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
漫漫旅程,因为真情相伴而充满快乐。
下面是晓东同学利用小假期进行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现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如果你是车站的播音员,请通知乘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检票上车。
通知:________。
(2)晓东在车站捡到车票一张(见上图),现在晓东写了一个启事,寻找失主,但是启事中有两处错误,请你帮忙修改
寻物启事
本人在车站捡到由池州开往南京南的车票一张,车票的开车时间是4月16日上午7点24分,请失主速来认领。
晓东
2019年4月5日
①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在内容上缺少重要信息,应交待清楚________。
(3)旅游归来,晓东写了一则感悟,感悟中有几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
①本次出游,让我感到人性的美和社会的和谐。
②当别人需要我帮忙时,我会鼎力相助。
③当我处于困境时,我会向乘客和乘警们求助,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万分感动。
④上下火车时,乘客们有秩序地排队,让我感到国民的高素质和社会的和谐。
⑤我对国人的信心增长了一半。
A.第②句中“________”运用不得体,可以改为“________”。
B.第⑤句应改为“________”。
【答案】(1)各位旅客,由池州开往南京南的G7150次列车即将到站,请乘坐此次列车的乘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一楼2候车室等候检票上车,本次列车将于7:24由池州出发。
(2)寻物启事;招领启事;认领的地点和认领的联系方式
(3)鼎力相助;尽力帮忙(或:竭尽全力);我对国人的信心增长了一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认真观察下面的车票,获取出发地、目的地、车次、候车室、出发时间等重要信息,然后以车站播音员的身份将这些信息
传递给旅客,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告知旅客上述信息,还要注意题干给出的信息,提醒旅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2)本题考查学生对应用文的掌握。
根据题干可知,这是一则寻找失主的启事,故将“寻物启事”改成“招领启事”或者“失物招领”。
招领启事中应该有详细的认领地点或具体的联系方式,以便失主成功认领失物,故应该完善该“启事”。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第②句中的“鼎力相助”中的“鼎立”是敬辞,“大力”的意思,多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根据语境,可根据“鼎力相助”使用错误,可改成“竭尽全力”。
第⑤句的“增长了一半”搭配不当,应该改成“增长了一倍”。
故答案为:⑴各位旅客,由池州开往南京南的G7150次列车即将到站,请乘坐此次列车的乘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一楼2候车室等候检票上车,本次列车将于7:24由池州出发。
⑵寻物启事;招领启事;认领的地点和认领的联系方式
⑶鼎力相助;尽力帮忙(或:竭尽全力);我对国人的信心增长了一倍。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说话的对象不同,说话的内容也不同。
答题时注意人称,要有礼貌,语言简练地把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要注意语句通顺,语言得体,表述简明清晰即可。
⑵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⑶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挫折与失败总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②我们费尽心思地躲避,也避免不了不遭受挫折和失败。
③但是,挫折并不等于失败。
④________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________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上补上一组关联词语。
________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________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答案】(1)挫折与失败来到世界。
(2)我们费尽心思地躲避,也避免不了遭受挫折和失败。
(3)如果;那么
【解析】【分析】(1)这句话的主语是“挫折与失败”;后面部分是谓语,包含谓语动词“伴随”,状语“总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定语“这个”,宾语“世界”。
所以句子主干为“挫折与失败来到世界”。
(2)本句中,“避免不了不遭受挫折和失败”由于否定不当而导致不合逻辑,应该把“遭受”
前的“不”去掉。
(3)第④句是两个分句,前面讲“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只是一种假设,后面“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就是这种假设情况下出现的结果,前后分句构成了假设关系,所以应该填上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
故答案为:⑴挫折与失败来到世界。
⑵我们费尽心思地躲避,也避免不了遭受挫折和失败。
⑶如果;那么。
【点评】⑴本题考查句子主干提取。
句子主干需要提出主语、谓语、宾语三个部分;
⑵不合逻辑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并列不当、否定不当、主客倒置和不合生活事实。
句子中出现“和”“等”或顿号注意查找因并列不当或不能包含等因素引起的逻辑错误。
见到否定词语,反问句及表示否定意思的词语,查找因否定不当而造成的逻辑错误。
见到“被”“受”“对”“对于”等表示主客关系的词语注意查找因主客倒置而引起的逻辑错误;
⑶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根据两个语句的关系,即可选择出正确的关联词语。
3.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孝亲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
古有“扇枕温衾”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今有“为父捐肾”等当代中国24典范。
请你也讲一个你熟知的关于“孝”的故事。
(2)最近,学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天晚上,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
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
(3)活动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答案】(1)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示例一:小明,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示例二:小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弟子规》的精髓之一,我们应遵从,但也应活学活用。
你应该主动和妈妈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相信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
(3)①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②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③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
【解析】【分析】(1)从自己了解的有关“孝亲敬老”的故事中选择一个,概述其怎样“尽孝”的内容作答即可。
答案是多元的。
(2)语言表达题。
首先要有称谓,其次要从小明践行《弟子规》的角度对其行为进行肯定和褒扬来作答。
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本题作答围绕着活动的主题“孝”,从一个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来提“如何尽孝”
的建议。
如努力学习,用成绩回报父母;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做家务;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父母分忧等。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⑵示例一:小明,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示例二:小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弟子规》的精髓之一,我们应遵从,但也应活学活用。
你应该主动和妈妈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相信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
⑶ ①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②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③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化积淀。
从古至今关于“孝”的故事有很多,选取一个把梗概说清。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解答时,注意把握不同对象的称呼用语及措辞的委婉恰当,结合《弟子规》的内涵和对“父母教,须敬听”含义的理解,再针对题干中小明的做法,表示赞同或者有异议并且说明理由。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4.你班开展了主题为“语文与广告”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有同学搜集到了如下材料:
我国毕昇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重大发明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
上海博物馆陈列着一件珍贵藏品——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印刷广告用的一块五寸见方的铜版,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印刷术从中国传到西方后,西方的广告进入了新的阶段。
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制了许多宣传宗教内容的广告,张贴在伦敦街头,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刘家针铺的印刷广告晚了三四百年。
1622年,英国尼古拉斯·布朗和托马斯·珂切尔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每周新闻》在伦敦出版。
在这一年中,发布过一则书籍广告。
1650年在有关“国会的几则诉讼程序”一栏里,登出了某家12匹马被盗的寻马启事。
以后,在1710年阿迪逊和斯提尔又在《观察家》杂志中刊登了有关推销茶叶、咖啡、巧克力、书刊、房产、拍卖品以及转让物品的广告。
到1830年,美国有1200种报纸,其中65种是日报。
许多报纸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广告。
因为每份报纸售价一便士,价格低廉,从1830年到1850年间被称为“便士报时代”。
报纸销路拓宽,发行量大增,广告的效力也相应提高。
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
(1)上面材料介绍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下面这则公益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劝说效果,请说说它有怎样的妙处。
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的眼泪吧!
【答案】(1)世界印刷广告发展史。
(2)这则广告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赋予水龙头以人的感情动作,又把水比喻为眼泪,引发人的共鸣,达到了劝说人们节约用水的效果。
【解析】【分析】(1)从“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印刷广告物”,“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刘家针铺的印刷广告晚了三四百年”“1622年,英国尼古拉斯·布朗和托马斯·珂切尔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每周新闻》在伦敦出版。
在这一年中,发布过一则书籍广告。
”“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公司”中可以看出材料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印刷广告的发史。
(2)“水龙头在哭泣,请擦干他的眼泪吧!”这则公益广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浪费现象,劝告人们要节约用水。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很好地起到劝说的效果。
故答案为:⑴世界印刷广告发展史。
⑵这则广告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赋予水龙头以人的感情动作,又把水比喻为眼泪,引发人的共鸣,达到了劝说人们节约用水的效果。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述,结合战队句子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⑵答题句式为:运用…的修辞,怎么样地写出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简洁而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5.学校为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有一幅画(如下图)特别引人注目。
请欣赏这幅画,并按要求作答。
(1)请描述画面上的主要内容。
(2)请你给这幅画命一个符合图画主旨并且好听的名字。
【答案】(1)这幅画画了两个内容:一幅是孩子小时候坐在板凳上,妈妈给他洗脚;一幅是妈妈老了坐在板凳上,儿子给她洗脚。
(2)报恩或者尊老爱幼
【解析】【分析】(1)本题解题技巧:有顺序,客观,完整,注意字数要求。
示范:画面上方是一个坐在板凳上的妈妈给坐在凳子上的儿子洗脚,画面下方则是一个坐在小凳上的儿子给坐在高高椅子上的妈妈洗脚。
(2)结合题干的“孝”主题画展可知这是与孝顺有关的漫画,故题目中最好出现孝的字眼或与孝有关的字眼。
示范:最美“孝”容,百善孝为先。
故答案为:⑴这幅画画了两个内容:一幅是孩子小时候坐在板凳上,妈妈给他洗脚;一幅
是妈妈老了坐在板凳上,儿子给她洗脚。
⑵报恩或者尊老爱幼
【点评】⑴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画面上方是一个坐在板凳上的妈妈给坐在凳子上的儿子洗脚,画面下方则是一个坐在小凳上的儿子给坐在高高椅子上的妈妈洗脚。
⑵本题考查学生给漫画拟标题的能力。
拟写标题,需要紧扣主题,语言简明,句式整齐,富有号召力。
本题围绕主题“孝”拟写即可。
6.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梢、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miǎo)的梦。
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________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jiū)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
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甲)。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iǎo jiū
缥________鸣________
(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清醇
B.清纯
(3)填入语段中“(甲)”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
B.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答案】(1)缈;啾
(2)B
(3)A
【解析】【分析】(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缈”的书写。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形容空虚渺茫。
一般指格外难得、遥不可及的东西,并非指虚无,不存在于现实的东西。
也可形容富有美感。
鸣啾:形容小鸟欢快的叫唤。
(2)辨析词语要结合语境和词语含义分析。
清醇:指清净纯正。
也指茶汤味新鲜,入口爽适。
清纯:指清正纯洁、思想干净,多用来形容年轻女性,指人很清雅、纯真、不杂、善良。
结合语境分析选“清纯”。
(3)根据句子的内在逻辑顺序,应填“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选
A。
故答案为:⑴缈;啾⑵ B;⑶ A
【点评】⑴本题考查形近字。
平时应注意形近、音近、多音等汉字类型,学会根据字义来辨认识记字形。
⑵本题考查汉字字形辨析,应结合语境和字义来辨析、“醇”多形容酒、茶等味道浓厚纯正,“纯”指干净、无杂质。
⑶此句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实-虚,具象-抽象。
语言表达都有内在逻辑,注意要根据逻辑来判断意群顺序。
7.下面的文段选自《太空一日》(有改动),阅读后,完成各题。
那种共震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展,如释千均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________,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进行修改。
(2)对文段横线处所填词语和划线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耐人寻味“切”字的第二笔是
B.回味无穷“切”字的第二笔是
C.耐人寻味“切”字的第二笔是∣
D.回味无穷“切”字的第二笔是∣
【答案】(1)“震”修改为“振”;“均”修改为“钧”。
(2)A
【解析】【分析】(1)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
共震——共振;千均重负——千钧重负。
(2)耐人寻味: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根据语境,选用“耐人寻味”更恰切。
“切”的笔顺依次是:横——竖提——横折钩——撇。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⑴“震”修改为“振”;“均”修改为“钧”;
⑵ A。
【点评】⑴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作不兴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__________,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__,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有“望”的初级
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节选自臧克家(《说和做》)(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①锲而不舍________ ②目不窥园________ ③兀兀穷年________
(2)根据拼音填汉字组词。
①yǎng zhī mí gāo________
②zuān zhī mí jiān________
(3)请写出下面短语的结构类型
①寻求宝藏________ ②炯炯目光________
【答案】(1)qiè;kuī;wù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动宾;偏正
【解析】【分析】(1)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本题注意“锲”的正确读音是“qiè”;“兀”的读音是“wù”。
(2)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
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
本题注意“仰”和“弥”的写法。
(3)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或者“什么”“哪儿”的问题。
“寻求宝藏”中“寻求”是动词,“宝藏”是被支配的对象,构成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一般是修饰语+中心词,“炯炯目光”中的中心词是“目光”,“炯炯”是修饰语。
所以是偏正短语。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①qiè ;② kuī ;③ wù
⑵①仰之弥高;② 钻之弥坚
⑶① 动宾;② 偏正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⑵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⑶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辨析,注意常见的有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9.综合性学习。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已崇敬的名人,他们伴随着你一路走来,促你成长,催你奋进!你班即将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你设计的两个活动项目名称:________ ________
(2)请你从“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叶圣陶、杨利伟”等人物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________说”的句式造句,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句子要求能够体现出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品格等内容)
【答案】(1)名人成长故事会;名人名言手抄报(名人作品交流会等)
(2)我想对邓稼先说:“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那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栋梁之才。
”
【解析】【分析】(1)本题在设计活动项目时,要确定围绕“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的主题。
示例1:开展学名人读书征文活动;示例2:开展名人博客制作评比。
(2)在拟写句子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写作的内容:一要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二要能够体现出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品格;然后要考虑到语言的组织必须符合“我想对……说……”的形式,语言要凝炼通畅,有感染力。
示例:我想对杨利伟说:杨叔叔,你在鲜花和掌声中,满载着中国人的期望与梦想,从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容地驾驶着神州五号,腾飞而起,飞向浩瀚的宇宙,飞向美好的未来。
杨叔叔,中国为你而自豪!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攀科学高峰!
故答案为:⑴名人成长故事会;名人名言手抄报(名人作品交流会等)
⑵我想对邓稼先说:“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那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栋梁之才。
”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活动主题的认识,设计的活动项目要紧紧围绕主题,注意平时对活动的参与。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要求的把握,注意构思好表达的内容设计,注意语言的简洁、得体。
10.班级开展“品桥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桥联)小华搜集了咏南京秦淮河淮清桥的一副对联。
他故意将下联的几个词的顺序抄乱来考大家。
请将你调整好的下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上联: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雨
下联:过客暂留,莫辜负风光九曲
下联调整为:________
(2)(桥事)3月18日,《扬子晚报》以“么的了?么的了!桥么的了!”为标题报道了南京水西门高架桥被拆除的新闻。
请结合标题中的三个标点,品析标题所流露的对这一事件的情感态度。
(注:“么的了”意为“没有了”)
(3)(桥画)请在下面横线上概括漫画《独木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答案】(1)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
(2)流露出对拆桥一事的惊讶、惋惜(或:无奈)。
(意近即可)
(3)名校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互不相让,争走名校这道“独木桥”。
【解析】【分析】(1)【桥联】了解对联常识,明确对联特点要求,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等要素。
(2)【桥事】能从惊讶和惋惜角度理解回答即可
(3)【桥画】读图漫话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
⑵流露出对拆桥一事的惊讶、惋惜(或:无奈)。
(意近即可);
⑶名校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互不相让,争走名校这道“独木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与掌握,上联与下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对或相关,词性相同;
⑵这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考查了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词性、朗读语气等多个知识点。
需要在平时注意及时归纳总结;
⑶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说描述图片要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
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7月26日,南宁海关隶属东兴海关委托环保发电企业对7车共计75吨“洋垃圾”进行无害化集中销毁。
这些“洋垃圾”为2013年以来该海关及分局在6次缉私行动中查获的进口废旧纺织物,包括废旧衣服及废布条,俗称“洋垃圾”。
这些废旧纺织物不仅带有明显的污渍,还有可能成为诸多疾病的传染源。
国家禁止进口这种固体废物。
为防止“洋垃圾”流入国内市场,东兴海关联系环保发电企业,通过无害化手段对这批洋垃圾进行处置,此次销毁预计可发电2.5万度。
(1)请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上面材料,给“洋垃圾”下个定义,不超过30字。
【答案】(1)南宁海关销毁75吨“洋垃圾”。
(2)“洋垃圾”是以走私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流入国内的固体废物。
【解析】【分析】(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7月26日,南宁海关隶属东兴海关委托环保发电企业对7车共计75吨“洋垃圾”进行无害化集中销毁。
提取这个句子的关键词:南宁海关;75吨“洋垃圾”;集中销毁。
把这些关键词组合成完整的话即可。
(2)给一个概念下定义首先要明确这个概念的特征,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
从选文中提取洋垃圾的特征:进口废旧纺织物;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据此,可给洋垃圾下一个定义为:“洋垃圾”是以走私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流入国内的固体废物。
故答案为:⑴南宁海关销毁75吨“洋垃圾”。
⑵洋垃圾”是以走私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流入国内的固体废物。
【点评】⑴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