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化学》考试辅导精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化学》考试辅导精华
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简介
β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地与β受体结合,产生对心脏兴奋的抑
制作用和对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表现为心率减慢,心收
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
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是一类重要的心血管疾
病治疗药,也用于治疗偏头痛、青光眼。
1.β受体拮抗剂的结构与作用特点
(1)具有芳氧丙醇胺或苯乙醇胺的基本结构骨架
(2)侧链手性中心的活性构型β受体拮抗剂的侧链上也带有羟基,该羟基在拮抗剂与受体相互结合时,通过形成氢键发挥作用。
(3)芳环部分β受体拮抗剂对芳环部分的要求不甚严格,能够是苯、萘、芳杂环和稠环等。
环的大小、环上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对β
受体拮抗活性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认为芳环的种类和环上取代基的
位置对β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存有一定关系。
(4)氨基上的取代基侧链氨基上取代基对β受体拮抗活性的影响
大体上与β受体激动剂相似,常为仲胺结构,其中以异丙基或叔丁基
取代效果较好,烷基碳原子数太少或N,N-双取代,常使活性下降。
2.β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
盐酸普萘洛尔(PropranololHydrochloride)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微甜后苦。
溶于水和乙醇。
水溶液为酸性,l%水溶
液的pH为5.0~6.5。
本品对热稳定,光可加速其氧化。
酸性水溶液中可发生异丙氨基侧链氧化,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普萘洛尔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其S构型左旋体的活性较R构型右
旋体强,当前药用外消旋体。
本品口服吸收率在90%以上,主要在肝脏代谢,有首过效应。
生
成α-萘酚,再与葡糖醛酸结合,侧链则被氧化代谢生成2-羟基-3-
(1-萘氧基)-丙酸,绝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从肾脏排出。
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阻断与血管收缩相关的仅受体效应,而与血管舒张相关的α受体效应不受影响,血管舒张作用充分地表现出来,故导致血压下降。
该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另外,该类药
物还可使前列腺平滑肌舒张,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α受体拮抗
剂还具有男性性功能改善作用
维生素A类
1.维生素A类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维生素A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环已烯和共轭壬四烯侧链。
维生
素A1和维生素A2的共轭壬四烯侧链的结构均为全反式。
自然界还存
有一些维生素A的顺式异构体,如6一顺式视黄醇、2-顺式视黄醇及2,6-二顺式视黄醇。
这些异构体的活性均不及全反式的维生素A1和维生
素A2。
维生素A理论上可有16个顺反异构体,但因为侧链上的甲基导致的立体位阻,实际上很多异构体都不存有。
维生素A参与体内很多氧化还原反应,其生理作用主要是维持上
皮组织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A是人眼视网膜的杆状细胞感光物质——
视紫质的生物合成前体,如果维生素A缺乏,会因视网膜内视紫质的
不足而患夜盲症。
自然界中存有的另一类黄色色素,如胡萝b素,可在体内分解成
一分子或两分子的视黄醇,即维生素A1醛,维生素A,醛可进一步被
还原得到维生素A。
这些物质,被称为维生素A原,可成为人体补充维生素A的来源。
2.维生素A类的代表药物
维生素A醋酸酯(VitaminAAcetate)为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能溶于三氯甲烷、乙醚、脂肪和油中,不溶于水。
本品在空气中易氧化,遇光易变质。
本品的化学稳定性比维生素A好,所以临床上常将
本品或维生素A棕榈酸酯溶于植物油中应用,在体内被酶水解得到维
生素A。
m.P.56~60℃。
维生素A对紫外线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
在加热或有金属离子
存有时,可促动这种氧化反应。
氧化的初步产物是环氧化合物,这种
环氧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发生重排,生成呋喃型氧化物,但在无氧情
况下,可耐热至120℃。
强心苷类的结构特点
强心苷是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含甾体苷元的苷类药物,由糖苷基
和配糖基两部分组成,其糖苷基部分与其他甾体类药物有一定的差别,在强心苷类分子中,环A-B和c-D之间为顺式稠合,而环B-c之间为
反式稠合,这种稠合方式决定其分子形状呈u型,分子中位于c-10和
c-13的c-18和c-19两个角甲基与3位羟基均为卢构型。
而l4位的卢一羟基通常为游离。
在17位的内酯环也是此类药物的特征之一,植物
来源的强心苷类化合物内酯环通常为五元环,而动物来源的强心苷则
为六元环。
强心苷的糖多连接在3位的羟基上,糖的连接方式多为卢-l,4-糖苷键,有些糖会以乙酰化的形式出现,因为改变了苷的脂溶性,会导致药代动力学性质的改变。
强心苷类的代谢特点与毒性
强心苷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品种较多,如地高辛(Digoxin)、洋
地黄毒苷(Digitoxin)、去乙酰毛花苷(Deslanoside)。
该类药物主要
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最终产生正性的肌力
作用。
该类药物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范围小,强度不够大,排泄慢,易于积蓄中毒。
临床上必须在病房监测下使用。
这类药
物已使用了数百年,虽做了大量的研究,现仍未能被新型药物代替。
强心苷类的代表药物
地高辛(Digoxin)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在吡
啶中易溶,在稀醇中微溶,在水或乙醚中不溶。
本品是从毛花洋地黄的叶中提取得到,不宜与酸、碱类药物配伍。
本品在体内可迅速吸收并分布于组织中,生物利用度为60%~80%,治
疗血药浓度为0.5~1.5ng/ml,而中毒血药浓度为2ng/ml,治疗窗狭窄。
所以,应严格控制药品的使用剂量并监测其生物利用度。
主要用
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用于控制快速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
心室率。
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AmiodaroneHydrochloride)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
粉末,无臭,无味。
在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m.P.158~162℃。
本品能选择性地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
用于陈发性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及
室性心律失常。
其主要代谢物为Ⅳ一去乙基胺碘酮,也具有相似的电
生理活性,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本品结构与甲状腺素类似,含有碘原子,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
多非利特(Dofetilide)是一种特异性的钾通道阻滞剂,可延长动
作电位的时间及有效不应期,但不影响心脏传导速度。
可治疗和预防
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心房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本品也
有促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维生素K类
1.维生素K类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维生素K类是一类萘醌结构的具有凝血作用的化合物的总称。
维生素K的基本结构是2-甲基-1,4-萘醌,c-3上带有不同的侧链。
维生素K在肝脏内参与合成凝血酶原,促动血浆凝血因子Ⅷ、Ⅸ和X的合成。
当维生素K缺乏时,将导致凝血酶原和上述凝血因子减少而出血。
维生素K除广泛存有于食物中,还可由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合成并被吸收利用,故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
但新生儿的肠道无细菌或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导致肠内菌群失调时,需要用维生素K 治疗。
2.维生素K类代表药物
维生素K1(VitaminKl)为黄色至橙色透明的黏稠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
遇光易分解。
本品在三氯甲烷、乙醚或植物油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本品分子中有两个手性中心,为侧链c一7和c—ll,且有顺反异构体。
本品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症,如新生儿出血、长期口服抗生素所致的出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