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练习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练习一、目标导航1.熟悉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2.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探索发现能力.3.加深生活中一些常见几何体的认识.4.能熟练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概念和动手做几何图形,并轻松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简单的几何体.二、基础过关1.长方体共有( )个面.A.8B.6C.5D.42.六棱柱共有( )条棱.A.16B.17C.18D.203.用扇形可以围成哪种几何体的表面( )A.圆锥B.圆柱C.球D.棱柱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B.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或四边形C.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D.圆锥的侧面是扇形5.粉笔在黑板上划过写出一个又一个字母,画出一个个图案,这说明 .6.在魔术表演中,有个节目叫火绳舞,表演者舞动火绳,绳的两端及绳子就形成了一个圆面的整体,这说明了;小明把一枚硬币立在桌面后让其快速转动起来,近似形成了一个,这说明了 .7.正方体有个面,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这些棱的长度 (填相同或不同).棱长为a 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cm.8.圆锥体有个顶点,条棱,个面.9.五棱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它有个顶点,有条棱.10.如果六棱柱的底面边长都是2cm,侧棱长都是4cm,那么它所有棱长的和是 cm.三、能力提升11.画连接线,如图给上排的各个平面图形配上一个下排的旋转体.⑴⑵⑶⑷⑸⑹a b c d e f12.长和宽分别是6cm和3cm的长方形分别绕长、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得到的两个几何体中哪个体积更大?画图说明并求解具体数值证明你的观点.13.如图,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六个连续的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图中所能看到的数是16,19和20,求这6个整数的和.14.将如下图所示的圆心角为90的扇形纸片AOB围成圆椎形纸帽,使扇形的两条半径OA与OB重合(接缝粘贴部分忽略不计),则围成的圆椎形纸帽是( )15.如图,把一个长方体的礼品盒用丝带打上包装,打蝴蝶结部分需丝带45cm . 那么打好整个包装所用丝带总长多少呢?.16.每面标有1至6点的三颗骰子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其中可见几个面?有多少个面是看不见的(背面、底面、左面)?看不见的面的点数之和是多少?简单阐述你的分析方法?四、聚沙成塔64=65?(面积) 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然而,小颖在动手做了一个拼图游戏后,开始“困惑”了,你能帮助小颖吗?亲自动手试一试?(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纸)(说明:左右两图的拼图元件前后未发生任何变化)。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东升学校七年级上数学导学稿(编号:第2课时)
班级姓名组号时间年月日课题: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课型:新授主备七年级备课组审核
一.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丰富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复习
1、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棱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帮扶对子之间检查上节课布置的练习并小结。
3、复习常见的立体图形(出示幻灯片2)
三.新知探究
1、展示幻灯片3-5,举例说出图中的点、线、面。
(抢答后出示幻灯片6)
2、小组讨论P8“议一议”,齐答后展示幻灯片7、8
3、思考:根据“议一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完成幻灯片10、11的题目。
4、探究点线面在运动过程中与几何体的关系(幻灯片12、13)。
分组讨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实例。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1、在书上完成课后习题1.2
2、一课三练相关题目
3、回家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如:药盒,牙膏盒)
课后反思:。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如魔方、纸盒等,引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知识。
-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方法。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并能够识别和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此外,学生还具备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和识别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典型例题讲解
七、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立体图形,并说明理由。
图1:一个平面上的正方形。
图2:一个立体的正方体。
解答:
图1不是一个立体图形,因为它只有一个平面,没有立体结构。
图2是一个立体图形,因为它有三个维度,即长度、宽度和高度。
2. 例题二:
题目:计算下列立体图形的体积。
图1:一个正方体,边长为6cm。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逐渐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立体图形。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学习几何的重要一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立体图形的认识: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等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及相互关系。
举例: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12条棱,8个顶点。
(3)几何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难点举例:运用立体图形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纸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立体图形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这种交流有助于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今后我需要在引导讨论时更加明确主题,确保讨论的效率。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多面体: 多面体:围成立体图形的面都是平 包括棱柱、棱锥、棱台等。 面。包括棱柱、棱锥、棱台等。 旋转体: 旋转体:是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 的立体图形。包括球、圆柱、 的立体图形。包括球、圆柱、圆 圆台等。 锥、圆台等。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圆柱是由 三 个面围成的,其中 圆柱是由 个面围成的, 两个面是 平的 ,一个面是 曲的 。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 二 条 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 线,它们是 曲的 ,是 圆 。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练一练
1.长方体是由 长方体是由 个面围成的, 个面围成的,这些面 个顶点, 都是 ,有 个顶点,每个顶点 条棱。 都有 条棱。 2.围成六棱柱的面的个数有 围成六棱柱的面的个数有 ,底 边形。 面是 边形。 3.流星飞过天空,留下一条彩带,用 流星飞过天空, 流星飞过天空 留下一条彩带, 数学语言描述为: 数学语言描述为: 。 4.球可以看成是一个半圆绕 球可以看成是一个半圆绕 旋转 一周而得到。 一周而得到。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哪些物体给你面的形象,哪些 是平的?哪些是曲的?
生活中,哪些物体给你线的形象,哪些 是直的?哪些是曲的?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正方体是由 六个 面围成的 它们 正方体是由 面围成的,它们 都是 平的 。 2.正方体有 八 个顶点,经过每个 正方体有 个顶点, 条边。 顶点有 三 条边。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
(4)
4. 把图形与对应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圆锥 圆柱 棱柱 棱锥 球
动手做一做
利用准备好的牙签和橡皮泥,两个人一组, 选择一个几何体进行制作,看哪一组做的又 快又好!
小组合作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几个面.
新年晚会是我们快乐的时刻.会场上,悬 挂着五彩缤纷的小装饰,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立 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欣赏图片,认真观察,从中 你能发现哪些立体图形?
看一看 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
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对应的实物.
2. 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1)Fra bibliotek(2)
(3) (4)
3. 找出下面图形中的圆柱.
(1)
(2)
填表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立体图形。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相关性质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如球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一些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或图片卡片。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如篮球、魔方、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本节目标
1 整理你所学过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 2 知道点、线、面、体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 3 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
4 知道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思考
1. 观察下面的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 几个顶点?
说一说
如下图,围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新课讲解
观察长方体、圆柱、棱锥等熟悉的几何体模型,结合下列问题小组
合作探究:
(1)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2) 线和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新课讲解
长方体 6 个面相交成的
12 条线是直的.
答案:16 cm3 或 32 cm3 .
本节总结
再见
做一做 如下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 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课堂练习
1. 围成圆柱体的面有
A. 1个
B. 2个
C
()
C. 3个
D. 多于3个
2. 下列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
两条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直线,
不正确的有
A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课堂练习
3.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点__动__成__线__;自 行车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线__动__成__面__;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 说明了 _____面__动__成. 体 4. 如图:三棱锥有__4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6条棱, 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4_个点.
【推荐】六年级数学上册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2

球体类
棱锥命名是按底面的边数来命名的:
三棱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棱锥
五棱锥
……
六棱锥
柱锥球图形的分类
柱体类 锥体类
棱柱体 圆柱体
棱锥体 圆锥体
…
…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球体类
球 体 ——由曲面构成
球
柱锥球图形的分类
柱体类 锥体类 球体类
棱柱体 圆柱体
棱锥体 圆锥体
球体
3、活动时间4分钟。
几何体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底面
侧面
两个底面,平行, 形状大小相等的圆
曲面
1个底面,是圆形
曲面
两个底面,平行, 形状大小相等的多 边形
1个底面,是多边形
平面 平面
顶点
无 1个
有 有
棱柱有直棱柱和斜棱柱。
本册书只讨论直棱柱 简称棱柱
直棱柱
斜棱柱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为什么学几何?
因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
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将使学生 更好地适应生活空间.
因为
图形直观是人们理解自然和 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
图形直观在图形与几何的学 习中将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 的直觉源泉
所以,我们要上好几何课!
重心放在以棱柱 的学习为主,在小学认 识几何体的基础上,增 加对几何体进行识别与 归类,认识组合几何体。
…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锥体类
球体类
棱柱命名是按底面的边数来命名的: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
1.1.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何体的某些特征。
3. 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教法及学法指导:几何图形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三维世界,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层层推进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讨论、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最后得到新知,并获得一些学习数学学习的方法.同时,课堂练习的设计力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练习,让不同层次学生体会到本节课是学有所得的,真正体现“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课前准备:多媒体、各种几何体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几何体,并且可以从大量的实物中抽象出这些图形.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国家体育中心在奥林匹克公园修建了功能齐全、外观别致的游泳比赛的场馆——“水立方”。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水立方”是一个什么几何体?(教师在屏幕上给出“水立方”的图片)学生:它是一个长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比较常见的几何体,那生活中除了长方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几何体呢?学生:有圆柱。
学生:有球体。
学生:有正方体和圆锥。
教师:还有吗?学生:还有棱柱和棱锥。
﹙同学们用实物作一一展示)教师:很好。
这些几何体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我们把它们简称为“体”教师: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中去,从“水立方”中抽象出一个长方体,请问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
教师:面与面相交形成了多少条线?学生:形成了十二条线。
教师:线与线相交形成了多少个点?学生:形成了八个点。
教师:很好。
通过问题的回答,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学生:通过刚才的问题我发现面与面相交可以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可以形成点。
教师:非常好。
【优质课PPT】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2

因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
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将使学生 更好地适应生活空间.
因为
图形直观是人们理解自然和 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
图形直观在图形与几何的学 习中将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 的直觉源泉
所以,我们要上好几何课!
重心放在以棱柱的 学习为主,在小学认识 几何体的基础上,增加 对几何体进行识别与归 类,认识组合几何体。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与棱柱,棱锥类似?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圆柱
棱锥
圆锥
球
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几何体
底面
侧面
顶点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活动准备: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各一个
活动要求:
1、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选定小组发言人,另 外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点、线、面、体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巩固练习
3.雨点从高空落下形成的轨迹说明了__点__动__成__线___; 车窗的雨刷快速旋转时看起来象个扇面,这说明了_线__动__成__面____; 一枚硬币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一个球,这说明了 面__动__成__体_____.
巩固练习
4.图中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 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
典例示范
1.圆柱是由__三__个面围成的, 其中上下两个面是_平__面__, 侧面是_曲__面__;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两__条线,它们是_圆__.
归纳总结
结论1 面有_平__面和_曲__面; 线有_直__线和__曲_线.
结论2 面与面相交得到_线__, 线与线相交得到_点__.
巩固练习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2课时 点线面体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从图形的基本构成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的几何体. 2.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
体之间的关系.(重点)
导入新课
(1)找出图中的点、线、面. (2)图中哪些线是直的,哪些线 是曲的?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 是曲的?
2. 点:地图上的城市,几何体上的顶点; 线:地图上的公路、铁路、几何体上的棱; 面:水面,黑板面,球的表面,水桶的侧面; 体: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物体.
典例示范
1.正方体是由__六___个面围成的, 它们都是_平__面__; 2.每两个面之间相交成一条__直__线; 3.正方体有_八__个顶点, 经过每个顶点有_三__条棱, 共_十__二__条棱.
探究新知
想一想
观察下面这些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问题2 你发现点线面与几何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根据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要求而设计的。
本节课是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之后的延伸,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及其特征;2.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分类方法;3.能够在生活中认识和应用立体图形。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球体的特征和分类;2.圆柱体的特征和分类;3.圆锥体的特征和分类;4.正方体的特征和分类;5.棱柱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讨论该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并用示意图展示。
•教师点拨: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点拨学生们对各种立体图形的分类方法,并对学生们的示意图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拓展(10分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师给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例,如篮球、水杯、蜡烛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征和分类。
4. 实践(15分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观察其特征、分类,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组展示进行点评,并纠正不正确的分类方法。
教学要点•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立体图形的观察和应用。
教学扩展1.提供更多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类;2.练习识别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三、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以及展示的质量;2.学生能否正确分类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反思与改进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小组活动和展示环节较多,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但可能存在某些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在今后设计时,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环节或调整小组分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国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学习重点: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梭柱、球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七页到第十页,完成下列习题
1.图形是由构成的。
2.面由平面和两种,线有和曲线两种。
3.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
4.平静的湖面水面、黑板面是面,球的表面、水桶的侧面是面。
二、重点研讨
问题一:
1.正方体是由个面围成的,是面;圆柱由个面围成的,都是
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
问题二:
1.观察课本第八页,想一想的三幅图,发现点动成,线动成,
动成体。
2.举出生活中类似以上三幅图的例子。
三、巩固训练:
1.图中的棱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的还是曲的?
2.图中的棱柱、圆锥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的还是曲的?
3.一只小蚂蚁行走的路线可解释为;自行车的辐条运动可解释为
;一个圆沿着它的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可解释为。
四、延伸迁移:
图中的几何体由几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
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五、达标检测:
1.球体是由个面围成的,这个面是面
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画出一图案,说明;自行车的车轮辐条是一条线,快速蹬车成面说明;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说明。
3.如图所示的物体可由图形()旋转而成。
学习收获。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图形世界》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接触和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1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这些立体图形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这些立体图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生活中立体图形的存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牙膏盒,篮球,圆柱形的饮料瓶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物是什么立体图形。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它们的特点。
1.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单个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将其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景中辨别各种几何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以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造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
材
分析
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和实践等活动,将生活中常见实物模型抽象成简单的几何体。
难点
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概念和动手做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新课引入
1、课件中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能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
2、教师课前准备选择实物进行教学。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认一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电脑显示上面各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配注各几何体名称。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体?
二、新课讲解
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以课本上房间的一角为背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的几何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看一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书房中各个物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
找一找:找出你所认识的几何图形。
辨一辨:
数学: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点-、线、面、体》课件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x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x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柱体、球体、锥体等基本立体图形,为学生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陌生,空间想象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柱体、球体、锥体等。
2.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立体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认识基本立体图形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圆柱、球体、锥体等。
2.准备教学PPT,展示立体图形的图片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圆柱、球体、锥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我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圆柱形的饮料瓶、球形的篮球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动成体:电风扇的扇叶的转动,
练一练图中的棱柱、圆锥分别源自由几个面组成的? 它们是平的还是曲的?
练一练
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 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
练一练
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 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小结:
1、认识点线面. 2、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1.2(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圆柱
棱锥
圆锥
球
认识点、线、面
认识点、线、面
认识点、线、面
认识点、线、面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点:地图上的城市, 几何体上的顶点; 线:地图上的公路、铁路、 河流,几何体上的棱; 面:水面,黑板面,球的 表面,水桶的侧面。
议一议
根据以上的填内容,你能 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1
平 曲 面有___面和___面;
曲 直 线有___线和___线。
结论2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点线面在运动过程中与几何体的关系:
点线面在运动过程中与几何体的关系: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分组讨论:
将上面的内容与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 点动成线:流星的轨迹, 线动成面:雨刷,
议一议
六个 1.正方体是由_____面围成的,它 平的 们都是_____。 八 2.正方体有___个顶点,经过每个 十二 三 顶点有___条棱,共_____条棱。
议一议
三 1.圆柱是由____个面围成的,其中 平的 曲的 两个面是_____,一个面是_____。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 二 曲的 圆 条线,它们是_____,是___。
作业
1、练习册、资料书上的相应内容。 2、利用已有材料动手折一个五棱 柱。
思考题
现有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 的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 一周,得到圆柱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