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化学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化学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试要求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方法3.掌握利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知识结构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2.从宏观和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化学方程式:①表示一个客观存在的变化事实,客观上确实存在水在通电的情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②若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一定能产生32份质量氧气和4份质,从另一角度来看,当有32份质量的氧气产生时一定是分量的H2解了36份质量的水,同时一定产生了4质量份的H,一个化学方2程式的确定,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就已确定了,且成了固定比例,(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写、配、标、等”四个步骤)4.化学方程式的用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以及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类型:①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注意事项①所设未知量是X(不带任何单位),并指明X所代表的物理量(即“质量”、“体积”、“密度”)②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且配平。

③准确求出已知物和未知物的质量比④代入的质量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物)纯净物的质量,单位要求一致,若不是纯净物的质量则要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若不是质量单位,可按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即密度=质量/体积例题分析例1铁和氧气加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3g铁和2g氧气生成5g氧化铁B.2g铁和3gO生成了5g四氧化三铁2C.16. 8g铁和64g氧气生成了232g四氧化三铁D.64g铁和168g氧气生成了232g四氧化三铁分析: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堂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加入100 g酒精中生成200 g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这违背质量守恒定律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一定不变D.铁丝在O2中燃烧,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总质量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P Q R W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13 12.6 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已知KCl与NaNO3不反应;2NaOH+CuSO4= Cu(OH)2↓+Na2SO4]A B C D5.为实现CO2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 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转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作业设计】基础应用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C.5 g水与5 g酒精混合成10 g酒精溶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2.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21年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C:12 O:16 N:14 K:39 Cl:35.5 H:1 Ca:402MgO1、化学方程式给你哪些信息? 2Mg+O2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学校开运动会用到发令枪,所用弹药主要是红磷,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2)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3)下图是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写出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4)有些汽车的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

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

写出该化学方程式:(5)演示实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题: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将5g镁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最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4g,问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其质量分别为多少?选一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g酒精和50g水混匀后形成60g酒精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D、1g氢气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2、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 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B、CO2C、O2D、Cl3、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反应后质量(g)m 39 0 10A、表中m为1g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写一写:1、铁钉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2、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化学方程式;3、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掌握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 能够解析和分析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消耗和生成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分析教学准备- 课本《化学方程式》相关内容- 实验用具和化学药品- 示范化学方程式的实例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基本概念: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 平衡化学方程式:介绍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分析方法,提供示范实例进行讲解。

4.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编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巩固训练:提供一定数量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讨论。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复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以检验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 课堂互动表现- 实验报告和讨论参与度- 练题完成情况-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更多化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知识面。

- 提供更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示例,挑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师生互动和实践性教学方法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非常重要。

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二、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

五、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玻璃管等。

溶液、铁钉、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石灰水等。

药品:红磷、NaOH溶液、CuSO4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的关系。

提问(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

(2)实验中观察质量变化情况演示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如图改进: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文字表达式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但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分组实验探究1.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探究实验名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2)挤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

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

八、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新人教版
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用文档
物根的据化所学写式的化学方程 化方学程式式表的示定义化学反
(式3分)析用在化硫学和式铁表生示成 应通,过思分考析该从式宏子观能否、
化硫学化反亚应铁,这思个考反该式应 反微应观出、化元学素反观应、的定 实用文档
子中,能哪否些反方应面出发化生学了 基量本、特定征性,方初面步理理解解
反变应化的?基哪本些特不征变?
式,在同学和老师
的帮助下,理解配
平。
通过阅读教材,认
识生成物状态符号
的用法,初步认识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的原则和步骤。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通过让学生进行相 应的练习,使学生明
练习 1: 按步骤写出磷燃烧
磷燃烧实验视 频
环节四 通过练习, 巩固提升
确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步骤以及注意事 项
课堂小结
的化学方程式练习 2:回忆实验现象,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 式 (1)实 验 室 制 二 氧
精品文档
2021 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2 新人教版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第 二节,这一节是继前面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 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本节在本单元中有着承上启 下的作用,既是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到微观的具体体现,又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 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 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 反应的基本特征,通
给学生提供学 案
提出问题
过对生成物化学式
(1)化 学 反 应 有 哪 的确定明确,反应生
些基本特征?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聆听、思考
阅读教材
初步认识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以直观的手段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产生深刻的印象
[讲解]物质之间的不同反应常可以用直观了的式子——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演示]动画演示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讨论]指导学生讨论: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观看、聆听
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领。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课时:1
总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质量守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使学生很容易的就接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化学方程式
难点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简述]任何学科都有专用的语言、符号、化学学科也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如:
元素——元素符号
物质——化学式
那么,化学反应能否用特定的化学符号来表达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2相关内容。
结合教材,讨论归纳方程式提供的三点主要的信息。
让学生会主动学习,根据信息,找出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
[投影]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2)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钢铁生锈后。铁锈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利用实验、动画、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a.强调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b.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a.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b.推荐相关化学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提高化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配平方法:这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要素的正确书写,以及遵循物质守恒和电荷守恒原则进行配平。
2.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计算:学生需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将化学方程式应用于解释化学反应原理、预测实验结果等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此外,学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容易忽视反应条件、物质状态等因素,需要教师引导和纠正。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题目课题 2 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总课时5学校教者年级八学科化学设计来教课时间自我设计年月日—月日源教在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学习化学方程式自然书写,学生能够材分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析学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实验的基础上,学习新课关于实验研究有必定程度的基础,关于学生的学习有必定的利处。

关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世情界。

分析1.知识与技术:(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真实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应依据的两个原则学2.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

( 2)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等目( 3)初步学会用化程式来表所获取的信息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就任何事都一定尊敬客观事实,在学习中领会学习的乐趣,领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适用。

标( 2)使学生领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重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难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点课前准备整体要求: 1. “一致”设计“分段”教课; 2. 环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分“心案”分环节课与时间时组织教课2分导入新课5分解说新课20分1[小结]教学流教师活动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微观解说2。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3。

写出前方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 3~4 个[ 阅读 ]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6 中的均衡图示[ 发问 ]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依据哪两个原则?为何?[ 解说并演示 ]1 。

用最小公倍数配平化学方程式2。

“↑”或“↓”的用法3。

怎样注条件[ 分组练习 ] 指导学生疏组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并互相更正错误书写化学方程式详细步骤(口诀)左侧反响物,右侧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或积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重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点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

1。

配平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3、含义以2H
2+O
2
点燃2H
2
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
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或原子)个数比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
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
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
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C、CO)
2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uY >39659 9AEB 髫37958 9446 鑆30452 76F4 直q35279 89CF 觏y]35725 8B8D 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