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课件3: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课件3: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理解 重点聚焦 1.关于电阻的几个常用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 的电阻. (3)几个相同的电阻 R 并联,其总电阻为 R 总=Rn.
(4)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 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以两电阻 R1、R2 为例加以说明.串联时 R=R1 +R2,并联时 R=RR11+·RR22=1+R1RR21.可见,当 R1 或 R2 增大或减小时,R 都随之增大或减小.
扩大后量程 R 的作用 R 的数值
电表的总内阻
U 分压
R=UIg-Rg 或 R=(n- 1)Rgn=UUg
RV=Rg+R 或 RV=UIg
I 分流
R=II-gRIgg或 R=n-Rg1 n=IIg
RA=RR+RRg g或 RA=IgIRg
特别提醒 (1)无论表头 G 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 Ug、Ig、 Rg 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 Ig 并不改变. (2)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 题,只要把表头 G 看成一个电阻 Rg 即可,切记通过表头的满偏电流 Ig 是不变的.
(5)当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2.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 (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推导:在串联电路中,由于 U1=I1R1,U2=I2R2,U3=I3R3…Un=InRn, 而 I=I1=I2=…=In,所以有UR11=UR22=…=URnn=RU总=I. (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 推导:在并联电路中 U1=I1R1,U2=I2R2,U3=I3R3…Un=InRn,而 U1=U2=…=Un,所以有 I1R1=I2R2=…=InRn=I 总 R 总=U. 特别提醒 (1)总电阻是串联或并联的等效电阻,计算时,首先要分清电路串、 并联关系. (2)电阻串联起分压作用,电阻并联起分流作用.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 之和 ,即:1 =
__R1_1_+__R1_2_+__R1_3 __.
R
(4)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
阻值成 反比 ,即:I1R1=I2R2=I3R3=U.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两并联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两串联电阻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支路的电阻.( × ) (3)6 Ω与3 Ω的两电阻R1、R2并联,通过的总电流为9 A,则通过R1、R2的 电流分别为6 A、3 A.( × )
第二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 3.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 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内容索引
知识探究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1
知识探究
一、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导学探究 如图1,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
图1 (1)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三个电阻的电荷量有何关系,通过三个电阻的 电流有何关系? 答案 相等 相等
(2)用φ0、φ1、φ2、φ3分别表示电路中0、1、2、3各点的电势,用U01、 U12、U23、U03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之间的电压,则有U01 =φ0-φ1、U12=φ1-φ2、U23=φ2-φ3,U03=φ0-φ3.由此可得U03与U01、 U12、U23有何关系? 答案
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 相同点
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例1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3所示.R1=8 Ω,R2=4 Ω,R3=6 Ω, R4=3 Ω.

人教版选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PPT课件

人教版选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PPT课件

人 [教 名版 师选 课修 堂3教-1学]第人二教章版第选4修节《《 串串联联电电路路和和并并联联电电路路》》PP(T共课29件张(P P完T)整版 PPT)
A1
A2
A3
L1
L2
L3
例2、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 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
变化范围是( C )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A R
R
C
R
V
B
D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选修《串联 电路和 并联电 路》PPT 课件( 完整版 PPT)
1 Rn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
的倒数之和
推论
推论 1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导体的电流与电阻
成反比. I1R1=I2R2=…=InRn
推论 2
n
个电阻并联,等效电阻
1 Re
n
=i=Σ1
1 Ri
推论 3 n 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等效电阻为一
个电阻的n分之一:Re=
R n
推论 4 若干不同的电阻并联,等效电阻小于 其中最小的电阻.
=U01+U12+U23
证毕
规律 3: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Re) 等于 各部分电阻之和 0 R1 1 R2 2 R3 3
证明:电压满足
U03=U01+U12+U23
电阻串联后等效为一个电阻
两边同除以I,得 U03/I=U01/I+U12/I+U23/I
0
Re 3
等效电阻 Re=R1+R2+R3
证毕
40V R1 R1 40V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柱接电势较高的一端
“+”接线柱流入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 恒定电流
电表改装的步骤 (1)先明确小量程电流表G的两个参数:Ig、Rg,并算出满偏电压Ug=IgRg。 (2)用欧姆定律求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的电阻 ①改装成电压表时要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以分压,它的阻值用它分担的电压 (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减去Ug)除以最大电流(即Ig)确定。 ②改装成电流表时要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以分流,它的阻值用它两端的电压 (即表头的Ug)除以通过它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减去Ig)确定。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 随之增大或减小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 恒定电流
例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1)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解2)析当加(在1)设电R路3、两R端4并的联电后压电U阻=4为2 VR时34,则,通R过34=每RR3个3R电R4 4 阻= 66的 3电3 Ω流=是2 Ω多,少? R1、R2和R34串联,总电阻R=R1+R2+R34=14 Ω。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 恒定电流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电路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串联一个电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一定变大。 ( √ ) 2.两并联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两串联电阻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 √ ) 3.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串联一个电阻。 ( ✕ ) 4.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 5.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 相等。 ( √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D.当 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 两端的电压 为 80 V
解析:当 c、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 R123 R2R3 =R1+ =40 Ω,故选项 A 正确,同理可知选项 B R2+R3 错误.
当 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E 100 根据欧姆定律得 I= = A=2 A,所以 Ucd R1+R3 10+40 =IR3=80 V,故选项 C 正确,同理可知选项 D 错误. 答案:AC
(2)如图所示, I′=I-Ig=0.6 A-0.003 A=0.597 A, R U′ 0.03 V ′= = ≈0.05 Ω; I′ 0.597 A
方法:将一个 0.05 Ω的电阻与电流计并联即可.
题后反思 (1)将该电流计改装成一个 0~3 V 的电压表时,根据 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满偏时所串联电阻两端分 得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需要串联电阻的阻值; (2)将该电流计改装成一个 0~0.6 A 的电流表时,根 据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求出串联部分电阻分得的电流, 再
增大或减小.
(6)当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 小电阻. (7)当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 大电阻.
2.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 (1)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 比. 推导 在串联电路中,由于 U1=I1R1,U2=I2R2,U3
U1 =I3R3, …, Un=InRn, 而 I=I1=I2=…=In, 所以有 = R1 U2 Un U =…=R = =I. R2 R总 n




知识点一 提炼知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

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生活链接】 如图甲所示,这是学生用的电流表,电流表的量程
有哪几个?乙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电流表是怎 样由量程较小的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的?
提示:甲图电流表的量程有0~0.6 A和0~3 A两个, 乙图电流表的读数为0.12 A。电流表改装需要并联一 个较小的电阻。
如图甲所示,这是学生用的电压表,电压表的量 程有哪几个?乙图中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电压表是 怎样由量程较小的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的?
【解析】选A、B、C。电路中电流I= U1 = 6 A=0.6 A; R2阻值为R2= U2 = 12 Ω=20 Ω,三只电R阻1 两10端的
I 0.6
总电压U=I(R1+R2+R3)=21 V;电阻R3两端的电压 U3=IR3=0.6×5 V=3 V。
2.如图所示,每个电阻的阻值都是2 Ω,电流表内阻 不计,在B、C间加6 V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审题关键】
序号 ① ②
信息提取 最大量程为10 A 现将其最大量程扩大为100 A
【正确解答】扩大电流表的量程,需要并联一个分流 电阻,电路如图。 解法一:分流电阻为:
R=IARA=0.02 Ω,
I IA
扩大后每个刻度表示的电流值为:
I0=
100 =A 1
100
A,
扩大后电流表的内阻为R与RA的并联电阻:
3
K断开:相当于R3、R4串联后再和R1、R2并联,故:
1 RAB
1 R1
1 R2
。 R3
1。 R4
R′AB= 2R,所以RAB∶R′AB=5∶6。
5
答案:5∶6
答案:990 Ω 1 000 Ω
【误区警示】电压表改装需要注意的两点 (1)改装电压表时需要串联一个电阻。 (2)串联的电阻越大,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越大。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完整版课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完整版课件

串联电路的特点 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串联在一起,0、1、2、3是电 路中的4个点,试探究下列问题:
1.从电荷分布的角度,分析流过0、1、2、3各点的电流关系。 提示:在恒定电流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0、1、2、3各点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流 过0、1、2、3各点的电流一定相等。
【解析】电路连接的特点是R3、R4并联后再和R1、R2串联,可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总电阻和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R11)、设RR23和、RR344并串联联后,电阻为R34,则R34=RR3+ 3RR44=66+ =33 2Ω,
所以总电阻R=R1+R2+R34=14 Ω。
(2)根据欧姆定律 I = 得U I=42由A于R31A、。R2串联在干路
【探究归纳】 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I1=I2=I3=…。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 U=U1+U2+U3+…。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 R=R1+R2+…。
【典例1】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 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15 V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理解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2)知道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提示:

(n-1) Rg

Rg n 1
【知识点拨】 电压表、电流表的共性和个性 (1)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g、 Ig、R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并不改变。 (2)电压表改装是在表头上串联分压电阻,电流表改装是在表 头上并联分流电阻。 (3)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 算问题,只要把表头G看成一个电阻Rg即可,牢记通过表头的 满偏电流Ig是不变的。

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接近大电阻
小电阻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 相同点 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2.电压、电流的分配关系 (1)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UR=UR11=UR22…=URnn=I (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IR=I1R1=I2R2…=InRn
分压 U=Ig(R+Rg) R=IUg-Rg=(n-1)Rg
其中n=UUg
Rv=Rg+R
分流 IgRg=(I-Ig)R R=II-gRIgg=nR-g1
其中n=IIg RA=RR+RRg g
[特别提醒]电表的改装没有改变表头G的满偏电流Ig、满偏 电压Ug、内阻Rg,即改装后电表达到满量程时,表头的电流、 电压仍为Ig、Ug,电阻Rg也没变,只是表头与分压电阻总的电 压、表头与分流电阻总的电流比表头的电压、电流变大了。
2.使用电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电流表、电压表时,应考虑所测电流、电压的最 大值不能超出仪表的量程,以确保不损坏仪器。在实验电路 中测量电流、电压时,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不宜 过小,以减少误差。 (2)电流表并联电阻R=nR-g1后,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 时,可作短路处理;电压表串联电阻R=Rg(n-1)后,内阻很 大,当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时,可看成断路,这两种情况均 可看成电表对电路无影响,即把电表视为理想的电表。
图2
重点难点突破
一、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1.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比较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n个相同电阻R串联, n个相同电阻R并联,总
总电阻R总=nR
电阻R总=Rn
不同点 R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课件2: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课件2: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压之比
U1∶U2=3∶1,选项
C
正确;由
I= U
R
可知,两导体的电压相等时
电流之比 I1∶I2=1∶3,选项 D 错误.
2.电流表的量程为I,内阻为RA,电压表的量程为U,内阻为RV,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I越大,RA越大,U越大,RV越小 B.I越大,RA越小,U越大,RV越大 C.I越大,RA越大,U越大,RV越大 D.I越大,RA越小,U越大,RV越小
2.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C) A.R1>R2 B.R1=R2 C.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Ⅲ 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Ⅱ 解析:由于 I-U 图像中图线斜率的倒数为电阻大小,则 R1<R2, 选项 A,B 均错误;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变大,因此串联后的总电
解析: 改装电压表时,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其阻值为 R=(n-1)Rg(n 为改装倍数),用同样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量程越大, 改装倍数 n 越大,需要分压电阻越大,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也将越 大,故 R1<R2,当两电压表串联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应有 U1 = R1 ,即内阻大的分压大,选项 A 错误、C 正确;两表的指针偏转
阻应在区域Ⅲ,选项 C 正确;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变小,因此并联
后的总电阻应在区域Ⅰ,选项 D 错误.
3.(多选)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 阻可能为( ACD ) A.4 Ω B.24 Ω C.18 Ω D.36 Ω
解析:若三个电阻并联,R 总= 1 R=4 Ω,选项 A 正确;若三个电阻串联, 3
要点二 电表的改装
【例2】 (多选)两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 成的,V1的量程是5 V,V2的量程是15 V.为了测量15~20 V的电 压,拟将两电压表串联使用,这种情况下( BC ) A.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相等 B.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C.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两电压表的内阻之比 D.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电压表内阻之比

高二物理人教选修31课件:第二章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高二物理人教选修31课件:第二章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因 R1、R2、R3 并联 则有 1 = 1 + 1 + 1 =13 Ω-1
R总 R1 R2 R3 12 R 总=1132 Ω,所以 U=IR 总=1336 V I1=RU1=1138 A,I2=RU2=1132 A,I3=RU3=193 A. [答案] 见解析
混联电路的分析 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1=8 Ω,R2=4 Ω, R3=6 Ω,R4=3 Ω.
1.(1)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和.( )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的阻值.( ) 提示:(1)× (2)√ (3)×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1.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 G(表头)改装
而成的.小量程电流表 G(表头)的三个参数
U=Ig(R+Rg) 分压
改装电流表 A 小量程的表头
G(Ig,Rg)
I=Ig+IgRRg 分流
R 的数值
电表的总内 阻 共性
改装电压表 V
改装电流表 A
R=UIg-Rg 或 R=(n
-1)Rgn=UUg
RV=Rg+R 或 RV= U Ig
R=II-gRIgg或 R=nR-g1
n=IIg
RA=RR+RRg g或 RA= IgRg I
(4)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 增大或减小.可用两个电阻 R1 与 R2 的并联加以说明,R=RR1+1RR2 2 =1+R2RR21=1+R1RR12,可见,当 R1 或 R2 增大或减小时,RR1 和 R2 串联,则总电阻 R 总≈R1.若 R1 和 R2 并联则总电阻 R 总≈R2.
(3)若电阻 R1 和 R2 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乙 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乙中的 R′为保护电阻,虚线 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甲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 d 点应和

2016_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2016_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

2.电表的改装与计算
电表改 装 比较项目 内部电路 R 的作用 分压 U=Ig(R+Rg) U R= − ������g
I ������
小量程的表头 G 改装成电压表 V
小量程的表头 G 改装成电流表 A
分流 IgRg=(I-Ig)R R=
I ������ R ������ I -I ������
3.伏安法测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欧姆定律给了我们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由 R=
������ 可知,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 就可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内接法 电路 电压表示数 UV=UR+UA>UR 电流表示数 IA=IR U U R 测= ������ > R = ������真
������2 ������������������ ������1 +������2
= 4.8 V,所以 R2 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 4.8~8 V。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2)当 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 R1 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在最下端 时,R2 上的电压最小,此时 R2 与 R3 并联,再与 R1 的全部串联,R2 与 R3 的并联电阻 R'=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解析:改装成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欧姆定律得 U=Ig(Rg+R) 分压电阻 R=
������ ������g
− ������g =
6
改装成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 等得 IgRg=(I-Ig)R 分流电阻 R=
������g ������g ������-������g

串并联电路PPT教学课件(1)

串并联电路PPT教学课件(1)

R1 R2
Rn
6.串联电路中功率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P1 P2 Pn I 2
R1 R2
Rn
二、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
2.并联电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 路中的电流之和
= 1+ 2+……+ n.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 电阻倒数之和
1 1 1 1
1、丁达尔现象 2、 布朗运动 3、 电泳现象 4、胶体的聚沉
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K2SO4 NH4NO3
, , 。
六、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类型 复分解型 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 氧化还原型 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
应如: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
R R1 R2
Rn
5.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中电流的分配 与电阻成反比。
I1R1=I2R2=……=InRn=U
6.并联电路中功率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P1R1=P2R2=……=PnRn=U2
讨论:
①R1和R2并联后R=? (若R1远大于 R2,R=?)
②n个相同电阻R串联或并联,其 总电阻R总=? ③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与其
氧化剂+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例:在Fe3O4 +4CO==3Fe+4CO2的反 应中, Fe3O4 是氧化剂, CO 是 还原剂, C 元素被氧化, Fe 元素
被还原。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1)据同一反应方程式的方向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强强 弱 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