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举例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变化及注意问题

选修 模块
旧 课 程 标 准
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
全部 必修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思想政治 1 (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 2 (政治生活)
四、新课程课时、授课年级的变化
4.3 理解之一 : 课标 “应根据学生的选择 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的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学生和学校选择顺序的权利。 但是考虑到四门必修模块各自的特点及其逻辑关系,有两种设置建议。 1. 按照模块 1、 2、3、 4 的顺序开设。 2 . 按照模块 1、2、4 、 3 的顺序开设。
5.4 对学校和教师的一些建议
在过去的一年,通过旧教材新教法、建构主义理论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讨等教研活动,广大政治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有所了解和运用,前几年的“小先生教学法”、 “新闻播报暨答记者问”、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抛锚式教学法”等教学改革也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信广大政治课教师能够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但是新旧课程理念的碰撞、新旧教师角色的转换、新旧教学方式的磨合,必定会激发出不少矛盾。思想政治课的实质是践行教育,思想政治课改革成功的关键必然锁定在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改革实践上。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及时将新理念内化为信念,与时代同步;改进教学方式,将信念外化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行为;用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我们的学生。 (谢谢!)
思想政治 1 (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 2 (政治生活)
思想政治 4 (生活与哲学)
三、新课程标准内容框架、结构体系的变化
3.国家和 国际组织常识
2.科学社会
1.经 济
4.科学思维常识
政治课教学中举例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里 挑 的 好 丈 夫 罗 斯 切 尔 德 忙 婉 拒 到 可 我 女 儿 太 年 轻
它的 发 者 克 多格 林 尼 亚 在 青 少 年 时 代 却 足 个 游 手 宴 了闻 荒 废 学 业 的 二 流 子 整 天 吃 喝 玩 乐 有 ~ 发 在 舞 会 上 位
古 代 印 度 有 个 国 王 叫 舍 罕 尔 有 天 他 下 令 重
.
所举 之倒曼 有趣 味 , 有启 发性 .忌掠 奇 t
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
细介 绍
经 验 不 足 的 教 师 以为 只 要 是 能 引起 学 生 发 笑 的 事 例 就 可
以举 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是 尽 选 奇 惊
叫 基 辛 格 说 媒
基 辛 格 堪 称 上 世 纪 的 谈 判 大 师
基 辛 格 主 动 为 ~ 位 穷 老 农 的 儿 子 做 谋 想 试 试 自 己 的 折 冲
之 技 。 他 对 老 农 说 我 已 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 你 物 色 了 位 最 好 的 儿 媳
妇 老 农 目 菩 说 我 从 来 不 干 涉 我 儿 子 的 事 。 基 辛 桔 说
践 总 结 笔 者 认 为 在 举 例 时 应 注 意 下 四 点
他 们 的 好 奇 心 又 学 到 了 知 识 在 讲 不 可 忽 视 量 的 积 累 时 恰 巧 数 学 老 师 给 学 生 说 了2 的 6 4 次 方 与 国 际 象 棋 的关
系
一
但 说 的 不 具体 于是 我 就 把 这 一 事 例 目 入 课 堂 并 做 了 详
高中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应注意科学取舍

高中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应注意科学取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始终追求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但新的问题随之出现,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常常存在着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
尽管原因很多,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直接导致了低效。
本文试从教学信息、教学环节以及教学问题的科学“取舍”三方面,谈谈对高中政治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信息”的取舍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容量大,信息量丰富往往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为此,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准备了大量的资料用以论证教学观点,以为内容越充实,材料越丰富越好,甚至一个观点用三、四个类似材料分析。
如:前不久,我听了高二哲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节课,其中在讲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一位教师一口气讲了戴嵩的《斗牛图》故事、西红柿食用之迷,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
听后感觉材料很丰富,论证也很有力,但同时觉得重点不突出,教学时间紧张,教学任务完成匆忙,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
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馈的时间少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舍去”学生已知,易知的知识,学生熟知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说,能评析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评析,教师应选取典型、鲜活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
比如,上述课例中的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例举生活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实例,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用以启迪学生思维。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生活到学科理论,彰显了科学性原则;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彰显了生活化原则;特别是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彰显了主体性原则,可见,教师课前对教学信息的科学取舍对提高教学效率多么重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问艺术”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劳 无 益 。 因此 高 中思 想政 治 教 师要 坚 决 避 免 “ 子 ” 得 太 高 果 挂
或 太 低 . 学 生 怎 么 “ ” 摘 不 到 或 不 用 思 考 就 可 以脱 口而 即 跳 也 出 . 少 “ 用 功 ”从 而 提 高 课 堂效 率 。 减 无 , 其 次 , 时 采 用 以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为 主 的模 式 , 学 生 自主 适 让
.
:
墨
色 胜 宝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课 “ 问 艺 术 " 用 中 应 注 意 的 问题 提 运
( 肃 省 陇 西 县 第 一 中 学 , 肃 陇西 甘 甘
摘 要 : 提 问 艺术 ” 运 用 旨在 通 过 学 生 的 主 动 学 习 , “ 的 以
780 ) 4 10
必 须有 一个 限度 . 则 , 生 的 思维 难 以启 动 、 跃 , 头 来 徒 否 学 跳 到
英 国 哲 学 家 波 普 尔 认 为 : 学 和 知 识 的增 长永 远 始 于 问 “ 科 题 . 于 问 题 一 越 来 越 深 化 的 问 题 , 来 越 能 启 发 新 问题 的 终 越 问题 。 ” 国名 心 理 学 家 、 育 学 家 布 鲁 纳 指 出:教 育过 程 是 美 教 “ 种 提 出 问题 和解 决 问 题 的持 续 不 断 的 活 动 。 ” 新 始 于 问 创 题 . 出新 问 题 . 从 新 的 角度 去 思 考 问 题 , 往 引 发 新 的 问 提 或 往
问题 教 学 为切 入 点 , 创 新 思 维 为 突破 I , 养 学 生 的 问 题 意 以 2培 " 识 和 探 索精 神 。 者 结合 自身的 教 学 实践 , 鉴 早 期 新课 改 实 作 借 验 学校 成 功 的 教 学 经 验 .提 出 了在 高 中 思 想政 治课 教 学 中运
高 中 政 治 教 学 中 的 情 境 创 设及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应注意的问题姓名陈璇儿单位汕头市澄海华侨中学时间2009年7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应注意的问题[内容提要] 在政治课教学中,为了避免形成教学内容无味,理论传授缺信,学生听课没劲的负面状态,教师要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本文从生活情景、问题情景、故事情景、形象情景的创设及应注意的问题两大方面论述如何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摆脱困境,放发活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情境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形象情境教学目标尊重个性在政治课教学中,为了避免形成教学内容无味,理论传授缺信,学生听课没劲的负面状态,教师要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动之以情中晓之以理,从而使政治课成为教而有方、学而有趣、用而有信的“活课”,以实现素质教育赋予政治课的使命。
那么,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创设教学情景?在创设教学情景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就围绕这两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情境创设的策略(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课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由此可见,新课程凸现生活主题,在内容上已经向自然、生活、社会、人自身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教学的生活化,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或氛围,营造一个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回到生活中,用他们所学去改善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他们去过一种有道德的、遵纪守法的社会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通过大屏幕演示以下三个生活情境:情境一:每逢新年过节、同学过生日,同学之间互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
高中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注意的问题

学生接受 , 可以调动学生 多种 感官进行学 习和思 考, 创造 容易 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和氛 围等 。 我们 也应该 清晰 地认 识到 但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替换,而是对传统 手
段 的一种补充和改善 。 如课件教学其 容量 大, 速度快, 易操作 、 课堂教学高效率 的优势 。 但是如果画面 的切换太 陕, 没有充分
一
三、 开展 多媒体政治课教 学应重视 的意见。 ( )多媒体 1、 的选择方面 注意理论 联 系实际 。多媒体 的图像 、 动画 、 声音 、
视频 的利用可调动学生的学 习情绪, 但是也要注意选择 。 治 政
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的音像 、 选择 图片等材料 时, 要注意所 选是学 生所见 、 闻的现 实的真实 材料 , 所 避免人
度使 用。 若视频 占到相 当大 的比例 , 一味地用来追求激发学生
兴趣而 忽视 正确引导, 治课 变成“ 像课 ”教师对 知识讲 使政 放 ,
授 的时间将 会压缩, 学生对 问题的思考时 间也会 减少, 响学 影
生对基 本理 论的掌握, 虽然收 到了具体 、 形象 、 易懂的效果, 但
习的兴趣 。有兴趣可 以变苦 学为乐学, 学为愿学, 变厌 变被动
学质量 。
多媒体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生动活泼 、 具体形象, 更能激发吸 引
学生 的兴趣和 注意力, 地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 有效 从而达到提
高教学效果的 目的。 2 、 ( ) 巨大 的信 息容量 , 有利于教材 内容 的
充实和拓展 。 传统教 学 中课 堂 知识的传播 主要 来源于教 师 的 口授与 黑板板书 , 这两者速度 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容 量, 使之具有
体应用华而不实 。 些教师在制作 多媒体课件 的过程 中, 一 过于
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程教育研究 综合理论 ·264· 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1】这里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思考2】这里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思考3】B 与D 各生产一匹布,哪个的价值量大?为什么?→【思考4】有人说,既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来说,就不是很重要了。
你是怎么认为的?→【思考5】那么上述事例中谁能赢利?→【思考6】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是什么?通过这种梯度设问,有效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4.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习惯,把握重难点 思想政治课属于逻辑性强的学科,可以分为隐形的生活逻辑和显性的理论体系。
同时必须看到:教学难点是动态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如果对上一节课的难点没有理解,就可能阻碍他下一节课的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课与课的知识脉络构建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教”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不教”。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众多的知识内容,快速内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突破重难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适度调整教学进度,重点难点放慢速度,简单的知识点可快速带过,力求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同时,可精心准备一些练习,在课堂进行限时训练,及时反馈讲评,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袁小燕(江西省乐平市 江西 景德镇 333300)【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64-02政治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由于政治学科的理论性强,导致政治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不高。
在当前的政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改变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的任务。
一、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正如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课程的改革之路也必将遇到种种困惑与挑战,理智反思可以使我们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浅谈高一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高一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教案实践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高一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集中表现在:、不重视对根底知识的掌握。
由于受中考开卷形式的影响,学生不重视必要的根底知识的理解记忆,审题能力欠佳,往往题目还没看清楚,答案就出来了。
这暴露出初高中衔接教案中的许多问题:如根底知识不扎实;根本概念模糊;审题能力缺乏;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强等。
所以,对于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一定要加强理解性的记忆,要克服学生学习中的“眼高手低〞的通病,引导学生将根底知识落到实处。
、理论水平较低,在如何联系课本重大原理、理论上缺少迁移能力。
同时,在语言组织表达中没有“理论意识〞、“术语意识〞。
很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重知识、方法的总结、积累,对重大原理理解不够深入,不能联系书上的重大原理,只是用自己的口头语乱写一通,一些学生只会通过举例子来说明道理,理论功底很差,甚至在答题是经常反问、自问自答。
、缺乏做主观性试卷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很多学生对如何做主观题思路混乱,答题毫无章法,既不会合理审题,理清思路,又不会将自己的观点用理论语言表达。
这与我们平时的理论分析、根底训练不到位有关,也与我们的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需要花大力气纠正。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根底有差异以外,学习方法的差异是重要的原因。
对于高一的教案,我们要注意初高中教案的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让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在能力要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培养。
、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
老师上课前要备课,同样地作为学生,上课前也要作相应的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具体的指导。
现在的不少学生,没有在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课的课前准备工作。
那么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是学生听好课的根底,就如教师备好课对上好课至关重要一样。
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思考(精选4篇)

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思考(精选4篇)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思考(精选4篇)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思考篇1人的发展,始终是教育关注的核心。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根本。
学校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
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呢?全莉娟、邾强写的《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1]告诉我们:课堂提问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流于形式之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多属“低水平”认知的问题,而缺少高水平认知,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
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一:教师从此沉默是金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
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高中政治课堂讨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__.
同 政 治 课 堂 讨 论 应 注 意 的 几 个 问 题 中
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纯
( 州市 第 七 中学 , 建 泉 州 泉 福 320 ) 6 0 0
●- __ ‘j
摘 要 : 随 着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化 . 堂 讨 论 作 为 伴 课 课 堂教 学 互 动模 式 的 一 种 新 颖 的教 学 方 法 ,越 来 越 受 到 广 大 教 师 的 欢 迎 和推 崇 。 但 许 多课 堂讨 论 环 节却 不 能 收 到 预 期 的 教 学效果, 究其 原 因 , 者 就 当前 在 高 中政 治课 堂 讨论 中应 注 作
一
、
能 的 答 案 时 , 用 讨 论 是 最 适 合 的 。因而 讨 论 的 问题 应 是 开 放 运 多元的 。 问题 的答 案应 是 丰富 多彩 的 。只有 这样 , 能使 学 生 能 才 多角 度 、 次 思 考和 分 析 问题 , 和 提 高创 新 意识 和 创 新能 多层 培养 力 , 通 过相 互 间 的思 维 交 流与 碰 撞 , 成 对 问题 的更 全 面 、 并 达 更 深刻 的认 识 和理解 。 如 , 例 在讲 授 《 力 的 行 使 : 要 监 督 》 课 权 需 一 时 . 设计了一个课堂讨论活动 : 如你是市 民、 大 代表 、 我 假 人 泉 州 市 政府 或媒 体 记 者 . 该 如 何 监 督 鲤 城 区政 府 的拆 迁工 作 ? 你 该 问题 的答 案 是 开 放 性 的 ,因 而 课 堂 讨 论 气 氛 热 烈 ,高 潮 迭 起 。通 过 对 问题 的解 答 . 生培 养 了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力 。 学 二 、 分 的 课 堂 准 备 。 课 堂 讨 论 的 前 提 和 基础 充 是 课前 . 师 应 对 学 生 进 行 科 学分 组 。 堂讨 论是 以小 组 讨 教 课 论 为 主 。这就 需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个 性 差 异 与 教 学 实 际 情 况 进 行 分组 , 持 “ 科 互 补 、 坚 学 性格 互 补 ” 的原 则 , 个 小 组 应 以6 8 每 — 人 为宜 。 分 组 的 基础 上 , 组 内 部 成 员 还需 进一 步进 行 角 色 分 在 小 工 , 出 记 录 员 、 组 发 言 人 、 长 等 , 确 各 自职 责 , 分 发 找 小 组 明 充 挥 团 队合 作 精 神 , 策 群 力 , 每 一 位 学 生 都 有 表 现 自我 的机 群 使 会 . 组 成 员 的 角 色 还 应 随着 时 间 的推 移 不 断 变 换 。 师 要 根 小 教 据 具 体 情 境 把 握 课 堂 讨 论 的节 奏 , 极 参 与 、 时 介 人 、 时 积 适 及 引导 , 好讨 论 的 组 织 调 控 工 作 。教 师 提 出讨 论 的 问题 后 , 做 要 给学 生 留有 思 考 的 时 间 ,让 学 生 带 着 自己 的 观 点 或 思 维 结 果 的雏 形参 与到 小 组 讨 论 中去 。 论 时 , 师 要 参 与到 学 生 的活 讨 教 动 中 去 ,要 学 会 专 心地 倾 听 学 生 的 发 言 ,关 注 学 生 的思 想 动 态 , 注讨 论 进 程 , 失 时 机 地 进 行 引 导 , 确 保 讨 论 的 顺 利 关 不 以 进行 。 外 , 师 还 应 “ 点关 照 ” 格 内 向 、 达 能 力 欠 佳 、 此 教 重 性 表 反 应较 慢 的学 生 , 意 识 地 给 这 些 学 生 创 造 弥 补 缺 憾 的 机会 , 有 可 以 以 指定 发 言 的形 式 给 他 们 另 一 种 思 考 和 表达 的机 会 。 三 、 教 师 为 主 导 、 生 为 主 体 , 课 堂 讨 论 的 核 心 问题 以 学 是 在课 堂讨 论 中教 师 要 起 主 导 作 用 , 生 要 起 主 体 作 用 。 学 讨 论 时 , 师 要 善 于 启 发 和 诱 导 学 生 主动 去 思 考 , 课 堂 还 给 学 教 把
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思考

统计 图时 我根 据 教学 需 要设 计 了调 查 活 动 ,学 生结 合 身 边 解 决 问 题 , 于课 后 实 践 活 动一 系列 数 学 思 考 , 到 了解 决 乐 找
情 况 自己 调查 学 校体 育 器材 的种 类 。调 查 了小 区一 个 单 元 问题的方法。我利用数学实践课 的时间 ,举行了汇报展览
生动 活泼 。但 是 , 系列 的 问题 也 随 之 而来 。 一
一
识 的 能 力 。 此 , 课 程强 调要 注重 活 动教 学 。 是 , 多 教 因 新 但 很
师 将其 片 面化 , 为 一节 课 当 中活 动越 多越 好 , 问 越 多越 认 提
、
课 改后 高 中政 治 课堂 教 学 凸现 的 问题
堂教 学 中教 师讲准
界。
3教 学 观 念上 从 “ 堂灌 ” “ 堂 问 ” . 满 到 满 。课 堂 提 问 是 课
衡 量 一节 课 的 质量 , 有 甚 者认 为 : 师 不 讲就 是 最 高 的境 堂 教学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堂 提 问可 以 吸 引学 生 的 注意 力 , 更 教 课 深 化学 生 对 某个 问题 的认 识 ,或 者引 发 学 生对 问 题 的 深入
居 民的垃 圾 数量 ,还 有 的学 生 调查 了全 校 学生 的近 视 眼 的 会 , 个 争 先 发 言 , 适 时 的 评 价鼓 励 , 予学 生想 学好 的 个 我 给
1教学 方 法 的转 变 , “ 鸭 式 ” “ 鸭 式 ” . 从 填 到 放 。传 统 的课 好 , 全 流于 形 式 , 致 课 堂 活 动泛 滥 , 视 了让 学 生轻 松 完 导 忽 堂 教学 注 重 教师 怎 样 教 。 教得 怎 么 样 ; 新 课程 的实施 则 强 的 同 时 , 加 深 入 地 思 考 问 题 ; 而 更 让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 同 时 , 体
政治课教学中举例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地 说 , 站 远点 吧 , 最 讨 厌 你 这 样 的 花 花 公 子 挡 住 视 线 。 时 欧洲 最 有名 望 的 银行 家 1 辛格 又 对 罗斯 切 尔 德说 我 为 请 我 。基
这 话 恰 似 当头一 棒 , 利剑 般 刺痛 了克 多 格 林 尼 亚 的心 。 如 回 你 女儿 找 了一 个 万 里 挑一 的好 丈 夫 。 罗斯 切 尔德 忙 婉 拒 道 : 家 后 他下 定 决 心悔 改 , 做 一个 对 人 类 有 用 的人 , 要 于是 埋 头 我 女儿 太 年轻 了。 辛 格 说 , 基 这位 年 青 小伙 子 是 世 界银 行 的 苦 读 , 上 了学 业 , 上 里 昂大 学 , 来 发 明 了 ‘ 氏试 剂 ’ 补 考 后 格 , 副行 长 。 辛格 又 找 到 世 界银 行 行 长 说 。 为你 找 了位 副 行 基 我
第 二个 小格 内 赏 给我 两 粒 麦 子 ,第 三 个小 格 内赏 给 我 四粒
1 举 之 例要 有 趣 味 , . 所 富有 启 发 性 , 掠奇 。 经 验 不 足 麦 子 , 忌 照这 样 下 去 , - d 格 里 都 比前 一 小格 加 一 倍 , 下 每 , 陛 的教 师 以 为 只要是 能 引 起 学 生发 笑 的 事 例 就 可 以举 .这样 呀 ,把 这 样 摆满 棋 盘 上 所 有 6 4格 的 麦 粒 都 赏 给 你 的仆 人 不 但 可 以活 跃 课 堂气 氛 .而且 还 可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 吧 。 舍 罕尔 王想 不 就 是 一 粒 麦 子 , ’ 太简 单 了 。 是 随 着计 算 可
政治课教学中举例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张 海 霞
( 敦煌 市敦煌 中学 甘肃 酒泉 7 60 ) 320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个性, 把他们 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沟通起来, 励他 鼓 们没有拘 束地 表达 自己的情感 与见解 。要引导并鼓励他们从
转移 支付 有哪些? 政府是以什么形式实施转移性 支付 的? 比如
学 习兴趣 , 时就水到渠成了 。使用音乐导入新课, 讲授 能使学生 产生 耳 目一新 的感觉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迅速集 中学生 的 注意力, 为新课 的顺利进行奠定 良好的基础。政 治课讲述的概 念、 原理一般比较抽象 、 枯燥, 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
不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借助于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新内容 细读 , 点问题精读, 。在实际操作 中, 重难 等等 学生带着
问题进行 自学 , 其形式也应多样化 。如阅读教材 内容 、 收集有 关信息资料 、 概括中心论点 、 整理 知识网络等。 当然, 为了使学
生的 自学具有方 向性 , 避免盲 目性 , 教师应预置 自学任 务 。在 自主学习中, 对于不理解或解决不了 的疑难 问题就 需要采用
、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 发 求 知欲 望 激
心 理 学 研 究 表 明 : 生 的 思 维 总 是 从 问题 开始 的 , 解 决 学 在
问题 中得到提升。学生的学 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设置问题清
境 , 学生的认 知冲突, 引起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生的思维在 使学
对 学生不知道 ̄l 阅读课文 的实际情 况, n ' g 我进行 不 同的阅读
策略 训练 , 提出了粗读 、 细读 、 精读等方法: 易理解 的知识粗读,
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的过程 。教师要利用各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政 治课程 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高 中政 治课 程 的评 价体 系要 注 重 体现 学生在评 价中的主体地位 ,力求评
价方 式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 的多样化 。
终结性评价 ( 如期末考试 、结业考 低的重要途径 ,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 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 价必须以考查 学 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 。
融人教学过程 。
学 生是 学 习 的 主体 ,无 论 是教 学 还是评 价都应 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
用 能力 的发展为 出发点 。评价应有益于
课 堂 教学 是 一 种 师生 双 方参 与 的 动态过程 ,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 ,教师是 这个活动 的设计 者 、组织者 、引导者。 过去教学之所 以不 能使 大多数学生达到
全过程 和结果 的有 效监控。新的 《 高 中
政 治 课程 标 准 》强调 评 价应 使 学生 在 政 治 课程 的 学 习过程 中不 断体 验与 成
功 ,认识 自我 ,建立 自信 ;使学生掌握 有效 的学 习策略 ,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 高教 育教学水 平 ;使学校及时 了解课程
标准 的执行情 况 ,改进教学管理 ,促进
学生 日常学 习过程总 的表 现 、所取 得的
做什 么的信息 上所 做出的评 价 ,是测评
被评价人 或物的相关价值的过程 。
科 学 的 评价 体 系是 实 现 课程 目标
成绩 以及所反映 出的情感 、态度 、策略 等方面作 出评价 。其 目的是激励学 生学 习 ,帮 助学 生有 效 调控 自己的学 习 过 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 自信 心。 形成性评价有利 于学 生从被动 接受 者转 变成为评价 的主体和积极参 与者 。为了 使评价有机地融人教学过程 ,应建立开
浅谈在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做到相互理解 、 相互信任 , 学生处于被动地 位 , 成了知识 的“ 灌装桶 ”这就扼杀了 ,
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 不仅达不到教学相长 目的, 而且成 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桎梏 。 陶行知说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和谐 的师生关系能 营造 民主 、 “ ” 平等 的 课堂教学氛同, 优化教学环境 , 是促进 学生学 习、 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 是师
识, 不能牢 固掌握 知识。 长此 以往的结果是 , 教师讲解 的多 , 包揽 的多 , 学生思考
的少 , 被动地接 受知识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满堂灌” 现在 , 。 新教 材 内容丰 富 、 语 言文字简明 , 有短小精悍 的故事 、 直观形象的插 图以及 深入浅 出的论 述 , 这就要 求教 师要 转变观念 , 大胆放手 , 学生学习的组织 者和引导者 , 做 让学生 用 自己的
识 、 新 意识 。 创
爱 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 问题 比解 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 。为此 , “ ” 我们要鼓励
生 共 同发 展 的动 力 。 因此 , 师 要 转 变 观 念 , 下 架 子 , 造 民 主 、 等 的师 生 关 教 放 营 平 系。 唯有 如 此 , 育教 学 工 作 才能 更好 地 为 学 生 服务 。 教
3 在教 学模式上 , . 从整齐划一的“ 一刀切” 变为“ 转 差异化” 培养学生的竞争 ,
j 0 0 7} 学 史 ・ 1. 政是“ , 师尊而生卑 ” 的封建师生 观。 这种封建师生观的影 响, 受 传 统教学把教与学的双边关 系变成 了单边关系 , 教学方式是我教你学 , 我讲你听 , 我问你答 , 我给你要。 在传统教学 中, 师生间缺乏互 动交 流, 缺乏情感沟通 , 不能
谚河 南省 焦作 市 武 陟县 基 础 教 研 室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
容和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知识系统性:政治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需要注重
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知识树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注重实际联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与实际联系,将
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理论的应用价值。
可以引入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
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注重知识系统性、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与实际联系等方面,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席 ” ,由传 统 的知 识传 授 者转 向现代 的 学生 发 展 的促进 者 ,从
而 去掉 “ 师 尊 ”的面具 ,不 让学 生望 而生畏 。
打破 原有 的教学 常规 ,变 “ 一 言堂 ”为 “ 群 言 堂 ” ,让 学生 参
与到 教学 中来 ,师生 共 同活 动 。二 是学生 与 学 生之 间 的互动 。
学 生互 动 主要 指学 生 与学生之 间 的合作 学 习、共 同交 流 。
3 、鼓 励学 生质 疑 问难。 学 贵 有疑 ,这是 常理 。学 生在 学 习 中不断 发现 问题 ,学 习 才 有兴 趣 ,才 会 主动 。教师 在 教学 中要 鼓励 学 生标新 立异 ,大 胆 质 疑 ,发表 不 同意 见 ,引 导学 生 多方 面 、多 角度 、创 造性 地
是 师道 尊 严 思想 的 产物 。它使 得 以教 为主 ,教 学 脱节 ,既 压抑 了 学生 思想 ,又助 长 了教 师教 育 的 惰性 。这 其 中残 留 着封 建 残余 思
想 ,与 新时 代的发 展 格格 不入 。为此 ,我 们应 当成 为学 生 学习 的引 导者 ,不 应对学 生 有太多 的 限制 ,要让 学 生意识 到 自己是 学 习的 主人 ,并引 导学生 学 会提 问 、学 会质 疑 ,让学 生在 教 师的 引导下 ,自觉 、主 动地获 取 知识 。为适 应新 课改 的 要求 ,思 想政 治课教 学
( 2 ) 要 加 强 师 生互 动 。互 动 ,就 是 师 生 在特 定 的 教学 情 境 中 ,相互 影 响 、相互 作 用 。在 教学 中,一 堂成 功 的 、充 满生 机 的课 应该 是 师生 互动 的结果 。在这 里互 动 主要 包括 两个 方 面 : 是教 师 与学 生 之 间的 互动 。师生 互动 主要 是 指教 学 中教师 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创新探析

高 中 悬 想 豫 活 裸 教 孥 内 容
◇广西 河池 学院政法 系 黄勇樽 ◇广 西 巴马县职 业技术学校 黄闯明
【 摘 要】本文就 高 中政 治课 教 学 内容存在 的 问题 ,结合教 学 实际 ,提 出改进 、丰 富 、创 新教 学 内容 的几
个 维 度 与 应 注 意 的 问题 。
动 时 间 与社 会 必 要 劳 动 时 间 、个 别 劳 动 生 产 率 与 社 会 劳 动 生 产 率 ”这 三 组 重 要 概 念 的 区 别 及 其 相 互 关
容都是从 “ 大处 ”着 眼 ,与学生 的牛 活实 际联系不
够 密 切 。 因此 ,思 想 政 治 课 内 容 很 难 引 起 学 生 们 的 兴趣 与共 鸣 。
展 而不 断发 展 。 目前 ,我 国正经 历着 深 刻 的改革 .
实 践 及 理 论 的发 展 变 化 相 当迅 速 。 由 于 教 材 编 写 及 出 版 时 间 的滞 后 .一 些 新 的理 论 成 果 及 社 会 热 点 问 题 无 法 及 时 补 充 进 教 材 ,使 教 材 有 些 内容 与 重 大 理 论 的新 成 果 和 社 会 现 象 出 现 冲 突 。
复 ,所设 框题也 应该相应 减少 。可是 教材 却几乎是 平 均安排 ,每一课 都大约 为6 8 至 个框 题 。这 就导致 教 师教学 只能平均 用力 。如果教 师上课 时还 是照本
宣 科 地 讲 ,则 学 生 会 昏 昏 然 不 知 所 言 ,教 学 效 果 也
就 可 想 而 知 了 ( ) 改 进 、 丰 富 、创 新 教 学 内容 二
【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 治课 教 学 内容 创新 ( )高中思想政 治课教 学 内容存在 的问题 一
也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举例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正 面 事 例 与反 面 事 例 的关 系
高 中 思想 政 治 课 对 学 生 进 行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 小平理论和“ 三个 代表 ” 重要 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教育 , 学 习 运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观 点 和 方 法 观 察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题 , 引 导 学 生 逐 步 树 立 建 设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共 同 理 想 , 初 步 形 成正 确的世界观 、 人 生观 、 价值观 , 为 学 生 的终 身 发 展 奠 定 思 想
当然 反 面 事 例 也 是 教 学 中不 可 回 避 的 ,现 实 中存 在 反 面 事
例, 而 且 学 生 因为 分 辨 能 力不 强 , 往 往 还 对 这 些 反面 事例 思 想 上 认识 模糊 , 所 以政 治 课 要 有 反 面 事 例 的碰 撞 , 通过适 时、 适 当 的
教学时间, 不 利 于 学生 对 整 体 知 识 的把 握 , 无法形成知识体系 网
的总 理形 象 , 在 十三 亿 中 国 人 民心 中 树 立 起 来 了 。 这 充 分 说 明我 们 的政 府 是 为 人 民服 务 的 政 府 。所 以政 治 教 师 要 善 于利 用 各 种
正面事例 的教学资源 。
政 治 素质 基 础 。思 想 政 治 课 程 的 性 质 决 定 我 们 上 课 举 例 必 须 坚
二、 事 例 的 时 间与 空 间的 关 系
从时间上分析, 思 想政 治课 有 很 强 的 时 效 性 , 当 今 世 界 科 技 不断发展 、 社会生活 E t 新月异 、 国 际 国 内形 势 也在 变 化 , 思 想 政 治课要贴近实际、 贴近 生 活 , 教 材 所 提 供 的事 例 材 料 难 免 会 有 滞 后性 , 因 此 教 师 上 课 时 举 例 最 好 用 最 新 的例 子 , 避 免事例 陈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政治课举例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高中政治课需要用鲜活、生动、贴切的例子来丰富课堂,但是选用例子一定要注意具有典型性、时代性、趣味性、真实性、正面性和乡土性特点,要正确处理课本原理和例子的关系,懂得充分利用课本原有例子,在教学环节中如何适时举例以及如何让学生也参与举例,教师要善于收集和整理案例。
关键词:思想政治;举例;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75-02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理论要联系实际,由于课本理论性比较强,所以需要用例子来说明、证明。
一般说来,新的教材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教材中用小号字、漫画等材料来说明理论,增强课本的可读性,但这对课堂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因为教材事例有一定滞后性,运用什么样的例子来证明原理,在运用材料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材料,这些都是政治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一、注意举例的特点
第一,典型性。
典型事例是指所选的事例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这就像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采访许多的事例后,选取最典型的三个。
如果用太多材料,就会变成堆积材料。
教师要精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而且要善于运用所举的例子设置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政治课要紧跟时代步伐。
因为变幻的
国际风云、日新月异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形势、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所有这些材料具有时代性,采用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为政治课增添时代活力,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
比如:每年都评选国际十大新闻和国内十大新闻,这些新闻内容就体现了时代性。
第三,趣味性。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新奇的内容和新奇知识的追求。
例子有趣生动,肯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高二《生活与哲学》讲“联系”内容时采用“飞鼠与采药人”例子:在我国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名叫金钗的珍稀药草。
它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极难采摘,采药人为了获得金钗,不得不顺着绳索从山顶下到悬崖,而这时,飞鼠往往会从天而降,奋不顾身地冲向采药人,有时甚至会咬断绳索,从而导致采药人命丧悬崖,这时可以设问“飞鼠为何跟采药人过不去”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最后揭示答案。
原来飞鼠与金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飞鼠是一种形似松鼠、长着翅膀的动物,它靠金钗为食,金钗靠飞鼠粪便生长,采药人采摘金钗强行夺走飞鼠的果腹之物,因而激起飞鼠冲天之怒。
第四,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索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
真实性是指所举事例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真实、准确可靠,不能道听途说,随意编造事实和夸大其实,特别是数据,一定要忠于事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在引用一些历史素材和经济数据时,教师首先要对所讲解内容涉及到的人物、事件、
数据、年份、阶段仔细检查,看是否有误,如果数据本身不真实,自然会影响到整个事件的真实性。
特别是一些数据材料,如高一教材有关经济生活中关于居民个人所得税征收起征点和税率现在都
有所调整,必须用现在的数据。
第五,正面性。
即所举的事例应以正面说服教育为主,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有利于弘扬正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中,涌现出杨利伟等航天英雄,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了许多个人利益,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虽然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反面现象,如果过多选取反面的例子,就会让学生心理产生负面效应,起不到良好导向作用。
比如在《政治生活》中关于政府的责任,讲到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反面例子就是一些领导和单位热衷于搞面子形象工程,如果教师过多选用社会中一些阴暗面的例子,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不利影响。
第六,乡土性。
即所举的事例要有亲近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每个人都非常爱听和自己有关的周围的人和事。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应用国内外重大典型事例外,还应挖掘和应用本地材料,如讲政府职能时,可以拿我们连江举例:连江县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为把连江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港口城市,首先要开发可门港,这个消息让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和振奋,有利于培养对本乡本土的感情。
还可以举本校、本班等身边事例。
二、举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原理和材料的先后关系。
每个教师都会运用例子来说
明问题,但在课堂举例过程中经常都是先讲原理,然后再辅之以材料,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先显示材料,设计几个问题,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如:讲商品这个内容时,先不讲概念,而是先举出几个例子,“商品店的笔是不是商品?”“农民种的粮食自己吃是不是商品?”“陈明买生日蛋糕送给同学是不是商品?”等等,让学生回答,再设问“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根据“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出售”,最后教师点明商品是在交换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流通,则该商品变成消费品,以此加深对商品的理解。
第二,注意课本的事例巧用活用。
教师不要一味抛弃课本例子,可以对事例进行再加工。
比如: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中p67有一幅漫画里说:“他敢剪吗?”按教材解释说,他不敢剪,因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如果他剪断绳子,则另一方不存在,他也不存在,但我们也可以假设他敢剪,然后迅速用一只手抓住另一边。
这时原来的矛盾消失了,变成他左手与右手的矛盾。
这样扩展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旧的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又出现,从而证明矛盾的普遍性观点。
第三,注意举例在课堂环节中的运用。
①可以在导入时用。
比如:讲一个故事、笑话等引入课堂主题。
②可以在突破重难点时用。
当然遇到重难点,举例不宜蜻蜓点水而应详细展开,若是讲解一般原理,说明简单的问题,则可一笔带过。
③举例子要处理好“多与少”
的关系,如果过多就让学生感到教师授课就是材料的堆砌,无法形成学科理论体系;举例过少,就会使学生觉得理论空洞、枯燥无味。
④还可以应用在作业设计上,每天用一则材料,设计两三个小问题。
第四,注意师生举例主体共同参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举例中起到主要作用,而学生大部分时间做听众,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帮学生举例,当然学生日常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课堂不单单是教师在举例说明,可以让学生主动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五,注意利用案例编制试题。
用新闻资料来编制主观题,可以产生新鲜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又能培养他们解题技巧和能力。
教师在选用时政新闻资料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本原理,精心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
三、注意收集案例方法
第一,注意观看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作为课堂教学和试卷的背景材料是不可缺少的,一些重大时政新闻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当然并不是所有新闻都能体现,新闻材料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就是说要有新闻价值。
选取新闻资料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的内容去选择,比如选一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今日说法》栏目里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
第二,注意阅读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很多,要做好笔记摘抄相关内容,恰当地设置和思考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每一期都刊登趣味教学例子。
这些都是经作者认真阅读思考过,然后投稿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例子,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用卡片摘抄。
第三,注意日常生活案例。
有的例子可以即兴发挥,信手拈来。
比如,有一次讲矛盾这个概念,刚好外面响雷,于是就利用雷声的好处与坏处,来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特别是乡土教材,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获得。
比如:笔者收集一些福州的俗语,因为这些俗语蕴含一些深刻道理,如“七葱八蒜”告诉我们七月种葱八月要种蒜,说明不同时节要种不同蔬菜,这个可以说明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第四,注意案例加工整理。
对收集来的材料,要进行加工和提炼。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进行概括,否则上课举例时,变成过分注重事例的描述,而忽视对观点的证明作用。
对材料要进行多角度思考或采用递进性设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如果认真思考举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肯定使课堂更加严谨、生动有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提高举例的说服力,促进政治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锦洪.选好新闻资料增色思品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