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和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记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迫切须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傅立叶)、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理论来源。

(4)组织基础: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讨和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①确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主动作用:创建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定崩溃的隐私:资本主义发展促使阶级冲突激化。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昭示了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起先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1、背景缘由(1)主要缘由: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

(2)干脆缘由:1870普法斗争失败,其次帝国被推翻,巴黎人民组成国民防卫军,第三共和国成立,临时政府对外倒戈,对内打算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民族冲突激化阶级冲突导致革命的爆发)2、经过(1)成立:1871年3月18日,国民防卫军推翻临时政府,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2)革命措施:①政治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防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由干脆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娴熟技术工人的工资。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政权 革命任务 革命策略 国家性质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政治:社会矛盾尖锐
国际: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背景
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
四个 变化
四月提纲:夺权 七月事件:并在局面结束
经过
十月革命 政权建立
政治
经济 外交
革命措施
结果:建立社 会主义国家
组织
苏维埃政府的确立(1918年)
苏联的成立(1922年) 对俄国,对世界进程的影响
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
1:比较俄国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怎样理解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 上最薄弱的环节“
从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 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与 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条件
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
标志
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基础
三大理论
阶级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
个人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意义
不是第一个社会 主义政权的雏形
巴黎公社
背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性质 成立 措施
结果
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雏形
1871年3月28日
政治建设
社会经济
1871年5月28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下失 败
失败的原因
主观,客观,根本原因
意义
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激化国内矛盾
爆发的偶然性
资产阶级政府投降卖国并准备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
巴黎工人仓促起义
全面认识 巴黎公社
失败的 必然性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上升时期 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而爆发的革命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条件: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最根本条件)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③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④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4、《共产党宣言》的影响(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二、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背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结果:1871年,成立了法国巴黎公社,最终失败。

革命意义:①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②对法国:是法国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具有革命首创精神③对国际: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④对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政权建设: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旧警察、旧军队、旧法庭等)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构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八小时工作制....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的进步潮流。

4、巴黎公社的经验: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三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②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为集中尖锐)2、经过:①1917年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政权)②1917年«四月提纲»: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指明革命方向,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但七月事件打破了和平设想)③1917年十月革命:概况: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事例进攻东宫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成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意义:①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对俄国:十月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③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对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发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民主法制建设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二、“文化大革命”民主法治遭到空前的践踏(1966-1976)主要表现:刘少奇案,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等三、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一)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2、平反冤假错案3、加紧全面立法工作4、完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中历史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中历史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

欧洲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自然科学取得的许多新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诞生的思想条件。

理解《共产党宣言》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意义: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革命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成立:1871 年3 月28 日巴黎公社成立。

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二月革命:1917 年3 月,二月革命推翻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即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

《四月提纲》:列宁向布尔会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 年11 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知道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任务: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202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202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2020针对历史知识中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和整合,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2020,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归纳2020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学习方法1.读历史教材“阅读历史教科书”需要“阅读”目录、序言、文本、插图、材料、地图、引文、笔记、思维问题和重大事件的年表。

首先,在了解各章目录和内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了本章所讲的问题,以及围绕这一问题的内容的哪些方面。

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各个方面的几点,每一个方面包括什么基本知识,并以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找出书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词,明确什么是必须记住的,并抽出关键词来增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课后记得更多,记住一些历史时期的背景。

要了解历史事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等,从而了解历史事件的记忆。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巴黎公社的性质 二:巴黎公社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2、 巴黎公社的性质:
从建立 方式看:
是巴黎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推 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 选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
原 因
从领导 成员看: 从政策 措施看:
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成员是工人阶级 政治上打碎旧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 级的国家机器; 经济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 傅立叶把建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法 朗吉”协作社方案刊登在报纸上,声明每天12点到 1点在家里等待愿意出资的富翁,结果一直等了12 年,竟没等来一个合作者。
•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 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 要多,还要大。 • 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作用 • 材料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 可避免的。 • 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客观规律 • 材料三:至今除原始社会外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 斗争的历史。 • 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 材料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 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 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 它必须首先实中”。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材料二 马克思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 中说,《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要以 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画传》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思想材料”指的是什么?“物质的经济的 事实”又是指什么? •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道理?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单元综述:1、突出五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三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

2、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中国确立的方式、原因的共性和个性;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重难突破: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教训: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1)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 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第一,唯物史观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 “人类理性”、“永恒正义”视为社会历史发 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论缺陷,找到了用社会存在 说明社会意识的道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的意识,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 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也不应到人们对永 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 而应到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第二,唯物史观提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 规律,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性。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贯穿着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 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决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必 然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被 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
第4卷,第670页。
(3)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正确 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 (4)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封闭体系, 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创造性科学。
在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态度上,还要注意: 第一,坚持开放性与坚定性的统一,反对将二者对立;
第二,坚持革命性(批判性),反对教条化。
和“真正自由的劳动”。
● 随着阶级对立、阶级差别的消灭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 富,人们将实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彻底解放。 ● 人们摆脱了私有观念、传统意识形态和旧文化、旧习 俗的束缚和影响,实现思想上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
新人。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放性
(1)继承和发展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思想体系,它永远面对 世界,面对实际。 “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 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 和实际价值”。

高考历史 第1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 第1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起义的偶然性就决定了 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 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是在危急形势下仓促建立的,所 以当时并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失败 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 资本主义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历史特征 (1)十月革命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由俄 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2)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的 历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主要表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社会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法国 、英国 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 已经觉醒。 (3)思想条件:德意志的 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 经济学和英法的 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理论来源。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解析】与材料信息“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 府”相对应的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是公职人员由民主 选举产生,这项措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掌权的特点。
【答案】 B
二、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典例导悟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 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 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就 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 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 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继续参加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课件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课件

项目
内容
考查频率
3年4考,考查频率一般
(1)角度:对于十月革命的认识角度不同结论也有差
异,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的角度看,它是第一个取
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站在现代史观的角度,它
为俄国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比较: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受十月革命影响很
考查角度
大,高考试题重视中外知识的联系,比较十月革命 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要求考生认识实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经济:俄国__资__本__主__义__经济有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 盾十分尖锐。 (3)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经过 (1)打倒沙皇: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之后出现 了__工__兵__代__表__苏__维__埃___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 (2)指明方向:列宁发表“__四__月__提__纲__”,提出将俄国革命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 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抛弃幻想: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布尔什 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4)再现曙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史称“十月革命”。
2.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2)内容 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__社__会__历__史__发 展的客观规律。 ②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 用。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 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④号召全世界_无__产__者__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_科___学__理__论__的指导,社会 主义运动更加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 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__苏__维__埃___。 (2)通过了《 __和__平__法__令__ 》,退出了一战。 (3)通过了《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__国__ __有__化__。 (4)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_无___ __产__阶__级__专__政__的国家诞生。

18--1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讲解-精选教育文档

18--1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讲解-精选教育文档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经纬知识清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_②_____(1)时间:1848年。

(2)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_____③_____所取代。

还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它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标志着_____④_____的诞生。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___①___中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德屈膝投降,对内解散国民自卫军。

2.成立(1)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占领巴黎城,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

(2)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____②____。

(1)时间:1871年5月(2)原因主观: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联系外省革命者,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客观: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反动力量强大。

5.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权政的____④____伟大尝试。

(2)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3)其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但仍然落后。

政治状况: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社会状况:___①___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不仅下层群众想改变现状,就连资产阶级也想推翻沙皇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苏维埃和_____②____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3. 具体表现 (1)俄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 进而取得全国胜利。 (2)中国: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 村革命根据地。 4. 历史意义 (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的新局面。 (2)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 中国;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后的 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 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误区警示☆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 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2.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斗争目标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革命
斗争结果 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还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 包围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 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 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 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 力革命的形式夺取政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2019年11月整理)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2019年11月整理)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肯定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的作用; 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宣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 搞笑 acg 动漫电玩 https:// 搞笑 acg 动漫电玩

2. 革命措施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直选产生)
政治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让工人合作社管理;
经济 公职人员工资不超过熟练技工工资;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制;
教育 实行义务教育。
3. 经验和教训
(1)经验: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 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管 理经济并实行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政策。
2. 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1.源自背景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激化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鲁 士军队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 军保卫巴黎。临时政府奉行投降政策,要 解除巴黎人民武装,于1871年3月18日凌 晨偷袭国民自卫军,国民自卫军奋起反抗, 取得胜利,夺取巴黎政权。3月28日,选举 出公社委员会进行管理。
14~17 17、18 19、20
世纪
世纪
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⑤工业革命 ⑥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 ②新航路开辟
②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雏形市场初步形成 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
思想 文化
④资’革命、政体建立
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空想、科学社会主义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标要求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实用课件2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实用课件2

5、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特殊环境是指 A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C资产阶级欲解除工人武装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 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 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B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战争的条件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 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2、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表明了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 C证明了社会主义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 产物 D此后无产阶级有了尖锐的思想武器
3、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巴黎公社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C它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它具备了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条件 4、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 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11、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点是 A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坚持暴力 B较好地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 C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政权 D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12、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改变了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局面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特点是从革命 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 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二: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 成熟。中央 委员会建议各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 决一切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 义的决议(1917年10月10日) 材料三: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和 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_------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四: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6人教课标版课件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6人教课标版课件
一战
二月革命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和平
临时政府
彼得格勒武装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和平法令
土 地 法 令
人民委员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社会主义
帝国主义的统治
国际无产阶级
殖民地1:马克思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产物,你如何理解?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研究思考预测
1.“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 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 的是 (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无产阶级的科学”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选C项。本题容易错选D项。 答案:C
2.(2009·郴州模拟)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 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 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 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客 观 题 突 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广东文基高考,32)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 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现 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 )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历史原始材料的理解能力,资本主义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生产力,而无产阶级是这些巨大生产力的直接创造者。 在复习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要客观评价。 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概念阐释]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 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3 . 彼得格勒起义: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
临时政府 ________,起义取得胜利。
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推翻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通过《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的土地 ,分配给劳动 者使用。 (4)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
解析
)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知识点二
1.历史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基点盘查]
(1)客观: 农奴制改革后, 俄国各种 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主观:成熟的布尔什维克 政党的领导,并建立了工 农联盟。 (3)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俄 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酝酿准备 (1)二月革命: ①原因:沙皇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结束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结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来临。 1871 年巴黎 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次尝试;俄国十月革命 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开辟了 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 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 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线索一: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 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无产阶 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将社会 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 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提示:张德彝将巴黎公社理解为巴黎人民为了生计而造 反,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应用贯通] 1. 《共产党宣言》 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 集中在国家„„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第 11 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基点盘查]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经济: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 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要求政治权 利,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 ,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②结果: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 到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 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流血事件: ①起因: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引起 人民强烈不满。 ②影响: 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结束;丢掉和平幻想,转 向武装革命。
栏目索引
冲关提能演练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2.正确理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 次伟大尝试” (1)从产生来看: 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 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政权的领导人来看: 他们是普选产生的工人阶级 的代表。 (3)从施行的措施来看: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 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栏目索引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易错提醒] 苏维埃体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 一是代表 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二是立法权与 行政权统一,不同于西方的分权制衡原则。
[轻巧识记]
十月革命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索引自主学习课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3)思想: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 (4) 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 工人运动 的经 验,另一方面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2.主要内容:1848 年 2 月发表《共产党宣言》 。阐明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阶级斗争 的重要作 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 历史使命。 3.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和国际社会主义 运动的兴起。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保障人民的权利。
工人合作社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___________
管理。 4. 失败原因: 没有掌握经济命脉, 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为国际社会 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自主学习课
有组织,有准备,以“四
月提纲”为纲领 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师生共研课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2.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 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使经济相对落 后的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 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即二月 革命和十月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 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共产党宣言》 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 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的 社会主义思潮; 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同时还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3)《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 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发展的新的前程。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
)
解析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3.“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 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 权的政府的趋势。 ”这体现了巴黎公社的目标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 C.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D.建立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结束
线索二: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到多极化趋势的历程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 塔体制。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 了冷战,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 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 出现了多极化趋势。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 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栏目索引
自主学习课 师生共研课 冲关提能演练 课下仿真训练
第11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结束
二、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1)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 国内忧外患。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对内 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 , 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 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1871 年 3 月 28 日,巴黎公社 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