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4-16T03:29:50.519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4月总第375期作者:李敏[导读] 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评价方法,还应注重创新评价与反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潍坊滨海中学山东潍坊262737
摘要:读后续写作为一种较新的测试题型与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读后续写的教学、学习原则,五大教学步骤与评价维度。
教师应结合读后续写的评价维度,以及读后续写题型的特点,在课堂上实现读写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读后续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读后续写的运用原则
1.教学原则。
(1)问题驱动原则。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会分析、梳理文章中的信息,并且能思考其背后的深意,完成阅读任务,提升思维能力。
(2)支架搭建原则。
在支架搭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同伴间的讨论与合作,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意,为接下来的续写做准备。
(3)评价反馈原则。
是读后续写的最终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评价方法,还应注重创新评价与反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2.学习原则。
(1)逻辑性。
学生需要精准理解阅读材料,厘清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因果关系等要素,这样续写的部分才能与上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创新性。
是指学生在注重文章逻辑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给故事编写不同的结尾。
(3)协同性。
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从写作的角度赏析并模仿文中的地道表达,努力实现续写部分在语言、内容、思维及情感层面与所给短文保持协同。
二、读后续写的教学过程
1.阅读。
教师可以结合短文的话题与内容,设置简洁的导入环节,以起到预热话题、预热知识和预热思维的目的,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课堂的准备。
然后,再带领学生通过浏览短文一起寻找故事的基本要素,帮助他们厘清文本脉络和情节发展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概括文本的内容。
2.分析。
在了解文本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促使他们理解人物性格会对其言行举止产生直接影响。
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呈现相关人物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起因与发展,从人物关系中寻找矛盾冲突背后的原因,并推理出故事可能继续发展的方向。
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感受文本的写作风格,为续写做好逻辑与语言方面的铺垫。
3.思考。
在预测出故事可能出现的发展方向与情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在阅读短文后,对文章内容、关键词和段首句进行分析讨论,每组至少提供一种续写方案,并说明短文中有哪些与续写情节相关的重要细节。
在分享阶段,师生共同对各组续写方案的逻辑性、合理性与思想性进行评价,尽量引导学生在续写故事时注意赋予故事人文价值,提升思想层次。
同时,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描写特定情景的词语或句式,为学生的语言模仿提供资源。
4.写作。
经过讨论后,学生能确定续写思路(预设续写情节),并列出续写部分的细节要点,包括计划使用的关键词,等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进一步思考,激发出更多相关的话题词汇,以丰富他们的续写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回读短文,从语言、内容、逻辑与情感等维度展开提纲式写作,形成初稿。
5.评改。
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照自评表评价自己的作文,然后再与同伴交换,进行同伴互评并为对方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自评、互评的结果对作品修改润色,之后再对比范文,寻找自己文章中的不足。
研读范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特别关注文中关于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逻辑的衔接与连贯性。
教师要善于发掘在评改过程中出现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节丰富合理的作文,并借助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在真实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三、读后续写的评价维度
1.内容维度。
记叙文一般包括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的起因(why)、经过(how)、结果(what)六要素。
学生在续写之前需要通读全文,梳理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厘清文章的脉络要点,对事件进行有条理的叙述。
续写的故事情节能与给出的记叙文内容合理衔接,六大要素与前文保持协调一致。
2.语言维度。
关键词是能反映故事主要内容或情节的词语,是原著中使用得比较生动、地道的词语。
学生如果能关注原著的语言风格,对一些生动、地道的语言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则会让续写部分更加贴近原文。
学生在续写时要注意回顾关键词(组),通过揣摩关键动词的运用,理解文章的语言结构,并加以模仿,将它们运用到新的语境中去。
这样既能避免简单重复的叙述,又能与前文语言风格保持统一。
3.逻辑维度。
故事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除了段首句制约着故事情节的走向外,文中的一些关键词也牵制着故事的发展。
学生在续写时需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结合文章情节、关键词和段首句把握故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走向,有理有据地展开续写。
同时,学生也应做到在抓住故事基本情节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一定的逻辑创新。
4.情感维度。
学生在续写前要关注读者的心理体验,设身处地地思考主人公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变化,详细生动地描述主人公的态度与情感,以此带动续写部分情节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霞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J].中学生英语,2021,(08):45。
[2]徐芹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1,(08):60。
[3]薛成刚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J].中学生英语,202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