⨯=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109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45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109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109千米/分的454.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245036451049454109==⨯⨯=⨯(㎞) (3)启发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4)交流讨论.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252451049454109=⨯⨯=⨯(㎞)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71030930109=⨯=⨯(㎞)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273010930109=⨯=⨯(㎞)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4、试一试.454109⨯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4、教材第6页第7题.5、教材第6页第9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3分数乘分数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3分数乘分数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例如,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意见,共同得出答案。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发现和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例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规律,并能够解释和证明。
(四)反思与评价
3.回顾已有知识导入:回顾之前学过的分数相关的知识,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加减法等,为学生学习分数乘分数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含义,解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明白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包括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然后,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分数乘分数的理解。同时,我还加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强调了分数乘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通过这份优秀教学案例,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教具和实物:通过展示实物和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乘分数的过程,例如,用拼图教具展示两个分数的乘积。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例如,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准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能够通过数形结合和具体情境解释分数乘分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思考题: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分数乘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有哪些?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吗?”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6.课后阅读:推荐一本与数学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拓展数学知识。例如,《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趣事,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5.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巩固分数乘分数的知识。
6.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乘分数,学生需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将已掌握的分数知识迁移到分数乘法的学习中。然而,由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相对复杂,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巩固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分数 3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分数 3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分数3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授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九第1-5题。

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旨在教授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将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2/4和2/4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

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

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研究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复。

老师出示一组题目,要求学生口答并写出算式和得数。

提问学生: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新知1、建立猜想。

教学例4,学生观察,逐步提问。

首先出示长方形纸的红色部分,问学生红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接着出示蓝色部分,问学生蓝色的部分各占2/4的几分之几。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1.3分数乘分数(1)(教案Word)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3分数乘分数(1)(教案Word)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3 分数乘分数(1)(教案Word)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的重要性,因此,在准备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教具与学具,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3节“分数乘分数”。

我们将学习分数乘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1/3,然后又吃掉了剩下的1/2,问小明还剩下多少巧克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与示范: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进行讲解和示范,阐述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问题。

例如,将问题转化为“1/3乘以(11/2)”,并演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过程。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毕后,我会立即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问题,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做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问题的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点和提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一些分数乘分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分数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分数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6.评价反馈,激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数乘法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糖果的盘子,告诉学生:“这里有一些糖果,我要把它们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呢?”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掌握分数乘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分数乘法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中,体验到团队协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鼓励学生在解决分数乘法问题时,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4.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本章节学习分数乘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分数乘法作为分数运算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困难:一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二是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记忆和运用不够熟练;三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分数乘法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思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分数乘分数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分数乘分数教案与反思

3 分数乘分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圣哲学校蔡雨欣
1.学生已经了解了分数乘整数乘法的意义。

2.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理。

3.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要帮助学生区分。

【素材积累】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摘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2019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 (三)》教案及反思

2019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 (三)》教案及反思

3、分数乘分数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算一算53×30= 12×32= 3152⨯= 4387⨯=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109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454。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1)阅读理解。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109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109千米/分的454。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245036451049454109==⨯⨯=⨯(㎞)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252451049454109=⨯⨯=⨯(㎞)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71030930109=⨯=⨯(㎞)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

板书:273010930109=⨯=⨯(㎞)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的能力。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5×3/7 20×7/10 7/8×4 15×3/5(1)你是怎么算的?(2)表示什么?这就是我们前几天研究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乘法(三)。

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分数乘法的意义1、《庄子天下》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找同学读一下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一尺之捶是指有限的长度,而万世不竭是指无限的时间。

这是一个辩证的思想。

我们可以把他变成数学问题,来理解这个问题。

2、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 1/2 ,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 。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 ,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1)读题(你明白了吗?明白了)(2)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要求,动手中折一折、涂一涂,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3)小组交流(4)全班汇报(学生边展示边汇报)生:把这条纸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剪去他的1/2还剩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1/4)。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2 p3《分数乘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2 p3《分数乘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361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分数乘分数(教材第3、4页例2、例3) 年 级:六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目标: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自学课本第3页例2,思考:21表示的意义。

41表示的意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复习: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101×5= 97×5= 2×41= 25×507= 二、明确目标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

三、预习反馈2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4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四、师生活动【学习目标】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活动要求】例1、1桶水有12L 。

3桶共多少升?21桶是多少升?41桶是多少升?分析题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在小组内交流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12×3 12×21 12×4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活动过程】1.自主学习:读题目、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2.合作探究:归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3.展示分享:列出算式,口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4.教师点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掌握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

【活动要求】李伯伯家有一块21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解题意:这块地共有21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 ,应把( )看作单位“1”。

(完整版)2018-2019年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案

(完整版)2018-2019年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同时,它也是分数乘法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究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结合直观的或抽象的计算过程,归纳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学情分析: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

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

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用具:纸条、长方形白纸、彩笔等教学资源: 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引思想师:先考考同学们的观察力1、出示艺术图片,你看见了什么?2、引思想:仔细的观察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

带着这种能力进行今天的数学学习。

二、折纸探究学新知1、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1)请生阅读“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段话,引出问题:每次取一半之后,剩下的部分占整根木棒的几分之分呢?(2)用纸条代替木棒,请生示范第一次截取一半,涂出剩下的部分,观察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分?问:剩下谁的12?怎样列式,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抽象成图。

(3)按照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写一写的方法完成第2次,第3次截取。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三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三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三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独立解决三分数乘法的运算问题。

3.了解三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三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三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场景。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讲义、课件、三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和实例问题。

2.学生准备:准备笔和本子,听课、记录笔记,完成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会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出三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大致了解三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正文(30分钟)接着,教师会通过讲解三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几个典型的计算公式,带领学生掌握三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然后,教师会结合具体实例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三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体会三分数乘法在求解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和作用。

最后,教师会在黑板上,对三分数乘法的典型应用场景和实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独立解决三分数乘法的运算问题。

3. 练习(15分钟)教师会发放练习题和实例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讲解与总结(10分钟)最后,教师会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讲解,核实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对三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总结和回顾。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三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三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教师的耐心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

但是,教师在讲解实例问题时,考虑的场景和情景不够丰富和具体,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实例问题的讲解和应用场景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校“三案合一·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六年级数学课例
课题:分数乘分数 主备人: 隗艳 备课组长: 审核人: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二)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
1、 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10——11页。

(2)自学方法:看课本,观察、思考: ①例3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拿一张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
51 。

涂出51的4
1 。

③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怎样计算更简便?
(3)自学时间:3-5分钟。

(4)自学要求:能够完成自学检测学习部分
2、自学检测 同桌互评:_______
(1)51×41==,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 _分子,分母_____分母
(2) 103×32=10332
= ( 先约分再乘 )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
探究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例3、 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51,4
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4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51的4
1
是多少。

列式: 2、 4
3
小时粉刷多少呢?列式计算。

3、 小组讨论: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小结。

探究2: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例4、蜂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

蜂鸟每分钟可飞行 10
3Km,
32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1、 认真读题,列式计算。

2、小组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3、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列式计算。

说一说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学以致用: 计算。

31×41= 98×103= 6 ×1211
=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
1、填一填: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85×
3
2
表示 是多少 。

(2)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 ,分母相乘的积作 . 先 再计算 , 可以使计算简便。

2、计算。

112×32 = 87×912 = 61×223 = 1514×85 = 107×5
6 =
511×3
2 = 74×221 = 131× 252=
3、解决问题。

(1)一辆摩托车每分钟可以行使5
3
千米,那么这辆摩托车半分钟可以行使多少千米?
(2)一根绳子长3523米,它的10
7长多少?
(3)某工程队修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1
2,第二天修的长度是第一天修的97
,第二天修的 长度占
全长的几分之几?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