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中考总复习地理专题十四中国的自然资源(附答案)$2795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初中中考总复习地理专题十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①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 ②防治土地荒漠化 ③减少白色污染 ④减少水土流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 据统计,中国每天用掉约 30亿个塑料袋,而每生产 1 吨塑料,需耗 3 吨石油;目前 我国每年随生活垃圾被埋的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 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
自 2008 年6月1日起,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 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并实行塑料袋的有偿 使用制度。
“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
A .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B .减少水土流失
C .防止草场退化
D .减少水污染
10. 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的是(
A .开采地下水
B .修建引水工程
C .治理水污染
D .节约用水 11. 既能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又能对
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有所改善的工程 是(
基础性试题调研
1 .关于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
C .主要分布于人口稠密的地区
D .主要分布于季风区
2.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水泥
B .天然宝石
C .水能
D .天然树林
3. 下列说法与我国土地资源不符合的是(
A .人多地少
B .类型齐全
C . 土地荒漠化严重
D •耕地多草地少 4.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
A •夏秋多,冬春也多 B .夏秋少,冬春也少 C .夏秋多,冬春少 D .夏秋少,冬春多
5. 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年又一年,这说明( A .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B .土地是非可再生资源
C .可再生资源可随意使用,不用担心其枯竭
D .土地的生产能力是不会下降的
6. 为缓解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A .引黄工程 B .污水处理工程 C .南水北调工程 D .西电东送
7. 21 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不属于家庭节水的是( A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 .推广节水器具
C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8. 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是(
)。
)。
)。
)。
)。
)。
)。
)。
)。
)。
B .西气东输
D .青藏铁路建设
12〜14题。
A .南水北调 C .北煤南运
读图,完成第
12.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D .北方
的高原、山地
13.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②西南③东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4•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
下列属于我国牧区省区的是(①青海②山东
A .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读漫画所剩无几”完成第15〜16题。
15•该漫画的含义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环境污染
C.全球变暖 D .资源短缺
16. 我国自然资源
的基本国情是(
A .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
B .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C.总量很少,大部分依赖进口
D .人均资源丰富,但种类很少
17.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比较我国耕地、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
(2)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是否合理?
)。
④西北
③西藏④内蒙古⑤海南⑥新疆
B .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
)。
(3)
由上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的是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漫画
O
19—读“长江流域略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摘自《长江之歌》) 材料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009年整体完工,完工后可控制荆江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总装机容量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能改善宜昌至重庆的航道
条件;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证。
(1) 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发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第_____________ 大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
程,调到我国缺水
严重的__________ 、_________ 地区,该工程分为___________ 、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中、下)游河段,图中
①是_______ 水利枢纽,它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
体现在哪些方面?a. __________ , b. _________ 。
(任意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能力性试题调研
1. 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A •石油、煤炭
B •土地、铝土
C.水能、太阳能 D •水、铁矿
2.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③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
持续使用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我国旱地和水田分布大致以(
A .长江为界
问题。
地
区。
A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 河流进
入枯水期。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1)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
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A _______ ;B
施分别是A ________ ;B 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春季节则降水少,。
解决问题的措
O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
■
w水利枢纽t
C.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
4. 我国华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 .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草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5. 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主要原因是(
A .受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
B .受开发历史长短的影响
C.受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 .受地质作用的影响
6. 下列我国四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图中,表示铁矿分布的是(
A .①
B .②
7. 近年来,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主要原因是(A.我国是贫油国,没有石油
B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C.由于以前石油出口太多,现在已接近枯竭D .我国不重视石油生产
&下图是我国的(
A.节能标志
B.节水标志 C .环境质量标志
D .安全卫生标志
9.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
为了使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哪些做法不可取?()
A .用天然气逐步取代居民生活用的燃煤
B .植树造林
C.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D .大力提倡人们购买私家车
10. 当前,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 .退耕还林、还草
B .兴建开发区,进口粮食
C.加快城市化进程
D .发展科技,保护耕地,提高单产
11. 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roi 丰永帝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中看出,我国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 措施解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的特点,产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 来解决。
(3) 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________ 业。
(4) 读图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 ___________ 带内。
为缓解该市缺水问题,有效的途径
有哪些?(至少答出两条)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读“我国人口、人均耕地变化图”,分析完成问题。
A 、
B 两条线中,表示我国耕地变化情况的是 _ 耕地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解决上
述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基本国策?
创新性试题调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上海每年消耗煤炭 4 200多万吨,占全市消耗能源总量的 70%左右,超量用煤使
上海市跨入煤烟型污染城市之列。
一组数字显示,上海市每年酸雨发生率为 11%,江苏省为
21% ,杭州等浙江主要城市高达 50% O 过量使用煤炭是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
西气东输
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我国发展天然气的步伐。
一条横穿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 南、安徽、江
苏、上海 10个省(区)市的输气管线全面开通,必然会使沿线 10个省(区)
市经济得到发展,沿线小城镇也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
(1) 以上材料中所说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 (2)
上海主要的消耗能源是(
)o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能
材料中提到因该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是 _________________ 。
(3) 此工程将在 _____ 和 _______ (填起止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之间架起一道地
下长城,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4) 该工程的起点主要位于我国第一大盆地 的下游地区。
(5) 该工程的作用是(
)o
A .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解决空间
工程。
,终点位于我国第一大河
芒
ma 少越
B .为东部的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C .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D .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基础性试题调研
1. 2.
3. 化严重。
4.
5. 6. 7. 8. C A C D
C 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水泥是人类生产的产品,不是自然存在的。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各类土地类型齐全,草地多耕地
少,土地荒漠 我国水资源受季风影响,夏秋多、冬春少。
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为了缓解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属于生产活动中环境保护的范
畴。
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是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从而减少水土流失,防
治土地荒漠化。
9. A “ 10. D 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的是节约用水。
11. B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能源,西气东输工程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又能 改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
12〜14.12.B 13.A 14.D 第12题,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这里地形平坦,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 1 3题,我国林地,从图上看,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南和东南交通不便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第 14题,青海和西藏地势高气温低,内蒙 古和新疆降水少,四省区草地广布、适宜放牧。
15〜16.15.D 16.B 第 15题,从“所剩无几 ”及人口增长、资源越来越少看漫画反映的 是D 项。
第16题,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种类多。
17. 答案:(1)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地区耕地少,水资源丰富。
理 水资源缺乏(灌溉水源不足) ( 3)南方
解析: 本题要求能从图上读出南北方水土配置及人地矛盾存在问题; 地少人多、矛盾更为突出。
18. 答案:( 1 )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浪费 治理水污染 节约用水 ( 2)家庭节水,一水多用;适当提高水价;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任答 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 3)夏秋多冬春少 兴建水库 解析: 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中考的重点。
19. 答案: (1)唐古拉 一 (2)长江 华北 西北 东 (3)上 三峡 防洪、发 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 解析: 本题以长江图为载体,考查了对长江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能力性试题调研 1 . C 水能、太阳能可以重复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
2. D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 率,做到可持续使用。
3.
4. 草地。
3. 在长期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6. D 煤炭、石油多分布在北方地区;有色金属多分布在南方地区;铁矿分布在南、 北方地区,较为均衡。
限塑令 ”的实施有利于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不合 从人地关系看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与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华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耕地、林地和 我国东西部土地的利用类型主要受自然条件(光、热、水、土)等影响形成的,
石油是工业的 “血液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大力提倡人们购买私家车会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量,加剧空气污染。
A 、 C 两项将减少耕地面积, 上加大了对外依赖度,降低了粮食安全。
11.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大 夏秋季节, 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大 修建水库 工程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答对其中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解决措施, 以及水资
源对农业的影响。
12.答案:(1) (3)
计划生育 解析: 先
辨认出 创新性试题调研 答案:( 1)西气东输
长江 解析: 本题
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地理知识,这也是中考热点之一。
7.B 8.B
9.D 10.D 不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B 项进口粮食在一定程度
跨流域调水 ( 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 但由于
夏季风不稳定, 所以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 节约用水
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 修建水利
3)畜牧 ( 4)过渡 B ( 2)人口数量增加,占用耕地多,人均耕地减少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A 线是我国人口增长线,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
2) A 酸雨 5)ABCD 3)新 沪 4)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