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织网的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蜘蛛织网的说课稿
蜘蛛织网的说课稿篇一:《蜘蛛》说课稿
《蜘蛛》教学设计
河北省海兴县高湾镇中学郭金儒
一、说教材
《蜘蛛》是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说明文,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思维情趣,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把握幷读出文本情感。

2.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获取文本主要信息。

3.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生动介绍事物的方法。

4.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趣。

本课教学尝试使用一课时,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关的蜘蛛课件,以图片文件为主要构件,意在激发学生兴趣。

二、说教法
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课前激趣:抓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有意设置关于蜘蛛的新奇东西来引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2.课中引趣:用丰富的图片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描述。

3.换位得趣:以我是一只蜘蛛的口吻来叙述捕虫经历,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4.发现生趣:用自己的小收获生发对事物探求之后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学生思考:1.美国曾大量饲养一种巴拿马蜘蛛用于军事,你能猜出其用途吗?(提示:利用蛛丝的韧性用做空降兵的降落伞绳。

)2.蜘蛛网能粘住昆虫而自己为何在网上行走自如?(提示:蜘蛛能挑选未涂黏液的蛛丝行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蜘蛛的世界,了解蜘蛛的奇妙。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简介,文中生字词。

作者简介:周建人(1888——1984)名松涛,浙江绍兴人,鲁迅的胞弟。

著名的鲁迅研究家、科普作家。

著有《鲁迅回忆录》科普著作《科学杂谈》《进化和退化》。

本文选自他的作品《花鸟鱼虫》。

词语积累:读一读
蚊蚋(rui)蜾蠃(guoluo)黏液(nian)柞蚕(zuo)
词语理解:
1.他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几乎使人诧异。

2.蜘蛛的丝,即使放弃了科学上的观察和暇闲时的观赏,从实际上来看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语境中理解诧异、暇闲的意思,比较观察、观赏两词的异同)
(三)默读课文:1.找出文中先后介绍了蜘蛛的哪些知识?
2.你喜欢读文中的那几段、为什么?
(四)美读得趣:1.想象文中蜘蛛捕食的几段,以蜘蛛的口吻生动叙述捕虫经历。

2.读后说出你的头脑中有一只怎样的蜘蛛(使用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五)课中引趣:蜘蛛是个大家族,形态各异。

多媒体展示图片。

用简洁语言介绍图片。

(六)发现引趣: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文章后面隐藏着很多知识。

根据幻灯片“神奇的蜘蛛”介绍,课外搜集蜘蛛的资料创办知识展览。

神奇的蜘蛛
1.蜘蛛:节肢动物门,蛛型纲蜘蛛目动物的统称。

以液体食物为食,用螯肢将体内毒液注入昆虫体内进行麻醉和消化,再从昆虫体内吸食已消化的食物。

2.蜘蛛大约有三万多种,但都有舍身求爱的特点。

虽然求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结局多数都一样,即他们交配后,大多数蜘蛛会被饥饿的雌蜘蛛吃掉。

所以人们称其为“死亡的爱情”。

3.蜘蛛能在“八卦阵”中行走自如,靠的是它那敏锐的触觉。

蜘蛛对于自己织地网很熟悉,当他开始织网时就清楚哪些是“安全线”——无粘液的线,哪些是“高压线”——涂有粘液的线。

4.有一种蜘蛛,大如拳头。

四足外展时体宽二十厘米,真称得上蜘蛛中的“巨人”。

他以捕食鸟类为食,因此得名“食鸟蛛”。


有喷丝织网的本领,他的网能经得住300克的重量。

如果小鸟、青蛙、蜥蜴等落入网中,必成为他的盘中餐
(七)小结:也许文章不能很完备地解释出我们的疑问,这正给了我们不断探索的空间,我们在研究这些生物时,会发现更多更奇妙的东西,现在让我们给这篇文章补充更多丰富精彩的内容吧!
(八)板书:
可爱的小生灵(分类别、举例子)
蜘蛛
可用的小生灵(举例子、列数字)
蜘蛛织网的说课稿篇二:《蜘蛛织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蜘蛛织网》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4、注意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蜘蛛织成大网的艰难历程。

2、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并将领悟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

因为从现象抽象出本质是一次飞跃,从思想转化为自觉行为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更高层次的飞跃。

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此飞跃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第1段,学会“蜘、蛛、织、阵、丝、断”6个生字,理解“蜘蛛”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蜘蛛织网的情况。

2、收集有关蜘蛛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课前观察过蜘蛛的同学有哪些?你能说说蜘蛛结网的情况吗?
(2)你还收集了有关蜘蛛的什么信息?能与大家共享吗?(3)出示课题。

正音:蜘蛛(zhīzhǖ)、织(zhī)。

这三个字可以怎么记?——教师补充有关蜘蛛的知识。

2、听录音朗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听后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

4、学习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用数字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齐读第1句,想想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3)教师范读第2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怎么读会更好?
(4)学生仿读,在仿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描绘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学着说一句“把”字句。

(7)欣赏课文第一段录音范读。

听后仿读。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看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口头扩词比赛:
织——织网、织布、织衣??
丝——丝线、吐丝、丝绸??
断——刮断、打断、折断??
(3)把文中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4)说说今天学的生字怎么写才能写好?
2、课后作业。

(1)6个生字看一遍、想一遍、写两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重、破、冰、终于、实”。

理解“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合”等词的意思。

2、初步学习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3、学习课文第2、3、4段,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朗读磁带、各种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尽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说说蜘蛛在织网时碰到了什么困难?
2、听第2—4段录音朗读,思考:蜘蛛织网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圈出有关词语。

3、学习第2段。

(1)抽读课文第2段。

(2)请学生想想:蜘蛛在困难面前会是怎么样?
(3)面对困难,蜘蛛又是怎样做的?
“重新”是什么意思?
(4)自由读课文,想想:蜘蛛重新织起网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学习“打破”。

(5)“??把网打破了”与第1段的“??把丝刮破了”进行比较,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6)在再次遇到困难时,你如果是蜘蛛会怎样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4、学习第3段。

(1)学生运用第2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协作学习第3段。

(2)学生汇报协作学习成果。

(3)听录音朗读第1—3段。

比较“刮、打、砸”有什么不同?能调换吗?
5、学习第4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段。

注意与前几段课文比较。

(2)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将课文中描写蜘蛛在碰到困难时的态度的词语划出来进行比较,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4)再读课文中蜘蛛怎么做的句子,想想蜘蛛为什么能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织,结果
怎样?“终于”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语说说?
6、仿读录音朗读第1—4段。

(1)听——仿读。

(2)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7个生字、6个词语,看一遍、想一遍,抄写两遍。

(2)课堂作业本第92页第2、3、4题。

2、课后作业。

(1)用上“终于”,写一句话。

(2)说说下面词语的搭配:
()()
一阵()一张()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5段。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3、注重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
录音朗读磁带、寻找学习生活中跟蜘蛛织网香类似的例子。

(三)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认读全课生字、词语,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字词。

(2)上堂课课后作业情况反馈。

(3)说几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2、学习课文第5段。

(1)请学生读一读第5段。

读后师生评议怎样读好。

(2)录音朗读指导仿读。

要注意“高兴地”三字。

(3)你能说说蜘蛛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织网吗?织成网后,它心里会怎么想呢?
3、朗读并背诵课文。

(1)学生试读,读后评议。

(2)录音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

(3)教师指点,有针对性地引读。

(4)优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齐读、分组读、比读。

4、指导背诵。

(1)请已会背诵的学生背一背课文,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背下来的。

(2)教师介绍联想背诵的方法。

(3)学生试背。

5、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讲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想到了我们学习与生活中哪些类似的事情?
(3)你在学习上碰到哪些可囊?是怎样克服的?如果还没有克服,你打算怎么做?
(四)巩固练习1、随堂作业(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蜘蛛织网的故事。

(2)学了课文,你最难忘的是什么?2、课后作业。

蜘蛛织网的说课稿篇三:蜘蛛织网教案
(转自: 教师联盟网:蜘蛛织网的说课稿) 蜘蛛织网
(第二课时)
学生课前所具备的知识:
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②能正确认读本课出现的12个生字。

③能正确书写“半、成、再、张、间、终、实、结”8个生字。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体会蜘蛛织网的艰辛,学习小蜘蛛勇敢战胜困难的精神。

③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朗读中感受蜘蛛织网的艰辛,和蜘蛛不放弃、不灰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织网、一张、不灰心、终于、结实、捕捉。

(学生齐读)
2、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精读品悟,悉心感受。

自学一:蜘蛛织网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画出相关的句子。

面对困难时蜘蛛是怎么想的?
1、学习第一次困难。

体会蜘蛛的心情。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次困难。

体会蜘蛛的心情。

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次困难。

想象当时的情景。

体会蜘蛛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不泄气、不放弃的精神。

指导朗读。

4、克服困难,织好了一张大网后,小蜘蛛的心情是怎样的?
体会蜘蛛织网的艰辛以及成功的喜悦。

5、夸夸小蜘蛛。

三、课堂小结。

四、综合能力训练,拓展提升
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把蜘蛛织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当堂训练
1、说一说,你从蜘蛛身上学到了什么?
2、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蜘蛛没有灰心(huīfeī),再(zài zhài)从头织。

②他终(zōng zhōng)于织好了一张结实(síshí)的网,
开始捉(zuōzhuō)害虫。

3、照样子,写一写。

①大风把丝刮断了。

把。

②蜘蛛高兴地捕捉飞来的害虫。

高兴地。

4、用以下词语填空。

织网、一张、不灰心、终于、结实、捕捉
课文写了一只蜘蛛在(),它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蜘蛛(),它坚持织,最后()织成了()又大又()的网。

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间()飞来的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