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规划与城市开发建设探讨
谈石家庄正定新区的规划与发展

谈石家庄正定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商莹;张娅莎【摘要】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conditions of Zhengding new region in Shijiazhuang city,specifically analyzes its political and planning problems,and explore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mode,which has important meaning for further developing new city region.%对石家庄市正定新区的规划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分析了正定新区在政治层面和规划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区的未来发展模式,对城市新区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3页(P2-3,4)【关键词】规划;城市定位;发展模式;生态文化【作者】商莹;张娅莎【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依据《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石家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正定新区定位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核心区域,并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石家庄市正定新区规划区域110 km2,划界滹沱河以北,地处正定古城东侧。
新区起步区约27 km2,其中核心区域5.52 km2,涵盖行政、展览、文体以及大学城等重要城市功能。
新区以石家庄市政府为核心,围绕其布置中心景观区包括市民休闲广场、新区临河水体景观、园博园等。
正定新区将打造为国内领先的低碳、生态、智慧新型示范城市,建设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
正定新区规划效果图见图1。
1)政治层面问题——政府定位问题。
a.高端定位加大招商引资难度。
关于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8篇)

关于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8篇)关于最新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精选(8篇)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不过不少人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最新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最新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精选(精选篇1)一、基本情况__县是__的北大门,通往__的交通要道,__高速公路从县城通过,过去,由于历史、体制、经济以及所处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__县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较为滞后,人口密集,房子陈旧老化,街道狭窄却又脏又乱,道路凸凹不平,交通拥挤,县城呈现典型的“脏、乱、差”现象。
为加快__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县城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中心作用,__县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通东南亚、南亚通道,建立东南亚、南亚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的机遇,大兴小城镇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城市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健全,规模不断扩大,面貌日新月异,城区面积由0.9平方公里扩大到1.7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近0.90万人,城市化水平年均约提高0.5个百分点。
交通拥挤、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
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困人口从__年的__人下降到__人。
二、主要做法__县城市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除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在抓好规划的前提下,打破常规、破除“等、靠、要”思想,大胆创新,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强化建管、通过新区建设促进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区建设一年一个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__县是我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县之一,在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产业支撑单一,底气不足。
全县除__外,多数乡镇集镇处于群山环抱,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以种植业为主,产业支撑以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特色产业少,城镇集聚辐射功能弱,对乡(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其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发展不平衡,县城街道又脏又乱。
基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新区建设的探讨

其实 , 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 的。17 年美 国地 99 理学 家 R 诺 瑟姆 ( yM.Notm) . Ra rh 就发 现 了城市 化 进程的基本规律 , 即城市化 总体进程 沿 s型 曲线变 动, 当城市化率突破 3 %以后 , 0 将进入加速 阶段 , 直
到城市 化 率接 近 7 % 。截 止 到 20 O 09年 , 国城 镇 人 中 口已达 62亿人 , 镇化 率 已经接 近 4 % , 据 这 一 . 城 7 根 理论 , 以及 美 、 韩 等 国城 市 化 发 展 的 经 验 , 国城 日、 中 市化 还将 处 于加速 发展 阶段 , 市化 总体 每年 还将 继 城 续 快 速提 高 ; 且 由农村 进 入城 市为 主导 的城 市化 阶 并 段 即将 结 束 , 来人 口流动将 依 次进 入 以小城 市进 人 未 大城 市为 主导 阶段 、 以大城 市郊 区化 为 主导 阶段 和以 都市 圈为 主导 阶段 。
就 会产 生极 大 的集 聚 作用 , 引周 边 的各 种 资 源 : 吸 人 口的不 断集 聚 , 得 城 市 人 口规模 加 大 , 业 的不 断 使 产 增 加 , 得 城市 功能 越 来 越趋 向 于多 样 化 , 城 市 原 使 而 有 老城 区 的承载 力却 已经 达到 极 限 。这种 情况 下 , 势 必 会对 城 市功能 的 完 善 与适 度 转 型 产 生制 约 , 于是 , 城 市为 寻求 发展 , 必 须 要 扩展 生 存 空 间 , 行 新 区 就 进 的开 发 建 设 , 提 高 城 市 经 济 和 社 会 的综 合 承 载 以 力 _ 。因此 , 1 ] 城市 新 区 的 出现 , 也就 成 为 城 市 发 展 转 型 的必 然结 果 。可 以说 , 城 区是人 类 聚居形 式发 展 新 到高级 阶段 、 城镇 化 发 展 到一 定 阶段 的必 然 产物 , 它 是 区域 经济 社会 发展 到较 高 程 度后 出现 的重 要 空 间 组 织形 式 。新 城 区 的建 设 , 强 与完 善 了城 市 的 功 加 能, 繁荣 与 发展 了城 市 的经济 , 动 了城 市 社 会 的 整 推 体 性进 步 。
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探讨——以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1.明光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案例的概述明光市城市的基本情况明光市位于皖东地区北部,东临盱眙,西迄凤阳,南枕江淮分水岭与来安、定远、滁州接壤,北越淮河与五河、泗洪相望。
全市国土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64.11万人,人口密度275人/平方公里。
1.1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存在问题1.1.1规划布局不合理新区发展建设过程中,蚌宁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和104国道的改建已既成事实。
由于这两条城市主要对外通道在城区路段的选线与走向不尽合理,给城市土地集约开发和城市空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城市内外道路交通优化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和结构性矛盾。
1.1.2新区功能布局尚不完善城市框架尚未全面展开.缺乏大型商贸市场设施,原规划城市性质中所确定的商贸职能未能充分体现.城市新区中心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1.1.3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04国道与309省道穿越城区,承担着过境交通职能又是城市主干道,对城市的干扰和影响较严重,并且309省道与京沪铁路地下道断面不足,时常造成交通拥挤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城市南北向道路交通不畅,路网不成系统,丁字路和断头路较多,严重制约城市紧凑而有机地发展。
三是城区内缺少停车场等必要的道路交通设施。
1.1.4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突出表现为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强,电力线路架设较乱,公共绿地匮乏,城市防洪标准不高。
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
1.1.5新区建设中一些“城中村”的现象和问题比较突出,如山前村,林庄村等新区建设中包围,表现在:(1)空间布局杂乱,建筑密度过大,建筑质量差异大,无村庄规划,空间混乱,土地浪费,乱建现象严重,建筑密度太大,采光通风极差。
(2)市政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欠缺。
新区中大多道路狭窄弯曲,坡度不一,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等车辆通行。
中小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策略初探

2 构 建集 约的 土地 利用模 式
. 随着新 区城市功能 向综合化转 变 , 其城 市开发活动也 随之 转 2 1 集 约 化 的 土 地 使 用 在过去 的发 展历程 中, 一些城市新 区采 用了不断加大土地 资 变, 这就对规划提出了需要 对于不同功能 的发展轴在 空间上进行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2 9期 20 TECTURE
V0 . 4 NO. 9 13 2
Oc. 2 0 t 08
・6 ・ 9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8 2 —0 90 1 0 .8 5 2 0 )90 6 —2
W ANG n-e Ya f i
Ab tat trigfo t en csi f e e p n ft ersd n esi befrs l fmie ,t epa t emenn fd v lpn h ei src :Sat rm h eest o v l me to h eie c ut l o mal a l s h rci a igo e e i t ers— n y d o a i c o g d n esi befrs ala l swa i usd o t mpo et es aeq ai ft er ie c utbefrs l fmie ho g ulig e c ut l o m l fmie sds se ,h w o i rv h p c u ly o h e d n es i l o mal a l st ru h b i n a i c t s a i d
2 在 。作为 主城产业 转移 、 空间扩 展 的先 导地 区 , 区和主城 之 间 2。 用 地 功 能 的 适 当 混 合 新
积、 物业 、 间营造 、 空 舒适度 等方 面不断 提高 , 才会使 普通百姓 能 参考文献 : 够真正接受小户型住 宅 , 实现 中央政府 提出的建设 节约型社会 和 [ ] 梁 恩树 , 德 志 . 1 杨 浅析 中小 户 型住 宅 设计 [ ] 山 西建 筑, J. 和 谐社 会 的 目标 。 2 0 ,3 2 )8 —6 0 7 3 (6 :58 .
城市新区动态过程规划探索——以成都市空港新城镇村体系规划为例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城市新区动态过程规划探索—以成都市空港新城镇村体系规划为例姚南(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成都空港新城是在城市“东进”战略下,依托成都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布局的城市新 区。
随着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以及空港新城总体规划的基本形成,一批项目开发即将展开。
为避免新区的无序与破碎化开发,应加强对新区形成的动态过程的研究、引导与控制。
文章从城镇化视角切 入,研究空港新城的生长机理,通过动态过程分区施策,以及人口动态转移、镇村动态改造、产业动态转化和公共设施动态融入四大举措,引导镇村逐步有序向城市地区转变。
【关键词】城市新区;动态过程规划;镇村体系【中图分类号】TU982.29城市新区从谋划到全面建成 要经历 ,乃至较为漫长的 ,然而传统规划模式只注重对规划期的终极状态进行规划 ,新区建设动态的与,使新区建设的图不清晰,易受项目 ,统而使开发的效率和效不到 &成都市规划建设空港新城,是城市“南拓”建设 新区 立的 重大发展举措,是城市 “东进”,依托成都第二机场 国际机场规划的城市新区。
国际机场已于2016 动建设,预计2020 全建成,但空港新城的规划建设却相 ,2017 基 成空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
有序 空港新城所在的12个乡镇为城市新区,是 空港新城镇村体系规划 索的内容,研究 总规蓝图的动态 来找到可的路径。
1动态过程规划的相关研究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探 索动态规划,我国 自2000 以来也进 理 i ,但业内尚未形成对动态规划、过程规划形成统一的定义。
英国学者 N athaniel Lichfield"1959 ~ 1960)提出的社会规划 理论是英国动态 规划思想的起源。
该理从社会成 收 的,建立起 城市规划政、规划制定、规划 规划项目 果以及该结果可能引起的 社会 相 的有 不.响进 的方法论体系。
对建设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思考

对建设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思考【摘要】雄安新区作为中国新一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使命。
本文首先介绍了雄安新区的定位和意义,探讨了其建设背景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未来之城应该具备的特点,如推动科技创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产业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
最后总结指出,雄安新区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和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落实各项建设任务,使雄安新区成为未来之城的典范。
这些举措不仅将推动雄安新区的蓬勃发展,也将为全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雄安新区所展现的城市未来形态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城市发展朝着智慧、绿色、现代、创新、和谐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建设、发展、科技创新、智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产业发展、经济转型、民生福祉、和谐社会、城市规划、重要意义、机遇、建设任务、典范。
1. 引言1.1 雄安新区定位和意义雄安新区作为国家重点规划的新城区,位于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交界处,其定位和意义非常重要。
雄安新区被定位为首都副中心,将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务,缓解北京城市人口过剩和资源环境压力。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将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式,探索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新机制,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试验区。
雄安新区还将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雄安新区的定位和意义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更是为了构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2 雄安新区建设的背景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境内,距离北京约100公里,是我国政府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雄安新区建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17年4月,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旨在缓解北京市人口过剩和非首都功能过度集中的问题,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向周边地区疏解。
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践——纽约巴特利公园城的城市设计探索

[ 关键词] 成片开发街 区;城市设计导则;规 划设计: 巴特利公园城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1 0 - 0 0 0 [ 1 0 — 0 2 2 1 ) 4 0 9 — 4 中图分类号] U 8 [ T 9 1 文献标识码] B
AnUra s nGud l eMo e r a g -c l o kDe eo m e tB t r r t. b nDe i iei d lo re s aeBlc v lp n: at yPakci g n f L e y
于 2 世纪 8 O 0年代初,而直至 2 世纪初才作 l
生的所谓城中村的成片改造等 。对于这一类 为一个完整的街 区基本建成的美国纽约市 巴 成片开发的街区项 目,除 由政府相关的公共 特利公园城项 目,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手法 机构或大开发商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整体性开 进行 了先驱式的探索。这一案例对 当今世界 发外,从城市开发建设的运作效率、投资的 各国成片开发的街区建设项目启示良多。 风险把握以及实施操作的灵活性等方面考虑, 往往是采 用将街 区划分成小街坊 、小地块的 方式,并 以此为单位引入多个开发商来共同 参与完成整个街 区的开发建设 。在这种 情况
jd eftr ub nd s n u g ue r a e i . u g 瑾叫 嘲.M ag —c l bo kd v lp n, b nd s ng ieie , ln iga dd sg , a e P r t n L res ae lc e eo me tUra e i ud l s Pa nn n e in B n akci g n y
功能逐渐衰落而面临重建机遇,最终
3. 1城 市设 计 导 则概 要 () 1 确立建筑组群的体量布局。 工程开挖所带来的填土) ,其用地规
新区规划与开发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新区规划与开发的经验总结与启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区规划与开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区的规划与开发涉及到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新区规划与开发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启示,以期对未来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有所帮助。
一、充分调研与分析在新区规划与开发的初期阶段,充分调研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新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可以为新区规划与开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以确保新区规划与开发的目标符合广大居民的利益。
二、合理规划与布局新区的规划与布局是决定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
在规划与布局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同时,还要考虑到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城市功能重叠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此外,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和建设区的范围,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区规划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例如,交通网络的规划应考虑到道路、铁路、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还需要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水、电、气、通信等,以满足新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四、鼓励创新与创业新区规划与开发应鼓励创新与创业,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进驻新区。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
五、注重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新区规划与开发应注重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打造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
在社区建设中,可以注重绿化、景观、文化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同时,还应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决策,通过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会等形式,让居民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城市新区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1 城 市 新 区 的 定 义
关于城 市新 区的研 究 目前 尚处于起 步阶段 , 对其 概念在 学术界 也没有 统一 的界定 。 多数 学 者认为 , 城市新 区是伴 随郊 区化的 出现而发 展的 [ , 。 其概 念经 常与 国外 新城建 设 、 发区 ] 开 建 设等联 系在 一起 ; 由于 国 内城市 发展 的特 殊情况 , 市新 区也 经常 涉及 开 发 的 理 论 与 实践 城
17 0
或准 政府机 构 。
杨 东 峰等 人 从 开发 区 向新 区转 型 的研 究 中提 出我 国沿 海 大城 市 开发 区兼 具一 般 开发
区 的经济 属性 和新城 的空 间属 性 ,在调 整转 型过 程 中利用 自身 的空 间特 点通 过规模 化城 市
第 1 9卷第 4期 2 0 10 年 1 2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W ORLD REGI ONAL TUDI S ES
Vo. 9. . 11 No4
De ., C 20 10
城 市新 区开发 的理 论 与 实践
叶 昌东. 周春 山
( 山大 学 地理 科 学 与 规划 学院 , 州 5 0 7) 中 广 12 5
业 功 能的 , 有相 对独 立性 的城 市社 区 。将我 国城 市新 区分 为 由传 统 小城镇 发展 而来 的“ 具 突
变 发展 型 ’ 围绕 城市 的某 重 点建设 项 目逐步 建立 的“ 设项 目配 套 型 ” 建 两大 类 ; 时将 我 国 同 城 市 开发建 设过 程 中出现 了形 形色 色 的新开发 称 为“ 新城 ” 类 。
收 稿 日期 :2 1 — 3 2 ;修 订 日期 :2 1 — 0 2 0 0 0— 8 001—2
城市新区活力多维度提升路径与实践探索——以沈阳王家湾地区为例

1452023.07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城市新区是城市空间外延性扩张的重要载体,一般指具有明确边界、由政府主导开发的城镇建设区域[1],包括毗邻建成区和跨越式独立新城两种[2]。
国内外新城开发在逻辑上存在一定差异:国外由人群活力主导,是自下而上的空间产物[3];而国内则更偏向计划性开发。
快速扩张使我国新区开发面临公共服务滞后[4]、空置率高[5]、发展周期长[6]等问题,易出现“空城”与“鬼城”现象[7]。
其原因主要在于计划性开发关注速度而忽略空间质量,功能设施不完善、景观与活动吸引力低、文化缺失等难以吸引人群形成活力。
因此,本研究从城市设计视角出发,解读活力构成,分析研判发展,并以王家湾地区为例提出营造策略作为探索实证。
1城市新区活力提升体系建构新区活力提升重点在于“引”和“兴”:“引”即利用文、景、城的特色与魅力将活力引入;“兴”则是通过多维要素设计,为活力提供短期活动和长期驻留的载体[8],并逐步形成活力“锚点”。
因此,本研究建构城市设计视角下自然、空间与人文内生互动的城市新区活力提升体系(见图1),在“构成—研判—营造”的逻辑下探索建构适应城市新区的活力提升路径,以设计谋求生境、业境、人境与文境的协调互动与共生。
1.1城市新区的活力构成相较于存量空间,城市新区更有利于在建设前期系统性设计规划,因此应探究活力构成要素以进行针对性设计。
对城市新区而言,文化要素能够延续地方精神,提升心理认同,是新区活力产生的根本;经济要素能够支撑新区建设,是活力维系的根基;社会要素能够融合人群与空间,是活力蓬勃的必要条件。
三者均对新区活力摘要 针对城市新区快速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空间活力不足问题,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切入,建构自然、空间与人文内生互动的城市新区活力提升框架,以“构成—研判—营造”为逻辑,将城市新区活力解读为景观、经济、社会与文化4个维度要素,针对性地开展活力研判,并依托空间设计对城市新区活力进行系统性提升优化,最终实现生境、业境、人境与文境的共生、共融。
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探讨

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探讨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与周边城市相协调,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规划考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新区规划应该具有长远眼光和可操作性。
新区规划应该与整体城市发展战略相衔接,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科学规划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制定者还应积极引导和吸引相关产业和人才进入新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规划应具备可操作性,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分阶段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逐步完善新区功能和配套设施。
其次,土地利用是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环节。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新区规划应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当占用。
规划制定者应科学确定用地总量和用地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用地的效益和绩效。
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规划还应合理设置绿地、湿地和水域,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新区规划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和布局,合理规划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新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同时,规划应注意提前布局和规划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市场等,满足新区居民的日常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交通出行的便捷性,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网,提供多元化的交通方式选择。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核心目标。
规划制定者应注重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吸引引导发展产业和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新区规划还应积极引入创新创业和科技研发机构,促进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
同时,规划制定者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生问题,为新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业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例析城市新区规划的导向

例析城市新区规划的导向近年来,城市新区新城开发热潮高涨,不少城市争相开发新区。
但由于规划的失当,鬼城、交通孤岛、服务配套确实等问题层出不穷,是新区为社会所诟病。
然而,纵观国外先进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经过良好规划,充分考虑符合功能安排的城市新区,不仅不会带来以上问题,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四化同步发展。
因此,应该借鉴国外在新区开发上的经验,探索具有实效性的规划方法。
1 当前我国城市新区开发的规划缺位与引导性因素1.1 城市新区开发规划缺位1.1.1产城分割发展内容和建设形态上相对独立导致了严重的产城分割。
新区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吸引投资的能力弱,发展的动力不足。
城区和园区的分离也带来城市发展动力不强,园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1.1.2交通孤岛新区各功能组团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交通联系相对较弱。
随着新区车流量增加,交通碳排放量上升、客货交通混行、人车混行、停车需求激增等问题将会成为新区交通组织的突出问题。
1.1.3服务荒地总体上以分散发展、单一功能为主要特征,生产性服务功能相对缺乏。
新区建设“重生产、轻生活”,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领域,人均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支出相对较低,导致很多新区公共服务配套缺位。
此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安排仍以关注市级、区级等大型公服设施为主,对社区层面关注不足。
1.1.4生态破坏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被忽视,大量消耗资源和占用耕地,导致环境损耗和污染嚴重,一些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并面临着发展与保育的困境。
新城建设多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强调“物质形态”建设,以城市地区建设为主,对乡村发展缺乏统筹考虑,导致新城往往成为与周边村镇发展不协调、相对孤立的城市地区。
1.2 城市新区规划的引导性因素及需求1.2.1 产业集聚需求新区的功能应该更加复合多元,既有生产功能也有服务功能,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共同体。
关于白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管理

一、基本情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市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211公里,总面积25685平方公里。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白城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九个县(市、区),有200多万人口。“十一五”期间,白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严格规划编制,规范规划审批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效能,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确保了城乡规划的全面实施,推进了城市发展进度。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的城市为了改变形象,早出政绩,大搞特搞献礼工程,形象工程,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
5.规划缺乏前瞻性
目前,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几乎见怪不怪的通病,主要问题是在制定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城市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导致了大量的拆迁现象。
在新区建设上,一要加强规划观念。在规划上一定要体现出扬长避短的理念,充分立足白城的比较优势来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二要加强城市的整体修建。在外部布局上要有适宜的城镇体系规划,重点考虑城市内部布局的优化问题及城市外部交通体系的升级,如高速公路的走向、城市水轴和水系的构建及生态的改善等问题;三要在城市新区选址上,建议在城市西部构建,要尽快形成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四要不能忽视老区的更新问题。要逐步改善老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老区城市品位;五要要明确思路。南部景观带的打造应提上日程,市民广场应做重新整修,使其成为白城文化的中心,同时还要考虑建设城市的会展中心。
4.要大手笔、大投入,强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
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投融资渠道,要搞好资本运作。要遵循紧凑城市理念,按照规模紧凑、结构紧凑、功能紧凑的要求,努力实现“新旧结合、以新带旧、以旧补新”,新旧城区统筹互动,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城市新区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随 着城 市化进程 的加快 ,中国许 多城 市面临 着开发新 区的必 然 文章 以浙江省衢州市西区为倒,就 西区开发过程 中
遇到的 问题进行 分析 、探讨 ,并提 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新 区 衢 州 西 区 开发
随许多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tT重要途径 衙州市是 Ta  ̄ 我国著 名的历史文化 名城 ,随着衙州地区经济 、社会和文化的快速 发展 ,城市竞争 力的 全 提升 ,迫切需要城市功能结构的不断完善 和优化 。衙 州城市用地主要集 中在衙江以东 。随着老城 区的发展达 到饱和 ,各项公共 设施的陈 旧和使 用置的饱和 ,使城市需求进 一步 扩 大发展 。用地方 面 , 区向东发展受机场用地阻挡 , 城 发展空 间有 限 ;向南为工 业经 济, 发区用地 .向北又受到杭金衙公路的阻隔 , I : 城 市居住用地 不适 宜跨高速 公路 发展 , 城市 向西发展成 为必然 的趋 势即I发建 设衙 州市西 区 ( ) J F 图1 。文章以西区 为例 ,提出西 区建 设存在的许多问题 ,并就 其现 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 融入衙 州城市内涵
城 市开发的 目的是为了实现 城市发展. 增强城市的总体功能 。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市开发越 来越 多地具有市场导 向的特征 。
圈1 衢州市西区区住示意图
在西 区开发和 制定总体规 划 、各项功能规划的同时 ,应该充分考虑 到市场 这只 “ 看不见 的手 ”的力量,在政府宏观的调控下 ,大力引 进社 会资本 .这应 该是西区开发过程 中思维的主线 ,即最 大限度地 遵循 经济规律适 时合理地培植资源 、开发新区 。 然而 ,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 ,对于市场失灵 的领 域 , 政府 仍须 加强干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在制定 规划和各项政 策的
仪征滨江新区开发的规划思考

分 C D 公共空间 B
国 重要的化纤I业基地 I 汽车生产基地 特色 商 业
展 示 区
行政文化 中 心 而根据 究》 的 论述 一般来说 Ⅱ洲城市中央商务 各功
新 滨江工业城市 而对于滨 是仪征市滨江特色
文体休 闲 商务商业区 教育科研 居住 等
功能 区 在行政中心 7反复重点研究。 文体休 的选址上进行
的滨江新城 ( 尤其是核心 B) 的项 目 簧划提供借鉴 和参 考。 同时必须注意的是 能生搬硬抄 相关成功案 例 仪征滨江新区开发不 应当结台实际情况 规模 妥 尺
创造一个充满经济活 力 富有文化特色和最佳
公路 变 处的西北侧地块 作为未来的行政 中 区 心 并将其南部地块作 为 大型市政公 园 的预留用地。
建设的 北部 西 是 和 部的工业区 道而驰. 三是仪扬河属七级航道
时 今日 跨舛开辟新 发展B成为仪征市建 至 设的当务±急 首先 求 其次 进人 2 世 纪以来 城 市化 1 往日为
水平高速提升 现有城 范围B不能适应发展的需 现有城 往北 宁通高速公路 仪征经济技术开发 必然 选. 之 再者 故向东和向南跨过仪杨河成 纽过=十多年的建设 倥征形
6 1 2 万 城 人口为2 0 2 7万 2 2 年规划城市人 o0 口 5 人 城市 建 5 设用地 由 现状的 2 8 k 增 9 3 m
至 近 7 m 2k
目 时
针对仪征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仪
1 规划外部条件梳瑾 设计依托 总 规划中 体 一主三发 的概念 度提升滨江 新区的 地位 市副 中 心的概念 加强功能综台 适 强调其城 利用I 卫
行政中心 适建地块有三处 分别位于仪杨河
关于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以湖北黄石市团城山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为例

对于现代城市新区来说 , 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上 , 保持和发扬本城 市特色风貌是规划的重点。城市新 区的建设有着 以下优势 : 其一 , 区位交 通优越 , 新 区的选址往往与老城 区紧密相 连 , 是城市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交 通条件十分优越 。其二 , 发展潜力巨大 , 表现 为具有充裕的发展空 间和较
规划 设计
关于城 市新 区规划建设
— —
.
以湖 北 黄 石 市 团城 山新 区规 划 与 开 发 建设 为例
摘要 : 现代城市新 区是 随着城 市空间扩展 而产生发展的 , 在新 区规 划中, 新的先进技 术, 超 前的设计理念 , 更加合理 的配 合, 都会有利的促进新 区的发展。但在取得 重大成绩的同时, 也产生 了 城 市特色危机 。本文介 绍了黄石市的历史和城市规划建 设 的历史及城市新 区建设的特色缺失问题, 如何保持 与本城市风格的融合、 文化传 承, 挖掘 出本城市的风貌特色 , 以及做好 生 态规划和实现城 市未来可持续发展都是城市规划建设者不断思索探讨 的新课题。
新区规划 中, 产业布局合理 , 着力培育T业 、 现代服务业 、 商 贸流通 、 房 地 产等城市支柱产业 , 城市经济发展处 于起 步阶段 , 发展势头迅 速 , 潜 力巨 大。
3 黄石 市 团城 山新 区的城 市布 局
3 . 1 城 市新 区发 展是 城 市的 拓 展
少 的限制条件 , 有利于合理布局产业 , 发展工 业 、 现代服务业 、 商贸流通 、
炼工艺水平最高 、内涵 最丰富的古矿冶遗址 , “ 代表一个时代的技术” , 展 天然屏 障, 充分让人亲近 自然。 示先民们创造青铜文化历史的风采。 3 . 2城 市 新 区发 展 是 先 进 思 想技 术 的 应 用
新建区规划方案

新建区规划方案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新建区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新建区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新建区规划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规划。
背景新建区是指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新建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
新建区有着不同于旧城区的规划和建设需求,对于规划者来说,要根据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制定出一份合理的规划方案,以确保新区的建设有序、匀称、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
现状分析根据目前新建区的规划和建设现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问题:•新建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如交通、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新建区供求关系不稳定,如住房、就业等方面供不应求;•新区规划缺乏整体性,使得新区整体形象不佳;•新区规划与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的平衡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
因此,未来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推进新建区规划和建设向更规范、更科学、更可行的方向发展。
规划目标新建区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使新区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并满足新区居民、经商人士及来访者的新需求。
具体来说,规划方案需要达成以下几个目标:•实现新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如交通、水电气、通讯等;•建立健全的新区物业管理体制及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保障住房及基本利益的平衡发展;•完善各用地功能配套,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科学布局;•加强对新建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管理和监管,实现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在制定具体的新建区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地理位置、环境状况、人口规模和规划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区规划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发展方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新区的绿色水平和生态指数;•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新区的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工作;•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强化功能区域的物质精细化服务,推动智能化管理,提升物联网布局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自主研发能力。
在新区调研报告

在新区调研报告
《新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兴城市和新区的建设也成为了政府的重点项目。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作为一名市政规划师,前往某新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该新区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高速公路、高铁站、购物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并且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同时,新区还重视环境保护,建设了多个公园和绿地,使得居民有了更好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新区的居民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部分区域存在医疗资源短缺、教育资源不足等情况,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其次,新区的产业发展还不够多元化,主要以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主,需要引入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提升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
在调研报告中,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新区的投资,提升居民配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其次,应积极引导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更多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最后,新区应注重生态环保,加强对环保设施和绿色产业的建设,使得新区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总的来说,新区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根据调研报告的建议,加大对新区的支持和扶持,共同推动新区更好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坚持 经营城市理念 ,积极破 解 资金难题
城 市 建 设是 一 项长 期 复 杂 的 战略 性 工 程 ,需要雄厚 的资金作后盾 。为此, 我们 要树 立 “ 经 营城 市 ”理念 ,把城市作 为产业来经 营 ,盘活存量 ,集聚 资源 ,最大 限度推进城 市开发。 , 1 、 经营土地资源 , 实施政府垄断土地 一级 市场战略 。建立 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威 立土 地储 备 中心, 政 府垄 断土地 一级 市场, 搞 活 并 规 范土地 二级市 场, 运用市 场机 制, 实现 土地 资源 的最 佳配置和土 地利用效益 最大化 当 务之急 ,要加 快土地 征用工作进度 ,对新城 区土地实施严 格控制和 超前控制 ,利用土地 级差筹集 建设资金 ,以地生财 ,以地建城 , 滚动发展 2 、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构筑建 设融 资 的重要 平台 。城建 投资公 司负 责土地 、基 础设施 、公共服 务设施等城市 资源 的经营 , 采取贷款 、借款 、引资及合 资、合作等 多种 方式筹集 建设资金。 3 、实施公用事业市场 化改革 ,尽快在 市 容环卫 、园林 绿化 、市政管 网、设施维护等 方面率先 突破 ,按照 “ 谁投 资、谁 经营 、谁 受益 ”的原则 ,运用 市场化方式 , 出让城市 基础设施 的经营权 、管 理权 ,鼓励 、吸 引社 会资金 、民间资金及 外资参与建 设经营 ,有 效突破 资金 “ 瓶颈 ”难 题 ,使城 市建设管理 步 入滚动 发展的 良性轨 道。 4、盘活现 有资源 ,逐步积累建 设资金 。 ①与城市 建设有关 的各 项收 费,除保证正 常 的管理 费用外 ,其余 全部用于新城 区建设 ; ②老城 区机 关事业单位 国有 资产 出售和置换 的收益及 全区学校合 并后 闲置校 舍 、资源 的 出售或 出租的收益 ;③ 借助塌 陷地治理 、河 道整治、农 业开发、山林 保护 等项 目向国家 、
王淑 华
饶 河县 城市 规划 管理 处 1 5 5 7 0 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更加有活力。随着 国家现代化进 程的加速, 越来越 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 的机会 , 这成为推动 中国城市化进程 的巨大力量。在经济发达地 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 ; 城 市新城 区开发成为 吸引更 多资金和劳动力 以推动本地经 济发展 的重要手段。 同时 由于开发 中小城 市新城 区的成本大大地低 于 旧 城 区改造成本 ,并且开发 中小城市新城 区能够 极大的带动城 市周边地 区的发展 , 有 着极大 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另外 , 新城 区开发使 中小城市发展 的压力分散到新城 区中来 ,能保 证中小城市的发展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之 内, 有
章 。因 地 制 宣 ,借 山 引 水 ( 山 是 根 ,水 是魂 ) , 植 绿造林 ,突 显原生态 和 自然本色 。二是做 足 文化文章 。没有文化 的城市是 苍 白而没有 生命力 的。要深入挖 掘当地的文 化历 史底 蕴, 进 行独具文化 意味 的景 区建设 ,彰显魅力个 性,提升城 市品位 三 是做好农 业文章 。山 林、水体是挖 掘 的一大 资源 ,积 极发展农业 观光旅游 ,以农业产业 推进城 市延伸 ,以城 市发展带动 农业资源 开发 ,以点到线 、面 的 推进 ,绘就城 市发展 的美好蓝 图。
3实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尽快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管网设施维护等方面率先突破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方式出让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资金瓶颈难题使城市建设管理步入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
城 乡规 划 与 设 计
城市新区规划与城市开发建设探讨
省 、市 争取专项资金 ;④采取单位 包干的办 法 ,安排有 一定经 济实力 的单位 ,进行绿化 、 道路及 单体项 目建 设,也是缓解 当前区级财 政 困难的有效途径。
四、 强化公众参与 。 营造有活 力城市 公共空 间
1 、街道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街道是城 市 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 构成城市 的框架, 同时, 它也是展示城市地 域文化 的平台, 与人们的生 活是 不可 分割 的, 对于 新城 区来说 , 规划 营造 出街道 空间的活力尤 为重要 。街道 从表面字 意上理解就是人们 通行的通道, 是聚集人流 、 人 们 行 走 活 动 的 场 所 。 它 是 居 民在 漫 长 历 史 中建造形成 的, 体现着人们 对时间、空间的不 同理解 。街 道空间活力 性的营造关键 在于创 造具有场所感的各个 空间, 就要求 “ 以人为本 ” , 促使设计 回到人们居住 生活本身, 从而发现使 用者 的需求 。生活化 的场 所空间, 才是具有无 限生长力的城市空间。 2 、城 市广场空 间活 力的营造 城市广 场是 以开敞的空间实体形式而存在的, 并且这 种形式是 以周边的建筑 为环境依托所 形成 。 新城 区城市广 场从空 间构成上来说 具有四个 特征: 广场明晰的边界( 建筑立面) 、 有序 的封 闭 空间、明确的空间领域( 地面铺装直至边界) 、 和谐统一 的建筑群 。由此 。 建筑 、环境 、色彩 等也就成为了广场活力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利 于 实 现 城 市 社 会 、经 济 、环 境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关键 词;城市 新 区 规划 开发
以规划为龙头 . 构建 明晰的城市 空间布局
一
、
展。
坚持高标 准、高起 点 、高要 求 ,体现 科 学性 、前瞻 性和地 方特 色 。坚 持远景规划 为 先,更要做 好近五年的规 划。坚 持实事求是、 因地 制宜,更要高瞻 远瞩、放 眼未来。 l 、完成建设用地控 制性详 细规划,并以 此为标准 ,严 格执法监 督 。建议 明确相关企 事业单位在 新城区发展 中定位和 权责关系 , 由规划局 做好 “ 监 督员” ,发 现违法 问题,直 接追 究相 关负责人的责任。 2 、认真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生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