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考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校木科专业目录中,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因此“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在我国各大院校迅速成立并发展起来。
艺术设计专业这门学科的的综合性非常强,因而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相对于传统的艺术门类来说也是大不相同。
可以说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社会需要的必然产物。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三大构成是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20 世纪80年代初期,三大构成己在我国各大美术院校中被广泛应用,它既培养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构思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因此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中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二维造型要素(点、线、面)以及构成规律;色彩构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着重解决色彩的要素,分析色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色彩搭配的审美要素;立体构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对材料属性,加工工艺等的探求。
多年以来三大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必修课程,它本身己经形成了较为成熟且相对固定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
但就长春建筑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三大构成教学模式按常规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明显存在弊端,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我深刻反思研究,三大构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三大构成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任教以来一直担任构成课的主讲教师,教研室每学期课程结束后都会组织相关教师就本课程的课程设置、授课情况进行研讨,同时结合学生的课程问卷调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此来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具体问题:1.1优秀参考书较少虽然目前图书市场上关于三大构成的相关书籍品种繁多,但是真正适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课程的参考书目相对较少,大多存在专业针对性差;内容生搬硬套,语焉不详;章节衔接不上等问题。
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下无从选择适合所学专业的相关参考书,往往误导了学生以为三大构成课就是单纯的模仿,没有创意可言的手工劳作课,远远偏离了视觉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初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没有形成与提升。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

二 、艺术 设 计 教 学 方 式 需 要 改进
从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自身 的 发 展 规 律 来 看 传统 的 工 艺 美 术 教 育 和绘 画教 育模 式 都 不 是 艺 术 设计 教 育 的全 部 。 这里
会 对 艺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有 关 这 对 于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的发 展 而 对 设 计人 才 的需 求状 况 . 教 学 计 划 进 行 调 整 。 师 范 类 教 将 如
言 是 有 利 的 。 但 目前 艺 术 设 计 在 我 国 仍 属 于 一 门新 兴 的学 育 就应 该 以 培 养 高 等 设 计 教 育 预 备 人 才 为 方 向 .普 通 类 教
类大学开始设置。
学 科 中去 。另 一 方 面 ,应 该 加 强 对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对 象 的 研
教 育 规 模 的迅 速 扩 大 与 国 家 的 宏 观政 策 有 关 ,也 与 社 究 。 高 等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而 言 , 按 照 中 国 的 国情 以及 社 会 就 应
握 一定 的专 业 知识 .学 习一 系列 相 关 度 较 大 的 学科 课 程 ,为专 任 何 区 别 。艺 术 家 只 是 一 个 得意 忘 形 的 工 艺技 师 。在 灵 感 出现 业 课 学 习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业基 础 课 和 专业 课 是 相 辅相 成 的。 并超出个人意志 的珍贵片刻 ,上苍的恩赐使他 的作 品变成为艺 专 专 业基 础 课 和 专业 课 的 开 设 可 以并 行 .即 各年 级 都 有 相应 的专 术 的 花 朵 。然 而 ,工 艺 技术 的熟 练 对 于 每一 个 艺 术 家 来说 都 是 业基 础 课 和 专 业课 .也 可 以 先设 置 专 业基 础 课 ,待 基 础课 完全 不 可 缺 少 的 。 真 正 创 造 想 象 力 的 根 源 即 建 立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对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对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思考□全鹏【摘要】高校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里,出于办学需要和学生的就业需求,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大多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在这个转型中,许多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变化,虽然经过历年来的教学改革和理论探讨,其现状亦很难说是符合艺术教学的规律和实际需求,难以尽如人意。
艺术理论课教学就是其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艺术课程教学;艺术理论教学【作者单位】全鹏,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美术史》、《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建筑史》、《工业设计史》等。
就笔者所在院校和类似兄弟院校的教学实践而言,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现实问题:首先是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教材与学时也不兼容。
以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课程为例,05年以前分为《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两种,课时各40节;教材选用潘谷西主编的《中国建筑史》和同济罗小未主编的《外国现代建筑史》,其蓝本是陈志华等主编的建筑史系列。
这些书籍原本是为了学术研究之用,其内容极为繁多丰富,甚至包括具体的清式建筑做法以及印度、南美洲的建筑特色和样式,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做到详细地讲授。
同时,这样多的理论课学时原本是出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需要,也与实用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符合。
因此在05年进行了课程改革,将两门课程合为一体,总课时36节;但是这样又放大了无合适教材的问题,教学实践中常选用陈志华、楼庆西的“二十讲”系列,因其较为简略且自成章节,但其终究不是专业教材,难以完全符合教学需要。
如果单纯是表面的教材与课程问题那是很容易解决的,学校组织编写符合课程设置的教材或者教师自编讲义都是可行的。
其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对理论课教学的定位,或者用更大的话题来说是对大学教育的定位。
上文只是强调教材的问题,那么,大大压缩理论课学时对教育有何影响?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理论课的目的又是什么?地方院校在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如何理解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之间的关系?甚至最终来说,对新的大学教育模式应该如何认识、如何适应。
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思考

1本 课 的 教 学 目标 是 : 1 理 论 技 能 目标— — 通 过 学 习 . ()
当今社会 , 信息交流技 术迅速 发展 , 并快速地渗透 到设 计 教育 的各 个方 面 , 改变 了传 统的 学 习和传 播方 式。我们在 艺 术设计课 的讲授 中要注 重最新技 术手 段的应用 , 备课 中把 在
东 西 , 有 些 人 留长 发 、 着 怪 异 、 尽 脑 汁 用 笨 拙 的 绘 而 穿 绞
碑。构 成是 具有 共性 的设计 语言。 已为 当今 社 会 各 个 艺 术 、 计 门 类 所 应 用 , 成 与 其他 应 用 设 计 的学 科 一样 , 设 构 都 是 为 了 完 善 与 创 造 更 富 于 现 代 感 的 设 计 理 论 和 表 现 形
多领 域 , 已经 成 为现 代 艺 术 设 计 基 础 的必 经 之 路 。 至 此 , 弄 清这 些 , 们 便 不 难 理 解 上 面 图 片 的设 计 意 图和 手 法 我
立, 体现 两个 学科 领域 既相互联 系 、 又各 不相 同的特 点。 在这里 , 艺术涵盖 的是 美术、 建筑 、 曲、 戏 影视和 音乐 等大
式。
画手段 无疑只是 追求 外在 的东 西。 面对这个 问题 , 我们 要抓 住根 本的东西 , 防止形而上学 , 免走极端。 避
二 、 于 艺术设 计 关
“ 艺术设计” “ 、设计 艺术 ” 艺术 与设计” 在 英文 中 和“ ,
我 们 可 以 称 为 “ r e in 、 D sg r ” “ r n A t D sg ” “ ein A t 和 A t a d D sg ” 但 后者 用 得 较 多 。 国 际 上 将 艺 术 与 设 计 并 列 而 e in ,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思考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思考摘要:色彩运用能力是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重要内容,对相关课程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
然而,受传统美术绘画专业教学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部分院校已采取某些教学改革措施,但对基础色彩课程的教学定位仍混淆不清,直接影响教改方向和质量。
因此,应厘清课程定位,尤其要处理好与绘画色彩的关系。
可以把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色彩课程整合为写生色彩、设计色彩和应用色彩等三部分,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色彩;教学;艺术设计专业;定位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姿、缤纷多彩的。
各种色彩无时无处不冲击着我们敏感的视觉,给我们带来波动起伏的心理暗示,并引发我们无限的联想和多样的情感。
为了充分表达不同情感,我们可以把不同色彩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处理,从而起到传情达意的交流效果。
这一过程在本质上就是艺术设计。
在当今设计时代,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态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设计要素,几乎体现在艺术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中。
对于艺术设计师来说,必须研究色彩的各种属性,掌握色彩的表达规律,发挥色彩的“符号”作用,从而向使用者传递情感,表达诉求。
因此,有关色彩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关系后续课程学习,乃至未来职业发展。
1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要求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其特征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1],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
由此决定,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兼具科学与美学素养,兼通技术与艺术才能的专业人才。
[2]因此,实际教学活动必须时刻为这一目标服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也应支持和支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落实到色彩课程教学,更是如此。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色彩训练后,要掌握基本色彩理论,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获得正确的色彩观察和表现方法,养成色彩审美、造型、抽象等能力,并以设计思维,辅以各种手段,超越对自然物象色彩的再现模仿,从第一自然色彩进入到第二自然的色彩状态,实现主动性认识和再创造,从而能自由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关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关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艺术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与其他课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特殊性艺术设计类课程是一门艺术创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评价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
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较为主观的过程,很难通过客观标准来衡量其优劣。
艺术设计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因此评价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其成果,更应该注重其创作过程与创作思路。
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 艺术设计过程评价艺术设计创作过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创作技巧。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创作思路、创作方法、创作步骤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
2. 艺术设计成果评价艺术设计的成果评价除了要看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外,还要关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内涵,以及作品对观众的影响和感染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作品的表现形式、创新性、传达性和表现力等方面。
3. 教学过程评价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价需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方面。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教学环境的氛围营造等方面。
4. 学生素养评价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因此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审美情趣、美术知识积累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三、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全面评价。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品评比、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评价与自评、教师评价与同行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认知课程的一些思考

培养 良好 的 学 习方法 ,增加 学 习兴趣 。通 过对 职 业现 状 与发
中将要 学习的 内容做 一个 系统认 知的 “ 先导课程 ”。其 目的是使 学生 展 的分 析 ,对学 生职 业 成长 的过 程及 所 需的 专业 素质 和相 关 的能
义 ,为将来 进行 创造 性 的色彩 设计 打下 基础 。
色彩 基 础课 教学 发挥 其 真正 的作 用 。作 为一 门课 程 的教 师 ,需要
色 彩 的主 题 性创 作练 习 应选 择学 生熟 悉 的题 材 ,在联 想 的作 不 断优 化 课 题设 置 , 不 断 学 习优 秀 教学 模 范 , 以提 高 自身 教 学水 用下 , 根据 已学 的色 彩 知识 和 掌 握 的色 彩 规律 ,运用 恰 当 的 色彩 平 ,促进 平面 设计 专业 色彩 基础课 教学 的发 展 。 表现 手段 ,去把握 、运 用色 彩 , 强调 色彩 的象 征性 与抒 情性 ,用 色彩 的音 符组 成动 人 的旋律 ,谱 写感情 的乐 章 。
一
( 一 )课程 系统 认知 介绍 各 门课程 的 作用 、类 型 、相互 关 系对 培养 职业 能力 目标 的标 准及 所涉 及 到的 知识 范 围;专 业 的发 展过 程和 专业 特色 、教
、
专业 认 知课程 教学 任务 和 目标
教 学任 务 目标 : 以职业 能 力 为核心 ,以职 业 岗位 为 目标 ,参 学模 式 、典 型的 工作任 务 及所 培养 的 工作 岗位 目标 。介 绍 该专 业
了解在校 期间将要 学 习那些课 程 ,这些课 程解决什么问题 ,各种课程 力 的培 养 ,树立 良好 的职业 道德 观和 爱 岗敬 业 的精神 、 终身 学 习 之 间是 一个什 么样的关 系,这对引导学生树立 良好的学 习方法和成长 的 理念 、正确 的择 业与 就业 、诚信 做人 的价值 观 。 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做好 心理 准备 ,都将会起到一个帮助作用。 关键词 :专业认 知;培 养 目 标 ;课程体 系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艺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提 炼 简化 的基 本 方法 , 能按 照一定 的视觉 以及对高职 学生注 重实践 与创 新思维培养 过 去教 师在评 定 学生 的作 品时 , 往 往 的要求 , 偏离 了构成教 学体 系 的 目的, 影响 关 注 的是 学生 作 品的最终 视觉效 果 , 而忽 规 律 重新组 合 以获 得 抽象 的形 态美 , 并在
这 此基 础上 掌握 一种 系统 的形 象 思维方 式 , 了整个 设计 教 学体 系水 平 的提高 , 已经 视 学生创 作 的过程 , 是在构 成 教学 中万 这 从 而 由最初 的艺术 的感 性表 现走 向理 性的 成为设计教学 中亟须解决 的一个 问题 。 万 不可 的。实 际上 , 学生正是 在 制作和 创
界设 计 中的位置。构成 作为 艺术设 计专业 体 的事物 , 了安排 学生运用 常规 的观察 育 和基础 教育 之 问严 重脱 节 的现 状 , 除 打破
的基础课 程, 我们 应该 借鉴构 成主义、 风格 与表现 手段 之 外, 可 以鼓励 学 生运 用逆 原 有 的构 成教 育单调 死板 的教 学方 式, 还 把 派 、 豪斯等对 于构成的研究成果 , 包 从构成 向思维 、 反常思维 、 发散 思维等形式认识事 握 住构 成 教 育和 未来 专 业教 育之 间 的联 形态 关 系上 , 对形 态进行 分解 以及 重新设 物 , 强调 每位 学生 的观 念 、 角度 都 是 独特 系, 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 并解决 问题 的能力, 计 和 整合 。 比如 , 我们可 以从 中 国传 统 图 的—— 只 有独 到 的 想 法 与表达 才 最 有价 使 学生运用所 学的构成知识 去大胆创 新表 案 中得到许 多启迪 并结合构成来表 现设计 值 , 同时 , 师 要善 于 提炼 学 生创 意 的火 现 设计 思想 , 教 成为具 有创造 力 的复合 型人 图形 , 真正开拓 国内构成 的特色教育 。
浅谈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郭 河 蕊 北 如何 ^
我 国古 代 教 育 家 孔 子 说 过 : “ 之 者 不 如 知 好 之者 ,好 之者 不 如 乐之 者 。 ”兴 趣 是最 好 的 老 师 ,要 想 使 学 生 学 好 数 学 , 必 须 使 学 生 爱 上 数 学 ,爱 上 数 学课 。调 查研 究发 现 , 学 生爱 好 哪 门 功课 ,有 这样 几 种情 况 :一 是 喜 欢这 个 老 师 ,就 爱这 门课 ; 二是 学 生 悟性 较 高 , 这 门功 课 学得 比 较 好 ,较 自信 。这 两 点 中 ,笔 者 认 为第 一 点最 重 要 。一 个 教师 的人 格魅 力 与 恰 当 的教 学 方 法更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下 面 笔 者 就从 这 两 方面 出 发来谈 一些 自己的认识 与做法 。 理解 尊重 学生 ,树 立 良好形 象 般 教师很 容易在 学生 心 目中留下古板 、 严 厉 的 印象 。这 样学 生 的 心 理 负担 就 很 重 ,如 果 学 生 感觉 老 师 很 可怕 ,就 很 难喜 欢 他 上 的课 。所 以 ,在 上 课 时 教 师要 态 度 和 蔼 ,努 力 构建 一 种 愉
一
手 操 作 ,并 归 纳总 结 出计算 公式 。在 这 节 课教 学 中 ,我 尊重 学 生 ,相 信他 们 的学 习能 力 ,给 他 们提 供合 作 、探究 的机 会 ,在锻 炼 他们 动手 能力 的同时更 激发 了他们 学 习的兴趣 。 另外 ,教师平 时还 要多跟 学生谈心 ,了解 学生 的思想 动态,让 学生对 教师产生 一种亲切感 。我们要 尊重和理解 所有的 中等 生、后 进生 ,对 他们应 当变忽视 为重视 ,变 嫌弃为喜欢 ,变冷眼 为尊重 。 我们 要调整课堂 上的视线投 向 ,让后进 生也能天 天看到教师 亲切的 目光 ,也过上幸福 的校 园生活 。 例如 :我 班 上的 一名 学生 整天 闷 闷不乐 ,沉 默寡 言 ,性格 孤 僻 ,学 习成 绩也 不理 想 。我 了解 到他 的父母 离异 ,他 和父 亲一 起 生活 。由于父 亲 脾气 暴躁 ,教育 孩子 没有 耐 心 ,也不懂 得怎样 去 关心和呵护 孩子 ,这让孩子很 不快乐 。知道这些后 ,我试着从各方 面去关心 、帮助这位 学生 ,有 空就和他 聊天。他渐渐 地发现我 是真 心对他好 、真心帮他 ,慢慢地 开始和我靠 近 了,一天 一天地开 朗起 来 。现在他 和其他孩 子一样 自 ,学 习成 绩也明显提 高了。 信 快 的 学 习气 氛 。 如果 教 师 不 是 高高 在 上 的 ,而 是 二、经 常鼓励 学生
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之思考

摘要作为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多元化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本文针对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新形势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Graduation Design for Higher Art and Design Major//Zhao WenyanAbstract As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link combining prac-tice with innovation,traditional graduation design teaching mode can't meet the demand in the current diversified market. In this paper,with the problems in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of art design in recent years,combining with the writer's teach-ing experience,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art design;graduation project;teach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Design and Art,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333001,Jingdezhen,Jiangxi,China毕业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体现,既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阶段。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思考和建议

就业观念 的树立 、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 的培养都不是
蹴而就 的 , 需要一个较长 的积 累过程 , 就业指导课 必须构
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课程体系 。
关键 词 就 业 指 导 教 学 思考 和 建 议 艺术 设 计
Ar sg p ca i m p o me t t De i n S e il y E t l y n i a c a sTe c i g Gu d n e Cl s a h n
文献标识码 : A
就 业指 导课 是 开 展 大 学 生就 业 指 导 工 作 的重 要 手
段 和 方 式。 本 文分 析 了艺 术 设 计 专 业就 业 指 导 课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 别 从 教 师 授 课 和 学 生 自我提 高 两 方 面 . 在 艺术 分 对 专 业 学 生 中开 设 就 业 指 导课 提 出 了 思考 和 建 议
艺术设计专 业就 业指导课 的教 学思考和建议
潘
中图分类号 : 9 3 C 2
摘 要
青
安徽 ・ 肥 合 2 02 ) 302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1 1 一 1 7 — 8 4 2 1 )5 的工作 岗位 , 以健康 的心态走 向社会。
( 徽 建筑 ._ 学 院艺术 学 院 安 y, -I k
t e a t t d n s. h r su e t Ke r s e l y n u d n e e c i gt i k n n u g y wo d mp o me t i a c ; a h n ; n i g a d s g - g t h e to s atd sg sin ; r e in Au h rS d r s An u n v r i f Ar h tc u e2 0 2 , to ’ a d e s h i U ie st o c i t r , 3 0 2 y e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第一 , 学生的专业 知识 水平 良莠 不齐 , 自学能力 和 自主学 习 的少 。因此 , 调 在 整教学计划 的时候不 得不 相对 地增 加基础课 程或基础课学时 , 以 保证学生有较扎实 的基本 功和专业基础 知识 。 第二 , 学分制与学时制 同时并存 的矛盾 。必修课 和选修课 的 安排上 要考虑各 学年 、 学期 的合理 分配 , 出现第七学 期的选修课 没有学生选修或选修 了却不去上课 的现 象 , 因是很多学生 已经 原 学满 了毕业所需要 的选修学分 , 这与教学计划 中选修课程 的门数 和学分总量 的要求及设置有矛盾 。学校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 防止学 生第七 、 八学期在 校期间没有课 上而失 去约束 , 要刻意安 排 相 应 的课 程 。 第三 , 受就业的压力 的影响 , 学计 划中不得不考虑第七 、 教 八 学期课程的特殊安排 。第七学期 以实 习和社会 实践为主 , 第八学 期 只有 毕 业 实 习 和 毕 业 论 文 , 致 整 个 四年 的课 程 分 配 不 均 匀 , 导 二 、 年级 的专业课 程相 对集 中 , 三 学生学 习压力 大 。第 七 、 八学 期, 部分学生因为要实习 、 找工作或 以此 为由而缺课 , 个别学生 甚 至整个 学期都不在 学校 , 使校 内课程 的教学秩 序受到严重影 响 , 学校对这种现象没有采取有力 的管 理措 施。 第四, 一年级第一 学期 , 由于新生人 学时问较 晚及 相应素质 教育 ( 如军训等 ) 占用 了四周 时间 , 再加上专业基础课程 的课 时量 般都较大 , 导致学期和周学时量都偏大 , 学生学习的时间紧迫 , 没有充足 的课外 时间进行 温习和消化。 第五 , 由于学校 的排课系统与艺术设计专业 的教学规律不协 调, 任何 课程每周 的课 时安排不 能超过 8 时 , 学 导致单 位时 间内 的平行课程较 多 , 学生在 同一 时间内的作业任务重 。 第六 , 师生 比失调 , 师资不 足 , 再加上部分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不够 , 师在专业实践 和实 习环 节中难 以顾及 到每一位学 生 , 教 实 习指 导 不 能 完全 落 到 实 处 。 教学 改革是一个 逐步完善的过程 , 就是发现 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过 程 。湖南农 业大学艺 术设计专业 的教学计 划在教学 实践 中 不 断完 善 , 逐步形成 了有 自身特色的教 学体 系。在教学计划的调 整 中遵 循 以 下 原 则 和 方 法 。 首先,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的调 整始终围绕艺术设计专业 的培养 目标 进行 , 养从 事艺术设 计及 其相关领域的设计 、 培 研究 、 教学 和管理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其次 , 明确艺术设 计专业 教学 的 目的 , 充分考虑学校 的办学优势 、 专业 特色和教学资源 。第三 ,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思考

素描课 程在这 一阶段的训练将不再 是客观表现 , 而是应 用理性
的指 导根据现 实形 态进行提炼 、 概括和重新组合, 创造性地表现
各 种 形 态 。 在 感 受 的基 础 上 , 通 过 理 性 思 维
对众 多语言 要素的剥 离, 有效地把握形态 的基本结构性质 , 从而 为形 态的创造和 主动表现打 下基 础。 这 一 阶段 的练 习是帮助 学 生实现造 型设计从无到有 的过程 , 熟练掌握 比例、 结构 、 秩序、 组合及透视规律 , 展开创造性的思考和设计 ; 要求学生从结构入
力为主 , 培养 学生的设 计思维, 提高 学生 的审美鉴 赏力和准确 的
描绘能力。
可 以发现 , 这 些结构是 一个有机组合体 , 而对这 些结构的研 究可
以深深地启发我们 的想象力。对 自然形态和单一形态元素及 其 结构原理 的研 究对 于艺术设计具有 重要的意义 , 这些研 究结果 可 以被直接运 用到实际成 品或建筑设计中。
原理 设 计 的 楼 梯 、 荷 兰设计师 F l o r i s W u b b e n的杰 作 鸟 巢 椅
( E y r i e C h a i r ) ( 图1 ) 充分 利用 了仿 生学 的原理 。还 有设 计 师 N a t h a n i e l L u c e r o 运用仿 生学设计 的一款概念交通工具 , 车体 如 同海洋 中的无脊椎 生物 , 类似鱿鱼宝宝一样 ( 图2 ) 。 由此可以引
手达到对形 态的掌握和再造 , 体会造型结构的合理性 , 感 受形态 结 构的美感 。这 一 阶段 主要 以线 的方 式来 表现形态 的结构 , 重 视对结构 线、 外轮廓线 、 透视 线、 物体运动轨迹 的研究 , 强调表现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思维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思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国内艺术院校的蓬勃发展、还有针对社会需求而反映出传统艺术设计教学的不足等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使得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设计艺术是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科技的进步促使艺术设计专业同样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过程之中。
首先充分认识设计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和个性,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并创设一种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就拿设计中的纤维设计来说,它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现有的服装课程或染织课程里面的编织设计就隶属于这个范畴。
但是纤维设计的研究对于国内的设计领域却是一个较为新鲜的动感地带。
首先来说服装设计专业或染织专业的学生对于纤维设计的认识是其对专业发展的提高和延伸必不可缺的。
不仅如此,纤维设计的范畴之广泛,程度之深入也是其他设计类学生所应了解和掌握的技能之一。
从这一点上讲,有个完善且适用的教学纲领是绝对必要的,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有个非常好的基础和铺垫。
其次,现在设计类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动手能力的问题,举例来说,服装专业的学生不只是能做一件衣服,而是怎样把衣服做好、做新、做得有创意,还要同时有市场价值。
纤维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的比例正逐年加大,是一席不容忽视的的市场领域。
它包含的范围及其广泛:保护、时装、智能纺织、体育、医疗、运输、家居、建筑、地质……可以说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现在国外市场对于纤维的研究正处在研发阶段,从教学中就有很充分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这个“实际”就直指市场,不仅是现在的市场更是未来的市场。
而国内对此也正是用人之际,会为更多既全又专的人提供空间,也是为我们设计类的大学生今后用以展示自我能力,增加就业的一个大好时机。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思考摘要:在设计类的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发的几点思考,有关专业上的设计专业课和设计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有关艺术修养方面的思考,以做教学上的借鉴和改进。
关键词:设计理论实践衔接设计基础能力文化修养信息交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高职学校都在探索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设计类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同样应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一直以来注重的实用性,特别是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之在走向社会后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快速地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缩短岗位培训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几种情况,引发了我如下思考。
一、设计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的衔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出现了实际操作和理论联系不上,或者表现为没有理论支持;特别是没有基础理论和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的支持。
比如,在平面设计中,有些同学画面的构成不好,空间关系和主次关系不分明等,究其原因,是没有运用好设计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对这三者的各自作用、特点及如何去运用及创造,把握不当,画面混乱。
由于学生进校时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对设计的理解有时会处于一种偏激状态。
所以,进行设计类课程训练时,应该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设计知识有很好的掌握与消化,对形态的理解、运用,对色彩的视觉作用,色彩的情感作用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知识结构关系,应该是金字塔形,只有在底层储备得越多,才能上得越高,今后才能攀上顶峰。
关于一些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四大变化,等等。
可以说,就是金字塔的最底层。
这同时也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教学要求的联系性,也是同等的重要;各个教学环节思维的贯穿,教学目的要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接触设计的开始到毕业设计。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快适应社会 的需要 , 并且成 长为一专 多能 的复合型
人才。要突出艺术设计的专业性 , 就应建立起一套 完整的教学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 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 才的培养 , 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应强 调课程设置 的针对性 、 基础课教学的 适应 性 、 专业课教 学 的实用性 、 实践教学的合 理性
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高。而 目前我国对这一专业的教 育还摆脱不 了对传统 美术教 学的依赖和影响。在很
多的观念上 , 在教 学实践 中脱 离不 了传统 美术的模式与要求。这种现 象在 艺术设计专业 的教 学中尤 为突 还是
出, 无形 中影响 了我 国艺术设计 专业的发展 与社会环境的 变化相 适应的 问题 , 而这也正是 艺术设计专业 的生 命力之所在。
习和运用 ; 完善 、 充实教学 内容 ; 加强 以操作技能 、
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 ;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
占的比例 ; 加强教学和实践结合 , 逐步建立 学校 与 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很
程技术 的结合 , 是艺术与人类文化 的结合 。这样的 学科特 征 , 面对具有这些特点 的学生群体 , 我们 的
专业知识的实际困难和畏难情绪。在课程设置和课 性 ,也不能适应 日益发展的艺术设计领域的需要。 与透视 、 人体工程学 、 装饰材料与构造等 , 可以适当 增加课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 多增加一些设计实 例讲解 ;将设计的一些原理性知识融于实例的讲解 之 中, 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 提高学生学习这 类课程的热情 , 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优秀设计作
收稿 日期 :0 7 1— 8 2 0 — 2 2
作者简介 : 瞿燕花 (9 O , , 兰州人 。助教 , 1 8 一)女 甘肃 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 究 。
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反思

二 积极 开拓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受是设计 的关 键。在教学 中培养学生 的创新观念和艺术表现 力
传统造型基础课教学过程 中很少去强调学生的想象 力和 画 要从每个 环节做起 。除 了课堂上 的教 学要 求之余 ,要求 同学们 面创造力的训练 ,以至 学生 交上来的作业千篇一律 ,教师评判 走进 自然 、关注身边事物 ,然后使用不 同的形式表现 出来 ,以
认清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 目的
以往造 型基础课程的训练 , 我们往往只注重学 生造 型能力
色 、 实际结合 不紧密 、 乏与设计的 贴近 ,已不能 满足设计 的 基础 训练 ,以绘画专业素描课的造型能 力训练 为模 式 ,通过 与 缺 课程 的要求 。 基于 上述情况 , 年来 , 设计学院都 在积极探 对物象 的形体结 构、 近 各 光影 、 质感和 空间关系等表现语言来完成 , 索设计 基础教学 的改革 与创新 。 设计素 描 、 设计 色彩 课程 的教 使 学生 的思维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 “ ”的准确度上 ,其 目的 形
设计教育 ——1 9 2
时 , 受到形式 美感的表现愉悦 。 二 , 享 第 客观事物形态分析 。 要 对事物的形体作出充分的观察 了解和分析 , 让学生对 自然形态 、 人工形态 、偶然形 态等因素进行研究 ,在形态研究 中发现形 式 美的规律 ,并能有效地使用这些规律 。第三 ,材料表现 形式 的 训练 。入学前 绘画训练 中,多使用素描铅 笔或炭铅 作为绘画工 具 ,也很少考 虑其表现 技法 。“ 在我们学习传统技法的 同时 , 现 应努 力尝试一 些新 的材料 、 工具 , 以拓宽材料语言的表达能 力, 使学生能在一 个较 深的层次上理解和研究素描 , 励学生大胆 鼓 实践 ,把 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能 力放在第 一位 ,鼓励 学生不要
对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的思考

现对 经典作 品和前 沿艺术 理论 的研 究与
介绍 , 在 很大程度上反映 出教 学的深度和 教 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 2 ] 杨晓英. 美术课 堂教 学评价 中的几点思
考. 函授 教 育 , 1 9 9 8 ( i ) .
[ 3 ] 范本 勤. 功 能错位 的校正—— 也谈高等 师范美 术教 育 改革. 淮 南 师范学院 学报 , 2 0 0 4
还须 切实 以课 程 的主要 内容特 点和最终
纠正学生在实践技法步骤上 的错误 , 同时 给学 生进行 示范。作 品欣 赏作为扩 展教
学 内容 的有效方法 , 主要指教师利用 多媒
方面进行 , 即教学基本 内容评价和扩展 性 内容评价 。其 中, 基本 内容是指课 程大纲
所规 定 的必须完 成的教 学 内容 。教 学基 本 内容又包括 两大知识系统 , 即基本课论 和基 本技 法实践 。基 本课 论如 阕 明某 画
( 4 ) .
二、 对 艺 术 设 计 类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的评 价
实践 性是 多数艺 术设计 类课程 的 突
[ 4 ] 胡书可 , 胡辉. 关于构建 艺术设计教学评 价模式的探讨. 江西教 育学院学报 , 2 0 1 0 ( 5 ) .
式。此外 , 成绩的评定还 要尊重学生作 品 呈现 出的艺术个性特征 , 教师要善于用学
生的眼光去解读他们的作 品。
2 . 学 生 反 映
旨在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美术造型 能力 、 专 业设 计 能力和 审美能 力。这 不仅给相 应 的专 业教 学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也给教学
质量 的评价 提 出 了新 的问题 。笔者结 合
系到“ 教” 与“ 学” 双方 积极性 的发挥 。其
艺术设计专业的水墨课程教学反思

艺术设计专业的水墨课程教学反思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世人的喜爱。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水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水墨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传统。
在传统艺术中,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传统题材是必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因此,在水墨课程中,应该注重传统技法的教学和传承,同时也要引入当代艺术的元素,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思考的思路。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单一性。
传统水墨画注重练习和模仿传统作品,这是技法学习的必要环节。
然而,单纯的练习和模仿容易使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
因此,在水墨课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启发,鼓励他们去思考和探索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技法。
此外,水墨课程的评估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水墨课程的评估普遍以画面的完成度和技法的熟练程度为主要标准。
虽然这是重要的评估指标,但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评估水墨课程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意表达和艺术发展潜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在教学环境方面,一些学校或机构缺乏专业的水墨教室和设备。
尤其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接触到优质的水墨教学资源。
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设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
最后,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关键。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水墨画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水墨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的水墨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们应该注重创新和传承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丰富评估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导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对艺术设计充满热情的学生,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门【艺术设计】专业导论课程。
本课程为我打开了艺术设计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状,都获得了诸多启发和收获。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我对艺术设计专业导论课程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在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艺术设计的本质和意义。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点,更是一种传递信息、展示价值观念、影响社会的有力工具。
从这门课程中,我意识到艺术设计的广泛影响和深刻内涵,它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艺术设计,我们可以突破语言的限制,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思想,引发人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
这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艺术设计者,我们有责任关注社会、关心人民,通过作品传递积极正能量。
其次,课程中的历史回顾让我深刻理解了艺术设计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历史,我看到了艺术设计与社会、时代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涌现,各自带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意义。
这些历史案例不仅是艺术设计的宝贵遗产,更是我们进行创作时的灵感源泉。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融合创新,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独特性的作品。
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体会到了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和挑战。
创作是艺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创意,同时结合设计原则和技术手段进行表现。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我们对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媒介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我们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创意不足、表达不清等问题。
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复推敲,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进步。
同时,实践也让我明白,艺术设计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的学科,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考
张 婷
(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0)
摘要 : 艺术设计是是 一种 大众化艺术 , 它在 注重艺术效果的同时更强调 实用性 , 针 对艺术设计专业教 学从基 础课 程的安排 , 学生的创 造意识和
创造力 的培养 以及相应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探讨如何更科学的设置和上好艺术专业设计课程。 关键词 : 艺术设计 ; 基础课 ; 创新 ; 综合素养 艺术设计是一种大众化艺术 , 是工业与美 术相结合的一 门学科 , ,它在注重艺术效果的 同时更强调实用性 , 现今设计艺术在我们的 日
常生活 中无所不在 , 在各个院校也大规模开设 艺术设计类专业 , 这是社会经济发 展的必然要 因素 ,并把设计 中需 要解决 的美术 问题解决
好。
三、 综合素养的加 强
艺术是社会文化的最直接反映 , 是 以文化 为基奠的 , 要做 出好 的设计 , 必然要 以深厚 的 文化底蕴为支撑 , 没有博深 的文化依托所 出来 的设计是缺乏生命力和感 染力 的 , 是无法 长久 立 足的 , 它更是 一门新兴 的交叉性 学科 , 需 要 艺术和科学 的交叉 融合来 推动其最终 的发 展 , 因此我们要重视学 生的多方位 文化素养 : 加强美学的学 习,正确处理好设计 中的四 对矛盾 一 一 人 与产品的矛盾 、 技术与艺术的矛 盾、 功能与形式的矛盾、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充分 理解设计的特性 一 一应用性 、 审美性、 技术性 、 创新性、 市场性 ; 理解好设计审美的观念 、 规律和 趣味 ; 加强史学学习 , 从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的精 华 中提取要素做好古 为今用 一 一设 计以人为 本“ 坚而后论工拙” ; 实用性 和艺术美相辅相成达 到“ 体舒神宜” ; “ 易简不易繁, 易自 然不易雕琢 ” , 设计的最高境界是以最简单的形式传达出最具 美感 、最具丰富内涵和实用性相统一 的作品; 加
极 主动性 , 开拓思维积极 思考 , 教 师所要 做的 工 作是引导 , 就象园艺师 修剪树木一 样 , 只是 帮助树木长得更好 , 而树木本身才是生长力的
习达到对工业 生产和社会生 产力的推动。 因此 我们学 科的基本出发点就与传 统意义上的“ 纯 美术” 类学科 不同 , 所 以在 教学知 道思路 和课 程 安排 上也就有所不 同。
能教 的 ,对艺术 的任何 推力都有 妨碍创 作 的
自发性 的危险… . . 在艺术及其 它教育 中, 最出 色 的教师并 不 是将 自己 的所知 倾囊 相授 , 也 不是滴水 不漏 ,而是凭 着一个 优秀 园丁的智 慧 、观察 、判 断 ,在需 要帮 助的时候 给予帮 助。 ” 在教 学过程 中我们要 把 问题拿 出来和学
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针对艺术设专业计课程 的设置 ,及 学生的培 养探讨此 课程的教 学发
展:
一
、
基础课程 的设 置探讨
无意识 的的状态下受到束缚 , 针对这个问题我 们在教学 过程 中要 引导学生 树立创造 意识培 养学生们 的创造能力 , 我们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 面来人手进行尝试 :
强文学的学习 , 使 自己的设计作品充满思想性 , 突出没计的韵味; 加 强综合文化的学 习和应用 , 把对各个方面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 和理解充分
调动起来提高艺术设计中的 自我创造力。
生共同解决 , 让 学生体会 到这是 他们 自己需 要解决 的问题而不是教 师 的,增 强学 生的积
我 们撇开针 对专业 开设的各 个专业 技能 课不说 ( 如服装设计专业开设 的服装设计 课 , 装潢设计 专业开设 的平 面设计课等 等课 程 , 因
为这些课 程的针对性是极强 的) , 单说 素描 、 色 彩这类基础课 , 其教学 内容和教学思路一 直被 研究 , 许 多院校针对这些课 程也一 直在进 行着 教 学改革 ,虽然这类 教学 方式没有 固定 的定 律, 但笔者认为基础课 的教学应 当成为一个从 纯 美 术 到 设 计 的 桥 梁 ,而 不 是 独 立 的 一 门课 程, 其原因有两点 : 1 . 单纯 的强调 素描 、 色彩 的 功底会 削弱专业倾 向性 。 因为基 础课是 要为专 业设计课服务 的, 设计类学生学习基础课 的时 间是有 限的, 可以说再如何加强基础课训 练也 无法赶 超那些纯美术类学生 ; 2 . 不把基础课 和 专业课联 系起来会造成学习 的专业断层。 传统 模式 的基 础课教学 是和设计 类专业教 学脱 节 的 ,从 基 础 绘 画 到 设 计 是 一 个 跳 跃 性 过 程 , 我 们要拉 近二者 的距离 使学生 平稳 的过 渡到设 计学习上来。 但是这 并不是说 我们就要 放松甚 至放弃 传统的美术基础课教学 , 因为脱 离了基本功的 训练我们 的专业设计 学习就 犹如空 中楼阁摇 摇欲坠 , 而是把传统的基础课教学进行有专业 倾向的合理化调整 , 因此要在传统 基础 课 的基 础上增加设计素描 、设计色彩这样 的课程 , 并
变灌输式教学为研讨性教学。 哈佛大学艺 术心理学 教授 阿恩海姆教 授指 出 : “ 艺术 是不
艺术设计的 目的 … 一 “ 通过艺术 、 工业 和手工艺 的合作 , 用教学 、 宣传及 有关 问题采
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 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也 就是说我们 的这些课程 是要通 过对艺术 的学
=、 学生创 造力的培 养
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就在于创造性 , 艺术设 计强调创造性与个性 ,可以提高产品 的科技 、 艺术含量及审美附加值 , 从而创造出更大 的社 会效益 。 设计创新 的最大 障碍就是现有 的实物 形态 , 这些实物形态会使设计者的在有意识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求, 也 是艺术类学 科分类越来 越细致 、 朝 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