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前导 ,一切 知识 的积 累都是因为解答 了问
题。 学问 , 既学又问。 , 学 是学习知识 ; 是 问,
1项 目教 学。项 目教学 包括虚拟项 目 l 资是关键 , 创新方法是保障。 此外 , 学生的创
和与企业合作 的实际项 目,由教师带领学 新精神 , 教师 的创新能力 与个性 特征( 学识
运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教师是学 习过程 可 , 。 发展乏力 。 如创作出有文化内涵和哲学 中问题 的提 出者 , 习效果的评价着 , 学 而非 思辨 的广告作品等。 标准答案 的给予者 。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 ,
2 智性教 育, 诽 也就是 情商教 育。人之 学得生动、 轻松 , 不像 以前单调枯燥 。
四、 效果
1对艺术设计专业 实施创新能力培养 . 极思考 ; 习兴趣有不 同程度 的增大 ; 学 原创 性的设计在课 堂不断涌现 。 学生普遍反映 ,
、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开放型课程。在开放型课程 中, . 教师 人文底蕴 ,充其量是个人手而 已,生存 尚 实验的班级进行 调查 ,大多数学生课堂积
,
兴 发 的 竭 力 迅 发 起 的 I 生 瓿 力 奏 l ’ 设 一 将 生 构 学 与 结 化 习 旺 达 不 动 。 速 展 来 我 || 馘 毹 培 蛾 践^ 她津 买 苯 : , 学 结 化 习 非 构 学 相
学 计,新 育 式, 加 学 创 能 | 婕 迤 设 创 教 模 而 强 生 新 I关 词: 挂蛹思 维 馘迤挂 学习 学 作 探 者 起 与 或 酶人 , 生 为 索 一 参 项目 教
探索知识。要改变学生光学不问 , 光学少 问 生在项 目中完成学 习 ,通过让学生参与活 的深广度 、 语言的感染力 、 人格的吸引力 , 博 的现象 。要把没问题的学生 , 教成有问题 的 动策划 , 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 调研能力和 学多才 、 推陈出新 ) 等都影 响创新教育 。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除了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求其具有创新能力。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
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以及自身观点来进行创新设计,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很有必要。
本文将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标签: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新形势下,在中专教育当中,创新教学方式对于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为实现社会战略目标提供了应用型优秀人才。
而对于艺术设计方面人才来说,更加要求其具有高创新意识,能够在艺术设计当中融入自身的创新思维,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作品,走入国际。
一、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1.1.体现了中专教育特色,有利于学校持续发展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高校教育的特色。
一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在教学手段上更加多样化。
另一方面,在人才的培养上,艺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大了对社会人才的输出,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1.2.使艺术专业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对艺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实践性更强,增强了艺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比如在商品包装的设计上,现代经济要求商品包装设计不仅新颖有创意,还要能够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有自己的创新思维,还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以此来完成商品设计中经济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1.3.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和艺术修养随着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越来越多,但是设计专业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被真正发掘出来。
浅谈艺术设计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个 不断 变 革着 的世 界 ,传 统 的设 计 教 育模 式正 面 临前 所 未有 的挑 战 。 只有 培养 出具 有 实践 经验 和 创新 能 力 的学
生 ,才 能适 应 时代 的发 展 。
关 键词 艺术 设计 :创 新能 力 ;设计 人 才 中图 分类 号 :G 1 72 文献 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8 X2 1 )7 09— 2 6 149 (0 12— 04 0
人 们 的生 活 就 会 一 成 不 变 ,没 有 进 步 , 没 有 发 展 。 同样 的 , 艺术 设计 的真 正 的特 征 ,是 设 计 的 “ 现 与创 造 ” 发 的过 程 。 艺 术设 计 的实 用 性 与 艺 术 性 满 足 的 是 人们 的精
神 生 活 与物 质 生 活 ,而 设 计 的 创 造 性 才 是 促 进 社会 进 步 发 展 的主 要 因素 。 设 计 创 新 一 直 存 在 于 人类 的 生 活 中 。就 我 国而 言 , 原始 时代 的石 器 ,古 代 的玉 器 、青 铜 器 、 漆 器 、 陶 瓷 的 发 展 和 应 用 都 是 创 新 的结 果 。人 类 服 饰 的 发 展 、 生 活环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的 目的 是 培 养 符 合 社 会 需 求 、满 足人
前 进 的 步伐 一致 ,满 足 社 会 对 于 设 计 的 总 需求 ,培 养 有 利 于 国家经 济发 展与 建设 的 设计 师和 设计 教 育人才 。
民 需要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与 实 践 能 力 的 高 素 质 的 复合 型 设
关 系 ,通 过 设计 使 产 品 的功 能 、 结 构 、 形态 、 色彩 及 环 境 条 件 等 更 合 理地 结合 在 一 起 ,满 足 人 们物 质及 精 神 的
试论环艺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的结论。所以 , 必须具有对资料的分析能力 。环艺设计同样需要 这种能力。对 收集 的资料加 以分析 , 特别是感觉好 的作品 , 要分 析得出好 的地方。不仅要分析视觉与外观效果 , 还应分析它的周 边关系、 空间构成 、 能流线等。只有这样才能既知其然 , 功 又知其 所 以然。对 即将开始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帮助 。
◎高教论坛
《 问・ 学 科教 探索》 2 第 4卷 第 2 4期
试论环艺设 计专业学 生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王宝军 张艳华
( 创新能力是我 国 目前 高等 院 校 环 艺设 计教 育必 须 重 视 的 一 个 问题 。本 文试 从 环 艺设 计 专 业 的特点和环境 艺术设计学生的创 新能力应 具备 的基本素质分析
入手 。 然后提 出环 艺设计专业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 艺设计 创新能力 环艺教育观 环
随着人们 的环境意识的普遍增强 , 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质量 越来越重视 , 也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大量增加。因而对环 艺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高等学校 的重要任务 。 近几年来 , 全 国许多院校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可是这 种由迅速发展所形成 的繁荣景象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环艺设计 专业 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 、 设计创新能力欠缺 , 总体水 平不如 以往 。 学校应该怎么样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环艺设计专业 的学生 的创新能力又应该具 备哪些 素质 ?要 回答
这些问题 , 我们必须从环境 艺术设计专业 的特点 、 环境艺术设计
4扎实的表达能力。环艺设计专业的表达特点主要体现在 、
把 自己的构思用草 图的形式表现 出来 ,草 图是环艺设计师表达 设计构思重要的“ 谣言 。草图具有 快速性和模糊性 的特点, 表达 的技能就显得 尤其重要 , 对于环艺设计专 业的学生 来讲 , 只有 多 锻炼 , 才能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5 空间和形体 的想象能力 。环艺设计 的成果绝大多数都是 、 采用三维空间与形体的转 换成二维 , 以图纸的方式表达出来 。因 此, 无论是识 图还是设计 , 都离不开空间与形体 的想象力。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套有效 的教 学方案 , 使 学生完全 掌握教材 内容 , 并巧妙运用到
二、 艺 术设 计专 业创 新 能力培 养模 式
1 . 加 强学科之 间的交叉 , 培养设计专业的综合型人才 设计专业 的教 师应该鼓励和 帮助 学生 以艺术设计 专业为依 托, 探讨 其他学科 , 将其他学科 的相关 内容巧妙运用到 艺术设计
味模 仿他人作 品, 不要过 于相信权威 , 要相 信 自己的创 造力 ,
设 计 当 中。
注释:
等, 因为这些课程有助 于提高学生 的个人 素质 , 扩 大学生的知识
面。
2 . 完 善 教 学 评 级体 系
①邢 益波 , 荣鹏鹏. 对 中国当代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与改革的思考.
双语学习, 2 0 0 7 ( 3 ) .
目前 , 我国设计 院校 的教 学评级体 系尚不完善。 因此 , 学校
一
该 鼓励 学 生个 性 发展 , 将 自 己的兴趣 爱好 与设 计 专 业结合 起
来 。。 对 学校 而言 , 很 重要 的一 点就是建 立多元评价体 系 , 引导
学 生 进行 自主 学 习、 自主创 新 。 3 . 开 设创 造 学 课程
据调查 , 到 目前 为止我 国开设艺术设 计专 业的学校 中很 少 有开 设创 造学课 程 的 , 即使 是开设 了此 课程 也只是 浅尝 辄止 。
关键 词 : 艺术设计 专业 创新 能力 存在 问题 培养模 式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的竞争不仅仅限于产品的价格、
一
、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创新能力的培 养首先应 从创 新精神的培养着手 , 因此众 多
功能以及服务的竞争, 产品的外观、 标志、 包装等也是消费者关
次训练 的复合结果。 如李伟等[ 提 出从批判精神 、 2 ] 丰富想 象、 创
新灵感捕捉以及基 础课 程教学 四个方面培养艺术设计 专业 的学 生创新精神。 刚等[ 提出从下意识到有意识, 姚 3 ] 从认识现象到认
。
艺术设计行业充满 创造性 , 要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适
应行业的需要, 就需要在教育教学 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性 思维能
教学交流 本 目 任 辑张 栏责 编 越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要 : 析了艺 术设计 专业 培养院 校的 类型及 培 养特点 . 出了高等 职业 院校 艺术设 计专 业学生 分 提
创 新能力培 养的难 点, 总结 了高校学生创 新能力培 养研 究现状 , 分析了当前研 究的特点与不 足。 构建 了基于约 束理论 构建 的高等 职业 院校 艺术设 计专 业学生创 新能 力培养 机制 并给 出
力的培养【 o 2 ] 目前 , 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可以分为普通艺术院 我 校、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普通高校三类。这三类院校学生培 养 的特点是不一样 的, 普通艺术院校 居于本 科层 次, 四年学制 , 而且部分 院校有研究 生培 养资格 , 以学生生源较 好, 所 在校学 习时间充分 , 理论功底扎实 , 设计 创新能 力较 好。 普通高 校虽 然从专业性 来看较普通艺术 院校 弱, 由于身居普通高校 , 但 学 科门类较 多, 以学生可以吸收其他学科特 别是学校 优势学科 所 的知识 , 以此 来强化创 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于职业技术 应 用型人才 的培 养, 学生实 践操 作能力强 , 限干三年学制 , 但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摘要]教育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能否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重要任务。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造力培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重要组成已经部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
在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将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新产品的研发、新行业的崛起、新的管理意识,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
而这一切,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指出: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正在日益革新,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专业化、职业化。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大院校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科技信息进步,艺术设计已不再是美院、本科院校所独有专业,许多高职院校也相应开设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此专业也更加能体现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运用典型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运用典型案例,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特定的情况中体验分析、决策、锻炼,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综合的工作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屍血勲4*t宅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陆俞志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强、应用程度高的教育模式。
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实践已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该文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形式创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应用、课程创新设置四个方面,论述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以顺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它区别于一般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的教育,也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
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与应用 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创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教育保障。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学创新的关键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性上,在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应是多维的,其可以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情况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引入实际项目的应用合作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学内在的组织与合作关系。
首先,年轻教师是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教学群体,但由于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足,所以高校首先要注重增强年轻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教育。
这些都是年轻教师应该拥有的基本能力和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
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艺术设计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除了常规的岗前培训、观摩学习,还可以开展教研室之间的互相学习活动,以及利用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的言传身教。
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二,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本领域的教学专家或知名企业的导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加强教师的授课技能,可以不定期开设授课经验讲座、举办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等。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浅析

要: 艺术设计是 艺术、 科 学和 技术的 交融 结合 , 具有集成性和跨 学科 性的特征 , 设计人 强 学生 的语 言表达 能力 。其 中广 专业 英语 等 课 程 的 才应是富 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 艺术设计人 才教 育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创造性思 告 文案 写作 、 维的培养 。文章 分析 了艺术设计 专业的发展现状 , 并从创 新性思 维培 养的原则 、 创造性思 维培 设 立主要是 解决 学生对设计 有关 文 字表 述 方面 的问题 , 并 提 高文 养的途径、 方 法几 个方 面探讨 了如何有效地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大 学生 的创新能 力。
3 . 实 践 性 原 则
不 同学生 的心 理特 点 因材 施教 , 激 发 学生
的求知欲 ,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同时 , 教 创新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与创新教育 实 师要 有 意识 地把 质 疑 作为 教 学 的重 要 手
会 学、 文化 学等相 关的知识。然 而, 我 国高 践活 动分 不开。不管是 学校 管理 还是教育 段 , 青春期 阶段的学生有 旺盛 的求知欲 , 教
都 要努力创 师在教 学 活动 中应 注意 向学 生揭露疑 点 , 等 院 校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强 调 学 生 的 专 业 特 教 学 学生学 习应用 的过程 中, 如 允许教 师在教 激起矛 盾 , 长, 对 文 化 课 要 求 较 低 。 而 且 学 生 学 习 艺 设发 挥创 新 能力 的条 件 , 调动 兴趣 , 引发 学 生怀疑 , 启迪
一
、
从 改革 开放 至今 , 艺术设 计专 业 已在 过 程 , 它是 一种最 高级 的教育 艺术 。 它的 为激发 学 生创 新 意识 的首 要方 面是 兴趣。 由低 兴趣 是 自发潜意识行为 , 全 国各 大高校如火如荼地 开展。高校纷纷 形 成 过 程 必 然 要 经 过 一 个 从 无 到 有 、 是创造 的起 点 , 学 开设 艺 术设计专 业 , 招 生数量 较 多。不少 级 到高级 、 由简 单到复 杂的过 程 。创 新 能 生对 学 习的兴趣 , 经 常取决 于教 师教 学实 文 化 课 不 理 想 的考 生选 择 了艺 术 专 业 。 艺 力教 育 的发展 是无止境 的, 而且 是 一个终 践 活动、 课 堂教 学情境 的设置 , 教 师要根据 术设 计是 艺术 、 科学和技术 的交融结合 , 具 身 学习的过程 。 有 集成性 和 跨学科性 的特征 , 培 养 艺术设 计人 才是 一项 系统工程 , 需要综合 哲学、 社
艺术设计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及创 新设计能力, 也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高校艺 术设i-1 4教育中为什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这种能力的培养具体应该怎么进行呢? 意义何在呢? 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的本质特征 ,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国文人画的高度纯熟, 完美, 也伴随着封闭、 保守、 陈陈 相因, 难以让人领略中国绘画应有的丰富性。 中国画历史像一 条绳索, 是要不断有新的麻和草续进去的。只有这样, 这条传
统才会结结实实地得以延续。今天年轻一代画家应是对于无
论是文人的、 宫廷的还是民间的, 本国的还是异帮的绘画元素 不抱有任何偏见, 适合的就拿来用。只有这种 自信和包容, 才 能画出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画来。
荣景象, 造就光耀画史的美术大家, 还是应当从清初学者顾炎 武“ 文切世务, 画学故实, 学问当有益于天下” 的务实之风出 发, 提倡关注现实。
四、 创作态度 唐宋时期, 大部分画家“ 严重以肃, 格勤以固, 注精以一, 神与俱我”“ ,如见大宾, 如戒严敌” 高度敬业的创作态度, 使绘 画时的心态, 往往“ 顾其术亦近苦矣” 。 与之相反, 宋元以来, 文人画家占据画坛主流,文人” “ 处 在“ 画家” 之前, 作画不过是做官、 写文章之余的闲事。绘画只
姚耀 { 班 20年 号 旬夫 才 0 6 1 上 刊 教货 2月
艺术 设计 中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刘素芬
(广州大学 华软软件学院 数码媒体系, 广东 广州 510990)
摘 要 : 本 文从现代 艺术设计 的时代特征 、 造性 思维 创
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及具体方法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维能力提 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应对

WISDOM EXCHANGE区域治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应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靳艳芬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学生认知不足、参与创新实践不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但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问题。
只有从管理上入手、制度上完善、责任上负责,才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生;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9-0248-0002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由此拉开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发展的序幕。
以江苏省为例,目前现有高职院校89所,其中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有65所[1],约占总数73%;每年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人数超过3万人,约占全省高校招生人数的10%。
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基本上与江苏省相似。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全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与份量。
事实上,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些差距主要就是体现在艺术设计的创新创意方面。
因此,有必要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探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研究涉及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然而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论文却仅有数十篇。
这其中关于创业的研究较多,而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施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仅仅有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培养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施。
首先,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艺术设计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通过引入跨学科课程,例如心理学、社会学和商业管理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变革的趋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提供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通过校内外实习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设计需求,从中学习和应用创新思维和方法。
其次,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梦想的一种方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然而,由于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培育支持。
这包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工作坊,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和策划、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提高商业意识和判断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创业大赛和创意设计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吸引投资的平台。
此外,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实践、工作坊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设计过程,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则和有效策略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原则和有效策略摘要:创新思维是当代艺术设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艺术设计教育只有正视这一现实情况,主动更新办学理念、转变办学思想、创新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为推动艺术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艺术设计的本质和核心是创造,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广大群众艺术审美层次的持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更新艺术设计办学理念、转变艺术设计办学思想、创新艺术设计教学策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满足艺术设计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创新思维,是一种以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等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具有探究性、求新性和综合性等典型特征的,通过个性化、创造性和变革性行为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益的高级心理活动。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特质的行业,艺术设计人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艺术设计产品质量以及艺术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在艺术设计办学过程中,采取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积极尝试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培养出真正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各艺术设计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实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推动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相关原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是一种相对复杂、独特和高级的心理活动。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遵循艺术设计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创新思维培养任务。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
作 , 培养 学 生发 散思 维 的能 力 ; 在课 业 训练 中 . 以 如 就 不 能 仅 限 于 单 一 地 模 仿 或 照 抄 F然 的 训 练 . 模 仿 j 作 为 基 础 训 练 固 然 重 要 . 果 不 顾 自 己 的 内心 感 受 . 如 不 积 极 认 真 的 思 考 总 结 . 味 模 仿 . 容 易 导 致 学 生 一 很 陷于僵死 的思 维状态 , 作 业呆板 、 味 、 少 生机 。 使 乏 缺 甚 至 阻 碍 学 生 创 造 意 识 的 发 展 要 符 合 学 生 个 体 身 心 发 展 的 阶 段 性 和 7 平 衡 f < 性 。 们 在 年 龄 、 格 、 养 、 历 、 活 环 境 、 画 能 他 性 修 阅 生 作 力 等 方 面 都 有 着 不 同 的 特 点 ,这 就 造 成 了 学 生 思 维 方 式 和 作 业 面 貌 的 复 杂 性 和 丰 富 性 .学 习 过 程 中 难 免 流 露 出年 龄 阶 段 中 各 种 各 样 的 问 题 :教 学 内容 的 设计 。 要 针对这 些实 际情况 和特点 . 之顺 应其成 就 使 长 规 律 , 合 不 同学 生 的 发 展 需 要 . 利 于 他 们 智 力 符 以 的 开 发 和 技 能 提 高 :改 革 不 顾 学 生 个 性 特 点 和 实 际 要 求 的所 谓 专家 们一 厢 情愿 编 排教 学 内容 的做法 . 避免教 学 内容 、 学 方法 、 学形 式 “ 刀切 ” 教 教 一 二 、 视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的 培 养 重 而 艺 术 设计 专 业 的学 生 实 践 技 能 要 求 是很 强 的 .很 有 必 要 让 学 生 们 在 校 学 习 期 间接 受 大 量 的 实 践 操 作 . 炼 学 生 们 的 动 手 能 力 如 何 来 加 强 动 手 能 锻 力 的 培 养 呢 笔 者 认 为 有 以 下 几 点 : 1引 入 多 媒 体 教 学 . 术 设 计 专 业 学 生 对 电 脑 . 艺 软 件 的 学 习 是 有 必 要 的 . 多 媒 体 教 学 是 现 在 社 会 的 时 尚, 媒体教 学 。 容形象 生动 , 学方 式新 奇 。 多 内 教 容 易 激 发 学 生 们 的 学 习 爱 好 . 同时 还 可 以运 用 黑 板 所 . 没 有 的 图 文 、 像 , 学 们 轻 易 听 懂 , 培 养 学 生 的 声 同 能 学 习 自信 , 发 学 生 的 潜 能 。 在 进 行 多 媒 体 教 学 时 . 激 还 要 注 重 运 用 灵 活 的 教 学 方 式 . 千 万 不 要 因为 是 多 媒 体 教 学 而 忽 视 学 生 的 感 受 还 有 光 盘 学 等 其 他 的 教 学 手 段 的 使 用 . 学 生 也 是 非 常 有 好 处 的 对 2 积 极 开 展 第 二 课 堂 . 高 学 生 的 动 手 能 力 艺 . 提 术 教 育 的 意 义 就 是 让 学 生 把 握 一 定 的 技 能 .动 手 能 力 对 学 生 们 来 说 .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展 第 二 课 具 开 堂 . 以 解 决 课 堂 几 十分 钟 解 决 不 了 的 问题 些 事 可 有 情 看 起 来 轻 易 . 起 来 难 . 是 完 全 可 以通 过 实 践 能 做 这 力 的 培 养 达 到 教 学 目 的 理 论 学 习 学 生 当 时 学 的 很 好 . 长 时 间 不 练 , 而 久之 . 能 就 会 忘 得 差 不 多 但 久 可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培养

第l 3卷
第 3期
鸡 两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L ຫໍສະໝຸດ OF J I XI UN I VE RS I T Y
Vl 】 1 .1 3 NO . 3 Ma r . 2 01 3
2 0 1 3年 3月
文章编号 : 1 6 7 2—6 7 5 8 ( 2 0 1 3 ) 0 3— 0 0 1 2— 2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城 镇 化 趋 势 的 强 化 , 艺 术 设 计理念逐 渐走入寻常百 姓家 , 人们 对居 住环境 和生 活美 的追求 , 使得艺术设 计 专业越 来越受 到青 睐 。与此 相适 应, 高等院校也不断调整专业方 向 , 艺术设计几 乎成 了所 有院校均设置的专业 , 不 少学生 也选 择艺术 设计作 为深 造专业。事实证明 , 目前 高 校 确 实 培 养 了不 少 优 秀 的 毕 业生 , 他们能适应市场及社会 的需要 , 设计 出不少优 良作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探 索 与 培 养
王 琦 璐
( 中 南 民 族 大 学 美术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艺术设计专业最讲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 对这一专业课 程的探 索与研 究具有 重要的现 实意义。 高 等 院校 艺术设计课程设 置应 紧紧围绕设计专业创新能 力的培 养而为 , 把提升 能力与 素养作 为专业培 养的重
如何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素质

计都有 了固定的修改模式 , 没有属于 自己的独特之处 。对于这
还要让学生尽早的接触市场 , 了解 市场 的经营方 式和理念 , 与
并参与设计 , 缩短学生适应社 种情况 ,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努力提 高学生 的创新意 设计 的需 求者进行 联系和接触 , 会的时间 , 能够尽快 的投人到实 际的工作 中 , 帮助学生更多 的 识, 培养 他们 的创新素质 , 从而推动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 艺术设计类学 生在 进行 创作时是离不开灵感 的,但 不是 所有 的灵感都可 以应用 到实 际的创作 中,我们需要把灵感 与 现实生活相结合 , 形成一种创造性 的思维成果 , 并赋予其 现实
的意义 。 艺术设计类 的学生就要具备 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 以 便更好 的发现 问题 、 处理问题 , 为 自己今后 的设计工作打下基
理解 市场 的需求与喜好 , 并进一步完善 自己的设计思路 , 创作
出更 多更好 的作 品。
4 、 充分利用现代化 的技术手段
在科技快速发展 的今天 ,许 多先 进的技术手段 已经广泛 应用 到社会 的各个领域 ,并起着 积极 的作用 ,先进的科学技 术, 可以为人们 的实际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 , 而且 艺术设 计者
就要 具备 较 高的创 新 素质 。本 文就 艺术设 计 类学生 培养创 新 素质 的必要 性进 行 分析 , 探 究如何 培养 艺术设 计类 学 生的创新 素质 。
关键 词 : 艺术设 计 ; 创新 素质 ; 实践教 学
中图分类号. G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3 3 - 0 2 2 9 — 0 1
创新是新时期社会发展 的重 要影 响因素 ,要推动社会发 不断 的提高 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西方 国家的艺术 院校 中, 会成 展, 就要努力 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艺术设计类 的学生 , 要实现发展与进步 , 创新素质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当今社会 中 少, 优秀的设计作 品, 是 以创新为基础的 , 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 的创新素质对于促进艺术设计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迫切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拓宽学科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向培养具有思维张力的创造型人才努力,使艺术设计教育更好的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民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成为艺术设计的立足点。
当下,设计已经成为创新型产业开发的重要环节。
因此,社会对适应新时代设计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专业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立足行业的根本。
由此,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艺术设计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这就决定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并拓宽学科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向培养具有思维张力的创造型人才的目标进发,使设计教育更好的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运用一切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新设想,产生新成果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主体要素和客观要素构成。
主体要素由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等要素组成。
其客体要素指人所处的环境,包括国家、社会、工作和家庭环境。
只有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即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创新能力才能产生和提高,创新人才的创新成果才会不断出现。
要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完善与提高。
一、推进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开放式和互动式课堂建设。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自身多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复杂的、高水平的结合。
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填压式教学模式,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科研平台和专业平台,打破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恶性循环。
必须把课堂教学与具体实践、专业教学与创新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将有丰富经验、社会影响力强的设计师、企业家和事业成功的校友请进学校举办讲座,甚至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他们将实际课题、设计案例带入课堂,能使传统枯燥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从而有效地将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将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围绕设计项目进行学习、思考、研究、实践的互动式教学,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储备,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教师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现在的教师队伍存在着创新能力储备不足的问题。
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教师一般具有较好的美术素养,但艺
术设计专业知识不够,创新能力不强,传递给学生的更多的是表现技法,不能做到专业交叉和把专业知识放到专业发展的高度上讲授。
教师本身缺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力不从心。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具备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艺术设计的教育师资不仅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还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能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激灵感,使其潜在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加强学生的创新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教育实践中时常看到一种现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往往流于表面化,学生时常苦于没有创作灵感,创作思路匮乏。
无论是在设计构思、创意阶段还是在设计表现的细节、深度方面都不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有时甚至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创新基础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培养。
艺术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创新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是通过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理想。
文化素养和设计技能的培养除了让学生进行专门性的知识学习外,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意识的不断刺激强化,创新实践的不断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应将文化素养和设计技能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果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进行设计的引导和知识的扩展,经过长期积累,学生的设计素养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就会得到质的提升。
四、教育学生要挑战“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是宇宙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人们根据习惯生活,长期形成的观念根深蒂固。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已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探索,但因长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许多人都安于现状,这对创新教育是极其不利的。
创新就该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向权威和教条挑战。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接受任何的艺术理论或设计观点,质疑而不盲从。
在设计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创新的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从某个思维对象出发,以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具有多向性和变通性,能产生多种结果。
美国BBDOJ公司创始人A·F·奥斯本1938年提出的“腑风法”是很好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模式。
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種多样的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各种想法和思路,特别是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甚至是看似离经叛道的想法。
同时,教师对各种思路应暂缓作出评价,不作出结论性评述。
通过多人集体讨论,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发散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的思路。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单一的教学过程,不是由老师强行灌输就能达到教学效果的,而是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依靠学生创造性完成思维发展的最终结果。
因此,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提供与设计思维相适宜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才能在日常学习中以创新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相应问题,培养和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应该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使创新意识得到体现和完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和思想情绪倾向等特征,解除学生在创新意识培养中的思想障碍。
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挖掘设计过程和设计问题中的创新元素,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完成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