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胆囊疾病患者超声图像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

结果胆囊炎患者43例,胆囊结石患者39例,胆囊息肉患者24例,胆囊癌患者2例。

结论通过对我院108例胆囊疾病患者的超声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疾病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为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超声检查;诊断;胆囊超声诊断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B超,应用广泛,影响很大,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大医学影像技术。

胆囊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

典型的正常胆囊形状如梨,胆囊壁平滑光整,反射较强,胆囊腔为无声区,后壁回声较强,反射较强的肝总管和近端胆总管在门静脉之前呈平行分布,胆囊宽径为3.5-4cm,纵径为8-9cm,胆囊壁厚度一般小于3cm。

胆囊可患有多种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等,病人为此而受到百般折磨。

胆囊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胆囊扣痛,右胁疼痛,胃气上逆,胆红素钙结石,小肠损伤,夕阳综合征,胆囊触痛征,胆囊体积缩小,下腹绞痛。

有的多次接受手术,有的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有的因就诊不及时而威胁到生命,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及时准确的检查对胆囊疾病的及时诊断治疗至关重要[1]。

现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胆囊疾病患者超声图像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胆囊疾病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2岁。

1.2胆囊超声扫查(1)胆囊经常由于充满性结石、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位置变异、餐后胆囊等原因而无法被超声探及,询问病史,患者并无手术史,这时检查者难免有些尴尬或紧张。

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意义

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意义

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意义胆囊息肉样病变概述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内肿瘤样病变。

其形态呈息肉状,直径一般小于1cm。

大多源于黏液腺体,具有良性特点。

但在某些情况下,恶性变可能会发生。

而且,有些病人出现了息肉病变后,容易发生胆囊炎,甚至是胆囊癌。

超声诊断超声扫描是目前最常用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检查手段之一。

它可以完整、直观地观察到胆囊内肿瘤样病变的形态、位置、大小等特征,以及病变周围的情况。

常见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胆囊壁未见明显增厚和轮廓异常,内腔内可见类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块体,大小多数小于1cm,并伴有较长的蒂,部分病人病变还伴有轻度液性胆囊炎、胆囊壁粗糙等病理改变。

在做胆囊超声检查时,应该注意下列几点:•患者禁食至少4小时。

•患者半卧位斜。

体位过于平躺,会导致肝、胆囊的位置变化,影响检查结果。

•胆囊壁应该清晰可见,对比度较高。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排除气体、小肠等干扰因素。

•准确计量病灶大小。

对于病灶较小、伴有明显液性胆囊炎等病变的患者,更加应该反复测量。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病灶有必要进行定期随访。

而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或术后的超声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应地,超声检查检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并发症等问题也广受关注。

价值意义相信大家对无症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那么,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到底有哪些价值意义呢?有效筛查超声波检测技术是目前筛查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案之一。

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无创、低辐射、无需特殊设备,能够避免传统X线等放射性检查对人体的损伤。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同时发现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检查。

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病变,可以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保护患者的健康。

病灶越小,手术创伤就越小,同时也更加容易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恶变的风险与其大小有直接关系,病灶越大,恶变的风险就越高。

明确诊断利用超声波技术检测和监测胆囊息肉样病变,可以及时明确病变的性质和大小,减少漏诊和误诊。

超声体检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体检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影 像 与 检 测
CI 0E N ElL HAFRI DA N GM C
墨固
超 声 体 检 在 胆 囊 疾 病 诊 断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肖立 平
( 长沙市第八医院功能科 湖南长沙
4 0 1 1 0) 0
【 要 】目的 探 讨超 声体检 在 诊 断胆 囊疾 病 中的 应 用价值 。 法 应 用超 声对 年龄 2 ~8 岁的 28 0体 检人 员进行 胆囊 疾 病检 查 。 摘 方 5 3 22 . 结果 检 出胆 囊疾 病23 ]其 中典 型胆 囊结石 或并胆 囊炎 11 4 .l)充填 型胆 囊结 石2例(.3)胆 囊 息 肉样 病变8 例(00%, 9 ̄, 3例(47% , 6 8 9% , 8 3 .2 ) 胆 囊腺肌增 生病4 11% , 例(.2 )因胆 囊疾 病 而行胆 囊 切除4例(53% 。 论 超 声是 健康人 群体检 中诊 断胆囊 疾病较 为理想 的检 查方 法 。 5 1.4)结
病 率 逐 步 增 高 , 且 有 低 龄 化 趋 势 , 对 人 类 健 康 影 响 不 容忽 视 , 并 它 提 高 对 胆 囊 疾 病 诊 治 水 平 已刻 不 容 缓 。 声 检查 可 清 晰 显示 胆 囊 超 大 小 、 态 及病 变部 位 , 提 高 胆 囊 疾 病 检 出 率 有 明 显 优 势 。 就 形 对 现
腹 1 h以上 取 平 卧 位 , 2 必要 时 变 换 适 当 体 位 观 察 , 晰 显 示 胆 囊 , 清
发 现 异 常者 详 细 记 录 并 摄 片 存 档 。
2 结 果 2 8 位 受 检 者 超 声 检 查 , 出 患 有 胆囊 疾病 患者 2 3 , 出 22 检 9例 检 率 1 . 3 不 同 年 龄 组 胆 囊 疾 病 患 者 , 病 变 类 型 的 构 成 比 例 不 2 8 %, 其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S i n we , UN J a — i YAN Na LIZu x n, ta n, — u e l
( p .o tao n ,5 f ia e s i l n n d clC l g ,G ju 6 1 0 , u n n hn ) De t f Ul su d A f l td Ho t Ku mig Me i o e e ei 6 0 0 Y n a ,C ia r i p ao f a l
对 7 例 胆 囊息 内样 病 变 1
的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表 现 与 手 术切 除后 的 病 理检 查结 果进 行 对 照 分 析 。结 果
胆 囊腺 瘸 和 胆 囊 癌 病 灶 直径 大 于胆 圊 醇性
息 内、 性 息 内和腺 肌 样 增 生 , 果 以 直径 ≥ 8 炎 如 mm 为诊 断指 标 , 声提 示腺 瘸 和 结 节 型胆 囊 癌 的 敏 感 性 为 8 . , 畀 超 77 特 性 为 8 . %。胆 囊腺 瘸和 胆 囊 癌病 灶 内部 血 流较 丰 富 , 果 以 P V≥ O 2 sR ≥O 6 15 如 S . m/ 、 I . 5为诊 断指 标 , 声 提 示腺 瘸和 胆 超
囊癌 的敏 感 性 为 9. % , O 1 特畀 性 为 8 . 。结 论 63 息 内样 病 变 的诊 断 有 重要 价 值
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检 查 中病 灶 的 大小 结 合 血 流 动 力 学指 标 测 定对 胆 囊
【 键 词】 胆 囊 息 肉样 病 变 ; 彩 色多普 勒 血 流 显像 ; 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 关
【 图分 类号 】 R45 1 中 4 . 【 献 标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1 7—5 1 20 ) 20 7 —2 6 231 (0 80 —38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住院手术患者,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取常规操作方法检查患者胆囊且将病理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胆囊壁之上均有大小不等的多个或者是单个生物样实性回声,部分息肉则可见短蒂与胆囊壁相连。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极为重要,并且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准确灵敏,可加深对于胆囊增生性病变的认识、尽早发现病症进而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简便的胆囊疾病诊断方式。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18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77-02引言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的内腔当中呈现出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而在形态学之上又可以称之为胆囊隆起性病变。

胆囊息肉可以是有蒂的、也可以是无蒂的,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半球形。

如今,随着影像学的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并且越来越多的在临床诊断治疗当中进行运用,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变检出率,也是随之而不断的增加。

就目前阶段而言,病变的检出,主要还是依赖于影像学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有ct、超声波以及胆囊的造影术等等。

而目前超声检查则是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最为有效并且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极为清晰准确的显示出患者病变的具体部位、息肉样病变的大小、数量以及其内部的实际结构等等,还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息肉样病变与胆囊壁之间的联系,重点的是针对不伴胆囊结石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在近些年以来不断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将我院近年以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且进行手术切除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32例患者均为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28至66岁之间。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经济 、 简便 的胆 囊疾 病诊 断方 式 。
【 关键 词】 胆 囊息 肉样病 变; 彩 色多普勒 超 声仪 ; 诊 断价 值 【 中 图分类 号] R1 8 7 +. 7 【 文 献标 识码I A 【 文章 编号] 1 o o 4 —4 9 4 9 ( 2 O l 3 ) 0 8 —1 7 7 —0 2
床症 状全 部消 失 ; 有效: 治疗 7天 内体 温显 著 下 降 , 咳 嗽 缓解 , 7天 内 素 , 具有 高效 的局 部抗感 染作 用 , 能 够减 弱抗原 抗体 结合激 发酶 促 过 临床 症状 基本 消失 ; 无效 : 7天 后患 者临 床症 状无减 轻甚 至加 重0 ] 。 程, 对支 气管 收缩 物质 的合成 进行 抑制 , 从而 能够减 弱平滑 肌 收缩反
广 东医学 , 2 0 0 9 , 3 0 ( 7 ) : 1 1 5 6 —1 1 5 7 .
[ 2 ] 张旭 波. 布地奈 德 雾化 吸 入 治 疗小 儿肺 炎效 果观 察 [ J ] . 中 国现
代 医生 , 2 O l O, 4 8 ( 3 5 ) : 1 9 8 —1 9 9 .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 学 软 件 处 理 。 对 计 量 资 料 用 t检 验 , 计数 析 , 观察 组 总有效 率为 9 6 . 6 3 , 对 照组总 有效率 为 8 5 . 7 1 , 观 察组
资料 采用 , x 检验 。差 异具 有显 著性 P <0 . 0 5 , 为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结果
[ 3 ] 叶 素芬 , 苏 国法. 布 地 奈德 雾化 吸入 治 疗 小儿 肺 炎 5 1例 [ J ] .中
国药 业 , 2 o 1 2, 2 1 ( 7 ): 6 9 —7 0 .

彩超对胆囊息肉样变的诊断价值

彩超对胆囊息肉样变的诊断价值
21 0 0年 1 0月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ia o r  ̄ o h n s e p e at dc l u n J f ie e P o l g He h C
O t2 1 c ,0 0 V 12 F o. 2 HM N . 9 o 1
第2 2卷
上半 月
第 1 9期
di 1. 99 ji n 17 0 6 .00 1 .4 o: 0 3 6/. s.6 2— 3 9 2 1 .90 2 s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 ; 55 6 4 5 1R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0 6 ( 00 1 20 0 6 2— 3 9 2 1 )9— 56— 2
胆囊息肉样 变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记录结果并作出诊断分析 。结果 : 本组 1 6 0例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胆囊息肉样变的患 者, 与手术结果 、 病理诊断符合率 为9 . %, 67 误漏诊率为 3 3 % 。其中胆固醇息肉为 15 , 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 癌变 5例, .3 2例 腺 单纯性腺瘤
的可能 , 积 >I0e 都 被认 为是癌前 病变 。我们 在实 际 体 . m 工作 中, 了预 防胆囊 c 为 a的漏诊 , 这一原则 有一定的临床价
3 讨 论
胆囊息 肉样变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肿物 , 又名胆囊 隆起性 病变等 , 对胆 囊壁 向腔 内呈 息 肉样 隆起 的一类 病变 的 总 是 称 。以胆 固醇息 肉多见 , 5 % ¨ 。患者 多无临床症状 , 占 0 J 部
分 患 者 有 轻 微 的 上 腹 部 不适 或 隐 痛 , 床 诊 断 首 选 的 检 查 方 临
大 于 1 m, 底 宽 。 2C 基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陈敬芳1,吴潇潇2(1.南京军区机关医院B 超室,江苏南京 210016;2.南京白下区红十字医院B 超室,江苏南京 210007)[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 44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2271X (2008)0620450201 胆囊息肉样病变(PL G )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指起源于胆囊壁并向腔内突出或隆起的局限性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多种病理性质不同的疾病,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1]。

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的病例日渐增多,临床需要超声医师对该病作出倾向性诊断,以帮助临床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或选择手术方式[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50例病例,以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与超声诊断的关系,提高对早期胆囊癌及癌前病变的识别能力。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经B 超检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患者,男38例,女12例,年龄30~70岁,病程8~10年。

多数患者均因右上腹隐痛不适,部分放射至胸背部,少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在行B 超检查时偶尔发现病变。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SEQU O I A 512、L G 7,探头频率3.5M Hz 。

患者检查前禁食8小时以上,检查时取多种卧位、多切面检查,扫查胆囊时观察息肉大小、数目、形态、边界、回声强度、部位、后方有无声影及有无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等。

重点注意病变的基底部、胆囊壁厚度,对可疑病变处局部放大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色彩的分布状况,并用频谱多普勒判断血流的性质并测量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

2 结 果胆固醇息肉45例,超声表现为:胆囊壁上附着的圆形或椭圆形中等或强回声小团块,直径2~6mm ,无声影,团块内无血流色彩分布,各部位均有发生,体部多见,多为多发,基底部窄或有蒂,与囊壁分界尚清晰,囊腔内可伴有结石。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5 3‘

腹部超声影像学 ・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 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 应用 价值
孙丽萍 徐辉雄 刘琳娜 郭乐杭 张一峰 徐 军妹 章晶 刘畅
【 摘要 】 目的 比较 各 种 类 型胆 囊 息 肉 样 病 变 超 声 造 影 表 现 ,探 讨 超 声 造 影 在 胆 囊 息 肉样 病 变 鉴 别 诊 断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7年 5月 至 2 0 1 2年 1 1 月 上 海 市 第 十 人 民医 院经 手
S h a n g h a i 2 0 0 07 2 ,C h i n a
C o r  ̄e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 XUHu i - x i o n g , E m a i l : x u h u  ̄ i o n g @h o t ma i l . c o m
Th e v a l ue o f c o n t r a s t - e nh a nc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o l y po i d l e s i o n s o f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v a l u e o f c o n t r a s t — e n h a n c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i n t h e d i f e r e n t i a l
为 无 增 强 。胆 囊 癌 开 始 增 强 时 间均 晚于 胆 囊 腺 瘤 及 胆 固 醇 性 息 肉 ,且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t 值 分 别 为2 . 3 2 1 、2 . 2 1 9 ,J D均 < 0 . 0 5 ), 其 余 各 病 变 开 始 增 强 时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胆 囊 癌 组 达 峰 时 间 均 晚 于 其 他 各 病 变 ,且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t 值分别 为 3 . 5 6 2 、4 . 5 8 8 、2 . 0 0 4 、1 2 . 3 6 1 ,P 均 < 0 . 0 5 ); 胆 囊癌 、 胆 囊 腺 瘤 增 强变 等 时 间均 晚于 胆 固 醇 性 息 肉 , 且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 t 值 分别为 5 . 4 0 7 、 2 . 9 2 4 , P均 < 0 . 0 5 );胆 囊 腺 瘤 增 强 变 低 时 间均 晚 于 其 他 各 病 变 ,且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t 值分别为 3 . 1 0 9 、 6 . 3 4 2 、1 . 8 1 1 、6 . 0 1 2 , P均 < 0 . 0 5 ) 。与 胆 囊 良性 息 肉 样 病 变 比较 ,胆 囊 癌 患 者 均 为 宽 基 底 ,胆 囊 壁

简述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述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述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超声诊断技术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可以观察到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的位置和功能、子宫内膜的厚度等信息,对于判断胎儿是否健康、胎盘是否异常以及妊娠期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超声诊断还可以用于辅助妇科疾病的诊断,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特点,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超声诊断在心脏病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可以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腔大小、心肌收缩情况、瓣膜功能等。

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陷、心肌是否受损,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手术的效果和预测术后的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妇产科和心脏病学领域,超声诊断在其他各个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胃肠道肿瘤、溃疡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在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观察到肝脏、胆囊和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肝癌、胆囊结石、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观察到肾脏、膀胱和前列腺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肾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诊断还具有其他优点,如检查过程无创伤、无放射性,安全性高等。

超声波可以穿透人体组织,对于软组织的成像效果较好,对于肿块、囊肿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同时,超声诊断设备体积小、移动方便,可以在临床各个科室中使用,为医生提供了便利。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可以在妇产科、心脏病学等专科领域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各个医学领域中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分析

现外 , 按病理学分型 , 病变大小 的平均值依 次为 : 胆固醇性息 肉 <胆囊炎性息 肉 <单纯型腺瘤 <乳头状腺瘤 。 固醇性息 胆 肉与炎性 息肉特点类似 , 一般 以 回声团较小 , 且易多发 , 占多
在 1 6例乳头状腺瘤 中, 声像 图表现较 为复杂 。胆囊壁 上的强 回声团多为形态和边界不规则 , 呈菜花状或乳头状 , 但 1 6例均为单发 回声 团, 积较 大 , 体 平均为 11m, . 最大 1 c 例 为 34× .c 呈边界不规则 的中等 回声 团, . 22m, 似菜花状 。病 理学诊断为胆囊乳 头状 腺瘤伴 中度不典 型增生 。另 6 例与
[] 程怡 ,岳梅 .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 肉样病变 的鉴别诊断价 值.中国全科医学 ,0 8 1 ( ) 4 2 0 , 18 : . 4 【1 李莘 , 6 邹荣莉 , 民惠 , 秦 等.超声 在肝外梗 阻性黄疸诊 断中 的价 值.陕西医学杂志 ,0 5 3 ( O :3 5 10 . 2 0 ,4 1 )10 — 3 6
发性 回声 团病变的 79 而胆囊两种腺瘤 带蒂者较多 , /, 占带蒂
回声 团病 例的 71 , 见形态不规则乳头状或菜 花状 回声时 /1若 要多考虑乳 头状 腺瘤 , 型若基底较 宽时 , 此 在病 理上 可能 已
合并发生胆 固醇息 肉 ; 肌腺 瘤罕见 , 声像 图上 与腺瘤很难 鉴
1 9 :5 . 9 4 2 6
随着彩色多普 勒超 声技术的不断发展 , 胆囊 内息 肉样病 变 的检 出率 明显提 高 ,病理学检查发现多数 为 良性 病变 , 少 数为胆囊癌 。病理 学上将胆囊 良性息 肉样病变分 为五种 : 胆 固醇性息 肉( 又称胆 固醇沉着症 ) 炎性 息 肉, 囊腺瘤( , 胆 包括 管状腺瘤 和乳头状 腺瘤 ) 胆囊肌腺 症( 肌增生 症 ) , 腺 和错构

超声造影在胆囊胆固醇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在胆囊胆固醇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4 ) 于肝 实质 , /5 快 表现为稍低 回声 。增强 方式 上 , 窝样增强 3 ( 4 4 ,84 ) 整体增 强 7个 蜂 8个 8 . % 3 / 5 , ( 56 , 4 ) 1 .% 7 5 。结论 / 超声造影可提高胆 固醇性息 肉的血 流显示率 , 于或 同步于肝实质减 退及蜂 慢
pt r o prdwt ajcn l e aec y a h i hnyo bl e n acm n a pr n vle at ncm ae i daeti r rnh m .T et n oecm —k hne e t si ot t a e h v p h i e h m a u
胆 固醇性 息 肉是胆 囊 的一种 非肿 瘤 性 的息 肉样
的常规超 声 及超 声 造 影 图像进 行 分 析 , 讨 其 超 声 探
以期 提 高 胆 固 醇性 息 肉 的诊 断 病变 , 超声 是 其 首选 的检 查 方 法 。然 而 当 病 变 接 近 造 影 的特征性 表 现 , 或 大 于 1 T时 与胆 囊 腺瘤 或早 期 胆囊 癌 的鉴 别 准 确性 。 0ml I
ta 0mm ( 7 1 ,0 %)ad 1 csss le hn 1 hn1 1/ 7 10 n 1 ae ma rta 0 mm ( 8 9 ,1/ 8 .T evlcyi h l 3. % 12 ) h e i nte ot
plp agdf m 0 1 t 0 2 / n If m 0 5 o0 6 .Alt ae eee hne ( 54 , o srne o . 1 o . 8 m sadR o . 1t .5 1 h cssw r n acd 4 / 5 y r r e
10 )b E S o p r i d cn vr aec y a 9 .% ( 14 )o tepl sw r q i l 0% yC U .C m ae wt aj e ti rnh m , 1 1 d h a le p 4/ 5 fh oy ee uc y p k eh ne n .% ( /5 eesnhoos n acd 4 .% ( 14 )w r s w, 8 9 ( 24 ) n acda d8 9 4 4 )w r crnul eh ne , 67 y y 2/ 5 ee l 4 . % 2 / 5 o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87例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87例分析

1. . 2方法 检查 前禁 食 1 。 患者 采取 仰 卧位 或 左侧 卧位 , 2 2h
肉、 瘤 和早 期胆 囊 癌 等类 型[ 多普 勒超 声 除能 敏感 发 现胆 腺 1 ] 。
囊腔 内隆起 样病 变 , 可 以详 细描绘 病变 的 血供 、 还 大小 、 目、 数 回声 和 移动 情况 , 对部 分 病变 可 以进 行定 性 。
2结 果
20 0 7年 1月 ~ 0 1年 1月 在 本 院 检 查 诊 断 胆 囊 息 肉样 21 病 变的患者 8 7例 , 5 男 5例 , 3 女 2例 , 龄 2 ~ 6岁 , 均 年 96 平 4 - 。 业 中干部 4 93岁 职 5例 , 司机 1 0例 , 人 1 例 , 民 3例 , 工 1 农 自由职 业 1 8例 。7 2例 于 体检 时 发 现 , 5例 因 间歇 性 的右 上 1 腹 不 适 或伴 有右 肩 放射 性疼 痛 行 B超 检查 发现 。
子 宫 肌 瘤 占 妇 科 全 部 良 性 肿 瘤 的 5 .% , 育 龄 期 妇 女 18 是
胆 囊 息 肉样病 变是 一 种 常 见 的胆 囊 黏 膜 局 限性 隆起 病 变 的统 称 , 临床上 统 称胆 囊 息 肉 。根 据病 理 诊 断胆 囊 息 肉样 病 变 可分 为 胆 固醇 性 息 肉 、 性 息 肉 、 囊 腺 肌 样增 生性 息 炎 胆
25 45MHz凸 阵 变 频 , 率 5 1 z 阵 变 频 。 声 束 与 血 .~ . 频 ~ 3MH 线 流 夹角 <0 。 6 。
城 港 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 功 能科 副 主任 。
为胆 固醇 息 肉共 5 例 。② 除具有 现外 , 回声 更 强 , 时 多数 还 具 有 慢 性 胆 囊炎 的影 像 同 者 具有 更好 的治疗 和 生活 。

超声对胆囊(单纯性)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超声对胆囊(单纯性)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超声对胆囊(单纯性)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傅岚【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卷),期】2011(27)20【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对胆囊隆起性(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就2008年6月~2009年6月2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方法:胆囊息肉养病变患者22例,采用HP-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侧卧或站立位。

空腹,发现病灶并详细记录形态、大小、位置、回声,同时摄片存档。

本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8~55岁。

17例均有不同程度右、中上腹疼痛、饱胀、不适等,5例无自觉症状为体检时发现。

结果:22例胆囊(单纯性)息肉样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胆囊炎症。

超声提示胆囊息肉样病变16例,胆囊实性占位3例,腺病3例。

18例行胆囊切除术;14例为慢性胆囊炎病多发胆固醇息肉,腺病1例,胆囊息肉恶变3例。

4例未做手术者摄片存档并进行随访,已初步确诊为胆固醇息肉。

结论:分析以上22例胆囊(单纯性)息肉样病变声像图特征,发现胆固醇息肉、腺病、胆囊癌的图像早期不易鉴别,但根据其并发症、好发部位、产生机制及与胆囊壁的关系、生长发育速度等比较容易诊断而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及早诊断、治疗。

【总页数】1页(P225-225)【作者】傅岚【作者单位】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医院超声科 843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8【相关文献】1.超声对胆囊(单纯性)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J], 傅岚2.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J], 时美欣;罗敏;王秀云;张羽;杨秀华3.彩色超声下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早期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J], 何秀丽;李玉宏;王晓然4.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红林5.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红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超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

彩超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

晚 期 肺 癌 多合 并 胸 腔 积 液 、 叶 不 张 、 内 转 移 及 纵 膈 肺 肺 淋 巴结 肿 大 甚 至 上 腔 静 脉 压 迫 综 合 征 等 。 当 合 并 胸 腔 积 液
时 , 明 胸 膜 受 侵 犯 或 已有 转 移 … , 时 用 B I A 治 疗 表 此 A +B E
[]吴 恩 惠. 人性 治 疗 学 [ ] 北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介 M . 人
2 001: 09 —21 2 5.
[ ] 腾 皋 军 , 锡 类 , 广 如 , . 气 管 肺 癌 的 双 重 供 血 3 蔡 高 等 支 [ ] 中华 放 射 学 杂 志 ,9 12 ( ) 2 6 J. 19 ,5 2 ;3 .
灶 , 合肺 动 脉 灌 注 治 疗转 移 瘤 的双 介 入 治疗 取 得 明显 疗 效 。 结
参 考 文 献
死亡 1 , 例 为左 肺 癌 , 胸 腔 大 量 血 性 积 液 经 1 治 疗 好 转 出 左 次
院 未 能及 时复 诊 , 月后 病 情 加 重 死 亡 。1 a 存 率 6 . % 4个 生 36
【 摘要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胆囊息 肉样病 变 6 9例声像 图特征 , 旨在 提高彩超 诊断 的准确 性。方法 对 6 9例胆囊 息 肉
样 病 变 的 彩 超 与 病 理 结 果 进行 对 比分 析 。结 果 彩 超 诊 断 与病 理 诊 断 符 合 率 为 9 % 。 结 论 彩 超 根 据 息 肉 样 病 变 数 目 、 3 大
[ ]李 麟荪 . 4 临床 介 入 治疗 学 [ . 京 : 苏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M] 南 江
社 ,9 4:0 —3 6. 19 34 0
( 稿 收

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第2 0卷
上半月
第 1 9期
高脂食物 有关 。脂肪肝虽是 良性病 变 , 但其肝纤 维化 的发生
率 高达 2 % , 约有 15 ~8 O 的患者可 发展为 肝硬化 。 5 且 .% .%
综上所述 , B型超 声技 术 因其 诊 断具有 简 便 、 可靠 的优
点, 在健康体检 中应列 为常规体检项 目。对 于无 临床症状 的
王 培 芳
( 湖北省孝感市康复 医院, 湖北 孝感 4 20 ) 3 10
【 要】 目的 : 摘 探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 应用B 超对 20 至20 年 2 5 名健康 03 06 0 3 人群进 行肝、 脾、 胆、 肾检查, 同时
女性 检查 子宫、 附件 , 检查 前列腺 。 结果 : 男性 疾病总检出率为 2 .3 病种 由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 、 72 %, 胆结石 、 肝囊肿 、 胆囊息 肉、 肾囊肿 、 肾结
1 资 料 与 方 法
子宫肌瘤 、 卵巢囊肿 、 前列腺增生 的年龄分布见表 4 。
表 2 常见疾病 的性 别分布
1 1 资料 .
20 0 3年 一2 0 0 6年 我市行 政 事业 单位 干部 职 工
进 行健康 体检共计 230例 , 5 男性 1 8 , 8例 女性 9 2例 , 3 6 年龄
合计 的检 出率 , 经 。 检验有 显著性差 异 , 表明疾病 的检 出率
随年龄 的增长 而升高 ( 见表 3 。 )
声诊断技术在健康体检 中的应 用价值 , 了解本 地区人群 健康 水平 , 发现人群 中无 临床症 状 的实质性 脏器 疾病 , 为今后 的 防病治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男 女 例数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CT增强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CT增强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CT增强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目的:探讨CT增强及超声检查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和鉴别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CT增强及超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3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性28例,恶性7例。

在28例良性病變中,CT增强诊断出20例,定性准确率为71.4%;超声诊断出25例,定性准确率为89.3%。

在7例恶性病变中,CT增强诊断出6例,定性准确率为85.7%;超声诊断出5例,定性准确率为71.4%。

结论:CT增强和超声均能较好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CT增强在鉴别病变的良恶性上优于超声,而超声对良性病变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更高。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是一种形态学上的命名方式,泛指一类源于胆囊壁呈息肉状突向胆囊腔内的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1-2]。

在病理学上,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非肿瘤性(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和肿瘤性(如腺瘤和腺癌等)[3]。

近年来,随着超声体检的广泛应用,筛检出的PLG较以往明显增多,超声报道其检出率为3.0%~7.0%[4]。

在鉴定PLG良恶性及评估恶性潜能方面,常通过超声进行随访,观察病变外观及内部血流信号的变化情况,但效果不甚理想。

而恶性PLG如胆囊癌,其临床症状往往较轻,发现时大部分已属晚期,预后极差[5]。

故早期明确PLG的良恶性,对患者及时有效地接受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拟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PLG 的CT增强及超声表现特点,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共3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CT增强及超声)及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影像及临床资料齐全;(2)经手术病理证实;(3)影像学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在一个月内。

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组5例),不可忽视的是椎管外的突出物CT形态,如本组20例均属此类型。

在水平扫描中同样显示其突出物影而不被遗漏,故扫描时应包括椎间隙相邻的椎体上下缘,读片时不仅要注意椎管内,还要看到椎管外有无突出物影。

参考文献:[1] 吴其常,张仲文,卞传华,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2:100.[2] 陈兴灿,俞锦清.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3:168.(收稿日期:2008206223)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沈岳音(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008)[摘 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超声鉴别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以探讨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为早期分类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对7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与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胆固醇性息肉64例,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及癌变4例,单纯性腺瘤2例,黏膜息肉样变1例,慢性胆囊炎4例。

在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合并慢性胆囊炎61例,合并胆囊结石3例。

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67%。

结论:应用超声图像分析息肉大小、数目、蒂宽窄等情况,可以提高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及病理分型的鉴别诊断率,特别是对胆囊癌前病变及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B超;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2723678202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增生性疾病,随着超声显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由于超声对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检测灵敏而准确,不但可以提高对胆囊增生性病变、炎性病变的认识,并且对胆囊癌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年至2006年65例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病理分型及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及鉴别,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为早期分类诊断提供依据。

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都进行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对检出率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胆囊息肉样病变所受到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的超声影像学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400例样本当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例数为40例,检出率为10%。

有200例男性,检出了24例,该检出率为12%,200例女性当中,检出了16例,检出率为8%;在确诊的40例患者当中,年龄在42~51岁范围的患者人数是最多的,有16例,其次是年龄在52~61岁范围的患者,有10例,这表明42~61岁范围内的患者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高发人群。

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来看,患者出现病变的数量较多,高发于胆囊的底部位置,没有结石,病变表现出较强的回声,基本上表现为乳头状和球状的样式,同时其基底可见缔。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胆囊息肉样病变。

关键词:健康体检;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普遍的非结石性病变,它是一种长在胆囊壁上同时朝着腔内进行病变的息肉,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1]。

最近几年,伴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之后,人们也渐渐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健康体检已经变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鉴别和诊断出某些常见的疾病,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和预后。

最近几年,参加体检的人有很大的增长,除了企业定期组织的年度体检之外,参加体检的人也有很多。

在健康体检过程中,超声检查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它在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利用对比和观察超声影像学图像特点,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其检出率相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意义。

方法对169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了总结分析。

结果超声检查健康体检人群1698 例,其中非胆囊息肉组1588例(93.52%),检出胆囊息肉组110例(6.48%),其中单发息肉组86例(5.06%),多发息肉组24例(1.41%),伴有胆囊炎性改变19例(1.12%),合并脂肪肝的35例(2.06%),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附壁结晶10例(0.56%),合并脾大2例(0.12%),合并慢性胰腺炎的3例(0.18%)。

结论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早期诊治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of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1698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mong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were analyzed. Results Ultrasonography 1698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including non-1588 cases of gallbladder polyp group (93.52%), detected 110 cases of gallbladder polyp group (6.48%), in which a single group of 86 cases of polyps (5.06%), multiple polyps Group 24 cases (1.41%), accompanied by a change of 19 cases of cholecystitis (1.12%), the merger of the 35 cases of fatty liver (2.06%), combined gallstone or gallbladder wall crystallization of 10 (0.56%), two cases of splenomegaly merger (0.12%), the merger of the three cases of chronic pancreatitis (0.18%). Conclusion Ultrasonography can be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detect 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populations.
【Key words】Healthy physical;Examination;Ultrasonography;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仅次于胆囊结石的直径<10 mm的胆囊疾患,我们常见的有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大多数学者认为胆固醇性息肉不发生癌变,炎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病例的报道,胆囊腺瘤样息肉直径超过1 cm则易发生癌变,尤其在伴有胆结石时。

将1698例健康体检人群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院体检中心对个人和团体进行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110例,男62例, 女48例,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的66岁。

1.2 仪器为HITACHI EUB-2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患者于检查前空腹8 h 以上,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行多切面观察胆囊,利用二维超声影像作常规检查,对胆囊大小、胆囊壁、腔内透声、肝内外胆管情况做全面观察,仔细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位置、形态、基底部、大小、边界、内回声、有无声影、是否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等声像学特征。

2 结果
2.1 本组阳性结果110例, 其中非胆囊息肉组1588例(9
3.52%),检出胆囊息肉组110例(6.48%),其中单发息肉组86例(5.06%),多发息肉组24例(1.41%),伴有胆囊炎性改变19例(1.12%),合并脂肪肝的35例(2.06%),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附壁结晶10(0.56%),合并脾大2例(0.12%),合并慢性胰腺炎的3例(0.18%)。

图1 胆囊单发息肉样病变
图2 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
2.2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点(见图1, 图2) 胆囊内壁上可见单个或多个乳头状或不规则形偏强回声团向腔内凸起,基底较窄或有蒂与胆囊壁相连, 直径多在10 mm以内,好发于体、颈部,常为多发,后方无声影及慧尾,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部分合并有慢性胆囊炎,部分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炎性息肉比胆固醇息肉内部回声稍低,并多合并慢性胆囊炎,位于胆囊底部的小隆起,病变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据病变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病变处的黏膜改变,超声对胆囊息肉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恶性肿瘤声像图在胆囊癌早期,胆囊切面的形态多属正常,囊壁呈隆起菜花状,团块状改变,多为边缘不规则,基底宽或该处胆囊壁中断、模糊,内部回声较低或呈不均的混合回声,其最大直径多>2 cm,常单发,同时合并结石也多见。

对区分良恶性疾病有一定价值。

3 讨论
3.1 随着超声检查的日趋普及成熟,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超声检查发现5.3%人群患有胆囊息肉[1]。

这可能与今天人类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环境污染有关,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胆囊息肉多数无症状,使得胆囊息肉癌变率也逐渐增高,基于这三个特点,B超体检尤为重要,本组胆囊息肉样病变男性多于女性,35~55岁发病率最高,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右肩后背痛中上腹部隐痛。

根据多年来息肉样病变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发现回声较强的体积较小的多发的考虑胆固醇性息肉占绝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固醇代谢局部紊乱,吞噬了脂质的组织细胞大量堆积在胆囊壁,以致胆囊黏膜胆固醇结晶沉积。

其次炎性息肉,为炎性反应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性反应细胞,胆囊炎性息肉患者多合并结石,主要原因在于胆汁在胆囊内长时间滞留,造成胆盐,结晶析出形成结石,而结石又促进了息肉的生长,临床上先治疗息肉为主。

腺瘤样息肉来源于上皮成分的增殖,是由于胆囊黏膜的腺瘤性增生而形成病变的形态,尤其是单发息肉,直径>10 mm应引起高度重视[2],胆囊腺瘤目前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病变,胆囊腺瘤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因此胆囊息肉样病变被B超发现后,要结合其他检查辅助诊断可以做内镜超声,它提供的图像更清晰。

CT检查胆囊息肉是否有蒂比较敏感,增强CT 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样。

胆囊息肉病变>10 mm,年龄>50岁,CEA(肿瘤标记物)值明显升高,短期内生长较快的建议早期手术治疗。

尽量宣传要做好预防工作,少食高胆固醇饮食、少酗酒、少吃刺激性饮食、规律饮食、避免电离辐射等。

3.2 鉴别诊断要与胆囊附壁结晶、胆囊壁折叠、胆泥淤积、胆囊伪像相鉴别。

胆囊附壁结晶后伴慧尾,胆囊壁折叠多切面探查可见前后壁相连,胆泥可移动,胆囊伪像换切面就不显示。

综上所述,B超是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最常用、最经济而且确诊率最高的方式,为患者早期治疗和复查提供了信息,为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吕明德,董宝玮.临床腹部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91.
[2]
AldridgeMC,GruffazF,CastaingD,etal.Adenomyomatosisofthegallbladder:aprem alignantlesion.Surgery,1991,109(1):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