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
浅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为例

2020-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文化园地浅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为例陈玉雪(江津区白沙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重庆402233)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
国家供给侧改革是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供需脱节、碎片化严重等问题的基础。
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为例,通过深度挖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盲点,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化与升级。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白沙镇中图分类号:G249.27;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264-01一、白沙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概况江津区白沙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有常驻人口15万人,也是重庆市人口第一大镇。
作为白沙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白沙镇文化站是首批国家一级文化站,形成“一总两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格局。
白沙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初具体系,但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发现,在该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依然存在许多潜在问题及困难,亟待政府重视与社会力量的关注支持。
二、白沙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1.思想引导不足,缺乏文化精神培育。
白沙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依然建立在公共文化设施设备配齐、文娱活动下乡等基础服务上,缺乏对农民文化精神的培育,部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关心等心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衷不符。
2.文化服务针对性不足,服务供需存在脱节。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均为“自上而下”型,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普遍存在,文化供需存在脱节的现象,可能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度小,公共文化参与主体面临“空心化”窘境。
农民更容易被麻将、棋牌等私性文化活动吸引,而使公共文化服务坐上“冷板凳”。
3.服务设施缺乏均衡性,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
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成为农村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改善和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
通过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民的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
其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以加强农村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实现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文化差异的逐步缩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建设了一大批乡村文化站、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享受水平。
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设备陈旧,服务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活动普及率有限,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导致农民群众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还有待提升,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支持。
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

( ) 村 公 共 文化 场所 匮乏 , 础 设 施 陈旧老 化 一 农 基
改革开放后 , 由于 陕速的经济发展 和剧烈 的社会 转型, 农村社会 出现 了核心价值缺 位 、 价值 观混乱现
由于资金缺乏 , 一些农村公共文化场所和服务设 象 , 一些人精神迷失 、 仰空虚 。 信 加之农 民缺乏基本的 施没有得到应有 的配置 和更新 , 一些房舍仍是上世纪 公共文化的服务供给和活动空 间 , 民群众的公共 文 农 六、 七十年代 所建造 , 需改建 或扩 建 。 急 据文化 部统 化生活因缺乏积极 的组织与引导而 日益萎缩 , 在精神 计 , 03 2 0 年全 国县级剧团 中有 4 8 0 个剧 团没有房屋 , 生活贫瘠的时候 , 农民的私性文化迅速发展 , 出现畸 占总数的 2 . % ;3 个 县级剧场 、影剧 院无 座位 , 形发展之势 , 51 9 22 一些封建文化残渣 、 遗风陋俗乘虚 而入 、 占总数 的 2 . %, 11 截至 20 5 04年 7月 , 国农村 3 2 0 悄 然抬头 。 全 8 4 无论 富裕还是贫 困的农 村 , 出现了赌博 都 个 乡镇 中有 2 67个文 化站需 要新建 、改建 【2 0 成风 、 38 1 08 ] 。 迷信活动猖獗 等社会问题 , 甚至黑社会 、 妓 、 娼 年 , 国仍有 13 全 56个县级文化馆 、7 个县级 图书馆 、 毒 品等现象死灰复燃 , 65 影响了农村社会环境 的净化和 26 . 7万个 乡镇文化站不具备基本服务条件 , 分别 占总 农村社会 的稳定 。
※本 文 为 2 0 0 8年 黑 龙 江 省社 科 基 全 项 目《 黑龙 江省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的农 村 公 共 文化 服 务 研 究》 批 准 号 :8 0 2 的阶 段 性 成果 。 ( oc 3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 :J O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 0 1 - 2 0 9 -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 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工程,其体系建设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 素质为 目的,以保障和实现农民的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公共财政为 支撑、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实现农村基层文化的公益性 、基本性、均 等陛、便利性,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平台,满足人 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社会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内涵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强调文化市场化的同时,在公共文化各 类事业的发展中政痢要将 自己作为垄断者的传统文化管理 的理念,因
正的各类制度要加紧建设,尤其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要加紧建设, 其主要的内容为规财公平、机会公平、权力公平。还应 力营造 讼 平
为此类理念无法同 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方面 需求相符合, 亦无法 满足同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方面 需求 。因l 比 政府从 公共文化的 产 品中垄断性提供者以及生产者地位退出,积极创造各类社会条件、政 策条 件以 及体制条件确保可以有 效 的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服务是当 前公 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同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中杨 的 精神。 要想 将角色转换的目标有效实现急需政府在刘公 共文化的服务进行提供 的 整个过程中 加强同企业 、 社会组织的各 类私人的部门间的合作以 及交 流。例如在农村中将 羞 戏下乡的活动有效推广时,负责对活动的开展 中 各项内 容以 及流程进行监督与审查 , 而承办活动的大剧院则负责具 体事项,唯有这样才能在优化政府部门各项工作 、有效宣传企业的同 时,同 农民群众文化 方面需求相满足, 最终达到—举三得。所以 政府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服务。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全面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较低,且品质不高。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亟待提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它可以使广大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拓宽农民群众的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一)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比重。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入,推动多元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民接受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需加强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品质。
(三)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政府要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形式多样的服务。
一方面,建设数字农村图书馆,使农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图书、资讯等资源;另一方面,发展农村文艺专场演出、电影放映等形式,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需要提升。
政府要加强培训,提高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评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文化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情况、服务渠道的拓宽程度、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率和满意度等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

建议二
开展实证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 验和典型案例。关注各地在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过程中 的创新实践,提炼可复制、可推 广的经验,推动全国范围内的交 流与借鉴。
建议三
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针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发 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提出政 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 度设计,为社会化路径的健康发 展提供政策保障。
结论三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传播 ,确保社会化路径的可持续发展。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的展望
展望一
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供给,让 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符合自己喜好的文化服务。
响了服务效果和公众满意度。
社会化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必要性
为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推动社会化路径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通过社会化路径 ,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促进服务均等化。
可行性
随着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力量的壮大,社会化路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实施具备越来越好 的社会基础。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社会 化路径提供了政策保障。
成果三:服务创新能力增强。社会化路径将激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活力,推动服务内容、 形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更好满足民众多样化 、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成果二:多元参与格局形成。鼓励社会各界力量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企业、社会 组织、个人等多元参与的格局,提高服务效率和 质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覆盖面广、公益性、多元化、可持续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通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增强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
力。
传承乡土文化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村地区的 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农村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将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智能 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农民日益增 长的文化需求。
0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内容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图书馆
建立图书馆,提供各类图书、期刊等 文献资源,满足农民的阅读和学习需 求。
文化活动中心
建设集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多 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民 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场所。
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 规范管理。
0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 机制
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
1 2
政府投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包括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政策扶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公共文化 服务的发展,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广播电视设施
完善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广播电视信 号覆盖率,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各 类信息和文化节目。
体育设施
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 促进农民的身体健康和丰富农民的业 余生活。
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组织
文艺演出
电影放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与提升策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与提升策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然而,由于农村地理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原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和质量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与提升。
一、建设多样化的文化设施在农村地区建设多样化的文化设施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策略之一。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还存在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导致农民很难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剧场等设施,满足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服务。
二、拓宽文化服务渠道除了建设文化设施外,还需拓宽文化服务渠道,让农民更便捷地接受文化服务。
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电视和广播等平台,将文化资源传递给农民,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观赏文化节目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同时,还应积极推广传统文化,加强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
因此,应加强对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
四、提高公共文化场所的管理水平农村公共文化场所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文化服务的质量。
应加强对公共文化场所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对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持场所的清洁卫生,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提升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吸引农民参与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满足农民对不同类型文化活动的需求。
同时,鼓励农民自己组织文化活动,例如农民文艺团体、农民书画协会等,激发农民的文化创造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杨玲彦(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6)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112—01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并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农村文化,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总的来看,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薄弱环节。
因此,笔者认为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切实逐步推进。
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
近年来,虽然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许多农村文化设施因建筑年代早、长年失修、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使用。
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够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
即使是农村文化建设较好的省份,乡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现象也很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不足尽管中央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在逐年增加。
但从总体上看,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费的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严重偏低。
国家投入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更是严重缺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不足必然使农村文化服务提高缓慢,以致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匮乏近年来,虽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增加了,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仍存在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建设。
常见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乡镇文化站、县级文化馆、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文化礼堂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应以当地实际需求为导向,提高建设质量,切实为农村居民提供全面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具体建议有:1.推动国家和地方政府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2.加强与文化设施建设相关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3.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二、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农村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以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需求。
具体建议如下:1.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力度,增加宣传与推广。
2.培育农村文艺“聚散场”和文艺专业人才。
3.开展各种文艺、体育和科技活动,以及一些大规模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三、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之一,农村居民也应当具备这种自信。
丰富农村文化内涵,通过特色文化活动、文化节庆等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是完善农村文化服务的重要措施。
具体建议:1.加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改善乡村文化环境。
2.发扬农村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文化。
3.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创作,发挥文化创新的潜力。
四、发挥文化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文化服务不能只是简单的提供一些文化活动,而应该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为农村经济的优化升级提供帮助。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文化服务与农村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具体建议:1.组织文化服务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活动,扩大文化服务的经济效益。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与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与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民间组织等提供的,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宗旨的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旨在提升我们的文化素质,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与构建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1.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仍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缺乏,文化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
一些地方因为经济原因,受众群体年龄较高,文化需求不强烈,也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困难。
同时,由于地域和门槛的限制,一些群体难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如残障人士、农民工、儿童等。
2.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需提高在已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区,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管理不善、人员流动性强、投入不足等,文化服务质量并不高。
一些文化设施虽然原本的建设规划很好,但是缺乏长远的规划,如维护和管理规划,导致了性能下降和服务质量的降低。
3.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也存在某些问题。
观念上,有一些文化场所仅仅是物质设施,却没有进一步的理念融合;而更多的文化场所,则是单一形式,缺少多元化的文化创意符号。
因此,有必要从发展内容、更新技术、增加文化产品等方面加以提升。
二、1.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量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共场所。
同时,政府也要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加以保障,让更多受众得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文化振兴等手段,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呈现出供给不足、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等特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传统的文化设施和服务项目相对落后,因此农村居民在文化娱乐及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
在农村,主要的文化服务形式仍然以传统的文化展示、演出等形式为主,缺乏对当代文化形式的理解和推广,使得农村青少年在审美和文化素养方面较为欠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
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相对匮乏,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文化活动在规划、组织和实施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得文化服务能够覆盖到每一个农村。
注重文化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作用,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当代文化形式的推广,增加文化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提高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强化文化服务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农村文化服务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获益。
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文化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居民接受文化服务的机会和水平,减少城乡文化差距。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以政 府 主 导 的公共 文 化 服务 体 系是 以公 共 文化 服 务 为 主体 , 公 共 财 政 为 支撑 , 以 以全 体 人 民 为 服务 对 象 , 社
会 共 同 参 与 。 成 普 及 文 化 知 识 。 递 文 化 精 神 。 障 群 形 传 保 众 基 本 文 化 权 益 的 各 种 公 益 性 文 化 机 构 、 化 设 施 、 化 文 文 队 伍 、 化 产 业 以 及 服 务 内 容 的 总 和 。 由 此 类 推 , 村 公 文 农
第 2 0卷
第 5 6期 /
重 庆 电子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o m a fCho g i n g fE e to i u lo n q ng Co e e o l c r n c Eng n e n ie f g i
Vo . 0 N 0 5 6 1 2 ./ NO V. 2 1 01
有 民 主性 满 足 公共 需 要 的政 策和 项 目可 以通 过 集 体努 力和 合作 过程 得 到最 有 效并 且 最 负责 地实 施 五是 承认 责任并 不 简单 公 务员 应 该关 注 的不仅 仅 是市 场 , 而且还
要 关 注 法 令 标 准 以 社 政 职 及 公 民利 益 。 是 服 务 . 不 是 掌舵 。 于 公务 员来 说 。 六 而 对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是 要 利 用 基 于 价 值 的 共 同领 导 来 帮 助 公 民 明
一
而且要 着 重关 注 公 民 的需求 .并 且 与公 民之 间建 立信 任
和 合 作 关 系 二 是 追 求 公 共 利 益 公 共 行 政 官 员 必 须 树 立
种 集体 的 、 同 的公 共 利益 观念 三是 重视 公 民权 胜过 共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供给模式

的 决 策 者 和 安 排 者 , 他 社 会 主 体 是 参 与 者 和 协 助 其 者 。社 会 化 主 体 在 决 策 制 定 、 目建 设 等 方 面 处 于 项
从属地 位 , 农 村公 共 文 化 服务 提供 过 程 中对政 府 在
者 之 短 的 复 合 机 制 , 在 客 观 上 使 公 共 事 务 的协 这
一
、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的政 府 供 给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的 政 府 供 给 是 指 政 府 通 过 公 共 选 择 程 序 , 于 公 共 财 政 支 出 以 供 给 公 共 文 化 产 基 品 的 模 式 , 是 一 种 科 层 制 下 的 权 威 型 供 给 。 尽 管 这
因 此 , 府 可 以 借 助 市 场 组 织 和 社 会 组 织 的 优 势 政
来 提 供公 共 文 化 产 品。在 社 会 治理 中 , 府 机 制 、 政
市 场 机 制 、 会 机 制 各 有 所 长 , 有 所 短 , 何 一 社 各 任
方都不具有提供 所有公 共服务 的能力和 资源 , 这 就 决 定 了 公 共 服 务 的 提 供 需 要 集 三 者 之 长 、 三 避
效 率。
关 键 词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政 府 供 村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是 指 为 满 足 农 村 民众 文 化 需 求所 提供 的具有 非 排 他 性 、 竞 争 性 和公 益 性 的各 非 类 文化产 品和 服务 。农村公 共文 化服务 涉及公 共文 化设 施 、 共文 化 活 动 、 共 文 化 服务 政 策 等7 面 , 公 公 s
其 中农村 公 共 文 化设 施 包 括 图书 馆 ( ) 博 物馆 、 室 、 电影 院 、 映 室 、 线 电 视 、 线 广 播 、 镇 文 化 站 放 有 有 乡 ( )、 少 年 活 动 中 心 、 年 活 动 中 心 等 。 农 村 公 室 青 老 共 文 化 活 动 主 要 是 指 文 化 传 播 活 动 和 文 化 娱 乐 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

己的职责和范围,将非政府的社会化主体引入农村公
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过程中来,从而提高供给效率,最 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这些非政府的社 会化主体主要包括村民自治组织、 农村社区民间组织、
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就是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文 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农村龙头企业、 农户家庭及社会支农组织等。 当前,
[ 收稿 1期】2 1 0 一 0 5 1 00— l 2
[ 基金项 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目号 : 8 S 03 项 0B H4 )阶段性研 究成果。
[ 作者简介] 李少 惠,兰州大学管理 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行 政理论 、行政发展研 究;王 苗,兰州大学管
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是 当前农村社会转型和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第一,有利于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发展 , 农村居民作为农村公
共文化服务 的最终 消 费者和享 受者 ,对于公 共 文化 服
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实践等,可以提高自我组织 、自我
服务 、 自 我管理 和 自我 教育 的能力 ,进 一步 增强 民主
如何有效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是当前构建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中丞待研究 的课题。本文试 图从公共 文
一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意义
化服务社会化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 给的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从我国农村的实践来看,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 来供给, 供给渠道单一化,供给方式非市场化;改革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导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流动。
03
加强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情
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0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实践与 效果
政策实践的主要模式
挑战
同时,政策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缺乏 、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积极应对和解决 。
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与重点领域
主要方向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将主要围绕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传 承与创新等方面展开,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重点领域
政策发展的重点领域将包括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文化服务、支 持农村文艺团体发展、鼓励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等,以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 务水平。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 农村文化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 力,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 力的人才保障。
政策创新的实施路径
01 02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在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角色和职责,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法 制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
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加强了农民 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增强农村 社会的凝聚力。
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
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学习机 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知 识水平。
政策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现实中经常面临资金短 缺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

径2023-11-08CATALOGUE目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社会化路径的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的实现路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的实施策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的评估与优化•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0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等多种主体共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体系。
它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挑战02社会化路径的引入社会化路径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路径是指借助社会力量,将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引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特点社会化路径具有多元化、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
03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力量能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的意义01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02扩大服务范围社会化路径有助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化路径的实践探索鼓励社会捐赠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捐赠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成立基金会成立专门的基金会,负责筹集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以福建省为例

化 活动 的基本 需要 得 到初 步 解决 。文 化 向农 村 倾 斜 的力度 也在加 大 , 20 从 07年 开始 , 福建 省政 府 已
村 民在文 化活 动项 目设 置 、 体文 化活 动开展 以及 具 文化设 施 的维护 和 管理等 多方 面 的作用 。但是 , 从 目前公 共 文化建 设 的实践 来看 , 人们 的主体参 与 意 识 并不 是很 强 。村 民 中的 大 多数 仍 然 习惯 于 由政 府组 织参 加文化 活 动 的传 统模 式 , 习惯 于被 动型 的 文化参 与 。他们 很 少 积 极 主 动参 与本 村 的公 共 文
主治 理 和公 民参 与 置 于 中心 地位 的治 理 系统 中所
扮演 角色 的一 系 列 思 想 和 理 论 。珍 妮 特 ・ ・登 V
这 主要表 现在 两个方 面 : 是公 共文化 设施 建 一 设 不够 。有相 当一 部分农 村还 没有 文化室 , 有些农
第9 2 Jnohz te o理l u(会en .iei v0. 2麓 oa nonuoeacnt a 学tcSnEi 09o 0年月 u ehIi 业ua学r nm(iccdn Io‘ 2 r f gust 工ni院报社a eSa . t) 2 N 1 0 lZ 郑 航 A 管 学 dy 科 版一l o 州 空 r t sM g 2 e tf I o一 .- 22 l u
新 公共 服 务 理论 下 农村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构 建 的 路 径
— —
以福建省为例
郑 建 辉
(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07
要 : 前从公共服务理论视 角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进行的研究比较少, 目 文章试图以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改进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改进一、引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构建和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建造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馆、文化礼堂等,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
三、推进数字化文化服务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文化资源匮乏的问题,推进数字化文化服务是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方式。
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展览馆等,让农民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四、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培育一支专业化、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中来。
五、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关注农村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例如举办文艺演出、知识讲座、手工制作培训等,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也要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确保农民能够充分享受文化服务的便利。
可以通过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文化产品、场馆使用等方式来满足农民的需求。
七、强化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构建和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确保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八、建立文化服务评估机制建立文化服务评估机制,能够及时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指导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改进。
九、加强宣传与推广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农民对文化服务的了解和认识。
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册等方式,向农民介绍文化服务的内容和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十、总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改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农民等各方共同参与与努力。
只有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分析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分析【摘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三大理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城乡统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公共服务供给理论蒂伯特(Charles Tiebout)在1956年提出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即“用脚投票”理论。
他认为,人们会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并选择那种公共服务最能满足他们意愿而税收又最合理的辖区去居住。
地方公共服务均衡模型突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垄断和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思维禁锢,设计了地方公共服务的偏好显示机制,引入了“消费者选择”,从而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对于探索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很大帮助。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而且需要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政府必须发挥在制度创新上的优势地位,提供“制度性的公共产品”,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能。
公共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相对应,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它以“满足公众需要”和“公民平等享受”为主要特征。
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均能纳入到广义公共服务的范畴。
狭义的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四大职能中,平行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部分,包括教育、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环境保护、科技服务等内容。
本文所论述的公共服务是指狭义的公共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
作者:李少惠, 王苗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名: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10(2)
被引用次数:4次
1.蔡辉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期刊论文]-老区建设 2008(10)
2.深圳市文化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2008(03)
3.史传林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模式构建与策略探讨[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8(06)
4.唐娟政府治理论 2006
5.肖剑忠要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期刊论文]-社科纵横 2007(02)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2000
8.南姆?卡普库无等级的合作: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合作伙伴关系 2004(04)
9.李武;胡振鹏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 2009(02)
1.孔进.KONG Jin我国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研究[期刊论文]-山东社会科学2010(3)
2.李少惠.余君萍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期刊论文]-图书与情报2009(6)
3.曹爱军.Cao Aijun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公共行政的制度转换[期刊论文]-开发研究2008(5)
4.徐英.XU Ying贵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分析[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
5.江逐浪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中的几个内在问题[期刊论文]-现代传播2010(5)
6.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期刊论文]-学术论坛2009,32(5)
7.巩村磊.GONG Cun-lei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与机制构建[期刊论文]-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
8.张云峰.郭翔宇.Zhang Yunfeng.Guo Xiangyu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期刊论文]-学术交流2010(3)
9.曹爱军.方晓彤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制度梗阻——基于甘肃农村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贵州社会科学2010(3)
10.梁蕾.LIANG Lei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问题及思路探讨[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
1.陈士奇.王乾瑞辽宁省地方文化需求与供给浅析——以"建昌大鼓"为例[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 2011(3)
2.肖蓉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创新[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11(1)
3.刘湘云.王玉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供给模式[期刊论文]-新疆社科论坛 2011(1)
4.廖章庭论海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5.陈文权.张立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述评[期刊论文]-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jxzxyxb201002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